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造假事件拷问学术欺诈罪与罚

31 07 2012年

本报记者 叶铁桥
《中国青年报》(2012年07月30日   08 版)

    “人傻,钱多,速来”,对学术骗子频频来国内学术界“淘金”的现象,有人这样反讽道。

    十天之内,从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到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陆骏,连续被曝光的两起海外高端引进人才造假事件,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国内学术欺诈行为的高度关注。

    对于最新进展,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傅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的导师丹尼尔·皮欧梅利教授说,该校早就注意到傅瑾伪造学历和职称并同时在厦大任全职教授一事,在几个月前就对傅瑾进行了调查。

    方舟子从皮欧梅利教授那儿获得的消息是,目前傅瑾已离开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皮欧梅利实验室怀疑其论文数据有问题,正在验证其结果是否能被重复,现在还未查实有问题。

    如果说傅瑾的博士学位造假还算是“常规造假”的话,陆骏的“移花接木”冒用数人履历和论文的行为,就被很多声音认为“闻所未闻、匪夷所思”。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对此玩笑似地在博客中感叹:“谁说中国人缺乏创造性?”

    相继曝光的造假事件,暴露出国内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三人经历凑成一人,大胆造假“羞煞了中国人”

    7月20日,方舟子在微博上对傅瑾履历中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说:“我未能找到傅瑾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找不到她在哥大期间发过第一作者论文,仅此基本可判定她没有博士学位。”

    傅瑾2004年被引进厦大,担任讲座教授。从2009年9月起,被聘全职教授,同时成为福建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该计划全省每年仅几十人入选。

    方舟子断定,傅瑾是利用中美学位制度上的差异造的假:“美国医学院毕业生都是医学博士,可以去做博士后。所以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即使是学士也在美国自称医学博士去做博士后。据同期在哥大医学院留学的人说,傅瑾就属于这种中国‘医学博士’后。”

    随后,方舟子辗转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位查询机构的信息,该机构称找不到傅瑾获得过哥大学位或曾经在该校入学的记录。

    《厦门日报》7月26日报道称,25日,厦大经调查确认,傅瑾应聘时提供的博士文凭“完全是假的”。这份伪造的“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上显示,傅瑾在199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学位”,上面甚至还有哥伦比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导师和系主任的签名。

    厦大同时表示,将解除和傅瑾的工作合同,做辞退处理。

    7月27日,方舟子又在微博上称,有网友发现陆骏列的7篇高档次论文,全部是冒用耶鲁大学助理教授卢俊的成果。

    资料显示,陆骏2011年11月被引进北京化工大学,并很快成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方舟子将两人的资料检索出来比对后认为,两个人的学历、工作经历、长相都不一样,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在调查中,方舟子还有许多“有趣”的发现:陆骏不仅论文冒用别人的,博士学位也是冒用同名同姓者的。因为陆骏自称是1999年北京工业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应用科学学士,2004年在多伦多大学获得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多伦多大学2004年的确有一个叫“Jun Lu”的人获得博士学位,但他是1999年在该校获得的硕士学位,与陆骏所说的不符。而且,多伦大学的“Jun Lu”父母是台湾人。

    同时,陆骏在简历中称自己在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间在美国默克公司担任研发科学家,方舟子调查后发现,默克公司确有一个“Jun Lu”,但是另外一个人。他断言,陆骏应是把三个不同“Jun Lu”的博士、工作经历和论文凑成自己的,“太有创意了”。

    7月27日下午3点多,方舟子发完微博后,又给负责“千人计划”的中央组织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打电话通报情况,当天下午5点22分,“千人计划”官方网站上贴出了取消陆骏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资格的告示。

    7月28日下午,北京化工大学也在学校网站上发出《北京化工大学关于给予陆骏行政纪律处分的决定》的公告,称:“经调查核实,陆骏在求职应聘及申请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的过程中,盗用他人(姓名拼音字母相同)学术文章,伪造经历,属于严重学术不端行为。陆骏本人已承认上述造假事实。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决定给予陆骏开除处分,解除聘用合同”。

    在两起造假事件中,还有一些内情被披露出来。饶毅就在博客中称,有国外来信说,陆骏还曾通过用英文名字的电子邮件向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要过推荐信,这位得主并非其导师、也不是卢俊的导师,而是卢俊导师的同事。陆骏假扮卢俊要诺贝尔奖得主给推荐信。“这种做法羞煞了中国人”。

    暴露引进人才的审核漏洞

    这两起学术造假事件被曝光后,也引发了众多的质疑声,其中最大的质疑是,造假为何能大行其道?“这么多造假者,当初审批的那一关是怎么通过的?”

    据《厦门日报》报道,厦门大学的解释是,傅瑾在2004年应聘厦大讲座教授时,提供了假的博士文凭,但是没有被鉴别出来。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海外应聘者的文凭都必须经过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公证。但是,厦大医学院当时认为,这只是每年一个月的讲座教授,并不是全职教授,因此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来审核。2008年,傅瑾应聘厦大全职教授,因傅瑾已经和厦大合作了4年,学校没有对她提供的证书等再做进一步的严格审核。校方承认在审核工作中存在失误。

    北京化工大学则未公布问题原因。7月29日,记者多次拨打该校宣传部的办公电话,无人接听。

    对于两人的造假,方舟子认为,这暴露了国内在聘用海外人才上存在着把关不严的漏洞,“低级的骗术都可以糊弄过去,其实这些事件有些学术界常识就应该起疑才对”。

    他以陆骏为例,陆骏凭出示的论文发表记录,可以去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当教授,即使回国也可以在国内生物研究最强的大学当教授,“怎么可能去北京化工大学,不管北京化工大学在其他领域的声望如何,它毕竟不是国内生物研究的重镇,为什么决定聘用陆骏的专家、评委不觉得蹊跷?”

