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要生产假药

1 07 2009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决定对所有批准上市的药品实行编码管理。据说,有了药品编码这个“身份证”,药品的生产厂家、产品特性、价格、生产日期等信息经识读器识读,可一目了然,假药从此无立足之地。但是,如果假药厂商把药品编码也复制过去,难道识读器还能辨认?连人的身份证都能假冒到可以乱真,何况药品“身份证”。

    我们通常说的假药,就是指的这种假冒正规药厂,或者假冒上市批号的药品。它们的质量通常有问题,不含或少含所标注的药物成分。它们明显是非法产品,也是比较低级的假药。比较高级的假药在形式上完全合法,它们由正规药厂生产,有上市批号,药品质量没有问题,符合国家药典的要求——唯一的问题是,它们并非真正具有疗效,至少并没有被科学设计的临床证明过有效,所以必须做有罪推定认为它们无效。

    我们是守法公民,生产非法的假药要冒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不能去做。合法的假药品种繁多,足够让我们挑花了眼。虽然明知是假药,你也可以放心地生产,不必担心会被患者识破。患者其实并无鉴别药物疗效的能力,即使是只含生理盐水或淀粉的药物,也会让相当一部分患者觉得很有效。

    这是因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药物疗效的认定。许多疾病都能够自愈,不必治疗也会痊愈。还有许多疾病的状况受病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给病人服用假药也会出现一定的疗效,特别是那些发病机理与精神情绪有关的疾病,例如高血压、失眠症、焦虑症、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假药的有效率能达到30%甚至更高。有些慢性病,例如哮喘、关节炎,病情自己会时好时坏。还有一些疾病的病情好坏,取决于病人的自述或医生的主观判断,其结果很容易受到病人或医生的主观愿望的影响。

    所以可以选用的假药品种非常多。感冒药是最佳的选择之一。虽然普通感冒和流感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一般的人区分不了,你的感冒药可以二者通吃。不管是哪种感冒,你的感冒药都会显得非常有效,吃几天通常就会好。虽然不吃药过几天也会好,但一般人是不会想这么多的,感冒了还是想要吃药,吃了药感冒好了就认为药有效。如果在药里头加一点能缓解症状的化学药,更能起到立杆见影的功效。

    流感的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严重,偶尔会因为并发了肺炎等疾病而让病情恶化乃至死亡,但是这种情形毕竟不容易碰上,假药还是会让绝大多数人觉得有效的。碰上恶性的流感大流行会比较棘手一些,不过几十年都未必能爆发一次。即使是这次搞得人心惶惶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现在看来其严重程度也远远低于一开始的估计,并不比一般的流感严重,死亡率很低,而且死亡病例几乎全部集中在美洲,其他地区病死的只有寥寥几个。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吃假药也感觉不出和吃达菲有什么区别了,假药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生产号称能止血的药也是不错的选择。人体本身就能制造极为有效的止血药:当血管破损时,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起来,释放凝血酶和多种血液凝固因子,收缩血管,形成血栓,堵塞创口。只要不是罕见的血友病患者,只要伤势没有严重到要上医院急救,伤口经过包扎后都能自行止血。但是人们一看到出血,不撒点止血药就觉得不放心,不管撒的是祖传秘方、保密配方还是香炉灰、草木灰,当然都是无比灵验。

    庞大的补药市场也可以去分一点。现在卖补药的都改用了现代医学术语,叫做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能力。免疫力的高低本来就没个标准,感觉强就强,感觉弱就弱。只要有信心,喝自来水也能让人觉得提高了免疫力。如果给自来水加上一个显得特高科技的名头,频谱水、纳米水、离子水、电解水、磁化水、能量水、活性水、富氧水……效果就更佳。

    如果胆子再大一点,心再狠一点,可以生产专供癌症病人用的抗肿瘤药物。这些人的钱最好赚,他们或其亲属为了一点渺茫的希望,甘愿花光所有的积蓄。他们通常也很通情达理,治不好就认命,治好了就会对你感恩戴德,义务当起宣传员。治好的可能性其实并不低,你自己不要因为明知用的是假药就没了信心:“癌症”患者中有相当高的比例是误诊,即使是真正的癌症患者,也有一部分会自愈。

    还有许多其他常见疾病的市场也不应放弃。这些疾病本来已经有了较为有效的化学药,但是许多患者担心化学药的副作用而不敢用,等着你为他们提供“没有副作用的天然药物”,再在里面掺入化学药就能让他们觉得确实有效:降血糖药掺入格列本脲、减肥药掺入芬氟拉明、壮阳药掺入昔多芬、治脱发药掺入米诺地尔、安神药加入艾司唑仑、皮肤药加入糖皮质激素……

    所有这一切,在中国都能找到同类产品,它们合法地生产、上市、做广告,不必担心真的会被当成假药查处。就算有人要找你的碴,要你出示什么临床试验报告,也会有曾被假药治好过病的群众主动为你出头,用口水把他淹死。

2009.6.29

(《中国青年报》2009.7.1)



怎样成为一代“神医”

24 06 2009年

    近日电视上在宣传一名“神医”,专治截瘫、偏瘫,据说手到病除,原本意义上的手到病除:不打针不吃药,简单地用手揉揉,就能让患者活蹦乱跳。这是“神医”辈出的时代,国内媒体以前推出过不少“神医”,以后想必还会继续推出。其实“神医”并不神秘,只要悟出了其中的道道,人人皆可成为“神医”。

    当“神医”的第一步,当然是要宣称专治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的大病。晚期癌症、截瘫之类就是“神医”最擅长的,也最保险,因为这种病的患者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治不好是正常的,不会被责怪,碰巧“治”好了一两个,就会引起轰动,就有了口碑。至于普通疾病则应该留给普通医生去治,治不好有损“神医”的威名,不屑去治。

    “神医”还要有人生的传奇,要么有显赫的出身,比如是“太医”的后代,家藏祖传秘方;要么出身卑微,但有过一番奇遇,或者得到高人指点,或者刻苦自学,终成大器。人们既仰慕名门之后,也敬佩创业的英雄,不管你选择哪一种出身,在人们的心目中都不是等闲之辈。中国老百姓普遍相信民间有高人,不必经过专业训练也可当“神医”,即使没上过大学又怎么了?扁鹊、华佗上过大学吗?英雄不问出身嘛。

    光有传奇经历还不够,还必须有能证明自己的资质的头衔,比如洋博士文凭、教授职称、院士称号。国外有许多专门为中国人培养博士的大学,一句外语不会也没有关系,只要交了学费,博士文凭很快就会寄来。这些大学虽然被某些人蔑称为“野鸡大学”,但是名头往往都特别大(比如冠以“国际”、“世界”、“联合国”字样),足以吓死胆小的人;或者与国外名牌大学只有一字之差,一不留神就看错了。院士称号同样可以向国外、港澳那些专门面向中国人的新兴“科学院”索取。至于教授职称,是可以自封的,保险一点的,可以通过关系到某个大学当个客座教授,或者自己成立一个研究所当研究员,研究员不就是教授了吗?

