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科学才能报道科学

21 11 2007年

电视台花了很长的时间直播嫦娥一号的发射,大部分画面是其飞行状况的动画,看久了未免单调。这时候记者对专家的画外访谈就显得很重要了。可惜记者似乎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没话找话地问一些无聊甚至有点好笑的问题,比如在探测器进入轨道熄火飞行时,竟担心起会不会被地球给拖回地面,显然是初中物理没有学好。向观众科普航天知识的大好机会就那么白白浪费掉了。

不久前我见到英国著名科普杂志《新科学家》的一名记者,在谈话中觉得他的科学素养不低,于是好奇地问他是否是学理科出身。他回答说是的,该刊所有的编辑、记者都是学理科出身,许多人还有博士学位。他们的政策是只聘用有理科学位的人,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懂得科学才能做好科技报道。

其言下之意是只有学理科的才能做科技报道。这当然是有点绝对了。我也认识一些很好的科技记者、编辑是学文科出身的,他们虽然“先天不足”,但是有兴趣、花精力去学习和理解科学,而这样的人在国内新闻界内其实并不多。

在中国,科技报道还没有被当成一项最具有专业性的工作,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按照美国科学写作促进委员会在《科学写作职业指南》中的说法,科技报道是所有新闻报道领域中最有挑战性的,一名科技记者要有恰当的学术训练,至少必须有科学或新闻专业的本科学位。而且,如果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想成为科技记者,应该考虑选修科学课程,反之科学专业的学生则应选修新闻课程。美国不少大学都开设了科学写作研究生专业,专门培训科技记者。有的大学要求只有有科学专业背景的人才能攻读这种学位,不仅要有科学学位,而且还要求全职做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

目前国内科技新闻报道乏善可陈,存在的问题比其他领域的新闻报道还严重,例如把科技新闻写成了产品广告、宣扬伪科学和反科学等等,就都是很常见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科技记者、编辑不懂科学。比如前一段时间,上海《新闻晨报》连续发表报道为国内科学界公认的三起伪科学事件鸣冤,称之为“科技打假三大冤案”。其中是否有利益关系且不说,光看该记者郭翔鹤才从体育学院新闻专业毕业没多久(2004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有什么样的科学素质也就可想而知了,难怪会觉得自己比科学界人士更能分辨真假科学。

科技报道有其特殊性,要做好科技报道,不仅要有合格的新闻素质,还要有合格的科学素质。后者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要放下架子,掌握科学方法,了解科研规范,并具备足够的科学知识。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用文才、口才能够弥补的。如果没有底子,起码也应该在做报道、访谈之前多做功课,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多向专家请教,才不至于在现场当众犯傻。

2007.10.25.

(XYS20071120)



读者网来了个“文科大忽悠”

20 11 2007年

看cnnoway此人每一篇帖子都在大骂“文科傻蛋张远山,理科混球段建中,科学太岁小太簇”,把新语丝各路作者都骂遍,似乎不可一世,不料却是连基本的英语词法都没弄明白,就敢和Halliday,Chomsky谬托知己,不知这种大忽悠是怎么混进来的?请这位“英文写作高手”用他很懂的Halliday和Chomsky的语言学翻译学理论来翻译一下《自私的基因》的正文,不多,一句就够了,看他怎么把文中的“自私的基因”变成“基因的自私性”:

What is the selfish gene? It is not just one single physical bit of DNA. Just as in the primeval soup, it is all replicas of a particular bit of DNA,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
cnnoway如此说:

不可说不可说还是不可说

18th Nov 2007
自私的基因还是基因的自私性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在新语丝大名鼎鼎,所以准备找英文原作来看。按中文名称,输入自己的翻译,the gene of selfishness,谷歌了一下,出来的结果吓自己一跳。原来人家书名是the selfish gene。译成中文,贴切一点应该是《基因的自私性》,才合适,不会引起误解。而《自私的基因》,中文里歧义多多。可以把’自私的’整个看作一个修饰成分,来修饰后面的’基因‘;也可以把’自私‘看作一个范畴词,’基因‘只是其构成成分之一。如此看,用《自私的基因》作the selfish gene 的译名,不合适。浏览了一下原作目录,作者是在谈’基因的自私性‘,而非’自私的基因‘。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11 Responses to “自私的基因还是基因的自私性”

1. 11月 18th, 2007 at 1:20 pm eng Says:

那倒不是。原文就是用的有歧义的表述方式,中文保留了这一歧义,恰到好处。作者在书中也花了很长一段来解释他为什么用这个书名,以及“自私”在这本书里是什么意思。如果说gene of selfishness,就更像是一种导致人自私的基因。
2. 11月 18th, 2007 at 1:57 pm cnnoway Says:

原作题目并无歧义,除非把那个定冠词去掉了。
3. 11月 19th, 2007 at 5:00 am 方舟子 Says:

初级英语问题。原作标题的确无歧义,就是“自私的基因”,和有没有定冠词无关。The Selfishness of Gene才是“基因的自私性”。
4. 11月 19th, 2007 at 6:15 am eng Says:

