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专访方舟子:网络时代的“伪科学狙击手”

29 11 2008年

方舟子:网络时代的“伪科学狙击手”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先导30年30人”

 

  记者:王恒嘉
  《晶报》2008年11月25日

 

  2007年,反伪科学“恶人”何祚庥、郭正谊、司马南、赵南元联袂出席方舟子新书发布会。

  2006年在司马南家中,方舟子和何祚庥切磋太极推手。

  2008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邹承鲁院士诞辰85周年纪念会上,方舟子在发言。

  特A1、特A4版图片均由方舟子本人提供

 

  “方舟子”几乎已经成为网络学术打假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学术打假史乃至互联网史,方舟子注定将留下一笔。

  接触过几个小时之后,记者发现,在众人描述中尖锐细致咄咄逼人的方舟子,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随便且温和的人。只是在说到某些专业的问题时,他才变成那个逻辑严密难以辩驳的人。方舟子曾经和以写人物著称的某媒体发生过矛盾,不过他说并不是因为该媒体披露了他恋爱失败之类的隐私,而是因为该媒体误解乃至篡改了他的观点。

  时代和人生阅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方舟子成长于“向科学进军”、“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口号流行的20世纪
80年代,留学时又撞上了互联网的风起云涌。他走上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的学术打假之路并不奇怪,而他自小热爱且擅长的文学,也只能成为学术打假和科学普及的工具……

  写诗受处分 想当科学家

  20世纪80年代初的福建省云霄县,和当时的整个中国一样,“科学”在所有人的意识中被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1967年9月出生在这里的方舟子也不例外,他这时候的兴趣集中在生物上。除了在校园和家周围捕捉蝴蝶和其它昆虫做标本,他还会经常骑自行车去十几公里外的海边抓一些海里的小生物。《生命进行曲》一类的科普作品曾经是他小时候的最爱。1982年,方舟子读初三,达尔文逝世100周年,各大媒体纷纷做出报道,也就是在这一年,方舟子很认真地阅读了《物种起源》。

  方舟子在喜欢这一切的同时,也喜欢文学,从小学到初中,唐诗宋词背了不少。到了读高中的时候朦胧派诗歌流行,北岛、顾城等登上文坛,引起很多争议,方舟子是看了某权威杂志对朦胧派诗歌的批判以后,才开始认真阅读朦胧派诗歌,一读之下非常喜欢。本来一直在尝试创作格律诗的他,转而开始写现代朦胧诗。那时候方舟子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语文成绩非常好,作为班主任的语文老师非常喜欢他。一次班主任问他写过什么东西没有,他拿出了自己的“诗集”。结果班主任看过以后勃然大怒,认为诗集“思想不健康,非常阴暗”,最后还向学校提出要给方舟子处分,接着因为方舟子不肯认错,还提出要开除他。学校方面并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于是方舟子被免掉学生干部职务后,转到了其它班级。

  此次事件给方舟子造成了很大影响,作为某种象征的班主任,让他从此丧失了“正统发展”的兴趣,同时觉得“很多时候文科标准实在很模糊,好坏因人而异”。

  高考临近,因为方舟子各种文科成绩优异,有冲击“状元”的可能,有老师极力劝说他报考文科,但方舟子最终还是选择报考理科进入生物系,因为他觉得文学之类的东西,完全可以自学,而生物等科学一定是需要试验室,需要人指导的。理科考生方舟子当年的语文单科成绩是全省第一。他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生物系,当时这个系在福建省只招两个人,而且是收分最高的系,本来已经招满,准备把方舟子调配到计算机系去。可招生老师所住宾馆的隔壁正好住着方舟子的一个同学,闲聊起来大讲方舟子如何热爱生物,招生老师心动,通过努力在福建加了一个名额。

  进入生物系的方舟子一心想做个科学家,在大学期间他读书很杂,为将来搞研究做准备。

  生化博士拾回作家梦

  大学几年,方舟子想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那就是“独立、自由的生活。”

  1989
年,临近毕业的方舟子进入中科院某研究所实习,同时准备毕业论文,实习期间,他发现研究员们的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好,一样要上下班坐在那里,一样有很多限制,很多现实的压力。这时候正是出国热的时候,方舟子听说国外很多大学有“终身教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研究写东西,而且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开除。方舟子觉得那就是自己所向往的生活,于是开始努力考GRE,申请奖学金,并从各种学校介绍里挑选了生物系排名靠前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在1990年底出国。后来密歇根州立大学《校友报》曾经来访问方舟子,问他当初选择该校的原因,方舟子说“是因为校园的照片很漂亮”。

  方舟子最终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拿到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而在美国的几年,他也明白了要当上终身教授并不容易,而且即使当上了终身教授,也没有那么自由,得四处应酬去拉科研资金,得组织团队做科学实验。方舟子比较来比较去,还是觉得“作家最自由”。

  方舟子在美国的几年,正是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候,留学生涯中的方舟子特别怀念中文,继续用中文写诗歌,写各种东西。1993年,在美国的几万中国留学生,通过校园网络,有了一个中文网络平台。最开始这个平台上只有一些很随意的帖子。方舟子希望能通过努力来丰富这个平台,于是开始上载一些自己写的诗歌和明朝的历史,当时网络互相之间的连通,浏览并没有那么方便。许多好的帖子几天就沉下去看不到了。

  方舟子在网络上有些名气以后,1994年,他开始制作一本名为“新语丝”的电子杂志,除刊登自己和网友创作的作品外,还搜集自己认为好的帖子,或者网友输入的经典作品,在网上建立存档,让大家能更好地阅读。后来,又增加了电子邮件订户群发。当时的“新语丝”是借用鲁迅曾创办的《语丝》杂志的名字,希望能办成一本好看的文史刊物。为了丰富大家的阅读,方舟子还组织了一批人来建立“新语丝电子文库”,希望能把名著都输入进去,唐诗、宋词、鲁迅作品,就这样进入了网络。直到今天,经过无数次的拷贝后,许多网络文本后面,还能看到“输入者:方舟子”的字样。

  1996年,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评论性的文章开始出现在“新语丝”上,这是方舟子第一次有意识地进行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当时有人在网络上假宗教之名,企图推翻进化论,还有人大力鼓吹特异功能和邪教,方舟子容不得这些,开始在“新语丝”发表系列批判文章。其中引起大风波的是批驳某邪教的系列文章,一批、二批,深入剖析,美国某电台请方舟子和该邪教一头目进行电话辩论,辩论了一次不过瘾,决定现场辩论,已经在电话中被说得理屈词穷的该邪教头目最终没敢应战。

  1998年、1999年,国内的报纸杂志开始成批量上网,方舟子开始阅读这些报刊杂志,一读之下,觉得触目惊心,竟然有那么多虚假愚昧的东西打着科学的旗号登堂入室。1998年,方舟子回国后去书店里转了转,发现大量所谓的科普读物竟然都是宣扬神秘现象的东西。回到美国,方舟子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新语丝”也就此转向,逐渐成为一个学术打假网站。

  主导、参与打假800多起

  2000年8月的一天,一则国内科技新闻吸引了方舟子的注意。报道里称中国留美生物学家陈晓宁将世界三大基因库成功带回国内,并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此举标志着中国已掌握国际顶尖的基因技术,陈晓宁因为此“爱国义举”而被封为“基因皇后”。

  方舟子吃惊了。“在美国花几千美元就可以买到的东西,怎么被吹嘘成独一无二,价值无法估量呢?而且在华人科学家当中,出了这么一位世界顶尖级的生物科学家,我也是搞生物出身的,居然都没有听说过!所以我就查了一下,发现这个基因库不是他们实验室做出来的,而且这个基因库,国内早就有了,1998年就有了。”
方舟子立即联络了88位生物学者,通过在网站发表公开信的形式,对基因库的价值提出质疑。“基因皇后”竟然有假?媒体立即跟进报道。不久,对“基因皇后”
的追捧在一片质疑声中迅速消退。

  作为学术打假人的方舟子从此开始全国闻名。

  几个月后,《光明日报》上的一条消息又吸引了方舟子的注意,该文称大连医科大学某教授发明的“生命核酸”对人体极有营养价值。

  核酸有营养?方舟子觉得不可思议。他立即撰文《新的商业骗局和新的“基因皇后”》,驳斥该教授,并指出“核酸营养”在美国早就已被认定为骗局。不久,《南方周末》头版刊发长篇报道《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揭露“核酸营养”骗局的来龙去脉。

