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科学才能报道科学

21 11 2007年

电视台花了很长的时间直播嫦娥一号的发射,大部分画面是其飞行状况的动画,看久了未免单调。这时候记者对专家的画外访谈就显得很重要了。可惜记者似乎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没话找话地问一些无聊甚至有点好笑的问题,比如在探测器进入轨道熄火飞行时,竟担心起会不会被地球给拖回地面,显然是初中物理没有学好。向观众科普航天知识的大好机会就那么白白浪费掉了。

不久前我见到英国著名科普杂志《新科学家》的一名记者,在谈话中觉得他的科学素养不低,于是好奇地问他是否是学理科出身。他回答说是的,该刊所有的编辑、记者都是学理科出身,许多人还有博士学位。他们的政策是只聘用有理科学位的人,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懂得科学才能做好科技报道。

其言下之意是只有学理科的才能做科技报道。这当然是有点绝对了。我也认识一些很好的科技记者、编辑是学文科出身的,他们虽然“先天不足”,但是有兴趣、花精力去学习和理解科学,而这样的人在国内新闻界内其实并不多。

在中国,科技报道还没有被当成一项最具有专业性的工作,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按照美国科学写作促进委员会在《科学写作职业指南》中的说法,科技报道是所有新闻报道领域中最有挑战性的,一名科技记者要有恰当的学术训练,至少必须有科学或新闻专业的本科学位。而且,如果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想成为科技记者,应该考虑选修科学课程,反之科学专业的学生则应选修新闻课程。美国不少大学都开设了科学写作研究生专业,专门培训科技记者。有的大学要求只有有科学专业背景的人才能攻读这种学位,不仅要有科学学位,而且还要求全职做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

目前国内科技新闻报道乏善可陈,存在的问题比其他领域的新闻报道还严重,例如把科技新闻写成了产品广告、宣扬伪科学和反科学等等,就都是很常见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科技记者、编辑不懂科学。比如前一段时间,上海《新闻晨报》连续发表报道为国内科学界公认的三起伪科学事件鸣冤,称之为“科技打假三大冤案”。其中是否有利益关系且不说,光看该记者郭翔鹤才从体育学院新闻专业毕业没多久(2004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有什么样的科学素质也就可想而知了,难怪会觉得自己比科学界人士更能分辨真假科学。

科技报道有其特殊性,要做好科技报道,不仅要有合格的新闻素质,还要有合格的科学素质。后者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要放下架子,掌握科学方法,了解科研规范,并具备足够的科学知识。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用文才、口才能够弥补的。如果没有底子,起码也应该在做报道、访谈之前多做功课,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多向专家请教,才不至于在现场当众犯傻。

2007.10.25.

(XYS20071120)


操作

文章信息

15篇回复 to “懂得科学才能报道科学”

21 11 2007年
MEGA (07:53:55) :

嫦娥一号发射直播室当娱乐新闻来看的~~~
其它 中国还不“成熟”,或变得太快了~~~~

21 11 2007年
MEGA (07:58:15) :

6点08分我拍了张照片 有兴趣看看吗?也许你熟悉(两天前偶然看到你在新浪blog的简历…哇!)

21 11 2007年
gonewithwind (11:09:34) :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2006年深圳高交会上的那篇甚为高调的官方报道《丛洋的专利风气发动机高交会上引人注目》(详情见http://www.sznews.com/zhuanti/content/2006-10/13/content_425275.htm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记者网》上也有一篇这样的报道:《史全德40年痴迷发明的心酸故事》(详情见http://www.jizhe.com/u/xwdc110/archives/2007/369.html),文中说:“(史全德发明的电机在)同等条件下节电5倍;1994年改进发明后节电达到10倍;2003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设计出节电超过15倍的电动机。”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电机都有其“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两个技术指标,两者之间的差额为损耗值。而现在最烂的电机其功率损耗值也不会是输入功率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当输入功率为1千瓦特时 ,其输出功率不会小于500瓦特。然而按照《记者网》上的说法(即:同等条件下节电5倍;1994年改进发明后节电达到10倍;2003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设计出节电超过15倍的电动机。),与最烂的电机相比,当有相同的输出功率500瓦特时,史全德发明的电机所消耗的输入功率将是:200瓦特(节电5倍);100瓦特(节电10倍);66.67瓦特(节电15倍)。请问:这世界上有“输出功率”大于“输入功率”的电机吗?

另外,中央电视台还报道说:浙江大学开发出了一款“一边行使,一边自行发电和充电”的“电动自行车”——呜呼哀哉!如果科学是个人,不知道他见此报道后会不会失声痛哭?!国若至此,何据以兴!