我之前可能没有说清楚。这里的歧义不是“自私的基因”还是“基因的自私”之间的歧义,而是用一个拟人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客观规律所可能造成的误解。作者在书里面解释的也正是这一点。”The selfish gene”和”Selfish genes”意义稍有不同,不过以名词gene为主,以形容词selfish为辅,这点还是没有疑问的。
5. 11月 19th, 2007 at 7:07 am cnnoway Says:

是英语问题没错。但说“初级”,呵呵,远非如此。Halliday和Chomsky也绝不敢如此断语。
6. 11月 19th, 2007 at 7:54 am eng Says:

更像是汉语问题:)博主的意思应该是“自私的基因”这个短语本身可能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有“自私”这个特征的基因,二是导致人产生“自私”行为的基因。而原文无此歧义。这点我大致上可以同意。就好像有时候说“聪明的基因”,不是说基因是聪明的,而是说导致人聪明的基因。不过,这是汉语本身的问题,而不是翻译的问题。这种歧义有的时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像博主那样译成“基因的自私性”,则另一个如同博主一样的人看到就会说,“输入自己的翻译,the selfishness of genes,谷歌了一下,出来的结果吓自己一跳”。翻译永远是妥协,不必强求。
7. 11月 19th, 2007 at 10:28 pm cnnoway Says:

其实我说的也是这意思:汉语译名有歧义。如果要忠实原题,还是应考虑改换译名为好。
8. 11月 19th, 2007 at 10:42 pm 方舟子 Says:

一个低级词法错误,扯上Halliday和Chomsky就能忽悠过去?
9. 11月 19th, 2007 at 10:46 pm cnnoway Says:

嘿嘿。未必低级。只是你不懂而已。你以为打上方舟子旗号,会写两句英文,就懂语言学翻译学了。老韩来了会用系统功能语法忽悠您;老乔来了可是一套套的转换生成语法,晕死您。
10. 11月 20th, 2007 at 2:00 am intron Says:

一个名词,一个形容词,还是很好区分的吧。可以说“自私的基因”翻译得相当贴切。
11. 11月 20th, 2007 at 8:49 pm 方舟子 Says:

噢,原来连基本英语词法都没搞明白,能把“自私的基因”回译成“基因的自私性”的人,居然也懂什么语言学翻译学,居然以什么老韩老乔肚子里的蛔虫自居。看来那些胡编乱译的人有福了,有老韩老乔在那里顶着呢。

12.11月 20th, 2007 at 9:04 pm cnnoway Says:

我只是再讲由此导致的汉语歧义而已。你要自以为英文高超自然可以冷嘲热讽。不过懂点语言学皮毛的人不认为有什么”基本英语词法“存在的,也不会认为冠词使用就“低级”。相反,折磨英文写作高手的恰恰就是这些东东,不仅对二语写作者如此,对本族语写作者也不易。



中国“评虎”专家能不能专业一点?

18 11 2007年

在一些显然没读过美国《科学》杂志、误以为该杂志只刊登学术论文的中国专家的抗议声中,《科学》杂志如期刊登了陕西周氏“野生华南虎”照片,照片上打着“平面猫?”的字样,并配发一则短讯,题为“珍稀老虎的照片在中国制造喧闹”。我不理解为何《科学》杂志的简短报道会让某些国人如此兴奋或担忧,正如我不能理解为何几张“野生华南虎”照片会在国内引起如此长时间的喧闹。就算照片上的野生华南虎是真的又能怎样?华南虎早已功能性灭绝,即使在野外还有零星的生存,也无法改变它的命运。

但是既然公众对照片的真假如此感兴趣,管理部门、媒体请有关专家做个鉴定平息议论,也是应该的。在这个事件中,我更关注的是这些专家的表现,从中可以一窥中国当前的学术生态。

我们先来看看“真虎派”的专家。“陕西镇坪县华南虎调查结果评审组”的三位主要专家为陕西师大教授王廷正、西北大学教授刘诗峰和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许涛淸(媒体报道误为许清涛),检索其论文发表记录可知,他们在退休前分别是研究鼠类、金丝猴和鱼类的,只发表过这些方面的论文,从未发表过与猫科动物有关的论文,不知为何退休后忽然成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野生华南虎的研究”的评审专家。难道整个陕西省就找不出一位真正的猫科动物专家来?还是真正的猫科动物专家像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一位研究人员所说的那样“不能说”,所以只好找几个退休的行外专家友情出演呢?

