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和谐: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网络评选揭晓

13 12 2008年

中国教育电视台网站、腾讯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共同主办

“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称号获得者名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陈景润、陈章良、丁祖诒、方舟子、方永刚、顾明远、霍英东、胡福明、厉以宁、卢勤、李嘉诚、李阳、刘彭芝、林毅夫、季羡林、马祖光、启功、苏步青、邵逸夫、魏书生、王力、王选、王大中、王思明、王梓坤、徐本禹、于漪、俞敏洪、张华、曾宪梓



常用中成药的真相——复方甘草片

12 12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甘草浸膏、阿片粉、八角茴香油、樟脑、苯甲酸钠、酒石酸锑钾。

【声称的功效】

    镇咳祛痰。

【真相】

   
复方甘草片中起镇咳作用的有效成分是阿片,因为阿片能够抑制咳嗽反射中枢。阿片即著名毒品鸦片,因此临床发现服用复方甘草片能够成瘾,形成药物依赖[1][2]。

   
中药使用的甘草药材是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中医认为甘草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是中药中的“国老”,是最常用的中药药材之一,大部分中药药方都搭配了甘草,所谓“十方九草”,特别是由于其甜味能盖过其他药材的苦辛味,在中医儿科处方中用得更多。中医之所以认为甘草有这些功效,是因为甘草味甘,根据阴阳五行理论,甘属土,土居中,所以甘草能“温中”,而由于中医认为凡毒遇土即化,甘草是“九土之精”,所以甘草能解所有的毒(《本草经疏》、《本草纲目》)。

   
甘草是生长在干旱荒漠区的一种耐旱、寒、热和盐碱性的良好的固沙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对甘草的市场需求量大,我国出现采挖甘草的狂潮,使我国西北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沙化日益严重[3]。

   
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酸的钾盐和钙盐俗称甘草甜素,是甘草的甜味成分),它具有和人体肾上腺皮质产生的激素醛固酮相似的作用,因此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甘草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4]:由于尿量减少、体内水分储存量增加,导致水肿;身体积存过量的钠引起高血压;血钾流失过多引起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实验表明,即使每天服用甘草的量只有50克,连续服用2周就能导致高血压[5]。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甘草能致心肌损伤[6]。

   
甘草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7]。孕妇服用甘草能导致早产[8][9]。有临床报道,儿童服用甘草甜素片能导致乳腺发育[10]。甘草能降低男子血液中睾酮的含量[11],导致阳痿、睾丸和阴茎萎缩[12]。

   
根据实验和临床的证据,为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甘草甜素(甘草酸的钾盐和钙盐)的可接受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015~0.229毫克[13]。另一项研究认为甘草酸的可接受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2毫克[14]。根据后一项研究,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服用的甘草酸不应超过12毫克,甘草酸占甘草的含量大约是5%[15],即每天服用的甘草不应超过0.24克。一片复方甘草片含112.5毫克甘草浸膏,甘草浸膏含甘草酸不少于20.0%,即至少含22.5毫克甘草酸。复方甘草片剂量成人一次3~4片,一日3次,即每日摄入甘草酸至少202.5毫克,是可接受量的17倍。

   
有临床报道,口服复方甘草片导致过敏性休克[16];药疹[17];低血钾[18][19];过敏性喉头水肿[20];成年男子阴茎缩小、阴毛脱落、睾丸萎缩至蚕豆大小[12];婴儿急性呼吸衰竭[21]、新生儿中毒[21]。

【文献】

[1]余明,中国内科实用杂志,1995,15(3):148
[2]汤明启,医药导报,2003,22(3):195
[3]孟宪泽等,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6):556
[4]Conn JW et al, JAMA. 1968,205:492-496
[5]Sigurjonsdottir HA et al, Hum Hypertens. 2001, 15:549-552
[6]张永生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10):68
[7]Somjen D et al,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 2004,
91:147-155
[8]Strandberg TE et al, Am J Epidemiol. 2001;153:1085-1088
[9]Strandberg TE et al, AmJ Epidemiol. 2002;156:803-805
[10]孙明,江西医学院学报,1995,30(4):255
[11]Armanini D et al, N Engl J Med. 1999, 341:1158
[12]张冰等,中药不良反应概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79
[13]Isbrucker RA et al, Regul Toxicol Pharmacol. 2006,
46(3):167-92
[14]van Gelderen CE et al, Hum Exp Toxicol. 2000, 19:434-439
[15]王静竹等,中国中药杂志,1995,20(9):535
[16]郑晓玲,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5):292
[17]邓朝晖,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12):769
[18]孟桂凤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6,12(2):74
[19]王海平等,人民军医,2001,44(2):1
[20]李宁娜,广东医学,1998,19(10):772
[21]吴伟群等,临床荟萃,2000,15(4):185
[22]孙秀芝,中华儿科杂志,1995,15(3):148

 



蒙牛OMP专利再探

11 12 2008年

记者:李群
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12月09日

  蒙牛在宣传中多次提到的OMP(Osteoblast Milk Protein)到底是含有激素类蛋白IGF-1的GFC,还是与MBP(碱性牛奶蛋白,英文全称为Milk Basic Protein)成分相似的物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蒙牛向有关部门提交的《蒙牛特仑苏OMP牛奶情况汇报》(下称“汇报”)称,OMP是与MBP成分相似的物质,是MBP中的一部分。之前,蒙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否认了OMP与IGF-1之间存在关系。

  不过,本报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发现,在申请人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乳酸菌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巴氏杀菌乳及其生产方法”、“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等几项专利中,都有相同表述:“目前,在市场上销售一种产品——
骨牛奶蛋白(注:说明书中大部分为“造骨牛奶蛋白”,下同),其英文全称是Osteoblast Milk Protein,简称OMP。规范名词为
GFC(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 ),中文名称为生长因子浓缩物。”

  几个专利说明书也都承认,GFC重要成分之一就是IGF-1。

  而在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主办网站的一篇标明来自“内蒙古产业化办公室”的文章更是显示:特仑苏OMP牛奶已受专利的保护,专利名称为“一种液态奶
”,申请号为200610003551.9。这个专利号与本报在今年12月5日C1版报道中提到的“本发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IGF-1,基本可满足人体对钙的吸收”的专利号相同。

  蒙牛有几个OMP?

  蒙牛认为特仑苏中没有IGF-1,OMP也不是IGF-1。

  蒙牛的汇报称:“2005年,蒙牛乳业集团在考察日本乳业市场时,发现了MBP系列产品,随即与新西兰领先的乳业科研机构TATUA 
NUTRIONALS(也是明治MBP牛奶的共同研发机构)一起,从牛奶中分离出能够促进人体骨密度增强的一组与MBP成分相似的物质,为了避开国际竞争对手的专利和知识产权,我们将其命名为OMP。”

  但蒙牛此前的说法并非如此。

  蒙牛特仑苏网站资料认为OMP是由“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与蒙牛乳业公司合作研究的成果,而且这种说法在网络上比比皆是。蒙牛创始人之一孙先红在2006年做客新浪财经时也表示,特仑苏OMP牛奶“这个是我们与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共同研发的”。

  本报记者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文献查询发现,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8日,开始申请一项“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11315.4”,发明人为“刘爱萍 孙健”。

  其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第四页明确表述,“目前,在市场上销售一种产品——骨牛奶蛋白,其英文全称是Osteoblast Milk 
Protein,简称OMP。规范名词为GFC(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 ),中文名称为生长因子浓缩物”。本报记者注意到,此处其虽然英文使用OMP,但中文名称为“骨牛奶蛋白”,前后文提到OMP时大部分使用了“造骨牛奶蛋白”。广东奶协王丁棉对本报记者表示:“没有
‘骨牛奶蛋白’这种物质,两者是一回事。”