  2000
年3月起,“新语丝”设立“立此存照”专栏。至今揭发50多个“假学术”、“假文凭”和学者抄袭剽窃案例。影响较大的有“哈佛最年轻教授”夏建统事件、“
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北航抄袭事件”、吴征假文凭事件、杨雄里院士抄袭事件、王铭铭剽窃事件、汪丁丁事件、清华“十面博士”董关鹏事件、朱苏力招生事件、薛涌事件、清华大学刘辉事件、同济大学杨杰事件等等。

  而方舟子挑起的论战则包括:2002年4月开始的“克隆人论战”;2002年8月开始的关于“伪纳米”技术的论战;2002年9月对朱海军等“民间科学家”的系列批判;2002年11月,对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的批判;2003年2月起对中医的系列指责;2005年3月起就“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类有害展开的论战;以及2005年和环保人士展开“应否敬畏自然”的争论。

  方舟子每天用三到四个小时来处理“新语丝”论坛上的各种事情。至于国内收入来源,则主要靠在《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等报纸上开通的几个专栏,以及出书的版税。早年方舟子曾组织《侠客行》网络游戏的编写,《侠客行》也为中国的网络游戏事业培养了第一批从业者。后来有个媒体名单曾列出了一长串从《侠客行》走出来的网游企业高管名单。2008年6月,有《侠客行》曾经的“巫师”,现某网络游戏高管致电方舟子,邀请他重新出山,被婉拒。方舟子是网络上的骨灰级人物,不过他似乎并无意靠网络发财,“新语丝”网站上基本没有广告。

  近几年他也出了很多书,算了算竟然已经多达16本。这些专栏和书的内容,大多是科普类的。他业余喜欢读杜甫的诗歌,这位一生坎坷的诗人似乎让他觉得格外知心。

  目前,方舟子参与、主导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打假事件已经有800多起。他也因此官司缠身,不断成为被告,官司开始耗费他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为了支持方舟子应对这些官司,由网友捐款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来应对种种官司。“官司有赢的也有输的,毕竟科学和真理不是决定官司输赢的唯一因素。”方舟子无奈地说。官司之外,方舟子还得接一些骚扰电话,甚至是上门威胁。

  方舟子不喜欢谈论自己的感情生活,唯一可以透露的是他已经娶妻生子,婚姻生活幸福。

 

  □对话

  洁身自好还不够 我要选择去战斗

 

  方舟子说话的时候很温和,但逻辑很严密,你能从他那严密的逻辑中感受到某种力量。

 

  晶报:有人说你是反对中医的?

  方舟子:我是从科学的角度来批评中医的,反对现在的中医在自己没科学化之前称自己为科学。我否定中医的科学价值,但并不否定中医的文化价值。我完全支持把中医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研究。中医中的一些治疗经验经过科学检验后也可以被现代医学所吸收,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晶报:你为什么认为现在的中医不是科学?

  方舟子:从各方面来看,不管用通行的哪条科学标准来衡量,例如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等,都很容易判断中医理论体系不是科学。世界上没有哪门科学像中医那样尊崇古代著作,也没有哪门科学只有某个民族才有而其他民族不予接受的。

  晶报:中医流传了几千年,有自己的标准,有完全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理论体系,你为什么非要用西方的医学标准去检验它?

  方舟子:首先我要说的是中医的五行理论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特别理论体系,在很多民族早期都有类似的理论,比如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我也认为这些传统医学包括西方的传统医学都不是科学,并不是我对中医有偏见。其次并不是我要用西方的标准来检验,而是要用科学的标准。科学虽然来自西方,但是早已传遍全世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无东西之分。而因为科学宣传了这么多年,是如此深入人心,“非科学”好像在人们印象中成了贬义词,于是,很多东西分明不是科学也标榜自己是科学。中医也是这样啊,中医传统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理论,但如果非要说自己已经是科学,那我就要用科学的医学标准来检验它。我们要判断某个理论体系是否属于科学,应该采用公认的科学检验标准,而不应该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医是科学,倒过来要求改变乃至取消科学的检验标准,那样就混淆了科学和非科学的界限了。我觉得中医里的一些部分,比如药方等等,最终是可以科学化的,至于中医整体,只能作为文化存在。事实上我也认为科学之外有其它标准,一些非科学的东西从某些角度来看对社会也是有益的。

  晶报:科学就一定是好的么?科学的发展导致地球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危机,甚至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方舟子:环境危机并不是科学导致的,科学是非常中性的东西,是一套理论而已,这些理论产生的技术才有可能破坏环境。而且技术本身也不能破坏环境,破坏环境是因为人们利用这些技术去干了不好的事情。

  为什么人们会破坏环境,一方面是人们的观念没有改变,没有意识到因为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已经比以前大了很多,还是依照以前的观念和逻辑去行事;二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行为的危害还是因为贪心而去做,这就是人性的恶浊面导致的了。即使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同样也会有严重的破坏环境现象,例如古罗马帝国开采银矿曾经造成严重污染。

  所以如果说科学在环境破坏中起了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因为科学让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增强了,加速了环境危机的到来。虽然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但我们不能因此反对科学,因为事实已经是这样,我们已经回不到以前去了,说“如果现代科学没有出现,污染就没有这么严重”是没有意义的,现代技术让污染加速,也让我们明白污染的危害,同时也让我们知道怎么防止污染,所以,现在我们要解决污染问题,还是要更好地利用科学这个武器才行。

  晶报:你靠什么来支撑自己的种种努力,你觉得这些努力有作用吗?

  方舟子:我是有一些个人英雄主义的,我试图去改变不符合自己理想的一些东西。对于伪科学,我想有两个标准可以选择,一个是我自己洁身自好,不相信不购买,另一个是通过“战斗”尽力改变一些东西。我选择了后者,当然我没有能力改变所有东西,许多伪科学虽然被我揭露,却依然大行其道。我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但我想我的努力总让一些人了解了,即使只有一个人相信了我,不再去相信那种伪科学,不再购买那包着科学外衣的伪劣产品,我也是胜利者。在学术腐败方面,因为我的揭露只要有一个未来的学者不再造假,我也很欣慰。我最希望的是中国的科研体制不断完善,体制内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不喜欢通过这种方式出名,我认为这是浪费才华。

  晶报:涉及许多领域,批判很多东西,你如何保证自己的标准就是正确的?

  方舟子:我想这个问题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讨论。一是事实层面的问题,二是理念层面的问题。事实方面的问题好认定,有没有伪造学历,有没有抄袭论文,有没有虚假宣传,查一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而如果这些问题上升到理论层次,我就要以大多数专业人士的主流观点为标准,因为现在世界科学标准基本已经统一,错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我判断这些东西的时候总是告诉自己两句话:脑中有科学,心中有道义。

  晶报:这些揭露和批判会伤害那些造假的人,你怎么想这个问题?

  方舟子:如果一个人只是自己在吹牛皮,没有伤害任何人,我想他愿意吹多大就吹多大,大多数人都是不会管的,中国传统和为贵。但是学术领域是个特别的领域,科学领域也是,造假势必会伤害人,一个假的理论如果有人当真去研究会受害,一个造假的人拿到学位或者荣誉,会破坏学术风气,会骗取科研基金,会伤害整个国家,如果在市场上推销还会欺骗消费者。在这个领域,只伤害自己的造假是很少的,因为我知道的造假一般都是出现在别人视野中的。你如果一个人关着门在家造永动机也不宣传,我根本不可能知道。

 

  □人物简介

  方舟子1967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真名方是民,方舟子为笔名,是《新语丝》月刊和同名网站的创办人。1990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曾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1996年1月至1997年5月)、索尔克生物研究院(1997年5月—1998年9月)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现为自由职业者。

  在大学期间,方舟子积极参与创建校园文学团体“荒原诗社”。该诗社不定期刊物上常刊有他的现代派诗歌。到美国之后,除了生物学方面的学习、研究之外,他把大量时间投入当时刚刚兴起的互联网上的中文论坛。1993年,他在最早的中文Usenet新闻组
“ACT”(alt.chinese.text)上发表了一些以明史为主要题材的文章,并不时参与一些辩论,引起很多旅美中国学人的注意。1994年,他帮助建立了最早的中文IRC聊天频道“#hanzi”,并任管理员。1995年到1996年间他和另外几个人创建了最早的中文简体字文字界面的多人网络游戏“侠客行”,主要负责其中的总体设计、文字和管理工作。1994年后,方舟子把相当一部分时间投入到新语丝社及新语丝网站的运作当中。除了打假,方舟子也热衷于科普创作,出版过大量的文章,也出版过十几本著作。2000年以来,方舟子以新语丝网站为基地,通过互联网揭示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批判新闻界的不真实报道,在平面媒体上也发表过大量的文章,并且出版过一些以科普和反学术腐败为题材的著作。目前,新语丝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具个人特色的网络媒体。



爱因斯坦信不信上帝?