这样的表演当然是很容易穿帮的。王教授如此说:“从业务的角度看,那个(图像)是老虎,至于现在科技发达,照片能作假什么的,我也不懂。”是的,照片上的是老虎,这个三岁小孩也知道,用不着专家来鉴定。但是照片上的许多疑点,却是需要专家来回答的,例如,皮毛那么鲜艳的老虎在野外是否会过于暴露,难以捉到猎物?以机警著称的老虎在近距离与人相对时是否可能20多分钟都一动不动,而不发起进攻或逃逸?王教授对此的回答就没有专业性可言,什么当地的空气非常洁净、当时老虎正在打盹,想像力未免太过丰富。王教授还声称照片记录了老虎眼睛的变化和“红眼”,在照片未公开时这么说是很能迷惑人的,在照片都公开后就不能不再次让人佩服王教授的想像力了。

我们再来看看“假虎派”的专家。在老虎照片公布后不久,网上就有不少摄影爱好者通过分析照片的色温、光线、透视和闪光灯效果各个方面证明了照片上的老虎只能是一个平面的纸板老虎,而且只有猫那么大。但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种子植物分类学“首席研究员”傅德志却声称是他第一个科学地论证了照片的老虎是伪造的,其论据是照片中的植物与老虎的比例严重不匹配。“他对照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可以认出老虎身边的叶子,是壳斗科的麻栎或是榛子。这种植物叶子一般长三厘米(跟真老虎眼睛差不多大),不会超过六厘米。最可疑的是老虎脑袋上那片叶子,如果是真老虎的话,这叶子就得有小脸盆大,傅肯定地说,该地区没有这么大的叶子。”(《南方都市报》2007年10月20日)

傅研究员自称是“一个从事植物研究二十余年的权威科学家”,身为种子植物分类学的首席研究员兼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分类与系统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对种子植物分类和形态的看法应该够权威了吧?但是我花了几分钟到傅研究员所在机构的网站检索了一下《中国植物志》电子版,就不能不感叹傅研究员的这番“科学论证”实在是对不起他那一串显赫的专业称谓。首先,榛子不属于壳斗科,而是属于桦木科,这就算是傅研究员的口误或说话含糊吧,但是这两种不同科的植物的叶子形态差别并不小,照片也很清晰,一位植物分类学家仔细研究了之后竟鉴定不出究竟是哪一种,还好意思摆权威的架子?

而且,《中国植物志》关于这两种植物的叶子长度的记载可不含糊,要比傅研究员说的长得多,麻栎叶长为8-19厘米,榛子叶长为4-13厘米。会不会这两种植物长在秦岭-巴山山地时叶子变小了呢?那就查查《秦岭植物志》,记载麻栎和榛子的叶长分别是8-18厘米和5-10厘米,不知傅研究员“不会超过六厘米”的断言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在接受央视《社会纪录》栏目的采访时,傅研究员拿出了研究所收藏的在当地采集到的标本,看得出来其叶子的长度明显比傅研究员的手掌还要长出不少,如果傅研究员没有长着一双婴儿一般的小手掌的话,它无论如何是要超过六厘米的。查《秦岭植物志》可知,该地区不仅有超过6厘米的叶子,还有小脸盆那么大的叶子,例如同属壳斗科的槲树,叶长可达30厘米,叶宽可达20厘米,用来给老虎当帽子足够了吧?

“假虎派”另一位专家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劲硕“博士”,其实他是一名在读研究生,研究的课题是蝙蝠,与老虎可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但他自称“了解有关老虎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在报纸上撰文介绍说:“根据研究,印度的孟加拉虎雌性活动范围(家域)平均为200-1000平方公里;雄性活动范围是雌性的2—15倍。我们知道,一山不容二虎,老虎是独居的动物,它们的“势力范围”几乎不容侵犯。如果有8头老虎在秦岭,那么那里的森林面积得有多大才能养活它们?”(《新京报》2007年10月22日)

我不知道他是根据哪一项研究,给印度的孟加拉虎划定了如此巨大的活动范围。查《Grzimek动物生活百科全书》(2003年第二版),印度孟加拉虎雌虎的活动范围仅为10平方公里,雄虎仅为30平方公里,比张同学所说的要小得多。实际上,印度著名的孟加拉虎保护区干哈国家公园的核心区也只有940平方公里,加上缓冲区也不过1945平方公里,按张同学所说,岂不是只够几头孟加拉虎活动?但据2006年的统计,那里生活着多达131头野生孟加拉虎。

老虎活动范围的大小与所在区域的猎物多少有关。东北虎生活在猎物最稀少的地区,所需要的活动范围也最大,雌虎需要400平方公里,雄虎需要1000平方公里,也都比张同学的数据小。没人确切地知道华南虎的活动范围有多大,但是它在秦岭的活动范围应该大于孟加拉虎而小于东北虎,就算保守地估计为100平方公里吧,镇坪县要为华南虎划定的140平方公里保护区也只能供两头老虎活动,根本不可能维持一个华南虎群体。所以这样的保护区是无法用以拯救华南虎的。张同学的结论虽然是正确的,论据却是错误的。

现代科学是高度专业化的,所以在科学问题上专家的意见最有份量,本来也应该最值得我们重视。纳税人去养一批专家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他们在必要的时候能给我们解惑。但是中国的专家还真有中国特色,关键的时刻要么缄默“不能说”,要么开口就乱说,二者都缺乏科学精神和专业精神,对不起公众的信任。当然,专家也是人,会有看花眼说漏嘴的时候,但是在以专家的身份向媒体发表其研究结果之前,总该慎重、严谨一点,不确定的时候应该做点功课,至少先去查查本专业的工具书吧?出了差错也应该即时承认、纠正吧?如果专家意见充斥着如此明显的低级错误,甚至外行翻翻资料都能轻易将其驳倒,而又绝不认错,难怪专家越来越贬值,让人尊重不起来。这种情形我们其实已经见多了,不过是国内当前学术界浮夸虚假盛行的一个体现,也是这个只要名利不管是非的浮躁时代的一个缩影。

2007.11.11.