  在申请号为“200610031047.X”的“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乳酸菌饮料及其生产方法”、申请号为“200610031044.6”的“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巴氏杀菌乳及其生产方法”中,都明确表示OMP是GFC。

  昨天,本报记者在全世界最大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进行检索,通过检索“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关键词,可检索出134条与之相关的论文摘要信息,但如果检索“Osteoblast Milk Protein”(注意加引号),则没有找到含有该词条的论文信息,后面只是列了一些不含该术语但可能有关的论文。【方舟子按:那些含有”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一词的论文摘要指的是“生长因子的浓度”,而不是“生长因子浓缩物”,也与牛奶毫无关系。】

  IGF-1悬疑

  在“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蒙牛明确表示,OMP的规范名词GFC“主要成分为类胰岛素成长因子(IGF-1,IGF-2)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GF-β2)”。

  而且其专利说明书中,对IGF-1更是给予大篇幅描述,认为IGF-1对骨骼成长和维持骨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并认为“IGF-1可介导雌激素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IGF-1在骨质疏松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GF-β2)的作用,说明书中蒙牛对其作用没有给予说明,对
IGF-2也较少提到。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主办网站上的一份蒙牛材料,则把OMP和IGF-1完全连在了一起。

  在“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主办的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信息网(网址为:www.nmcyh.gov.cn)上,一篇来源是“内蒙古产业化办公室”的文章《科技催生发展动力 创新铸就辉煌业绩(蒙牛集团)》用“第一人称”叙述,“特仑苏OMP牛奶中的造骨乳蛋白与普通牛奶相比,其活性牛奶蛋白的含量扩大了100倍到l000倍。此产品已受专利的保护,专利名称为《一种液态奶》,申请号为200610003551.9”。

  本报已经对此专利进行报道,其核心技术就是将IGF-1添加到液态奶中。

  蒙牛的汇报中提供了一份新西兰TATUA公司出具的关于OMP产品安全性的说明。说明称,OMP是专门为中国蒙牛乳业生产的产品。OMP是MBP中的一部分。虽然对OMP的安全性没有做特定研究,但就该公司认知的对广义的MBP的研究而言,它用于食品中是安全的。

  对于IGF-1的安全性,目前业界仍在争议之中。

  蒙牛的汇报中认为,关于牛奶中IGF-1对人体的影响,美国食品药品局(FDA)早已作出了结论。2007年5月,FDA最新公布、经美国国家审计署审计的报告中写道:“IGF-1与癌症无关,牛奶中IGF-1浓度的变化不会增加人体罹患癌症的几率。”

  而学术打假学者方舟子则回应说:“FDA的说法是针对牛奶中正常含量的IGF-1的,而不是针对添加高浓度的IGF-1的。”

  蒙牛在汇报中还表示,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派出专家小组,对蒙牛特仑苏OMP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尽快拿出科学结论。



关于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徐宥的造谣诽谤

10 12 2008年

  一个读者告知,连岳的敬佩者、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徐宥(Eric You
XU)12月6日在其博客上说:

  “首先, 我从来就不认为方舟子的科普写的好, 或者原创性高. 不信? 读读这篇.
你要是问我方舟子一天一篇从鳄鱼到链霉素哪来这么多材料(让我一天一篇写计算机科普我都要X尽人亡啊), 我就回答了: 呵呵, 呵呵,
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恰好很多次都比方舟子的文章早一个月两个月印刷出来送到我手里. 所以我觉得, 大家不必迷信他的科普.
他囫囵吞枣的写很多不是他的研究方向的东西, 并且脱离科研一线很多年, 写出来的东西, 看了启发是不大的.
不必迷信这个人的文章.”

  其中“呵呵, 呵呵,
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恰好很多次都比方舟子的文章早一个月两个月印刷出来送到我手里”是加黑的,意思很明显,是在指我经常剽窃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或者是在看了近期的《国家地理杂志》之后根据其内容写文章的。我不久前曾提到有人“Google一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介绍动物能否预测地震的文章改一改就当成自己的科普文章在国内报纸上发表”,不知这位徐宥是不是因此得到了启发来捏造关于我的谣言?因为国内的人读不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而这位徐宥身在美国能够见到,就会让国内的人误以为他真知道了什么事实真相,因此能够迷惑一些人,有一位甚至以方舟子即使是翻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文章也是做了好事来为我辩护。

  如果是翻译、编译国外的文章,而不注明,当成自己的原创文章发表,那是剽窃行为,新语丝上揭露过很多,本人岂会去干这种事情?徐宥既然言之凿凿,那就给我举出一篇文章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我是如何翻译、编译、改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的,只要举出一篇就够了,就足以让“学术打假斗士”暴露出造假原形,从此没脸在网上混。也可以让大家看看我有多傻,傻到去剽窃《国家地理杂志》这份发行量最大的科普杂志。如果徐宥举不出来我剽窃了哪篇文章,这不是在对我进行恶意的造谣、诽谤是什么?自己掌握不了那么多材料,就断言别人和你一样笨所以只好剽窃?你到美国留学就是学的陷害污蔑人的把戏?这种人还口口声声提倡什么“爱”啊、“健康的心态”啊,恶心不恶心?你也知道“人和人是有差距的”,就不知道我这种人和你这种人的差距有天壤之别?

  顺便说一下,我能知道“Google一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介绍动物能否预测地震的文章改一改就当成自己的科普文章在国内报纸上发表”,会给人以我经常阅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印象,其实不然。几年前该杂志做为信用卡用户的优惠我订阅过,倒是常看的(主要也就是看看照片),但是我现在并没有订阅,也很少去看其网站,对这本杂志只是偶尔在书店或朋友家中翻翻,发现有人那么干纯粹是碰巧(碰巧有人在新语丝论坛贴了《国家地理杂志》那篇文章)。《国家地理杂志》是以地理、文化为主的,和我写的科普文章的内容本来就没有多少重叠,而且其作者并不专业,我也不敢去参考。科普杂志中,对科普写作有参考作用的只有《科学美国人》、《发现》上一线科研人员写的文章,但是就连这两本杂志我也不常看。我看得最多的是学术期刊、专著、专业网站、科普著作和教科书。

  又,查了一下,徐宥是在两年前才从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到美国读研究生的,就算他一到美国就订阅《国家地理杂志》(“印刷出来送到我手里”),也只看了两年,就能发现了我“剽窃”,真了不起。那些想要支持徐宥、证明我剽窃的“方学家”去查阅两年来的《国家地理杂志》即可。实际上,这一年多以来我一期《国家地理杂志》都没翻过。以前污蔑我剽窃的人要么是匿名,要么是刘华杰这种破罐,敢于真名实姓指控我剽窃的,倒是稀罕得很,这位自称“南京大学top
0.1%的高材生”真有“勇气”。

 

  附: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徐宥(Eric You XU)的博客文章

 

  既然说到了科普, 最近关于爱科普的文章引起的争议也很多, 补几句废话吧.

  首先, 我从来就不认为方舟子的科普写的好, 或者原创性高. 不信? 读读这篇.
你要是问我方舟子一天一篇从鳄鱼到链霉素哪来这么多材料(让我一天一篇写计算机科普我都要X尽人亡啊), 我就回答了: 呵呵, 呵呵,
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恰好很多次都比方舟子的文章早一个月两个月印刷出来送到我手里. 所以我觉得, 大家不必迷信他的科普.
他囫囵吞枣的写很多不是他的研究方向的东西, 并且脱离科研一线很多年, 写出来的东西, 看了启发是不大的.
不必迷信这个人的文章.

