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采访方舟子:每个人应有自己的成功标准

24 06 2015年

北京晨报2015.6.15

国内许多所谓的成功学,在我看来,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把成功说得太狭窄了,基本上,成功就等于发财,所以那些发了大财、赚了大钱的人们就变成了成功人士,变成了青年人的偶像,像我以前批过的唐骏、李开复等都是如此。

第二个问题,就是鼓吹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不受道德的约束,也不遵守公序良俗,甚至违法犯罪在所不惜,只要赚到钱,就是成功,就会被人崇拜。所以,成功学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欺骗、诈骗,许多成功学的书籍里教给人的窍门,其实就是骗术,怎么包装、怎么吹嘘,怎么用看似巧妙其实违法的办法取信于人,攫取财富获得所谓的成功,所以,成功学在这个意义上其实就等于骗术。

人追求成功天经地义,但是不能把成功仅仅限于升官发财,那样就走偏了,那不是成功,只是对无尽欲望的追逐而已,恰恰不能算是成功。更何况为了追求升官发财、成名成家而不择手段、违法犯罪,更非成功,如果这样的人被当作英雄、当作偶像崇拜,那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成功标准,在我看来,成功无非两个,一个是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一个是对社会有所回报。

第一个标准,可能有人说他就想过挥金如土奢侈无度的生活,我们首先应该分清理想和欲望的区别,其次,只要你的钱是合法赚来的,也未尝不可。

第二个标准,或许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明,“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所以,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不要听信那些所谓“成功学大师”、“成功人士”的谎言,你是否成功,其实可以自己判断。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



读书日北京晨报专访方舟子:少读人文,老读科学

23 04 2015年

北京晨报2015年4月23日,记者:周怀宗

方舟子:学者

少读人文

老读科学

现在是个网络普及的时代,但是网上的阅读很多时候被认为是不高端,甚至不算阅读。我觉得这种判断其实不合理。图书电子化是发展的趋势,而且最重要是,读书高端与否,在于书的内容,而不是书的介质。

其实对于真喜欢读书的人来说,电子书有太多好处,它很便宜,特别是国内的电子书,要比纸质书便宜太多。其次,它很方便,买纸质书,就有藏书的问题,必然要占很大的空间。我从美国读书回来时,许多英文书舍不得卖掉,也怕回来倒不容易买到,费尽心思托运回来,整整36箱书,回来后又要想办法存放,太麻烦了。电子书没这个问题,除非是为了显摆,但读书不是显摆,读了多少自己知道。

我发现国人读书,有一个特点,上学时学了很多科学知识,也读很多科学的书,但是慢慢成长,就会转向社会文化哲学等等。我觉得应该反过来,年轻时应该多读文史哲学,它可以帮人提升修养,建立更好的价值观。等年纪大了,应该多读前沿的科技知识书籍,使自己能够跟上社会的脚步、科学的发展,并且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了解世界的变化,让思维不断更新,而不是固化。

荐书:

《人造恐慌》:这是一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作品,作者以科学记者的亲历,普及转基因方面的知识,转基因争论已经带来社会上许多人的恐慌,我想这样一部书是有价值的。

《小泪滴》:一部含有科学元素的童话集,想象奇特,文笔优美,并非仅仅儿童可以看。

《HOW&WHY美国经典少儿百科知识全书》:国外经典儿童科普读物,内容丰富精彩,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鼓励少儿亲身体现,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拍砖中医》:作者是临床医生,也熟悉中医经典,从现代医学角度批评对中医的迷信,难得一见。

《不治就能好的病》:来自大胆敢言的病理学家的健康忠告,避免过度医疗的忽悠,在医德沦丧的今天尤其有用。



北京晨报专访方舟子:今天我们该怎样谈环保

6 03 2015年

c58c5409dfc9fe148c36aef680472c29.jpg

晨报记者  周怀宗
北京晨报2015.3.6

对于二十一世纪,人们有许许多多的定义,商业时代、信息时代、微时代、传播时代等,不论这些定义如何的五花八门,但有一个一定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那就是——环保的时代。

于中国而言,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基本上已经成为共识,关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探讨、争论、批评甚至谩骂每天都在上演。然而,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唯心造物的世界里,关注和讨论并不能真正为环境危机带来扭转的契机。在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看来,科学带来的问题,必然还要向科学寻求解决之道,“我主张环保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不是简单地放弃科学”。

科学环保论

两百年前,居住在伦敦的人们,把终年不散的烟雾和散发恶臭的河水,看做是文明的标志。两百年后的人们,再也没有了这样的观点,环境的恶化不是人类科技发展的必然,更不是文明的标志,甚至也不再是文明前进必然的代价,它是整个人类不可承受的伤害。

环境问题必须要解决,已然成为世界的共识。然而,更多时候,人们在讨论环境问题时,把原因归结于科技,但却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把科技放在一边。

方舟子说:“出现这样的现象,和科学本身的特性有关。科学要求严谨,它揭示的事实有时候很专业,很枯燥,很不招人喜欢,不像煽情那样吸引人,可以随便说,读者、听众想听什么就可以说什么,科学是不能夸张的。有些人在文章、演讲中也会出示科学数据,以表明很权威,而其实有的数据是片面的,乃至编造的,但是读者、听众喜欢。”

科学不仅仅是不招人喜欢,方舟子说:“有的环保流派本身就是反科学的,例如西方有些所谓环保组织就以反科学为己任。受其影响,国内有些环保民间组织、环保人士也有反科学倾向,反水电、反核电、反转基因,都是这种表现。”

更多时候,漠视科学、反科学的原因并非因为对科学的仇恨,而仅仅是因为缺少一点儿科学的素养和态度,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科学带来的便利之中,同时也生活在它带给人们的伤害之中,得其利而不受其害当然是最好的状态,但怎样才能做?人们的认识并不相同。方舟子是一个科学环保主义者,“我主张环保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要有科学的态度”,在和人争论时,反对他的人说他是“唯科学主义”。西方哲人曾经说“解决自由弊端的唯一办法,就是更自由”,解决科学弊端的办法,其实也一样,就是更科学。

污染不是科技的必然

批评污染,人人可以,但是如何治污,却并非人人能做。批评官员急功近利,批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这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也是寻找环境治理之道的一部分,但却并非全部。

批评一下发展模式,批评一下政府行为,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环境问题,那还太早了,方舟子说:“如何治污其实是个很专业的问题,普通公众很难提出什么可行的见解。公众能做到的是关注污染问题,督促相关部门采取行动,而对污染的研究、治理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机构、部门。普通公众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环境问题上很容易被煽动起来,如果贸然采取行动,往往会好心办坏事,为了环保反而做了对环保不好的事情。”

不好的事情有时候并非加重环保的难度,加重污染,也在于对于污染和治理污染的误解,甚至对于科学和污染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都存在着普遍的误解,方舟子说:“虽然有的污染与科技发展有关,但并非是科技的必然结果,相反的,科学技术可以被用来减少、消除这类污染,也可以用来消除自古以来就有的、与科技发展无关的其他污染。”

比如雾霾,方舟子说:“有些东西并非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像雾霾的产生,并不是在科学发展后才有雾霾的。例如农田烧麦秆,居家烧煤炭,到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是雾霾的重要来源,它们就跟科学发展无关,自古以来就有的。有些雾霾来源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例如工业排污、汽车尾气,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这些产业、产品,也可以说跟科学发展有些关系。”

理清这些关系,对于治污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但这样的事情,非得需要专业的科学研究者才能真正做到。但是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科学的态度。愤怒可以理解,但愤怒之后,还要继续寻找真正可行的办法。

回不去的原生态

在治污成为共识的同时,绿色生活、环保出行等同样深入人心。多数人会把污染看做是科技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大家不开车、步行,少使用可以排放污染的工具等等,或者干脆放弃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回到原生态的生活。

面对科技这把双刃剑,如何享受便利,如何防止伤害,有时候太伤脑筋,所以干脆放弃,成了许多人想象中的理想方法,但这样的因噎废食,这样的脏水孩子一起泼掉的做法,真的好吗?

