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消费主张:明白喝水保健康

21 04 2010年

央视《消费主张》4月20日播出。视频见:
http://jingji.cntv.cn/20100420/107585.shtml

主持人:欢迎收看消费主张,今天我们节目依然请来了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李可基老师。昨天李老师给大家讲了碱性水究竟是什么?所谓小分子团低电位还有那些黄色变蓝色的酸碱实验,其实都是蒙人的促销手段。李老师,我发现,碱性水为什么能大行其道,因为有一个概念支持着它,那就是酸性体质。来,咱们先认识一下有些人所说的“万恶的酸性体质”。

小片一:

调查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了这样的说法——酸性体质是导致疾病的万恶之源!在深圳市罗湖区桂园北路宝泉庄的皑康负离子水的销售点,销售人员是这样解释的。

销售人员:我们人体一般是酸性体质,受环境污染、饮食还是一些压力,各种原因,体质是呈酸性的,酸性的体质是疾病和衰老的根源。

在永衡碱性钙离子水的宣传片,董事长曾奕磁是这样介绍的。

曾奕磁:细胞长期泡在酸液里面容易发生病变,变种会导致人体生病+早上起来感觉到很疲劳,口渴或者身体感觉到不舒服,便秘、血脂高,尿酸高、肥胖等等都是由于酸性体质引起的!

而在另一款碱性水的广告中,我们也听到了几乎相同的说法:

(视频)健康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状态,当血液酸化到7.1时,人就会痉挛,当酸化到6.9时,就会成为植物人,到6.8,就会死亡!

还有这个名叫《神奇的碱性水》的宣传片,则将酸的危害讲得更加地直白。

(视频)现代人最大的敌人,成人病的原因,就是酸性废物累积。

看来,酸还真是个可怕的东西?那么“酸”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们一般吃的饮食大部分的全是酸性的物质,包括肉、饭、面,这些东西吃下去全是酸性的

这位销售人员说,一般初生婴儿的体液是弱碱性的,但随着体外环境污染以及不正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我们的体质就逐渐转变成了酸性”。

除此之外,让我们体质变酸,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用饮用的自来水。

家里的自来水肯定是呈酸性的了,+人体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出现疾病,就是因为这些酸性物质对人体,如果若人体自身免疫力不强、那些功能不强,那些酸性物质排不出去,所以造成衰老、甚至说疾病都是酸性体质,一般重症病人,有疾病的人,他的体质肯定是酸性的。

酸性体质真的存在吗?酸性废物又是怎么一回事?带着碱性水的相关资料,记者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字版)

汪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 主任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副所长

北京大学长江学者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汪涛:

那么正常的饮食,比如说我们的蛋白摄入进去之后,它经过分解代谢,最后产生的很多的废物,是一些酸性的废物,

+ 酸性废物我们正常的人就有,+ 正常人要是有肾脏,还有正常的肺功能的话,那么这些很快就能够清除掉,它就能够让PH值正常。+ 如果说你有功能障碍了,你有疾病了,那它就会在身体里面造成堆积,

汪涛教授告诉记者,一些慢性疾病,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人体中堆积酸性废物,但并不是说,是酸性废物的堆积导致了一些疾病,这个因果关系是不能颠倒的。

至于说到酸性体质,汪教授给予了否定。

汪涛:

从我学医的这个当中,我们没有听说过说酸性体质、碱性体质,+ 我看了看关于酸性体质的一些说法,其实是他用了我们临床上面所谓的酸血症,或者是酸中毒的这样一个概念,就PH值,比如说7、7.1、7.2,那么时候已经很低很低了,正常人,我们正常人不可能说降到这样,只有在疾病状态下面。

演播室2:

主持人:关于酸性体质和酸性废物,我们有个调查问题:有一种说法是酸性体质是致病之源,你相信吗?(相信,不相信),结果有7成的人选择不相信,还有3成的消费者选择了相信。李老师,为什么会流行酸性体质这个概念呢?

李可基:像刚才汪教授所说,正常人的体液是偏碱的。一个人的体液如果到了酸性范围,不死也是在医院里抢救呢。但是酸性体质这个说法的流行,虽然包含一点以讹传讹的内容,主要还是歪着推理得出的谬论。

主持人:怎么推导出来的呢?

李可基:

1、      实际情况是这样,现代人吃鱼、肉、蛋、奶、大米、白面越来越多,这些食物到了人体内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蔬菜水果到了人体内会产生一些碱性物质。由于我们吃蔬菜和水果越来越少,这样就影响了体内酸碱调节过程。

2、      按照上面的情况歪着推理,这种食物在人体内的变化被转移到了人体本身,就出来了“酸性体质”的说法。其实,食物在体内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的物质,并不能改变人体内的酸碱,只是使给我们身体增加了一点酸碱调节的工作。

主持人:就是说,无论吃了什么,人体本身都会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或酸或碱,但是,只要是健康的人,肝肾肺功能正常,都会把它排出体外,保持人体酸碱平衡?

李可基:人体内有一个保持酸碱平衡的稳定系统,叫做酸碱缓冲系统,它的作用就是始终保持我们人体在一个偏碱的范围内。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不成,所以人的体液变酸或变碱都不好,并不单单是“酸性体质”有害。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缓冲体系,就是说,人体本身不会受到什么碱性水的改变?缓冲体系是怎么回事?

李可基:人体内的缓冲系统的作用调节身体酸碱平衡。就像我们蒸米饭,不软不硬才合口。有经验的主妇通过调节水和米的比例做到不软不硬,米多了,放点水,水多了,加点米,当然倒出点水更省事。缓冲系统也是这样工作的,酸多了,加点碱;碱多了,加点酸。保持体液的正常ph值。

主持人:所谓体体液PH值,指的是血液的PH值?

李可基:体液包括血液。

主持人:这个有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思?单说起来可能还是有点专业,为了形象的解释这一点,也为了还原真相,缓冲体系是怎么调节人体平衡的。

小片二:什么是人体的缓冲系统

什么是人体缓冲系统?人体缓冲系统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北京市微量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谷学新教授 给我们做了一个试验。

谷学新:这是模拟人体体液的PH值的试验,找一个和人体体液相近的缓冲体系,那么这个缓冲体系是有磷酸一氢钠和磷酸二氢钠组成的

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在试验前,谷教授按照人体体液的化学成分组成,配制了一个模拟人体体液环境的缓冲溶液。

谷教授依照我们每人每天喝一升水的比例,往缓冲溶液中加入永衡碱性钙离子水,让我们看看,会不会产生变化呢?

谷教授:结果发现,加之前缓冲体系是7.4,加进去以后,PH值还是7.4,说明什么呢,人体的体液有一个缓冲作用,外来的一点碱它是不能改变人体PH值的。

试验表明,人喝下弱碱性水之后,模拟人体体液的缓冲溶液的pH值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相反,人如果喝下酸性水,会产生变化吗?接下来,谷教授又做了一个喝下酸性水试验。

谷教授:我们按照我们饮用水的量的比例按照35:1,取35毫升的缓冲溶液,然后加入1毫升的酸性的水,这个水pH值5.76,pH值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试验表明,无论是喝下酸性水还是碱性水,具备缓冲能力的人体体液都能够自动维持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也就是说,人体体液pH值是不会轻易被外界物质所改变的。

谷教授:我们人体的体液,它的缓冲能力要远远超出我们配的缓冲溶液的能力。因此,我们即便,你长时间的饮用这个水,碱性水或者酸性水,它也不会改变我们人体内的体液的PH值的正常范围,在7.35到7.45这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对于一些碱性水、离子水宣传中提到的“能够改变酸性体质和清除酸性废物”的说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胡小松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胡教授:两个字,炒作,没了。+食物进入胃里,胃会大量分泌胃酸,促进它的水解,食物的分解,这个胃酸是多少呢,PH0.9—1.5,是非常非常酸的一种东西,当你喝进去一瓶水,一杯水,假设他说它是弱碱性的,到胃里边已经被彻底地酸化了,已经变化了,也是变成酸的了。

胡教授告诉我们,他曾经对全世界100种世界最知名的矿泉水,做了一个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约40%左右的水的pH值都是7以下的,都是酸性,pH值中性占30%,pH值碱性的也占大概30%,是一个很平均的关系。

胡教授: 我调查了,非常有数据支持,有100种世界知名的矿泉水,+这100种水都是全世界公认的好的水,所以不管PH多少,都是有利于健康的,好的矿泉水。

演播室3:

主持人:李老师,也就是说,正常健康人饮用不同PH值的水后,机体会将其调节到所需要的正常PH值,从而使血液的PH值始终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人体的PH值不会因为饮用水的PH值不同而改变。是这个意思吗?