    天下号称能治疗不治之症的人太多,为了能让自己脱颖而出,还要标新立异,专门与主流医学唱反调。即使治疗的方法是简单的拍打、揉搓,也要一口咬定不是按摩,而是以自己的姓名命名的新疗法,创建了一个以自己的姓名命名的医学新体系。这有发表的论文、出版的学术专著和专家的鉴定为证。

    不过现在许多人都已经知道国内学术腐败很严重,论文和学术专著是交了钱就能出的,鉴定的专家也是能收买的,所以还要证明自己不光是在国内横,还有崇高的国际声誉。想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是不可能的,但是还有许多途径可以让自己成为轰动世界的“神医”。简单的办法是说一段自己如何扬威海外、镇住国外专家的故事,这不需要成本。复杂的办法则要花点钱,比如:申请美国专利,只要是别人没提过的新观点新方法,专利员都会让你过;获得布鲁塞尔尤里卡博览会金奖之类的奖状,这些展销会是交了钱就能参加,参加了就能获奖的;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许多国际会议是交了钱就能去那里指点江山,合影留念的;担任某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当然,这个国际组织要靠自己去注册。更复杂一点的,还得多花些钱,雇一批老外当演员,拍一段录像供回国放映。

    找到领导、名人为自己捧场,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领导、名人对医学成果并无鉴别能力,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领导、名人是各个方面的权威,当然也就是医学权威,领导、名人的肯定不仅能让普通公众崇拜,而且也相当于给了自己一把闯荡江湖的尚方宝剑,工商、药监部门也得让三分。

    不过最能让人信服的还是患者的现身说法。找几个托儿,编造一册患者病例,这种手法太低级,在网络时代容易露陷。让真实患者出来表演,就不怕记者、网民的追踪调查了。只要看过的患者足够多,就不难找到几个能言之凿凿地证明自己的神奇疗效。即使是不治之症,也有相当数量是误诊,其实患的并非不治之症。即使真的是不治之症的患者,也有一部分可以自愈,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更容易自愈,而笼罩在“神医”头上的种种光环,正是强大的心理暗示。让瘫痪患者当场站起来走路,看来让人震惊,但也并非不可思议,因为有的瘫痪患者的功能实际上已经恢复,只是还有心理障碍而已。这样的患者的确可以让你手到病除,只要让你碰上几个,就可以吹一辈子了。

    “神医”治病都靠嘴,敢吹会吹是基本功。但是最终还需要媒体的配合,才能让“神医”吹遍全国。媒体宣传是可以用钱买的,只要愿意多花钱,广告也能变成新闻报道。有时这笔宣传费甚至可以省下来,因为有的媒体记者、编辑会真诚地相信“神医”故事,为其做义务宣传。

    如此这般,一代“神医”就诞生了。让普通公众、领导、名人、媒体相信“神医”并不难,让国内学术界相信就不太容易,但还有可能,而让国际学术界也相信就完全不可能。不过这没有关系,诺贝尔奖可以不要,钱却是不能不赚。“神医”的市场在国内,最多再加上海外华人,这里有着沉积了千百年的“神医”土壤,摇钱树很容易茁壮成长。

2009.6.22.

(《中国青年报》2009.6.24)



评“江苏“大国医”上演现实版以毒攻毒”

7 06 2009年

【方舟子按:这些国家认可的江湖医生以后在编故事吹嘘自己的医术时,最好先去学点“西医的理论”,把故事编得圆一点。比如按“西医的理论”,肿瘤标志物CA50只是肿瘤诊断的辅助手段,并非确诊手段,其指标高并不意味着必定有肿瘤存在,还有其他许多情况(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的炎症等等)都可能导致CA50的指标偏高,所以如果有个患者CA50的指标偏高,过了一年多又正常了(完全可能是自己好的,和吃什么中药没有关系),合格的西医不会“无法理解的,也无法接受的”,老中医不要意淫西医会傻傻地如何如何发问了。

这位老中医还自吹“曾经依靠诊脉,断定过一名月经刚过四五天的病人已经怀孕”,我们姑且认为这位病人出现了月经一过就排卵、受精的小概率事件,受精后要过大约一周受精卵才着床,也就是说,这种老中医在受精卵着床之前就能号出“妊娠脉”,比早孕检测还神(受精卵着床后开始分泌HCG,才能被早孕试纸检出),有这么神的功夫,科技部还不赶快找他去做验证,为当年尚副部长在国际上吹的牛皮找点证据?老中医对自己的诊脉水平如此自信,应该是不怕多诊几次的。否则,如果只神了这么一次,要么是胡编,要么是碰巧,他敢吹,我们可不敢听。

至于那位“五毒医生”的神技,竟然是要靠“吴先生”转述“他的朋友李先生”的经历来证明的,转了两道手,也太不敬业了,连江湖游医都知道要直接让患者本人现身说法才能迷惑人。要在治过的成千上万名患者中找到几名能证明神效的,有何难哉?

还是“藕粉糊”老中医比较有创意,“他创了“藕粉糊剂方”卧位服药法,把原来的汤药变成了糊状的中药,这样服用后,糊状的中药就能附着在食管上了。”——是不是还要不吃不喝连躺几个小时,还不能有吞咽动作?】