方舟子说:“人们有一种‘过去的好时光’的心态,总以为过去的时代是美好的,就像人们年老了会回想年轻时的快乐,过滤掉了种种不愉快的记忆。实际上过去的好时光是不存在的。我看过美国一幅漫画,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原始人对另一个原始人说:有些事不太科学,我们的空气没有污染,我们的水也干净,我们每天都锻炼身体,吃的都是有机食品,可是为什么我们都活不过30岁?”

事实上,完全放弃科技便利的原生态生活不仅仅是不科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幻想,方舟子说:“除了发发感慨表示自己很有情怀,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真正过所谓原生态生活。那些提倡过原生态生活的人,往往自己就开着豪车、住着豪宅、享受着科技发展的好处。”

在方舟子看来,“对于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还是只能通过科技发展来解决,回头路是走不通的。当然,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并不妨碍提倡过绿色生活、环保生活,只是不要将其极端化,而且绿色、环保生活往往也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例如,现在提倡无纸办公、无纸阅读,用电子文件代替纸质文件,用电子书代替纸质书,这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科学理性最重要

科学究竟有没有治污的办法?方舟子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对污染治理、环境保护都做得很好,这只有通过科学的办法才能做到。伦敦、洛杉矶以前雾霾都很严重,后来治理好了,而其治理,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但是科学的办法只有得到应用、推广,才能发挥作用。”

大多数后发型的国家,都在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峻考验,而发达国家则走在环保的前面。一种常见的观点是,西方国家把重工业、低端的、污染性的产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使得这些后发的国家承担着全球发展的代价。

方舟子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说:“发达国家投资商出于人力成本和环境成本的考虑,会把一些制造业转移到落后国家,这并不是有意转嫁代价,只不过是因为落后国家的劳动力便宜,而且对环保的要求也比较低,自然而然的转移。这和国内有些企业开始在比中国更落后的东南亚国家办厂是一个道理。实际上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公众未必乐意见到这种制造业转移国外的现象,因为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了。”

那么,怎样才能用科学解决科学问题,又为什么明明有治污的技术,却难以被应用?方舟子说:“关键在于如何克服自私的天性,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对本国有好处,保护则未必,所以国际上可以为一个减排问题争论不休。在国家范围内,发展对地方有好处,保护则未必,所以地方政府会为了追求GDP而无视保护。同样,发展对个人有好处,环保意识则更多地依赖于人们的修养和良知。要搞好环保,就要以人类为本,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具有全局、长期眼光,而这往往是违背了人的自私、短视天性的,所以很难,只有通过长期的科普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依靠科学理性才能克服。”



凤凰健康连线方舟子:雾霾与人体健康相关的问题

1 03 2015年

fadbb84d1649099.jpg

2015年03月01日凤凰健康

2015年2月28日,柴静发布视频《穹顶之下》中提到了雾霾与肺癌等各种疾病的关系,为此,凤凰健康独家连线方舟子,就雾霾与人体健康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暂无证据表明新生儿良性肿瘤和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

凤凰健康:在柴静发布的视频中,提到自己女儿患有新生儿良性肿瘤,请问,新生儿良性肿瘤和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吗?

方舟子: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关系。如果有关系,空气污染重灾区新生儿良性肿瘤发病率会明显上升,但没有这个迹象。有人把柴静女儿得良性肿瘤归为她吸烟,这也没有证据。孕妇吸烟有很多危害,例如增加新生儿畸形、早产、死亡的风险,但无证据表明能增加良性肿瘤风险。

肺癌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吸烟

凤凰健康:在视频中,很明显提到了雾霾和肺癌的关系,您怎么看?

方舟子:肺癌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吸烟,占90%,空气污染是很次要的因素,占1%。肺癌发生是很缓慢的过程,要十几几十年时间,不是一有危险因素就马上得癌,所以不能把现在中国肺癌发病率上升归为空气污染,更可能的因素是改革开放以来烟民数量的增加。

美国肺癌发病率的变化,与平均每个美国人吸烟量的变化,存在二、三十年的迟滞。可以推知现在中国肺癌发病率的上升,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香烟消费量上升的恶果。

吸烟的危害比雾霾严重得多

凤凰健康:您认为吸烟的危害比雾霾大的原因是?

方舟子:吸烟的危害比雾霾严重得多,吸烟在吸入致癌物的同时也在吸入pm2.5。在北京住一个月不过相当于多吸了几根烟。烟民真的不用担心雾霾,当然这不妨碍你一边吸烟一边高风亮节地呼吁治理雾霾为我等非烟民谋福利。不过我更希望有央视辞职主持人能自费百万调查中国吸烟危害和控烟不力。



北京晨报专访方舟子:打假是另一种科普

10 02 2015年

晨报记者 周怀宗
2015-02-11北京晨报

很少有人不知道方舟子,这位“打假斗士”以每年上百起的打假频率,持续打假十几年,在今天,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打假的标志。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正缺方舟子这样的勇士,也有人说,方舟子其实是沽名钓誉。赞他的人多,骂他的也多。

网上的方舟子,纵横捭阖,毫不留情。现实中的方舟子则很沉静,不太爱说专业之外的事情,平常的时间里,他更喜欢写文章、做科普,时近年关,他正在做一档微信科普的视频节目,一拍就是一整天。方舟子说,虽然短,但很认真,“编导抱着拍电影的态度去拍的”。

科普遇见伪科普

和“打假斗士”相比,“科普作家”这个名号显得平和得多,影响力也小得多。但事实上,方舟子做科普的时间要比打假的时间更早,大概开始于他在上个世纪末的留学时代。方舟子说:“最开始写科普文章,大概是1993年,那时候我正在美国留学,在那里接触中文网站。当时中国留学美国的学生多是理工科背景的,在网上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进化论已经过时了,所以很多人批评进化论。而我是学生物出身的,因此知道,生物学中进化论并没有过时,于是写了很多文章批驳,后来引起一家香港出版社的注意,在1997年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正是写进化论的”。

或许是网上的论战,或许是著作的出版,也或许是一些机缘巧合,为方舟子打开了科普世界的大门,他说:“1998年,我出国八年之后,第一次回国。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发现很多科普的书籍,其实都不那么科普,或者说干脆就是伪科普,都是些解密UFO、魔鬼大三角、世界未解之谜等等,这些东西,在国外并不当做科学,甚至有的会被当做是新宗教一般看待。但是国内却被当做科学发现之类的在宣传。也正好这个时段,国内有一些报刊请我写专栏,我就开始写一些科普的文章。”

写了二十多年科普文章,对于国内的科普现状,方舟子说:“其实现在比起十多年前要好不少。至少那些被称为世界之谜之类的科普作品少了很多,或者即便是有,也很少有人拿它当科普书籍来看了,更多是当做猎奇的书去看。另一方面,科普的书籍多了,尽管这些真正的科普书籍中,引进的不少,但至少说明我们对科普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而且科学普及,哪里的书都是可以的。国内而言,国家这些年也慢慢开始重视科普,此外民间也有一些自发的科普作者、团体。”“世界之谜”尽管少了,但并不意味着伪科普可以被忽略,反而危害更大了,方舟子说:“如果说世界之谜类型的,不过是拿一些猎奇的东西糊弄人,那么现在流行的一些伪科普,有的就可能会误导人。比如近几年来,关于养生、保健的书籍,许多都是打着科学或者科普的名义出版的。我最新的一本书《科舟求健》就是专门讲健康方面的知识,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批驳伪保健的”。