27 11 2008年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读过点书的人都听说过的话:“上帝不掷骰子。”这很明显是比喻,但还是很容易让一些人留下爱因斯坦信仰上帝的印象。传教士更爱宣传说爱因斯坦信仰上帝,连爱因斯坦这么聪明、这么有科学精神的大科学家都信了上帝,你还敢不信吗?这种宣传做得多了,连一些未必是信徒的人也跟着想当然地认为爱因斯坦是信上帝的,例如最近有文章称:“爱因斯坦是大科学家,但他相信上帝的存在,我们总不能因其相信上帝就说他缺少科学素养吧?”(李鸿文《官员迷信并不代表缺少科学素养》,《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18日)

   
这种传言不知起于何时,但是在爱因斯坦还没“去见上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爱因斯坦生前曾多次澄清过。例如,1954年3月22日,一位技工给爱因斯坦写信,提到他读到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的文章,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爱因斯坦在24日回信说:“你所读到的关于我信仰宗教的说法当然是一个谎言,一个被有系统地重复着的谎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是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没有止境的敬仰。”

   
最近发现了一封爱因斯坦在1954年写给一位犹太教哲学家的信,信中对这位哲学家的著作表示了不同意见,指出“对我来说上帝一词不过是人类弱点的表达和产物”,而《圣经》则是“原始”和“非常孩子气的”,不管后人对《圣经》做如何精巧的诠释,都“不能改变我的这个看法”,因为这些诠释和《圣经》的原文几乎毫无关系。爱因斯坦虽然是犹太人,但并不信犹太教,也不特别看重犹太教,在信中他直言不讳地说:“对我来说犹太教和所有其他宗教一样,是最幼稚迷信的体现。”

   
虽然一直有人文学者声称把宗教和迷信混为一谈是“无知”,但爱因斯坦显然认为二者并无区别,所有的宗教都是最幼稚的迷信。然而我们却经常见到有人引用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来证明科学离不开宗教:“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这是从爱因斯坦1940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科学与宗教》中抽离出来的。那些用这句名言来证明宗教信仰的人显然都没有看过它的上下文,而是把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强加在爱因斯坦身上。

   
以爱因斯坦对所有宗教的不屑,不难理解他在这句话中所说的“宗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宗教一般被定义为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或崇拜,但是在这句名言的上文,爱因斯坦“偷换概念”,把宗教定义成能让人超越自私欲望的“超个人”的价值,是对超个人的目标的追求,而不论它是否与神有关。换句话说,他在这里所说的“宗教”,其实是一般人所说的“道德”或“信念”,因此他才会说:“如果人们根据这些定义理解宗教和科学,那么它们之间看来是不可能有冲突的。”

   
所谓“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意思,不过是说科学家都有一种追求真理的激情和信念:“科学只能是由那些全身心被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激情所渗透的人们产生的。然而,这种感情的源泉萌发于宗教的范畴。同时属于这个范畴的还有这样的信念,即用理性理解世界是可能的。我无法想象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没有这种深沉的信念。”我在上文引用的爱因斯坦的信也说了,他本人的宗教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没有止境的敬仰”,和上帝、神、超自然力量毫无关系。

   
在这句名言的下文,爱因斯坦抨击传统的宗教,指出:“今天在宗教与科学范畴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人格化上帝的概念。”并呼吁宗教导师们放弃有关人格化上帝的教条,放弃这个恐惧与希望的源泉。只有在宗教领袖据此重新定义宗教后,宗教才能从科学知识那里获益。“真正的虔诚,并非通过对生命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或盲目的信仰,而是通过努力获得理性知识而达成的。”可见,爱因斯坦名言的主要用意在于批评传统宗教,希望宗教领袖放弃与科学相违背的教条。用这句名言来为传统宗教辩护,声称传统宗教与科学无冲突,甚至认为科学离不开传统宗教,是荒唐可笑的。

   
不可否认,至今还有个别的大科学家信仰宗教,在那些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是如此。例如,根据调查,美国科学院院士中还有极少数人(大约7%)相信上帝的存在。虽然大科学家一般都是比较有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人,但总难免会有例外。我们不能因为有例外的存在就认为“不能因其相信上帝就说他缺少科学素养”。科学强调怀疑、实证和理性,宗教要求盲从,二者有着根本的冲突。至少在相信上帝这件事上,个别的美国科学院院士表现得很没有科学素养。

2008.11.24

(《中国青年报》2008.11.26)

 



本博客即日起完全停止更新并关闭评论

27 11 2008年

五天前,德赛读者网(原“新语丝读者网”)管理员主动提出把读者网所有权和管理权移交给新语丝,我和新语丝技术维护人员商量后表示同意。但是至今读者网管理员拒绝把管理密码告诉新语丝。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们发现存在误会。既然读者网管理员主动提出要让新语丝接管,也公开说过:“从开始,我就反复声明,如果新语丝愿意接管读者网,我就完全奉上。”“适时退出,乃为上策。此间种种得失,均可不计。”那么我们就当然理解成是把读者网无条件转交给新语丝,只要新语丝愿意,就把管理密码交给新语丝,剩下的只是一些技术细节而已。后来发现读者网移交给新语丝是有条件的,先是以替用户资料保密为由拒绝把管理密码交给新语丝(读者网的用户本来都是出于对新语丝的信任才到读者网注册的,这时怎么反而要提防新语丝?),之后又要求新语丝确认一份由读者网管理员起草的移交备忘录,并准备将备忘录公之于众,以表明读者网具有与新语丝“平等”地位,是“平等移交”给新语丝的,才能把管理密码交给新语丝。备忘录中对新语丝接管后的运行提出了一些要求和限制,我们认为不能接受,虽然读者网管理员表示可以修改,但我们认为没有进一步协商的必要。

我们本来以为读者网要无条件转交新语丝才同意接管的,既然读者网转交给新语丝是有条件的,而且不答应条件就不告诉管理密码,那么与我们设想的不同,我们也不想浪费时间与之谈判移交条件。读者网做为一个由于我此前给予的特殊授权和支持,完全利用新语丝资源建起来的网站,甚至一度被许多人误认为是新语丝的一部分,现在自以为做大了就改变初衷,虽然主动提出要移交给新语丝,却又把自己摆到和新语丝平等、对立的位置上,要跟新语丝摆谱、讲条件、讨价还价,我们不能接受,不再考虑接管德赛读者网。

在读者网重新恢复西风独自凉的博客,并删掉我的一篇文章后,我本已决定停掉我在读者网的博客。后来读者网管理员提出由新语丝接管,我才恢复更新。现在既然新语丝不再考虑接管读者网,我也就没有必要再留在读者网与一群批评新语丝的人为伍、天天忍受寻正之流的攻击。自即日起完全停止读者网上“方舟子的Blog”的更新,并关掉评论,把读者网留给其管理员欣赏的寻正之流折腾去。(新浪网上的方舟子博客会继续更新)

有新语丝技术人员建议与其接管读者网博客受其限制,不如自己从头开发新语丝博客网。我们将考虑这一计划。



方舟子答《时代人物杂志》记者采访

26 11 2008年

1、  选择出国留学是紧追中国的留学风潮,还是处于别的什么原因?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跟风吧。当时(1989~1990年)我们一个班的人基本上都在准备去美国留学,后来也陆续都去了。有条件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接受更好的教育,跟这样的风很正当。

2、  方舟子是您的笔名吗?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和内涵在里面吗?

是笔名。在古文里“方舟”意思是并在一起行驶的两只船,“方舟子”意思就是脚踏两只船的人,这两只船是指科学和文学。

3、  您的学术研究方向是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而您却以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而享负盛名,这是否与您的专业背道而驰?哪一个领域更接近于您的理想?

