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守还是分离,是个问题

13 04 2010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翼鸟是古书记载的一种奇鸟,据说它们不论是飞翔还是栖息,是饮水还是啄食,都不相分离。这当然只是神话传说。虽然古人把它当成事实来叙述,但是世上并无这种鸟。
    古人捏造出比翼鸟,把鸟儿选做爱情的象征,并非毫无依据:90%的鸟都实行一夫一妻制,雌雄长期在一起共同承担抚养后代的责任。相反地,只有5%的哺乳动物这么做,大多数雄性哺乳动物只管交配不管养孩子,雌性哺乳动物只好当单身母亲。
    这并不是由于鸟特别有爱心,而是由它们的生殖方式决定的。鸟蛋必须经过抱窝才能孵化出来,从蛋产下的那一刻起,雌鸟就被拴住了,既不能像其他卵生动物那样把蛋产下了就可以离开,让蛋自己孵化;也不能像雌性哺乳动物那样用怀孕的方式把未出生的后代藏在肚子里带着到处跑。在鸟蛋孵化后,雏鸟无法独立生存,在一段时间内要依赖父母的喂食,直到会飞。
    因此雌鸟不仅要花很长时间抱窝孵蛋,难以外出觅食,本身就需要被照顾;而且还要喂养雏鸟,不像雌性哺乳动物那样有乳汁可用,而是必须时不时地外出带回食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雄鸟留下来帮忙,比如轮流抱窝,为雌鸟和雏鸟提供食物,保护领地,抵抗入侵者或把入侵者引开,就可以显著地增加后代的存活率。
    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雌、雄走在了一起。但是雌、雄不同的生理特征又决定了它们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对雄性来说,它们的使命是尽可能多地传播自己的基因,为此要抓住机会搞“婚外恋”,让别的雄性当冤大头为自己抚养后代。毕竟,在生殖过程中,雄性付出的只是微不足道的精子,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蛋要宝贵得多,一个鸟蛋要耗费雌鸟身体大量的能量才能生成,浪费不起。雌性的使命是尽可能地让产下的后代都能存活、长大。这并非意味着雌性对“婚外恋”都毫无兴趣。有时,雌性选中的老公并不理想,只是在“白马王子”都已被抢走之后的无奈选择,雌性就会为了让后代有好基因去搞“婚外恋”。例如,雌鸟通常会避免与亲缘关系比较近的雄鸟结合,因为近亲繁殖会降低后代的存活率。但是有时雌鸟已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找亲戚“结婚”。在这种情况下,雌鸟就会寻求与别的亲缘关系较远的雄鸟偷情。
    在那些貌似忠贞不渝的一夫一妻制鸟类中,婚外恋的比例也相当高。虽然这种行为并不是总能被鸟类学家观察到,但是用基因检测对鸟巢做亲子鉴定透露了其中的秘密:雄鸟常常在养育着不属于自己的雏鸟。
    甚至父母与它们已有的子女的利益也并非总是一致的。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父母有时反而会抛弃已有的子女。例如,父母的身体状况不佳,继续孵蛋或抚养雏鸟会危及自己的健康,为了以后还能有生殖机会就会牺牲现在的后代。又如,如果“离婚”后某一方有可能很快再婚开始新一轮的生殖,那么它就会选择离家出走另组家庭,把子女扔给前配偶照料。
    一种叫环颈鸻的小水鸟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典型。这种水鸟的雌、雄轮流抱窝,但是在雏鸟孵出后,父母的“离婚”率非常高,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往往是雌鸟另寻新欢,留下雄鸟当单身父亲。雌鸟这么做的动机很明显。由于某种原因,这种鸟的雌雄比例不平衡,雄鸟要比雌鸟多,在一一配对后还留下大量的光棍雄鸟,因此雌鸟很容易重新找到配偶。实验表明,离异的雌鸟平均用1.5天就能再婚,而雄鸟则平均要花上12天才能再婚。很显然,雌鸟是为了能够再婚繁殖更多的后代才抛夫弃子的。
    环颈鸻的雌鸟敢这么做,是因为通常光靠单身父亲就能够把后代抚养大,雌鸟的出走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否则雌鸟就不敢那么放肆了。环颈鸻一窝一般只有3只雏鸟,单身父亲能应付得了。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鸟类学家曾经做过实验,把别窝的雏鸟转移过来,让一窝雏鸟的数量增加为4只或5只(只要是放在自己窝里的雏鸟,环颈鸻都会养),增加抚养的难度,这时雌鸟就不那么轻易离婚了,而在那些雏鸟数量被减少为2只、1只的家庭,雌鸟则更容易离婚。
    在自然状态下,雄鸟不可能去偷别家的雏鸟,通过增加雏鸟的数量来留住雌鸟。不过它们自有办法。它们会使苦肉计,故意让自己的体重大为减轻,显得健康状况不佳,似乎无力单独抚养雏鸟,让雌鸟不敢轻易离去。
    厮守还是分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在衡量了对后代的投入和收益,“计算”之后做出的。当然,鸟类并没有一个数学头脑,这样的“计算”并非有意识的,而是自然选择而来的、无意识的本能反应。再看看人类自身,对婚姻关系的处理其实并不比环颈鸻高明多少,某些做法都很相似。人类是有意识的,但是有时貌似深思熟虑的选择其实也悄悄地受到本能的影响,人类的家庭关系也是如此,和鸟类一样有着相似的进化起源。