    学术界对此也议论纷纷。厦门大学中文系教师杨玲有在国外求学的经历,她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国外博士求职时,都会在个人简历上,写下自己的导师和认识的几位知名教授作为推荐人,并提供他们的详细联络方式。只要雇主和这些人联系一下,基本情况就一清二楚。现在国内和海外联络非常方便,各高校人事处只要准备一个通用的表格,发给推荐人,让他们填好返还就可以了。这种例行公事,国外学者都不会拒绝的。而且他们是学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可能与求职者合伙作假”。

    杨玲写道,这种验证方法,远比让“海龟”博士交个上千元,让教育部学位认证中心认证学历更经济、更保险。“当然,这种方法也存在着障碍,那就是人事处不具备核查推荐人资格的能力。所以,还是得让各个院系的聘委会切实负起责任。”

    饶毅教授则表示,一般招聘要求应聘者给学术报告介绍其研究工作,招聘单位如果自己有多个懂行教授、或请外单位懂行教授提问、一对一交流讨论,“李鬼”不太容易能过关。

    饶毅说,陆俊出事的学校化工方向强,生命科学非其强项。引进陆骏的学院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副院长非长于生命科学,而是偏技术。“‘李鬼’如果有特长,我猜想是技术,但他偷‘李逵’的生命科学方面的文章,正好这一部分可能受害学院判断力不很强,就可能给蒙了,碰到‘好看’的履历,可能饥不择食,没有请专家发表意见”。

    “这个骗子被开了,下个骗子还会来,因为啥惩罚也没有”

    两起造假事件被曝光后,两校目前所作出的处理,都是予以开除。很多声音认为,这些学术欺诈行为,出了问题就辞退了事,造假成本太低。

    在国内科研学者聚集的“科学网”上就有很多相关评论。有人表示:“这个骗子被开了,下个骗子还会来,因为啥惩罚也没有。”还有人说:“造假成本低是此类事件不断涌现的根源。对于造假者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纵容、隐瞒事实者一律加大打击力度。杜绝此类事件,必须让造假者及有关人员付出代价。”另有人认为:造假者“在职期间骗到的学术经费和个人收入这部分要没收和追回”。

    记者发现,傅瑾作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聘期为三年,每年奖金为人民币10万元。“闽江学者计划”同时规定,“有关高校必须为聘任的特聘教授提供配套的科研经费,自然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记者了解到,傅瑾在厦大就有分配的住房。

    记者发现,“青年千人计划”奖励方式是:“中央财政给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每人50万元的生活补助、3年100万~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

    目前,厦大和北京化工大学都未公布对两人获得的上述奖励作出何种处置。

    记者注意,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曾建议加强学术诚信的法制化管理,他认为,应当尽快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纳入立法体系。通过立法,明确学术行为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使学术诚信的要求能够标准化和可操作。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举报机制,形成完善的外部监督。与此同时,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特别是对以虚假课题或项目等形式骗取扶持资金,甚至以虚假成果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建议设立独立的‘学术欺诈罪’,予以严厉处罚。”

    方舟子说,对于骗取学术经费,在法律上作出处理的早有案例。2005年,一个名叫刘志刚的自考生冒充北大博士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当成高级人才引进,获得4万元安家费、一套住房,事发后被以诈骗罪判刑3年零6个月。

    方舟子因此质疑这两起事件的处理结果:“对获益这么小的底层人才处罚这么严厉,为何对靠诈骗获益大得多的海外人才反而不追求其刑事责任?”

    对造假者是否应更重视其学术水平

    傅瑾博士学位造假事件被认定后,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看人才,应更重视其能力而非学位和学历。

    据报道,厦门大学在公开回应中表示,傅瑾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在厦大共指导了十位研究生;以她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影响因子最高是4.337;以她为主持人,获得了6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一项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前期项目;她还获得了四项国家专利,其中三项是第一申请人,一项是第二申请人。傅瑾由此获得了不少“同情分”,有人甚至认为对她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沈阳大学教授喻海良在傅瑾事件发生后了解了下她的履历,结果发现,“她在Nature, Nature Medicine 及Nature系列子刊物上发表7篇,以第1作者在Nature发表1篇,以第2作者在Nature系列刊物上发表为4篇。个人感觉,就这个记录的话,即使是现在的研究热点领域,生命科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也因此,个人感觉,她的水平应该还是可以获得一个博士学位的。就这样一个情况,我就又想一个老问题,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文凭重要?”

    他撰文质疑:“能够在Nature及其子刊发表7篇,难道真的不如一个博士学位?”