(《南都周刊》第170期)

(XYS20071117)



纸老虎发光的秘密

17 11 2007年

在野生华南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二十多年后,陕西一位农民声称清楚地拍摄到了野生华南虎的照片,并要高价出售,自然会让人起疑。和许多读者一样,我对这些照片的第一印象是,那上面的老虎皮毛颜色鲜艳亮丽得不像是真的,倒更像是用颜料“画”出来的。特别是白色的部分过分的光亮洁白,不像是真实的虎毛。如果把照片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调高色彩饱和度(即降低彩色中的白色光含量),会发现老虎的颜色偏蓝,有些白色的部分变成了蓝色。

除了色温的异常外,不少网友还从透视、入射光线、闪光灯使用等各个方面做了分析,证明那是一只用喷绘打印机打印的纸老虎。有一位网友模拟制作了一只纸老虎,放在树林中用相同型号的照相机拍摄,出现了类似的效果,老虎的颜色同样异常鲜艳,白色部分同样光洁、发蓝。这是为什么呢?

这与喷绘使用的纸张有关。纸其实是一种植物纤维制品,今天造纸的基本方法和蔡伦时代使用的也没有太大的不同,简单地说,就是把木材等原料做成纸浆,冲洗、滤去杂质和水份,留下纤维素,再经压榨、干燥,就变成了纸张。

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如此制造手工纸。如果你见过用植物原料而不是废纸制造过的手工纸的话,会发现它们的颜色发黄。植物纤维素本身是白色的,纸张发黄主要是因为木质素掺杂在其中引起的。纤维素和木质素都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要把它们完全分离开并不容易。在把植物原料制作成纸浆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利用机械磨解,不加化学药液处理,这样获得的纸浆还保留着大部分木质素,用它制造的纸不仅发黄,而且发脆,只适合用来做纸板或新闻纸等短期用品。

在制作纸浆时,加入洗涤碱之类的药液能让大部分木质素溶解掉,剩余的木质素仍会让纸张发黄。要提高纸张的白度,需要加入氯之类的药液对纸浆进行漂白,把木质素中的发色基团破坏掉,进一步清除木质素。但是用漂白剂很难把木质素完全清除干净,如果过量漂白又会损害纤维,降低纸张的强度。所以经过漂白处理的纸张还残余着一点木质素,还不够白。如果想要得到高白度的纸张,还需要另想办法。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某件物体是白色的呢?那是因为它反射白光,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了。光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范围在380到780纳米之间的光线能引起人的视觉,叫可见光。白光就是全部可见光均匀混合而成的。有的物体能吸收某些波长的光,而把其他波长的光反射掉,这样它就有了颜色。木质素中的发色基团能吸收蓝光,含木质素的纸张反射的光中蓝光比较少,可见光少了蓝光就成了黄光,纸张就发黄了。

根据这个原理,要让纸张进一步变白,有两种方法。一种办法是用减法,把多余的黄光去掉,这可以通过往纸浆中加入适量的蓝色染料做到。这些染料之所以是蓝色的,是因为能吸收可见光中的黄光,剩下的光线合起来就变成了蓝色的了。只要加入的蓝色染料比例合适,就能刚好把木质素反射的多余的黄光都吸收掉,只剩下白光。但是这么做的结果是减少了反射光,纸张虽然变白了,亮度却也降低了。

更好的办法是用加法,增加反射光中的蓝光,和原来的黄光混合就成了白光了。在纸浆中添加荧光增白剂可以做到这一点。荧光增白剂能吸收波长为300-400纳米的紫外光线,使分子进入激发态,激发态分子回到能量较低的基态时,多余的能量幅射出来,发出荧光。在这一过程中能量减少了,发出来的荧光的波长也变长了,大约是450纳米,刚好是与黄光互补的蓝光。这样,纸张的颜色不仅变白了,而且由于反射光增多,也变得更加光亮。

高级文化用纸都添加了荧光增白剂,所以把用这种纸喷绘的老虎图像放在太阳底下,颜色显得特别鲜艳,而白底则显得光亮洁白,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激发它发出蓝光。

常用的荧光增白剂有致癌作用,所以不要用文化用纸包装食品。食品包装纸、纸巾按规定是不能加荧光增白剂的。但是市场上有不少食品是用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包装的,有一些企业为了增加劣质纸的白度,也在纸巾、纸杯中添加荧光增白剂。甚至还有为了让面粉、蘑菇显得洁白好看,故意给加上荧光增白剂的。它们比把纸老虎当真老虎来骗人更可恶,纸老虎至少害不了人。

2007.11.10

(《中国青年报》2007.11.14)



记者越洋调查“云南知名教授”事件当事教授简历

17 11 2007年

记者越洋调查当事教授简历 论文导师证实4篇论文作者另有其人

作者:谭江华
2007年11月14日春城晚报

几经周折,昨日,记者和身陷论文盗名漩涡的云南某高校当事教授打了个照面,他明确表示不接受采访,学校方面也没有最新调查消息。此前,记者已请论文导师、美籍华人陈博士对涉及论文进行调查,据他回复:方舟子所说的”近期发表”的4篇论文的作者并非这位教授,真正的论文作者与当事教授同名同姓,目前在上海工作。

论文导师说真正的作者在上海

10日和11日两天,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当事教授一直没有结果。这时,有位神秘人士发来电子邮件,质疑方舟子不是权威人士。那谁可以证明当事教授简历的真实性呢?