在学校学的什么专业不一定就一辈子要从事该专业。但是在从事学术研究时所受到的学术训练、掌握的科学方法,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也都是一笔精神财富。何况,我现在从事的学术打假和科普写作,本专业的知识也派得上用场。我对科学和文学都很喜欢,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写作能力,从事科普可能更适合我。对中国的现状而言,科普的重要性未必比学术研究小。

4、  为什么选择创办《新语丝》,是出于商业考虑吗?刊物运营之初的困难是什么?是怎么克服的?刊物实际运行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新语丝》在1994年创办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商业考虑,至今也没有任何商业考虑,而是出于公益的目的。在1997年,美国有一家商业公司试图吞并新语丝,被我发觉后,我干脆在美国将新语丝正式注册成非赢利性公益组织。因为是网刊,所有的工作人员又都是义工,基本上不需要经费,运营之初并没有什么困难。后来网站做大了,有了自己的服务器和网线,就需要有经费来支付这些运行费用,我们就接受了几个广告赞助,广告收入刚好能用来支付这些费用。赞助者都是新语丝的长期热心读者,也算是对新语丝的支持。

5、  您在进行学术研究与创办刊物之后,为什么又要举起“学术打假”这面大旗?中国的学术界每天都在喊“学术打假”,这个“假”该怎么打?您对于“学术腐败”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您对“学术打假”的质疑之声又是怎样看待的?

我是在2000年开始“学术打假”的,新语丝网站也由此从文学网站转变成了科普、打假网站。当时国内互联网兴起,报刊纷纷上网,我在国外也能即时了解到国内的信息,发现学术浮夸、造假如此泛滥,又见不到有人出来揭露,才决定用自己掌握的网站对此做点事情。本来,学术打假应该由政府部门和科研教育机构来做,才更具有权威性,但是政府部门和科教机构不做为,甚至与学术造假分子同流合污,那么就只好依靠民间的力量来揭示真相,利用舆论监督起到一点震慑作用了。当前的学术腐败现象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官本位的科教体制、急功近利的风气、监督机制失灵等等。也不只是学术领域自身的问题,而是与官场腐败、经济腐败、司法腐败、新闻腐败等互相纠结在一起的。所以我并不指望在短时间内会有根本的改观。“学术打假”是得罪人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利益被触及到的人要出来反对、质疑,这是预料之中的。有人质疑我有何资格搞“学术打假”,这种质疑很可笑。我不过是说出事实真相,这是每个公民都有的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并不需要特别的资格。如果认为我某个事件搞错了,那也应该是具体地进行反驳,而不是来质疑我的资格。

6、  您目前担任《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长江商报》和《齐鲁晚报》的专栏作者,是您的兴趣所在吗?您的评论以言辞犀利见长,这里面有您的情感宣泄吗?

《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的专栏以科普为主,《长江商报》和《齐鲁晚报》的专栏则以评论为主,这是在接到众多报刊的专栏邀请之后选定的,都可以说是我的兴趣所在。我认为对学术问题不该含糊,对学术骗子不该留情面,不少人因此认为我言辞犀利,其实我只是直言不讳地说出事实而已,并不是想要发泄什么感情。

7、  对于您的评论文章,有人加以赞誉,也有人加以驳斥,您对此怎么看?能够接受吗?有人说您与有些名人一样,希望通过“语出惊人”而扬名立万,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我的揭露文章告诉公众事实真相,当然会有人赞赏,同时也因此得罪了被揭露的人或利益集团,当然会有人反对。这是很正常的。要来驳斥我,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都是其言论自由。如果我的文章存在事实错误,欢迎有根有据具体地指出来。如果只是要来发泄对我的文风、人格的不满,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谩骂,那是在做无用功。网上谩骂我的人每天都有,有时看看也很好玩。谩骂正暴露其虚弱,正说明被我击中要害,无法有根有据地反驳,所以只好靠骂人来泄恨。我并不是故意要“语出惊人”,只不过在这个虚假流行的社会,说真话竟然变得“惊人”,因此出名也没什么不好,出了名说的话更有份量,更容易传播。

8、  什么才是您真正所追求的?

我从小的理想是做一个自由人,在心灵上和生活上都达到自由。我觉得现在就处于这样的状态,所以没什么追求了。

9、  能谈谈您的生活和家庭吗?包括您在国外的一些难忘的经历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最好多谈一些,具体一些。)

我不喜欢在媒体上谈我的生活和家庭,就算了吧。我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不想让家人卷进去。

10、您的至理明言和座右铭

我给人题词,写得最多的两句话是:“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跛脚的。”“脑中有科学,心中有道义,手上有技术,脚下有实地。”



【剽窃示众】《袁崇焕传》:功到雄奇即罪名

25 11 2008年

新浪博客首页推荐的“独钓寒江雪”《《袁崇焕传》:功到雄奇即罪名》(下称“独文”)大部分剽窃自我在1994年写的《功到雄奇即罪名》(下称“方文”),不仅标题相同,而且许多段落基本照抄,还有很多句子也照抄分散在各个段落中。《功到雄奇即罪名》称得上我的“经典作品”,网上流传极广,连这种“网络名文”都敢抄了在网上发表,不可谓不大胆。下面是一些抄袭段落的对比。

独文:

而且这一切并非背着明廷干的,而明廷对议和虽然不以为然,却也并不怪罪。在袁崇焕给崇祯的奏疏中也指明了他的治辽战略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 ”,对此崇祯本来也很赞赏,当袁崇焕“擅主议和”之时,崇祯甚至还加了他的官,给了他太子少保的头衔,这时候却翻起了历史老帐。明朝的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无不以与满人和谈为耻,对于南宋向金是称臣纳款的求和,而袁崇焕与皇太极是不带任何屈辱性甚至还是高一等的议和这种明显的区别都看不出来,敢于议和便被视为秦桧式的卖国贼,而不管议和的目的何在,所谓书生误国,莫过于此,这也就是程本直所说的“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对于与袁崇焕的最后一次和谈,皇太极曾在谕文里抱怨说:“逮至朕躬,实欲罢兵戈,享太平,故屡屡差人讲说。无奈天启、崇祯二帝,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号,及禁用国宝。朕以为天与土地,何敢轻与!其帝号国宝,一一遵依,易汗请印,委曲至此,仍复不允。朕忍耐不过,故吁天哀诉,举兵深入。”则这是什么性质的和谈,再明白不过。对于这次议和,清人后来以为奇耻大辱,淹没不载,幸好清宫内阁档案中还保留了这道木刻谕文。所以,袁督师“谋款”之事有,而“诱敌”之罪无!

方文:

加在袁崇焕头上的罪名,是擅主和议,专戮大帅。擅主和议,是指他跟皇太极的议和。皇太极与明军每打完一仗,都要主动议和,这并非如金庸在《袁崇焕评传》中所认为的那样是诚心诚意的议和,多半是带有欺骗性的缓兵之计。袁崇焕对此并非不知道,但是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的明军更需要有一段和平的时间用于休养兵马,巩固城池,因此对皇太极的每次议和他都积极响应,两人书信往返不断。这一切并非背着明廷干的,而明廷对议和虽然不以为然,却也并不怪罪。在袁崇焕给崇祯的奏疏中也指明了他的治辽战略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对此崇祯本来也很赞赏,当袁崇焕“擅主议和”之时,崇祯甚至还加了他的官,给了他太子少保的头衔,这时候却翻起了历史老帐。明朝的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无不以与满人和谈为耻,对于南宋向金是称臣纳款的求和,而袁崇焕与皇太极是不带任何屈辱性甚至还是高一等的议和这种明显的区别都看不出来,敢于议和便被视为秦桧式的卖国贼,而不管议和的目的何在,所谓书生误国,莫过于此,这也就是程本直所说的“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对于与袁崇焕的最后一次和谈,皇太极曾在谕文里抱怨说:“逮至朕躬,实欲罢兵戈,享太平,故屡屡差人讲说。无奈天启、崇祯二帝,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号,及禁用国宝。朕以为天与土地,何敢轻与!其帝号国宝,一一遵依,易汗请印,委曲至此,仍复不允。朕忍耐不过,故吁天哀诉,举兵深入。”则这是什么性质的和谈,再明白不过。对于这次议和,清人后来以为奇耻大辱,淹没不载,幸好清宫内阁档案中还保留了这道木刻谕文。)

独文:

