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的存档

科学评价:宜主观不宜客观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看过很多机构的评价标准:
 
  1,获得973、863项目,NSFC的杰出青年,可以得优;
 
  2,个人科研经费累计达到年度100万,可以为本院优秀工作者;
 
  3,SCI论文一年发表3篇,影响因子平均大于1,可以得优;或一篇影响因子为3的文章也可以直接为优,奖金5000元;
 
  如此等等,看上去真是客观啊。但是,仔细想想,怎么就没有本机构领导们加上学术委员会人员们自己的判断呢?全是人家判断好了,然后这里直接应用就可以了。
 
  从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机构的领导和学术委员会自己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必须引用外来的客观标准。
 
  而实际上,科研的成果,更多是可以主观判定的,尤其是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问题多多,哪个更重要呢?我说我的领域重要,你说你的重要,谁来投票决定?
 
  但是,主观让谁来主观呢?得遴选一些有能力判断的人,那就选吧。
  选不出来?您老的眼光就这么差呀?
 
  一层又一层,一个又一个,全都对自己的判断力没有任何信心,中国科学界这是咋啦?

溢着茶香的张欣大作《船舶溢油应急处置人因可靠性评估研究》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把书赠给我是件做得无比正确的事情,因为我会真的看,而不是感谢之后存在书橱上再也不拿出来。比如,罗帆当时赠与我两本她参编的教材,我还是认真地把她写的那两章好好看了一遍,并随后写了评述。
  这不,我在收到科学网博主,海事大学教师张欣发来的一本以她博士论文为主体完成的著述《船舶溢油应急处置人因可靠性评估研究》,认真地先读了一小部分,就也先写一小段读后感。
 
  一
  
  张欣这本书的关键词很清楚,三个:船舶溢油 应急处置 人因可靠性评估,整本书其实就是围绕这三个东西写就的。其中,船舶溢油是一切的根源,而应急处置是目标,人因可靠性评估则是主要的手段了。
 
  解读整本书,就可以用船舶溢油了,得应急处置,我们来平评估一下人因可靠性吧。而这里的“人”指的就是应急处置人员了,主要内容是分析这些人的行为特征和偏好,基本的策略则是用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二
  
  这里先来夸奖一下张欣的文笔。在科学网上,文笔好的女性不多,张欣的风格似乎能让我更加认可些。原因是她写作文章,基本是需要什么风格就能来什么风格,而不是所有文章都带着同样的灵气。而有朋友的文章则每一篇都能感觉到灵气,不过灵气与灵气之间有相似性。我本人是文风多变的人,更加欣赏的肯定也是有能力变化文风的博主。科学网上这样的人不多,包括男博主和女博主都在内。
  
  张欣的这本书正是符合了一本管理学专著所要求的风格,单看这本书,看不出她本人还有很浓重的人文背景,乃至曾经续写过红楼梦的某些散逸章节。也就是说,书称专著,那就真是是专著语言,没有卖弄其他的写作方式。这一点是难得的。
  
  我记得我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他开始看孔庆东的书,因为知道孔一度当过中学语文老师,有身份上的共同认同感,所以,最初看得津津有味的。可是,他话头一转,说:但是,看多了会心理上感到恶心,因为同样的风格在不断重复出现,甚至同样的或者类似的结论也在重复出现。
  我的老师接着夸奖我道:看你的博客,或者说看喜欢写作的理工科背景学者的文章,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我就骄傲地偷偷乐了。
  
  阅读张欣的论文和博文,有不断转换风格的有趣,我想可以顺畅地读下去。
 
  三
  
  张欣在海事大学工作,做船舶溢油,可谓相得益彰,海事大学当然应该主要操心水上的事情,而水上的事情和陆上相比差异还是很大的。船舶溢油也不会和陆上运输过程中的油罐车泄露一样,而糟糕的是,已经有多类溢油事件出现,外国的中国的都有,处理起来又确实不够利索,且有的处理过程搭上了生命的代价,当然值得好好研究。
 
  关于海上溢油,我本人也只听到过一些泛泛的做法,比如,能否开发出一种中和剂,使得作用于溢出来的油上,就能很快将其分解,然后就无毒无害了,这有点类似毒药与解药的关系,不过似乎应该是搞材料科学研究的人所应该偏重的方向,张欣无疑没有这样的背景,她就把自己的研究主题放在了“人”身上,按照书中前言的说法,那就是三个关键问题:
 