江苏“大国医”上演现实版以毒攻毒
用蜈蚣蝎子等毒虫让绝症病人起死回生

快报记者 都怡文 张星
现代快报6/7/2009

电视剧《大国医》正在热播。您不必为剧中的高明医术而惊讶,要知道,在江苏就有3位“国医”。他们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十分熟悉了,他们就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周仲瑛、江苏省中医院的徐景藩、南通市中医院的朱良春。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作出表彰决定,授予全国30位同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江苏是入选人数最多的省份。
江苏的这三位堪称“国宝”级的名医中,年纪最大的已经92岁,却依然在接诊病人。他们有何看病的绝招?他们是凭借着什么当选为“国医大师”的?
西医看不见的肿瘤
一年后被他治没了
人物简介:周仲瑛,男,生于1928年,江苏如东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对中医内科的各种常见病,尤其是急难病症(如心、肺、脑血管病,肝胆、脾胃疾病,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具有良好的疗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晚上6点,81岁高龄的周仲瑛,刚给一名肿瘤病人会诊结束回到家。老人的声音带着疲惫,但仍欣然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说:“感谢你们对中医的支持!”
“国家把我们评为国医大师,我很高兴,这说明我们还能为社会做点事呢!”周仲瑛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医生,最开心的无外乎治好病人的病,而他最开心的就是用中医的方法治好了西医治不好的毛病。
“我这两年就碰到过一个奇怪的病人,他的肿瘤标志物CA50的指标大于150,按西医的理论,应该说已经有肿瘤存在,可问题是他做了所有的检查,就是查不出病因,医生也搞不清这肿瘤到底在哪里,西医束手无策。”周仲瑛说,这名病人后来找到了他,他发现病人有风湿的毛病,气血不调,有些亏,“于是我采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从中医的角度给他开了药方,重点在于调养,而不是治病。”
有意思的是,这名病人按照周仲瑛的方子服用了1年多,指标从150直线下降,现在已经恢复到正常以下的水平,所谓的“肿瘤”不治而愈了!周仲瑛说,“我这种治疗法,西医可能是无法理解的,也无法接受的,他们会问‘这看不见的肿瘤究竟在哪里?又到哪里去了?’”
中医确实有很多是西医无法理解的,周仲瑛回忆起曾给一名美籍女华人看病,那名女病人第一胎生产之后,总是习惯性流产,一怀孕两个月就流产了,前后大概有七八次,在美国看了很多医院都没有用。她不远万里回国后找到了周仲瑛,仔细诊断之后,周仲瑛给她开了一个补肾的方子,不多久就“怀上了”,周仲瑛又连忙换上补胎的方子,后来病人顺利产下一个女儿!
周仲瑛还曾依靠诊脉,断定过一名月经刚过四五天的病人已经怀孕。“这名病人当时是来看‘闭经’的,我还记得她是名教师,当时闭经很长时间了,到我这里来求治,我给她开了药,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来,说是来月经了,我给她诊脉,诊来诊去,发现是妊娠脉,她还不太相信,一周后检查,果然怀孕了!”周仲瑛说,后来这名老师生了个健康的男孩,“她高兴,我也高兴啊!”周仲瑛说。
药水无法留在食管
用卧服法就可以了
人物简介:徐景藩,男,生于1927年12月,江苏省吴江市人。出身中医世家,13岁从师学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40余年,擅长脾胃病的诊疗工作。对中医理论、江苏历代名医诊疗脾胃病的经验、脾胃病古今文献以及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肝病、慢性结肠炎、食管病等疾病的研究从未中断,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徐老不仅名气大,他带出来的徒弟也都非常有名,像单兆伟教授,就是徐老的高徒。”一说起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的工作人员立马说,这真是名师出高徒。
徐景藩在看病方面的不少“绝招”,更是让病人甚至是医生同行叹服。“在用中药治疗食管病时,医生都为药水无法留在食管的部位头疼,徐老创了一个方法,把这个难题解决了。”他创了“藕粉糊剂方”卧位服药法,把原来的汤药变成了糊状的中药,这样服用后,糊状的中药就能附着在食管上了。徐景藩还创了不少药物,“连脂清肠汤”、“菖榆煎”保留灌肠法、“残胃饮”都是他的创举。
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他在看消化系统疾病时,常常配合针刺治疗,比如,对于胃脘疼痛者,他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或结合耳针治疗。但在分工较细的现在,内科医生中掌握针灸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失去了一个非常简便实用的治疗手段。
“五毒医生”用虫治病
绝症病人起死回生
人物简介: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江苏丹徒人,中医内科专家。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1945年创办南通中医专科学校并任副校长。建国后,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农工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这位中医太神了,他开的‘毒’虫竟然能把病看好!”吴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朋友李先生就是朱良春用“以毒攻毒”的方法给治好的。40多岁的李先生得的是肝癌,已经出现了腹水,在上海看了好多家医院,都没有效果,而且病情不断加重。医生跟他说,再也没有好的办法了,只能回家等着了。饱受病痛折磨的李先生非常绝望。有个朋友告诉他,南通有个老中医,要不去试试看。李先生就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想法,赶到了南通。
让他吃惊的是,朱良春给他开的药方中,竟然有不少蜈蚣、蝎子等毒虫。“这能吃吗?吃下去没有病死也被毒死了。”李先生起初非常犹豫,不敢吃这些“毒”虫。但看到病情仍然不断发展,他一狠心,把“毒”虫吞了下去。神奇的是,连续服用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腹水减轻,其他的症状也在好转。欣喜之余,他连续服了一年半,最后到医院一检查,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
记者联系上朱良春时,这位九旬老人刚刚吃过晚饭。在电话里头,根本感觉不出来他的年龄,语音清楚,逻辑缜密。“蝎子、蜈蚣这些虫,具有一定的毒性,不是有功底的医生是不敢乱用的。中医早有五药之说,指草、木、谷、虫、石这五类药物。在古代,中医就使用虫类药来治病。但很多医生不敢用或者不敢多用。我开的药方中,这些虫子用的量比较大,根据不同的病情用的量也不同,有的疾病治疗中,我开的药方里,这些虫子的量就占到了三分之一。”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良春还有“五毒医生”的雅号。也正是善于用虫类药,朱良春很擅长治疑难杂症,像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癌症等颇为棘手的病症。他创制的益肾蠲痹丸20味药中,有7味是虫类药。
虽然已经92岁,朱良春仍然身体硬朗,坚持出诊,每周要上三次门诊。现在除了出诊,他大量的时间都用于接电话、写信和整理文稿。谈及长寿和健康的经验,老人说:“主要是知足常乐,心态要平衡。”



关于“新生儿溶血症”

30 05 2009年

【方舟子按:那位读者问的是早期胚胎溶血死亡(有一月龄胚胎自然流产史),医生要她在怀孕前吃中药做预防,而不是新生儿溶血症。母婴ABO血型不合不会发生胚胎溶血(胚胎和早期胎儿的红细胞上没有ABO抗原),只可能发生于胎儿后期和新生儿,而且极少引起严重后果,因为抗A、抗B的抗体主要是IgM,不能通过胎盘。如果有高含量的抗A、抗B的IgG抗体,通常也只引起轻微的溶血,出生时黄疸比较高而已。如果是这种情况引起的严重溶血,罕见到可以发到医学期刊上报告了。“O型太太和非O型老公”的情况非常常见,可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怀孕都属于这种情况,也没见国外医院要求怀孕前或刚怀孕就“到血液中心去检查”(查抗体效价?)的,当然更没有什么药能够“降低抗体效价”进行预防。(事实上,在国外,即便在常规的产前血液检查中发现孕妇体内有抗A或抗B的IgG抗体,也不在检查结果中列出,因为那不是表明会出现新生儿溶血的指证。)这是国内医院有意无意混淆两种情况,为了骗钱或推销中药搞出来的,吓唬准家长,用中药毒害胎儿,丧尽天良啊。当然,母婴Rh血型不合造成的新生儿溶血应该引起重视,那是另一回事。】

新生儿溶血症

    新语丝有一篇《有必要吃中药来防止胚胎溶血死亡吗?》。

    这位准家长担心的应该是新生儿溶血症。我家就属于“O型太太和非O型老公”。妻子刚刚怀孕,去医院检查时,大夫说“前几天出生的一个孩子严重新生儿溶血,已经转到儿童医院”,让我们也到血液中心去检查,以防万一。

    最好到当地的血液中心咨询专业医生(西医)。从网上找答案时千万别对比症状,很容易对号入座。



答“有必要吃中药来防止胚胎溶血死亡吗?”

30 05 2009年

【方舟子按:不必担心,怀孕又不是输血,夫妻血型差异不可能对胚胎造成任何影响,当然不可能有针对这种情况的西药。这是国内不良医院、中医骗子为了骗钱搞出来的伪科学。如果在怀孕期间吃中药,反而有可能对胚胎、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有必要吃中药来防止胚胎溶血死亡吗?