  其次, 我也是不怎么同意连岳在地震的时候的言论的, 但是我依然敬佩他作为一个评论人的勇气和洞见.
这些洞见并不因为他没学过概率论就失去价值. 我就算知道高深的数学, 我还是没他在社会问题上深刻. 人和人是有差距的,
不要用英俊的科学脸庞去鄙视别人, 至少读这篇博的人, 我希望没有这样的不健康的心态.

  英文中哲学叫做 philosophy, 中文叫做爱智慧. 智慧是个抽象的东西, 只有去爱它, 才会变得有趣. 爱科学,
或者说, 爱这个世界和社会, 科学和社会才会变得有趣. 如果一个科普工作者不爱这个世界,
哪里会有超人的物理学这样有趣的书问世呢?

 

 



我什么时候把自己当成科学的化身了?

10 12 2008年

  有人说连岳现在那篇很著名的“科普序”是冲着我来的,所以我才会去抨击,一切好像成了两个人的江湖恩怨。连岳的“序”是不是冲着我、冲着谁或不冲着谁,我根本就不去管他,我看到只是有必要抨击的谬论。网上骂我、批我的人多了,天天都有人要在我面前表演满地打滚,也没见我天天拿这些人练功。吴向宏博士在熊博网登了篇宏文,倒是指明了是冲着我来的。他要在那里跟人打架本不关我的事,拿熊博网的作者来“自证”也就罢了,却以“方舟子的校友”自居把我扯进去,我就拿他练练好了:

  “传教士也是特别需要谦卑的一个人群,因为他传播上帝的声音,传着传着,身份认同就容易不太好掌握了。科普作者传播科学的声音,传着穿着,往往就觉得自己是科学的化身,或者至少是科学界的化身。方舟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吴博士自称曾经是发表过不少作品的“科普作者”,要说科普作者往往如何如何,就举自己为例好了,他却很“谦卑”地举了我做为“典型的例子”。请问吴博士,我在什么时候,在哪篇文章或哪次演讲中把自己当成了“科学的化身,或者至少是科学界的化身”?能不能给我举出哪怕一个例子出来?如果仅仅因为介绍科学观点、介绍科学界观点就是其“化身”,那么有哪个合格的科普作者不是这样的“化身”?传教士把自己当成上帝的化身,是因为他们以子虚乌有的上帝的代言人自居,这和科普作者有什么可比性?

  如果是吴博士自己做梦梦见我成了“化身”,就当成事实嚷嚷,如此肆意攻击、造谣污蔑人,就是吴博士所标榜的“谦卑”、“爱”?还是因为吴博士现在成了商人了,所以就可以不要“谦卑”、“爱”,而有资格“傲慢”了?在批评别人“傲慢”之前,怎么不先照照镜子自证一下?这样的人还好意思来跟我套什么“校友”交情?“方舟子的校友”有几十万人,其中有傻子,有疯子,也有骗子,有什么稀奇的?

  科普作者无需对连岳、吴向宏这种人谦卑,因为他们是要来给科普作者当导师指点迷津的,并不能代表科普读者。对这种无知无畏却以他人导师自居的人,就应该以其人之道“傲慢”地表示对他们的轻蔑——当然我们这不是在对他们进行科普,所以别又嚷嚷是“不幸自证了连岳所说的‘傲慢’”。并不是科普作者的吃喝拉撒、一言一行都是在科普。只许他们傲慢,不许别人反过来对他们傲慢,要求别人时时刻刻都必须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彷佛写几篇科普文章就如同加入了君子会一样,天下没有这样的傲慢道理。

 

附:
  牛博的一些科普作者们不幸自证了连岳所说的“傲慢”

  吴向宏 @ 2008-12-9 10:27

  我也觉得连岳的序文写得很差。但不是因为它不对,而是因为挂一漏万。连岳估计在做序方面还是处男。从主题到文风全有偏差。序文好比婚礼上的伴娘。上乘的序文不但自己打扮得风情万种,还能让身边的新人增色。中乘的序文就算自己难看点,起码不要试图去抢新娘的风头。连岳这是最下乘的序文。自说自话,自炫姿色,而且对新娘的妆容指手画脚。如果掺杂了不相干的个人情绪(我斗胆猜测,连岳曾经被方舟子刺激过,在这序文里不由有所流露),就更是对此书本文作者们的不尊重了。

  但若非如此,若作为一篇单独评论科普的文章,连岳其实说得有理。这里我要先自证一下:20年前,我也是科普作者,发表过不少作品。这么说吧,我本来是方舟子的校友,后来为了生计,才弃理转文,直至从商。交待一下这个背景,希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诘问和争辩。下面我就直奔主题,说说连岳为何有理。

  几位牛博的科普作者们,这几天都摆出对连岳恨铁不成钢的姿态,试图教育连岳“什么才是好的(或正确)的科普”。无非是那些老套,如“传播科学的思维方式才是最大的爱”、“人们唯有在真相面前才应该谦卑”、“大量的知识和对话题的强烈兴趣才是写出优秀科普的前提”等等……这些东西都对,可惜的是,它们都是关于“好”科普的技术性判断,而非价值判断。

  让我举个极端的例子:某个暴君治下的科学家也可以带着大量知识、怀着极度的兴趣、并且遵循完美的科学思维,写出一篇如何才能最高效地进行大规模种族清洗的文章--或者恐怖分子也可以科学地写出一篇怎样有效在闹市使用汽车炸弹的文章--诸位觉得这样的文章可以进入“好”科普的行列吗?

  哦,它们还真能进入“好”科普的行列。当然是在极端种族主义者和恐怖分子们眼里。

  科普作者既然是做普及文章,也就是一项传播事业。传播者如果不考虑其受众的趣味,譬如流行歌星不尿自己的歌迷,好莱坞商业片导演不尿观众,都是极其愚蠢的。既然科普作品的受众里包括了连岳这样的人,既然这样的人提出要求,希望你在作品里体现一点“谦卑”、一点“爱”,你丫就照做吧,就算不照做也就一笑置之吧。商业片导演反过来跳到前台指责观众没文化,那也只有陈凯歌这么“无极”的人才能干出来。

  牛博科普作者们对连岳说的“谦卑”二字,非常反感,认为“凭什么要科普作者谦卑?难道我们科普作者天然容易骄傲吗?”。恭喜答对了。科普作者的确是天然地容易骄傲的。

  这骄傲的原因,就是科普作者非常容易把科学传播,和科学本身,混为一谈。把自己和科学家混为一谈。当然,很多科普作者自己也是科学家。但是做科学研究时的科学家身份,和写普及文章时的科普作者身份,还是不能混为一谈。

  传教士也是特别需要谦卑的一个人群,因为他传播上帝的声音,传着传着,身份认同就容易不太好掌握了。科普作者传播科学的声音,传着穿着,往往就觉得自己是科学的化身,或者至少是科学界的化身。方舟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回到关于什么是“好”科普的标准。追求知识(真相)、严格遵循科学思维、以及对课题拥有强烈的兴趣,这些其实是做一个好科学家的标准。用这些东西来
套科普,就犯了“骄傲”的毛病。科学家可以自顾自地研究,不必考虑“爱”啊、“弱势群体”啊之类的。如果科普作者以为面向大众的科普事业也可以同样不食人
间烟火,就大错特错了。



方舟子就科普问题答《新世纪周刊》记者问

9 12 2008年

  1。我们知道美国的科普事业是很发达的,甚至成为他们输出的文明精华之一,相对中国的粗糙稀少而言,他们的科普产品显得量多质精,而且还在市场上获得巨大的成功。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市场是政府是教育还是文化?哪个因素是主要的?

