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论”的存档

从来都没有所谓“中西医”之争

2011年4月10日星期日
  《失落的秘符》是本很好看的书,作者写它用了五年的时间,中间也没怎么插空写什么论文或者短篇小说啥的。
  所以,人家的书首印就是650万册(说的是英文版,中文版则不告诉你印数),即便一本抽1美元的版税,那也厉害得很哪,况且了,对于这种畅销书作家,版税与我等这般出本书才8%版税的人相比,要出版商与作者单独谈比例的。
 
  里面的所罗门先生和他妹妹凯瑟琳有过争议,我估计二傻应该很有兴趣,那就是所罗门认为现代科学都是在重新发现,而不是新发现,所有的科学规律以前的古人都曾经发现过,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佚失了。
  在书里描绘的对话中,有一些细节,当上大学读物理的凯瑟琳举出一个现代物理理论来,她哥哥立刻从古书里找到一段,说古人早就说过了。
  
  比如,量子纠缠理论,乃至超弦理论,所罗门都找到了老书里的相应段落,把他20岁的妹妹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他妹妹也走上了研究意念科学的路。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实,每个文明古国都有传统医学,你以为希波克拉底的那些玩意就是现代医学吗?虽然他发出的医学誓言没有怎么过时,但是他治疗的手段从现在来看说是巫医都能对得上号。
  
  埃及、希腊、阿拉伯世界、印度,都有类似的传统医学手段,有的甚至遗传到了今天。我个人虽然没有看到证据,但是我相信每个国家也一定有人在捍卫自己的传统医学,认为比现代的所谓医学要高明。
  
  也许传统医学的高明之处在这些坚信者眼中也如小说里的所罗门所坚信的,已经佚失,但是,那是现代人无能,与古代医学的本质高明并无关系。
  
  甚至,连美国的国父华盛顿晚年也是相信并使用所谓的放血疗法,而这一个我们可以认为是当时的“现代医学”,至少比聘请几个巫师来跳舞要高明得多。
  
  糟糕的是,这一当年似乎很“现代”的医学手段今天看来则是极端谬误了,甚至认为它是害人的手段都可以。
  
  说上一段的意思在于表达医学一定要随着时代的进展而进展,传统医学一定要被现代医学所取代。也所以,从来不存在什么中西医之争,西医里面也有荒唐如放血疗法的,现在一直在进行着的其实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争。
  
  要说传统医学里面当然也有合理的成分,尽管李时珍把人的屎尿(分别命名为“人中黄”和“人中白”,李时珍真有幽默感啊)都当成良药在《本草纲目》里提及,但是他总还是提及了很多正确的东西吧。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先祖神农氏尝百草,其意义也差不多,就是以个体的实验来对草药的性能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来适应于更大的人群,这倒是很有现代医药学的味道,当然发展了更多年头的现代医学肯定更高明,已经用双盲实验来验证药效,把心理因素对治疗的都排能除掉,比个体实验明显要更加合理了一些。
  
  复古,或者从古人那里找智慧我原来一直以为只是文化和科学知识不健全才导致的一种现象,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如果连科学网这样的平台上的很多教授和博士们都在如《失落的秘符》里的所罗门那样,认为现代科学只是在重新发现规律和知识,这个世界就太令人失望了。
  
  甚至,好像有人说过互联网这个东西其实古人也有类似的备份,当时看到这样的说法我为之气结——简直太有想象力了。
  
  我们在很多问题上到古人那里寻找解释或者找类似,都快成了一种风气了。
  
  我还记得十几年前看到CCAV焦点访谈揭露我们山东东阿阿胶造假的事情,因为这个东西很“中药”,就看到有中医在节目里侃侃而谈,说用马皮和驴皮熬东西效果是完全两样的,根据哪本哪本古书,马皮的性情是如何如何,和驴皮甚至相反呢,云云。
  
  我就想,难道就不能说个实验,用实验数据说明马皮和驴皮因为成分的不同而造成了效果的显著不同???
  但是,人家不和你谈这个,就谈古书。
  
  我家距离东阿不远,我们那里有关于东阿阿胶的神奇传说,比驴皮马皮之争还要戏剧化得多。那就是熬制东阿阿胶的水必须是当地什么什么河的水,换条河都不行,而驴的选取呢,也必须是哪座山上放养的小黑驴,同样是驴,同一座山,连灰驴都不成!如果要换座山上,即便黑驴也没用。
  