做科普也越来越难

从批驳“进化论过时”到批驳伪保健,方舟子说,现在的难度更大,因为涉及了利益集团。

“比如说医院、医药公司、保健品公司等等,我批驳伪保健,就会引来他们的抵制和攻击,甚至被起诉。”方舟子说,他曾经因为批评一个号称有保健作用的天价大米而被告上法庭,“那个大米48块钱一斤,说是有保健作用,我揭露之后被起诉。还有各种各样的起诉,至于网上谩骂之类,每天都有”。

看起来很平常的科普,背后其实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不仅仅来自于利益获得者。方舟子说:“科普也好,打假也好,其实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是因为影响了利益集团的利益,有些则是因为当前社会中人们科学素养的不足,已经对一些东西有特殊的情感所致”。

科学素养欠缺的问题,在科学教育已经开始了百年的中国,确实让人很难理解,方舟子说:“以前有国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是有基本科学素养的国民只有3%,这个数字太低了,做科普就特别难,人们不理解,甚至不愿意去理解”。

普遍的情感,也是科普阻力的来源之一,方舟子说:“比如说我做一些和中医相关的科普,因为揭露传统医学中一些不好的地方,结果就被许多人攻击,这里面可能有利益集团,比如医院、医生等等,也有来自普通人的,他们可能觉得传统的都是好的,不应该批评,不需要纠正,因此,对我这个寻找真相的人,就难免会有非议”。

“在中国做科普,阻力太大,危险太大,有时候要冒生命危险。”方舟子说。看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是方舟子却以他的真实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当年轰动社会的方舟子被袭一案至今还依旧有人提起。而且,去年七月,方舟子在广州签售时,又遇“瓶袭”,有人在楼上扔下矿泉水瓶砸方舟子,幸好并未正中,只是擦破头皮。方舟子说:“其实我很少做签售。我并不会因为被袭击而害怕,但是发生这样的事情,对安全的问题必定会更加注意。”事后,方舟子在微博中说:“这是我七年来第一次签售,也是最后一次。”“这次是特例,以后应该不会了。”他对晨报记者说。

打假其实也是科普

受到攻击的原因,并非仅仅是科普,打假的因素可能更多一点。而打假,恐怕是更多人对方舟子的第一印象。

对于打假,方舟子觉得,其实有时候打假是科普的另一面,科普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打假则告诉人们什么是错的。

方舟子把自己的打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打假,主要揭露学术造假、学术腐败,他说:“我的打假,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术方面,一个是伪科学方面,伪科学方面的,其实也可以算作是科普的另一面。告诉大家什么是错的,同时,也希望能告诉人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看待问题”。

打假十多年,尽管“假”依旧很多,依旧层出不穷,但方舟子觉得,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他说:“我觉得效果还是可以的。比如说科普方面,十多年前做这个的人很少,现在开始有一批人在做科普,有个人做的,也有一些科普的团队,会组织一些科普活动,参与的人也不少,这也是一种进步。另一方面,学术造假的方面,十几年前,我揭露别人造假,人们都不当回事儿,因为司空见惯了,甚至会有大家都造假,你不造假才傻之类的。现在不一样了,对于学术造假,人们已经有了正确的观念,这是不对的,不能宽容的。就官方而言,十多年不承认学术造假严重,到现在承认学术造假的严重性,这就是进步了”。

最近,方舟子又开始打“透明计算”的假,事实上他的打假从来没有停过,他说:“做这些工作并非一时冲动,过去在做,现在在做,以后依旧会做”。

由打假而带来的后果,对方舟子来说,也是意料之中,他说:“网上攻击我,攻击我的家属,现实中起诉,我接到过很多次起诉。还有上门恐吓,乃至雇凶攻击,我都经历过,我会更加注意安全的问题,但在我看来,对我的人身攻击,恰恰证明他们的心虚”。

在微信上的科普

科普或许能以出版的形式去做,但是打假,却几乎很难找到传统的方式,不论是电视、报刊,乃至出版,很少有专门打假的地方。从一开始,方舟子的打假都是在孤军作战,或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并没有从始至终一起打假的人。而打假的地方,就是他的新语丝网站。有意思的是,也有人专门办了网站用来骂方舟子,“这个网站已经十多年了,坚持骂我”。

2012年,方舟子获英国《自然》杂志颁发的“约翰·马多克斯奖”,表彰他为提倡科学精神而做出的努力,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人为此坚持给《自然》杂志写信表示抗议,方舟子说:“一直在写,到现在已经写了几十封了”。

几年来,方舟子和许多名人的骂战屡屡成为媒体的焦点,不过方舟子说他并非针对名人,而是针对造假,只是恰逢名人造假而已。

对于未来,方舟子说,除了打假依旧之外,可能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普。最近,他正在做一个微信科普的视频。他说:“微信比较特别,我看微信上的很多视频,都非常短,太长的话,人们没有耐心去看。因此,这个微信科普节目,每期大概只有两分钟,一些知识和问题,尽可能在两分钟之内说清楚,实在长的,也会分为好几期。这是一种新的体验,以前也做过视频科普,在网站上做,其实和电视差不多。微信不一样,新的方式。”