11日中午,记者通过电子邮件,请在美国的一位朋友联系上涉及学历风波的论文的导师陈博士,查询方舟子指称涉嫌盗名的4篇论文,并核实当事教授简历注明的”1997年4月-2003年12月留学美国南加尼福尼亚大学化学系和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一事。

12日凌晨,记者得到回复,已经查到论文作者名字和当事教授一致,但不能肯定作者是同一人。记者随后通过关系与论文第二作者–该论文指导老师C.Chen(全名Chen-Loung Chen)–取得联系,这位年已70多岁的教授证实,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他的学生,与当事教授同名,但这名学生当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而不是南加尼福尼亚大学,现在上海一家公司,不在昆明。C.Chen还透露,前些时候,当”盗名风波”出现时,他曾收到几张当事教授的照片,C.Chen肯定该教授不是他的学生。

当事教授见到记者回避”详谈”

由于当事教授所在的高校有关负责人称,跨国调查比较困难,需要时间。记者打印好在美友人查到的资料后,于昨日上午10点13分来到学校,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见到了当事教授,他说:”我现在只能告诉你,我不会接受采访。”把记者请出办公室后,径直去了男厕所,之后便消失了。随后,记者在一楼计算机室又见到当事教授,再次拿着简历追问时,一名老师走过来说”机房重地,闲人免入”,强烈要求记者离开。

同样,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答复”不清楚这事,应该去找相关部门询问”。记者找到学校组织部,工作人员又说,这事一定要征得宣传部的同意。

采访中,记者表态愿意将得到的调查资料提供给学校参考,但同样没有得到答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友人特意将C.Chen的网址、邮件地址、联络电话,全部通过邮件发给记者方便核实:”这实际上很好查,论文网上很容易就能搜索到。”他还表示一有最新的消息,会立即电话通知记者。



方舟子新书《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简介、目录和邮购办法

13 11 2007年

kexue_covers.jpg

邮购作者签名本请联系:

电话:010-88555365, 88555157
工作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9点到下午5点。
每笔邮费:4.5元(不论册数,每笔邮费不变)。
汇款地址:100044,北京市2770邮箱负责人收。请注明汇款人姓名、地址、邮编、所需图书、联系电话。

在北京市区开通了送书到门,书到付款的业务,每笔货的快送加收8元费用(由小红马提供服务)。
另有以下方舟子著作签名本可同时购买:《食品转基因》、《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寻找生命的逻辑——生物学观念的发展》(第二版,插图版)、《批评中医》、《科学成就健康》

网上可从卓越网、当当网订购:

http://www.amazon.cn/detail/product.asp?prodid=bkbk711389&ref=SR&uid=168-6964212-8047411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058868

《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
方舟子 著

推开美丽的科学大门
感受自然与世界的魅力

南极为什么没有熊?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啄木鸟为什么不头疼?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为什么说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人是理性的动物吗?快乐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本书是方舟子的科普精品文集,都是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科学美文,介绍奇妙的自然现象、有趣的科学发现和鲜为人知的科学史趣闻轶事,展现科学的美丽和魅力。
这是一部为大众、特别是为青少年而写的含金量极高的科普作品,方舟子将带你进入有趣的科学世界。

出版日期: 2007-11
版次: 2007年11月第1版
页数: 325
插图:380幅
ISBN: 9787561338056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28元

目录

科学是美丽的(序)

【进化的奇迹】
为什么南极没有熊?
啄木鸟为什么不头疼?
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
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
植物中的神秘数字
达尔文的美丽错误
我们曾经都是鱼
不可能的怪物
“夏娃”与“亚当”之谜
人体与疟原虫的战争
小蛾子如何解决了大问题
达尔文的鸣雀

【有趣的小世界】
萤火虫的战争
达尔文的兰花
翅膀上的眼睛
舞虻的结婚礼物
与蛆共生的故事
蜜蜂的美丽舞蹈
赤眼蜂的愚蠢选择
寄生蜂的聪明选择
蚊子的恋曲
莫诺湖畔的苍蝇
性与死的统一
人,小生命的栖居

【人兽之间】
镜子中的自我
站在黑猩猩的立场上看
猿:人性,太人性了
鹦鹉学舌和猩猩学电脑
聪明的动物会“数数”
人也不是理性的动物
眼见未必为实
快乐就在大脑中
我们脑中的时钟
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
在人类的感觉之外
不要怪罪遗传
人不是基因的奴隶
多少基因 多少环境

【脆弱的家园】
复活节岛的悲剧
原始森林的奇观
时尚酿成的悲剧
外来物种悲喜剧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麝牛,你为什么不跑
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
坐地遥想五万年
谁控制着生态平衡?

