“事论”的存档
那些改过名的大学哟
2011年2月8日星期二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6,山东农机学院——〉山东工程学院(With淄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
8,山东矿业学院(with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5,江苏理工大学(原江苏工学院)、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江苏大学
2,锦州医学院——辽宁医学院
3,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
从一位英龟教授在某大学的遭遇看大学“领军人才”招聘
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招聘对象:学科领军人物
招聘条件要求:
①年龄在55周岁以下;
②国际著名教授或同领域公认的知名学者,学术造诣高深,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
③具有凝聚多学科协同作战,引领相关学科群赶超或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的能力。
①主持学科建设,制定学科建设和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带领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②引进并组织开设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课程或讲座,引进并组织编写世界一流教学大纲和教材;
③策划、并争取主持国际合作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④构建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学术梯队,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聚集一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骨干,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创新团队;
⑤提升本学科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积极推动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可是,糟糕的是,还有第三条的前半段(红字部分):“策划并争取国际合作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看到这一条的存在,我们大家被招聘广告激起来的热情大概要立刻熄火了,就俺本人而言,因为俺们近5年的研究就从来没有以“项目”为核心组织过自己的科研工作,所以,即便后半段的要求“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自信可以做到,但是前半段,打死我都做不到,第一个动词是“策划”,那就更难了,必须到处游说基金委啊,科技部的官员们去,俺们更是没有这闲情逸致。
2、 学历、学位证书,任职证明,海外经历证明(如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复印件、任职单位出具的海外工作结束证明等);
3、 申请表中列举的所有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
【科研项目,当前都盖章没?签字的算不?人家外国也有盖章也有不盖章只签字的,咋办?】
【这是正常要求,人人都拿得出来。不过,通讯作者的算不?是不是还得第一作者呢?】
【这个应该可以拿到,路透公司提供这服务,虽然是收费的。不过,真要是应聘者是钱学森先生这样的,在这方面可就不占便宜了,他的论文发表的不多,他引也不多。这种情况下,怕过不了第一关呀!】
【当过好几回这主席那秘书长的,可是都没聘书。做的大会报告也都是朋友一个E-mail过来让去讲讲,自己就买张票过去了。还是不好提供,唉,真个愁死人呀!】
喧嚣之后试论孔老二之再为我国之新图腾
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只是为了考试的学习——连驾驶这类实用技术也一样
2011年1月17日星期一我终于拿到驾照了,正式的批准日期在10月中旬。
到今天为止,虽然不是每天开车,可俺们也算接触车有一个月的历史了,回想学驾照的经历,感觉即便这类实用技术,我们国家的驾校也是完全按照考试如何通过来组织的。
太没劲了!
考试(对于学生),或者评估(对于员工),最后都简化成了过关,而不是从这一过程中获得技能或者赢得尊重。
也所以,学完驾驶拿到驾照,还必须得陪练一阵子才敢到路上开去。
在我开始学驾驶前回到一趟老家,我哥哥告诉我要“车动后转向盘才能动”,可是到了驾校,全成了“先把方向盘打好再动车”,而操作规程上写的却是“车动打轮”,后来不服气问教练,被喝道“咱俩谁是教练”,“我这是让你考试更容易通过才做的改动”。
——伶牙俐齿的我顿时就没词了,因为似乎教练确实是在为学员们好,所以才在教学大纲内容上进行了特别变动。
在练习移库的过程中,教练让记住几个要领,比如,富康后窗上的某个点对准哪个杆的时候做什么动作,当时我就想,如果不是富康呢?象我还知道探究一下为什么要这么打轮,如果没有这个分析能力的人,换了其他车,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了,道理那也许是永远不真正清楚的。
真在电子杆考的时候,考官让大家把窗户都打开着,好在关键时候从外面喊两嗓子,让做错的考试者及时纠正。好在我整个过程都没有用考官帮忙,顺利一次过关,否则还真是不好意思了。
刘雯某次留言说:考试好过的驾校才是好驾校。
从学员的角度上说,那可不嘛!
可是,考试是学驾驶的目的吗,一个一个生手上路,连驾驶的基本道理都没弄明白,而道路上的情况和驾校里学到的差别也太大。
长叹一声!