方老师,我B型血,我妻子O型血,医院检查我妻子抗B效价是1:512,这样会导致怀孕时胚胎溶血死亡。医院要给开中药降到正常值1:64。请问方老师,我应该答应吃中药么?这种情况有西药可以治疗么?



凉茶:喝,还是不喝?

27 05 2009年

    “王老吉”凉茶据说是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乳名王吉)于1828年开始销售的产品。目前做为植物饮料销售,其标明的成分为“水、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后面的7种都是中草药(“蛋花”不是指鸡蛋,而是夹竹桃科有毒植物缅栀的花)。

    和其他广东凉茶一样,“王老吉”据说具有“清热去火”的保健功能,“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早已喊遍全国,去年汶川地震“王老吉”花一亿元为自己做了一个爱国广告,在网络推手的鼓动下,喝“王老吉”俨然成了爱国义举。

    但是此前已有人在找“王老吉”的麻烦。2005年,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以王老吉凉茶含有夏枯草中药成份、擅自添加《食品卫生法》所明令禁止的药品为由起诉王老吉凉茶的销售商和厂商,被法院以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夏枯草有毒副作用等理由驳回。2007年,重庆市法律工作者况力彬称喝了王老吉凉茶后出现头晕,该凉茶添加了夏枯草,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再次起诉王老吉凉茶的销售商和厂商,被法院以夏枯草能否作为凉茶配料不属于本案审查范围为由驳回。最近又有杭州人叶征潮认为自己的胃溃疡是由于饮用了王老吉所导致的,起诉王老吉违法添加夏枯草。

    王老吉以及许多广东凉茶之所以使用夏枯草,是由于中医“取象比类”、“天人感应”的牵强附会。夏枯草据说在夏至后逐渐枯萎,中医理论因此认为它生来有“纯阳之气”,所以才一遇阴气即枯,所以就可以用它来“补厥阴血脉”。但是,迄今并没有任何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夏枯草对人体有什么功效。

    用自身的经历难以确定某种疾病与饮用某种饮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不过,王老吉所含的夏枯草成分具有毒副作用,是有科学证据的。主要的证据来自动物实验。有些人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中草药已用了几百上千年,经验已足以证明它们很安全,不比动物实验更有说服力吗?

    这种说法虽然在中国人中很流行,却经不起推敲。一种药物被使用了几百几千年,并不能证明其无毒。如果一种药物的毒性很强很急,吃了以后很快就出现严重反应乃至致命,那是有可能通过经验发现的。但是有的药物毒性,特别是毒性较慢、中毒症状不那么明显,例如要经过几年、十几年才会出现症状的慢性毒,能导致癌症、畸胎、肝肾损伤的药物毒性,是很难通过经验摸索出来的。因此用动物做毒理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让动物服用大剂量的药物,以此推测长期或大量服用药物所造成的后果。也可以解剖动物的身体、器官,发现药物对器官造成的伤害。这些都是经验不可能发现,也没法拿人体来做实验的。

    实际上中医典籍对夏枯草是否有毒,有相互冲突的说法。《神农本草经》将夏枯草归为有毒、不可久服的“下品”药,而《本草纲目》则称其“无毒”。科学的证据更为明确。有多项动物实验表明夏枯草能导致不良反应。夏枯草的乙醇提取液能抑制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皮下注射可使动物胸腺、脾脏明显萎缩,肾上腺明显增大;腹腔注射可使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这些都表明夏枯草可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长期或大量服用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服用夏枯草水提物能使小鼠的血清丙氨酸基移换酶和血清天门冬氨基移换酶的值都明显升高,说明夏枯草还有肝脏毒性作用。

    临床上,有幼儿因服用含苍耳子、夏枯草和鸡内金的中草药3个月导致急性重症肝炎而死亡的报道。也有报道因服用夏枯草导致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丘疹,甚至因过敏性休克而昏倒。

    有的人承认喝凉茶有可能会让身体出问题,但把这归咎为不懂乱喝。比如,一种说法是“胃寒”的人不宜喝凉茶。胃寒是中医术语,是很模糊的描述,大概相当于胃酸分泌过少导致的消化不良。但是夏枯草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免疫系统和肝脏,与消化系统并无关联,所以不管是胃寒还是胃热的人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当然,药物都难免会有不良反应,有时为了治病只好忍受其不良反应,但是前提是不良反应不是特别严重,而且该药物确实是有疗效的。如果一种药物并没有被证明对身体有何益处,却已知会有毒副作用,那么还去服用它,显然是很不明智的。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喝凉茶对身体会有什么特别的益处吗?许多人认为有,“怕上火喝王老吉”嘛。“上火”也是中医对许多症状的一个笼统、模糊的说法,因素很多,在现代医学中没有对应的称呼。口腔“上火”症状,有的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导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牙龈、粘膜出血,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例如口腔炎、口腔溃疡、急性牙周炎、牙龈炎等)。天气炎热、干燥引起的脱水,也会让人觉得“上火”。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疗。缺维生素引起的要适量补充维生素,细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药。病毒感染引起的无特效药,通常几天内会自愈,但是病毒仍然在体内潜伏,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精神压力大)会被再次激活,所以“上火”不能断根。至于脱水,当然要补充水分。

    那么凉茶对上述种种“上火”会有什么疗效吗?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你喝了凉茶觉得“火”降下去了,可能是身体的自我康复,也可能是心理作用,还可能是因为凉茶补充了身体欠缺的水分或某种维生素——在这种情况下喝水、茶或果汁显然更为安全。有人认为广东天气潮湿、气候炎热,所以必须喝凉茶。世界上生活在“天气潮湿、气候炎热”的地方的人多得是,他们不喝凉茶身体也不比广东人差,难道广东人的身体有必须喝凉茶的特殊构造?

    因此喝凉茶是一种对身体有害无益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禁止。但是对于企业为迎合乃至推广不良生活习惯而生产的产品,却应该加强管理。既然王老吉含有有毒副作用的草药成分,那么就不应该做为普通饮料或保健饮料销售,更不应该听任其把喝凉茶推广到传统上无此习惯的北方地区。做为食品和保健品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没有毒副作用。有毒副作用的产品应该做为药品加以管理。

    卫生部很清楚夏枯草有毒副作用,不允许一般企业在食品中使用,但是却对王老吉网开一面,原因仅仅是因为王老吉是老字号。在2005年,卫生部做出《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其内容为“在食品卫生法生效以前,传统上把药物作为添加成分加入,不宣传疗效并有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的定型包装食品品种,可以经售。”王老吉凉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该饮料中添加夏枯草,没有违法。

    卫生部的这一决定似乎更多地出于保护商业利益的考虑,并无科学上的依据。很显然,一个药品如果能导致不良反应,并不因为它被一家老字号公司使用就失去了其毒性。例如,雄黄传统上做为酒的添加成分,其历史比王老吉凉茶悠久得多,但是雄黄酒有很强的毒性,那么是否就可以允许某家老字号销售雄黄酒供消费者为了“驱邪”、“解毒”在端午节时饮用?如果能对老字号破例,新字号为什么就不能跟着用呢?