“虽然很短,但很认真,编导是抱着拍电影的心去拍的,前几天拍春节特辑,十多期,每期两分钟,但拍了整整一天”。



在2015年全国转基因大米品尝会北京站的演讲

9 02 2015年

88fd3e09jw1ep2zq58ys3j20go0b4dh5.jpg

(2015年2月8日)
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g5NDA4MDU2.html
刚才《新京报》记者问我,我参加过几次转基因大米品尝会了?我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我参加品尝会的次数,已经多到自己都记不清了。以前全国各地网友要举办品尝会,我都会在微博上转发一下通知,让大家都知道了去报名。我现在不是被封杀了嘛,国内微博帐号都被注销了,这次的品尝会通知没法转,还担心会不会来的人太少。但看今天来参加的人数,有上百个,比参加去年8月份的全国转基因大米品尝会的人数还多。今天全国各地有二十多个城市同时举办品尝会,我看了已经发过来的照片,有的地方是第一次举办,例如福州,以前福建只有厦门举办过品尝会,这次福州也举办了。我一直在说,品尝会是一场科普秀,科普的目的是要制造影响的,影响越大效果越好。举办品尝会的城市越来越多,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说明我们的科普是卓有成效的。
转基因科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了,一个标志是站出来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学者越来越多了。我刚才在门口遇到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的胡瑞法教授,这是我第一次和他见面。不久前凤凰网举办转基因辩论会,我因为在美国没法参加,留意了一下参加者名单,支持方有饶毅、姜韬,反对方有顾秀林、郑风田。还有胡瑞法,我以前没有听说过,是经管学院的教授,我以为也是反对方的,因为反对方的顾秀林、郑风田也号称是经济教授嘛。我想,什么时候又冒出了一个反对转基因的教授,后来看了他的发言稿,才知道是支持转基因的,而且讲得很好,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来科普转基因。连我以前不熟悉的教授都出来支持转基因了,可见支持的队伍正在壮大。
还有一个标志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要加强对转基因的科普。中央一号文件对转基因问题提了三点,要加强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以前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推广有自主产权的转基因作物,今年的没有提,所以我在推特上批评这是退步。不过,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有三四年没有提转基因了,有时还以更宽泛的分子育种来代替,避免提转基因,今年提了转基因,在这点上算是进步。首次提到要加强科普,也是进步。方玄昌刚才说,中国连转基因这种问题都要等最高决策层去拍板,领导的权威比科学家还大。这是很可悲的,本来像转基因的问题应该由科学家、专业人士说了算,比如说在美国,转基因安不安全、要不要种,是美国农业部、FDA、环保署说了算,不会说要等奥巴马决定,奥巴马对这种问题的认识不会比科学家、专业人士强。但中国国情如此,看重的是领导权威,现在中央一号文件把科普转基因写进去,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去年8月份全国转基因大米品尝会,本来重庆也是要办的,但组织者被重庆公安叫去喝茶,不准他们办,他们只好去参加成都的品尝会。以后如果再碰到这种事,就可以把中央一号文件拿出来当作大旗。
但科普转基因的阻力仍然很大。目前的舆论虽然有所改变,反对的声音还是主要的。几天前我和司马南同一趟飞机从外地到北京,在等行李的时候,司马南被一个人认出来,是乌有之乡的网友,他对司马南说:“你的政治观点我是赞成的,但是你支持转基因我反对。崔永元的政治观点我是反对的,但是他敢在转基因的问题上和农业部叫板,我支持。”在中国,不管持什么政治观点的人,不管是所谓左派、右派、中间派,一提起转基因,个个咬牙切齿,舆论汹汹,阻力能不大吗?
在中国做科普是有风险的,甚至冒着人身安全的危险。反转控的火气似乎都特别大,有暴力倾向。几年前张启发院士在中国农大做报告,被台下的反转控扔过茶杯。不久前的凤凰网转基因辩论会,一个反转控和工作人员打起来,打得头破血流。所以每次举办品尝会,我们都会注意安保的问题。刚才负责安保的网友过来跟我说,你放心,我们在门口派重兵把守了。
前几天西安网友先举办了品尝会,上了华山,在最危险的地段打开旗帜。我看了照片,在推特上评论说:“胆小的人吃不了这顿饭。”有人说,转基因大米是安全的,胆小的人也可以吃。我指的当然不是转基因大米安全性问题。转基因大米已做过了透彻的安全性研究,获得了安全证书,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不管胆大胆小都可以放心地吃。但是吃这顿饭,要顶着舆论的压力,要冒着人身安全的危险,胆小的人是不敢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胆小的人吃不了这顿饭,今天来参加品尝会的网友,都是勇士。



​世界日报:方舟子打假 遭中国全面封杀

4 02 2015年

201502021935103_34015.jpg

记者李大明/圣地牙哥报导

世界日报2015年2月3日

有“打假斗士”之称的中国网路名人、科普作家方舟子,日前应圣地牙哥加州大学(UCSD)“21世纪中国研究”计画之邀,在该校“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院”(IR/PS)发表题为“中国互联网监控与言论自由的权利”演讲,内容涉及他本人十年来与大陆网路管理系统的种种纠结。现场听众近200人。

方舟子首先介绍他的社交网站不久前被全部删封的经过。事情发生在2014年10月21日晚,方舟子在著名门户网站“新浪”、“搜狐”、“腾讯”、“百度”、“网易”等处开设的社交账号突然被相继关闭,所有博客(又称部落格)、微博均无法打开。上述网站的几位编辑为此打电话向他说明,表示封网行动是奉“上头”,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命令,网站实在“顶不住”。百般无奈的方舟子只得暂时转往海外,继续用国内无法监控的“推特”发声。

至于自己的言路为何被中国官方完全封堵,方舟子的解释是,他在被封前数日发表了批驳年轻网络写手周小平新作《梦碎美利坚》的网文,指称周小平的描写多有胡思乱想、歪曲捏造之处,实属误导读者,不如称为“梦游美利坚”。而周小平其人刚刚获邀出席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是被中央宣传部捧红的“网络新人”代表,方舟子痛批周小平无异于得罪当权者。方舟子同时强调,封堵他的言路其实与中宣部无关,应是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前身为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所作所为。

方舟子说,他与中国互联网监控部门间的纠结,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早在中国宣布某大型宗教团体为“邪教”并予取缔之前,方舟子就在自己创办的网络杂志“新语丝”上撰文批评该团体,可谓先声夺人。没想到该团体被宣布为非法之后,当局竟将“新语丝”也一并封杀。据说当时连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看不到“新语丝”,为此表示不满,方舟子的杂志这才获得解禁。【方舟子按:此处不确,新语丝并没有因此解封,只是另开了国内版。】但好景不长,“新语丝”很快又因揭露“纳米水”、“纳米油”的发明者李某作假,再次被封闭。稍后网管部门开列了一大串“敏感词”,只要清单上的词语在网上一出现,相关文字乃至网站就会被屏蔽。“方舟子”的姓名赫然位居其中,成为敏感词之一。

方舟子透露,之前其网文被删的事虽然多次发生,但他写的纯科普文章一般都不受波及,他认为当时的政策是“允许科学打假,不许政治打假”。然而这次却是变本加厉,实行全面彻底的封杀,连科普知识也未能幸免。方舟子失望地表示:秦始皇焚书还留下了关于医学、种树、占卜的典籍,现在连科普文章都要删,真是没有道理。

至于针对他的网路监控为何会日趋严格,方舟子的解释是:首先与“面子”问题有关,周小平是他们树起来的典型人物,批臭周小平就让拉起他的人很没面子。揭露那些深受官方抬举的造假人物也是一样,批倒一个,官方丢一次脸,怎能容忍?

其次,他认为与经济利益有关。某些被揭发而出丑的造假者会求助于网管机构,那么,“你交钱我就帮你删”。地方官员为保政绩,也会请求网管删除针对相关地区的“打假”文章。久而久之,删网成为监控部门的生财之道,有权力就可赚钱。

方舟子认为,不少国家都有监控网路言论的做法,但以中国为最甚。其实这样做既不利于海外人才回归,也妨碍了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方舟子直言,中国网络监控的总负责人鲁炜显然没有认识到封网的严重后果。方舟子相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破解网络监控的新技术。严控的结果必然是失控,有价值的信息终究是封不住的,他对网络言论自由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环球邮报》:中国国家主席喜爱的博客写手憎恨美国

19 11 2014年

而他实际上对美国一无所知

(作者:Robert Foyle Hunwick 翻译:方舟子)

北京,中国——你是否知道在美国,工人辛苦所得低到一小时3~5美元?而靠这点收入很难生存,因为“路边小店一顿饭每人要花20~40美元”。

这些奇怪而错误的说法只是周小平写的《梦碎美利坚》一文中很多这种说法的一部分。这个月,在“文艺座谈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把此人(连同其同行博客写手花千芳)特地挑出来表扬之后,这个33岁的博客写手已成为北京官方最推崇的人。习主席表扬这两个人的作品拥有“正能量”。

周被证明了是一个特别有争议的选择。

他最著名的文章之一,题为《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是一篇反美文章,声称好莱坞是美国破坏中国的阴谋的一部分,并把美国人对待中国人的态度比做希特勒对待犹太人。

实际上,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像《活佛》《红色角落》这样的电影产生争议以来,好莱坞很担心会由于批评中国而失去一个巨大的市场。恰恰相反:2014年的大片《变形金刚4》是一部自大、饱受批评的续集,因为赤裸裸地推销中国品牌和迎合中国人的感情而受到冷嘲热讽。

但是在习讲话之后,与周争论事实真相已变成了政治反抗行为——不管你多么出名。

方是民——中国最出色的打假斗士——就有惨痛教训,见识了你敢抨击中国国家主席喜爱的博客写手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方逐条批驳周,认为周是在“梦游”美国,并反问道,“难道他以为网民是和当官的一样容易骗吗?”