李可基:是的。碱性水这个东西,跟人体强大的缓冲系统相比,它只是沧海一粟,就像我们在做米饭时向调好米和水比例的锅里放入一粒米或是一滴水,根本改变不了米饭的软硬程度。

主持人:从碱性水的营销宣传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逻辑:酸性废物导致人体产生酸性体质——酸性体质引发疾病和衰老——实验证明碱性水能中和酸 ——所以喝弱碱性水能治理酸性体质,能治病。于是,花高价,买碱性水吧。

李可基:酸性体质这里就不提了。

1、     酸性废物引起疾病也是误导。所谓酸性废物,在体内都有途径处理,在健康人不会积累致病。而且所提到的疾病也不是由于什么酸碱变化所致。

2、     外面宣传的什么心脏病、糖尿病、肿瘤与“酸性体质”的关系,最初是一些国外学者从现代人的饮食变化提出的一种理论,目标是食物,恰巧这些食物都能产生酸性物质,不是什么体质的酸碱。

3、     但是后来的医学研究证明,饮食致病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酸碱问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慢性病等等是由于我们饮食不合理,吃了太多的能量、太多的坏脂肪、太多的精制淀粉和糖等,而吃含膳食纤维、植物化学成分多的蔬菜水果太少。

4、     这种饮食的不合理产生了一些酸性物质只是表面现象,吃点碱不可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调整膳食结构,也就是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

主持人:这样看来,碱性水的理论基础就不存在了。从昨天到今天,碱性水咱们已经明白了,根本就是炒作。其实,市场上除了碱性水,还有许多有说法的水呢。

小片三  庞杂的概念水

不知从何时起,饮用水家族迅速壮大,听听这些名字—— 深泉水、山泉水、蒸馏水、苏打水、钙离子水、负离子水、海洋碱性离子水、还有频谱水、磁化水,甚至是纳米水等等。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这些水产品中不仅有国内的,也有来自国外的,不仅有普通工艺的水,也有号称高科技的水,不仅有普通水源地的水,还有来自高原雪山等一些特殊水源地的水。

走访中,一款包装独特的 “黄金(1142.60,6.80,0.60%)富氧水”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在它的瓶身上写着“独特黄金品质,富含丰富氧气”,在瓶身的背后,还专门标明了该水的独特护氧设计,包括三层瓶身、封氧内盖和专利技术硅胶阀护氧等等。

在深圳。。。,我们找到了富氧水的经销商,听说我们是来买水的,一位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了产品库房。 (女孩拉开门)

女孩:怀孕的特别喜欢找这个,对胎儿好,为什么呢,含氧气

记者:为什么呢?孕妇喝了有什么效果?

女孩:对宝宝好啊,怎么好不清楚,但是你从百度里一搜“富氧水”就发现很多好处了

为了说得更明白,女孩又给我们打开了她们这种水的网页宣传。宣传页面说,所谓的富氧水就是含氧量是普通水3-10的水。

女孩:(看网页说)富氧水具有抗疲劳的作用,它基本的功能就是氧气多,抗疲劳,怀胎的妇女喝这个好。

喝水真的能补充氧气吗?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胡小松认为,负责吸氧的器官是肺和鼻子而不是胃,通过喝水补充氧气根本说不通。

胡小松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我没有见到哪个人缺氧了,送到医院以后插一根氧管放到嘴里,一定是插在鼻孔上,于是是肺吸氧,把氧通过肺放进血液,+胃,不吃氧,也不吸氧,那个氧一定不会通过胃、通过肠子进到我们的人体,什么时候我们的人变成鱼了,我们需要喝富氧水。+依然是偷换概念

专家认为,“富氧水”实际上是利用了人们对于氧气作用似是而非的认知,从而制造出了水能补氧的概念。

方舟子:你喝一升的水,里面含有的氧,即使是完全被我们人体吸收的话,也不如你多呼吸几口空气获得的氧多!

这是一款来自国外的“萨奇苦味矿泉水”,它宣传这是“欧洲皇家贵族清除体内尿酸毒素常用饮品”,具有很多神奇的功能。

女:能清理肠道+我姥姥她岁数大了,80多岁了,她老是排不出便,我就给她买了一瓶。

记者:那你姥姥试了有什么效果吗?

女:我姥姥就是能排便,+排出你体内的肠油(音),有的老太太大肚子,其实就是里面有长油,她吃那些油炸的食品,然后油都攒下,存着,就给她顺下来了。

除了能清洗肠胃,排解便秘,这种水还能清除体内垃圾,养颜美容。

男:一个长期服用呢,对心脑血管的垃圾,肝脏,肝脏不是身体的最重要的器官吗,肝脏里面有很多的垃圾,也可以清除,长期用的话呢,尤其对女同志,还有美容的作用,身体没垃圾了,自然就好了,而且皮肤也好,

记者注意到,在产品包装中还有一张特别附加的“使用细节温馨提示”,上面清楚地写着这种水的使用量是:“保健饮用:每日晚上睡前喝100-200毫升”,“便秘患者:早上空腹饮用200-400毫升”。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水呢?

我们将萨奇苦味矿泉水的矿物质含量和普通的矿泉水进行了对比,发现萨奇苦味矿泉水的镁含量是每1000毫升5033毫克,这比普通矿泉水的70-140毫克的镁含量,高出了71倍。

刘东莉:它是一千毫升里面要有五千多毫克的镁,所以会刺激肠蠕动,会使排便很迅速的,所以说不能当成饮用水来喝这些水。

碳酸镁是一种泻药,通常治疗便秘的用量在10到20克之间,按照萨奇苦味矿泉水的镁含量,喝100到200毫升这样的矿泉水,就相当于一次治疗便秘的剂量。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提醒消费者,摄入镁含量如此之高的水,一定要小心。

方舟子:

镁是我们人体必需的一种矿物质,这没错,但是这个镁是不能吃的太多的。

其实在这款水中,除了镁含量超高之外,钠、氯、钾含量也分别是普通矿泉水钠的含量的29、23和10倍,对此,专家表示这样的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

方舟子: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补充的太高的话,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危害的,不管是维生素也好,不管是矿物质也好,那不是说可以随便乱吃,吃多的话,甚至会导致中毒的。

调查中,记者发现在萨奇苦味矿泉水的出生地捷克,它在网络上是和药品放在一起销售的,而且它还有一个OTC的标志。

方舟子:OCT是非处方药的意思,但是如果是OCT的话,它是按药物来卖了,对一般的人来说,那可不是能够随便喝的,

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水产品,面对生产和销售企业不断出新的虚假概念。水的本来面目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胡教授:水就是H2O,还有什么解释吗,所以我想本细胞生命代谢的所有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必须喝水,第二个,水是一个非常好的,对营养物质的溶解物。一个载送的物质,完了,最最主要的就这两个功能,所有的水都是一个意义

胡教授表示,水的基本功能就是解渴,只要是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没有污染,不含致病菌、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安全、干净,能满足人们解渴这样一个基本生理需求,就是好水,就可以放心饮用。但是在很多概念水的宣传中我们发现,自来水成了不能喝的水!真的是这样吗?

胡教授:回想回想过去三十年,那么到底什么水好啊,安全的水、卫生的水是最好的水,那么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来水的标准,现在2009年的时候,国标达到了各项指标的标准比我们现在瓶装水的水平还高呢,100多项指标,瓶装水才多少啊,30。

其实我们日常喝的自来水是经过市政工程处理的合格饮用水,是完全符合国际水卫生标准的,日常饮用时只需要烧开消毒即可。市面上不论哪种价位的瓶装水其实喝到人体内,起到也都是解渴、帮助代谢等水的基本作用,炒作概念让人多花钱是没有意义的,只要购买符合源自安全卫生的水源地的水即可,其实饮水的目的是为有效地补水,可是近年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概念水产生呢?经过多年的研究,胡教授发现了一个规律。

胡教授:这个规律就是,为什么在六七十年代,炒作一些概念,包括水概念,是在日本,到了八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在台湾,今天在我们中国大陆,它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典型的规律,我们一讲大家就恍然大悟,因为五十年代结束以后,二战结束以后,经过发展,六十年代日本人解决了吃饱的问题,进入了要吃健康、吃安全、吃享受,吃饱了撑的,说白了,我还在预测,再过30年,可能这些风就吹到非洲去了,这就是规律,当我们吃饱了,吃好了,就开始必然走到这样一个阶段,所以理性起来,不要被偷梁换柱,迷魂大法,炒作所浪费自己的钱财。

演播室4:

主持人:这样的水,那样的水,迎合了人们渴望健康的心理,但众多的品种也让消费者有些眼晕,这位云南手机网友问:有些所谓的进口水卖到几十甚至上百一瓶才600毫升,不知道是那些外国水有什么神奇之处,还是就是外国水就是比国产水好?