  1,船舶溢油应急过程涉及到哪些人的行为,行为机理如何,这些行为对整个应急过程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如何?
  2,如何依据船舶溢油应急过程中人的行为机理,建立定量化的分析模型,并实施可行的数据采集和模型解析。
  3,如何对船舶溢油应急人因可靠性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提供合理的评估范式;在已知单个环节人因可靠性的基础上如何推导整个应急反应过程的人因可靠性。
 
  从这些介绍就可以知道,整本书“很管理很管理”,不技术也不工程。
  浏览全书,觉得最亮点的地方是做了大量的调查,这是费时费力且不容易讨巧的工作,毕竟,统计分析做出花来并不容易,在统计学的各类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数据处理中的今天,在方法本身无法弄出花花来,那就只能在结论上看看是否有些不同于流俗的东西。
 
  张欣的书,给出了极其丰富、很综合很全面的各类调查方式,60页的附录足可以说明工作量之大。然后,就这些调查,对人的行为模式进行了更多分析,采用了各类让我看上去有点眼花缭乱的分析方法,应该都是行为学上的分析工具吧,我猜。
 
  四
 
  人的行为其实是很难说清楚的一个东西,同样的场景,不同的人,反应可能会截然不同。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根本性的原因是很难找到的,也就是说,因果关系很难建立。不过,人的属性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从数据上反应出来。
  我看张欣的大作中,对于人的不同属性进行了分别分析,学历可能与行为有关,在海上的时间也会有关,当然,甚至船长大副二副都会有不同的偏好,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似乎很有些屁股决定脑袋的意味,乃至以前屁股曾经坐在哪里过都会影响今天的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现象确实是有的。
  难得有人能够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而且根据调查数据给出来一连串的结论,能够对未来处置溢油事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五
 
  应该说,如果我来评审这篇博士论文,会感慨于工作量之大,感慨之余,会毅然给一个优秀的结论。
  不过,在做评价为主体的研究论文中,做到比较大的创新还是很困难的。我上上周在一位李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后,一个博士生开题时提供了四个关于做评价研究的意见:
  1,提出或改进评价方法。现在,还没有中国人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机会获得广泛应用的,因此“提出方法”从现在看是基本不可能做到的,那我们只能改进,而改进,要么进行方法在维度或者深度上的扩展或推广,要么就进行不同方法的混杂。
  2,提出新的评价内容。比如提出一个“溢油可处理性”的新评价目标,然后去寻找好的工具去进行评价,从一个独特的评价角度来开展新的研究。我们就在应急管理中提出了新的评价策略,那就是“可减缓性”、“可挽救性”、“可恢复性”。
  3,指标体系或权重设计上的改变。比如,人家用10个指标,我用18个,比他们多8个,或者你的权重是专家确定,我的则是客观权重。也算一个思路。
  4,在其他方法论指导下的评价。比如你是统计评价,我则用物理-事理-人理角度的评价。层次不同,过程也有异。
  张欣的这本书应该更多侧重于以上所说的第2个内容。
 
  六
 
  书似青山常乱叠
  灯如红豆最相思
 
  读书是我最热爱的一项运动,读朋友的书则更会感触颇深。张欣赠书让我很是欣喜,在这个多以项目为联系纽带的科学界,还能收到一本书来读读,而不是一开始就谈项目合作,相互捧场啥啥的,很不容易了。
  当然,其实这本书把最后的研究二字去掉也许更好些,甚至,在我看来,连评估二字都可以不要,再在人因前增一“与”字,这样处理一方面要简短些,例外,也许读者面会更宽呢。

第一次进入中科院化学所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尽管中科院化学所离俺们不远,可是这才第一次进入。
  因为体检。
 
  自从那次发布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堪忧的报道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知识分子身体健康的关注就更加厉害起来,科学院这样的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每年总组织至少一次全体体检。俺们就在这样的体检过程中从完全健康变成血压升高以及脂肪肝的。有这个预警,不管怎样,都是件好事。尽管那次寿命太短的调查现在看来很多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并不科学,甚至漏洞百出。
 