  这有体制的因素,也有传统的因素。从体制上看,美国学术研究的经费由民间机构和政府提供,而政府的资金来源,又最终来自纳税人,要受到纳税人的监督,所以从保障自己这个领域的研究基金的角度出发,美国的科学家有必要让公众了解他们的研究工作。美国的科研机构,都把让公众了解科学做为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日常工作。从传统上看,西方学者历来有普及意识,许多大科学家都同时是著名的科普作家,甚至做为作家的名声盖过了做为科学家的名声。他们创作的科普著作,不仅知识准确、观念新颖,而且文笔优美、生动,深受读者欢迎,发行几十万册乃至上百万册都不罕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科普市场,由此带来的声誉和利润又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科普创作,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西方国家特别强调专业精神。美国科普作家整体素质之高,非中国的可同日而语。专业的科普作家,多为学理工出身,有的甚至获得过高等学位。

  2。您怎么看国内科普的状况和发展的瓶颈?

  一,科普在中国的地位很低,被当成了“小儿科”,在人们的心目中,科普创作是面向少年儿童的,说某人是科普作家,就跟说某人是儿童文学作家一样,要比真正的作家低一档次。二、中国科学家不愿从事科普。中国科学家的研究经费是向政府申请来的,公众没有发言权,因此中国科学家们不觉得有向公众介绍自己的工作的必要,而把科普工作当做是浪费时间。中国科学界也没能形成舞文弄墨的传统,乐意花时间普及专业知识的很少,乐意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更少,而文理兼通、文笔好的更如凤毛麟角,有时为应付任务而写些科普文章,也难以被普通读者看明白。三、中国科普作家素质很差。中国的科普写作长期以来是由一批非专业出身,甚至本身就没有受过科学训练的人靠东抄西凑在维持着,立场之模糊,观念之胡涂,知识之陈旧,水平之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也难怪许多伪科学的著作都被当成科普著作也风行一时了。四、反科学思潮流行。像北大、清华一些号称在研究科学传播、掌握科普理论话语权的教授,其实都是在传播反科学思潮。这在国际上是个绝无仅有的怪现象。五、因为中国科普创作水平与美国差距实在太大,以翻译引进代替创作就成了中国科普出版的大趋势,简直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许多在美国默默无闻的平庸著作,甚至是在美国恶评如潮的劣质著作,也被当做是优秀著作引进。真正的优秀著作,也因为翻译水平太差而被糟蹋了。中国科普出版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家,这是需要科学界、出版界、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通力合作才有望做到的,而第一步,必须打破对本国科普创作的偏见。

  3。如果让您当中国科技部部长或者教育部部长,你会分配多少比例的财政拨款到科普里去?怎么花才有效?

  科普创作还是应该以学术界、民间和市场为主导,政府如果直接插手很容易变样,出版社如果从政府那里要来科普出版经费,没有赢利的压力,就没有推销的动力,变成为关系稿的出版服务,即使有优秀作品也被埋没了。政府科普资助应该主要用于科普场馆方面。

  4。您知道科学松鼠会吗?对他们有何看法?对姬十三这个人有何了解?

  有人向我介绍过,但我没有怎么关注。一则我不喜欢拉帮结派的小圈子,二则我听说是姬十三在组织,更无兴趣。我在揭露伪科学时,他曾经在网上撰文攻击过我。

  5。有人攻击您在专业上做不出什么成绩,就靠些科普文章混,这种看不起科普的意见是不是在国内科学界里很有市场?

  是的。阿西莫夫也是拿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从事科普写作,在美国就没有人这么攻击他。不过,由于我在干得罪人的学术打假,不管怎么攻击我,都有市场。

  6。您觉得科普对您来说是什么?是事业重心还是什么?

  应该算是个事业吧。对现在的中国而言,科普的重要性丝毫不比科研低。中国要完成现代化进程,科学理性应该成为社会主流,而科普正是在推动这一进程。我认为从事科普会比一般人做得更好,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7。您的理想是什么?有啥郁闷的事情?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好像与话题无关的。我的理想是作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自由人,在思想和生活方面都获得自由。我觉得我现在就处于这种状态:-)



方舟子答《南都周刊》记者问(附报道)

8 12 2008年

  1.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在哪里接触到的?是谁教会你上网的呢?当时上网就有在留意国内的科技和学术信息吗?

  1991年,我到美国留学不久,就接触到互联网。当时实验室的计算机连着以太网,一开机就自动上网,不需要学,靠自己摸索。当时还没有万维网,资料取阅靠FTP和Gopher,交流靠email和新闻组。当时只有英文的资料,国内还未连上互联网,找不到国内的信息。

  2. 1994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想到创办创办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

  1993年,我发现在互联网新闻组上有一个中文组,是当时互联网上唯一一个用中文进行交流的论坛。我发现后不久就开始在那里张贴文章和参与讨论,很快成为其最活跃的成员之一。那个论坛聚集了数万名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每天有数百个帖子,和现在互联网论坛一样,大部分是灌水,偶尔有一些有价值的帖子,也很快被淹没了。我因此有了在网上设一个比较正式的园地供中文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的想法。当时留学生中已有了一份文摘性电子刊物,我本来建议由他们每个月出一期原创作品月刊,这个建议被否决后,我就开始筹办新的电子刊物,在1994年二月《新语丝》正式创刊。刊物名称很显然是从鲁迅主编过的《语丝》演变来的,网站上的“新语丝”图标也是从鲁迅手稿摘录出来的。

  3. 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是怎么样的想法让你从科普打假延伸到学术打假呢?

  在1999年之前,新语丝网站以文史为主,科普内容不多。由于新语丝网站办了一个“电子文库”,在当时是网上最全的中文文史资料库,所以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圈子和国内高校中都已有了一定影响。当时我主要在美国,很难了解到国内的情况。2000年情况有了改变,因为那一年国内的报纸纷纷上网了,可以很即时地了解国内的科技和学术信息,发现浮夸、虚假的特别多,有许多还涉及到打着高科技的招牌推销假产品欺骗消费者,但是又见不到有人出来揭露,这才想到不如利用自己手中的新语丝网站来做一点揭露工作,于是就在新语丝网站上设了“立此存照”网页。

  4. 新语丝创办至今,曾经多少次成为被告?当中的胜诉和败诉的比率各为多少?

  迄今针对我或新语丝的案件共有11起:在北京被告过6次,4胜1败,1起未判;在武汉被告过3次,1起败诉,2起未判;在西安被告过1次,败诉;在美国被告过1次,未判。

  5.
有些案子中,您和新语丝网站是败诉的,例如西译案和刘子华案,您是怎么看待法院的判决的?败诉是否曾经令你沮丧,甚至动摇你坚持打假的信念?