    他的这种看法也遇到了反驳的声音,有人表示,“做假是诚信问题,这是不能容忍的,是一票否决的问题”。还有声音认为:“就事论事,我们承认她的能力配得上一个教授的职称;但是,学历造假是诚信问题,关乎职业道德。我想一个教授不光要有合格的科研能力,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即使学校不辞退她,她自己也应该辞职。”

    方舟子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傅瑾那些所谓Nature论文有的是发在Nature子刊上的,和Nature不是一回事,而且这是她在美国的工作,是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的,并没有独立做研究的能力,发表的论文不管质量如何,都应首先算是其导师的功劳。“既然连学位都敢造假,说明这个人的学术诚信存在严重问题,其论文的真实性也要打个问号。每次出现这种伪造文凭的事件,总有人说能力比文凭重要,其实这里涉及的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诚信的问题。对不诚信行为如此宽容,也是导致造假泛滥的原因”。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曾深度关注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王志国论文被撤事件,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匈牙利总统因论文抄袭被取消博士头衔,同时丢掉总统宝座,与之相比,国内对待学术欺诈的容忍度太高了,处理方式令人寒心。

    喻海良随后也修正了自己的看法,因为他发现,傅瑾不仅学位造假,而且根本就没有全职在国内工作,其在后面申请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行为。喻海良因此转而呼吁,“这件事不应该就这么结束了”。

    他表示:“不只是厦门大学辞退傅瑾而已,厦门大学应该自己承担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这几年的待遇”。



专访方舟子:“不拘一格”给造假留下空间

29 07 2012年

2012-07-29海峡导报

(记者 吕寒伟 樊文岑)傅瑾之后,厦大夏宁邵、北京化工大学陆骏紧接“被打”,由方舟子揭露的新一轮大学学术丑闻,正在从网络到现实掀起。方舟子形容其为“拔出一个骗子,带出一串骗子”。

“打”完傅瑾之后,方舟子有何反思?他是否认同不能太看重学历,又为何屡找厦大下手?昨天,记者专访了方舟子。

1.关于傅瑾

曾在哥大的人举报线索

记:作为一个全国知名的打假斗士,这次你怎么会选择傅瑾的博士学历造假?举报线索来自于哪里?

方:基本上都是有人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等渠道向我爆料的。这次也是一个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过、了解傅瑾的人,通过电子邮件向我爆料的,我做了多方面的核实。

有论文应先算导师功劳

记:有人查到傅瑾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很多人支持她,她拥有学术能力。你如何看待傅瑾的造假和学术能力?

方:傅瑾不仅冒充美国名牌大学的博士,而且还冒充美国名牌大学的助理教授职称,目的是为了能达到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的资格要求,是严重的欺骗行为。

她在2009年9月就声称已全职回国,当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相应待遇,而实际上一直都还在美国担任全职工作,并没有辞去美国的职务,这也是欺骗行为。

她在美国是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的,并没有独立做研究的能力,发表的论文不管质量如何,都应首先算是其导师的功劳。

2.关于“中专教授”

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

记:在傅瑾之后,你转而质疑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宁邵只有中专学历。联系傅瑾造假,有时评家认为国内大学太看重文凭,你是否认同?

方:大学教授不仅要看学术能力,更应看学术道德,学历造假是不可容忍的学术不道德行为。

在科研领域,就应该看重文凭,国内外都一样,比如美国大学聘用教授,都要求应聘者有该领域的最高学历。

相反的,国内大学不像美国大学那么看重文凭,时不时要搞“不拘一格”,比如厦大生科院就有只有中专学历的教授,这在美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不拘一格”给造假留下空间

记:在微博中你强调中专学历是厦大“不拘一格”,而且加了双引号,是否认为“不拘一格”在现行大学体制下会有弊端?

方:文凭是一个人受过恰当的学术训练的标志,是证明一个人具有科研能力的必要证据。特别是在像生物医学这种实验科学领域,天才是没有的,必须受过长期的系统教育、训练才有可能具有科研能力。

所以,名牌大学都特别看重学历、文凭,没有例外。“不拘一格”就会给腐败、造假提供了活动空间。厦大那个中专生教授,在国外发论文就要自称是“医学博士”,不然别人就会认为他没有主持科研的资格。

3.关于“主打”厦大

从长江学者到闽江学者

记:傅瑾之后,大家都注意到,你接连的几个打假对象都是厦大,又都是闽江学者,比如夏宁邵,微博里面还提到过其他的厦门教授,为何此次集中打假的对象都是厦大的教授?

方:我以前比较关心的是全国性的长江学者、千人计划,这次由于傅瑾的事,就顺便抽查了几个闽江学者。

议见·立场

学术垃圾比学历造假更可怕

傅瑾被打完假,一位大学老师说:实际上大学校园还有很多“假”,学术垃圾、学术泡沫,比学历造假更可怕。

如今大学校园评职称,动不动就要冲“量”,比如有一所高校的文科系,从讲师升到副教授,五年一评,要有五篇论文发表,相当于每年一篇论文(其中有一篇要高规格)。

实际上,并不是每个领域都能如此高产。为了冲“量”,学术造假就容易出现,即使不是造假、盗用,随便写一写没什么意义的论文发表,堆砌成一堆学术垃圾山。

表面上看,我国高校科研论文一片繁荣,都快赶上美国了。殊不知,却是虚假的繁荣,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学术泡沫。

方舟子打假,只是戳破大泡沫里的几个泡泡,各大高校该反思的不应只是小小的审核程序,而是他们的学术机制、管理机制,唯有如此,才会有真正的繁荣。



一次快速学术打假纪录——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陆骏冒用论文事件

29 07 2012年

昨天下午2点半,我一上网就收到一大堆电子邮件、微博私信向我反映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骏冒用耶鲁大学遗传学助理教授卢俊的论文。这件事最早是有人在国外“未名空间”BBS网站上捅出来。陆骏知道后把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的简历中的论文列表给删了,但是在北京化工大学网站的其他简历中还能找到。陆骏在其简历中共列出七篇论文:

