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出国的人发愁的其实不是出国时需要带什么,而是回国时需要带什么。
有人总结过从海外回国的几大痛苦,其中一条很多人看了不禁莞尔,那就是“一买纪念品就是made in china,这哪好意思出手送国内的朋友啊。”
好,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先不去说它。还是先来说说出国时需要带什么吧。
一,挑担大蒜去欧洲
1,去香港
我第一次去香港是看Shopping猫,她已经带去了足够的东西,我就比较轻松,好像就按照要求带了一些一般用品。
第二次则是我先去Shopping猫后去的,所以我就拎了一个大箱子,这次去香港带了被子,原因是知道房东是不提供被子的。而中国人出门(那怕是从村里去县城)一般都会首要考虑带被子的问题,我们也多次目睹过火车、汽车上带了被子出门的光辉景象。
对于背上被子出门的乡亲和曾经的自己,除了表面上的莞尔之外,仔细一想其实还是有些心酸的。有些情况下很多人带被子出门的,是因为对于前途的未知,对于御寒成本的极大担忧和没有把握。如果你曾经去过北京南城,见过所谓的“人市”(就是劳动力市场的本真称谓),看到一个一个面容呆滞的进城农民工兄弟的表情以及他们行李的主要内容,就会知道御寒作为第一需要对于大多数中国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好在我当时做博士的时候去香港,是去一个炎热的地方,所以,即便是带被子,也是可以压缩到很小的夏被。
除了被子这等第一个会被想到的东西之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了,牙刷牙膏、香皂毛巾啥的,以防备一时无法买到而出现无法洗脸刷牙的尴尬。
这就是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地区和国家不了解所导致的问题了,我在香港时去南丫岛和另外的几个小岛,很小的渔村,可是李嘉诚家的超市依然开到了那里,如被子和洗漱用具其实是不需要带的。
2,去澳大利亚
去香港从理论上说不算出国,而去澳大利亚则一定属于出国了,这时已经是2002年,我一时还是不知道应该带些什么过去。
而2002年的时候,我还没有采购笔记本电脑,不是不想要,是1万5左右的价格显得有些贵了,因此,就不存在带机器的问题。
那就带上几张刻录好的光盘了,里面放上自己做的研究工作,以及其他一些所需资料,好像还有几个电影。
我一直“土”得掉渣,这次去南半球又随身带了被子,而由于这次去的地方刚好又是夏天,所以,被子倒还没有占去箱子里的多少地方。如果是去俄罗斯或瑞典,怕我的箱子里会有一床厚而又厚的老棉被,以至于都无法带其他东西了吧。
第一次出门去香港以及第二次出门去南半球,房东都是不提供被子的,而且,初来咋到不熟悉或者不好意思张口求人,还真是需要带一床被子来解决第一天的问题。
同时我也带了一个炒锅,中国人喜欢自己做饭,而且要做中国饭,炒锅也就是一个必需品。这似乎是从网上扒拉来的经验之谈。
糟糕的是,去澳大利亚,我还带了一箱子书,有多少呢?大约25本以上,是害怕自己到了那里电子资源不够丰富,同时又没有中文书籍,虽然藉此可以学习英文,但是实在没有兴趣被迫读英文经典,就做了这个古怪的选择。
而事实上,去的那所大学图书馆里有满满5大柜子的中文书,我看到后大喜过望,随后又因为图书馆的书和我带的这些书没有重叠而再次欣喜若狂。
这五架子的中文书我大概读了三架子,有些实在无关或我本人无兴趣(比如蒙古王府版厚厚的红楼梦竖排硬壳书),就没去强挣着读下来。
3,去国外开会
这个不须多说,出国开会都一定是住宾馆,所以这次可算不需要带被子了,也就随身带了一些中国特色的礼品,准备送给与会的十几位老朋友。
4,欧洲之行
去年10月份开始的欧洲之行因为时间长一些,我必须得费些脑筋考虑究竟带什么的问题?
第一选择:笔记本电脑+大U盘。
现在没有这个东西已经不行了,而且,也早就买得起了。所谓大U盘则是害怕笔记本出现问题而带来的备份,我的风险防范意识应该说还可以,具备一个应急管理研究者的基本素质。
第二选择:书。
即便有一个叫做电纸书的东西,不仅方便,而且可以把全世界的书全部装进去,我也一定要带书。这几乎是一种习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带的书比以前少了,可是,十五本总还是需要的。这次比较有趣的是,我刚好带了载有莫言《蛙》长篇小说的《收获》,看后觉得很值得,其他书有得值,有的则没有那么值,毕竟不能看过再带,所以总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不好意思,我也带了自己写的书,不过不是为了看,只是觉得不带不对似的。书里面的东西早就烂熟于心很久了。所以,这书一直在我的桌子上放着,就没打开过几次。
第三选择:欧洲没有而中国人一般都会需要的东西
比如,转换插座以及中国模式的插座。因为包括自己带的笔记本电脑都还是我们国家制式的插座,而欧洲标准(一般称德标,也许是德国最先使用)是两个大圆头的插座,和我们国家肯定不同。
第四选择:欧洲有但是很贵的东西
本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大蒜——终于出现了。
一时想不到什么东西欧洲有但是很贵,在箱子空间还有余量的前提下,我选择了大蒜——挑担大蒜去欧洲!赫赫!
当然,所谓“担”,对于我来说,也就2斤罢了,也许有3斤?为了计算“挑这担大蒜”最后的效用,咱们就暂时算2斤半吧。
2009年的10月份,因为天气原因,大蒜主产区——我的老家提前出现糟糕的冰雪,再加上中国人觉得吃大蒜能够预防H1N1,大蒜需求上升而产量下降,价格当然地就涨上来了,这样,最后在北京市场上是用两块钱一斤买的,2斤半的大蒜花去5元人民币。
挑上这担大蒜,就来到了欧洲,先看看自己这个重大举措究竟节约了多少钱吧。一到地方,稍微安顿下,就去看一般菜市场的大蒜价格,是每公斤2.5欧元,按照十月那个时间的汇率(1比10)计算,接近12.5元人民币1斤,和北京蒜价一比,我带来的大蒜每斤帮着节约10.5元人民币,总共2斤半大蒜则节约26.25元人民币。超市的大蒜还贵些,会觉得更值。
当然,从今天来看,在欧元汇率大幅降低的情况下,节约的就没有那么多钱了,不过,节约出人民币20元以上还是有的。
就想起了那首著名的歌了——挑担茶叶去北京。歌里的少数民族同胞为了表达自己对于领袖的爱戴和拥护,在最好的季节采摘了自己以为最为宝贵的家乡特产,挑着茶叶跋山涉水就准备去北京,我想,艺术作品的作者大概也会知道这样的物流成本之大吧,而且,北京虽然不产茶叶,喝的却一定是全国最好的茶。
但是,依然还是会有这样的歌,唱得还异常响亮,这在今天,应该叫做“最忠实粉丝”了吧?不过,人和歌都只能在路上,在启程的那一当口,不可以到达最终目的地。
这就象在欧洲乃至美洲的中国人一样,不管是挑上了一担大蒜还是什么别的,心却依然是流浪之心,随时都盼望着能够有机会回归。
而那些即便成功地在海外占住了脚甚至还受人尊重的中国人,还是愿意返回那久别的故乡,回去之后挨骂也愿意,只是因为还是无法承受这流浪的情怀吧。
就象你箱子里的那些大蒜,欧洲美洲的大蒜味道并无不同,价格的差别也无法影响购买的决策行为,可是你依然愿意带着它翻山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