李可基:

主持人:那李老师,能不能概括一下,什么样的水是好水?

李可基:洁净的水就是好水。

1.     水在医学上受到重视,首先是水与很多传染病的传播有关,例如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自来水和抽水马桶的普及,阻断了病菌的粪口传播途径,人类寿命因此大大延长,其贡献超过了所有医院的贡献。

2.     随着工业化,水的污染问题突出出来,环境恶化最终都多多少少反映到水的质量上来。包括农药、酸雨、苯系物、砷、汞等等。现实是100%没有这些东西不可能,关键是控制在安全限量以下。所以水源地成为了人们对水关注的焦点。瓶装水也应运而生。

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关注水安全问题的核心。所谓安全,就是洁净;所谓洁净,可以理解为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此外,水中的其他有益成分也是健康的关注点,但是有点被炒过头了。其中真正具有医学和营养价值的主要是水中的矿物质成分,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强调要保持这些成分。例如,水曾是北京人重要的钙来源。当然水中多数矿物质成分含量很低,营养价值有限,从食物中同样可以获得。买高价天然矿泉水,买的也是更有保证的、洁净的水!矿物质还在其次。

主持人:其实,最普通的白水,就能起到让人健康的作用?

李:是健康缺之不可的作用。生命没有食物可以维持好多天,没有水一般也就是一两天,所以危机时刻,什么水,洁净都顾不得了,都得喝。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是“每天应足量饮水”。足量就是充分满足一个人经尿、粪、汗和呼吸丢失的水,同时还要结合考虑季节、活动量、体重、个人特点。不要拘泥于每天6杯或是8杯水。

主持人:李老师我问您一下,你平时喝什么水?怎么喝水?

李:口渴了喝水,什么水都喝;常常忘了喝水,所以有机会也多喝。

1.     口渴时人类最基本的保护功能,多数情况可以随着口渴饮水。

2.     大量出汗的极端情况,身体可以在感觉口渴之前处于缺水状态,应根据出汗量及时补水。

3.     有机会勤喝着点水,每次一两杯,有益无害。(泌尿系结石、感染,尿酸,认知……)。但是别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有危险。

主持人:您是口渴了才喝水,可我听说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这样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李:

主持人:这有位。。。的观众问,我父亲七十多了,平时不爱喝水,总说不渴,还说,吃饭的时候喝汤就可以替代水。这有什么危险吗?

李:原则上讲,喝汤同时也喝了水,特别是日常已经养成习惯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老年人对身体水进出平衡的调节能力降低,更容易发生缺水的问题(脱水),特别是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更应注意补水。建议:

1.     保持日常的基本饮水量,一般在6-8杯水之间,饭中液体多可以减量(注意尿量和尿的颜色)。

2.     在出汗多的情况下,如天热、锻炼,增加饮水,饮水量应该是1.5倍的出汗量(看尿色、秤体重)。

3.     服用利尿药、腹泻等有病的情况,也应增加饮水;心功能不好等情况,饮水量需要控制,都最好有医生的指导。

主持人:

这位网友问,我平时喜欢喝茶,每天也喝一杯咖啡,这和喝水有没有矛盾?是不是先完成喝水的额再喝饮料、茶等才好呢?

李:茶、咖啡、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牛奶、粥和汤,以至于水果、蔬菜、米饭、面条等等,其中的水份都可以算做饮水的一部分,加起来算做饮水量,所以没有矛盾、也没有必要与饮水分开来计算。

此外,茶和咖啡的确有一些保健成分,其中的咖啡因对有些人可以提神,但是那些不能耐受的人会失眠。其他饮料和食物则需要考虑饮食的平衡,适量选择和饮用食用。

主持人:请李老师给观众提出消费主张……

李可基:上一次给观众的建议是花钱买水,不浪费钱买什么弱碱性、小分子团、氧等等,对于水中的矿物质成分,可以有,但不是非得有不可。在此之上,补充三点:

1.     买洁净的水:细菌等微生物、化学等污染物含量都在国家规定以下。关键在质控和水源地。

2.     买信得过、买得起的水:商誉高、水源地好,安全系数可能会高一点,但不是必然;关键看性价比和口袋鼓不鼓。

3.     买喝着顺口的水:口感是消费的高一层选择,别忘了保持饮食结构的平衡。喝水的底线是多喝点比喝少了强,只要别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主持人:

今天的消费主张就是这些,下次节目再见。



网易抄袭我的文章打郎咸平的假

19 04 2010年

网易新闻最近一期(120期)的“网易另一面”专栏题为《“造谣者”郎咸平》(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langxianping2010.html)。其中第三部分《转基因:广西转基因玉米是美国的基因武器》的内容如下:

【而首先这篇论文研究的孟山都转基因玉米品种分别是NK 603, MON 810, MON863,根本不是郎咸平说的“孟山都这两个种子”(指用来培育迪卡007的PA212和PA31)。其次,这三个法国人根本没有做过任何试验,他们在论文中说得清清楚楚,采用的是孟山都提交给欧洲政府公开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说,这个被郎咸平称赞为“非常仔细的实验,都是孟山都自己做的。第三,这三个法国人是用孟山都的实验数据,用一套没有获得公认的统计方法重新进行分析,才有了所谓“惊人发现”。对这篇论文的结果,法国生物技术高级咨询委员会并不认可,认为这篇论文没有提供任何可接受的科学证据(文档)。郎咸平提到的其他几个实验,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不被认可。】

这段内容摘抄自我的文章《郎咸平用谣言“谋杀”转基因》,却没有注明,让人以为是网易编辑自己写的:

【首先,这篇论文研究的孟山都转基因玉米品种分别是NK 603, MON 810,MON 863,根本不是郎咸平说的“孟山都这两个种子”(指用来培育迪卡007的PA212和PA31?)。其次,这三个法国人根本没有做过任何试验,他们在论文中说得清清楚楚,采用的是孟山都提交给欧洲政府公开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说,这个被郎咸平称赞为“非常仔细的,仅仅是肾脏就观察了尿磷、尿钠、尿钾、尿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和肌酐等等九个指标”的实验,是孟山都自己做的。实际上,这个“非常仔细的”实验,就是郎咸平此前抨击孟山都时说的“掺水的实验”:“因为孟山都在欧洲输了官司,导致他们必须按照欧盟指令CE/2001/18和瑞典农业部强制披露原始的生化实验数据,分别是在孟山都自己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实验室和弗吉尼亚州的Covance Laboratories实验室对其NK603和MON863型转基因玉米进行的测试。”第三,这三个法国人是用孟山都的实验数据,用一套没有获得公认的统计方法重新进行分析,才有了所谓“惊人发现”。对这篇论文的结果,法国生物技术高级咨询委员会并不认可,认为这篇论文没有提供任何可接受的科学证据(http://ogm.gouv.fr/communiques/CP_Saisine-Grosdidier-HCB20090106.pdf)。郎咸平提到的其他几个实验,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不被认可。】

此外,第四部分把美国大学的助理教授当成“助教”,说助理教授、副教授不是教授,是对美国大学体制的无知。美国大学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都是教授,通常也都是博导,地位不亚于中国大学的正教授。



“一虎一席谈”转基因辩论节目完整视频

18 04 2010年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P2DE9jbsho/



向肖传国要十万“奖金”

17 04 2010年

2010年4月15日《南方周末》报道,肖传国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宣布:“欢迎科技界同仁和全国媒体逐条核查方舟子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的对我的所有指控,查到一条属实,奖金五万。”其实肖传国以前就在网上这么宣布过了,不过网上的话是不好当真的,可以推说是ID被人盗用嘛。这回有《南方周末》的金字招牌,就不好再否认自己悬过赏。我就从肖传国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申请材料中找出两条,谁愿意都可找他要十万元奖金。这两条不涉及“学术争论”,而是简单的翻译问题,无需用到任何专业知识,任何懂一点英语的人都可以判断。敢在众位院士面前玩这种翻译技巧,可见其艺高人胆大。

一、肖传国在2007年中科院院士申请材料中声称:“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证实了”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人工反射弧)理论。并为国内外权威教科书采纳:《外科学》第四、五、六版,《CAMPBELL’S UROLOGY》,8th Ed. 2002。”

《CAMPBELL’S UROLOGY》是一本文献综述,在该书第26章共引用了600多篇文献,其中有一篇肖是共同作者,如此而已。

在申请材料中,肖如此翻译《CAMPBELL’S UROLOGY》的有关段落:“(1999)报告了一个巧妙的人工建立的’皮肤-中枢-膀胱’反射弧。这个新的反射通道能在脊髓损伤后启动排尿而不伴有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

肖附了原文,原文是:One fascinating set of experiments that relates to the concept of establishing or promoting a reflex pathway for micturition are those reported by Xiao and de Groat (1999). These individuals created a skin to CNS to bladder reflex pathway in cats…