  需要说明,败诉的案子都是针对我本人,而不是新语丝的,因为判我败诉都是在国内法庭判的,对新语丝无管辖权。这些案子虽然判决我败诉,但是判决的理由很荒唐,舆论站在我这边,对我来说属于虽败犹荣。原告如果想借此挽回声誉的话,结果适得其反。其实他们也很清楚这一点,只是想通过恶意诉讼给我的生活制造点麻烦,但我现在有律师帮我应诉,有网友组织基金会帮我支付诉讼费用,可以把这点麻烦降低到最低限度。所以败诉不会对我的信念或生活有任何影响,我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会因为怕惹官司、怕败诉就缩手缩脚。

  6. 在你的观点中,科学是什么?近十年来中国的科普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

  科学主要是一种方法和精神,我一直在提倡以探索、怀疑、实证和理性为特征的科学精神。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和反伪科学,都可以普及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近十年来中国的科普状况已有了很大改善,伪科学在社会上不像十年前那么猖獗了,电视有了以科普为主的频道,大众报纸有了科普专栏,国外优秀科普著作、期刊也纷纷被引进到国内,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做得还很不够,而且在伪科学势力减弱的同时,人文学界还赶西方后现代派的时髦,出现了反科学的思潮来对抗科普。

  7.
学术打假,可能更为敏感,因为面对的可能是知名的学者或学校。您对他们过去的操守或成就完全不考虑吗?只要出现污点,就一点要让天下人皆知?这些所谓”污点”,都得到过什么样的考证和审核,能否举例说明?

  在学术规范、学术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一个人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或学术成就,就可以容忍其学术不端行为。事实上,一个人的学术地位越高,名气越大,就越应该严格要求之,因为他造假造成的影响会越恶劣,损失会越大。学术不端行为有很多种形式,有的是比较容易认定的,例如论文抄袭,在网上找到相关的论文对比一下就很清楚了。有的可能要多下点功夫进行调查,找相关机构、知情者了解情况才能确定,例如履历造假、实验数据的造假。我举个例子,有多名“中医泰斗”,包括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都自称获得世界闻名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虽然通过网上检索可知这是骗人的,但我还是联系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的颁奖机构,确认这些人从未获得过这个大奖。

  8. 您曾提到被跟踪或是收到恐吓信,您担心个人和家人的安全吗?您认为为了打假事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吗?

  担心也不能说没有,我近年来比较少参加公共活动,即使有活动也很少在网上预告,就有安全方面的考虑。有些打假涉及到上亿元的经济利益,得提防利益集团的人气急败坏。不过,我不会因为受到恐吓就罢手不干,否则不就让恐吓者得逞了吗?只能是小心一点。

  9. 您能否形容一下自己的网络语言风格?有人说您是一针见血的,也有人说这是网络语言暴力,您怎么看这两种极端的评价?

  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就应该指名道姓不厚道,不留情面。造假者自己都不要脸了,替他留张脸干什么?我不过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事实真相,就让一些人受不了了,说是“语言暴力”。按我的理解,“语言暴力”应该是指那些不顾事实真相,甚至歪曲、捏造事实,进行谩骂、攻击的,而我的语言虽然锐利,但是从来就是有根有据,注重证据和逻辑的,怎么能说是“语言暴力”呢?那些说我“语言暴力”的人,骂起我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而且是肆意乱骂,毫无根据地给我扣了很多帽子,才是真正的语言暴力。

  10. 目前新语丝固定的读者大概有多少,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上面的专栏作者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因为阅读新语丝有网站、邮件列表、RSS、博客、BBS等几种渠道,网站又有好几个镜像点,所以很难准确统计具体人数,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比较固定的读者大约有10万名,大约70%在国内,30%在国外,以科研人员、教师、医生、学生为主。新语丝没有专栏作者,但是有一批比较固定的作者,以科研人员、教师、医生为主。

  11.
如果当年没有新语丝的创办,您也没有发声,只是当了一名普通的科普作家。您能想象一下当今的学术界和科技界的情况吗?

  新语丝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以前只有科研人员才知道的“学术黑幕”给揭开了,让一般公众也都了解到学术腐败的情况,从而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同时也对一些造假行为起到威慑作用,对学生、年轻科研工作人员起到教育作用。如果没有新语丝,那么国内对学术腐败的关注程度应该不会有现在这么大,公众也缺少了一个了解学术界真相的窗口,而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学术规范的教育,成为科研人员以后也会参与造假。

  12. 网络空间和平面媒体之间,两者的言说空间和尺度有什么不同。

  网络空间要比平面媒体大得多,它打破了地域界限甚至国界,国内发生的情况能让国外的人即时了解到,国外发表的评论也能让国内的人马上引起关注。网络空间也要比平面媒体自由得多,有着完全的言论自由,可以不受审稿的限制,在某个网站发表不了的言论,可以自己建网站发表,在国内网站发表不了的,可以到国外发表,当然,也由于过于自由,使得网络言论的可信度总体来说不高。网络言论还有平面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其他优势,例如读者反馈非常即时,过去的资料可以长期保存并随时取阅。我认为新语丝网站就是充分地利用了网络无区域限制、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反馈即时、资料齐全这些优势,但是又避开了网络言论可信度低的劣势。新语丝网站上的言论之所以比较受信任,是多年来靠自律赢得了信誉的结果。

附:报道
方舟子:不怕惹官司,不怕败诉

2008-12-5南都周刊

提起方舟子,人们脑海浮现的是一个在大多数保持沉默的年代向伪科学和学术腐败勇敢地、恶狠狠地挑战的勇士。方舟子说,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就应该不留情面,造假者自己都不要脸了,替他留张脸干什么?

南都周刊编辑:吴金 记者 | 华璐   摄影 |
娄林伟

方舟子
职业:自由撰稿人
常驻山头:新语丝网站
影响力指数:★★★☆
入选理由:在网络公共知识分子的话语合奏中,方舟子具有独特的贡献:孜孜不倦地普及“科学常识”。对于一个装神弄鬼的把戏层出不穷的社会而言,方舟子言说的价值不言而喻。

 
  自2006年以来,除了一些公开活动或者会议之外,方舟子尽量避免和公众与媒体直接面对面谈话。数度被跟踪和收到恐吓信,他不无担心。“不过,我不会因为受到恐吓就罢手不干,否则不就让恐吓者得逞了吗?只能是小心一点。”即使在字里行间,你依然能感受到这位“反伪科学斗士”的无所畏惧。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方舟子赴美国留学,不久就接触到互联网。当时还没有万维网,资料取阅靠FTP和Gopher,交流靠email和新闻组。当时国内还未连上互联网,他无法获取国内的信息。

  1993年,方舟子发现当时互联网上唯一一个用中文进行交流的论坛,并随之成为最活跃的成员之一。那个论坛聚集了数万名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每天有数百个帖子,偶尔有一些有价值的帖子,也很快被淹没了。他因此有了在网上设一个比较正式的园地供中文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的想法。1994年2月,世界第一份中文网络创作类电子杂志“新语丝”出世。

  那时的方舟子虽然是个学生物的理科学生,心中却放不下对文史的偏爱。他甚至和几个留学生创造了一个风靡华人圈子的MUD游戏《侠客行》。他搭建了游戏程序的全局。

  1996年初,《侠客行》正式上线。同年,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评论性的文章开始出现在“新语丝”上,这是方舟子第一次有意识地进行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当时有人在网络上假宗教之名,企图推翻进化论,还有人大力鼓吹特异功能和邪教。美国某电台请方舟子和该邪教一头目进行现场辩论,该邪教头目最终没敢应战。

  这一年,方舟子28岁。

  1998年,方舟子回国。他开始大量接触到国内的学者以及一些所谓的“科普读物”、“保健产品”。用他的话,“发现浮夸、虚假的特别多,有许多还涉及到打着高科技的招牌推销假产品欺骗消费者”。

  在1999年之前,新语丝网站以文史为主,科普内容不多,在中国留学生圈子和国内高校中都已有了一定影响。2000年,国内的报纸纷纷上网了,可以很及时地了解国内的科技和学术信息,他想到利用自己手中的新语丝网站来做一点揭黑、揭伪工作,于是就在新语丝网站上设了“立此存照”网页。

  自此,风波不断。

  2000年8-9月间,“新语丝”揭发“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2001年1月,揭露“核酸营养”骗局。2002年11月,方舟子批判北大“科学传播中心”是“反科学传播中心”。2003年2月,发布“中医骗子论”,为此与中医界人士论战不止??