事实上,周从未去见过中文称为“美丽的国家”的美国。“我从没出过国,”他谈到其反美长篇大论时说,“但我有很多海外朋友。”

方的驳斥被广泛传播——然后消失了。他抗议之后,他的微博(中国版的推特)账号被关闭。30分钟之后,他所有的博客文章也都无影无踪。在过去,批评者的账号也曾被关闭或失灵,但这次不一样。正如一名博客写手注意到的:“的的确确,方舟子被抹掉了。”

方以其笔名方舟子广为人知。他做这种批评的份量肯定很重。在2012年,他获得了权威的《自然》杂志的首届约翰·马多克斯奖,该奖表彰那些“站出来捍卫科学”的个人。在过去,他揭露商人傅苹备受关注的文革回忆录《宁弯不折》歪曲事实,宣布微软中国前CEO唐骏伪造文凭,甚至让曾经敢言的作家韩寒实际上从此闭嘴,因为他指控这名年轻的小说家剽窃(译者按:应是“被代笔”)。

他这么做冒着相当的风险,同时遭受了人身袭击和网上指责,而这正是对其信用的证明:“袭击方舟子就是向文明社会宣战,”记者徐小平(与周小平不是亲戚)曾经宣布。

那么周小平就是个明显的目标。而尽管被从网上清除了,方的批驳显然很有效。不久之后,中国人在搜索周小平,以及他的外号“周带鱼”时,其结果就会出现大家都很熟悉的信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在被剥夺了在中国的数字化存在之后,方转移到推特,在那里他的粉丝一夜之间几乎翻番。在那里,他奇怪《洛杉矶时报》在写关于他的报道时是否也“害怕遭到报复”:该报的这篇文章署名“一名时报作者”。

“五毛”大军

再回头看看中国,官方媒体已快速运转起来。北京《环球时报》的一篇社论注意到对周小平的批评带有智力上的蔑视:“(周小平和花千芳)没有毕业于名牌学校,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的语言是粗糙、激进、几乎是粗俗的,”该文作者承认。“尊重这么年轻、幼稚、草根的相反声音是非常困难的。”

随着支持和反对周的各种反驳越来越多,以及试图删除它们的审查战的进行,这个事件把中国意识形态的状况放在了聚光灯下。有人警告说,北京下定决心要与“西方价值观”进行一场意识形态战争。否则为什么通常喜欢援引古典哲学的中国国家主席会选择表扬一个幼稚而且爱出错的写手呢?

周曾经是个解放军工兵,后来成为地方低级官员,之后又陷入网上赌博,他的履历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出身低贱,没有任何天赋,一度过着四处奔波、默默无闻的生活。作为一名互联网创业者,他曾经不得不反驳对其传播淫秽品的指控,这是在中国网上被禁止的众多媒体类型之一。

“如果普通公民真想要说什么的话,只能在网上加入‘歌功颂德的合唱’,”人民大学政治教授张鸣说。因此周发现了他作为“五毛”的生存空间。“五毛”一词原先是用来描述中国低薪网评员大军的——据称人数多达30万人,每发一条“引导公众舆论”的评论挣五毛钱——这个词通常用于指那些当政府应声虫的人。“五毛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许多人以此谋生。”历史学者章立凡解释说。“而现在周正是党需要的那种人:年轻,政治上正确,顺从。”

事实上,习主席应该能够知道他对周的支持是有风险的。在2013年,周公开攻击谷歌中国前总裁李开复假装得癌症和与“国外敌对势力”搞阴谋诡计。这些错误的羞辱让人恶心。甚至连《新京报》都反驳说,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并说“辩论应该有根有据。”和别人不同,周的造谣并没有让他被判刑,但是他的确曾经宣布要封笔。

一年后,随着中国的舆论环境蛮横地清除了异议者,周更不会放下其毒笔。浙江一家报纸的评论员刘雪松写了一篇试图调和的呼吁文章,题为《世界够大能同时容下方舟子和周小平》,之后,他和他的文章都从网上消失了。

在某种意义上,周属于中国帝国一长串“御用文人”之列。习主席暗示自己要和毛泽东相提并论,而毛泽东曾扶持像郭沫若和胡乔木这样的支持者。不同在于“他们是极其有天赋、敏锐和富有文学才能……像他们这样的人不存在了,因此(共产党)不得不找像周这样的人,”章立凡说。

他补充道,“我读到一条网上评论说;‘看一眼狗就知道主人的品味。’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意味深长的。”

GlobalPost
Robert Foyle Hunwick October 30, 2014 00:06

The Chinese president’s favorite blogger hates America
And he actually has no idea what’s going on in the United States.

BEIJING, China — Did you know that in America, workers toil for a lowly $3 to $5 an hour? And that’s hardly enough to live on when “a meal at a roadside cafe costs $20-$40 per person.”

These odd and erroneous claims are some of many made in “Broken Dreams in America,” an essay by Zhou Xiaoping. The 33-year-old has become the official toast of Beijing since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singled him out (along with fellow blogger Hua Qianfang) for special praise at a “Forum on Art and Literature” this month. President Xi hailed their work as possessing “positive energy.”

Zhou proved a particularly divisive choice.

One of his best-known pieces, headlined “Nine Knockout Blows” against America, claims that Hollywood is part of a plot to undermine China and compares 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the Chinese to Hitler’s treatment of the Jews.

In fact, since the controversy generated by late-1990s films like “Kundun” and “Red Corner,” Hollywood has been skittish about losing a potentially huge market by criticizing China. Far from it: The arch-blockbuster of 2014 was “Transformers 4,” a bloated and critically panned sequel ridiculed for overt pandering to Chinese brands and sensibilities.

But since Xi’s speech, arguing with Zhou’s version of the truth has become an act of political defiance — no matter how famous you are.

Fang Shimin — China’s foremost anti-fraud crusader — learned the hard way what happens when you trash the Chinese president’s favorite blogger.

In a point-by-point rebuttal, Fang suggested Zhou had “sleepwalked” through America and wondered, “Does he think netizens are as easy to fool as politicians?”

In fact, Zhou has never laid eyes on what’s known in Mandarin as Beautiful Country. “I haven’t been abroad,” Zhou said of his anti-America screed. “But I have many overseas friends.”

Fang’s takedown went viral — then vanished. When he protested, his Weibo (China’s version of Twitter) account was suspended. Thirty minutes later, all his blogs were gone for good. Critics’ accounts have been suspended or functionally disabled in the past; this time was different. As one blogger observed: “Quite literally, Fang Zhouzi has been erased.”

Fang, widely known by his pen name Fang Zhouzi, certainly had the gravitas for such a critique. In 2012, he won the prestigious Nature magazine’s inaugural John Maddox Prize, awarded to individuals who “stand up for science.” In the past, he has discredited businesswoman Peng Fu’s high-profile Cultural Revolution memoir “Bend, Not Break” for being flexible with the truth, called out Microsoft’s former China CEO for having a fake diploma, and has even rendered the once-outspoken writer Han Han virtually mute with a crusade accusing the younger novelist of plagiarism.