准确的翻译应当是:“肖和德格罗特报告了与建立或促进排尿发射途径的概念有关的一套吸引人的实验。这些人在猫中制造了一个从皮肤到中枢神经系统到膀胱的反射途径……”

肖的翻译与原文差别太大,主要有如下问题:漏掉了其合作者(实际上是项目负责人)德格罗特(按:此人不久前发表的有关综述中,只字不提这篇论文);不提这是对猫做的实验,而不是人体试验;添加了“巧妙的”评价。

二、肖在申请材料中还声称其论文“被评为2004年美国泌尿外科年会最佳论文”,附了一则会议报道,声称评价其工作说:“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能有效、安全地治疗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神经性膀胱功能失控和尿失禁。这是泌尿外科领域最重要的进展。”

但是比较报道原文,并没有“2004年美国泌尿外科年会最佳论文”的内容。只是摘录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论文摘要。“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能有效、安全地治疗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神经性膀胱功能失控和尿失禁。”这句话就是摘自肖本人写的论文摘要,不是会议的评价。原文没有“是泌尿外科领域最重要的进展”的内容。“这是泌尿外科领域最重要的进展”这句话是肖翻译时加上去的。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转基因辩论节目播出时间

16 04 2010年

首播:4月17日(星期六)晚8点
重播:4月18日(星期天)午1点



“有望获诺贝尔奖的手术”?

15 04 2010年

记者:柴会群
南方周末2010-04-15

关于这场号称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手术,美国临床医生PETERS给出了另一种说法,手术结果是“复杂的”,虽然事先考虑到难度,但仍然“令人失望”,他无法回答手术带来的风险与收获,哪个更大

4月5日,海南儋州蓝洋农场王亚伍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自北京的律师彭剑,前来了解王的儿子小善善的病情。

4年前,小善善曾是一场媒体发起的“爱心跨省救助”的主角。这位因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小便失禁的孩子,在媒体的帮助下,在郑州被实施了一种名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手术。

这个手术一度是全家人的希望所在。按照相关宣传,术后,“只需挠挠大腿内侧,就可以自主控制排尿,甩掉尿袋子。”

媒体为他进行了募捐,医院则免去了医疗费,这次感人的爱心活动还促生了一笔基金,用以类似病人的治疗。

如果不是律师彭剑的介入,故事原本应该完满的结束。以手术成功实施为标志的爱心大救助结束之后,小善善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全国各地不少看到报道的类似病人,则慕名去郑州做同样的手术。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小善善的病并没有“治好”,母亲陈冠香说,他至今仍离不开尿布,而且手术后脚变形,走路“一拐一拐的”。

在找到小善善之前,彭剑已经作为两名患者的代理律师,分别将现已“解散”的手术医院告上了法庭。

两起诉讼均不可避免地涉及肖氏手术及其发明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肖因为当年与科学打假人士方舟子的一场官司而被公众所知,彭剑正是方舟子当年的代理律师。

那场历时五年多的打假风波从最初的学术争议开始,愈演愈烈,最终的焦点停留在肖传国声称“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手术的真相上。

nanzhou1.jpg

肖传国

nanzhou2.jpg

方舟子

nanzhou3.jpg

手术后广西孩子的脚畸形,因缺乏照顾,孩子的脚溃烂,现面临截肢的危险 (病人家属/图)

试验:从美国动物到中国病人

在彭剑搜集相关负面病例时,“肖氏反射弧”理论和手术的发明人——肖传国正在全世界推广他的肖氏手术。

他对手术前景非常乐观:“如果运气好的话,我有可能五六年后获得诺贝尔奖。”肖传国说。

肖传国有望获诺贝尔奖的说法,还出现在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病房过道的宣传栏上。里面引用肖的老师、已故院士裘法祖及一位美国专家的话说:“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技术有望获诺贝尔奖。

此手术即为“肖氏反射弧”,它是由肖传国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其专业定义是:利用截瘫平面下的神经,手术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经皮肤刺激诱发的排尿反射的设想。这个设想目前已经在多所医院成为一种临床收费手术,用以解决特殊病人的排尿问题。

肖传国说,肖氏反射弧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开始进行动物试验。1995年,当时还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助理教授的肖传国,得益于一个偶然机会,开始在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的截瘫矿工身上做临床试验。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之所以没有首先在美国做,是因为“在美国申请基金非常慢,最快也要等一年半到两年,而且美国对做临床研究审批很严”。

在质疑者眼中,肖氏反射弧从美国的动物试验到中国的临床试验,被解读为“从美国猫的身上直接搬到中国人的身上”。

肖传国2003年曾在国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此次参与临床试验的共有15名截瘫病人,其中10人有效。成功之后,又于2000年在武汉应用于先天性脊膜膨出患者身上,用肖的话说,同样获得了成功。

肖传国给南方周末记者提供了两名当年做肖氏手术的矿工,记者电话咨询时,其中一名史姓矿工表示有效,只是脚趾的功能受影响(该病人腰部有损伤,尚能行走)。另一名樊姓矿工则表示“不理想”。据他介绍,与其同批手术的其他四人也没啥效果。

1999年和2004年,卫生部先后两次组织对肖氏反射弧(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分别鉴定为“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并建议推广应用。

其中,2004年的成果鉴定有七位院士参与,堪称豪华阵容,一位参与鉴定的专家说,这次鉴定本来要评为“国际领先”,但因为专家的集体反对,最终评定“国际先进”。

除了两次通过卫生部鉴定外,肖氏手术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等多个权威奖项。

在获得多种形式的认可之后,肖氏反射弧手术在多家医院成为临床常规手术。

为小善善做手术的神源泌尿外科医院,即为肖传国、郑州大学教授高晓群等人成立的一家股份制民营医院,以做肖氏反射弧手术为专长。

该医院2006年8月开业,小善善被报道为第一例病人,由肖传国本人亲自执刀手术。据肖传国称,神源医院成立三年以来,到去年下半年停办为止,一共做了1400余例手术。

就在肖氏手术在国内成为一种常规手术的时候,在肖传国做动物试验的美国,目前却仍处在临床试验阶段。

2006年,得知肖氏手术在中国80%的有效率,美国Beaumont医院的几位医生曾到肖传国处学习,后来在本医院开展了临床试验。

被质疑的80%-85%“成功率”

肖氏手术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成为肖传国事业上的一个亮点。

据他介绍,这也是老师裘法祖的建议,因为中国的病人随访很困难,就科研价值而言,在中国做一万个病人,不如在美国做十个病人。不过,这一观点受到一泌尿学专家的质疑:中国人就那么笨?

同样在2006年,肖传国还打赢了与“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的官司。2005年9月,方舟子在接受一家网站的在线访问时,将矛头指向肖传国。称肖所谓“国际公认的”“肖氏反射弧”理论,是利用国内外信息不对称的“自吹自擂”。

彼时,肖传国参与中科院院士补选,并最终失败。他认为,正是方舟子的“污蔑”使他落选院士。

肖传国遂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方舟子告上法院,要求对方赔礼道歉、支付名誉损失费十万元。

一场马拉松式的连环诉讼由此拉开帷幕。而本来鲜为人知的肖氏手术,也因为这场官司,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

在肖传国提交给法院的相关证据中,有一段出自一部国外著作的翻译文字,用以证明肖氏反射弧并非肖传国“自吹自擂”:肖(1999)报告了一个巧妙的人工建立的“皮肤-中枢神经-膀胱”反射弧。这个新的反射通道能在脊髓损伤后启动排尿而不伴有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

然而,有方舟子的支持者与原文对照后发现,中文翻译与原文严重不符:原文写明实验是肖和另一人所做,并非肖一人所为,肖传国在翻译中删去合作者的名字;原文介绍的是一个猫的实验,译文却避而不提;原文并无“巧妙的”这种用语,“巧妙的”一词系翻译时添加。

对于肖氏手术在美国开展的临床试验,也受到方舟子及支持者的质疑。

该试验于2006年12月在美国Beaumont医院开始,有9名患者参与(与中国作为常规收费手术不同,在美国做这项研究有专门的基金,病人不需要付费)。按肖传国的说法,成功率比国内还高,将近90%(国内是80%-85%)。一篇关于此次试验的论文中也提到:9个病人全部表现出膀胱反射弧的收缩能力和膀胱的排空能力。

不过,方舟子的支持者却找到一篇领导这项临床试验的医院泌科主任PETERS接受美国媒体St.Peersburg时报采访的报道,对试验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

报道引用PETERS的说法称,共有12个孩子(而不是9个)接受了手术,3个是脊髓损伤,9个是脊柱裂。3个脊髓损伤的孩子没有被手术改善。另外9个孩子中,7个有“明显的改善”。但是“9个脊柱裂的孩子中有8个腿脚变得不灵,手术前他们都能走路”。