2010.4.5

(《中国青年报》2010.4.7)


操作

文章信息

4篇回复 to “厮守还是分离,是个问题”

21 04 2010年
lee (20:32:29) :

这篇文章和上次那篇谈论篱雀婚姻的文章太相似了。反反复复表达的就是这个观点: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

后代越多,种族长远繁衍下去的希望越大,这自然不错。但是,后代的数量多并不能保证种族就不会灭绝,比如恐龙。更关键的恐怕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你曾经有过如下的说法——天赋是极为复杂的现象,并非由某一个基因决定的,涉及许多个基因彼此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应该是全面的正确的观点。可惜,你没有详细展开你那全面正确的观点,倒是对自己的片面观点更偏爱。

22 04 2010年
方舟子 (05:25:41) :

一个对生物学极度无知,把进化问题和遗传问题混为一谈的人,居然也自以为能够掌握“全面正确的观点”。

22 04 2010年
lee (20:14:39) :

对于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的观点,分辨其中哪一个更全面更正确,这不是很难。

同样,指出一个人叙述上的不合逻辑、自相矛盾之处,也不是很难。

引文:
“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父母有时反而会抛弃已有的子女。例如,父母的身体状况不佳,继续孵蛋或抚养雏鸟会危及自己的健康,为了以后还能有生殖机会就会牺牲现在的后代。又如,如果“离婚”后某一方有可能很快再婚开始新一轮的生殖,那么它就会选择离家出走另组家庭,把子女扔给前配偶照料。”

如果把鸟类放弃育雏的行为(“牺牲现在的后代”以及“把子女扔给前配偶照料”)解释为“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那么,只能认为鸟类已然成精,有着高于人类的智力与精明算计,而不是“鸟类并没有一个数学头脑,这样的‘计算’并非有意识的,而是自然选择而来的、无意识的本能反应。”

其实完全可以做出更朴实的解释。
鸟类没有思想意识,没有亲情,它们只有生理感觉。鸟类交配是受性欲驱动,性交之后有快感奖励;鸟类的育雏行为肯定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育雏肯定能带给他们某种生理满足感。
所有的快感都是有成本的。如果为获得育雏满足感的体力支付危及它们的健康,或者更少的付出能获得更大的快感奖励(新的性交机会),那么它们就会放弃育雏行为,作出“牺牲现在的后代”、“把子女扔给前配偶照料”的选择。

生育行为的结果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放弃现在已有的,去追求将来或有的,无论如何都不能解释为“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只能说明根本就不在意留不留后代。

鸟类没有留后代的意识,也没有这种本能,它们只是在追求生理感受上的满足。留下后代只是它们追求生理满足的客观结果。

23 04 2010年
方舟子 (04:12:30) :

自以为能看到“不合逻辑、自相矛盾之处”,不过是因为缺乏生物学常识和基本逻辑思维能力,却又自我感觉无比良好,把专家都当傻子。这是科妄的通病。缺乏生物学常识还可通过阅读生物学入门教材补救,这么大了还缺乏基本逻辑思维能力就无可救药。我这里不欢迎科妄。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