  一些被方舟子矛头所指的人开始将他告上法庭,针对方舟子或新语丝的案件共有11起:4胜3败,4起未判。
 
  “这些案子虽然判决我败诉,但是判决的理由很荒唐,舆论站在我这边,对我来说属于虽败犹荣。”方舟子认为原告只是想通过恶意诉讼给他的生活制造点麻烦。败诉不会对他的信念或生活有任何影响。“我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会因为怕惹官司、怕败诉就缩手缩脚。”

  “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就应该指名道姓不厚道,不留情面。造假者自己都不要脸了,替他留张脸干什么?我不过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事实真相,就让一些人受不了了,说是‘语言暴力’。”提起惹人争议的网络言说方式,方舟子保持了一贯的强硬。“毫无根据地给我扣了很多帽子,才是真正的语言暴力。”

 



“心灵鸡汤”煲科普——评连岳《爱科普,用爱科普》

6 12 2008年

有一位以给少男少女煲爱情“心灵鸡汤”出名的专栏作家连岳最近给一本科普文集写了篇序,也如对待少男少女一般,给科普作家煲上了心灵鸡汤,教育科普作家要“用爱科普”,除了有知识,还要有爱和同情心,要确定自己得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不要为强势群体背书,而且科普作者应该也把谦卑放在第一位云云。

爱、知识以及同情心这个“人生三要素”是从英国哲学家罗素那里搬来的,这位鸡汤专家也讲了个罗素的故事让科普作者学习,据说曾经有个老太太在罗素演讲后发言,声称宇宙像一只乌龟驮着一群乌龟,而罗素的说法不太正确。于是据说能“平静面对所有的疑问”的罗素“兴致勃勃地开始和老太太探讨宇宙是不是乌龟家族”。

其实,这个“乌龟故事”乃是个民间传说,故事的主人公有人说是罗素,更多的人说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或其他人,而在故事中,主人公嘲笑着反问老太太:“乌龟又是站在什么东西的上面?”一点也不平静不兴致勃勃。多读点罗素的文章,就知道他身上洋溢着智力优越感,对愚蠢的人和愚蠢的问题一点也没有“爱”和“同情心”。比如罗素曾经说过一句在这里很应景的、可当成是针对鸡汤专家这种人说的名言:“一个蠢货对一个聪明人的言谈所做的报道永远也不会准确,因为他会不知不觉地把听到的话翻译成他能理解的东西。”他还说过一句同样值得深思的名言:“我们伟大的民主社会仍然倾向于认为一个蠢货会比一个聪明人更诚实。”

可见鸡汤专家不仅讲错了故事,还立错了榜样。虽然他对科学所知甚少还时不时地闹点科学笑话、支持伪科学(比如相信有“民间大师”预测了汶川地震、把某种低毒化工产品说成剧毒之类),但这并不妨碍他毫不谦卑地指点科普作者要把谦卑放在第一位,看来懂科学的人需要谦卑,不懂科学的人反而是可以高高在上的。要求科普作者把鸡汤专家本人都做不到的谦卑放在第一位毫无道理。最杰出的科普作家,例如阿西莫夫、萨根、爱德华·威尔逊、道金斯等人,那可是一点也不谦卑,而是充满了自信,一种来自科学力量和科学事实的信念。固然,在科学分工日益精细、科学知识极大丰富的今天,一个科普作者所不懂得的科学知识要远多于所懂的,但是这并不成为谦卑的理由,因为并没有人要求你去科普你不懂的东西,去科普自己不懂的东西,再谦卑也不行。如果你要科普的东西是你真正搞懂的(不一定非得是本专业的东西),完全可以充满自信地去科普,为什么要谦卑?科普固然应该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但不等于要低声下气地迁就、迎合读者。对伪科学、迷信就应该理直气壮地驳斥,莫名其妙地谦卑起来反而让人觉得它们还有几分道理、可以和科学平起平坐似的。面对“乌龟理论”这种谬论,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谦卑地与之兴致勃勃地探讨?就因为其提出者是个老太太,所以再荒谬的谬论也必须谦卑地对待?

更荒唐的是,鸡汤专家竟然也要对科普讲政治,要求科学服从其政治利益,要求科普作者只能站在弱势群体一边,这真算得上文革时期“政治挂帅”、“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翻版。难道也想在科普作者中划分左中右政治路线?科普作者如果不把自己当成政治活动家或政治活动家的御用文人的话,他只能是站在科学一边。弱势群体有不科学、反科学、伪科学的言行,就不应该纵容,强势群体有符合科学的举动,就应该背书——当然,强势群体不科学、反科学、搞伪科学,也要反对。弱势群体并非就天然正确的,在科学问题上尤其如此。

鸡汤专家还很有同情心地为科普作者的前途担忧起来了:“一个科普作者始终面临的危机是,科普文章的可替代性太强。仅仅为了得到科学知识,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问维基百科及更专业的资料库,他为什么要看你的科普?因为他感觉到你除了有知识,还有爱,还有同情心。”那些对自己要科普的内容缺乏真正的理解,靠谷歌和维基百科拼凑科普文章的作者也许会有这种危机感,所以要靠低声下气来招徕读者,靠插科打诨来取悦读者,把科普变成了庸俗的娱乐、快餐式的消费。但是,维基百科的知识是靠不住的,专业资料库的材料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科学的道理并非人人可以靠查百科、资料库就搞明白的,科学之美、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更无法通过查百科、资料库就能够领略的。优秀的科普作品从来靠的是科学知识本身所展示的美丽,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优秀的科普作品也很难被替代。鸡汤专家还是先担忧自己的鸡汤能被喝到什么时候更好。

有爱和同情心当然是好的,谦卑有时候也是一种美德,但是这些都不是鉴定科普作品的好坏、对错的标准。也许它们是鉴定心灵鸡汤的标准,那样的话,鸡汤专家自己留着用好了,比如,以后碰到自己不懂的科学、科普领域,至少也要学着谦卑吧。

2008.12.6

附:
一只罗素喜欢的松鼠

连岳

科学松鼠会的书马上就要出了,姬十三让我写个序,他很客气,要给我稿费,我也很客气,不要稿费,因为给科普书写序,正是我的一大乐趣。

祝此书快快上市,早日大卖。祝这些天才少年们出更多的书,让更多人喜欢科学。

爱科普,用爱科普

连岳

如果我们认为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普就是需要的。严格来说,多数文章可以算成科普,不过有的在普及社会科学,有的在普及自然科学。科学松鼠会普及的,是后一种。但无论是哪一种,罗素先生说的人生三要素,是好文章追求的要点:爱、知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曾经有个老太太在罗素演讲后发言,声称宇宙像一只乌龟驮着一群乌龟,而罗素的说法不太正确。乌龟说当然不太符合主流科学,在哲学史、数学史及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的罗素先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和老太太探讨宇宙是不是乌龟家族。他并没有以现在的时髦作法,对这个老太太怒喝一声:愚民!疯狗!傻逼!然后在观众的掌声中以漂亮的科学背影退场。