That he’s done so at considerable risk, suffering both physical attacks and online censure, is a testament to his credibility: “Attacking Fang Zhouzi is the same as declaring war on civilized society,” journalist Xu Xiaoping (no relation to Zhou) once declared.

Zhou Xiaoping, then, was an obvious target. And despite the web wipeout, Fang’s debunking apparently worked. Soon, Chinese searches for Zhou Xiaoping, as well as his nickname, “Belt Fish” Zhou, were producing the all-too-familiar message that results could not be display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Robbed of his digital existence in China, Fang switched to Twitter, where his following had almost doubled overnight. There, he soon wondered if the Los Angeles Times also “feared retaliation” for writing about him: the newspaper’s article was bylined, “A Times Staff Writer.”

The “wumao” army

Back in China, official media have gone into spin cycle. One editorial in Beijing’s Global Times detected intellectual snobbery in the criticism: “[Zhou and Hua Qianfang] did not graduate from famous schools and haven’t received a systematic education. … Their language is coarse, radical and almost vulgar,” the writer admitted. “Respecting such young, immature, grassroots contrary voice is very difficult.”

As the rebuttals for and against Zhou mount, and censors battle to delete them, the affair puts the spotlight on China’s ideological landscape. Some warn that Beijing is bent on waging ideological war with “Western values.” Why else might China’s president, who usually likes to invoke an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philosophy, choose a na?ve and rather fallible writer for celebration?

A former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engineer who became a low-level provincial bureaucrat, then drifted into online gaming, Zhou’s profile resonates with many: Born without privilege, not endowed with any natural talent, he once lived a life both itinerant and anonymous. As an online entrepreneur, he’s had to fend off allegations of peddling pornography, one of many types of media banned on the web. 

“If common citizens really want to say something, there are only ‘praise-singing choirs’ on the internet for them to join,” says Renmin University politics professor Zhang Ming. So Zhou instead found his niche as a “wumao.” Coined to describe China’s army of low-paid web commentators — who allegedly number 300,000 and earn a nickel a comment to “guide public opinion” — the term wumao is commonly applied toward those who parrot the government line. “The wumao is a cre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 many do it just to make a living,” explains historian Zhang Lifan. “And right now, Zhou is exactly what the party needs: young, politically correct and obedient.”

In fact, President Xi could have known that his endorsement of Zhou was risky. In 2013, Zhou publicly attacked ex-Google China chief Lee Kai-Fu for faking his own cancer and conspiring with “hostile foreign forces.” These erroneous taunts prompted disgust. Even the Beijing News retorted that Zhou had “dropped [a rock] on his own foot” and said “debate should comply with the laws of evidence.” Unlike others, Zhou’s rumormongering didn’t earn him a prison sentence, but he did claim to be quitting writing.

A year later, with China’s lively media environment brutally shorn of dissenters, Zhou shows much less inclination toward putting down the poison pen. When Liu Xuesong, a columnist at a Zhejiang-based newspaper, wrote a conciliatory plea entitled “This world should be big enough to tolerate both Zhou Xiaoping and Fang Zhouzi,” both he and his article vanished from the web.

In a sense, Zhou belongs to a long line of “courtly” writers in imperial China. Mao Zedong, whom President Xi has implicitly compared himself to, cultivated supporters like Guo Moruo and Hu Qiaomu. The difference is “they were hugely talented, sharp and full of literary skills … people like them don’t exist anymore, so [the Communist Party] has to do with folks like Zhou,” says the historian Zhang.

He adds, “I read a comment online: ‘Take a look at the pet and you will know the taste of his master.’ I think it’s very meaningful.”

http://www.globalpost.com/dispatch/news/regions/asia-pacific/china/141027/chinese-president-favorite-blogger-hates-america



美联社:中国博客写手夸大反美事实吸引粉丝

10 11 2014年

(作者:Didi Tang,翻译:方舟子)

亲爱的中国读者,你还认为美国梦盖过了中国梦吗?

嘿,看看周小平的博客,你将学到在美国你将会不得不一年支付3500美元买汽车强险,买一辆低端国产车要花30000美元,以及在多数公立学校,超过一半的学生不能毕业。

所有这些数字都是错得离谱。甚至中国宣传官员也承认周小平出错。但是在过去的18个月北京搞运动反对所谓网上错误信息、清除网上批评评论和逮捕数十名博客写手的同时,共产党拥抱了周。

这个月早先时候,他在一次罕见的文艺会议上与习近平主席握手,当时这名33岁博客写手与中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坐在一起。周在其博客说习告诉他继续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中国古板的官方媒体在试图突出西方国家的阴暗面时通常很失败,但是周的做法更为成功:他的微博有50多万粉丝,共产党的网站和报纸发表他的文章。他熟练地使用时髦的网络语言,包括把他的读者叫做“亲”。

但是他的文章引来了怀疑者的批评,他们说他歪曲事实和误导读者,这让官方推崇他的努力有事与愿违的危险。

“像周这样的人在帮助政权引导舆论方面发挥了作用,”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家杨大力说。“但是他很没有说服力,有损政权的形象。”

美国低端汽车的价格不到周声称的一半。他关于车险的说法更是夸大其词。大约80%的美国公立学校学生从高中毕业——而不是不到50%。

中国著名的揭假者方是民写了一篇文章逐条反驳周关于美国的说法。但它很快被从中国互联网上清除,方自己的博客和微博帐号也被关闭。

中国宣传官员辩称,尽管受到批评,但保护周的言论自由很重要。

“周小平的文章,尽管带着很多瑕疵,但是其能够发声,这本身就是一种言论自由的征兆。”由中宣部及其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一个政府网站贴出的文章声称。“文章的观点,其正确与否可以拿出来分析和辩论。”

在中国,严密的审查一直在清除互联网上对共产党领导的政府的批评,封杀异议的声音。党寻求控制网上信息,在这个国家的13亿人民越来越与世界的其他部分接轨的时候,这个任务非常艰巨。

由于担心公众会向西方取经寻求可能的社会变化,官方媒体把暴露西方社会的短处作为主要内容,但是由于使用生硬的语言以及媒体在公众中普遍缺乏信誉,他们通常未能获得关注。

去年,官方报纸《人民日报》推出“不诚实的美国人”系列,其中的故事包括纽约市一个锁匠为了换两把锁索要800美元。许多读者对这个系列嗤之以鼻,认为其不公平和歧视性。

正面评价美国的帖子在中国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通常传播得更广,有些文章过分地赞扬美国及其社会政治制度。例如,这中国读者众多的几个帖子声称美国的医保是每个人都负担得起的。

然后就来了周小平,他在他的博客上说他需要唤醒“被社交媒体催眠和被杂志、报纸、畅销书腐化”的中国同胞。

周没有回应采访的要求。

周出生于四川省一个贫困家庭,他写道,在参军和做了其他工作之后,他成为一名企业家,从事出版和文化展览方面的工作。他说他的收入增加了10倍,他和“许多许多中国人一样得益于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

在反击中国官员腐败的批评时,周写道,“美国绝不是天堂”,并引用一个没有根据的指控,说以前有个美国驻华大使曾经包机去追求女性。

他暗示美国白宫也存在腐败,说奥巴马一家有一次为了吃一顿饭花了400万美元。这个数据显然来自新闻报道说奥巴马一家到夏威夷度假每次花费大约400万美元,大部分是因为第一家庭旅行时使用了空军一号飞机。

周高度赞扬中国的成就,说其政治和社会毛病被大大夸大了。周指控美国是幕后黑手在传播谣言让人贬低中国政治制度、破坏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并让中国人民感到穷困潦倒。

周“对西方的批评总是吹毛求疵,对中国的赞扬则总是说瑕不掩瑜,”独立作家张文发表在香港东方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个新闻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中说。“他用来当论据的事实和数字常常是夸大或以偏概全的,有些则纯粹就是垃圾。”

张说北京当局选择忽视周的错误信息,因为他的博客有助于说服更多的人站在政府一边并反对西方。他补充说,它看上有效果。

“一个原因是许多读者没能力判断,另一个原因是周文章中强烈的民族主义论调对许多普通中国人有号召力,”张说。

Oct. 28, 2014 4:13 AM ET

Blogger’s sketchy anti-US facts draw fans in China

By DIDI TANG, Associated Press

BEIJING (AP) — So, dear Chinese reader, you still think the American Dream eclipses the Chinese one?