  好在前列腺还没事。
   
  这次的体检还有一个可喜的变化,那就是体检表变了,前两页是体检中心的设备介绍,颇有些广告的意思,第三页开始是体检内容,而原来单独附上的2-3张检查小纸条(分别是尿检、验血和妇科检查)则现在一股脑地方在了最后一页,简单地裁了一下,很容易撕下来。应该说,比以前要方便一些了。
  
  体检使用了化学所1号楼的大厅和报告厅,以及二号楼的4层,看着化学所的瓶瓶罐罐,俺们这个做管理科学的人很是惊奇了一下——俺不见实验设备已经很久了。
  
  化学所在科学网上的著名博主有已经离开那里在美国高就的王鸿飞老兄,不知道他当年是不是在这两座楼工作。

中国银行少给我45000元,好在电话通知俺又补上了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这次的去韩国,是带一个16人的团过去,所以,得另外多准备点钱,以备万一之用。我手头上次还剩了22万,不过似乎还不够给陈热闹买东西用的,还是要换一些韩元,根据计算,认为换1万元人民币的韩元,即便中间有突发事件,需要应急管理,无论如何也都够了。
 
  就去了中国银行,因为没有预约,人家还商量了下到底给不给换,发现今天预约之外,还有不少剩余,就痛快地答应了。
 
  于是,根据牌价,换出1608000韩元出来,160多万哪!从数字上看还是挺多的。
  组合了一下币值,有5万的,有1万的,有5000的,还有1000元的,一堆花花绿绿,很让人能感受到有钱的滋味。
 
  于是,就出错了,下午,银行打电话给我的学生,说上午可能少给我们钱了。
 
  嗯?还有这事?后来回忆当时我们俩在那里数钱的情形,想起来了,果然有问题,我们把5000元的那张当成50000元的了,这样算来,整整少给45000元。
 
  4万5,我的天!这么多钱。那还了得!亏得银行自己发现的,如果是我们发现而银行没有发现,估计这钱就没啦。
 
  下午一去,很快就又拿回这笔钱,我这心里才放了下来。顺便表扬一下中国银行,自己发现的错误能够改正,真是比以前的死不认账要进步多了。

应急管理课程班【免费】确定在6月18-20日举行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继成功举办2008年1月,2009年7月和2010年8月三次面向全国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以及应急管理从业者的《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班之后,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班将于2011年6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其中,20日将举行第六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NCEM’2011),希望参与课程班的学员能够延续参加该次会议并在会议上提问或发表讲演(需事先提交报告),本次研讨会是未来一年两届的全国会议的一部分,主要为邀请报告和专家论坛,11月4-5日的广州会议为第七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征集学术论文,并正式出版,书名暂定为《现代应急管理:回顾与发展》。
  18-20日的课程班依然延续以往的老传统,完全免费,并向参加的同学提供简单的免费午餐,但住宿自理。
 
  本来因为条件所限而只准备招收20名学员(不含陈安老师的研究生和MBA学员),后经过协调,找到了一间能够容纳50人的会议室,这样,可以报名名额还可以有所扩充,达到35人。
  欢迎有兴趣者报名参加,报名邮箱chifeispirit@163.com,报名时请附你目前的专业和论文拟议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加面向对象地授课。
 
  时间:2011年6月18-20日
  地点:北京 中关村 北一条15号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科研大楼 9楼会议室
 
  课程内容(初拟):
 
一,概论:从传统应急到现代应急(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8日8:30-10:00)
 
二,突发事件与应急机理分析方法(授课:迟菲 博士 6月18日10:20-12:00)
 
三,风险综合分析方法及区域应用(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8日14:00-15:30)
 
四,现代应急的“事中”评价策略【可减缓性、可挽救性与可恢复性评价】(授课:迟菲 博士 6月18日15:50-17:20)
 
五,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及应急应用(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9日8:30-10:00)
 
六,现代城市社区安全与应急管理(授课:朱伟 博士 6月19日10:20-12:00)
 
七,密集人群管理与应急疏散模拟(授课:李伟 博士 6月19日14:00-15:30)
 
八,动态应急、应急预案与应急体制设计(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9日15:50-16:40)
 
九,现代应急管理研究方法论(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9日16:50-17:30)
 
十,现代应急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主持:迟菲 博士,6月20日)
 