所谓“斩帅” 是指袁崇焕在半年前以阅兵为名,乘舟至双岛,祭出尚方剑,斩镇守皮岛的左都督毛文龙于帐前。袁崇焕历数毛文龙的十二罪状,确有凑数之嫌,但不服节制、虚报兵额、中饱关银、擅开马市私通外番这几条,在当时确实都是死罪。 “东江岁饷百万,大半不出都门,皆入权宦囊中” 毛文龙杀敌无能,拍马有方,领来的饷银,倒有一大半没有运出京城,而是用于行贿。私开马市,用战略物资向清人换来的人参貂皮,也多拿来向朝廷大官上贡,因此朝官喜欢毛文龙的很是不少。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这些朝廷显贵断了一大财路,无不深恨袁崇焕,最恨的是毛文龙的同乡、大学士温体仁。正是这位温体仁,当崇祯闪过复用袁崇焕的念头时,他赶紧连上五疏,请速杀袁崇焕。杀毛文龙,这时便被拿来作为袁崇焕通敌的证据,因为据说清兵最忌惮的倒不是袁崇焕,而是毛文龙,因此便要袁崇焕杀了他作为议和的条件。袁崇焕只是和后金议和,又不是投降,焉有提主帅人头来见作信物的道理。这显然是不足信的。而且,双方所谓和议多少次,不过策略耳,袁崇焕焉能信服!不过是袁崇焕既然被当成了秦桧,毛文龙也就被捧成了岳飞,《天启实录》中记载毛文龙的罪恶本来不少,这时候的文献反而都颂扬起毛文龙来罢了。

方文:

专戮大帅,是指袁崇焕在半年前以阅兵为名,乘舟至双岛,祭出尚方剑,斩镇守皮岛的左都督毛文龙于帐前。金庸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毛文龙不该杀,杀的方式也不对头。袁崇焕历数毛文龙的十二罪状,确有凑数之嫌,但不服节制、虚报兵额、中饱关银、擅开马市私通外番这几条,在当时确实都是死罪。后人查阅清宫档案,更发现毛文龙当时确实与清人私通(《近世中国秘史》),足见其死有余辜。至于袁崇焕采用那么戏剧化的手段杀他,也是万不得已。皮岛孤悬海外,如果靠下诏擒拿,只能逼反了毛文龙。朝中大臣并非没有不想除去毛文龙的,只是除不了,不敢除,奈何他不得:“是左右大夫皆曰可杀,国人皆曰可杀也。其不杀也,非不杀也,不能杀也,不敢杀也,是以崇焕杀之而通国快然。”(程本直《漩声记》)。朝鲜深受毛文龙荼毒,其国王听到文龙被诛的消息,大喜:“为天下除此巨害。”(《朝鲜仁祖实录》),可为毛文龙该杀的佐证。但毛文龙杀敌无能,拍马有方,领来的饷银,倒有一大半没有运出京城,而是用于行贿。私开马市,用战略物资向清人换来的人参貂皮,也多拿来向朝廷大官上贡,因此朝官喜欢毛文龙的很是不少。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这些朝廷显贵断了一大财路,无不深恨袁崇焕,最恨的是毛文龙的同乡、大学士温体仁。正是这位温体仁,当崇祯闪过复用袁崇焕的念头时,他赶紧连上五疏,请速杀袁崇焕。杀毛文龙,这时便被拿来作为袁崇焕通敌的证据,因为据说清兵最忌惮的倒不是袁崇焕,而是毛文龙,因此便要袁崇焕杀了他作为议和的条件。袁崇焕既然被当成了秦桧,毛文龙也就被捧成了岳飞,《天启实录》中记载毛文龙的罪恶本来不少,这时候的文献反而都颂扬起毛文龙来了。

独文:

最了解袁崇焕心迹莫过于所将的辽兵,袁崇焕在狱中的八个多月,天天有关外将吏士民到督辅孙承宗的府第号哭鸣冤,愿以身代,而孙承宗竟不敢向崇祯报告。祖大寿是一起被召见的,见主帅被捕,战栗不知所措。崇祯派了个太监向城外袁军宣读圣旨,宣布袁崇焕罪状,三军放声大哭。初三日,祖大寿与何可纲悲愤之余,决定不再为皇帝老儿卖命,率袁军往东向锦洲奔去。正南下赴援的袁军主力在途中听说主帅被擒,自然也掉头就走。

方文:

祖大寿是一起被召见的,见主帅被捕,战栗不知所措。崇祯派了个太监向城外袁军宣读圣旨,宣布袁崇焕罪状,三军放声大哭。初三日,祖大寿与何可纲悲愤之余,决定不再为皇帝老儿卖命,率袁军往东向锦洲奔去。正南下赴援的袁军主力在途中听说主帅被擒,自然也掉头就走。……而袁崇焕所将的辽兵,当然都知道自己主帅的冤枉,袁崇焕在狱中的八个多月,天天有关外将吏士民到督辅孙承宗的府第号哭鸣冤,愿以身代,而孙承宗竟不敢向崇祯报告。

独文:

崇祯这下子才慌了起来,便接受余大成的建议,派全体内阁和九卿到狱中求袁崇焕写信劝祖大寿回来。等到信使追上袁军,已在山海关外了。祖大寿读毕,下马捧信痛哭,全军也跟着痛哭,惊动了在军中的祖大寿母亲,问清是怎么回事后,劝大家回去奋勇杀敌:“所以至此,为失督师耳。今未死,何不立功为赎,后从主上乞督师命耶?”。于是袁军个个争先恐后,即日回兵入关,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这一件事,即使是铁石心肠如崇祯也不能不稍被打动,也因此闪过让袁崇焕复出的念头,但也仅仅是一闪之念而已。试想,哪个皇帝喜欢拥兵自重的将领呢?如果京城危机久悬未决,或许袁崇焕还能起复,局势趋缓,皇帝自然不会在意多杀一个臣的。

方文:

崇祯这下子才慌了起来,便接受余大成的建议,派全体内阁和九卿到狱中求袁崇焕写信劝祖大寿回来。等到信使追上袁军,已在山海关外了。祖大寿读毕,下马捧信痛哭,全军也跟着痛哭,惊动了在军中的祖大寿母亲,问清是怎么回事后,劝大家回去奋勇杀敌:“所以至此,为失督师耳。今未死,何不立功为赎,后从主上乞督师命耶?”。于是袁军个个争先恐后,即日回兵入关,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这一件事,即使是铁石心肠如崇祯也不能不稍被打动,也因此闪过让袁崇焕复出的念头,但也仅仅是一闪之念而已。

独文:

当时的朝臣之中敢于公开为袁崇焕鸣冤的朝臣极少,大学士周延儒、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永光曾上疏解救,祖大寿以官阶赠荫请赎,兵科给事中钱家修请以身代,御使罗万涛为袁申辩,削职下狱。此外就是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剖肝录》的余大成了。而前面提到的那位布衣程本直,胆识与朝臣们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不仅写了一篇《漩声记》为袁辨冤,而且四次诣阙抗疏,无效,愤而请与袁俱死:“予非为私情死,不过为公义死尔。愿死之后,有好事者瘗其骨于袁公墓侧,题其上曰:”一对痴心人,两条泼胆汉“,则目瞑九泉矣。”崇祯成全了他,顺手把他杀了。

方文:

当时敢于公开为袁崇焕鸣冤的朝臣极少,大学士周延儒、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永光曾上疏解救,祖大寿以官阶赠荫请赎,兵科给事中钱家修请以身代,御使罗万涛为袁申辩,削职下狱。此外就是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剖肝录》的余大成了。而袁崇焕所将的辽兵,当然都知道自己主帅的冤枉,袁崇焕在狱中的八个多月,天天有关外将吏士民到督辅孙承宗的府第号哭鸣冤,愿以身代,而孙承宗竟不敢向崇祯报告。前面提到的那位布衣程本直,胆识与朝臣们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不仅写了一篇《漩声记》为袁辨冤,而且四次诣阙抗疏,无效,愤而请与袁俱死:“予非为私情死,不过为公义死尔。愿死之后,有好事者瘗其骨于袁公墓侧,题其上曰:“一对痴心人,两条泼胆汉”,则目瞑九泉矣。”崇祯成全了他,顺手把他杀了。

独文:

袁崇焕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入狱,第二年八月,被凌迟处死,期间经过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既然袁崇焕的通敌证据确凿,为什么会拖这么久呢?有人说是因为满兵一直到六月份才全部退出长城,在此期间崇祯不敢杀袁崇焕得罪辽东部队。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点就是党争造成的。原来当时的首辅钱龙锡与袁崇焕关系相当不错,这时也受到了牵连。钱是当初惩办魏忠贤一案(称为逆案)的负责人,因此令阉党怀恨在心。这时候阉党遗逆又在朝廷渐渐得势,便想把袁案扩大成一个新逆案,把钱龙锡这些对头一网打尽。钱龙锡自然在朝中也有些势力,两派便就袁案展开了拉锯战,事情就这么一直拖了下去。此事终于让崇祯发觉,大发脾气,限令五天之内了结袁案(《明纪》)。新逆案因此没能得逞,但钱龙锡也在袁崇焕死后被捕论死,后改判充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杀与不杀其实都不是绝对的事情,在于朝廷各派势力对抗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出一两个冤案也就并不稀奇了。