  神奇到令我现在想起来还不由露出狡猾的微笑呢。
  
  如果真按古法炮制,怕把产品仅仅专供给国家主席,都不够他一年吃的,他可以作为恩惠赏赐给部级以上的领导或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每人一两,都得从自己嘴里往外省。而现在,大规模生产,纯中药,古法生产,价格昂贵,工厂的利润可高呢着。

九个领导四个给校庆题字,是光荣还是羞耻?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不知道有没有学校在N年校庆时不请领导出席和题字的,如果有,而且不是那种想求题字和出席而不得的,请一定告诉我。
  
  看有学校校庆,说九个大领导里有四个给题字的。
  这个说法究竟是——
  1,显摆?【题字的领导真多啊,竟然有四个,一般大学求到一个就不容易了
  2,自责?【公关工作不利,其他五个根本就没理校庆筹备委员会的人
  3,丢人?【本来一般至少弄个70%-80%的给写俩字,结果活动了5年,才弄来四个人给写字,有一个还是秘书代写!不够跌份的!
  4,或者竟然是在批评呢?【这么重要的活动,九个人里竟然才这么几个人给题字,真是够呛!
 
  孔老二说:唯XX(此处省略2个字)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改写一下:唯马屁精与不要脸面者难养也,给脸则想登鼻子,不给脸老来贴脸。
   
  谁来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预告:下一则关于校庆的新闻估计是:九领导齐齐出席我校百年庆典,八校长七张老脸露出甜美微笑】

中医,实践与理论之间,先扬弃理论吧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张三火在科学网上属于受欢迎的女士,我也非常喜欢。
  俺们都想让陈热闹给她发个聘书,当俺们家陈热闹的干妈来着。
  她没理俺,俺想应该是因为没看到那个文章。
  
  有朋友猜测,不是这个原因,是因为你不支持中医,张三火才不理你呢,非但不理正冒火呢,哈哈。
 
  那天,看到张三火在饶毅先生在科学网的高级代理那里留话,说北大生命学院应该发展中医,我的天!这三火可真够火,饶毅毕竟是受过西式教育的人,没高声喊着彻底消灭中医就已经算是很客气了,在北大发展中医?这个可能远远小于0,那次三火兄绝对是表错情了。
 
  其实,关于中医,有些实践经验还是值得记取的,毕竟有些措施(服药或者其他治疗措施)曾经产生过好的效果。
 
  不过,对于中医的理论,我觉得完全可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当成一个存在过的东西封存,研究历史的人可以有兴趣看看它。
 
  先扯远点。在大学时,我某日突然对《易经》产生了兴趣,发现这本书真不错,好就好在谁都能拿起书来,阅读过去,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解释社会现象,或者进行一下思想品德教育,里面有很多好用的话。比如,潜龙勿用,就是说年青人别太着急出头,先好好做点实验积累积累再申请职称吧。飞龙在天,那就是该发表论文的时候别愣着呀,发,发,发CNS,最好飞到天上去。
 
  我还发现,对于《易经》“经文”的解释,古人原来一直在吵架呀,现在的人还在掐架呢,而我看了之后发觉其实他们都错了,我的理解才是对的。于是,我就可以轻松地理直气壮地进入到吵架行列里来,而且我吵架也是成体系滴。
 
  那日暑假回到老家,一日晚饭后,我拿了一本《易经》跟邻居说,我给你们算一卦吧,这用的是文王2000多年前的著作,比黄鸟叼卦要可信些。还真引来了几个,等抽完签之后,查对易经里相应的说法,我便解释起来,邻居们频频点头称是。
 
  其实,包括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易经》这类古籍,其实都是高度浓缩和概括性的东西,也怪我们的造纸术发明地太晚了,打印机也出现得太晚,否则,老子李先生怎么也应该多敲一晚上的字,使得书成为一本操作性稍微强点的,或者花钱雇个秘书口述实录一下也行,但是,不是没纸嘛,只好浓缩了再浓缩,留下几千个字,看上去这些字还谁跟谁都不挨着,怎么解释怎么对,如此一篇短文把中国人从古玩到今,君不见,今天关于经书里某句话的句读问题的吵架还依旧存在呢。
  