大学所作所为要对得起校友的捐赠
2011年1月17日星期一【Blog主人按:某人民的大学的某毕业生为他后来就读的美国母校捐赠了一大笔钱,让这家大学感到很是脸上无光,后来私底下做了无穷多动员,出现了另外一次捐赠这家大学的校友行为,似乎为自己挽回了N多面子。听说此事后感到很是有趣!不过校友捐赠问题确实发人深思】
今天看到了一个榜,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出来了。
看到很多校友愿意将获得的金钱回馈给母校,感觉是一件值得宣扬和自豪的事情,反而从哪里哪里得到了多少多少科技部项目或者教育部拨款,总觉得里面不见得是光荣,对比着做不出什么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而言,得钱多反而可能是耻辱。
不过,校友那里回来的钱还是不同,因为完全是自愿。
作为大学来说,能够有校友捐赠,一定要做到对得起校友。
除了校友指定捐赠用途的情况外,俺们觉得大学也许可以考虑如此实用校友捐赠:
一,改善起步期的年轻教师的基本科研条件
二,鼓励研究生开眼界和对外合作行为,以及大学生的交换计划
三,设立冠名讲习教授职位,为校友的捐赠行为留名
大学不应该做的是:
一,将这笔钱给那些已经富得流油的教授锦上添花
二,用于大学建筑物(声称捐赠就是为建一座楼的除外)
国际会议讲演:中文还是英文,这是个问题!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中文还是英文?这是个问题!
最近两周,我在哈尔滨和成都的国际会议上分别用了中文和英文讲演。
2周前哈尔滨举行的第四届危机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国际会议上,在使用语言的问题上,我还是着实想了一下。还在欧洲的时候,接到邀请,这个问题就开始困扰我。
甚至,在离开宾馆去会议地点之前的半小时内,我依然在犹豫是用中文还是英文?
刚巧,在大堂我遇到前来参会的联合国在日内瓦某机构的一位参会学者,他说:It depends on the audience。
哦,我豁然开朗了,果断地决定采用中文,因为所有参会代表中,中国学者占了绝大多数。不过,在开始讲中文前,我还是用大段英文向参会的欧洲学者们解释了一下说中文的缘故,还幽默了一下,说“After my presentation, Dr. Julie will also speak in Chinese.”就看着在英国出生长大现在在法国工作的Julie同学耸耸肩,且笑笑。
根据自己的推断,我的中文表达比英文表达大概要好上一百倍左右吧,如果不是更好的话。
在布加勒斯特参加北约的那次国际会议的时候,来自俄罗斯的那位女士(10月份我组织的国际会议她要来北京),克格洛娃夫人,在用英文讲完后的茶歇阶段和我聊天,她很遗憾地说如果让她用俄文讲,效果要超过英文几十倍都不止。
我点头之余羞愧了一下,因为我觉得她的英文表达已经很好了,铿锵有力之余也很清楚。而我,则比她还要差很多。
当欧洲人说他的英文不好的时候,你千万别真认为人家不好,比起你来,大概还是要好上十倍八倍的。成都会议的时候,茶歇阶段和冰岛的一位教授聊天,说到他的母语冰岛语一定很难学,他操着很好的英文幽默地感慨道:确实!比学你们的中文还困难。
而这次的成都会议,我依据同样的原则,使用了英文,结果,中国的学者里,只有三位使用了英文,其他18位,全是中文。这让我很觉得不好意思,加上我又是第一位使用英文的中国学者,就更加不好意思了。审视一下自己,到底自己有“卖国”的嫌疑没?后来想,来了23个国家或地区的学者官员,40多位纯种国际人士加上近20位的假洋鬼子,似乎应该用英文啊。
随后,来自清华大学的代表也用了英文,下午会议接近最后,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另外一位中国学者终于也使用了英文。而一天的会议期间,三位来自香港的水务、卫生和消防的官员全部使用了非常蹩脚的中文普通话,这让使用蹩脚英文的我更加觉得不好意思——我的选择对吗?
