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遇到有人宣布惊人的科研成果【旧作】

4 01 2008年
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中国科技的整体水平仍然很落后。在绝大部分领域,中国科技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距离。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很少像中国这样有“诺贝尔奖情结”。在中国本土出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了许多中国人的梦想。但是,我们却经常在中国媒体上见到中国的研究人员做出领先国际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的报道。如果我们相信这些报道,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似乎指日可待。这些惊人的宣称不仅可以满足关心中 ...


系列报道:复旦大学“抄袭门”事件始末

3 01 2008年
复旦大学“抄袭门”事件始末

2008年01月02日新民周刊

2007年12月24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在校园网上挂出“2007年第1号”通告,向全校师生通报对三起学术剽窃事件的调查审议结论与处理建议,引发强烈反响,复旦被认为有勇气“自揭家丑”。

撰稿/贺莉丹(记者) 张益清

研究生教材“严重抄袭”

“2007年第1号”通告称,自今年5月以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 ...



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

1 01 2008年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的结束语写下了一句著名的格言,后来被用做他的墓志铭:“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就越是在心中灌注了永远新鲜和不断增长的赞叹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但是个人的思索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即使是智者圣人也不例外。在康德的时代,这样的探求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困惑,最终会被归结到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试图用它来一劳永逸地结束思索。牛顿因为无法解 ...



人之初,爱美善

29 12 2007年
新生儿的视力还没有发育好,他们是近视,只能看清楚大约30厘米远的物体——这是哺乳时婴儿的眼睛与母亲的脸的距离。他们也是色盲,不能很好地分辨颜色,对黑白对比强烈的图像更敏感。但是他们却对美丑很有眼力,能够分辨美丽或丑陋的脸庞,并对美丽的脸庞更感兴趣。

在一项研究中,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系列女人头像的照片,让成年人根据这些头像的美丑程度打1~5分,然后把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照片一对一对 ...



在学术规范面前人人平等

28 12 2007年
2007年快结束时,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发了2007年第1号通告,公布对三起剽窃事件的处理结果。这种自暴家丑的做法在媒体上得到了一致的赞扬,让丑事变成了美事。与仍然相信家丑不可外扬的国内其他高校相比,复旦大学的确走在了前头。

但是,据我所知,复旦大学师生在今年被在网上公开指控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并非只有这三起,以前被发现的就更多了,那么为什么只处理、公布了这三起?其他的事例是因为做了调查后发 ...



关于龙源期刊网侵犯我的版权牟利的声明

28 12 2007年
今天在艾瑞网见到一则消息说,龙源国际集团主席汤潮发表“规划商业模式的几个要素”的演讲,回答听众有关其龙源期刊网如何解决版权问题时,以我为例,声称他们通过与我分享电子版权的收益而解决了与我的版权争端。这不是事实。几年前我发现龙源期刊网未经我的许可,收集了我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有的不是),而且读者必须交费才能阅读。我当时曾发表过一则声明指出这是在侵犯我的版权牟利。但是和汤潮所说的 ...


学术造假丢人,但处理了就不丢人

26 12 2007年
方舟子:学术造假丢人,但处理了就不丢人

2007-12-26中国青年报本报记者 周凯

本报12月24日报道了《复旦大学自揭家丑严打学术违规》,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复旦大学此次通报的三起学术违规事件,其中两起都是来自著名的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的举报,而“新语丝”的创办人方舟子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学术打假。12月24日,记者就复旦大学严打学术违规一事对方舟子进行了专访。



方舟子圣地亚哥访谈录

26 12 2007年
问:在这里,我想请您对否定中医和质疑中药的看法作一个明确的概述,让我们这些海外的人从您这里对国内这场纷纷扬扬的争论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至少对您的观点有个明确的概念。

答:我对中医药的看法,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叫“废医验药”,“废医”指的是不应该再用那套阴阳五行的理论来看病,那是古人对人体和疾病很模糊的、很粗浅的看法,早就过时了,现在应该用现代科学理论取而代之。“验药”是指中药、针灸和中医的其 ...



热炒干细胞

25 12 2007年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实验室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汤姆逊实验室同时分别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和《科学》上发表论文,内容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引入4个基因的办法把人的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具有多潜能的干细胞。这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因为美国实验室发表的那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碰巧是个华人,国内媒体因此对这项研究给予异乎寻常的热情关注,这位研究助理一夜之间在中国成了科学明星,连她小时候的事迹都被挖掘了出来。更 ...


徐荣祥是在做梦还是欺负读者看不懂英文?

23 12 2007年
新浪博客不知是发什么神经还是有什么幕后交易,这20天来只要有徐荣祥自吹自擂的广告文章出来,就都被做为独家新闻放在头条推荐,后面跟着一大堆千篇一律的赞美。我不幸要去更新在新浪的博客,所以眼睛也就不能不受其污染。这几天头条连续推荐的是“号外:日本人的新里程碑梦没了”,徐荣祥声称他的声明让《自然》和《科学》杂志评出了2007年度十大科学进展,没有将日本的iPS细胞(即日美科学家将体细胞转变成了干细胞)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