【科学的人生】
科学史上最孤独的天才
达尔文得了什么病
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要妖魔化科学界
被当成反科学偶像的科学英雄
克里克:改行改出科学奇迹
布伦纳的诺贝尔奖之路
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科学大师
孔伯格父子的诺贝尔奖之路
出师未捷身先死——悼念邹承鲁先生

【传奇与丑闻】
秦始皇的生父是谁
徐达吃蒸鹅而死吗?
华盛顿之死与放血疗法
半穹顶的不同故事
“龙骨”的由来
石头也能说谎
科学史上的决斗
数学史上的一大恩怨
让我们接近星星
太空笔的传奇
光的真理
神秘的N射线
产婆蟾的“黑色指垫”
破解爪哇怪病之谜
“不死的细胞”疑云
“六〇六”的真实故事
科学不是神话
古希腊的科学遗产

【科学的尊严】
科学研究是这么做的
科学实验需要设对照
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
以“科学精神”的名义
科学家看到了什么事情?
科学与宗教能够调和吗?
怎样看待个别的大科学家信教
科学不该宽容
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用?
进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
不要滥用进化论
不必为进化绝望

【科学的前沿】

胚胎多大才算人?
DNA鉴定历史人物的身世
破解最致命的流感病毒之谜
布什总统发动“起源大战”
“虚拟人”的现实与梦想
冥王星不是第九大行星



方舟子新书《食品转基因》简介、目录和邮购办法

13 11 2007年

gene_cover2s.jpg

此书是2005年出版的《餐桌上的基因》一书的第二版,增加、修改了几个小节,基本内容未变。

邮购作者签名本请联系:

电话:010-88555365, 88555157
工作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9点到下午5点。
每笔邮费:4.5元(不论册数,每笔邮费不变)。
汇款地址:100044,北京市2770邮箱负责人收。请注明汇款人姓名、地址、邮编、所需图书、联系电话。

在北京市区开通了送书到门,书到付款的业务,每笔货的快送加收8元费用(由小红马提供服务)。

另有以下方舟子著作签名本可同时购买:《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寻找生命的逻辑——生物学观念的发展》(第二版,插图版)、《批评中医》、《科学成就健康》

网上可从卓越网、当当网订购:

http://www.amazon.cn/detail/product.asp?prodid=bkbk723080&ref=SR&uid=168-6964212-8047411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008948

《食品转基因》
方舟子 著

是第二次绿色革命还是又一次污染危机?你必须关注转基因食品了。
20多年前,我们还只是偶尔听到“基因”,而现在,“基因”已随处可见,不仅有夺人眼球的“基因食品”、“基因保健品”,还有令人浮想联翩的“基因药物”、“基因美容”,更可能有叫人担心的“基因武器”。一部分人把“基因”当成灵丹妙药;另一部分人则把“基因”当成洪水猛兽。
如果你也有这种对“基因”又爱又怕的心理,那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基因”。所以,请你读一下这本小册子吧,或许从此以后,你就对市场上的“基因”了然于胸,再也不会盲目崇拜或者百般恐惧了。

出版日期: 2007-08
版次: 2007年8月第1版
页数: 115
ISBN: 9787532472956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9元

前言
一、基因究竟是什么东西
种豆得“基因”
养果蝇定“基因”
过于简单的遗传物质
基因的功能

二、吃基因真能补基因吗
“吃基因补基因”
变来变去的核酸
核酸引起的痛苦
子虚乌有的“核酸营养”

三、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
转基因食品已进入我们的生活
“转基因”真的那么可怕吗
究竟什么是“转基因”

四、转基因的妙用
为什么转基因
转基因西红柿
抗虫害作物
金大米
地雷探测草
能清除污染的植物
可以吃的疫苗
不会引起过敏的大豆
巨型鲑鱼
荧光鱼
转基因猴

五、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土豆风波
会不会过敏呢
转基因食品更安全
“转基因食品还是需要慎重”
转基因食品该不该标记

六、转基因作物会破坏生态吗
大斑蝶风波
所谓“基因污染”
所谓“超级害虫”
转基因保护环境

七、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
风险不是危险
“崇尚自然”
转基因比传统育种更安全可靠

附录一 遗传密码表
附录二 “基因”大事记



傅德志原来是中科院植物所的首席骂街研究员

13 11 2007年

以下转自傅德志(自称“静生”)的博客

谣字洞(新语丝)的芳舟子:“活脱脱半个不是婊子养的家伙”。

谣字洞(新语丝)的芳舟子看到本人这个标题“谣字洞(新语丝)的芳舟子:“活脱脱半个不是婊子养的家伙”可能气个半死,醒过闷字来,可能要疯狂反击要半心半意地假装要告要打要全心全意借村民老周亮出明晃晃的那家伙要砍要杀要刺激静生什么的。少安毋躁,听静生说仔细。

首先告诉小芳,静生可没有说粗话的习惯,不过引用谣字洞(新语丝)的芳舟子呆着那国度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话:“台下一半议员都是婊子养的”,台下轰动,要给老马动私刑。“台下一半议员都不是婊子养的” 台下就响起来雷鸣般的掌声。静生直接点化引用了后半句,谣字洞(新语丝)的芳舟子也应该给静生点掌声才对啊!