  中医的理论和《道德经》、《易经》一样,属于哲学范畴,识得几个字的朋友拿来玩玩文字游戏,那一定是可以的,从中还可以得到很多的乐趣,中国古代官员所以能成半个中医,就是因为他们每每拿起这些理论专著来读,会发现和《四书五经》相差无几,理解起来不困难,还很容易产生自己的看法,还能和自己生活中的经历相互佐证一下。至于你映射到吃饭我映射到上厕所,都是无妨的,都有道理。
 
  也由于古代识字的人还是太少,所以即便中医这等比较容易理解和传播的理论还是在形成气候方面举步维艰,难以形成象今天医学院这样的传承机构。
 
  就说中医里面这相生相克之说吧,我们千百年来,就用内脏和身体其他器官来对应某些自然界存在的东西。金木水火土是最常见,那么,就可以和人体设置一个对应,如果我们的祖先不幸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知道几十上百种元素,那么,也许能够把不同的内脏对应到这么多不同的元素上去。幸亏当时知道的不多,否则,中医理论的相生相克之说就要在一个复杂网络上进行了,当然,也许会促进复杂系统学说的出现呢。
 
  不过,想来创建中医理论的前人们应该还是嫌麻烦的,所以就用了五种常见物质去对应人体,觉得这已经够复杂,够用了!
 
  我有个世伯是中医,当年参加过一次中医的研讨会,好像还是在外省,他在相生相克的五种物质之间找到了更多的内涵,那就是两个相克的物质之间其实也不完全是相克的,甚至会有相生的关系,他还在自己的医学实践中按照这个对应找到了很多例子,至少找到了很多比喻吧。到了会上一宣读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引来了中医大学教授的关注,会后进行了更多的讨论。
 
  我听我爸爸解释过这位世伯的见解,听来也是有点意思,看来相生相克学说可以发展一下子了。
  由这些比喻,我们还可以想到了西方风格的经典迷信——星座。本来什么大熊星座,猎户星座都是人形象化的一个说法,可是在星座学里,竟然那就是大熊(而不是小熊),那就是猎户(北方猎户和南方猎户单说),我就是水瓶(而不是蜂蜜瓶子),她就是双鱼(绝不是单鱼)。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牵强附会到极致,让学过自然科学的人连辩驳的力气都产生不出来,只能落荒而逃。
 
  西方的迷信和东方的迷信在很多方面很象,其实都不用去推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蒙昧时代的人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和感觉和辩证逻辑,而不是重复实验和形式逻辑,更不会用到什么双盲实验这类剔除偶然性和心理因素的科学手段。
  
  今后,我们的基本内核为比喻和更多比喻的中国特色科学,可以休矣!

谁来批评转基因才最有力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有些搞应急管理的人也挺可笑的。
  就说在研究究竟什么是应急管理这个定义的时候吧,衮衮诸公一起开过多次会商量此时,最后的结果是:每时每刻都是应急管理应该管的范畴。
  我也是做应急管理的人,可是,我咋觉得这个定义这么可笑呢。
 
  可笑在哪里?
  比如,你问总司令,什么是战争时期?
  回答:任何时候都是战争时期。
  再问:那和平时期呢?50年不打仗的这一长段时间呢。
  再回答说:那是战争准备时期,也属于战争时期的一部分。
 
  无语吧。
  搞应急管理的衮衮诸公也是这样让我无语的。
  
  类似地,急诊医生也是如此,什么时候是急诊时刻?
  答曰:任何时候。
  问:如果连续三天都没病人呢?
  再答:那不得操练吗?也按急诊算。对了,我们的急诊加班费院里可别忘了给,哈~~~~~
  
  当然,从屁股决定脑袋的角度看,其实这样定义也是为做应急管理的人平时干啥找个饭辙,这俺也理解,可是,理解归理解,科学归科学。我们总不至于为了个饭碗,为了让总理知道我们做应急管理的人平时也该领工资,而且该领加班费,就把任何时间都算在应急管理上来吧,非要论证我们平时忙的就是应急的事情,那也正常,对于一个应急办的人来说,你莫非没事就该休假不成?可是那还是和应急管理本身的本真含义有差别来。
  当然,俺们也知道您会借用上面那个总司令的话:我们平时在为应急做准备呢,所以这个时期工作也一样很重要。
  
  没人说你的工作不应该,工资不该拿,但是还是应该从稍微高一点的角度来考虑这个基础性问题。
  
  事实上,如果留意,你会发现每个行业每个方向的人大概都会对自己的行当做类似的总结。所以,每当老大到了一个下属单位,都会说:各位,你们的工作特别重要,你们平时时很重要,出了事更重要。
  于是,大家弹冠相庆,说,你看连老大都这样说了,我们的工作不管什么时候真的很重要。
  
  唉!
  