21 11 2007年
没头脑不高兴 (12:16:10) :

这篇文章重点!重要!!传媒是喉舌,记者是胆。大众听的看的尚且这么不专业,可想其他社会成员?
建议以这篇文章为据,收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这些现象。方先生应该给全国人大写个建议书!你确实有这个资格和能力。首先从广电总局抓起!
多年前的咸郎平在第一财经,谁敢说他不专业?结果,以“普通话不过关”被请退!——我都想不起有什么词来形容了!?
央视2台的哥们姐们们普通话倒是过关了,感觉有点免为其难了,看他们主持财经节目——嘴边的话都说不出来——急死人!
这个问题很重要、很严重、很急迫,为国之形象,为社会之净化;为民之智力,可彪柄千秋的呐喊!!

21 11 2007年
jfly (16:45:05) :

文章第一段就反映了方舟子只懂科学不懂科普。
在探测器进入轨道熄火飞行时会不会被地球给拖回地面?这个问题一点也不无聊更不好笑,这不是浪费了一个科普的机会,而恰恰是提供了一个科普的好机会。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正是物理教学中的经典的迷思概念,即便是学过高中物理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仍然会犯迷糊,迷思概念的转变正是教育领域的难题。

如果没有底子,学习相关的教育学知识,多向专家请教,才不至于当众犯傻。(本句方舟子亦有贡献)

21 11 2007年
jfly (17:11:27) :

这个节目又不是专门放给你方舟子一个人看的,也不是专门放给受过科学领域的学术训练的人看的。科普科普,就是面向大众的。因为自己懂了,就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自我中心。好好反思吧。

21 11 2007年
Admin (18:35:48) :

我倒想知道jfly是如何认识探测器进入轨道熄火后的状态。

探测器有没有受力?
在何种条件下,“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是错误的?

21 11 2007年
没头脑不高兴 (18:51:03) :

理科大比拼,互相提问,增加我们的认识——那怕从零开始!
辩才大比拼,看让有智慧,看谁有才华——21世纪就要人才嘛!!

21 11 2007年
alpha000001 (18:59:13) :

好像这两天特别的热闹,互相挑战的是一个接一个。
只是总感觉看起来有点儿乱,不知道“打架”地方不对还是方式不对,说来说去那么空。浪费地方。

21 11 2007年
(22:25:50) :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正是物理教学中的经典的迷思概念。
====================================
物体的运动有变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这都与力有关!
我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大学物理都学过,恁是对“迷思”两个字闻所未闻,jfly说这是经典的,真让我瞠目,请教一下。

21 11 2007年
无敌法王 (23:24:19) :

可惜记者似乎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没话找话地问一些无聊甚至有点好笑的问题,比如在探测器进入轨道熄火飞行时,竟担心起会不会被地球给拖回地面,显然是初中物理没有学好。
———————————————–
节目我没看,单看方老师的文章,我倒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有点意义的,只是被提问的专家不懂得借机普及一下牛顿力学在航天领域的运用,要么就是节目编辑有点傻,此时应该将电视画面的一半空间切换至卫星如何绕地飞行而不坠落的科普动画。节目编辑光懂科学还不够,得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21 11 2007年
无敌法王 (23:31:55) :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正是物理教学中的经典的迷思概念,即便是学过高中物理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仍然会犯迷糊,迷思概念的转变正是教育领域的难题。
---------------------------
这个 jfly显然既不懂科普,也不懂科学。

轨道中的飞行器熄火不落,不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经典迷思”。建议回家读几天初中物理再来发言。

22 11 2007年
老肥 (01:34:30) :

迷思概念在教育学中的解释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前存在的错误前概念,它的存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造成学习的低效率,会对教学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称为“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
比如在化学方面:迷思概念——纯碱是属于碱类(NaOH),科学概念——纯碱是属于盐类,其化学式是Na2CO3
在生物学方面:迷思概念——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在夜晚(或没有光时)才进行呼吸作用。科学概念——呼吸作用是不断地进行的。
在医学方面:迷思概念——中医在现阶段能占领中国部分市场也肯定能在将来占领世界市场。科学概念——现代医学将永远占领世界市场
转换到物理方面:迷思概念——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科学概念——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其实用直觉概念(Intuition)来代替所谓的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更不会让学生迷糊,况且教学中直觉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冲突比比皆是,也犯不着加上经典两字哗众取宠。

23 11 2007年
gonewithwind (13:49:03) :

请大家进入下面这个链接里,看看这篇令人作呕的报道:
《中国首辆混合水燃料动力汽车诞生》

http://www.heluochina.net/wz/html/2006-09/510.htm

看来,中国这么多年的“科普工作”还真是白做了!

23 11 2007年
MOBO (15:20:21) :

是啊,竟有人把《飞碟探索》这类杂志奉为科普读物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