一个写普及性文章的人,应该像罗素一样,平静面对所有的疑问,哪怕其毫无知识含量。这种做法才合乎逻辑科学:正因为他没有知识,你的普及才有价值,如果他跟你知道得一样多(或者比你更多),为什么要来看你的普及文章?在现代社会分工极精细的背景下,优秀的科学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科学的进步使人谦卑,科普作者,应该也把谦卑放在第一位,因为他们最知道,在自己身后,其实有海量的更内行的专业人士,只不过,他们没有写文章罢了。科学松鼠会的模式,志同道合者的聚集,其实是科普比较有效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只写自己的专业,这既增加了文章的公信力,又避免了在所有科学议题上发言的尴尬——因为科普告诉了我们一个常识:没有任何人知道所有种类的科学。

一个科普作者始终面临的危机是,科普文章的可替代性太强。仅仅为了得到科学知识,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问维基百科及更专业的资料库,他为什么要看你的科普?因为他感觉到你除了有知识,还有爱,还有同情心。这就牵扯到科普作者为谁代言的问题了,科普作者的人文关怀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确定自己得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他们申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推动社会的进步,都需要科学知识的帮助,也希望自己在面临专业疑惑时,有科普作者能出来帮助他们。强势群体不需要你的背书,在任何时间,他们都有足够的力量将不科学的东西包装成科学的样子。随便抓一个弱势者,你都能从他身上发现诸多不文明、没科学的印迹,用科普的名义暴打一顿,又轻松又愉快,每次都能技术性击倒。但是这种文章你多写几篇,读者就抛弃你,因为他觉得你不过是借了几个科学术语自大而已,你其实并不在乎他缺乏科学知识的痛苦,你甚至希望以他无知的丑陋来衬托出你英俊的科学脸庞。

科学松鼠会具有知识,这个毫无疑问,他们也在强化爱与同情的特质。但愿他们很快可以成为一只罗素喜欢的松鼠,成为弱势群体信任的松鼠,成为最让人喜爱的科普吉祥物。

 



激素蛋白IGF-1与特仑苏OMP之疑

6 12 2008年

【方舟子按:请参看后面我回答记者采访的原文。】

激素蛋白IGF-1与特仑苏OMP之疑
蒙牛称,仅是技术储备,IGF-1不会加入牛奶

李群 朴浩东
第一财经日报08/12/05

  也许这只是“巧合”,也许潜伏着问题。这一切始自一项专利。

  
2006年2月13日,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液态奶”的技术专利,这一申请号为
“200610003551.9”的专利中称,“本发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IGF-1,基本可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同一年,蒙牛向市场推出了特仑苏OMP高端牛奶。有专家指出,蒙牛宣传材料中公布的OMP的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大小和生理功能与IGF-1相同。蒙牛的特仑苏系列牛奶曾是蒙牛的利润大户,在市场上有赫赫战功。然而这一款含有OMP的高端奶的诞生却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OMP和“IGF-1”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有专家认为,OMP添加的就是“IGF-1”,而蒙牛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否认OMP和“IGF-1”之间存在关系。

  蒙牛:OMP和IGF-1专利没有任何关系

  本报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专利检索中发现,蒙牛
“200610003551.9”号专利,申请(专利)人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为“母智深、张刚、张帆、张冬洁、马占福”,公开(公告)日为2006年7月26日。

  蒙牛的这一专利引起了业界的质疑。

  昨天,蒙牛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明确表示,“IGF-1仅是作为一个储备技术,并没有和产品结合。OMP事实上是牛奶乳清蛋白粉里面的一种主要成分,与日本的一项牛奶专利接近。而与IGF-1专利并没有任何关系。”

  这位负责人坦言,专利发布后看到了不少相关报道,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不过饮用和注射是两种概念,尽管目前有IGF-1药用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研究,但食用后对人体将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尚无明确结论。

  根据本报记者得到的资料,在牛奶中本身就存在IGF-1。IGF-1在牛奶中的量极少,其浓度只有每毫升几纳克,即使喝1升牛奶,IGF-1的总量也只有几微克,而人体自己每天产生的IGF-1有10毫克,是其1000倍,所以牛奶中天然存在的IGF-1可以完全忽略。

  专家:IGF-1质疑

  “IGF-1是一种公认的激素类蛋白(或者说蛋白质类的激素)”,学术打假者方舟子对本报记者明确表示,“它是药物”。据方舟子提供的资料,美国FDA曾经批准IGF-1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后来因为副作用太大而撤销。

  一位曾在美国一家医药公司任首席科学家的医药专家也告诉本报记者:“IGF-1在大类上分应属于激素,2005年美国FDA批准IGF-1用于治疗体内严重缺乏IGF-1的儿童。但正常情况是不能用,这是一个处方药,不能随意添加到食品中去”。

  “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十条规定,“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

  国家有关法规还规定,只有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和列入《食品营养强化使用卫生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才可以生产经营或者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中也有这样的规定,只有列入《食品营养强化使用卫生标准》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才可以使用。通过本报记者查询,它(指IGF-1)尚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营养强化使用卫生标准》中被作为允许使用添加剂的范围。

  商业障眼法?

  既然IGF-1有如此多的争议,蒙牛为什么要申请这项专利?

  蒙牛内部人士向记者道出了当年申请这项专利的前因后果。“当时有关于IGF-1可增加骨密度的说法,但技术还没成熟,我们决定赶紧申请专利以寻求保护。”这位人士称,“很多专利申请时仅有一个大体思路,否则(若不及时申请)很可能被人抢走。”

  事实上,蒙牛关于IGF-1后续研发并不顺利,首先IGF-1成本很高,其次IGF-1没有确实可靠的食用安全鉴定。也正如此蒙牛称这个没有经过鉴定的东西(指IGF-1)不会加入牛奶中,因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那么IGF-1是怎么和OMP联系起来的呢?上述蒙牛内部人士指出,“这是商业上的东西。”当年蒙牛受困于市场激烈竞争,“若我们做酸酸乳,对手也马上这么做,我们推早餐奶,对手也一样。”蒙牛需要一个不一样的产品概念,于是选择了OMP。然而如何保住这OMP不被模仿和复制呢?“我们申请了一个同样对骨骼有好处的专利,大家都以为我们用这个专利做的OMP,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这位人士指出,“说白了就是为了迷惑大家的眼睛。专利是公开的,但我们的配方不会公开。”

 

附:方舟子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问

  1、您觉得OMP和IGF-1是相同的物质,为什么呢?

  两个理由:一、特仑苏宣传材料中公布的OMP的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大小和生理功能与IGF-1完全相同。如果是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不会如此碰巧。二、蒙牛有一个在牛奶中添加IGF-1的专利,该专利申请书正文中提到用这种牛奶对大鼠做的增强骨密度实验,与“造骨牛奶蛋白(OMP)增强骨密度实验专家评审意见”中提及的由北大医学部做的实验结果相比,完全相同,可见该专利指的就是特仑苏,添加的IGF-1就是OMP。

  2、我们看到蒙牛专利申请的相关资料,知道其发明了添加IGF-1的技术,大家认为这是一种激素类蛋白,您这样认为吗?如果是激素蛋白,将意味着它是一种药物吗?

  IGF-1是一种公认的激素类蛋白(或者说蛋白质类的激素)。它是药物。FDA曾经批准IGF-1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后来因为副作用太大而撤销。2005年FDA又批准IGF-1用于治疗体内严重缺乏IGF-1的儿童。

  3、这种激素蛋白也在牛奶中存在,是否意味着也可以随意添加?量的大小会对身体产生怎样影响?