  【参与课程班的同学将获赠我们即将出版的新书《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的初稿非正式打印版。能够最后提出该书具体修改意见的同学还将获赠《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两本书(已在2009年和201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陈安: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导读1:只有工资数额的差别,或者办公室朝向上的差异,而无任何其他差异,是科学家们期待的理想国,西方科学界正是这样做的。我们做到它也一样没有什么难度,可是领导们似乎依然不想做它!】
【导读2:周光召先生和路甬祥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发展的边边角角的事情上做了很多工作,可是就是不想触及中国科学院活力爆发的核心问题,我有时候很感慨:莫非他们只做得了一名好的2.5流科学家,而无法扮演好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只是无能,而并非没有欲望】
【导读3:我们只要一天不解除对于身份阶层的强调与强化,就不要谈什么创新,哪怕只是在不直接触及社会变革的科学领域的创新。李自成们上台之后,想的往往不是抓紧时间让如他们当年一样穷苦的老百姓吃上饭,而是自己先来锦衣玉食,舒服地坐天下并顺便搂搂前朝的娘娘。所以,中国封建社会无比稳定!】
 
  我在上篇《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1》博文中谈到,中国科学院乃至整个中国科学界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解放年青人,只要这一点获得了巨大进展,诺贝尔奖之类的东西属于小玩意儿,定理的简单推论而已。
  
  可是,怎样发挥年轻人的能力,给他们没有任何障碍的创新空间和环境,却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我们中国科学院乃至其他专业科学院(农科院、水科院)以及各个大学的政策一直是让年轻人不断爬坡。每每把一根香蕉一个苹果放在坡上,告诉年轻人:爬上来吧,给你香蕉。
 
  在这样的促动下,年轻人们只有忍饥挨饿地拼命爬,试图够到那根“看上去诱人,而拿到后除了疲惫难有其他感觉”的东西。
 
  中国科学院由于体制相对于大学还有更加自由些,毕竟没有教课的压力,所以,在扶植年轻人方面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从周光召先生到路甬祥先生,都没有做出任何本质性的改变让大家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而是继续沿用了整个国家体制环境中的“资格门槛”、“爬坡效应”进行管理,如此,创新“绿豆”和创新“土豆”出了一框又一堆,可是没有任何大的创新出现,甚至连个黄瓜都没种出来,更遑论西瓜南瓜这等大个的成果。
 
  周光召任上,最大的功劳是使国家最终没有取消中国科学院。应该说,周本人是很好的科学家,在他离任后也还能说出几句真话来,比如取消院士制度等,可是,也正是在周的任上,把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变成市场营销、学术骨干、组织能手等各个方面“全才”的倾向愈发明显,你可以说外面的世界那么“市场”,中国科学院也应该适应外界环境这类推卸责任的话,可是,国家需要你做的科学上的大创新你并没有通过它而完成呀,只纯是市场化了又有何用。
 
  路甬祥先生对于中国科学院的主要贡献有两个,一是给中国科学院带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另外一个则是通过强化身份差异(百人计划等等)使科学家们统统变成了可以按照个头卖相排队的政治角色。前者解决了科学家“固穷”的老问题,让大家手里稍微宽裕点,甚至相比起整个国家的富裕变化速度还快了一点,而后者则更加恶化了整个本来应该以平等为主要诉求的科学家的内心世界,是典型的恶政,且流毒无穷。它直接启发了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使得各类区分科学家教授的做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层次最多也最可笑。
 
 
  白春礼院长刚一上任,竟然能够让大家七嘴八舌地来评说自己认为的科学院究竟如何,这是好事。我们更加希望的是,白春礼院长能够以更加通透深邃的眼光和做法,彻底铲除被路甬祥先生过度强化了的科学家身份差异问题,尽管这是最难的一个目标,可是是彻底改革中国科学院乃至中国科学界的唯一一条走得通的道路。
 
  还记得原来说到谁能够有资格来主持项目,有人的观点是博士后不可以,只有正式的Staff才可以。我第二次笑了:难道以往我们不正是不让博士后主持而强调主持者要有一个正式身份吗?而最终效果如何呢?应该说是几乎没有效果。
 
  正如我们让副教授升教授得爬多少多少年,教授再当上博士生导师还需要要多少多少年和多少多少资历一样。这本意是希望能够诱引大家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创新不就完成了嘛。
 