  说到应急管理的开始,就应该是在突发事件临界和出事后的那一段吧,而到了后期的全面恢复阶段,就回归到正常工作,与应急再无关系了。当然,你尽可以准备着应急,但是别把这些工作时间全算做应急时间行不?
 
 
  说“应急管理”的不好,如果是受灾者,这个应该是可以的,至少拥有资格,因为他们是前身感受到一些不够给力的做法。尽管也许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才使得应急响应没有达到每个人的身上,但是,对于个体,当然可以要求应急的效果能够反应到自己身上。
  纯粹的看客,对于应急管理效果和过程的感受经常对比的可能是理想状态,这样,批评倒是可以批评,但是可能很难到位。
  稍微偏离一下应急管理的实际,我们把话题转到抽象的应急管理,那就是所谓应急研究。谁有资格说应急管理好还是差呢?
  我想还是得行内人士。
 
 
  转基因食品也好,核电站也好,虽然会有行业外的人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但是真要评价它的安全性或其他方面的性能,还是更需要专业知识。
  我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一切外行都说坏的东西,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内行出来说话呢?难道所有的内行都因为屁股坐在自己电炉子上而嘴巴就会长不开?俺就不信了!
  在一个行当里,总不可能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领域的所有学者和科学家被同时收买,集体收声。毕竟,对于转基因和核电站这类技术来说,本来它们的出现和民用过程就困难重重,如果再加上N多行内人士的大力有证据的质疑,那就更加难以持续存在下去。
 
  那么,究竟哪路人马在质疑这些东西呢?如果没有行内人士,那当然就是行外人士,那就是一些凭自己的感觉而认为风险超出一定范围的人,或者一些极度怀念尧舜原始社会的人。
  
  记得水坝的建设就引起了诸多人士的反对,一个声音居然说:那些少数民族在那里活得好好的,不愿意接受改变,为什么非要让他们改变?
  说到这里,很多人笑了,我们这个时代,一度有社会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加之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共存的状态,比如,西藏当年的农奴制,就具备典型的奴隶社会特征,象这样的社会,杀人不当回事,祭祀都用活人的情况,难道不能给个外部力量来个社会主义改造吗?
 
  也会有人说,人家自己愿意被杀,觉得这就是命中注定的,你干嘛去改变那一切呢?如果一定如此说,那我也只能无语以对,彻底没“盐”了。
 
  外行可以对内行进行监督,但是,直接代替内行进行决定和行事,我看还是算了。
  在好莱坞电影里,很多技术人员(内行)联合起来发疯要毁灭这个世界,然后被一个纯外行(007也算)给阻止了,电影演的往往跌宕起伏的,很好看,不过,我们还是当艺术和拍摄技术来欣赏吧。真会如此?至少我不信!
 
 
  说完上面这段话,我突然觉得,会不会有人说我这是在给突发事件出现提供另外一个角度的理论依据呢,为的就是事件出来后应急管理的人能有饭吃。
 
  想到这里,我竟然写不下去了,就此收笔吧!

北约对利比亚:壮汉打小孩?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关于北约诸国对利比亚,有的同学做如下比喻:
  几个肌肉男闲极无聊,出门殴打一个手无寸铁的小孩!
    