PETERS认为,手术的结果是“复杂的”,虽然事先考虑到难度,但仍然“令人失望”。他无法回答手术带来的风险与收获哪个更大。

对于国内成功率85%的说法,肖传国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为是指就能随访到的病人而言。在记者就“成功”的标准向其询问时,他说“成功率”应为“有效率”,只要病人手术后的情况比手术前好,就算有效。据其介绍,神源医院做过的近1500例病人中,能随访到的大约为500例。

85%这个数字还出现在郑州大学泌尿外科研究中心为肖传国申报院士出具的一份证明中,该证明写道:郑州大学神经沁尿外科研究中心,自2006年1月开始应用肖传国教授发明的“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技术,治疗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117例,术后随访8个月以上60例,85%的患者大小便已恢复正常。

然而此证明却被方舟子的支持者指为造假,因为证明出具的时间是2007年2月,郑州大学神经泌尿外科研究中心(即神源医院)2006年8月才做第一例手术,不可能有随访8个月的病人。更不用说有60例。

肖传国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神源医院实际成立时间早于8月,小善善也并非第一例,在小善善之前已经做过两三个病人。但此说法仍无法解释证明中“60例病人随访8个月”的提法。

仍在用尿布的“小善善”

2006年7月,武汉市江汉区法院判决肖传国胜诉。令方舟子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

判决一出,立即在学术圈引起强烈反响,并形成挺方派与挺肖派两个阵营。数百位海内外学者以署名公开信形式对判决表达不满,支持方舟子。这次判决还催生了一个基金,用以支持方舟子学术打假。

而被方舟子“打假”伤及的一些人则结成“反方同盟”,成为肖传国的支持者。

胜诉之后,肖传国再接再厉,又在北京将方舟子告上法院。事实上,肖传国两年内先后五次以相似案由将方舟子告上法院,甚至还以“诽谤罪”对方舟子提起刑事自诉。

不过,北京的诉讼最终以肖传国败诉告终。这意味着案由基本相同的两个官司,因为起诉地的不同,结果完全相反。

除了在法庭上的较量,挺方派与挺肖派也在网上展开激战。前者以方舟子的新语丝为阵地,不断揭发肖传国及肖氏手术的内幕;后者则以肖传国作为发起人之一的虹桥教育论坛为阵营,对方舟子展开进攻。

经过几轮激战之后,双方2008年略有消停,在此期间,肖传国曾于2007年再度参选院士,结果仍以失败告终。

然而,到了2009年9月,因为法院对方舟子妻子的一桩“强制执行”事件,使得双方恶战再度升级。

原来,在肖传国状告方舟子的第一起案件中,虽然武汉地方法院判决肖传国胜诉,却迟迟未能执行。

然而,终审判决两年半之后,方舟子妻子发现,其工资卡上少了四万多元。原来是被武汉地方法院“强制执行”。据悉,此番举动是武汉法院“清理执行积案”的结果。据说因为方舟子身份系华侨,没有身份证,也找不到其银行账户,法院无法对其执行,故以“夫妻共同财产”名义从方妻账户上扣款。

不过此执行方式却引起争议,挺方派甚至直指法院“公然抢劫”。

在抗议法院的同时,挺方派将目光转向接受肖氏手术的患者。在双方论战期间,新语丝网站曾收到患者的投诉信,反映接受肖氏手术后没有效果。

律师彭剑就此展开专项调查,寻访了上百例病人,并最终找到了肖氏手术的典型病人“小善善”。

南方周末记者按照彭剑提供的名单电话咨询了几位病人,均称手术无效。

不过,按肖传国提供的一份名单,被问及的病人对南方周末记者多称恢复较好。肖传国认为,方舟子支持方提供的失败案例和他提供的成功案例均不能说明问题,他亦建议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受到质疑的“小善善”案例。

然而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小善善”似乎不能视为肖氏手术的成功案例。其母亲陈冠香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说,手术到现在已3年多,但小善善仍“没有好”,至今离不开尿布。

陈还表示,与小善善同批手术的另外七八个类似孩子同样“没有好”。不过陈也承认,小善善手术后排尿情况比手术前好一些,至少不用再打针吃药。

陈冠香说,小善善在做神经手术时还做过一个膀胱造瘘手术。一位泌尿学专家认为,其排尿功能比先前有改善,可能是造瘘手术的结果,而小善善拔管后多年仍不能自行控制排尿,说明神经重建手术本身效果不好。

陈还向南方周末记者披露,手术半年后去医院复检时,医院曾安排他们接受采访,并事前让小善善大量喝水,以便能够当着记者的面撒尿。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泌尿外科教授金锡御说,要想真正检验肖氏手术的有效性,需将病人术前和术后的客观指标作全面对比,客观指标包括尿动力学检查、肾脏功能检查,由第三方进行评估,有改善说明是有效的,无改善说明是无效的。

金锡御同时也是2004年卫生部对“肖氏手术”鉴定的专家组成员,不过在他看来,当年的鉴定资料很有限,时间也不够,只有一个下午,而且裘老坐在那里(指裘法祖)一开始就讲:这是国际领先……

肖传国:所有攻击我的人都是污蔑

3月20日下午,围绕着与方舟子的纷争以及“肖氏反射弧”手术,肖传国在其办公室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关于打官司

别的科学家不跟方舟子打官司有两个原因,主要原因,他是在抓别人的小辫子,哪个人没有个小辫子?他跟你无限放大纠缠。比如说××,报纸上登了他一篇报道,是记者以第一人称写的,报道他的先进事迹,好像叫“党指引我攀登科学高峰”,记者把他在美国工作三个月写得不准确,他抓住这个小辫子。

但是我们不同。我在美国呆了二十年,我觉得知识分子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要跟中国科学界讨个说法,人无完人。

科学本身就是个不断纠错不断前进的过程,不可能每一篇文章发表的都是绝对真理,一定是一点问题没有,如果你对科学家采取这种方法,无限上纲,而且匿名,你网站几百个人一起攻击,这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方法。

为什么我敢跟他上法院,你把我放在显微镜下,全中国全世界恨我的人都在帮他挖地三尺找我的问题,找出问题没有?任何攻击我的人,一定是污蔑。

欢迎科技界同仁和全国媒体逐条核查方舟子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的对我的所有指控,查到一条属实,奖金五万。

关于“肖氏反射弧”

科学一旦形成定理,就必须有广泛的应用性。它(肖氏反射弧)先解决截瘫的问题,但既然能解决(截瘫),另外一个问题 (指先天性脊柱裂)也能解决,我们在国家支持下,的确也解决了。每一千个新生儿就有一个(脊柱裂患者),生下来大小便就不能控制,绝大多数活不到成年,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你看CNN没有?所有全世界的大媒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统统都报道过我的事,而且不是一次,几次!CNN是专门到我们协和医院采访的!

裘教授,我老师,说我们这个工作,快五年,慢十年,应该可以得诺贝尔奖。

关于美国临床试验

在美国最大的私立医院,我们做了9个人,4个人全好了,已经根本不需要药物了,最近我们又做了4个病人,2个又能拉尿了。

现在美国政府又给了钱,因为他们的结果太好了,在大学进行推广,(记者插入:临床试验吧?)第一期临床试验,第一批病人,非常成功,基本上做一个好一个,比我们中国的还做得好,我们中国的对外讲,一般80%-85%的成功率。他们基本上做到90%了。就说明我是客观的,我的文章和美国做出的一样。

关于“成功率”

我们是1988年开始做动物试验,1995年又在美国申请基金,又到中国,当时是平顶山矿务局到美国访问,一定邀请我们把(截瘫矿工)大小便问题解决了,谢天谢地。现在在美国做起来非常不容易,管得非常严。

当时我跟裘教授商量,裘教授说,我们在中国做一万个病例,抵不上在美国做十个,为什么,中国病人做了以后不能按照你的要求做回访。好了让他回来得求爷爷告奶奶,不好了才回来。你说我们做了将近两千例了,我们以80%成功率算,不成功的有多少?你做得越多,不成功的也越多。所以他找个几例十几例来攻击你,这个太轻而易举了。像这种病都是绝症,我把他基本解决了,什么叫解决了?我20%的成功率都不得了,就像十个癌症病人,我能够完全治好两个,我这个一定是不得了。

你知道断指再植成功率多少?75%。我们这个是85%,9个,大便好了,8个小便好了。其实有一半好了就了不得了——有一个好就了不得了。你这是不治之症,治好了一个就说明肖氏反射弧能成立了。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发明的手术,被美国政府几百万几百万地拨款,我已经花了几百万,他们又要花几百万。全世界都在做起来。丹麦也开始了。

你们的污蔑攻击,对我没有用,你看看我讲的这些东西,任何人都挡不住,只会害了病人。他本来可以通过这个治疗保住生命,恢复正常人的生活。这些病人要不做手术,要么瘸,要么死。

关于院士评选:

如果没有方舟子,我应该早就是院士了。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从来不搞关系。

我这个部属医院的主任,是973首席科学家,我从美国拿了那么多基金,但我们不是任何一个学会的会员。我报了三次院士,你知道每次医院给我花多少钱?我们省某医院选院士,账上就花了500万。干嘛?这个没办法的。比如,把所有院士都请来当客座教授,请个人讲课,医院建楼剪彩,给个两万块。你知道我花了多少钱,每年每次,两万五千块。就是让院士写推荐信。这样你能评上院士吗?