  不能因为牛奶中也存在,就可以随意添加。IGF-1在牛奶中的量极少,其浓度只有每毫升几纳克,即使喝1升牛奶,IGF-1的总量也只有几微克,而人体自己每天产生的IGF-1有10毫克,是其1千倍,所以牛奶中的IGF-1可以完全忽略。但是按蒙牛的专利说明,其添加的IGF-1量达到100克牛奶中含10毫克左右IGF-1,如果真的按这个量添加,喝一盒240毫升的特仑苏,其IGF-1的量比人体自己生产的还要高。果真如此的话,就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IGF-1做为蛋白质,一般都会在胃肠中被消化掉,但是一小部分有可能通过消化道伤口、淋巴系统等渠道完整地进入人体发挥作用。有很多项研究表明,体内IGF-1含量过高会导致多种癌症。例如,有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IGF-1含量偏高约10%,会使乳腺癌风险增加大约50%。

  4、查阅蒙牛专利申请资料,发现其实验对象只包括对大鼠,而没有人的临床试验?这是否符合国家一般实验流程规定或者科学伦理?
  如果要证明某种药物对人体是否有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动物实验只是非常初步的研究,并不能说明问题,还必须有人体临床试验。仅仅用动物实验就想说明药物的作用,是不符合科学规范的。

 



转:文傻给“科普”作序

5 12 2008年

  文傻给“科普”作序

  【太蔟按:一个喜欢给少男少女灌心灵鸡汤、科学素养低下的文人,竟把“给科普书写序”当成“我的一大乐趣”。更有趣的是,一群科普作者,出版科普书籍,不去找一位公认的科学大师作序,而去找一位基本不知科学为何物的文傻作序。真个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一只罗素喜欢的松鼠

  连岳 @ 2008-12-5 13:37:48 阅读(171) 评论(3) 推荐(1)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科学松鼠会的书马上就要出了,姬十三让我写个序,他很客气,要给我稿费,我也很客气,不要稿费,因为给科普书写序,正是我的一大乐趣。【太蔟:看这你谦我让,浓浓的“爱”意。】

  祝此书快快上市,早日大卖。祝这些天才少年们出更多的书,让更多人喜欢科学。【太蔟:不愧是心灵鸡汤。这一个“天才少年们”,多少人的心灵感冒会即刻痊愈。】

  ——————————-

  爱科普,用爱科普

  连岳

  如果我们认为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普就是需要的。【太蔟:如果我们“不”认为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普就是“不”需要的。】严格来说,多数文章可以算成科普,不过有的在普及社会科学,有的在普及自然科学。科学松鼠会普及的,是后一种。但无论是哪一种,罗素先生说的人生三要素,是好文章追求的要点:爱、知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太蔟:不论何处,“爱”、“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之类的心灵鸡汤是不能忘了盛上一碗的。你知道吗?自由电子在高压线中跑动,是为了人类的幸福。“百灵鸟双双地飞,是为了爱情把歌唱。”】

  曾经有个老太太在罗素演讲后发言,声称宇宙像一只乌龟驮着一群乌龟,而罗素的说法不太正确。乌龟说当然不太符合主流科学,在哲学史、数学史及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的罗素先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和老太太探讨宇宙是不是乌龟家族。【太蔟:这是故事的英文维基版:A
well-known scientist (some say it was Bertrand Russell) once gave a
public lecture on astronomy. He described how the earth orbits
around the sun and how the sun, in turn, orbits around the center
of a vast collection of stars called our galaxy. At the end of the
lecture, a little old lady at the back of the room got up and said:
“What you have told us is rubbish. The world is really a flat plate
supported on the back of a giant tortoise.” The scientist gave a
superior smile before replying, “What is the tortoise standing on?”
“You’re very clever, young man, very clever,” said the old lady.
“But it’s turtles all the way down!”原来罗素(假若真是罗素)的“superior
smile”不是居高临下对弱智的嘲笑,而是充满“爱、知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的“兴致勃勃”的“探讨”。】他并没有以现在的时髦作法,对这个老太太怒喝一声:愚民!疯狗!傻逼!然后在观众的掌声中以漂亮的科学背影退场。【科学主义者就象鲁迅,若说谁是弱智,是要给出证据的。上面故事主人公的
“superior smile”,是由那个让小老太太万劫不复的反问“What is the tortoise standing
on?”来支撑的。我说连岳是文傻,是由以前的证据及上面他对罗素故事的扭曲和误解来支撑的。】

  一个写普及性文章的人,应该像罗素一样,平静面对所有的疑问,哪怕其毫无知识含量。这种做法才合乎逻辑科学:正因为他没有知识,你的普及才有价值,如果他跟你知道得一样多(或者比你更多),为什么要来看你的普及文章?【太蔟:“a
superior smile”是很“平静”——一种不屑的平静。:-)
对不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知识水平的人,科学是普不下去的,正如我们不对牛弹琴、不教猫狗我们人类的语言一样。对自信满满的榆木脑袋如上面的“a
little old lady”,“a superior
smile”可能是最好的回应。】在现代社会分工极精细的背景下,优秀的科学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科学的进步使人谦卑,科普作者,应该也把谦卑放在第一位,因为他们最知道,在自己身后,其实有海量的更内行的专业人士,只不过,他们没有写文章罢了。科学松鼠会的模式,志同道合者的聚集,其实是科普比较有效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只写自己的专业,这既增加了文章的公信力,又避免了在所有科学议题上发言的尴尬——因为科普告诉了我们一个常识:没有任何人知道所有种类的科学
。【太蔟:不知连岳近距离接触过几个“谦卑”的“优秀的科学家”。我建议他去看看听听读读 Murray Gell-Mann、Richard
Feynman、Carl Sagan、Steven Pinker、Edward Wilson、Freeman
Dyson、Richard Dawkins 等著名科学家的视频、录音和文章及访谈,了解一下科学家是可以如何地自信与霸道的。】

  一个科普作者始终面临的危机是,科普文章的可替代性太强。仅仅为了得到科学知识,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问维基百科及更专业的资料库,他为什么要看你的科普?【太蔟:找文傻作序的科普文章,当然“可替代性太强”。而上面那些科学家的科普,可是能振聋发聩、让人寝食难安,会颠覆世界观的。】因为他感觉到你除了有知识,还有爱,还有同情心。这就牵扯到科普作者为谁代言的问题了,科普作者的人文关怀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确定自己得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他们申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推动社会的进步,都需要科学知识的帮助,也希望自己在面临专业疑惑时,有科普作者能出来帮助他们。强势群体不需要你的背书,在任何时间,他们都有足够的力量将不科学的东西包装成科学的样子。随便抓一个弱势者,你都能从他身上发现诸多不文明、没科学的印迹,用科普的名义暴打一顿,又轻松又愉快,每次都能技术性击倒。但是这种文章你多写几篇,读者就抛弃你,因为他觉得你不过是借了几个科学术语自大而已,你其实并不在乎他缺乏科学知识的痛苦,你甚至希望以他无知的丑陋来衬托出你英俊的科学脸庞。【太蔟:强势群体固然不需要科普作者的背书。真正推倡科学的科普作者不会为任何人背书,不管你是弱势还是强势。强科学的科普作者只在乎关于客观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脑壳里发生的那点事)的可靠知识,哪怕这知识与弱势群体的意识形态相抵触,或是迎合了强势群体的意识形态。连文傻有一点说得很对,英俊的科学脸庞就是靠无知的丑陋来衬托的——不管这无知来自强势还是令人同情的弱势。】

  科学松鼠会具有知识,这个毫无疑问,他们也在强化爱与同情的特质。但愿他们很快可以成为一只罗素喜欢的松鼠,成为弱势群体信任的松鼠,成为最让人喜爱的科普吉祥物。【太蔟:好可爱好可爱呦。我也想抓一只回家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