  当年(1992年?)联军打伊拉克的时候也有人这么比喻,他们也不看看当时为什么打伊拉克,不就是因为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嘛。
  让俺说,这次打得好!谁让你欺负胳膊不够粗的小弟弟来着,据说在伊拉克打科威特的时候,新加坡人组织的游行最为厉害!对于伊拉克的无耻做法反对的喊声也很高!从中可以看到身为小国的悲哀。
 
  这次的北约打利比亚,其实多简单一点事呀,因为这个小孩是个很坏的小孩,经常欺负比自己更小的孩子,此时当然需要肌肉男来主持正义!
  至于你说当年萨科齐还在巴黎欢迎了卡扎菲呢,那应该怪当时的萨科齐不够正义,空担了肌肉男的虚名。现在,即便他为了明年的选举,也正常,为了选举做点好事,我看应该把总统任期再缩短点,好让大家为了当老大再多做点好事。
   
  或者,你作为一个不合格的家长,经常在家里不是打老婆就是打孩子,而且每每都是往死里打,此时,公安局法院啥的就当然有权利来干涉。否则,你随意打死人,无所谓,说这是你家的内政,外人只能表示人道主义同情,通过外交渠道去说一声,老兄,你别这样啦,别这样啦,如此等等。对此等流氓家长,这等呼吁有个屁用!还是关到监狱里或者干脆把他痛打一顿比较有效,并杀鸡给猴看,让其他拳头痒痒的家长也注意点。
    
  此外,还有那种说“大国打伊拉克、利比亚都是为了石油”或者“为了XX”的利益说,即便后面或者很远的未来会有利益,不过这种说法也有荒唐之处,按照这个理论推而广之,可以有如下的推论:
  打越南是为了香蕉,支持越南是为了甘蔗;
  打朝鲜是为了泡菜,支援朝鲜是为了裙带菜;
  封锁古巴是为了雪茄,顺带抢个军帽戴戴;
  打阿富汗的塔利班是为了抢山羊,顺便抢个白色的头巾在脑袋上面围围;
  打俄罗斯一定是为了喝喝伏特加并娶个俄国美女;
  打进德国是为了抢啤酒和欣赏巴赫;
  给日本扔俩原子弹当然是为了吃到正宗的醋鱼饭团和寿司,或者干脆就是为了享受享受地震带来的摇篮感觉;
  要是高鼻子的鬼子们有一天打中国,那多半是因为一直不让他们入党,他们觉得委屈!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当然也是编造出来的,反应的是民心而已:
  一个老妇人在的黎波里(利比亚首都)的银行取钱,队列分男女两行,她排在男人的那一行,男人们说她应该排到另一行去。
  她问:“为什么?”
  男人说:“女性都应该排在那边。”
  她大声回答说:“利比亚所有的男人现在都在班加西(反政府武装所在地)呢,这里没有男人!”
  现场立刻鸦雀无声。

我的“面貌”能不填群众不?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以前的表格里全部有一项“家庭成分”,当年我填起“贫农”来,很觉得理直气壮。

  每次回到老家,我奶奶每次和家里人说起我爷爷,就恨得咬牙切齿的,说你爷爷年青时不会过日子,多少年过去,地也没买下几顷,最后弄了个贫农,真丢人。
  我就很奇怪,贫农多光荣啊,怎么会丢人呢。
  
  我姥爷那边就比较会过日子,据说最后评定家庭成分,弄了一个“上中农”,顾名思义,那就是中农里偏富裕一点但是还没到富农层次的,有点象隋唐演义里第十三条好汉的上半条,中国大陆40岁以上的人应该都知道,大陆农村原来是都要以贫农和“下中农”为农村的领导阶层的,叫“贫下中农”这个特殊称谓,那个“下”就是修饰后面的名词“中农”的。因为上中农只属于被团结的对象,所以,明显不如贫农光荣,我每次填表都会不好意思提它,好在填表的时候可以只写父亲这一边的。
  
  而到了今天,如果谁的祖上曾经是贫农,那可真是感觉丢人了——看他家祖宗当年混得这个差呦。
  
  同样,我们的表格里还有一项“政治面貌”,今天一直还有。
  
  据说,这一项的标准填法是“党员”或“群众”这两类。
  
  可是,“群众”是个啥玩意儿呀?!费解。一乌合之?而且,党员和群众是对立的吗?或者,即便不是对立的,那是一个分类属性的名词吗?
  按说,如果要填党员,那不是党员的人应该填“非党员”才对。
  