  糟糕的是,这种做法完全没有看到如此诱引完全是先捆上年轻人的手脚再让他们疾走或者长跑。如果我们能够认可过去的中国科学界是没有什么大成果这一前提,其实就应该认识到让年轻人不断爬坡而依赖资深科研人员(教授博导)的做法是被证明失败了的。
 
  既然失败了,还在坚持,我真是想不出其理由的正当性。如此,还不如让年轻人们去闯一闯,至少不会更差,因为中国科学界一直都是同等国家中的最差,所以,怎么做都不会再差了。
 
  西方除了产生了近现代科学之外,人家的传统亚里斯多德啥啥的也都是强调形式逻辑而非辩证逻辑的。如果能够认可易经之类的腐朽玩意儿无法产生现代科学,我们就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做法,真想要发展科学,就好好学习人家的做法,哪怕只是形式。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废除了博士生导师在副教授中的评聘门槛问题,让所有的副教授一骨碌全部能够招收博士,这是在接近西方做法中的一步而已,事实上,人家助理教授也一样可以招收博士,而西方的所谓助理教授和中国的讲师是同等的。也所以,清华大学还有更长的路需要走,才能够最后回到高等教育的常识做法上来,现在的清华大学,很多做法其可笑远远大于可爱。
 
  其实,我们国家的科学家身份差异,不但体现在这类带博士的资格上,还有其他身份上的差异。除了各类冠名学者之外,还有特聘教授与一般教授,五级副教授和七级副教授之类的差异。我已经见过多个名片,在名字的后面写上“二级教授”以强调其稍微低于院士的身份,让人不禁捂鼻。
 
  在科学界,任何身份都应该可以毫无障碍地从事科学研究,如果有更年轻的人愿意跟从,则就自然可以组建起一支自己的团队。我见过外国的大学生宿舍,研究生宿舍,都是一个人一间的,同样,在香港这类寸土寸金的地方,我也见过,讲座教授的办公室和助理教授的办公室也都是一个人一间,只是,教授的办公室要大一些,也许助理教授的办公室是背阴的,但是,并不会是教授一人一间,副教授两人一间,助理教授4人一间。
 
  我们国家对于科学家的身份差异体现,往往在这些方面体现得无与伦比、无可超越、无能为力。
 
  在这个到处都是神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可是,你暂时不是1个人,你目前是1/4个人,他比你强一点,算是1/2个人,而最高的那个,他同时是1万个人。你必须完成从1/4个人到1/2个再到1个人的逐渐转化过程,有的人永远只能做1/4个人,而如果有的人足够幸运,他就可以1个人顶1万个人。
 
  因为身份上的差异被不断强化,科学家们本来应该好好做科研的时间,却每每在做无关、无望、无奈的“非科学”努力。
 
  我给白春礼院长出的“上策”其内在含义其实是把每个人都当成一个人,如此而已。前任院长没有一个能够做到这一点,广为大家称颂的张劲夫,其外行领导内行却能够让内行感佩的做法,其实只是服务关心多于管理管制,这就已经让科学家们感激涕零了。如果白春礼院长能够做到在身份上解放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我个人相信,大批收获诺贝尔奖的时候,每个人都还能记得白先生当年做的这一切。
 
  在看到科学院的创新2020的时候,我第三次笑了,因为这完全是路甬祥先生政策的直接继续,继续强化身份差异,继续强调依赖某几个个人而非放松管制环境,不让目前还无法用行政眼光识别出来但是兴许日后就会大展宏图的学者有冒尖的机会。
  在看到科学院重点发展的几个科研方向的时候,我第四次笑了,因为里面有关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而更加糟糕的是,里面说的几乎全是外行话。我一看就知道究竟是谁在里面非要把那几句话加进去,就是那几位不懂应急管理却想在应急管理上抢钱的人呗。
 
  这是中国科学院的现状吗?会成为下一步中国科学院的未来吗?