后来给自己鼓劲——应该英文讲演还是有道理的,毕竟国际参会人士达到了近一半。
两次都说同声传译,不过哈尔滨那次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研究生们做的,不是很专业,或者说距离专业的距离尚远,不过还是值得鼓励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会学习一下这个做法,让我的学生们试试。而这次成都会议请得肯定是专业人士,我觉得不少我认为很生僻的专业名词都给翻译出来了,同声传译们肯定是事先也在这方面下了功夫的。
其实,我觉得用中文还是用英文,可以使用其他技术手段来补足部分参会代表不能畅快淋漓地聆听的困难。
如果你打谱用中文报告,那么,请用英文来做PPT。或者,如果会议组织方提供两个屏幕,你可以一个用中文的PPT展示,另外一块用英文的PPT展示。
如果你是在国内开国际会议,且打谱用英文报告,则可以用中文的PPT,海外学者听英文一般不会有问题,即使是泰国学者,这样,中文PPT可以让大多数英文不常用的中国学者抓住中心思想。
交叉边缘新兴学科不能只靠“比喻”存在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上个世纪末产生了很多交叉、边缘、新兴学科。
我们中国科学院的图标上有六个齿轮,据说里面暗含了“数理化天地生”这六门自然科学学科的意思,而刚好这六门学科就是现代科学的主要学科分类。
那么,如果这样,那些交叉、边缘、新兴学科算什么?我在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时候,发现有近代化学系,觉得纳闷,这个近代化学是个什么东西?后来有人解释给我说,其实就是物理化学,用物理的手段研究化学中的现象,是物理和化学的交叉学科。
那么,其他的交叉学科也是六个齿轮间(乃至齿轮的齿与齿)相互摩擦产生出来的热量和碎末吗?
我自己读过很多书,从馄饨到鱿须(不是写错别字),差不多都读了,觉得很有趣的是,我发现很多所谓交叉、边缘、新兴学科,很多依靠一个比喻或多个比喻存在着。也所谓,其实这些学科方向只能勉强地活着,而无法如“数理化天地生”一般地快速发展成长壮大起来。
本来,自然科学就是描述现实存在的现象,并深入地探究其内在本质,从而可以对未来趋势性发展做出判断。
而恰恰“数理化天地生”这六门学科就能够做到以上自然科学所应该承担的任务。
而那些交叉、边缘、新兴学科所以出现,多半是觉得这六个学科门类无法对于自然或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描述,认为应该创立新的学科方向来对六门学科无法或不能完全解释的现象进行描述和本质性挖掘。
但是,要命地是,这些交叉、边缘、新兴学科能做到吗?如果能,它们依靠什么样的新思想和新工具?如果不能,为什么?
事实上,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很多这类学科在出生一来一直依靠一个或一些“比喻”活着。
赵本山说:我这辈子就指着这个笑话活着了。我们可以理解里面的幽默感,可是,如果一个新的学科,只能靠一些“比喻”来描述自己的存在性和合理性,还真的有存在价值吗?
比如,我们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时候,发现有山峰也有山谷,有凸就有凹,有男人就有女人,很多有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存在,阴阳的概念随之而生,用阴阳来解释世界现象,也颇有一些新鲜感和合理性。
于是,我们在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时候,就喜欢使用“阴阳”这类比喻了。甚至很多人说,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还是深受阴阳观的影响。
二进制也许受了阴阳观的些许启发,“深受”怕是没有的,可是二进制和阴阳观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的阴阳观就糟糕在永远只停留在这个比喻上,或者顶多做个不同领域说法上的类似推广,绝对不去探究里面更深刻的内容。但是二进制就不同了,有了二进制之后,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完成十进制所做不到的事情,使得这个世界更加具备可解释性,并能够由此出发,发现更多规律,计算机的基本逻辑就是靠二进制来支撑的。
比较有趣的是,有些学者受中国阴阳观的影响太深,在现代科学的研究中发现有可以用阴阳解释的现象,就抓紧把老祖宗的东西使上,还美其名曰传统文化在科学中的新应用,可是他的新应用或者新解释或者新交叉却没有进一步地发展,仅仅停留在这个比喻上,如此,不是浅薄又是什么!
最后,结论一下,我们的交叉、边缘、新兴学科也许可以在最初的时候使用比喻这种手段去解释某些现象,但是绝对不能只靠这个或多个“比喻”继续活着,那样的活着近乎苟延残喘,大家都难受。
三流的科学家可以评出一流的科学成果吗?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瑞典那帮科学家伙的水平怎么样啊?