  总之,老觉得自己想脱离群众,后来就干脆全填“无党派”了,觉得这个才能和党员们形成属性一致的对照组。

是引进人才的问题还是土壤问题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上上篇文章说到,我国引进来的人才相当一批属于劣质货,这个说法很刺激人,对此感到非常抱歉,其实我有不少学术界的朋友就是海外引进的,干得还不错,若是国家说他们劣质,那是很不好意思的,至少会伤一下心,好在国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给人如此盖章论定的。不过,俺们很小心地给了一个比例,中国的科学家一向自信,所以多数都会自动把自己放到非劣质货那个集合里面去,这样,博文的“伤人心”功能估计是可以消除到最低限度了,呵呵。
   
  但是,确实有很多真“牛”很难引进进来,他们自己可能也不去动这个心思。
 
  不说科学界,这个太敏感,还是聊聊无关紧要的中国足球界吧,这个“界”好像怎么骂也没人心慌。
  如果再过一百年,不知道当年从海外引进的大鼻子教练大人才们究竟谁才会被历史和球迷们记住?
  如果仅以成败论英雄,那只能是米卢了。
 
  米卢有一个零距离接触的中国记者朋友,也许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他离开中国后还在更新新浪博客,当然是翻译成中文的。
 
  其他教练呢?我们也有很多,可是,让我这个不太看足球的人来说,还能说出很久以前的一个施拉普纳,其他人物就全不在脑子里了。
  
  据说,米卢当年选拔球员,他没听足协领导的招呼,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偏好挑人,最后才领了大家冲出亚洲。
  又据说,其他引进的国家队教练都很快明白了中国国情,很谦恭地在国家队人选的问题上听了领导的话,于是,结果就是不停地铩羽而归。
  
  这样的事情原来都不知道,现在才可以随意说的,原来失败的时候,我们除了怪自己之外,也在怪国外的教练无能,有人甚至说如果改成请某某某某,那结果会好很多。
  
  当足球界的大佬们纷纷“进去”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教练即便是外国的,也一样在按照领导们的指挥棒行事呀!
  也许这才是失败的真正原因。
  
  也就是说,在足球界,不是球员不努力,不是外请的人才不管用,而是领导们在操纵背后的一切。
  
  那么,科学界呢?类似?或者完全不同?
  是研究生们太笨,还是科学家们不努力,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根本不让科学家和研究生们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好?

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流的人才基本是当地的劣质货吗?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补充一句:劣质货是货,不是垃圾,也就相当于25块钱一件的衬衫吧,虽然穿上会皮肤有点刺挠,但是还能穿。也所以,题目绝对不是在骂人!】
 
  这里给出一个组合词“Made in China + Travelled in USA + Returded to China”(叫MaC-TurC吧),觉得似乎还挺合适。
 
  题目中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甚至无法回答,不过,博客嘛,不是啥红头文件,试着回答一下也没啥,我先给个“是”的答案。
  不过,该问题确实没有标准答案,您老别在这里和我吵架。也所以,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从感觉上说,用数据怕是很难说明白的。
  回流的人才里肯定有个把优质货(1%?),这个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俺们先立于吵架的不败之地再说。
  最关键是题目的那个“基本是”(99%?),如果您老人家自我感觉良好,大可认为自己很不“基本”。
  
  先说一个实际发生的事情。
  还记得在中科院“百人计划”招聘的某段时间,大约应该算是这个计划进入中期的时候,某中科院下属机构(具体就不说了)公示了两位“百人计划”候选人。
  一位刚刚进入“百人计划”的教授看后大发感慨:“难道我回国竟然是和这些烂人为伍吗?我好歹在美国还有个教授的职位,而这俩人都只是在美国的公司当小K打工,连篇论文都没发表过,连个软件啥的都拿不出来,公示出来的竟然都还是当年在国内大学学报发表的中文论文呢。”
  
  也许随后还会跟着骂一句“他母亲的”这类话。
  这位教授的说法有他自身的问题,比如,那话里就很有“主席台感觉”,只是觉得有不配主席台的也在上面和自己邻座就是。
  不过,我也有机会看了一下这俩伙计的工作,从公示上看,那些亮出来的工作的确不如在国内的很多副教授,就想:这家机构不是弱智就是疯了。
  
  当然,这些都不耽误进人过程,而人进来之后,也确实不咋地!但是真差又如何?不一样是中科院的高级人才吗?即便后面也一样做得不好,谁还真能把他们开了不成?结果于是很洗具,那就是一个任期过去后继续续聘下去了。
  