假设与求证

14 04 2010年

    近年来胡适在国内很时髦,虽然那些捧他的人有的并没有读过几篇他的文章。不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句胡适名言,一般人都是知道的。胡适本来是用它来归纳清儒的考据方法,在1928年《治学的方法与材料》一文中,他进一步把它当成科学方法:“科学的方法,说来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在应用上,科学的方法只不过‘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
    但是科学界这么跟着这么说的人不多,倒是一些搞伪科学的人,喜欢把这作为口号为自己壮胆。比如,大胆地假设特异功能的存在,然后小心地求证。有人曾经说过,即使有99起特异功能被证明是假的,也无法证明第100起就不是真的。求证失败了99次,还要再做第100次,不可谓不小心。如果“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真的是科学的方法,这些搞伪科学的人岂不成了最有科学精神的人?
    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争论中,也经常见到有人喊这句口号。最近有关转基因作物的争论中,有一个法学院教授在报纸上发文《不能将反对转基因的观点视为伪科学》,也以此教育大家“在科学面前我们应保持谦卑的姿态”,“在涉及公众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农业部应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假设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小规模的实验,小心求证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研究当然会用到假设,但是胡适这个命题之成问题,不在“假设”,而在“大胆”。难道“小心的假设”就不科学吗?果真如此的话,绝大部分的科学研究就都成了没有在使用科学方法,因为它们都属于所谓“常态科学”,所提出的假设只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修修补补,毫无惊人之处。有些引发科学革命的惊人假设看上去很大胆,但是那在科学史上极为罕见,不能说只有这些科学天才才在使用科学方法。搞伪科学的人之所以欣赏“大胆的假设”,正是因为他们往往以怀才不遇的科学天才自居。
    科学史上那些貌似“大胆的假设”,一旦仔细地考察,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那么大胆。例如,200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成果——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的作用——被很多人视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范例。获奖者之一马歇尔2008年到中国大学演讲时,国内媒体报道说他:“寄言希望中国的年轻人要敢于去尝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好像胡适的名言已走向世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所熟知似的。
    胃溃疡历来被视为是因为心理压力和生活方式等原因导致、胃酸过多引起的慢性病,沃伦和马歇尔却认为其主要病因是感染了一种细菌(幽门螺杆菌),这个假设看上去很大胆。其实,早在1875年就有人提出胃溃疡是细菌引起的。此后不断地有人提出这一假设,并在人、狗、猫、鼠等动物的胃中发现螺旋菌。反倒是“胃酸过多”的假设较晚出(1905年)。这两种假设各有支持者,多年来一直相持不下。直到1954年,美国研究人员发布一项研究结果,解剖了一千多个人胃标本都未能发现细菌(现在我们知道是因为其方法有问题),把以前在胃中发现的细菌都视为是样本污染所致,“胃酸过多”的假说才占了上风。
    沃伦和马歇尔其实是把一个被认为过时的假说重新提出来。这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大胆假设”,而是因为沃伦自己注意到胃粘膜组织切片中存在细菌,才开始怀疑胃病与此有关。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个假设的正确性,并发现、分离、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求证的过程有时还颇为大胆:马歇尔甚至用吞服幽门螺杆菌让自己患上胃炎的极端方式来证明幽门螺杆菌和胃炎之间的因果关系。
    假设和求证是科学方法的一部分,却不是科学方法的全部。胡适漏掉了假设的前提,也忽略了求证的关键。科学的假设是在已有的证据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提出来的,然后寻找新的证据证明。科学的假设不是凭空捏造、异想天开的“大胆的假设”,而是合乎证据和逻辑的“合理的假设”。同样,科学的求证和“小心”也没有必然关系,它只看证据是否确凿,而不管求证的态度是“大胆”还是“小心”。所以,如果说“合理的假设,确凿的求证”,那才有点科学方法的样子。
    我们再来看转基因食品的问题。“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个假设一点也不大胆,而是普通得近乎废话,因为所有的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转基因食品也不会例外。只不过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要比对传统食品更关注,所以在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做一系列的实验。这种评估方法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所认可,认为非常透彻,已经足够小心。在这种条件下,仍然毫无依据地要求“假设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固然很大胆,却也很无理。

2010.4.12.

(《中国青年报》2010.4.14)



德国姑娘伊姆加德为季羡林终生未嫁吗?

14 04 2010年

方舟子按:季羡林儿子季承即将出的书《我和父亲季羡林》把季羡林当年与德国姑娘伊姆加德的“爱情悲剧”当卖点,据说伊姆加德因此终身不嫁。但据香港电台《讲东讲西》节目2009年7月17日报道,记者找到了伊姆加德澄清此事。女主持人说(粤语): “我要为她澄清,我找到她了,她依然热情,活泼……我把季老的日记翻译给她听,(说到季老)当时如何依依不舍(日记里描述)。我问她是否感觉当时季老对你有意思?老太太反应非常愕然,她完全不觉得(对季老有意思),她对季老印象不是很深刻,反而对田得望的印象深刻。”(新语丝网友blackbox记录)

节目录音见(在17:00):

http://gbcode.rthk.org.hk/TuniS/programme.rthk.org.hk/channel/radio/player_popup.php?pid=3173&eid=94286&d=2009-07-17&player=media&type=archive&channel=radio1

附:
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季羡林与他的德国女友

作者:季承

    父亲到了德国,脱离开自己的家,孤零零地一个人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攻读着枯燥无味的学问,饱尝着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饥谨和各种危险和苦难。但是即便在那种严酷的条件下,父亲还是有机会体味到几个家庭的温暖:章用家,他的女房东家,伯恩克家,迈耶家,弗里堡的克恩家……甚至也有几个女孩使他心动。其中迈耶家的大姑娘伊姆加德(Irmgard)实际上已经对父亲表示了爱意。由于她要帮季羡林打论文稿子,他们有了密切接触的机会。他们曾经度过了一段热恋的时光。他们常常一起去林中散步,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商店里买东西。几乎走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父亲曾为她的美丽的姿容、悦耳的语声、嫣然的笑容而怦然心动,暖流在全身涌动。这时父亲真正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心里充满了幸福的感情。他们同时坠入了爱河。更重要的,这恐怕是父亲第一次真正的恋爱,也可以说是初恋。可结果如何呢?
    伊姆加德一边替父亲打字,一边劝父亲留下来。父亲怎么不想留下来与她共组家庭,共度幸福生活呢?当时,父亲还有可能应聘去英国教书,可以把伊姆加德带去在那里定居。可是经过慎重的考虑,父亲还是决定把这扇已经打开的爱情之门关起来。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理智地处理了“留下来”还是“回家(国)去”的难题。虽然“祖国”、“家庭”使他战胜了“留下来”的念头,但是可以想见做这个决定是多么不容易呀!“祖国”是个伟大的概念,当时在祖国执政的是国民党。父亲对国民党不感兴趣;对自己的那个家也感到索然无味。回去,就好像跳进了两个笼子。可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这两个笼子。父亲的这一决定当然可以誉为美谈,可以说是“仁”的胜利,而且是“至仁至义”。可是这个“仁”却成了我们这一家继续上演悲剧的种子。
    他的这种选择,也给伊姆加德制造了终生的悲剧——据说她因此而终生未嫁。父亲的至仁至义的选择,为什么竟得到了双重悲剧?难道追求至仁至义,就一定要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吗?而伊姆加德为了爱情就一定要孤独一生吗?虽然这的确是一个可以歌颂的恋爱故事,可是为了爱情,就只能有这样的结果吗?
                                 (摘自《我和父亲季羡林》即将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季羡林德国日记中关于伊姆加德的片段:

季羡林先生珍藏的伊姆加德照片
(新星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首次披露)

一九四五年

九月十八日 
七点半到Meyer(迈耶)家去,一直谈到十点半了才回家来,Imgard(伊姆加德)愈看愈可爱。

二十四日
吃过晚饭,七点半到Meyer家去,同Imgard打字,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他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他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十点多回家来。