方文:

从袁崇焕被捕到遇害,经过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既然袁崇焕的通敌证据确凿,为什么会拖这么久呢?金庸说是因为满兵一直到六月份才全部退出长城,在此期间崇祯不敢杀袁崇焕得罪辽东部队。崇祯既然敢抓,抓了以后大家都已知道袁必死无疑,又何至于不敢杀?当时的兵部尚书梁廷栋甚至请崇祯立斩袁崇焕,“则逆奴之谋既诎,辽人之心亦安”(《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疏》),可见在这些人看来,杀袁反而有助于稳定军心。袁案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是党争造成的。原来当时的首辅钱龙锡与袁崇焕关系相当不错,这时也受到了牵连。钱是当初惩办魏忠贤一案(称为逆案)的负责人,因此令阉党怀恨在心。这时候阉党遗逆又在朝廷渐渐得势,便想把袁案扩大成一个新逆案,把钱龙锡这些对头一网打尽。钱龙锡自然在朝中也有些势力,两派便就袁案展开了拉锯战,事情就这么一直拖了下去。此事终于让崇祯发觉,大发脾气,限令五天之内了结袁案(《明纪》)。新逆案因此没能得逞,但钱龙锡也在袁崇焕死后被捕论死,后改判充军。

独文:

袁崇焕对自己的下场,并非一无所知。自从他投笔从戎以来,他所担心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谗言。在奏疏中,反反复复说的也是这种担心。他对天启皇帝是这么说:“顾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唯圣明与廷臣终始之。” 他在平台奏对中,对崇祯皇帝也是这么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用人当任而无二,信而勿疑。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不成想一言成谶了。对于自己的死于敌人的反间,死于朝廷的猜忌,袁崇焕早已预见到了。

他知道:“功到雄奇即罪名”,为什么不“良臣择主而适”,不明哲保身退隐山林,反而舍身报国,明知是死路一条,却偏偏去赴汤蹈火呢?我们从他的诗《边中送别》:“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是何等肝胆的写照,他的投笔从戎,不是为了封万户侯,而是以收复失地,人民在受难,民族在沦亡,热血男儿责无旁贷,何用安危问去留?

方文:

袁崇焕对自己的下场,并非一无所知。自从他投笔从戎以来,他所担心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谗言。在奏疏中,反反复复说的也是这种担心。他对天启皇帝是这么说:“顾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唯圣明与廷臣终始之。”他对崇祯皇帝也是这么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用人当任而无二,信而勿疑。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当我们今天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只觉得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对于自己的死于敌人的反间,死于朝廷的猜忌,袁崇焕早已预见到了。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良臣择主而适”,不明哲保身退隐山林,反而舍身报国,明知是死路一条,却偏偏去赴汤蹈火?因为人民在受难,民族在沦亡,热血男儿责无旁贷,不敢偷生惜死!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边中送别》)他的投笔从戎,不是为了封万户侯,而是以收复失地,解辽东人民于倒悬为己任。

独文:

“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可也。”(余大成《剖肝录》)心甘情愿当一个以国为家的亡命之徒,此乃袁崇焕之所以为民族英雄,袁督师之所以为“千古军人之楷模”(梁启超语)。1630年8月17日,他在北京被凌迟处死,时年四十六岁。他的《在狱中》一诗中写道:“执法人难恕,招尤我自知。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也成为他一生精忠报国的真实写照。愿我们的国家多一些千古军人之楷模,少一些被世人误读,尽啖其肉的冤魂。

方文:

既然把民族利益放到了首位,也就只好不顾个人安危,抛弃家庭幸福了:“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可也。”(余大成《剖肝录》)心甘情愿当一个以国为家的亡命之徒,此乃袁崇焕之所以为民族英雄,袁督师之所以为“千古军人之楷模”(梁启超语)。然而这样一个亡命之徒,却惨死于本族人之手,一个屠杀本民族英雄的民族,真是无可救药的奴隶之邦!



方舟子就食品添加剂问题答《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

24 11 2008年

1、据南方日报,三聚氰胺参加饲料是内”公开的秘密”。我们觉得这一方面是由于对三聚氰胺危害的认知的缺陷,一方面也是由于监管缺位或不到位造成的机会主义空间,结合您了解到情况,请问您怎么看。

即使以前没有意识到三聚氰胺的危害,但也应该知道三聚氰胺对人、畜都没有营养价值,只是为了骗过仪器的检测而添加,所以这仍然是为了牟利而有意造假。既然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质检部门就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质检部门没有履行其职责,甚至成为不良企业的同党。所以这个事件的主要责任应该在质检部门。

2、目前,从动物饲料、到餐桌的食物,整个食品工业在大量使用添加剂,比如,日本”添加剂之神”安部司的故事令人回味,从科学角度,如何看待从饲料到食品的添加剂,其危害或风险是否已得到恰当的对待?

我没有看过安部司的书,但所谓“食品添加剂之神”的说法是他自己吹的,据日本专家松永和纪的揭露,“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以及日本的食品卫生业界并没有人知道这位安部司先生”。所以安部司对合法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的批评未必可靠。合法添加剂都做过实验,经过风险评估,适量添加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是长期食用的后果未必都已明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有些已知有较大危害的,应该及时禁止使用,改用毒性小或无无毒的新一代添加剂。例如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这些合成色素因为可能是致癌物,早已被美国禁止使用,又由于日落黄、喹啉黄、酸性红、诱惑红、柠檬黄、胭脂红这六种色素被发现能导致儿童活动过度,英国政府建议企业不要再用。但这些色素中国都还在合法使用。

3、对于饲料添加剂,国家已颁布有添加剂目录,从科学认知度角度,这是否就意味着目录内的添加剂就是无害的?

饲料添加剂目录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属于营养素,是有益无害的。但是像防腐剂、防霉剂、酸化剂、着色剂、粘结剂、调味剂、香料等并非营养素,对身体并无益处,如果过量使用会有害,有的即使是适量使用也可能有不良反应,应该控制使用。只不过对饲料而言,其标准不必像食品那样严格。

4、饲料和食品添加剂,已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如何平衡其经济效益与潜在的风险?

我们应该把非法和合法的添加剂区别对待,不能因为非法添加剂事件而祸及合法添加剂。像三聚氰胺这样的属于非法添加,并无哪个国家批准使用。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也不可过量添加。有些添加剂很有必要,例如防腐剂,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但是也有的并无太大的必要,例如色素,只是为了好看,并无其他任何益处,反而可能有害,应该更严格地限制其使用。添加剂的毒性大小各不相同,有的是十分安全的。例如山梨酸做为防腐剂使用,十分安全,目前无不良反应的报道,但是由于价格相对较高,国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宁愿使用毒性较大的亚硝酸钠、苯甲酸等防腐剂,对这种情形,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推广无害的添加剂。

5、从毒牛奶,到毒饲料,再到……,中国的食品危机的源头到底在哪里,您如何看,如何建言?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不是靠一两场运动就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工程。政府方面应该改进国家标准,尽量避免漏洞,例如食品蛋白质检测标准存在漏洞,所以才出现用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这个漏洞其实很容易堵住。同时也应该加强执法。新闻媒体应该加强舆论监督。消费者则应该多掌握科学知识,理性消费。有的非法添加剂的使用,像那些用于漂白、着色的,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追求美观的心理。如果我们知道那些白净、色泽艳丽的食品很可能都是用非法添加剂处理过的,避免购买,那么这种非法添加剂就没了市场。消费者还应该有知情权,应要求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明确的标明。使用了色素、香料的食品应该在成分、配料表中明确地标出其成分,而不能像国内那样以“食用色素、食用香料”含糊过去,因为不同的食用色素、食用香料有不同的毒性,不能一概而论。



方舟子关于蒙牛的问题答中国企业报记者问

21 11 2008年

1、您认为长此以往会对蒙牛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会对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次事件的性质太恶劣,影响太大,对著名国产品牌的打击是致命性的,很难恢复元气。这也是这几年来这些品牌惟利是图、不顾实力盲目扩大经营的必然结果,暴露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虽然蒙牛等正在进行危机公关,但是我不认为这会挽回消费者的信心。消费者又不是傻子。

2、您认为蒙牛是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吗?