  再猜测一下,也许鸿飞兄也正是看到类似的场景才不得不再度出走的,尽管对鸿飞兄的科研能力是否真强以及当时博士后回国当研究员的“超擢”也可以调侃一把。不过这似乎是另外一个问题,按下不表。
  
  以上是博文第一个引子,再来看第二个引子。
 
  俺们读大学的时候,听过这样的传说:美国大学的系主任,三分之一是华人教授。估计这个传说也是大家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撑。还有一句更给力的话,那就是“美国人的钱都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美国的智力都在华人的脑壳里。”
  这句话我是肯定不相信的,不过中国人喜欢说这类长自己志气灭别人威风的话,爱说就说去吧。
  支撑这句传说的论据也许就是那个“三分之一”,当然,也许还有其他论据,比如美科院和美工程院等几个重要“院”里华人所占比例,那还是相当抢眼的。
  那些名字象华人的院士系主任,其实有些是香港过去的,有些则是台湾过去的,还有些原本就是美国土生土长的香蕉,说是中国人(这里特指大陆),唉,我咋觉得这么勉强呢。至少人家钱学森的侄子那钱啥啥就公开说了“俺是美国人,跟中国没关系”,这话很实在。
  当然,即便单论在大陆长到成年之后再去美国发展然后混上个啥系主任和院士的,也还是有的,也许也算不少,不过剥离那一批非大陆人之后再论比例,那就说不上“很”高了。
  
  看吴云鹏兄的文章(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2525&do=blog&id=420993&from=space),认为其实这些人(或算上台湾香港和美国本土出生的华人)并没有多大兴趣去大陆发展,唯一一个例外好像是一个叫王晓东的牛人,已经当了美科院院士,受到中国科研管理人员无尚的崇敬和欢迎,在北京玩了一个很不差钱的科研特区。而目前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的其他几位先生,其人在美国的地位至少没有在大陆人的眼睛里看上去那么高,更不像《光明日报》或《中国教育报》不断宣传的那样,媒体的同一口径宣传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们就是华人在美国的最高智力表现形式。
  

  吴云鹏兄的文章很让人沮丧,为什么中国看上去在吸引人才方面如此卖力气,但是回来货色的水平似乎距离最好那批人非常之遥远呢?至多算得当地中不溜的角色,很多就是当地的“劣质货”【这个词并无贬义,还请大家看本文第一行的特别说明】,他认为其实是机制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投机的氛围只会招来投机的人,为了不“蚀把米”,有些投机的人甚至是裸体过来“偷鸡”,那就是除了走路磨脚丫子算得上付出的成本外,其他成本一概没有。

  
  当然,我们不能怪那些MaC-TurC的华人科学家选择投机。我自己也一再地说:在被吸引回流的时候,科学家们首先问的问题应该是“普通教授的最差待遇是什么?”因为海龟就是土鳖,当你回来的那一刻,就立刻成了土鳖,此时,你的未来保障就和其他土鳖教授一样了,并不真会永远做所谓“人上人”。此时,关心最差教授的待遇是一个必须。
  
  当然,再度说到鸿飞兄的观点,我理解他的看法是:即便让这些从美国回来的人瞎搞中国科学界,也比让国内的更劣质货色瞎搞中国科学界要强!也就是说,既然都是瞎搞,还是让稍微好那么一点的人来瞎搞吧。
  鸿飞兄的看法当然是美国回来的那几位是优质货,或者相对于非MaC-TurC算优质货,意思是让优质货来瞎搞,不过,我倒是觉得他所顶礼膜拜的那几个优质货着实劣质得很。
  他还有更有趣的比喻:这些人至少是吃过猪肉的。而国内的这批劣质货,猪肉没吃过不说甚至猪跑都没见过,谈何做一盘美味的炒肉丝呢?
  