好像很一般似的,他们自己也没得过啥牛奖,也没啥大成果传世,可是每每却能评价出最好的科研成果。
如果确认他们是三流的科学家,那么,为什么他们就能评出最牛的诺贝尔奖呢?且似乎评出来的结果还挺让人佩服。
我们国家现在确实还没有二流以上的科学家,但是三流的总还是有一些的吧,如果用稍微积极一点的眼光看待中国科学界的话。可是,我们不是每年也评各类奖项吗?怎么评出来的全是五流以下的成果呢?看看这“杰出”那“优秀”的人一帮一帮,在国内颐指气使,可是腰杆似乎都没有硬到好意思往国际讲台上站呢。诺贝尔,那是决计不敢提的。
其实,看科学网上的一些诺贝尔奖预测文章,应该说,有些还是挺靠谱的,写的逻辑清楚理由充分。这些人我们就暂时看做科学家中的三流吧,其实他们的眼光并不是三流,而是一流的——瑞典那些三流科学家能看到的我们中国的三流科学家也一样能看到。
可是,奇怪的是,人家来评诺贝尔这个级别的成果,我们每每评出来的成果却连五流都不到?这又是咋回事?
答案怕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中国的三流科学家眼前不只是科研成果,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些上蹿下跳的人影响到评审者的视线,让他们本来戴上眼镜就不近视的眼睛被一叶障目了。
以三流评一流,说的不那么好挺点,有点象用猥琐男的眼光去看美女,并不因为看的人本身猥琐,他得出的结论就也猥琐——其实他很知道真美女是谁!
可是,如果一群假美女用了5斤的脂粉来改变脸的形状,再用了束腰的高弹力带子把老粗腰变成小蛮腰,又加之会在猥琐的评委面前装嫩或发嗲,这个怕真会影响了评委们的判断力。
也不是说其他国家的三流以下的科学家们不会发嗲,只是他们的评委更喜欢真美女罢了,我们则因为美女稀缺,当有人虽然不是美女可是主观愿意往美女那里努力——毕竟脸上涂上5斤粉说明人家至少是很上心的,大家何不乐观其成呢?给个这奖励那名号啥的,至少为美化市容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一旦松开腰带,腰上的赘肉就喷薄而出,可是,在一般情况人家憋着不松腰带就是。所以,看上去还是很美的。如此,就鼓励鼓励吧。
当然,这也和我们的眼光必须只能集中在一小片地方,而人家的眼光则一直遍及全球,选美女没有任何局限有关。
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虽然同属三流科学家,眼光也没有本质性差异,可是最后表现却一个荣耀一个耻辱的原因。
宗教不得不接纳科学,而科学从来都不必理会宗教
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有人说宗教和科学并不是势不两立,而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我很难赞成这样的话。
宗教让人去相信一种主观的未经验证的东西,而科学则要通过各种手段证明世界是客观而不是主观的,即使我们大家可以各有所思。
我看到有朋友的论证,说到宗教不断地接纳科学,所以宗教很好。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可笑,宗教你怕是不得不接纳科学吧?因为不接纳还是按照你原本主观的东西去告诉大家世界的样子,而实际上世界不是你说的那样,再坚持下去,除了徒留笑柄还会有其他?!换句话说,你如果不用科学根本就玩不转,甚至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嘴里说出的话。
而科学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宗教而存在。而且事实上,历史上的科学只有不断地逃离和摆脱宗教的束缚才可能获得发展和光大。
我可以改口说太阳是在绕着地球转,但是事实上它不是!
两者孰强孰弱,还不高下立判!
【这个结论如此显而易见,甚至都不值得去做什么辩论,也所以宗教界的辩论高手就把问题转移为“有些大科学家是相信宗教的”这一论题,而这一问题有灰色地带存在,比如我自己都十分崇敬的大科学家牛顿就曾经晚年糊涂过,利用这种现象的存在,宗教界的人士刚好就去论证牛顿糊涂时其实才是正确的,一般论调是“牛顿发现只有上帝才能解决终极问题,于是,后期才终于醒悟,选择放弃科学而研究神学”。另外,你作为一个小小科学家不是崇敬大牛科学家牛顿吗?那你就得崇敬后期醒悟后的牛顿。竟然不崇拜?那你当然就是错误的,这就成了转而论证“你连比你强很多的大科学家的观点都不崇敬,你是老几”这个观点了。一系列的转移话题,转移地真是好辛苦啊!】
大家聊聊吃素有益健康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证明吃肉绝对有害于健康,这个怕就把话说歪了。科学网博主间的争执还是得回到科学的基本轨道上来,如果竟然争论起“宗教是不是科学的”这个话题,这个这个怕真是走反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