三十日
星期日,夜里又起来工作了两个钟头,早晨七点起来,吃过早点,校对稿子,十点到Prof. Waldschmidt家去,谈了谈我的论文。十一点回家来,把论文稿子整理了一下,十二点到张勋洋家去,周程同他替我们饯行,士心夫妇,以纲夫妇都去了,吃了顿丰盛的午餐,还吃了点心,一直坐到快六点,我们才出来。我回家拿了钥匙就到***家去,她请以纲夫妇帮我,也是饯行。
到德国已过十年,现在又要走了,我别中国的时候,并没有感到这样的离情,现在反而触目伤感。
十年一觉格城梦,格城仿佛真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了。最难过的就是Imgard昨日又对我说,让我不要走,我真也舍不得离开她,但命运这样,又有什么办法?我们吃完饭,谈到十点,回家来,外面下着细雨。

十月一日
吃过午饭,士心来,告诉我交涉的情形,就走了。三点前到Meger家去,同Imgard打字,四点回家来拿了花到France Piners 家去,她今天生日,五点又回到Meger家,一直打字打到快七点多才回家来。

十月二日
七点起来,吃过早点,到大学办公处前等到Dr. **,一同去见院长告诉他我礼拜六就要走。出来到梵文研究所去,想校对稿子,但思绪如麻,一点也不能安定,只是觉得事情多,不知应该怎样下手。十点到程家去,出来在街上等到Dr. **,说了几句话,到印度语研究所去上中文,今天是我的最后一课。十二点Dr. **走,同程周志讨论我继任人选的问题。回到家来吃过午饭,校阅稿子。
三点到Meger家,把稿子打完,Imgard只是依依不舍,令我不知怎样好。回来校对稿子。五点程周志陆续来,六点多走。我唐卒(仓促)吃了点东西,就进城去参加音乐会,九点半回来。



厮守还是分离,是个问题

13 04 2010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翼鸟是古书记载的一种奇鸟,据说它们不论是飞翔还是栖息,是饮水还是啄食,都不相分离。这当然只是神话传说。虽然古人把它当成事实来叙述,但是世上并无这种鸟。
    古人捏造出比翼鸟,把鸟儿选做爱情的象征,并非毫无依据:90%的鸟都实行一夫一妻制,雌雄长期在一起共同承担抚养后代的责任。相反地,只有5%的哺乳动物这么做,大多数雄性哺乳动物只管交配不管养孩子,雌性哺乳动物只好当单身母亲。
    这并不是由于鸟特别有爱心,而是由它们的生殖方式决定的。鸟蛋必须经过抱窝才能孵化出来,从蛋产下的那一刻起,雌鸟就被拴住了,既不能像其他卵生动物那样把蛋产下了就可以离开,让蛋自己孵化;也不能像雌性哺乳动物那样用怀孕的方式把未出生的后代藏在肚子里带着到处跑。在鸟蛋孵化后,雏鸟无法独立生存,在一段时间内要依赖父母的喂食,直到会飞。
    因此雌鸟不仅要花很长时间抱窝孵蛋,难以外出觅食,本身就需要被照顾;而且还要喂养雏鸟,不像雌性哺乳动物那样有乳汁可用,而是必须时不时地外出带回食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雄鸟留下来帮忙,比如轮流抱窝,为雌鸟和雏鸟提供食物,保护领地,抵抗入侵者或把入侵者引开,就可以显著地增加后代的存活率。
    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雌、雄走在了一起。但是雌、雄不同的生理特征又决定了它们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对雄性来说,它们的使命是尽可能多地传播自己的基因,为此要抓住机会搞“婚外恋”,让别的雄性当冤大头为自己抚养后代。毕竟,在生殖过程中,雄性付出的只是微不足道的精子,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蛋要宝贵得多,一个鸟蛋要耗费雌鸟身体大量的能量才能生成,浪费不起。雌性的使命是尽可能地让产下的后代都能存活、长大。这并非意味着雌性对“婚外恋”都毫无兴趣。有时,雌性选中的老公并不理想,只是在“白马王子”都已被抢走之后的无奈选择,雌性就会为了让后代有好基因去搞“婚外恋”。例如,雌鸟通常会避免与亲缘关系比较近的雄鸟结合,因为近亲繁殖会降低后代的存活率。但是有时雌鸟已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找亲戚“结婚”。在这种情况下,雌鸟就会寻求与别的亲缘关系较远的雄鸟偷情。
    在那些貌似忠贞不渝的一夫一妻制鸟类中,婚外恋的比例也相当高。虽然这种行为并不是总能被鸟类学家观察到,但是用基因检测对鸟巢做亲子鉴定透露了其中的秘密:雄鸟常常在养育着不属于自己的雏鸟。
    甚至父母与它们已有的子女的利益也并非总是一致的。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父母有时反而会抛弃已有的子女。例如,父母的身体状况不佳,继续孵蛋或抚养雏鸟会危及自己的健康,为了以后还能有生殖机会就会牺牲现在的后代。又如,如果“离婚”后某一方有可能很快再婚开始新一轮的生殖,那么它就会选择离家出走另组家庭,把子女扔给前配偶照料。
    一种叫环颈鸻的小水鸟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典型。这种水鸟的雌、雄轮流抱窝,但是在雏鸟孵出后,父母的“离婚”率非常高,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往往是雌鸟另寻新欢,留下雄鸟当单身父亲。雌鸟这么做的动机很明显。由于某种原因,这种鸟的雌雄比例不平衡,雄鸟要比雌鸟多,在一一配对后还留下大量的光棍雄鸟,因此雌鸟很容易重新找到配偶。实验表明,离异的雌鸟平均用1.5天就能再婚,而雄鸟则平均要花上12天才能再婚。很显然,雌鸟是为了能够再婚繁殖更多的后代才抛夫弃子的。
    环颈鸻的雌鸟敢这么做,是因为通常光靠单身父亲就能够把后代抚养大,雌鸟的出走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否则雌鸟就不敢那么放肆了。环颈鸻一窝一般只有3只雏鸟,单身父亲能应付得了。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鸟类学家曾经做过实验,把别窝的雏鸟转移过来,让一窝雏鸟的数量增加为4只或5只(只要是放在自己窝里的雏鸟,环颈鸻都会养),增加抚养的难度,这时雌鸟就不那么轻易离婚了,而在那些雏鸟数量被减少为2只、1只的家庭,雌鸟则更容易离婚。
    在自然状态下,雄鸟不可能去偷别家的雏鸟,通过增加雏鸟的数量来留住雌鸟。不过它们自有办法。它们会使苦肉计,故意让自己的体重大为减轻,显得健康状况不佳,似乎无力单独抚养雏鸟,让雌鸟不敢轻易离去。
    厮守还是分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在衡量了对后代的投入和收益,“计算”之后做出的。当然,鸟类并没有一个数学头脑,这样的“计算”并非有意识的,而是自然选择而来的、无意识的本能反应。再看看人类自身,对婚姻关系的处理其实并不比环颈鸻高明多少,某些做法都很相似。人类是有意识的,但是有时貌似深思熟虑的选择其实也悄悄地受到本能的影响,人类的家庭关系也是如此,和鸟类一样有着相似的进化起源。

2010.4.5

(《中国青年报》2010.4.7)



美联社:猖獗的欺诈伤害了中国科研的雄心

13 04 2010年

猖獗的欺诈伤害了中国科研的雄心

美联社  4月11日

Gillian Wong

(clark翻译)

(中国柳州)当中国的教授们要写研究论文评用来职称的时候,很多都会求助于卢克谦这样的人。

在一间狭小简陋的卧室里,以前也是学校老师的卢克谦正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工作——给教授、学生、政府官员和任何愿意付费的人代写论文,一般300块左右一篇。

“我的观点是为其他人写论文并没有什么错,”他说,“人都有需要其他人帮助的时候,即使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和邓小平也需要代笔。”

代写、剽窃和结果造假在中国学术界是如此猖獗,以至于一些专家忧虑这会妨害中国为了成为科学领导所付出的努力。

共产党当局把科学视为中国现代化中的关键,而且近日要求今年用于科学技术的政府开支增长8%,达到1630亿元。

有报告表明中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国营媒体最近都在为此欢呼雀跃,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经得起检验。十一月,一份英国期刊一次性撤消了来自中国高校的七十篇论文,认定这些都出自两位主要作者的论文都属编造。

“在中国学术欺诈、学术不端行为和违反科学伦理很常见,”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如是说。“这是个大问题。”

批评者将此归罪于无力的惩罚和基于论文数量而非质量的奖励系统。

Dan Ben-Canaan对于剽窃非常熟悉。

这位以色列教授曾在位于中国东北哈尔滨市的黑龙江大学执教九年。2008年一位同事向他索要他的一篇关于一个犹太音乐家1933年在日据哈尔滨被绑架的论文。

“他竟敢在我组织的一个会议上将这篇论文作为自己的文章提交,”Ben-Canaan说。“无耻至极!”