2009.5.18.

(《中国新闻周刊》2009019期)



方舟子解食品中的中药添加物

25 05 2009年

方舟子解中药添加物
“食物不该存在所谓‘秘方’”

本报记者 卢欢 
实习生 王晨 采写
2009-5-25长江商报

传统凉茶其实有害

长江商报:在这次王老吉“添加门”事件中,罪魁祸首是夏枯草。夏枯草在中国本有三重身份:中医药、野菜、饮料配料。据您所知,它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使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我们到底要怎么吃会安全一些?

方舟子:动物实验表明夏枯草抑制免疫反应,使动物胸腺、脾脏明显萎缩,肾上腺明显增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明夏枯草可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长期或大量服用能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动物实验还表明夏枯草有肝脏毒性作用,能对肝脏造成损害。临床上,有幼儿因服用含苍耳子、夏枯草和鸡内金的中草药3个月导致急性重症肝炎而死亡的报道。也有报道因服用夏枯草导致过敏,甚至因过敏性休克而昏倒。但是对夏枯草的不良反应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不清楚是否还有其他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不吃它是最安全的。

长江商报:有人说,夏枯草不是三聚氰胺,一个禁字就能了得。封杀夏枯草,几乎所有的凉茶都要变了味,传统也没了。我们的传统行业中,其实不乏这样的“夏枯草”。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方舟子:传统的东西并非就是好的,有很多传统习惯是很有害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禁止。但是对于企业为迎合乃是推广不良生活习惯而生产的产品,却应该加强管理。既然王老吉含有有毒副作用的草药成分,那么就不应该做为普通饮料或保健饮料销售,更不应该听任其把喝凉茶推广到传统上无此习惯的北方地区。做为食品和保健品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没有毒副作用。有毒副作用的产品应该做为药品加以管理。

“药中甘草”也并非绝对安全

长江商报:在目前市场上,像王老吉这样在食品里添加中药成分的突出例子还有哪些?相比其他的添加剂,添加中药对于健康的影响程度是怎样的?

方舟子:市场上添加中药成分的食品还很多。例如一些家长经常给儿童吃的秋梨膏,里面就含有川贝等中药成分。已知川贝有使血压降低、血糖升高、心肌中毒等不良反应。添加剂有合法和非法的。对合法的添加剂的毒性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如果不滥用,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是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缺乏系统的研究,难以知道长期服用究竟会对健康产生多大的影响。

长江商报:您的“中药毒副作用备览”在网上被广为转载,介绍了板蓝根、胖大海、槟榔、麻黄等一些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材。这些中药材成分作为食品添加物的情况是怎样的?哪些造成的危害是被人们忽视了的?

方舟子:做为食品添加物的中药材最常见的可能是甘草,甘草的不良反应经常被人们忽略。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它具有和人体肾上腺皮质产生的激素醛固酮相似的作用,因此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甘草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症等。甘草还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孕妇服用甘草能导致早产,儿童服用甘草甜素片能导致乳腺发育,甘草能降低男子血液中睾酮的含量,导致阳痿、睾丸和阴茎萎缩。食品中常用的中药材还有桂皮、茴香,它们含有毒性成分黄樟醚,可诱发肝癌。常用的还有当归,它含有雌激素活性成分,能够显著地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餐馆应公开膳食配料

长江商报: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含有中药添加物的食品主要有火锅、煲汤、药酒、秘方叫花鸡等。当然,有些药草如果蒸煮炒炸起来也可以是相当的美味。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冯恩援认为:“传统工艺证明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原料,完全可以用作料理中,这是中国烹饪‘药食同源’理论的一个表现形式,也是我国食疗菜品的养生特色。而药膳食品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中科学使用中药材不但不为国家禁止,反而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亮点。”那么,您认为,中药与食材的本质性区别在哪里?我们对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态度应该如何?

方舟子:中医往往药食不分,把食物当药材,又把药材当食物。对此我们应该做区别对待。被中医当成药材使用的食物,例如红枣、桂圆、桑椹、茶叶等,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危害,而且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以放心食用。被当成食物的中药材,有的已有比较多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毒性很低,偶尔吃一下关系不大,例如人参、西洋参。有的已知有比较严重的毒副作用,那么就不宜再用,夏枯草就属于这种情况。更多的是缺乏研究,对其毒副作用还不清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长江商报:《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有的传统配料秘方可能将面临无以为继的局面,而药膳类中餐也可能会难为无米之炊,您怎么看?

方舟子:食品的成分都应该公开,不能有“秘方”,否则在里面被放了毒品,消费者都不知道。所以餐馆如果用了中药成分,至少应该公开,让消费者知道,免得消费者稀里糊涂吃下有毒副作用的药物。至于个人在家里自己食用药膳,那是其自由。



音频:方舟子在北京新闻广播谈中医药能否治疗新型流感

23 05 2009年

下载(第3分开始):

http://res.audio.bjradio.com.cn/xwgb/bwtx/bwtx200905222210819.wma

在线收听(第3分钟开始):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401&start=20090522221000



“刘太医”因非法经营被检察机关起诉

23 05 2009年

【方舟子按:收到这份中医信徒转来的这份满口谎言的“太医辩护词”,才知道风靡一时的“刘太医”因非法经营被检察院起诉,正在天津塘沽法院受审。这么大的事,居然没有见到有媒体报道。其信徒称:“太医庭审顺利,法院、检察院给予太医很大的保护。但是新华社仍对此事紧咬不放,继续施压给司法机构。导致法院面临很大的压力。请各位发邮件、传真、快件给塘沽法院宋春香院长、刑事庭庭长易志,政法委书记王玉燕,新华社天津分社,强烈要求他们坚决按照国务院(2009)22号文保护中医的精神,免除太医的刑事处罚,让他继续传播祖传中医文化!不能做违反民意,丧失违反政府的事情!”又,辩护词中提到的为“刘太医”作证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欧洲科学、人文与艺术院院士王永成”,其妻子正是因为听信“刘太医”的谎言,耽误了治疗而被害死的,参见陈祖甲《“刘太医”害死我胞妹》(XYS20090218)。】

