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评《南京晨报》对潘知常事件的歪曲报道

3 03 2006年
【评】

这篇报道已完全暴露出《南京晨报》的这三名记者黄建娟、徐勤霞、潘瑞锴就是潘知常所雇佣的打手,也就是潘知常在其恐吓信中所炫耀的他的黑记者团体的成员。他们竟然用“摘录”的方式把潘知常恐吓信中的恐吓用语尽数删去(例如删去了:“我是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博士导师,我的学生遍布全国媒介。这点,务必请你们注意!”、“如果你为了袒护张远山而不发我的文章,我就会到别的地方去发,而且是到处发批 ...



剽窃教授潘知常(四)

2 03 2006年
关于潘知常教授“吃窝边草”的新发现,及其抄袭食物链分析陈浩如我前文所说,潘知常教授大作《批判的视境:传媒作为世界——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的四个世界》,许多段落和观点是抄袭他人的;并且,该文里面很多段落还是先在其作为第一著作人的著作《传媒批判理论》发表的!按照作者《后记》,该书除了章戈浩等人所写的两章外,都是“我(潘知常教授)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完成的”(这个带领一词用的很滑头,如果有问题,就是他人的; ...


剽窃教授潘知常(三)

2 03 2006年
【方舟子按:南京大学剽窃教授潘知常居然还有脸跑到这儿来鸣冤叫屈,我就把这几天以来在新语丝网站上多位网友揭露潘知常其他剽窃行为的文章也转一些到这儿来。潘知常案是到目前为止我遇到的性质最为恶劣的剽窃案。潘知常剽窃不是个别的、一时的行为,而是长期的、反复的行为。我建议南京大学开除这样的剽窃教授。如果这么恶劣的剽窃教授都能继续当教授,那么其他有剽窃行为的教授就更无法 ...


科学地看待中医药

2 03 2006年
(按:这是为《第一财经日报》讨论中医申请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的专题写的,基本上是把我去年几篇有关中医的文章、访谈的观点综合了一下。因为编者要求我从科学的角度来谈,所以我没有评论中医“申遗”一事。我是赞同让中医成为文化遗产,像古董一样送进博物馆供人参观、研究的。)

  科学地看待中医药

  ·方舟子·

  科学没 ...



什么样的“科学家”在反对进化论?

2 03 2006年
美国科学促进会(相当于中国的科协)近日召开年会,发表声明对近年来在宗教保守势力鼓动下在美国社会中出现的反对进化论教学的现象做出严厉谴责,发起一场批判“智能设计论”(变相的神创论)、支持进化论的运动。中国媒体对这条新闻不感兴趣,反而和美国宗教保守势力一起跟美国科学界大唱反调,各大门户网站的显要位置都出现了一则来路不明的报道,声称“500多名美国科学家联合反对达尔文进化论”。

这让很多人 ...



评《南京晨报》对潘知常事件的报道

2 03 2006年
【方舟子按:这篇报道报道的不过是“所见略同”风波的上半部,潘知常随后被揭出还在众多文章中与众多作者“所见略同”,在中国剽窃教授中也是鹤立鸡群的,怎么就不敢报了,到“潘大诉被剥夺话语权的无奈”就没了呢?剽窃教授不是号称学生遍布各大网站、全国媒介,将会对我如何如何,还会没有话语权?如果这三名记者不再写一篇“所见略同”风波的续集,不敢让大家知道潘知常之剽窃是长期的、一贯的行为,我们只好把他们当成就是剽窃 ...


我怎样看待绿色和平

2 03 2006年
记者:李婵 姜莹莹北京科技报: 2006/03/01

  专家视角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伟:国内NGO处于萌芽状态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内的NGO总的来讲,处在一个萌芽状态。尽管志愿者的人数也在增加,但是比例很低。与国际相比,我们对NGO的认识和态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是对它的接触总的是开放的趋势。我觉得,公众对于NGO应该宽容一点,因为它 ...



【旧作】我为什么不相信中药疗效

28 02 2006年
【按:据小白妖精的留言要求“家父想拜读‘方舟子:我为何不相信中药疗效’一文。不知在何处可以看到。”贴出。中医教信徒又要开始骂街了吧。】

专访方舟子:我为什么不相信中药疗效 记者:杨猛北京科技报: 2005年04月06日

  近日,本报刊发了科普作家方舟子的文章《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药》。在文章中,方舟子对传统中医中药的疗效直接提出了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重型炸弹”在读者和 ...



【旧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药

28 02 2006年
【按:《我为什么不相信中药疗效》访谈中提到我写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药》一文,现把这篇文章也贴出。】

    最近我写了几篇文章,对中医药神话表示了一点不敬,由此引来一些读者也对我表示不敬,有人甚至在网上对我破口大骂。我不相信这些有异议的读者都是感到利益受到威胁的中医药从业者,有一部分可能属于亲身体验过中医药的好处或出于民族感情轻信中医药神话的人。对于前者,我不 ...



造谣“粉丝”成了蒙古大夫

28 02 2006年
    的确经常有人向我“通报”某某在骂我的消息,通报者倒不一定是我的什么“铁丝”,也许不过是想看吵架图个热闹。当然,靠人通报,消息有时就不那么灵通。比如“贞女”五岳散人批判我的雄文《认错如失贞的文化传统》,我是在他登出一个多月后才见到,便在《造谣“粉丝”的饭局不能吃》(XYS20060219)中引用了一下。而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在我的文章登出的第二天五岳散人就有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