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03
2006年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部靠网民的力量编写的百科全书,人人都可以撰写、修改,所以虽然内容未必可靠却非常丰富,已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我经常检索、参考它。今天在新浪网见到一个“Wiki网站CEO”的访谈链接,觉得很奇怪,因为维基百科的网站(wikipedia.org)在国内是被屏蔽的,其CEO怎么会去国内做访谈呢?点进去一看,原来做访谈的是两个想靠维基百科的资料做生意的商业网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其他
4
03
2006年
(按:见到有人在blog上留言教训我说:“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人。建议看看南怀谨先生写的一系列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再来大谈中国文化吧。”因而想起了我在2002年11月26日曾经写过的一篇批评南怀瑾的文章《“国学大师”也在造爱因斯坦的谣》。此文在2003年10月10日曾做了扩写,把我更早之前列举南怀瑾在文史方面信口开河的部分也补充进去。这个补充版当时登于搜狐的专栏,未在新语丝网站登出,现在就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3
03
2006年
方舟子就潘知常剽窃事件答南京《金陵晚报》记者问(按:这是2月26日接受的采访,不知是否有报道) 1,从什么时候开始,潘知常到了您学术打假的视线之内? 因为张远山的文章,和潘知常的恐吓,才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 2,你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潘知常?怎么去收集他剽窃的证据? 这些材料都是网友提供的,而且很容易核实。 3,这场争论中,最让人觉得不理解的是,您为什么不发表潘知常的反驳文章,对他的几封信件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3
03
2006年
【评】
“李尔康”不知何许人,北大反科学传播中心不久前曾经登过此人一篇《袁隆平的杂交稻育种过时了吗?——评方舟子〈从袁隆平获国际大奖想到的〉》,看完令人哑然失笑,一见而知就是那种对所谈的科学问题一窍不通,却又自以为是,觉得靠玩点文字游戏就也可以来跟专业人士坐而论道的。他和那些痴迷破解重大科学问题的科学妄想家还有所不同,算是科学妄评家吧。如果他不是在炒冷饭(《从袁隆平获国际大奖想到的》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新闻打假
3
03
2006年
【评】
这篇报道已完全暴露出《南京晨报》的这三名记者黄建娟、徐勤霞、潘瑞锴就是潘知常所雇佣的打手,也就是潘知常在其恐吓信中所炫耀的他的黑记者团体的成员。他们竟然用“摘录”的方式把潘知常恐吓信中的恐吓用语尽数删去(例如删去了:“我是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博士导师,我的学生遍布全国媒介。这点,务必请你们注意!”、“如果你为了袒护张远山而不发我的文章,我就会到别的地方去发,而且是到处发批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新闻打假
2
03
2006年
关于潘知常教授“吃窝边草”的新发现,及其抄袭食物链分析陈浩如我前文所说,潘知常教授大作《批判的视境:传媒作为世界——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的四个世界》,许多段落和观点是抄袭他人的;并且,该文里面很多段落还是先在其作为第一著作人的著作《传媒批判理论》发表的!按照作者《后记》,该书除了章戈浩等人所写的两章外,都是“我(潘知常教授)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完成的”(这个带领一词用的很滑头,如果有问题,就是他人的;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2
03
2006年
【方舟子按:南京大学剽窃教授潘知常居然还有脸跑到这儿来鸣冤叫屈,我就把这几天以来在新语丝网站上多位网友揭露潘知常其他剽窃行为的文章也转一些到这儿来。潘知常案是到目前为止我遇到的性质最为恶劣的剽窃案。潘知常剽窃不是个别的、一时的行为,而是长期的、反复的行为。我建议南京大学开除这样的剽窃教授。如果这么恶劣的剽窃教授都能继续当教授,那么其他有剽窃行为的教授就更无法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2
03
2006年
(按:这是为《第一财经日报》讨论中医申请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的专题写的,基本上是把我去年几篇有关中医的文章、访谈的观点综合了一下。因为编者要求我从科学的角度来谈,所以我没有评论中医“申遗”一事。我是赞同让中医成为文化遗产,像古董一样送进博物馆供人参观、研究的。)
科学地看待中医药
·方舟子·
科学没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2
03
2006年
美国科学促进会(相当于中国的科协)近日召开年会,发表声明对近年来在宗教保守势力鼓动下在美国社会中出现的反对进化论教学的现象做出严厉谴责,发起一场批判“智能设计论”(变相的神创论)、支持进化论的运动。中国媒体对这条新闻不感兴趣,反而和美国宗教保守势力一起跟美国科学界大唱反调,各大门户网站的显要位置都出现了一则来路不明的报道,声称“500多名美国科学家联合反对达尔文进化论”。
这让很多人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新闻打假
2
03
2006年
【方舟子按:这篇报道报道的不过是“所见略同”风波的上半部,潘知常随后被揭出还在众多文章中与众多作者“所见略同”,在中国剽窃教授中也是鹤立鸡群的,怎么就不敢报了,到“潘大诉被剥夺话语权的无奈”就没了呢?剽窃教授不是号称学生遍布各大网站、全国媒介,将会对我如何如何,还会没有话语权?如果这三名记者不再写一篇“所见略同”风波的续集,不敢让大家知道潘知常之剽窃是长期的、一贯的行为,我们只好把他们当成就是剽窃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新闻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