  其实鸿飞兄说到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虽然这些人在美国算不得什么一流,顶多只能算是一流’,可是,国内的那些在其位者不是连一撇都撇不出来吗。不过,我还是愿意延伸一下鸿飞兄的比喻:在饭店吃过炒肉丝的食客,和只看过猪跑没吃过炒肉丝的食客,其炒肉丝的水平可能有点差异。但是,大家都和在后厨颠大勺的厨师差成色了——他是既见过猪跑又吃过猪肉还炒过猪肉的人,但是由于我们饭店的环境卫生太差还请不回这样的厨师,只能吃到胡炒出来的似是而非的肉丝,不管那炒的人是谁,结果都是相差无几,也许只是50步和49步的差距罢了,而距离那最好的,都一样是千里之遥。
  
  “Made in China + Travelled in USA”标签的回流人才真是劣质货倒也没有多大关系,就在商店里按照劣质货的价码出售好了,怕就怕自我包装成优质货进入豪华大卖场要卖比在美国高得多的价钱,那就麻烦了。

211,985之后的系列怎么取名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一说211,大家都知道是干啥的;说985,也都知道,所以就不解释了。
  中国人喜欢玩数字,外国人也一样喜欢,而且说不定我们还是跟西洋人学的呢。
   
  21世纪100所,98年5月,都可以用数字简称,真是奇了怪了。
  可是,袁部长说了,不能再玩这个把戏了,那意思就是说,得换个把戏玩了。
  可是,您老从2升到了9,如果说下一步还换成四位阿拉伯数字的话,似乎读着有点费事,按照啥啥啥原则,层次在4层就会让人没有耐心,所以三个层次刚好。
  而简称也是,“多快好省”就有点嘴累,三个字以下比较恰当。
  
  不过985里,8也几乎到了头,只留了个1,5则还有4个数到顶。直接986?给后代再留几个可供拓展的空间。
  还有袁部长直接弄个999得了,把后代们在三位数字上的路全部封死。还是象武则天那样,来个000,啥都没有的计划蒙蒙那些喜欢感慨的文人墨客,那也是很创新的。不过,显得啥都没了,好像不太好。
  当然,如果您说2012年是毁灭也会是重生的话,袁部长还可能取名121步骤,12年1月1日开始,而且121满合了齐步走的口号,很不错。
  
  所以,在我看来,211,985之后,三个可能,一个是999工程,一个是121步骤。
  你不信,等等看就知道了!

研究生:求求您老,别当导师了行吗?

2011年3月5日星期六
  俺们研究生本来是要来好好学习的,准备在您老人家的指导下直达科研的最前沿,把握住几个问题,好好做点贡献。
  可是,糟糕的是,遇到的您老人家会是这样的类型——
    
  A、不指导型
  
  1,您老人家没指导俺,美其名曰让俺在科学的大海里自由探索,只告诉俺说就做某某方向吧,可是问题呢?问题在哪里?您老也具体说说哪条鱼是可以抓到的。   
  2,您老人家好久不做实验,自己更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合作伙伴有实验室,俺们做实验还得凑合着别的地方做,有些“耗材”还得自己掏钱去买。您老人家倒是慈眉善目,象祖宗一样对我们和颜悦色,可是,我们到您老这里来是做科研的,不是来被保姆呵护的。  
  3,您老人家一次讨论班都没开过,师兄弟见面都不熟悉,想请他们吃顿饭,给替师指导下,结果他们也说没有方向。您老人家天天忙于社会交往,还告诉我们说学会喝酒比学会科研更重要,可是,喝酒我们也没机会呀!而科研?到底什么是科研?!
  
  
  B、过度指导型
  
  1,到了您的门下,您的指导每天都降落在俺的头上,俺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要看的文献好像10年都看不完似的,您不知道俺们愚笨吗,俺们不是天才。能让俺自己慢慢地梳理思路和问题吗?  
  2,到了您的门下,您的项目无穷,今天写申请书,明天写中期检查,后天就要结题在此基础上申请新的项目。您老人家有想法可是永远都在和申请经费有关的事情上,能不能给我们点思考问题的时间?
  3,到得您的门下,每天打卡上班,下班打卡,您还不时从俺们身后经过,看看俺们究竟打开了魔兽没?打开了QQ,skype,MSN没有,如果打开了,就是一顿臭训,甚至您还看我们的计算机日志以检查是否我们在工作,这样的日子俺们是一天都熬不下去了,俺们8小时的时间能不能自己安排,也许俺们7小时在玩,可是1小时干的活能顶3天,可是在您的严苛要求下,俺们8小时似乎在看文献,但是眼睛在文章前,心在文章背后。
 
  如此下去,A,我们是在度假还是做科研?B,我们是在做奴隶还是做科研?
 
  求求您老,别当导师了,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