去年的特仑苏事件让我发现蒙牛在做虚假广告,并且尽力压制对其产品的批评,还通过种种渠道想来跟我“私了”被我拒绝。从那以后我就不相信蒙牛是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从不消费蒙牛的产品。所以在“三鹿奶粉”事件刚刚发生时,我就意料到蒙牛的产品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问题暴露出来后,牛根生还不认错,在其博客文章中继续大谈“责任”,声称自己“无知”,对此并不知情。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是个公开的行业秘密,一个行业领军人物如此“无知”,谁会相信?

3、以您对蒙牛等企业的了解,请您谈谈这些企业应该怎样看待利益与责任的对决?怎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民族品牌大鳄应有的品质和示范作用?

许多消费者认为蒙牛是负责任的企业,可能是因为牛根生爱作秀,经常把“责任”挂在嘴上,蒙牛也经常赞助公益事业,给灾区捐款。但是对“责任”应该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赞助公益事业、热心捐款虽然值得赞赏,但其实也是一种广告行为。一个企业的责任,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在不做虚假广告,生产合格、优质的产品,至少不能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



鳄鱼的心脏

20 11 2008年

去体检的时候,通常都要测量血压。它实际上是血液流动时作用在动脉管壁上的压力。心脏收缩时,心室把血液压进动脉,产生一股压力,让血压达到最高。然后心脏舒张,来自心脏的压力没了,动脉血管由于弹性回缩,血液仍然会继续慢慢地流动,还会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医生在测量血压后会记下两个数据,例如“110/70”,就是分别代表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压让汞柱升高的高度(毫米)。

如果没有血压,就不能推动血液流遍全身各处,特别是血液往上流的时候,还需要克服重力,需要的血压就更大了,最低也得保证能把血液输送到头部去。对于鳄鱼这样的爬行动物,头部和心脏基本上在同一高度,需要的血压不高,通常只要40毫米汞柱的血压能把血液压到体表的毛细血管就行了。人的身体就像是鳄鱼转了个90度立起来,通常至少需要100毫米汞柱的血压才能让血液流到头顶,否则就会因为大脑缺血而晕倒——身体变成像鳄鱼一样的姿势,头和心脏处于了同一位置,血液又能流到大脑。再想想头高高在上的长颈鹿吧,它需要有一个橄榄球那么大的心脏来产生极高的血压,高达300毫米汞柱。

心脏不仅要把血液输送到头、脚,还要送到肺,在那里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为此肺的表面充满了薄薄细细的毛细血管,以便进行气体交换。但这也使得肺的结构非常脆弱,如果以100乃至300毫米汞柱的血压把血液压到肺,肺表面的血管将会破裂。鸟类和哺乳动物采取一个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把心脏分割成互不相干的左右两个部分,右边管肺循环,左边管体循环。体循环的静脉血进入右心房,右心室以较低的压力(人的肺动脉收缩压只有大约22毫米汞柱)把血液送到肺部,完成气体交换后,送到左心房。左心室的肌肉比右心室发达得多,产生的压力也大得多,由它把血液压到主动脉,输送到除了肺部以外的全身各处。然后血液又回到右心房,如此周而复始。人的心脏的左右两边实际上可以看成两个独立的心脏。

爬行动物则不同,它们的血压本来就低,不必担心会把肺压坏,所以没有必要分隔两个心室,左右心室可以相通,实际上是一个心室。但是奇怪的是,鳄鱼的心脏却有两个分隔的心室,看上去更像鸟、哺乳类的心脏。仔细看却又与鸟、哺乳类的心脏不同。鸟、哺乳类的右心室连着肺动脉,左心室连着主动脉,肺循环、体循环分得清清楚楚,但是鳄鱼多出了一条主动脉:它的右心室除了连着肺动脉,还连着一条主动脉,也就是说,鳄鱼的右心室既可以把血送到肺部,也可以送到身体其他部位。在鳄鱼右心室与肺动脉交界的地方,有一片齿状的瓣膜控制血液的流向,它开着的时候,血才送到肺部,合上时,右心室则把血液压到主动脉送到其他地方。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特的构造呢?鳄鱼的大部分时间沉没在水里等待猎物,与空气隔绝,这时候把血送到肺部也不能交换气体,是一种浪费。这时右心室的齿状瓣膜是关闭着的,从身体各部位收集来的静脉血本来要送去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时却又重新被送到身体各部位去了。静脉血虽然含氧量较少,但是还可被重新利用,通过多次体循环充分利用血中的氧,可能是鳄鱼能在水底一呆几个小时不用浮到水面换气的一个因素。当鳄鱼浮到水面上时,分泌肾上腺素刺激齿状瓣膜打开,静脉血才被送到肺部换气。这样的设计是不是比鸟、哺乳类的心脏更先进?

有意思的是,鳄鱼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它的心脏是把肺、体循环完全分离的,到发育的后期才出现了特殊的构造。这就意味着鳄鱼祖先的心脏很可能和鸟、哺乳类一样,难道鳄鱼祖先也有血压高的问题吗?是的,从化石来看,鳄鱼祖先生活在陆地,有很长的腿,有些种类还用两条腿奔跑,头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和鸟、哺乳类一样要有较高的血压和分隔的左右心脏。

鸟、哺乳类血压高的一个好处是血流量比较大,可以满足较高的新陈代谢率,以维持恒定的体温。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鳄鱼祖先很可能是恒温动物。以后鳄鱼改变了生活方式,对长久静止呆在水中的生活来说,体温恒定并无好处,于是鳄鱼又进化成了冷血动物了。我们总以为恒温动物是从冷血动物进化来的,其实有时也可以反过来。

最古老的鳄鱼属于初龙。初龙的后裔除了进化成鳄鱼,还有一支进化成了恐龙。有的恐龙的脖子非常长,甚至比长颈鹿还长,它们必定需要很高的血压才能给大脑供血,因此它们的心脏也应该和鸟、哺乳类一样有四个腔和分离的肺、体循环。1993年在美国南达科他州首次发现恐龙心脏化石,其构造的确和预料的一样。这也表明恐龙可能是恒温动物。

2008.11.18.

(《中国青年报》2008.11.19)



科学史上著名公案——链霉素的发现

18 11 2008年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钱恩三人分享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为了表彰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种对抗细菌传染病的灵丹妙药——青霉素。但是青霉素对许多种病菌并不起作用,包括肺结核的病原体结核杆菌。肺结核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在进入20世纪之后,仍有大约1亿人死于肺结核,包括契诃夫、劳伦斯、鲁迅、奥威尔这些著名作家都因肺结核而过早去世。世界各国医生都曾经尝试过多种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但是没有一种真正有效,患上结核病就意味着被判了死刑。即使在科赫于1882年发现结核杆菌之后,这种情形也长期没有改观。青霉素的神奇疗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能不能发现一种类似的抗生素有效地治疗肺结核?

果然,在1945年的诺贝尔奖颁发几个月后,1946年2月22日,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赛尔曼·瓦克斯曼宣布其实验室发现了第二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链霉素,对抗结核杆菌有特效,人类战胜结核病的新纪元自此开始。和青霉素不同的是,链霉素的发现绝非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有系统的长期研究的结果。和青霉素相同的是,这个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其发现权也充满了争议。

瓦克斯曼是个土壤微生物学家,自大学时代起就对土壤中的放线菌感兴趣,1915年他还在罗格斯大学上本科时与其同事发现了链霉菌——链霉素就是在后来从这种放线菌中分离出来的。人们长期以来就注意到结核杆菌在土壤中会被迅速杀死。1932年,瓦克斯曼受美国对抗结核病协会的委托,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这很可能是由于土壤中某种微生物的作用。1939年,在药业巨头默克公司的资助下,瓦克斯曼领导其学生开始系统地研究是否能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出抗细菌的物质,他后来将这类物质命名为抗生素。

瓦克斯曼领导的学生最多时达到了50人,他们分工对1万多个菌株进行筛选。1940年,瓦克斯曼和同事伍德鲁夫分离出了他的第一种抗生素——放线菌素,可惜其毒性太强,价值不大。1942年,瓦克斯曼分离出第二种抗生素——链丝菌素。链丝菌素对包括结核杆菌在内的许多种细菌都有很强的抵抗力,但是对人体的毒性也太强。在研究链丝菌素的过程中,瓦克斯曼及其同事开发出了一系列测试方法,对以后发现链霉素至关重要。