狗都懒得理你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甲(电话里):我家的狗很厉害,你来时一定要注意。
  乙(甲家里):我进屋的时候。你家狗没叫啊!
  甲:那应该是狗懒得理你。
 
 
  蛮横女儿出嫁,岳父嘱咐女婿:你们结婚后,你一定……
  话音未落,女婿接话道:我一定好好照顾她。
  岳父:错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导师答辩时问自己学生问题:是学生牛的没边还是老师蠢的没治?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导师在答辩时问自己学生问题,俺们的理解有两个:
  
  1,学生太牛了,做的工作简直是导师所无法理解的,所以,得不耻下问才行。尤其是答辩时候更得抓住机会,否则,学生一走,自己还不理解他的论文,这个有点羞耻。
  在科研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超过老师学术水平的情况,学生做的论文甚至是导师没能力理解的,这样的情况倒是中外都有,不过应属偶见。更多的情况还是导师有多愚蠢,则学生只会更加愚蠢。或者说,本来学生还算机灵,可是找到这位导师之后,很快就给带沟里去了。
 
  2,导师太愚蠢了。可能在答辩时问自己弟子的问题,本来就应该早让学生在论文里解决它,或者本来可以扩展而没有实现扩展,这怕更是因为学生做论文的时间不够或者整个计划安排不尽合理,于是,导师就在答辩的最后一刻提醒一下:“你本来还可以再做点咋就没做呢?”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个情况,俺觉得完全应该归罪于导师——您老人家在答辩送审前审阅自己弟子的文章,难道当时就没意识到还存在这些问题?还是审查时根本没认真看?否则,怎么会出现您老人家都慨然同意答辩了,但是真在答辩时又有点后悔了,觉得工作其实还不够?
 
  联想到今天很大大学的导师带的研究生实在是太多,学生做了什么导师从来不了解的也不算少,所以,导师在答辩时问问题而被认可正常也倒正常了。俺们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是不认为它具备什么合理性。

在答辩会上不该问的问题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参加答辩多了,也就有了一些体会。简单列举几个不应该问的问题:
 
  1,你为什么做这个问题而不做另外一个问题呢?或者,你为什么用这个方法不用另外一个方法?
 
  其实,这个是开题时候做的选择,也许选错了,但是到了答辩的时候也已经没有办法了。应该说,在答辩时问这类问题只能说明专家的愚蠢,或者没话找话。
  科学研究,最应该做的就是就事论事,就人家做的问题而问是否有错误、不完整、不完善的地方,或者值得商榷的观点等。
 
  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有其他人做,俺们就不参合了。多个方法都可以用,这篇论文就选了一个而没有选另外一个方法,应该也不算有罪吧?!
 
  2,你为什么不扩展一下而把问题局限在低维或当前情形呢?
 
  回答:拓展当然也可以,不过,这篇论文做到当前这个份上您老看是否工作量已经够了,拓展的事情要不就留给以后的师弟师妹?
 
  3,你为什么应用在玉米领域而不是土豆领域呢?
 
  回答:等这次俺们答辩结束,毕业以后再来研究土豆领域您老看行不?

韩国翰林大学王淳柱教授受邀做“公众健康与应急医学”的学术报告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2011年6月2日上午11点,应急管理研究团队邀请韩国翰林大学王淳柱教授做以“应急管理:公众健康与应急医学”为主题的学术报告。王淳柱教授致力于应急医学方面的研究,他是韩国翰林大学校医疗院应急医学科长,应急医学教室主任教授,大韩灾难医学会长,韩国灾难情报学会的理事。

  王淳柱教授的报告幽默风趣,互动性强。在报告中,王淳柱教授首先以一幅2003年韩国大邱市地铁站火灾的应急救援的图片为背景,向在场的听众提问这幅图片中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以此展开应急医学方面的问题。接着讲述了“Hazard”、“Event”、“Damage”和“Disaster”四个概念的区别,王教授用一些生动的案例,通过“提问-回答”式的方式,让听众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四者的区别。接下来,王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衡量灾难中公众健康的严重程度的评价公式,突发事件发生地点周边医院的受灾人群地理分布、人群分布的波状现象、巴别塔效应、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用于评价受灾人群健康状态的Met-Tag 方法、以及在应急救援中救助伤员的先后顺序、救援流程、救援方法等。最后,王教授展示了他在韩国的一些交流与合作情况。
  报告后,有多个听众向王教授提问了一些问题,王教授做了详细的解答。
  此次邀请报告加深了中韩之间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交流,促进了应急管理与相关学科的相互了解与融合。12点,本次邀请报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