Nature 2005, 435:834-82
Nature 2005, 434:338-45
Nat Genet, 2007,39:673-7
Dev Cell, 2008, 14:843-53
PNAS, 2007, 104:19971-6
PNAS, 2008, 105:15535-40
PNAS, 2010, 107:14229-34

对生物学界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是生物学领域高档次期刊的论文,如此集中在一名国内大学教授身上是很罕见的,令人难以置信。我把这些论文一一查出来核对,可知论文作者中的Jun Lu现在在耶鲁大学当助理教授。两个人的学历、工作经历、长相都不一样,不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以很容易确定是北京化工大学陆骏利用姓名拼音相同之便,盗用了耶鲁大学卢俊的论文。我们以前也发现过类似的情况。例如2006年我发现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盗用我的同班同学刘宏的一篇论文(因为两人在论文中的署名都可简写为Liu H.),后来刘辉被清华大学悄悄开除。但是冒用这么多的论文,而且都是高质量的论文的,还是第一次遇见。而且陆骏能入选“青年千人计划”,显然靠的是这些盗用论文,性质就更加严重了,应该即时制止。

所以我在核实后,在下午3点16分发了一条微博公布了此事。为确保这起严重造假事件能及时引起管理部门的注意减少国家损失,我又给负责千人计划的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反映情况。他们非常重视,马上调查,查出结果后又立即找部长批示,在5点22分就在千人计划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取消陆骏“青年千人计划”的告示。

中组部处理速度那么快,北京化工大学也不敢怠慢了,在晚上9点39分在网站上发了一则声明,开始调查陆骏。学校要走程序,到今天下午4点37分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经调查核实,陆骏在求职应聘及申请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的过程中,盗用他人(姓名拼音字母相同)学术文章,伪造经历,属于严重学术不端行为。陆骏本人已承认上述造假事实。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教职工行政纪律处分委员会讨论,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给予陆骏开除处分,解除聘用合同。”

中组部、北京化工大学处理速度这么快,前所未有,我也有点意外。与其他高校对学术不端的举报能拖就拖,迟迟不予调查、处理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如果没有中组部快速取消陆骏青年千人计划的资格,北京化工大学也未必能如此快速地做出反应。所以在中国能否处理学术不端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政府主管部门是否作为。

这个事件也再次暴露了国内在聘用海外人才方面存在着把关不严的漏洞,低级的骗术都可以糊弄过去。其实这件事有些学界常识就应该起疑才对。以陆骏出示的论文发表记录,他可以去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当教授(被他冒用的卢俊就去了耶鲁),即使回国也可在国内生物研究最强的大学当教授,怎么可能去北京化工大学?不管北京化工大学在其他领域的声望如何,它毕竟不是国内生物研究的重镇。为什么决定聘用陆骏的专家、评委不觉得蹊跷?

像厦门大学傅瑾使用假文凭、北京化工大学陆骏冒用别人论文获得高待遇、国家资助的,应该是涉嫌犯罪了,是否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2005年一个名叫刘志刚的自考生冒充北大博士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当成高级人才引进,获得4万元安家费、一套住房,事发后被以诈骗罪判刑3年零6个月。对获益这么小的底层人员处罚严厉,为何对靠诈骗获益大得多的海外人才反而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是不是现代版的“刑不上大夫”?

2012.7.28

和讯博客首发



视频:方舟子土豆公开课奥运特别节目《有没有运动基因?》

28 07 2012年

http://www.tudou.com/listplay/DF63u3t4iWQ/_RraUtVTa8A.html



方舟子跨界文史 新推文化随笔集《我的两个世界》

28 07 2012年

2012年7月20日海峡都市报

本报记者 郭大路

去年至今,以“打韩寒”多次惊动整个网络世界的方舟子,18日在自己微博上宣布:“……《我的两个世界》已在昨天开印,本月底或下月初可上市。”印象里方舟子一向以科普写作为主,这回居然“跨界”推出文化随笔集?本报记者拨通了方舟子的电话。网络上打假时绝对不留情面的方舟子,接到家乡媒体的问询,显然十分愉快。

方舟子的文史功底从哪里来

看过网络上“方韩大战”的,对方舟子打韩寒的第一篇博文《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应该留有印象:方舟子的文史水平至少还算靠谱。

方舟子的“文史阅读”大概可以追溯到小学时代,他告诉本报记者,当年有两套文史类入门书,一是中华书局的“中国历史小丛书”,更好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这两套书应该是在上世纪60年代前就出过,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重版,虽然是文史普及读物,但那两套书实在编得很好”,所以有了零花钱,他就一本一本买下细读。到了高中,他就开始看原著,文言文的功底是从阅读《史记》、《三国志》练出来的。因此,作为第一批中文网民,20年前方舟子也敢于上中文网“玩玩文史”。他的文史随笔写作就是在这个氛围下激发出来的,都发在网上,也一直在网上流传。

“新书《我的两个世界》准备有半年了。这是我迄今为止最有‘厚度’的一本书,没有插图,光是文字大概就有400页。当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写文史随笔,书中的一些文章,早在2005年就选入随笔集《江山无限》,还是福建人民出版社给我出的,只是当年删改太多,这次除了尽量恢复上次被删改的部分,还更换了大约一半的文章。近年所写的文章,则选载到2011年。”方舟子告诉记者。

求真不止打假不息

求真不止、打假不息的方舟子,在这本书中又痛打了谁?