辩 护 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瀚洋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指派陈建律师担任本案被告人刘弘章先生的辩护人。辩护人在开庭前多次会见了被告人,查阅了案卷材料以及相关法律文件,结合今天的庭审情况,辩护人对于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刘弘章先生非法经营不持异议。
本案在社会上被评论和称为“千古以来教会百姓治好各种疾病却将被判刑的第一个中医案”,案件内涵的法律意义、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案件本身。在此,辩护人谨从被告人的特定身份、特定经营品、特定医疗方法、国务院新近颁发的国发(2009)22号文件体现的司法精神和政策取向、全国各地患者群众联署情况说明,及本案特定经营品涉及的注册管理法规滞后等方面,阐述被告人具有法定和酌定从轻、减免刑事处罚的情节,具体辩护意见如下:
一、被告人为世代相传近900年的世家中医
被告人出身于中国罕见的世代相传近900年的中医世家,其太祖为金元四大名医的刘完素。“刘爷治疙瘩,手到一把抓”,这句民谚在河间、肃宁地区家喻户晓,位于河北省河间市的刘完素墓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庙中刘完素塑像只有直系亲属才有资格上台祭扫。被告人是刘完素河间支第33代族长,辩护人向法庭提交被告人之子刘浡于2009年2月在族人相护中为太祖刘完素祭扫的照片可以证实。(附证据:河间照片)
被告人的高祖为明朝永乐太医刘纯,被告人是刘纯医道第24代承袭人,承袭有刘纯医学专著《成化咸宁景厚家学》一套共20本。被告人撰写出版的三本著作《三分治七分养》、《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中主要医理、病理、药理内容均出自《成化咸宁景厚家学》祖传古籍。(附证据:古籍照片)
被告人的太爷刘连仲为袁世凯时期的总统府侍从医官室主任。被告人的爷爷刘凤池为蒋介石时期的总统府侍从医官,据《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授予将军全名录》记载,于1936年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被告人的堂爷刘凤瑞为宋美龄的按摩保健师,人称“刘副官”,现今生活在纽约。
被告人的父亲刘世奎,字公台。1959年,周扬被定为“文霸”、李万春被定为“京戏霸”、严凤英被定为“黄梅戏霸”,刘世奎被定为全国“中医霸”,从侧面反映出刘家在中医行业中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原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同志,在1958年主持起草了《关于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总结报告》,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上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78年,吕炳奎同志又以卫生部党组名义主持起草并报送中央《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中共中央以(78)56号文件转发。吕炳奎同志同样出身中医世家,在中医药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与被告人的父亲刘世奎相交数十年,对刘家情况非常熟悉,1989年亲自为刘家题词“瘤科世医”,这些都是对被告人出身中医世家身份的认定和肯定。(附证据:吕炳奎同志的题词与吕炳奎同志生平介绍)
被告人刘弘章先生中学毕业于北京清华附中,大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政府医务室,担任甘肃省革委会主任洗恒汉中将的保健医生,同时兼任甘肃水电工程局医院副院长。后设立北京长城瘤科技术研究院并亲任院长,研究院执照范围为“治疗癌症”和“制药”。被告人具有主治医生资质,一生从医,履历清楚。
在全国数百万医务工作者中,出身中医世家,拥有家传系统医学古籍和中药秘方,同时又受过西医高等教育的人才并不多,被告人是其中屈指可数的尖端人才。被告人有着几十年西医医院的工作履历,在长期实践中公布、推广并指导各地群众采用其祖传医道防治各类的慢性疾病,救人无数,为维护同胞生命,提高中华民族整体健康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二、本案中涉及的特定经营物为相传近600年的祖传中药
本案中涉及的“控岩散”、“化痞散”等特定经营物,其配制秘方皆出自被告人祖传的《成化咸宁景厚家学》。被告人祖祖辈辈以这些家传专科药治病救人,包括被告人的父亲刘公台在解放后也一直以此治病,药物疗效卓越,得到卫生部原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同志充分肯定。
三、被告人公布的祖传医道以七分养为基础,仅对个别危重病人用药,其医道经社会各界广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养生之道”、“三分治七分养”,是被告人祖传的特定医道。是始于明朝的以规范化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防治各类慢性疾病的医疗理论和临床方法。被告人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布和传播,指导群众按照古法养生和防治疾病。被告人的著作《三分治七分养》、《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曾经成为最热的畅销书籍,至今长销不衰。
赵英健先生于2008年初对采用被告人祖传方法的病友们进行了采访,同年10月由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汇集采访实录和调查报告的《刘太医调查——生命的疆界》一书,该书对于全面认识被告人祖传医道的医疗效果、社会效果乃至本案案情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该报告受访者分布于全国二十三个省市,有科学家、院士、教授、高工、博士、官员、企业主、经理人、医生、教师、编辑、记者等,受过高等教育的占绝大部分,报告中采用被告人方法防治慢性疾病的临床实践者逾千人,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
受访者的病症有癌症、乙肝、糖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尿毒症、心脏病、偏瘫、肺气肿、结石病等多种疑难病症和各种亚健康体况。通过调查报告可以得出确切结论:被告人公布的祖传医道对于防治和治疗各类慢性疾病都有超过目前常规药物治疗的良好疗效。
受访者当中,北京中国电力经济与优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乞建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欧洲科学、人文与艺术院院士王永成;广东中山火炬高新区科协副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田正义;北京饭店副总经理、东方医学门诊部主任李炜鑫;广东省梅州市天行健生饥食疗中心主任杨登平;北京阿心萨公司总经理彭明祥;上海明申企业(集团)公司董事朱松鹤;上海微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晓斌;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南元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才富;上海华东建筑工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唐兹龙;首都机场飞行员田胜利等二十几位受访者在《生命的疆界》中均公开真实姓名,且采访的内容经出版社认真核实,具有客观性。对此,向法庭提交《生命的疆界》一书以及公开真实姓名受访者的联系方式,社会各界均可查证。(附证据:《生命的疆界》)
众所周知,现行常规的治疗主要依赖药物,但据权威数据统计,目前药物依赖造成的医源性疾病已经高达人类全部疾病的30%以上,在此严峻的形势下,被告人公布祖传医道,号召同胞不用药、少用药,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治慢性疾病的行为难能可贵,且其祖传医道对各种慢性疾病的防治效果远好于通过常规药物治疗,绝大部分病友的慢性疾病可以不药而愈。“三分治七分养”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优势,利国利民,是世界医学的发展方向,也有助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成功。如得以进一步推广,国民健康水平将普遍得到提高,国家每年也将节约数以千亿计的国民医药、医保费用。倡导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维护身体健康,是被告人向社会公开祖传医道的根本目的。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告人在甘肃水利局职工医院任职时即印发《病人须知》,内容就是《三分治七分养》的内容精要,按照患者的症候群派发普及“三分治七分养”生活常识,有效地提高了病患康复水平,受到甘肃省政府“治病育人”的表彰。由此可见,无论是被告人30年前派发《病人须知》,还是15年前开办网站公布祖传医道,继而出版著作,都充分的证明了被告人公布推广祖传医道并不是为了卖药赢利。宣传传统中医文化,指导国人以健康生活方式防治疾病,让国人健康起来,是被告人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
四、关于国务院新近颁发的(2009)22号文件所体现出的司法精神和政策要求对本案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在本案开庭前夕,国务院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指出:中医药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件还指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文件首次将中医药提升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国务院要求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不能够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文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
文件还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医药行业统一规划,按照中医药的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完善中药注册管理,使中药的注册管理充分适合中药的特点,切实保障中药秘方的知识产权。
对照国务院的第22号文件,同时结合本案实际情况,我们注意到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对于国务院提出的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多项具体要求,被告人已在实践中大力推行,客观上为党和政府保护和弘扬中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方法经实践证明是全民以家庭为单位,防治慢性疾病切实可行的规范方法。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广大群众采用被告人公布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实验,也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全民防治慢性疾病的成功样本。如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被告人祖传医道能够有效的结合,中华民族在慢性病防治领域将远远走在世界前列。
第二,国务院提出的中医药在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正是被告人多年以来必须面对而又无法克服的障碍。正如国务院22号文件所指出,此前的药品注册管理规定并不适合于祖传中药,祖传秘方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导致被告人无法对祖传专科药进行药品注册,也就无法申办相关执照。中医药相关法律的空白以及法规的滞后是被告人在本案中成为被告的客观原因之一,这位对中医发展乃至于世界医学的发展都具有贡献的人物成为被告,不能不令人深为痛惜。
五、全国各地患者群众反映的情况证明被告人确实为社会所需要
本案中,被告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各地患者无法与其取得联络以指导救治,情绪焦急异常,极少部分群众得知基本案情后,在短短20天内,来自3个国家、全国27个省、63个地区、169份、共计1399位采用被告人养生疗法的群众将自身实际情况和真实意愿向相关部门反映。虽然各地群众对于法律的把握程度不同,但至少说明刘弘章先生免费为患者咨询,其方法行之有效,广泛得到各地病友的尊重、支持和认同以及且其医道以“七分养”的健康生活方式为主,仅对危重病人施以祖传专科药物救治的客观情况。将相关材料呈交,法庭和社会各界均可核实。
本案中,各位急需用药患者的病情均属危急,部分患者由于未能遵照“先七分养,再三分治”的医嘱而急于使用药物,造成用药效果不显著。但所有的案卷证据材料均显示,本案中没有一位用药后产生不良效果的患者,也没有任何一位医学和法律意义上的受害者。