其次告诉小芳,静生最大不敬也就是在你祖宗给的姓氏上面加了个草字头。因为你这“活脱脱半个不是婊子养的家伙”到了美国那半个多少也要有所改动。加上草字头多少也更显得温柔,让伪虎门逃亡到谣字洞(新语丝)的关克、老衡、大夏什么的,能够感受到你体贴入微温柔有加的非常体积温存的照顾。以后还会吸引更多这种家伙去你那里享受。加草字头还有一个原因,在静生眼里,你也就是应该加上草包专用的这个草字头!

你那谣字洞(新语丝)洞穴深处冒出东西都又腥又臭,居然说静生去摸摸你的底,是流氓行为。理由之一是抗议静生说芳舟子老长出新咪咪。这可不能怪我,你得怪静生使用的键盘,我打的就是“mimi”,键盘都自己知道了应该给小芳选择什么字!俺那电脑为了道要捍卫它主人傅德志不是“活脱脱一副恬不知耻的学霸嘴脸”形象,就采用了电脑觉得它应该采用的方式。

傅德志
131107北京



《新快报》记者捏造我的“虎评”

13 11 2007年

《新快报》记者邓毅富、王勇幸在今日的报道“周正龙打算起诉傅德志”中称:

【对于这个声明,网友讨论激烈。打虎派网友有的支持,也有认为太过激烈,可能是网名被人冒用。而同时网友引述了据称是国内知名科普学家方舟子对华南虎事件的评论,则指责傅德志“活脱脱一副恬不知耻的学霸嘴脸”。
该评论称:“难道搞植物的比搞动物的更了解动物?”“为什么要对别人去实地考察冷嘲热讽,一棍子打死?难道走出有空调、暖气的办公室,去大山里做科学考察就是跳火坑?足见傅大老爷已经腐化堕落到何种程度。”】

我在新语丝网站或我的blog上都没有发表过这么慷慨激昂的评论,而我又从不到其他论坛发表评论。既然两位记者也知道网名有可能被人冒用来发表激烈的评论,为什么不来核实一下?一开始我怀疑是有人盗用我的名义,检索了一下,发现这些话出自网名“要起风了”在10日发在中华网论坛上的一则评论“把腐化堕落的学霸傅德志从神坛上拉下来”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113/08/69/8_1.html

注明是“原创”,文中并没有提到我,更没有盗用我的名义。此评论后来被转到“色影无忌”论坛,但也只是标注发表者为“匿名”,并没有说是我写的。不知为何《新快报》记者非要认定“要起风了”、“匿名”就是我?我从来不用化名、匿名发表评论,要批傅德志用得着化名、匿名吗?我就刚应一家刊物的约稿写了一篇评论,让大家见识见识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傅德志的植物学专业水平何等高超,完全可以和植物所另一名“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媲美。

附:
周正龙打算起诉傅德志
日期:[2007-11-13] 版次:[A24] 版名:[中国·综合] 字体:【大 中 小】

■周正龙模拟当日拍虎姿势。

法学硕士郝劲松就虎照向国家林业局申请行政复议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通讯员 王勇幸

昨日,陕西华南虎事件在法律程序上再进一步,周正龙、傅德志、郝劲松三方皆有大动作。起诉周正龙欺骗的法学硕士郝劲松昨日向国家林业局提出行政复议;而周正龙则打算起诉质疑华南虎照片为伪造的中科院植物所傅德志侵犯名誉及精神伤害;同日,傅德志发表声明称周正龙、关克上山回访拍虎现场是在“赤裸裸血淋淋地威胁”他,表示即使倒下了也要打假到底。

郝劲松:行政复议是配合林业局

昨日,郝劲松告知记者,前日中午他已向国家林业局特快专递对华南虎照片进行鉴定的行政复议申请书。

申请书中,郝劲松以自己争议虎照对他本人造成精神伤害为由,认为陕西省林业厅行为失当。因此,他明确要求国家林业局对照片及胶卷进行鉴定、撤销认定发现华南虎及发布照片的行政行为、责令陕西省林业厅对他的精神伤害赔偿一元。

此前,郝劲松已经向山西省定襄县人民法院起诉周正龙“伪造”华南虎照片,并向国家林业局举报了陕西省林业厅及周正龙的“违法”行为。

对于再次通过行政复议的手段要求国家林业局介入此事,郝劲松解释说,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就陕西“华南虎”事件指出,国家林业局之所以没有对华南虎照片进行鉴定是因为目前还没有接到针对华南虎照片要求鉴定的行政复议申请。郝劲松说:“我考虑到国家林业局的难处,配合国家林业局的工作而提出的行政复议。”