方舟子在《我的“偶像”》中写道:“现在捧胡适、骂鲁迅已成时髦……对那些借骂鲁迅抬高自己的‘青年导师’,我仍然喜欢狠狠剥下其画皮。对这些人,我有一句话相赠:‘捧胡多为伪君子,骂鲁必是真小人。’”这篇文章出来,估计又要得罪一大批公知。不过,方舟子得罪各色公知早已是常态,他在书中打的最大的“学术头目”则是余英时,目录中一篇《余英时篡改引文诬陷郭沫若的铁证》看起来还是触目惊心。记者问他,“这篇文章发表于1999年,十多年过去了,余英时到底给你回复了吗?”
方舟子说:“余英时没有正面回复,后来有人私下去告诉他这件事,余英时摆摆手说‘我不愿意跟业余的人计较’——这也太可笑了,文科不像理科,哪来那么强专业性?对自己的学术领域里的东西,不看看别人说的有没有道理,直接摆一个姿态挂起来……我实在觉得可笑。”

而对现在网络上、微博上到处用百度百科编造各种野史的“伪学人”,方舟子说,“今年年初,我被百度邀请去做了一场演讲,我就当场说‘我基本上不用百度查东西,本人多用谷歌’,百度的人都忍不住大笑。网上的资讯,电视上的节目,多数是不具备权威性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百家讲坛比历史剧好些,但是我也给百家讲坛打过假纠过错。”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判断力?“除了多看书,没有别的办法。”方舟子说。



再说厦门大学医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冒充美国大学助理教授

26 07 2012年

根据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找不到其博士论文,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授权的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找不到其在哥伦比亚大学入学或获得学位的记录,已可认定厦门大学医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冒充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但是傅瑾冒充的头衔还不止这一个。傅瑾简历中的另一个亮点还值得进一步探究。在一份简历中,她如此说:

2006-2009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助教授

在另一份简历中她是这么说的:

2006-200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助理教授, 药物研究中心课题组长

这里的助教授、助理教授都是对Assistant Professor的翻译,即美国大学教授三个等级中最低的一级。但是在加州大学Irvine分校药学系的网页上(http://www.pharmacology.uci.edu/index.asp?p=117),傅瑾的头衔却不是助理教授,而是项目科学家(Project Scientist)。加州大学是公立大学,其员工的工资都是公开可查的,在http://www.sacbee.com/statepay/ 可查到傅瑾在2007~2010年间领取的工资情况:

2010 Jin Fu    PROJECT -FISCAL YEAR    UC Irvine    $76,899.93
2009 Jin Fu    PROJECT -FISCAL YEAR    UC Irvine    $76,900.05
2008 Jin Fu    PROJECT -FISCAL YEAR    UC Irvine    $74,250.06
2007 Jin Fu    PROJECT -FISCAL YEAR    UC IRVINE    $67,347.00

第三栏的Project指的就是其头衔是项目科学家。如果是助理教授,其工资表情况应该是这样的(以该系的一名助理教授为例):

Naoto Hoshi    ASSISTANT PROFESSOR-HCOMP    UC Irvine    $83,706.96

可知在傅瑾自称是该系助理教授期间,她的真实头衔是项目科学家,并以此头衔获取工资。那么项目科学家是什么样的头衔,是否能等同于助理教授呢?这里有一份加州大学项目科学家性质的描述:http://www.ucdmc.ucdavis.edu/academicpersonnel/docs/recruitment/Sample position description-Project Scientist.doc

从中可知,项目科学家没有教学责任(不能当研究生导师),要在教授(包括助理教授)的指导下工作,一般不能担任课题负责人(PI)。而助理教授和其他教授一样可当博士生导师,有自己的实验室,是课题负责人。可见二者是很不一样的。项目科学家并不具有独立性,上面还有导师在指导(傅瑾的导师是Daniele Piomelli教授),其实就是在某个实验室做博士后做久了以后给的一个头衔。傅瑾的简历称她在成为“助理教授”之前:

2001-200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副研究员
2003-2006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研究员

所谓“副研究员”“研究员”其实都是博士后。“副研究员”应该是Research Associate,“研究员”我就不知道对应的是什么了,也许是傅瑾自己想出来的。傅瑾是从2005年开始当项目科学家的,在那之前的头衔是“副专家”(Associate Specialist)。

傅瑾为什么要谎称自己是“助理教授”呢?这就涉及到“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的资格问题。“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要求应聘者“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根据傅瑾的简历二者都符合,而实际上她既无博士学位,也不是助理教授,是靠造假来获得“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头衔和待遇的。

傅瑾声称她在2009年9月1日起回国当了厦门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根据《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聘任办法》,特聘教授必须“保证聘期内每年在厦门大学工作9个月以上”。但我们从加州大学工资表可以看出,在2009和2010年傅瑾都还在加州大学全职工作,领全职工资。2011、2012年工资表还没公布,不知她是否还在领加州大学的工资,加州大学网站至今列其为全职员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有一年多的时间,傅瑾一边在厦门大学担任要求全职的特聘教授,一面在加州大学全职工作。这也是一种欺诈。

面对指控,厦门大学的做法是从其网站上删去了傅瑾的简历。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非常可笑。如果他们确信傅瑾的简历没有问题,何必心虚地删掉简历?如果他们确信傅瑾的博士学位、助理教授职称有假,岂能只是简单地一删了之?“闽江学者”是公立项目,厦门大学是公立学校,公众有权知道他们招聘的人是否有假。

2012.7.24.

