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医学院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冒充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

22 07 2012年

    一个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过的网友向我反映说,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在简历里声称“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而其实她在哥大时是以福建医大毕业的本科MD的身份去做博士后的,并没有在那里获得博士学位。

    我查了一下厦门大学医学院网站上傅瑾的简历,是这么写的:

1984-1989本科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
2001-200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副研究员
2003-2006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研究员
2006-2009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助教授
2009-至今,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教授

    说她是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的博士。但在厦门大学药学院师资介绍中,傅瑾的简历却是:

1984年9月-1989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
1994年9月-1999年 10 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理&生物物理,博士
1999-200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与遗传发展学院博士后
2000-2001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博士后
2001-200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副研究员
2003-2006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研究员
2006-200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助理教授, 药物研究中心课题组长
2009-至今  厦门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

    又成了哥伦比亚大学生理&生物物理的博士。一个人怎么可能连自己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业都搞不清楚呢?于是我很想知道她究竟有没有写过博士学位论文。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都会存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里,输入作者名字即可从该馆的图书目录中查到,例如我输入我一个在1997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学的名字,就查到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但是输入“傅瑾”却找不到她的学位论文。美国正规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通常还会送到Proquest存档。我在Proquest搜索“傅瑾”,同样找不到她的论文。

    在获得博士学位前后,还要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写成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但是我没能检索到傅瑾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曾经发表过第一作者的论文,只有次要作者(第二、第三作者)的论文。她的第一作者论文是在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工作期间发表的。能查到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发表过次要作者的论文,也排除了她使用别的名字做博士研究的可能性。

    没有博士学位论文,没有把读博期间的研究工作写成第一作者论文发表,这都说明她没有获得过博士学位,也说明那位网友说她在哥大没有读博士是有道理的。美国医学院毕业生都是医学博士,可以去做博士后。所以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即使是学士也在美国自称医学博士去做博士后。傅瑾应该就属于这种情况,她在哥大做的是这类“博士后”。我写信向哥大校方询问,得到回信说关于哥大学位的确认事宜都已交给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受理。那个机构是收费服务的商业机构,办起来麻烦,我没有去办。一个网友去办了,得到的答复是找不到傅瑾获得过哥伦比亚大学学位或曾经在该校入学的记录。现有的证据已可确认傅瑾的博士学位是假的,接下来应该由她出示博士文凭来反驳,当然她也可以学“天才”来一句“一个人的学位是无法自证的”。

另外,傅瑾在其简历中说自己曾经担任美国加州大学的“副研究员”“研究员”“助教授”,其实那些都是博士后的头衔。她回国前在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Daniele Piomelli实验室工作,并没有独立,官方头衔是“项目科学家”(Project Scientist)。

和讯博客首发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