Well, take a look at Zhou Xiaoping’s blogs and learn that in the U.S. you would have to shell out $3,500 in mandatory car insurance a year and spend $30,000 for a low-end domestic car, an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kids in most public schools don’t graduate.

All those numbers are way off. Even Chinese propaganda officials agree he makes mistakes. But while Beijing campaigns against what it calls online misinformation, erasing critical online comments and arresting dozens of bloggers over the past 18 months, the Communist Party has embraced Zhou.

He shook hands with President Xi Jinping earlier this month in a rare literature and arts meeting, where the 33-year-old blogger sat along with Chinese novelist and Nobel literature laureate Mo Yan. Zhou said in his blog that Xi told him to keep spreading “positive energy on the Internet.”

China’s stodgy state-run media often fall flat as they try to portray the West in an unflattering light, but Zhou’s approach has been more successful: His microblog has more than 500,000 followers, and party websites and newspapers have carried his articles. He deftly uses trendy online slang, including calling his readers “dear” with an abbreviated version of the Chinese phrase.

But his posts have drawn criticism from skeptics who say he distorts and misleads, raising the risk that official efforts to glorify him may backfire.

“People like Zhou play a role in helping the regime in guiding public opinion,” said Dali Yang, a political scient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But he is so unconvincing that it has reflected badly on the regime.”

Low-end cars in the U.S. cost less than half what Zhou contends. His claims about car insurance are even more exaggerated. And about 80 percent of American public school students graduate high school — not less than 50 percent.

Fang Shimin, a well-known Chinese debunker, wrote an article that refutes some of Zhou’s claims about America point by point. But it was quickly scrubbed from the Chinese Internet, and Fang’s own blog and microblog accounts were shut down.

Chinese propaganda officials have argue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safeguard Zhou’s free speech despite the criticism.

“Even though there are many blemishes in Zhou Xiaoping’s articles, it is a harbinger for free speech when he can speak up,” a statement posted on a government website run by the party’s central propaganda department and its central office for building and guiding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e can always analyze and debate whether the viewpoints are correct or not.”

Tight censorship in China constantly scrubs criticism of the Communist Party-run government from the Internet and silences dissenting voices. The party seeks to control the remaining online message, a daunting task when the country’s 1.3 billion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connecte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Wary the public will look to the West for possible social changes, state-run media outlets have made a staple of articles exposing the shortcomings of Western societies, but they often fail to gain traction because of stiff language and the media’s general lack of credibility among the public.

Last year, the party-run People’s Daily introduced the “Dishonest Americans” series, with stories including a New York City locksmith who demanded $800 for changing two locks. Many readers sneered at the series as unfair and discriminatory.

Favorable postings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often get circulated more widely on China’s Internet and in its social media, with some articles going overboard in praising America and 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system. For example, several widely viewed posts in China suggest that health care in the U.S. is affordable to everyone.

Then came Zhou, who said in his blogs that he needed to awaken his fellow Chinese “hypnotized by social media and corrupted by magazines, newspapers and best-sellers.”

Zhou did not respond to a request for an interview.

Born into a poor family in Sichuan province, Zhou has written that after time in the military and other jobs, he became an entrepreneur involved in publishing and production of cultural exhibitions. He said his income increased ten-fold and that he joined the “many, many Chinese people like me who have benefited from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Fending off criticism that Chinese officials are corrupt, Zhou wrote that “the U.S. is by no means a paradise” and cited an unfounded allegation that a former U.S. ambassador to China chartered planes to engage in womanizing.

He implied there was corruption in the White House by saying that the Obama family once spent $4 million on a single meal. The figure apparently comes from news reports that Obama family vacations in Hawaii cost about $4 million each time, largely because of the use of the Air Force One plane in which the first family travels.

Zhou extols China’s achievements while saying its political and social ills have been blown out of proportion. Zhou calls America a black hand in spreading rumors to disparage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dismantle public trust in the government and make the Chinese people feel deprived.

Zhou’s “criticism against the West is always nitpicking, and the praise for China is always that small blemishes do not take away its beauty and virtue,” independent writer Zhang Wen wrote in an article published on a news site by the Hong Kong-based Oriental Press Group Ltd. “The facts and figures used for arguments are often inflated or partial, and some are sheer rubbish.”

Zhang said Beijing chooses to overlook Zhou’s misinformation because his blog can help persuade more people to side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oppose the West. He added that it appears to be working.

“One reason is that many readers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judge, and another is that the strong nationalist tone in Zhou’s articles has appealed to many ordinary Chinese,” Zhang said.



专访方舟子:别把学术论文当买卖

22 10 2014年

    晨报记者 周怀宗

2014年10月14日北京晨报

写诗信宗教 杜甫果然忙

日前,有网友在网上发布自己在知网上发现的一篇大作——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思齐的论文《从咏鹅诗看基督精神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该论文认为:“杜甫的诗歌创作之所以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生存的境况均有关系。作为唐朝国教之一的基督宗教对杜甫有着潜移作用,以至于他无须变更自己的话语体系就接纳了基督精神。杜甫长期面临的生存压力使得他的思维异常敏感,以至于在基督精神的推动下他关注到了自身、周边生存物以及宇宙中的其他生命个体。”这篇论文注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随即,这篇论文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调侃和吐槽,有网友感叹:“写穿越小说都不敢做这个设定”。同时,论文也引来了许多学者批评家的评论,“奇葩论文见过不少……可是源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还是第一次见”。此外,还有论文作者张思齐的学生评论说:“老张是我本科《比较文学》课的授课老师,老爷子博学多识、憨态可掬,西方文学素养极高,这论文是其退休之后所作,论证不够严密,于学术上大抵启示专业内后学大胆假设之用,但内容实在不敢苟同,当是老爷子信手涂鸦之作,只是囿于地位身份被当做论文了。”

论文所论述的观点如何?论证过程是否合理?乃至于这样的题目如何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又是如何在学术评估体系认可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诸多的问题都成为网友们吐槽的焦点,对此,学者方舟子说:“这样违反常识、非常可笑、并且缺乏基本的学术训练的文章,已经出格到了荒谬的地步,变成嘲笑的对象也是自然的事情。而出现这样的现象,背后是整个学术评估体系的问题。”

违反常识的论文

北京晨报:一篇研究杜甫和基督教精神的文章,引发了网友们的吐槽,在您看来,这篇论文如何?