和讯博客首发



厦门大学医学院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冒充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

22 07 2012年

    一个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过的网友向我反映说,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在简历里声称“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而其实她在哥大时是以福建医大毕业的本科MD的身份去做博士后的,并没有在那里获得博士学位。

    我查了一下厦门大学医学院网站上傅瑾的简历,是这么写的:

1984-1989本科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
2001-200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副研究员
2003-2006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研究员
2006-2009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助教授
2009-至今,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教授

    说她是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的博士。但在厦门大学药学院师资介绍中,傅瑾的简历却是:

1984年9月-1989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
1994年9月-1999年 10 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理&生物物理,博士
1999-200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与遗传发展学院博士后
2000-2001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博士后
2001-200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副研究员
2003-2006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研究员
2006-200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助理教授, 药物研究中心课题组长
2009-至今  厦门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

    又成了哥伦比亚大学生理&生物物理的博士。一个人怎么可能连自己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业都搞不清楚呢?于是我很想知道她究竟有没有写过博士学位论文。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都会存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里,输入作者名字即可从该馆的图书目录中查到,例如我输入我一个在1997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学的名字,就查到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但是输入“傅瑾”却找不到她的学位论文。美国正规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通常还会送到Proquest存档。我在Proquest搜索“傅瑾”,同样找不到她的论文。

    在获得博士学位前后,还要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写成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但是我没能检索到傅瑾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曾经发表过第一作者的论文,只有次要作者(第二、第三作者)的论文。她的第一作者论文是在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工作期间发表的。能查到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发表过次要作者的论文,也排除了她使用别的名字做博士研究的可能性。

    没有博士学位论文,没有把读博期间的研究工作写成第一作者论文发表,这都说明她没有获得过博士学位,也说明那位网友说她在哥大没有读博士是有道理的。美国医学院毕业生都是医学博士,可以去做博士后。所以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即使是学士也在美国自称医学博士去做博士后。傅瑾应该就属于这种情况,她在哥大做的是这类“博士后”。我写信向哥大校方询问,得到回信说关于哥大学位的确认事宜都已交给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受理。那个机构是收费服务的商业机构,办起来麻烦,我没有去办。一个网友去办了,得到的答复是找不到傅瑾获得过哥伦比亚大学学位或曾经在该校入学的记录。现有的证据已可确认傅瑾的博士学位是假的,接下来应该由她出示博士文凭来反驳,当然她也可以学“天才”来一句“一个人的学位是无法自证的”。

另外,傅瑾在其简历中说自己曾经担任美国加州大学的“副研究员”“研究员”“助教授”,其实那些都是博士后的头衔。她回国前在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Daniele Piomelli实验室工作,并没有独立,官方头衔是“项目科学家”(Project Scientist)。

和讯博客首发



方舟子:公平理性是现代社会的基础

22 07 2012年

晨报记者 周怀宗
2012.07.20北京晨报

学者、科普作家。自1999年建立新语丝网站以来,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批判新闻界的不真实报道。由于在评判时过于犀利,方舟子本人和他的言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争议。

■访谈

记者对事实真相应有一种洁癖

我看《北京晨报》已经很多年,虽然断断续续地,但一直都在看,在北京的报纸中,看《北京晨报》也是比较多的。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北京晨报》对于一些文化事件的报道跟得比较紧,这是《北京晨报》的一个特点,也是一直吸引我的地方,很多时候,都能有一些让我感兴趣的报道。

对于一份媒体来说,我觉得公正的立场和科学理性的精神尤为重要,当然,不仅是媒体,其他工作也一样,公平公正的理念,科学理性的精神,是现代社会的基础。现代社会中的民主、自由等等都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但是中国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还需要很多工作,也需要很多的时间。作为媒体,应该更多地承担一些这方面的责任,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的坚持。

我和《北京晨报》记者的接触,也有很长时间了,交流也一直都很好。对于记者,我觉得记者对事实真相应该有一种洁癖,当然,各行各业都是,做研究的、做其他工作的都应该对事实真相有洁癖。不过记者犹是。

这种对于真相的洁癖,我想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报道事实真相,不要依靠一些不真实的信息来源做报道。其二,揭露社会中那些假的现象、事件乃至新闻,这两个方面同样重要。过去的这些年,我读《北京晨报》,在这两方面都有不少建树,我觉得应该继续保持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视界

我平常关注的新闻大约有几类,对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的报道、虚假问题的报道以及各种和科学有关的报道等等,阅读新闻和一个人的兴趣有关,就个人兴趣而言,我对以上这些类型的新闻比较有兴趣,对于晨报,虽然没有连续地看,但也没有长时间中断过,因为时常会有让我感兴趣的报道。

■语录

●在网络时代,信息膨胀的世界里,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有科学理性的精神,培养出识别真假的能力,在信息的海洋里能够获得助益,而不受虚假信息的侵害。
●打假只是碰上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当时就真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感觉。
●我有点类似令狐冲,当然也有点像萧峰,经常是一个人独对很多人。



最严论文造假惩罚制度尚需实施细则

20 07 2012年

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被指条款过于抽象,
规定太笼统,缺乏实操性,有可能重拳打到棉花上
最严论文造假惩罚制度尚需实施细则

本报记者 叶铁桥
《中国青年报》2012年07月19日

虽然被认为是论文造假者可能遭遇的最严厉的惩罚制度,但教育部在7月16日公布的《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仍被一些知名打假人士和教育问题观察者认为存在问题,比如条款太抽象,规定太笼统,一些惩处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等。