六、被告人具有法定和酌定的从轻和减免刑事处罚的情节和法律适用
本案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提出被告人应该从轻和减免刑事处罚的具体情节如下:
1、被告人未能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照,客观上存在现行法律立法滞后的实际原因。
祖传中医药相比于现代常规西医药物,从药品注册管理制度来看,存在主体、产品、检测方式、配方保护、注册费用等方面的重大差异。国家药监局虽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了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并且提出“特殊审批具体办法另行制定”,但是至今还没有出台针对祖传中药的特殊审批办法。诚然,立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滞后,不能够有效的保护祖传中药秘方的知识产权,从法律层面导致被告人的祖传中药难以取得药准字号,也就无法取得相关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照。
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和空白,对于本案被告人实施违反《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的行为,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本案中被告人涉及的非法经营在主观上不以营利为目的
非法经营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这是非法经营罪在主观方面具有的两项主要内容。被告人虽然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但是从主观上,违法意愿不强,并且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
首先,被告人的方法不主张滥用药物。
“三分治七分养”,其理论和方法均主张少用药、不用药,通过“七分养”即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大多慢性疾病均可不药而愈,该疾病防治方法深入民心,无数的患者受益。
其次,被告人为社会患者免费咨询,并不盈利。
被告人工作繁忙,却一直坚持为全国各地患者义务咨询,不收取任何咨询费用,体现了作为一位医生高尚的医德,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再次,被告人的祖传专科药原则上不在市场流通。
被告人的祖传专科药原则上仅提供给族人或者刘家会员使用,并不在市场上公开销售。“三分治七分养”向社会公布之后,大量病人的慢性疾病不药而愈,但部分情况危急的病人,三番五次的强烈要求使用刘家专科药物救治,此情况下,本着治病救人的善意,刘家专科药仅以成本方式向部分危重患者提供,其中大部分患者因此获救。
刘家专科药物的核心成份采用名贵药材配制,成本很高,而流通价格相比于国外和国内的常规治疗方法和药物,非常低廉。为了帮助更多的危重病人,少量向社会流通的行为确实违反了相关监管制度,但从获利程度看,不具备明显谋取利润的情形,未造成重大社会危害。
另外,对于《三分治七分养》、《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三本著作,被告人倾注了大量心血,该三本著作是被告人指导群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自身慢性疾病的桥梁,同时该三本著作属于社会公众认知程度非常高的热门和畅销书籍,据权威部门估算,其销售数量比肩易中天的畅销书系列。然而由于书商原因,仅得稿酬30余万,但被告人对于远高于本案涉药金额的应得稿酬收益却一直不愿计较。现该情况引起众多热心人士愤慨,已进入司法程序,相信最终的维权结果对于说明被告人公布和推广祖传医道的目的绝非卖药,能够起到很好的参鉴作用。
3.被告人一贯品行良好,对违背法律的行为已经悔过、改过
被告人以往没有受过刑事处罚,品行一贯良好,在地震中向灾区捐款10万元,受到了相关部门表彰。
根据公安机关侦查和检察院审查查明的事实,被告人向患者提供祖传专科药物的具体时间范围在2005年2月至2006年8月。其间,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无证流通药物的行为与我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被告人得知其行为确实存在违反法律的情形之后,普遍停止了向患者提供专科药的行为,据此,请法庭能够认定被告人在2006年8月之后已经通过实际行动悔过、改过的事实。
本案发生在05至06年度,涉及地域范围较广,人数众多且单位价值不高,被告人确实难以逐一回忆清楚。即便如此,被告人在庭审当中还是完全的认可了公诉机关指控的卖药情况,有鉴于此,请法庭认定被告人有较好的服从法律以及悔过自新的态度和行为。
另外,根据本案卷宗证据记载,被告人涉案的部分药款已经退回,该行为属犯罪中止性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从轻或者减免被告人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本案是一起具有较大社会影响性的案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本案中被告人所处的情况并非个案,由于中医药法律法规尚待进一步健全,目前大量祖传且具有良好实际临床效果的秘方丸、散、膏、汤均无法取得药准字号,无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从而无法以合法经营的方式更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救治,这是相关法律缺位、法规滞后造成的普遍性现象。因此,本案的辩护目的,是希望相关部门对本案个案所反映出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从而能够促进国家《中医药法》及祖传中药注册管理规定的早日制定和实施,使祖传中医药这个中华瑰宝尽快得到法律保护,为中国医疗改革事业提供预防为主的基本方法,利国利民,福泽同胞,从法律的层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由于存在立法滞后的客观原因,被告人的行为确实与现行法律制度有所背离,但请法庭充分考虑被告人世家中医的特殊身份、充分考虑被告人对中医事业和同胞生命健康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充分考虑各地群众的民心民意,充分考虑党中央、国务院最新文件所体现出的司法精神、政策方向和实际要求,恳请法庭免于被告人刑事处罚。

以上辩护意见供法庭参考。



评“面临传染病 中医药有机会”

18 05 2009年

【方舟子按: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救治专家组中医专家刘清泉又在胡吹中医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传染病如何如何有效,他以为大家都忘了,在2003年萨斯流行期间,他的妻子李美君就是因为去医院给他送饭,被感染上了萨斯,之后不治身亡的?他当时是怎么用中药给其妻子预防的?又是怎么用中药在其妻子身上做人体试验的?家庭的悲剧不曾触动他的良心,还在继续传播中医中药能够有效预防、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的谎言欺骗轻信中医的世人,莫非想在中国制造出更多的悲剧?“面临传染病 中医药有机会”,是不是想再让中医药有个害人的机会?