方舟子:我看到这个论文之后,又搜索了一下这位教授发表过的论文列表,发现还有类似的文章,在此之前,他还写过《诗经》和《圣经》的对比,也研究过基督教精神对于白居易、李商隐这些大诗人的影响。关于杜甫的这篇文章比较新,是作者退休后写的,其他的文章,多是退休前发表的。

北京晨报:从文章来看,这篇论文的本身是否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方舟子:综观全文,作者提出基督教精神影响了杜甫,但是没有什么论据,唯一的论据就是景教,这个基督教很小的分支曾经在唐朝成为国教。这很搞笑,这是一个没有直接关系的证据,而且也没有完整的证据链,如果杜甫真的受到基督教的影响,绝不会只在有限的这么两三首诗中体现,一定也会有其他的诗歌体现出现。

北京晨报:不少人认为论文本身写得太过主观,甚至有个人的经历在其中,不符合论文规范,是否如此?

方舟子: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特别是文学领域中,论文写得感性一些,也可以算做是中国的传统之一。问题在于,这本身是一篇违反常识的论文,非常可笑,缺乏基本的学术训练,作者不知道该怎么找证据,不知道该怎么论证,但问题是,他是一位知名大学的教授,而且都做到退休了,这很荒谬。而且十多年来,这位教授一直在发表类似的论文,变成网友吐槽的对象,也是必然的。

方舟子:别把学术论文当买卖

值得思考的是,当下一些学术论文质量不高,却能在高级别的学术刊物上发
表,其中有的是水平问题,有的是一时失误(本篇论文可能属于这种情况),但
应重视,少数低质量论文背后存有违规操作的问题。

一个科研项目的立项、拨款、成果评估,一篇论文的审核、评估、发表,无疑都要经过诸多复杂的程序。然而,这样一篇被诸多学者、批评家和网友都称为荒谬的研究,如何就能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如何就能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方舟子说:“这无疑是学术腐败的一个体现,背后是学术评估机制出了问题,不论是对学术,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这样的现象都必然带来巨大的危害,但要改变,却并不容易,因为这需要整个学术机制的改变。”

有名气就能发表

北京晨报:这样的项目如何能够获得国家的基金,论文如何能够发表,这是很多网友提出的问题,在您看来,它意味着什么?

方舟子: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这篇论文不是这个教授写的,而是一个年轻的、没有名气的学者,或者是一位学生写的,就不可能拿到国家的社会科学基金,同样,发表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教授的身份,他是名牌大学的教授,而且我查了一下,在比较文学领域,他也算是一个大拿,这个头衔,很容易拿到国家基金,同时他的论文,可能不需要审核就能发表。

北京晨报:只要有教授的头衔、有了名气,就能随意发表论文吗?

方舟子:当前我们国家的许多学术期刊,往往都是只看身份头衔,不一定会去看论文本身的水准。而且,我查了一下,这位教授发表类似论文的期刊,很多都是档次很低的,往往是一些大学的学报。

学报学刊也收版面费

北京晨报:但是这样的学报也是受到学术评估体系认可的?

方舟子:是的。即便是发表在这些档次极低的刊物上,也是算学术成果的,是受到学术评价机制认可的。

北京晨报:这些学术评价机制之内的刊物,应该是很严谨的,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论文呢?

方舟子:并不是所有的学术刊物都是非常严谨的,事实上,当前,国内几乎每个大学都办学报,有些学报学刊是收版面费的,把发表论文当做是谋利的手段,有时候甚至不会审稿,给钱就发,特别是知名的教授,就更加容易了。

北京晨报:这个市场是怎么形成的?

方舟子:从刊物来说,刊物太多,都要填充版面,自然需要大量的论文,从发表者来说,学生毕业要发表论文,教授评级要发表论文,研究项目结题,也要发表论文等,需求也非常多,这就形成了论文发表市场的乱象,把学术论文当做买卖来做。

研究杜甫要花什么钱

北京晨报:这样的研究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是引发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您看来,这是否合理?

方舟子:显然不合理,因为这样的研究基本上不花什么钱,研究杜甫和基督教精神的关系,我看不出来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钱,难道拿这些钱来买书吗?所以,这是问题所在,这些钱去了哪里?在学术界,滥用研究经费请客、游玩、开会之类的很多,很难不让人怀疑。

北京晨报:研究不需要花钱,为什么还会获得国家基金呢?

方舟子:有一定地位和知名度的学者,拿基金是很容易的,从这篇论文发表在作者退休之后来看,这个项目甚至到作者退休都没结题,基金都没用完,要用这样一篇论文来结题。实际上,名声、关系、经济利益等,都影响着基金的发放,尤其是文学方面的研究更无什么标准,只要有一定的地位,就很容易拿到基金,当然也更容易被滥用。

学术腐败在机制

北京晨报:这样的现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

方舟子:这毫无疑问是学术腐败的一个体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学术评估机制有问题,不论是国家基金的发放,还是学术成果的认定都有问题。这导致非常荒唐的课题也可以拿到资金,能够发表论文,只是因为他是有名的教授,才一路绿灯。

北京晨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呢?

方舟子:学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和整个科研教育体系有关系。比如说官本位的问题,要不要给一个项目资金,最后的审核能不能通过,都是官员说了算,而官员或者不懂学术,或者懂但是根本没有心思去认真审核,都忙着做官。因此,最后就只能凭名气、关系、利益等去评价,成果的认定也是如此,不看研究本身,看论文数。因此,明明很荒谬的论文也能提交,能通过审核,因为审核者可能根本就不看。另外一个就是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也在影响着学术界。比如说一位没有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的人,却偏偏成了教授,必须要发表论文,自然要胡编乱造、东拼西凑,一篇篇论文就这么出来了。

社会良心的沦陷

北京晨报:学术的腐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方舟子:为什么要学术?有些学术研究会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学术成果是虚的,必然会造成直接的损失。有些研究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的是人的精神,当然更不能虚假。事实上,学术的本意是求真,也就是说,学术是最不应该弄虚作假的,不应该浮躁浮夸的。反过来说,如果学术虚假、浮夸,必然影响社会风气。在人们的心目中,学者是追求真理的人,总应该真一点儿,然而却发现学术也在腐败,学者也在玩弄虚假,学术的良心没了,社会最后的良心也没有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影响极恶劣。

北京晨报:学术基金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方舟子:学术基金是哪里来的,还是纳税人的钱。如果学者拿纳税人的钱去弄虚作假,毫无疑问是在侵害纳税人的权益。

学术的恶性竞争

北京晨报:学术腐败会有哪些直接影响?

方舟子:最直接的,学术腐败必然和教育腐败联系在一起。一个名牌大学的教授,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有足够的学术素养,但是偏偏在他的论文里,我们发现他缺乏基本上的学术训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者,他又带出来一批学生,就以这件事为例,新闻里引用了张思齐学生的话,说他是个很好的老师,这太可怕了。如果学生不能在学校里受到好的学术训练,只是学了一肚子弄虚作假,那么这个社会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北京晨报:在学术研究上,又会有怎样影响?

方舟子:学术腐败导致学术界的恶性竞争,因为搞腐败的人,一定是不学无术的人,他们一定会打压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研究资金,获得名声、地位等。结果是真正的研究者无法获得资源,得不到认可,学术的发展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

要改变的是学术体系

北京晨报:如何改变这样的现象呢?

方舟子:很难。如果是作假的,还好查一点,但是像这样弄虚的,你不能说他作假,只能说不该被认可,不该获得资助,论文不该被发表,追究下去,根本在于整个学术评估体系,只有改变整个学术评估体系,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这样的事情出现。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好的学术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方舟子:好的状态,是回归学术本身。学术要自由,同时又要有学术规范,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大量学术之外的东西影响着学术,权力、关系、经济等,如果整个学术评估体系能够回归到学术,在评估学术课题、成果时,真的以学术价值为标准,而不是看名气、看地位、甚至是看钱,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这才能有扭转风气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