《办法》未对抄袭、剽窃的概念作出界定

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办法》不仅未对抄袭或剽窃的概念作出界定,而且也没有分清抄袭(或剽窃)的多种不同情况,例如是观点剽窃、数据抄袭还是文字抄袭,是整体抄袭、大部分抄袭、小部分抄袭还是个别地方抄袭,不同的情节应予不同程度的处理,但这些都没有具体规定。“这个处理办法还只是很虚的原则性条条,不具有可操作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我们国家没有学术共同体,评价标准也不一,对抄袭和剽窃的定义各行其是。过去的学术不端或学术腐败问题难处理,就是因为相关规定原则性过强,可操作性差,即使社会上共同认定的抄袭、剽窃行为,当事人也总会作出“过度引用”等诡辩逃避责任,从而导致对学术失范的“零容忍”变成了“零作为”。“要让这个《办法》有可操作性,必须要出台实施细则,将一些概念作出界定,不能留下太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葛剑雄也认为,这个暂行处理办法没有对一些概念比如抄袭、剽窃等作出界定,肯定会在实际案例中引发争议。“应由主管部门(如教育部学位办、各省市教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细则。”

学生论文有问题该不该问责指导教师

《办法》中的一些具体条款也引发了争议。如第八条规定,“指导教师未尽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其负责指导的学生学位论文存在购买、他人代写或者抄袭、剽窃等作假情形的,学位授予单位视情节轻重,可暂停其招生、取消指导教师资格,并可给予处分直至解除聘任合同等处理”。
有声音认为,学生出的问题不该由教师承担。
方舟子认为,这一条里用了“可”,说得不明确。从理论上说,学生的论文出了问题,指导教师至少负有监督、审查不严的责任,对教师给予一定的处罚并非不公。“特别是现在学生当中之所以会出现大面积抄袭的情形,与指导教师不负责任、学校大量扩招有关,如果规定教师也要受处罚,让教师更负责任,有助于遏制抄袭的泛滥。”
葛剑雄也认为,学生论文中出现此类问题,即使教师完全没有直接责任,至少也说明他不适宜指导学生,所以暂停招生是合适的,并非不公平。

重新审查问题论文应限定时间节点

《办法》中第九条规定,“对已经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发现存在购买、他人代写或者抄袭、剽窃等作假情形的,该论文评阅人应当重新评阅,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当重新审查,并分别写出评阅意见和审查报告,送交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重新审议”。
有声音认为,重新审查等没有时间节点的规定,本来该有的调查有可能拖一拖就拖黄了。
这种状况确曾出现过。比如,中国青年报曾揭露广州体育学院原院长许永刚博士论文存在严重抄袭问题,当事人许永刚已于2011年3月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调离广州体育学院。
然而,今年4月,记者向许永刚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求证后发现,许永刚的博士学位仍未被撤销,有关负责人的答复是“此事正在按有关规定处理”。
记者发现,苏州大学2009年公布的《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虽规定:“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确认学位错授或发现有舞弊作伪等违反学位规定者,院(部、所、中心、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应予复议,经半数以上成员通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可作出撤销已授学位等有关决议。”但该细则也没有作出时限上的规定。
方舟子认为,认定抄袭通常并不难,所以完全可以限定时间,例如在接到举报的半年内作出决定。
葛剑雄也表现,如果没有一个时限,很多事就会在拖延中不了了之。“外界质疑那位‘最年轻市长’硕士论文抄袭已有多年,清华一直说在调查,但不知何时会有结论。”

问责学位授予单位的规定如无细则必定形同具文

《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其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出现多起或者连续出现购买、他人代写或者抄袭、剽窃等作假情形的,由国务院或者省级学位委员会停止或者撤销其授予学位的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减其招生名额;并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学位授予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
葛剑雄和方舟子都认为,这些条款没有作出数据上的限定,有可能导致流于形式。
葛剑雄说:“这一条如不制定细则,并切实实施,必定会形同具文。”
熊丙奇则担忧:“对于这一条,鉴于学术不端处理会给学校带来严重后果,甚至被取消学位授予权,影响到来年的招生,对于学术不端,学校会严肃处理吗?还是会百般遮掩?”

“专门机构”到底指什么机构

《办法》中第十二条规定,“对本单位出现学位论文买卖、代写、抄袭、剽窃等作假情形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当指定或者委托专门机构进行调查认定,并由其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是否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者撤销学位的决定。”
对于“专门机构”的提法,葛剑雄觉得很奇怪。他说,目前我国大学里,除了各校自己组织的学术规范委员会或学术、学位委员会外,根本没有什么“专门机构”,除非涉嫌违法,才能由法院受理。对涉及校领导或上级领导的论文,校内一般处理不了,有了结论也难服众。“如不落实,此条规定也毫无实际意义。”
熊丙奇说,他也不知道这里所言的“专门机构”到底指什么机构,他表示,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内部的学术不端,尤其当事人是院士和校长时,学校往往采取不知情、不调查、不处理的“三不”态度,还美其名曰维护学校的声誉。“对于这些人的调查,确实应当启用中立的第三方机构。”
方舟子认为,对涉及普通学生的学位论文,如果都要由第三方机构来认定,会很麻烦,由校级机构来认定即可。但他也赞成“对涉及系、校领导的事件,应该由第三方机构来认定”。