北京首例甲型H1NI流感患者在地坛医院接受治疗时,先用中药,发现无效,再用达菲,才把烧降下来(地坛医院院长“毛羽说,病人入住地坛医院的几天里,体温在15日一度比较高,当日上午10点左右,体温为38.5℃,在服用相关中药未见效果后,中午时体温达到39.4℃,当即服用达菲,下午3点体温开始下降,晚上时已达到36.5℃,昨天清晨体温恢复到36.4℃,之后体温一直保持正常水平。”——2009年05月18日《京华时报》),是不是因为听信了刘专家的胡吹迷信中药的效果而差点耽误治疗?以后再有患者是不是就别再在其身上试验中药了?

美国已发现5000多例新流感患者,只有5人因年幼或患有慢性病出现并发症而死亡,死亡率如此之低,不比普通流感高,难道美国人偷偷在用中药不成?否则,美国人只用现代医学治疗也能挺过去,为何中国患者就非“中西医结合”不可?出于政治或牟利的原因而强行让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药物是非常不人道的。】

面临传染病 中医药有机会

孙杨 陈茵 何勉洁 龙彬彬
法制晚报2009/05/18

卫生部公布预防流感中药方 中医门诊量却无变化 市民专家辩论 对此官方表示———

本月5日,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了5个预防药方。

记者就此对本市的部分医院进行了探访,结果发现中医并没有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热捧。

同时,由于在这个时期,中医的“挺身而出”又激起了许多人的讨论,支持者固然欢欣鼓舞,但一些对中医不了解的人则提出了疑惑:流感是西医的病,中医治得了么?

现象

中医治流感网上起争议

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方一公布,马上就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记者发现,这些讨论明显分成两派。

支持者称,这是中医的“胜利”,可以先于西医发现治疗的方法,并且纷纷重提中医的各种好处,比如副作用低等。

但也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流感是西医的病,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是新发现的病,靠中医医治完全不可能。“那时候中国都没有碰到一个病例,中医躲在中国,遥对着墨西哥,说有什么中药的方子能够治疗甲型H1N1流感,是很荒唐的一件事情。”有网友用略带挖苦的语言说。

目前,争论仍在持续。

探访

《方案》未使中医门诊量上升

记者首先来到北京中医医院、东直门中医学院、宣武中医医院等几家以中医门诊为特色的医院。据了解,这些医院的门诊量变化不大,国家出台的《方案》也没有使门诊量有明显上升。

北京中医院院办的李医师表示,目前医院没有专门组织门诊开这个配方,也没有老百姓拿单子来中医院抓药的情况出现。她还表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感觉到医院门诊和中药销量有明显的变化。

另外,记者还走访了朝阳医院、协和医院和同仁医院等几家综合性医院,也没有出现看中医患者增多的情况。

朝阳医院中草药房的值班医生表示,对记者所提到的甲型H1N1流感中药预防配方不太清楚,近期配中草药的患者人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看中医的人仍属少数派

协和医院宣传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院一天约有7000人次的门诊量,其中中医科仅有500-600人次。

在医院5楼的中医科,记者看到,共有6个诊室,每个门口只有一个人在等候。

而友谊医院提供的数据是,每天5000-8000人次的门诊量中,中医仅占到200-300人次。

其他医院对门诊数字讳莫如深。不过记者观察,中医在许多医院略显冷清。

昨天下午,记者在朝阳医院的药房观察了20分钟,看到该院中药房共有不到15人取药,取药患者多以老人为主,不用排队。而3个西药房每个窗口前有6-8人排队,且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同仁医院,记者看到西药取药处4个窗口,每个窗口前都有20人左右在排队。中医科候诊处只有4人在等待。

关于中医的辩论

对于中医,专业人士又是怎么说的呢?记者分别采访了知名生物学学者方舟子,以及北京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

反对派:应当“废医验药”

方舟子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医的发展要走“废医验药”的道路,它的贡献才会得到认可和保存。

方舟子告诉记者:一种疗法、药物是否有效,是必须经过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才能确定的。

历史上,中医从来就治不好任何一种传染病,我们今天能控制、治疗许多传染病,靠的是疫苗接种进行预防,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现代药物进行治疗,都是现代医学手段,和中医毫无关系。

医学首先应该是科学,即使不完全是科学,也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不管用通行的哪条科学标准来衡量,例如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等,都很容易判断中医理论体系不是科学的。

但是我们并非就因此要把中医药全盘否定。在上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可能会摸索出某些安全有效的药物和疗法,值得去挖掘。

只有走“废医验药”的道路,中医中的某些合理成分才会融入现代医学之中,变成现代医学的一部分,中医的贡献才会得到认可和保存。

力挺派:庸俗化把水搅浑

齐文升主任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公众对中医的了解都存在误区,有人对中医全盘否定,有人又试图将中医神化。

而真正把水搅浑的是“中医庸俗化”。现在市民逛书店时,经常能看到《做梦与中医》、《工作与中医》、《日常中医1000例》等等书籍。书里将中医说得很平民化,似乎市民只要一看这类书,也能成为中医大夫,说得神乎其神。

其实中医并不像书中所说的一样,这毕竟是一门学科。

几千年前,中医的起源就是治疗当时人们的流行病。在这么多年的发展研习中,中医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了更多的治疗经验。

就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特征来说,这是一种瘟疫,所以按照经验来治疗,完全没有问题。

官方说法

面对甲型H1N1流感 中医有机会

上周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清泉就此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FW:在内地出现甲型H1N1流感后,为什么国家要推出中医预防方案?是否想借此推广中医?

刘:因为目前还没有应对这个病毒的疫苗,要采取预防措施,从中医的角度做更好一点。

不能仅仅说是推广中医。因为中国除了西医之外,还有中医这么一个条件。

疫苗是西医的一种概念,而中医在过去对预防流感还是有些办法。虽然效果比不上疫苗,但至少它可以使一些人少得病或者说患病症状变轻。所以还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FW:您是否认为中医对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还是有一部分作用的?

刘:中医还是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一般作用。大体上来说,因为对急性感染和流感,从中医角度来说,过去曾经处理过很多类似的病例,从临床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从中医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对它的发作规律和临床规律还是有充足的认识。

虽然中医不太关注病毒是什么,是哪个病毒,但是病毒侵害人体的整个反应状态应该基本上是相同的。

FW:您如何看待中医的发展前景?

刘:传染病的突然暴发流行对于中医可能是个发展机会。因为传染病的突然暴发,在原因不清的情况下,西医的治疗手段很有可能有些欠缺。中医恰恰不太考虑病因,它是针对人来治病的,并且治疗的手段会更丰富一些。

中医历次大的发展都是与传染病息息相关的。比如中医很多次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发展,比如汉朝张仲景的《伤寒论》、清朝瘟病盛行而发展的中医学,恰恰是因为传染病的盛行而顺势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