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传国诉方舟子等一案:武汉法院的传票、裁定书及评注

10 06 2006年
   2006年6月8日,方舟子诉讼代理人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签收了由湖北省武汉

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法官吕瑛于6月7日发出的特快专递邮件。邮件内含如下两张传

票: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

           ...



控制性别比例的无形之手

7 06 2006年
   上期《莫非真有“贫穷基因”?》一文转贴到我在新浪网的博客后,不知

为何在两天内就吸引了3万多点击和一百多条评论。许多评论者显然没有耐心

把我的文章看完,不知我其实是在质疑“贫穷基因”的存在。另有一些人看来

缺乏统计常识,以为举几个例子就可以否定统计结果。

   不过有的误解似乎是因为用语造成的。我说等级高的母 ...



如何识别假科学新闻(上)

7 06 2006年
                  如何识别假科学新闻         (2006年3月16日在东亚地区科技记者研修班的讲座记录) ...


如何识别假科学新闻(下)

7 06 2006年
(接上)

  他们这些人还有一个特征,喜欢自吹自擂。比如对张颖清的成果,国际全息

生物学大会的宣言是这么说的:“全息生物学将会成为本世纪和21世纪生命科

学领域前沿学科和带头学科之一。”“本世纪”指的是20世纪,已经过去了,并

没有见到全息生物学成为前沿学科和带头学科。它还说:“可以预言,全息胚学

说的提出者张颖清教授将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比如蒋春暄 ...



《苏格兰人》报道:中国学术造假凸现更大范围的社会弊病

7 06 2006年
中国学术造假凸现更大范围的社会弊病

Benjamin Robertson 北京报道《苏格兰人》2006年6月6日

  如果方是民开始调查你的履历,你就要当心了。做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方先

生用业余的时间挖掘中国最受尊敬的文化和学术偶像——大学教授的污点。

  方先生持续不断地对学术造假进行揭露,使得该国高等教育系统受到一连串

大人物丑闻的冲击。

  上个月,曾被誉 ...



减肥保健品的“科学”包装

2 06 2006年
   据报道全国肥胖者已超过9000万人,超重者约为2亿人,减肥保健品有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年销售额近100亿元,预计2010年减肥品消费额将达到600亿元(《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4月17日)。为了争夺市场,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概念宣传都被发明出来了,有的到了荒诞的地步。比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揭露过一种减肥产品“足下抽脂贴”,把药粉倒在胶布上贴在脚心,号称就能把人体脂肪 ...


《华尔街日报》:中国将制定科学家行为准则遏制学术造假

2 06 2006年
  记者:NICHOLAS ZAMISKA  《华尔街日报》2006.5.29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翻译,方舟子据英文原文略做修正)

  近几个月来的一连串学术造假丑闻对加强监管提出了要求,有鉴于此,中国

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遏制愈演愈烈的造假风。

  在学者和科技界人士的不断呼吁和推动下,中国政府上周表示,将制定全国

性的科研人员行为准则,并成立一个由30人 ...



报道:神秘“念力医学”真相

2 06 2006年
独家报道:神秘“念力医学”真相

神秘念力医学横空出世 主讲大师行踪扑朔迷离

2006年05月31日 北京科技报

  -文/本报记者 唐逸

  暗访“念力大师”国内总负责人

  3000元买“带功”MP3能治肿瘤?

  5月14日,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中播出了一个关于“念力医学”的讲座。

讲座人“太极五行自我康复工程创始人”、“抗癌高人”、“念力医学创始人 ...



科学与发展网络(SciDev.Net)社论:中国必须从根整治科学欺诈

2 06 2006年
英文原文链接:http://www.scidev.net/Editorials/index.cfm?fuseaction=readEditorials&itemid=192&language=1

中文原文链接(6月2日晚生效):http://www.scidev.net/chinese/gateway/index.cfm?fuseaction=editorials.artic ...



英国《自然》社论:发现中国的造假行为

2 06 2006年
社论:发现中国的造假行为中国科研正在发展,谁去监督虚假结果?

英国《自然》2006年6月1日

(方舟子译)

  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总是困难重重,即使具备了必要的程序和有经验的专

家委员会也是如此。在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该国成为科技强国之时,

如果要控制科研不端问题,这一情形必须改变。

  中国科研机构的确有调查不端指控的框架,但是在缺乏公开的讨论和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