有时候仅仅撤销学位对造假者并无负面影响

葛剑雄还对《办法》中第六条的规定有建议,该条规定,“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出现购买、他人代写、或者抄袭、剽窃等作假情形的,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已经获得学位的,依法撤销其学位。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者撤销学位的,从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各学位授予单位不得再接受其学位申请。”
问题在于,虽然规定已获得学位者可撤销学位,但撤销后往往对凭借学位获得工作及其他利益的造假者很难有什么负面影响,对此,葛剑雄建议,应由国务院相关部门、中纪委、中组部等制定办法,出台处理意见。“如没有相应的制度,学校取消其学位,当事人可能毫发无损,甚至可以继续使用。我认为,对于这些造假者,至少应规定在中央或省市媒体公布出来。”
葛剑雄还表示,条款中对处理意见产生争议如何处理并无规定,“包括被处理对象和举报人,如果不服,该向谁要求复议,由谁裁定,几轮终结,这些都没有明确规定,目前也没有一个机构来受理这类问题,这很容易导致为一个案例产生无休无止的争议,所以在这方面应该明确”。
“如果没有实施细则,我认为这个《办法》对于遏制论文作假不会起到什么大的作用,重拳可能会打到棉花上。”熊丙奇这样跟记者表示。



食物中的剧毒物质

17 07 2012年

今年6月初的一个早晨,在美国德州中部的一个牧场,一群牛正在吃草。突然,远处的牛仔听到了牛发出了痛苦的咆哮声,他以为有母牛要生产,赶快冲过去,却看到公牛、母牛都瘫倒在地上,有的已经死亡。几个小时后,这家牧场的18头牛死了15头。兽医对这些死牛进行解剖,在它们的体内都发现了氢氰酸,在牧草里也发现了氢氰酸,认定是氰化物中毒。

这件事引起了CBS电视台的注意,他们派记者做了采访,随后在6月24日以“转基因草与牛群死亡有关”为题做了报道,因为记者以为那群牛吃的那种牧草蒂夫顿85号是一种转基因草。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士总爱传一些吃转基因作物导致人畜中毒的小道消息,但都经不起推敲。这一次有大电视台报道,似乎证据确凿,于是这条消息迅速通过脸谱、推特和微博传遍了全世界。第二天CBS就发了更正,其记者摆了乌龙,分不清转基因和杂交的区别。蒂夫顿85号是一种用杂交方法培育的狗牙根草,早在1983年就已在美国佐治亚州的蒂夫顿培育出来(所以叫那个名字)。即便这种草有毒,也与转基因无关。

那家牧场已种了这种牧草长达15年,以前都好好的,为何突然变成了毒草?这可能和当地长期干旱有关。在恶劣的环境下,原本安全可食用的植物有时会产生毒素。在同一个地区的其他牧场的蒂夫顿85号牧草中也检测到了氢氰酸,但是他们的牛群并没有中毒死亡。为什么只有那家牧场的牧草的氢氰酸含量高到足以立即杀死牛?或许那家牧场的牧草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许他家给牧草施的氮肥被氰化物污染。氰化物都含有氮元素,有的就直接被当作氮肥使用。

一提起氰化物,人人知道那是剧毒物质,许多人马上会想起电影里的人物咬氰化钾胶囊自杀的镜头。但是氰化物并非都是人造的化工产品,在自然界中它到处都是。至少有3000种植物含有氰化物,它们是含有氰基的糖苷,氰基被封锁了起来,是没有毒的。这些氰基糖苷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平时可能是作为储存氮元素用的。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作为植物保护自己、抵抗不受欢迎的害虫和草食动物的化学武器。害虫、草食动物在咀嚼草木时,植物细胞的液泡破裂,里面的氰基糖苷跑出来,细胞质里的酶把配糖中糖的部分去掉,就产生了剧毒的氢氰酸。高粱的根中含有高含量的氰化物,所以不怕害虫根萤叶甲的入侵,根萤叶甲一吃它的根就会被毒死,而高粱的近亲玉米就没有那么幸运,根萤叶甲成了破坏性最强的玉米害虫之一。

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很多都含有氰基糖苷,包括小麦、大麦、荞麦、蚕豆、四季豆、苹果、梨、杏、竹笋等等。只不过这些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中氰基糖苷的含量很低(我们的祖先在培育植物时已无意中替我们做了选择),我们每次吃的量很少(跟牛吃的草相比),人体内有酶把它们转化成较为无害的形态,所以吃了不至于中毒。但是有些人解除氰化物毒性的能力比较差,食物中的氰化物就有导致他们慢性中毒的危险。这些人包括吸烟的人(又一条戒烟的理由)、镰刀型贫血病患者和利伯病患者。利伯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患者在20左右两个眼睛出现视神经萎缩。有不少利伯病患者在喝了苹果糖浆后,由于里面的氰化物而失明。

食物的氰化物通常集中在我们不吃的部分,例如苹果核、桃仁、杏仁中。这些不可食用的部分有时被误食或当成药物来使用,就有氰化物中毒的危险了。桃仁和杏仁都是常见的中药,有时还被当成补品。古人认为它们有“小毒”,其实它们都含有大量的氰基糖苷——苦杏仁苷,吃下去后,被肠道细菌中的葡萄糖苷酶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儿童一次吃几粒桃仁、杏仁就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有人以为把桃仁、杏仁炮制、煮沸了就无毒,这是很误导人的,因为炮制、煮沸只能去掉桃仁和杏仁中已有的氢氰酸,但是去除不了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吃下去后还是会被水解成氢氰酸,还是有毒。(作为食品的甜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甚微,一般不会引起中毒)

人们通常以为只有化工产品、化学药品才有毒,天然药物、食物是无害的,却不知道所谓天然的东西同样由化学物质构成,同样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不知道这一点,就很容易成为植物化学战争的牺牲品。

2012.7.11

(《新华每日电讯》20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