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该律师指出,郝劲松无权就此事提出行政复议,国家林业局官员所谓谁都有权申请复议的说法不是一个严谨的法律说法。再者,就算是行政复议,这件事也并不属于国家林业局管。国家林业局可能不会受理这一行政复议,而只是把复议申请当作一个信访投诉来处理,当作信访处理并没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约束。

周正龙:风波平息后起诉傅德志

据消息人士透露,对于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傅德志近日提出的一系列针对自己的言论,周正龙明确表示,等这场风波平息后肯定会向法院提出起诉。

据悉,周正龙认为傅德志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二。一是在没有实地调查的前提下“诬蔑”自己为造假老虎去造假树叶。周正龙说,巴山林区有那么多树叶,为什么要造假树叶,这里的大叶子到处都是。周正龙说傅德志居然不认识巴山林区最常见的锐齿栎,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周正龙指称傅德志第二个违法行为是,无端诬陷自己要去“投案自首”,这是对他人格的极大侮辱。据透露,周正龙表示对傅德志所指的“投案自首说”表现得非常愤怒。周正龙还说,如果不是被当地林业部门竭力劝说,他将再次上山寻虎以示清白。

傅德志:即使倒下了也要打假到底

昨日,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傅德志署名“静生”在“色影无忌”论坛发表了题为《如果我倒下,请千万个我站起来》的声明。

声明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他关闭“义妹”论坛,在各个网络论坛“游击战争”的经过,他说“伪虎门骗局是不得人心的,是必定要暴露的”。声明的第二部分是对于昨日本报刊出的关克、周正龙回访拍虎现场的评论,傅德志说“关克等又去现场,说明他们已经到了垂死挣扎地步了!很搞笑,那让一个纸老虎吓得20 多天直做噩梦的居然还敢举起了屠刀!”

声明的最后是傅德志的“打虎宣言”,他说“就算一个静生倒下去,还有千万个静生傲然依然站立那里,组成中华民族钢铁长城钢铁防线”!

对于这个声明,网友讨论激烈。打虎派网友有的支持,也有认为太过激烈,可能是网名被人冒用。而同时网友引述了据称是国内知名科普学家方舟子对华南虎事件的评论,则指责傅德志“活脱脱一副恬不知耻的学霸嘴脸”。

该评论称:“难道搞植物的比搞动物的更了解动物?”“为什么要对别人去实地考察冷嘲热讽,一棍子打死?难道走出有空调、暖气的办公室,去大山里做科学考察就是跳火坑?足见傅大老爷已经腐化堕落到何种程度。”



“云南知名教授盗名案”当事教授联系记者详谈却爽约

12 11 2007年

“云南知名教授盗名案”当事教授联系记者详谈却爽约
神秘电子邮件“揭发”方舟子  方舟子欢迎对方指出不实之处

记者:谭江华
2007年11月12日春城晚报

11月7日,本报刊出《云南某高校知名教授身陷论文盗名漩涡》一文,报道了“学术打假”作家方舟子查证网友“小锅米线”质疑云南某高校一教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5篇学术论文的真实性,引起了我省高校和市民的广泛关注。7日晚7点多,涉嫌论文盗用的当事人——云南某高校知名教授联系记者,称自己在外出差,详细情况等周五会议结束后才能回复。但从周五晚上到昨天晚上,这位主动联系记者的教授的手机和家里电话都没人接听。

当事教授联系记者却爽约

当事教授初次回应记者的当晚称,最近他接到不少全国知名教授的电话,表示要邀请他一起和方舟子打官司,但他尚未答应。对于方舟子在博客里的质疑,这位教授避而不谈,希望等会议结束后,约记者周末见面详谈。然而,从上周末至昨晚,记者都未拨通这位教授的电话。

而令记者不解的是,9日上午9点46分,记者收到神秘电子邮件:“我们必须配合吗?”两封同样主题的邮件里,均粘贴了“方舟子其人介绍”、“方舟子的绿卡是怎么办的”、“方舟子被起诉和败诉”及“方舟子也涉嫌抄袭”等内容。10日,记者又收到神秘邮件,发件人称自己发这些邮件和当事教授并没有关系,只是希望记者能多了解方舟子本人而已。“了解一些后,我们会发现他不是民意代表也谈不上权威人士。”

方舟子:我说的全有实证

针对当事教授的回应,方舟子向记者发来电子邮件称:“问题不仅仅是能不能写出与自己专业不同的论文发表到权威期刊,而且有当事人的证明,被盗用的论文的作者都已给我来函,说明论文上的作者不是云南某高校教授……共有两个同名的论文被盗用,他们都在1997年以前,即当事教授去美国当访问学者之前就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目前都在美国工作,根本就没有回国。”

方舟子说,这位涉嫌论文盗用的教授在美国当访问学者时的同事和导师也都来函说,当事人只在该实验室呆了6个月,并没有获得博士学位。“我想请那位老师具体说说我文章中的哪一点不属实?更不要说‘很多事情并不属实’了?我所说的每一点都有当事人的来函和网上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做为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