在另一起事件中,他把自己写的一些材料交给了一位来自鼎鼎大名的中国社科院的研究人员。他说当他收到一本这位研究员的著作时完全被震惊了——这本书几乎就是他所提供的材料的复制和翻译,却连一个字的感谢都没有。

发表论文的压力已经掀起了代写的高潮。来自武汉大学沈阳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去年在中国论文代写的费用将近十亿,五倍于2007年的数据。

在柳州这个南方工业城市当中,卢克谦的公司就是提供这种服务的公司中的一家。他的“卢克学术中心”有其引以为豪的团队——由20到30个研究生、教授组成,所涉专业从计算机技术一直到军事领域。

58岁的中共党员卢克谦在网上通过聊天软件接洽顾客,其中大多数是急于晋升的学院教授和四处寻求帮助写论文的学生。他说,有一次,有一个班级的十个学生集体请求为他们代写论文。

“自己独立地做任何事情,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上非常难,所以一个人总需要一些帮助。”卢说。“我就是这么看的,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甚至在卖论文的生意中,还是存在欺骗。武汉大学的研究发现,2007年所买卖的论文当中超过70%都是剽窃来的。

去年早些时候,网民发现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在多达20篇论文中存在剽窃行为。学校将其撤职却还允许其继续执教。

同年六月份,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被指博士论文40%剽窃而来。

而今年三月,中国青年报报道一篇1997年的医学论文在过去的十年当中被反复抄袭。该报道说,两个学生用抄袭侦测软件发现至少来自16家机构的25人从中抄袭,随着调查的继续,更多的医生将会被点名。

方是民(方舟子),一位独立的欺诈揭露者,说他和网民每年都要揭露并在“新语丝网站”上公布一百起左右的学术欺诈案件。

“最常见的就是剽窃和夸大个人学术成就,”方说。

被英国杂志撤消的论文来自于华中地区的井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该杂志的编辑们还在检查来自同一学校的其他论文,并说将来还有更多的撤消。给这些论文的两位主要作者钟华和刘涛打电话、发电子邮件都没有得到回复。与该校的其他研究人员联系,也没有得到回应。

那本杂志,《晶体学报(E)》,发表晶体结构方面的新发现,大多数来自中规中矩的中国的研究。

“中国作者已经向《晶体学报(E)》提交了数以千计的高质量的结构,这代表了对科学的重要贡献,”Peter Strickland在电子邮件中写到。他是国际晶体学联合会下属杂志的执行编辑,《学报(E)》正是其中之一。他说这是第一次在联合会所有的杂志中都发现了造假的论文。

俄勒冈大学中国科学政策方面的专家Richard P. Suttmeier说这些问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国在科研体系现代化方面的努力,当时研究的问责和评估制度还很薄弱。

在试图找到现成的成就评价标准过程中,中国模仿了西方的实践,开始注重高质量的发表,但结果好坏参半。

Suttmeier说,这些问题可能会伤害中国成为全球研究领导的雄心。

“我怀疑非华裔科学家会很少有兴趣和处于一种学术不端行为流行的文化之中的中国同事合作。”他说。

上个月,教育部发布了组建包含35名成员的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而且在一份对相关问题的传真回复中,教育部表示它已经要求各高校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

北京大学的院长饶毅仍然表示怀疑。

政府各部门乐于资助研究,但都不愿意监督,他说。“当局都不愿意扮黑脸。”

美联社调查员Xi Yue对此文有贡献。

网站:
卢克学术中心:http://www.luke99.com
新语丝:http://www.xys.org

Rampant cheating hurts China’s research ambitions

By GILLIAN WONG,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 Sun Apr 11, 12:49 am ET
LIUZHOU, China – When professors in China need to author research papers to get promoted, many turn to people like Lu Keqian.
Working on his laptop in a cramped spare bedroom, the former schoolteacher ghostwrites for professors, students, government offices — anyone willing to pay his fee, typically about 300 yuan ($45).
“My opinion is that writing papers for someone else is not wrong,” he said. “There will always be a time when one needs help from others. Even our great leaders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needed help writing.”
Ghostwriting, plagiarizing or faking results is so rampant in Chinese academia that some experts worry it could hinder China’s efforts to become a leader in science.
The communist government views science as critical to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the latest calls for government spend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grow by 8 percent to 163 billion yuan ($24 billion) this year.
State-run media recently exulted over reports that China publishes more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than any except the U.S. But not all the research stands up to scrutiny. In December, a British journal retracted 70 papers from a Chinese university, all by the same two lead scientists, saying the work had been fabricated.
“Academic fraud, misconduct and ethical violations are very common in China,” said professor Rao Yi, dean of the life sciences school at Peking University in the capital. “It is a big problem.”
Critics blame weak penalties and a system that bases faculty promotions and bonuses on number, rather than quality, of papers published.
Dan Ben-Canaan is familiar with plagiarism.
The Israeli professor has been teaching for nine years a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in the northeastern city of Harbin. A colleague approached him in 2008 for a paper he wrote about the kidnapping and murder of a Jewish musician in Harbin in 1933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He had the audacity to present it as his own paper at a conference that I organized,” Ben-Canaan said. “Without any shame!”
In a separate case, he gave material he had written to a researcher at the prestigiou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 said he was shocked to receive a book by the academic that was mostly a cop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material Ben-Canaan had provided — without any attribution.
The pressure to publish has created a ghostwriting boom. Nearly 1 billion yuan (more than $145 million) was spent on academic papers in China last year, up fivefold from 2007, a study by Wuhan University professor Shen Yang showed.
One company providing such a service is Lu’s, in Liuzhou, a southern industrial city. His Lu Ke Academic Center boasts a network of 20 to 30 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fessors whose specialties range from computer technology to military affairs.
Lu, a 58-year-old Communist Party member, is approached by clients through Internet chat programs. Most are college professors seeking promotions and students seeking help on theses. Once, 10 students from the same college class put in a collective request for him to write their papers, he said.
“Doing everything on your own, independently, should be possible in theory, but in reality it is quite difficult and one will always need some help,” Lu said. “This is how I see it. I don’t know if it is right.”
Even in the business of selling research papers, there are cheats. Among the papers bought and sold in 2007, more than 70 percent were plagiarized, the Wuhan study found.
Early last year, Internet users found that the deputy princip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d committed plagiarism in as many as 20 papers. The university removed him from his post but allowed him to continue teaching.
In June, the principal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Guangzhou was accused of plagiarizing at least 40 percent of his doctoral thesis from another paper.
And in March, the state-run China Youth Daily reported a 1997 medical paper had been plagiarized repeatedly over the past decade. At least 25 people from 16 organizations copied from the work, and more doctors are expected to be named as the investigation by two students using plagiarism-detecting software continues, the report said.
Fang Shimin, an independent investigator of fraud, said he and his volunteers expose about a hundred cases every year, publicizing them on a Web site titled “New Threads.”
“The most common ones are plagiarism and exaggerat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Fang said.
The papers retracted by the British journal came from researchers at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in southeastern China. The editors are checking other papers from the same institution, and say more retractions are expected. Calls and e-mails sent to Zhong Hua and Liu Tao, the two researchers named as lead authors of the papers, were unanswered. Other researchers contacted at the university too did not respond.
The journal,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publishes discoveries of new crystal structures, much of it from legitimate Chinese research.
“Chinese authors have submitted thousands of high quality structures to Acta E, which represent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science,” wrote Peter Strickland, managing editor of Jour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which owns Acta E, in an e-mail. He said it was the first time fraudulent papers had been found in any of the journals.
Richard P. Suttmeier, an expert in Chinese science policy at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said the problems can be traced to China’s efforts to modernize its science system in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when research accountability and evaluation were still weak.
In trying to find ready measures of achievement, China emulated Western practices and began to focus on high-quality publications, but with mixed results, he said.
The problems could hurt the country’s ambition of becoming a global leader in research, Suttmeier said.
“I suspect there will be less appetite for non-Chinese scientists to collaborate with Chinese colleagues who are operating in a culture of misconduct,” he said.
Last month the Education Ministry released guidelines for forming a 35-member watchdog committee. Also, in a faxed reply to questions, it said it has asked universities to get tough.
Rao, the Peking University dean, remains skeptical.
Government ministries are happy to fund research but not to police it, he said. “The authorities don’t want to be the bad guy.”
___
Associated Press researcher Xi Yue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___
On the Net:
Lu Ke Academic Center: http://www.luke99.com
New Threads: http://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