链霉素是由瓦克斯曼的学生阿尔伯特·萨兹分离出来的。1942年,萨兹成为瓦克斯曼的博士研究生。不久,萨兹应征入伍,到一家军队医院工作。1943年6月,萨兹因病退伍,又回到了瓦克斯曼实验室继续读博士。萨兹分到的任务是发现链霉菌的新种。在地下室改造成的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工作了三个多月后,萨兹分离出了两个链霉菌菌株:一个是从土壤中分离的,一个是从鸡的咽喉分离的。这两个菌株和瓦克斯曼在1915年发现的链霉菌是同一种,但是不同的是它们能抑制结核杆菌等几种病菌的生长。据萨兹说,他是在1943年10月19日意识到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生素,也即链霉素。几个星期后,在证实链霉素的毒性不大之后,梅奥诊所的两名医生开始尝试将它用于治疗结核病患者,效果出奇的好。1944年,美国和英国开始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链霉素对肺结核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它随后也被证实对鼠疫、霍乱、伤寒等多种传染病也有效。与此同时,瓦克斯曼及其学生继续研究不同菌株的链霉菌,发现不同菌株生产链霉素的能力也不同,只有4个菌株能够用以大规模生产链霉素。

1946年,萨兹博士毕业,离开了罗格斯大学。在离开罗格斯大学之前,萨兹在瓦克斯曼的要求下,将链霉素的专利权无偿交给罗格斯大学。萨兹当时以为没有人会从链霉素的专利获利。但是瓦克斯曼另有想法。瓦克斯曼早在1945年就已意识到链霉素将会成为重要的药品,从而会有巨额的专利收入。但是根据他和默克公司在1939年签署的协议,默克公司将拥有链霉素的全部专利。瓦克斯曼担心默克公司没有足够的实力满足链霉素的生产需要,觉得如果能让其他医药公司也生产链霉素的话,会使链霉素的价格下降。于是他向默克公司要求取消1939年的协议。奇怪的是,默克公司竟然慷慨地同意了,在1946年把链霉素专利转让给罗格斯大学,只要求获得生产链霉素的许可。罗格斯大学将专利收入的20%发给瓦克斯曼。

三年以后,萨兹获悉瓦克斯曼从链霉素专利获得个人收入,并且合计已高达35万美元,大为不满,向法庭起诉罗格斯大学和瓦克斯曼,要求分享专利收入。1950年12月,案件获得庭外和解。罗格斯大学发布声明,承认萨兹是链霉素的共同发现者。根据和解协议,萨兹获得12万美元的外国专利收入和3%的专利收入(每年大约1万5千美元),瓦克曼斯获得10%的专利收入,另有7%的专利收入由参与链霉素早期研发工作的其他人分享。瓦克曼斯自愿把其专利收入的一半捐出来成立基金会资助微生物学的研究。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萨兹的这种做法破坏了行业潜规则,虽然赢得了官司,却从此难以在学术界立足。他申请了50多所大学的教职,没有一所愿意接纳一名“讼棍”,只好去一所私立小农学院教书。虽然在法律上萨兹是链霉素的共同发现者,但是学术界并不认帐。1952年10月,瑞典卡罗林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瓦克斯曼一个人,以表彰他发现了链霉素。萨兹通过其所在农学院向诺贝尔奖委员会要求让萨兹分享殊荣,并向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科学家求援,但很少有人愿意为他说话。当年12月12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期颁给了瓦克斯曼一人。瓦克斯曼在领奖演说中介绍链霉素的发现时,不提萨兹,而说“我们”如何如何,只在最后才把萨兹列入鸣谢名单中。瓦克斯曼在1958年出版回忆录,也不提萨兹的名字,而是称之为“那位研究生”。

瓦克斯曼此后继续研究抗生素,一生中与其学生一起发现了20多种抗生素,以链霉素和新霉素最为成功。瓦克斯曼于1973年去世,享年85岁,留下了500多篇论文和20多本著作。

萨兹则从此再也没能到一流的实验室从事研究,1960年代初连工作都找不到,只得离开美国去智利大学任教。1969年他回到美国,在坦普尔大学任教,1980年退休,2005年去世,享年84岁。

萨兹对链霉素的贡献几乎被人遗忘了。他是在退休以后才逐渐又被人想起来。这得归功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微生物学家米尔顿·威恩莱特。1980年代,威恩莱特为了写一本有关抗生素的著作,到罗格斯大学查阅有关链霉素发现过程的档案,第一次知道萨兹的贡献,为此做了一番调查,并采访了萨兹。威恩莱特写了几篇文章介绍此事,并在1990年出版的书中讲了萨兹的故事。此时瓦克斯曼早已去世,罗格斯大学的一些教授不必担心使他难堪,也呼吁为萨兹恢复名誉。为此,1994年链霉素发现50周年时,罗格斯大学授予萨兹奖章。

在为萨兹的被忽略而鸣不平的同时,伴随着对瓦克斯曼的指责。例如,英国《自然》在2002年2月发表的一篇评论,就举了链霉素的发现为例说明科研成果发现归属权的不公正,萨兹才是链霉素的真正发现者。2004年,一位当年被链霉素拯救了生命的作家和萨兹合著出版《发现萨兹博士》,瓦克斯曼被描绘成了侵吞萨兹的科研成果,夺去链霉素发现权的全部荣耀的人。

瓦克斯曼是否侵吞了萨兹的科研成果呢?判断一个人的科研成果的最好方式是看论文发表记录。1944年,瓦克斯曼实验室发表有关发现链霉素的论文,论文第一作者是萨兹,第二作者是E.布吉,瓦克斯曼则是最后作者。从这篇论文的作者排名顺序看,完全符合生物学界的惯例:萨兹是实验的主要完成人,所以排名第一,而瓦克斯曼是实验的指导者,所以排名最后。可见瓦克斯曼并未在论文中埋没萨兹的贡献。他们后来发生的争执与交恶,是因为专利分享而起,与学术贡献的分享无关。

那么,诺贝尔奖只授予瓦克斯曼一人,是否恰当呢?瓦克斯曼和萨兹谁是链霉素的主要发现者呢?链霉素并非萨兹一个人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发现的,而是瓦克斯曼实验室多年来系统研究的结果,主要应该归功于瓦克斯曼设计的研究计划,萨兹的工作只是该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这一研究计划和实验步骤,链霉素的发现只是早晚的事。萨兹只是执行瓦克斯曼研究计划的一个劳力而已。换上另一个研究生,同样能够发现链霉素,实际上后来别的学生也从其他菌株发现了链霉素。瓦克斯曼最大的贡献是制定了发现抗生素的系统方法,并在其他实验室也得到了应用,因此被一些人视为抗生素之父。

所以,链霉素的发现权应该主要属于实验项目的制定和领导者(也即导师),而具体执行者(也即学生)是次要的。这其实也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发惯例,并非链霉素的发现才如此,其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物学成果,通常只颁发给实验的领导者,而具体做实验的学生很少能分享。萨兹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后来一直强调是他劝说瓦克斯曼去研究抗结核杆菌的抗生素,试图把自己也当成是实验项目的制定者。但是这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在萨兹加入瓦克斯曼实验室之前,瓦克斯曼实验室已在测试抗生素对结核杆菌的作用了。

2008.11.12.

(《经济观察报》2008.11.17)



一个妄想狂以己心度人腹把人当狗

17 11 2008年

不跟着他狂吠杨佳案就是狗,疯和尚、曾子后于是也跟着发出狗吠,狂叫“有道理,赞一个”。他们其实跟其病友去熊博网的狗窝更合适。我这里是人呆的地方,不是狗呆的地方,想在我这里狂吠的,一概乱棍赶走。

附:
余秋雨、方舟子和艾未未

作者:西风独自凉

……

大陆名流,要么象余秋雨一样含泪劝告地震灾民,匍匐在权力的脚下,透支自己的良知来维持话语权;要么象方舟子一样,坚持以打假为主的假打,遇到稍微敏感些的政治话题就退避三舍,甚至横加指责对杨佳案的关注。

这些断了脊梁的可怜生物还有脸声称自己是知识分子吗?

……

方舟子这样的知道分子不是不明白,学术打假屡战屡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独立、公正、透明的司法机制。但是,他更明白,一旦介入争议性的政治话题,那他中青报、人民网的专栏还要不要开?

……

不做人偏做狗是因为眼前总有几根骨头在那里散发诱惑。

当顺服、摇尾乞怜成为习惯,现实利益战胜良知,说什么不说什么,什么该关注什么又该掉过脸去,就会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