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保健品企业亟须重塑形象

4 07 2008年

保健品企业亟须重塑形象

中国企业报2008-7-3

□本报记者杜文/文

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跌宕起伏发展的保健品行业今天又面临着发展困境。在经历十几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业内人士认为,2008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出现了拐点。

保健品行业面临拐点,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保健品企业自毁品牌造成的。以打假著称的学者方舟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保健品市场可谓一片混乱,虚假产品、虚假广告泛滥成灾,可以说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保健品都是没有保健效果的,几乎所有的保健品都在做虚假宣传。

保健品虚假广告屡禁不止

保健品行业虚假违规广告问题是长期诟病,这严重地损害了保健品的信誉,这种案例比比皆是,不妨看看一些知名品牌违规广告:

2005年2月,脑白金广告在杭州被禁播。2006年1月,脑白金广告在浙江台州被指欺骗、误导消费者,当地工商部门已出面叫停并处以罚款。

2006年,上海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脑白金”保健食品广告因涉嫌违法,被温岭市工商局再次叫停。

2008年1月,河南、浙江、宁夏药监部门开出新年首张罚单:“黄金搭档”和“脑白金”两产品的广告被判定违法。

依靠广告的轰炸,“脑白金”这一名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家喻户晓。但脑白金几乎每年都有广告违规事件发生。

2007年央视“3·15”晚会揭露了医疗广告背后的黑幕。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藏秘排油茶。

藏秘排油茶在广告中说:“藏秘排油茶,3盒抹平大肚子”。但媒体调查发现,其实所谓的藏秘排油茶就是“百草减肥茶”的变身。而藏秘排油实际上只是当时正在受理中的商标,它并不是一个产品的名称。实际情况是,在整个广告宣传中都是围绕着西藏的概念设计制作的。《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做证明。但是在藏秘排油的广告中,不但有医学专家,甚至还有各类人士的现身说法,而且夸大了原有的减肥和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

夸大其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广告宣传数不胜数,这些广告严重误导了消费者。随着有关部门的查处和媒体的揭露,这种虚假广告的状况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在根本上仍没有扭转。保健品的广告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于这种状况,方舟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本的原因还是缺乏整治和揭露。一些媒体不仅不做揭露,反而为了赚广告费,替保健品做虚假宣传。科研人员不仅不出来告诉消费者真相,反而与不良厂家同流合污。政府管理部门滥发保健品批号,很少去处罚虚假广告,即使处罚也只罚几千元钱,骗几个消费者就赚回来了,无济于事。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揭露了几十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学术腐败现象。

依靠虚假广告促销

难以持续发展

保健品虚假广告宣传,夸大疗效,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很多消费者被误导。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方舟子对本报记者说:“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保健品宣传针对的是人们最关心的一些健康问题,声称对多种疾病有疗效,声称绝对没有副作用,声称是最新科学成果、祖传或宫廷秘方,很容易迷惑人。”方舟子进一步分析说,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导致了保健品的流行:例如“进补”的文化传统,用保健品取代传统的补药;怕生病上医院的心理,想通过吃保健品做到有病治病,没病强身;送礼习惯,很多人买保健品不是自己吃的,是用来送礼的,觉得这东西看上起很高档,又是在送健康,拿得出手。

厂商精明地了解中国的养生文化和保健文化,同时又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广告投其所好。这种行为在短时间内给经营保健品的商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骗局的揭露,保健品的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一落千丈。很多保健品的广告被看做江湖术士的谎言。

事实上,中国保健品尤其是医药保健品长期处于社会谴责之中。2006年,青岛一位到美容院隆胸的女士,在手术后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就惊讶地发现注入的“人工乳房”竟然游走到了胳膊上,以致一个隐藏了将近10年的美容行业造假案浮出水面,瞬间将医药保健品行业形象推到了冰点上。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奥美定事件”。业内人士认为,“奥美定事件”可以看做是医药保健品行业走向拐点的前奏。2007年,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当地抽查的20种降糖中药产品中,也发现添加了格列本脲等国家禁止随意添加的西药成分。这一系列的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对中国医药保健产品安全的整体性质疑。

目前,大多数曾经红极一时的保健品成为了昨日黄花,风光不再,活跃市场中的也只有一些诸如脑白金、太太排毒养颜、纽崔莱等老牌产品。商家深刻地感受到,做保健品越来越难。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保健品经营者自己毁坏了自己的品牌,事实证明依靠虚假广告营销难以持续,虚假广告和夸大效果等原因,最终自己葬送了自己前途。

加强监管和企业自我规范

是保健品发展的出路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审批保健品的门槛太低了,加之缺乏监督,使得无法控制保健品的质量,也不能有效监督管理保健品市场。北京联合大学营养保健食品研究所所长金宗濂教授认为,保健品厂商能够长时间地做虚假和夸大的宣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行业管理有漏洞可钻。金宗濂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对于保健品市场几乎很难进行监督管理。相关规定缺乏具体操作性。保健品进入市场后的违规行为又往往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工商行政和技术监督等部门的监管几乎形同虚设。

方舟子对本报记者说:“制度建设上最需解决的是如何加强管理,加大对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要绝对禁止保健品做能够治病或无副作用的广告,对虚假宣传应该严惩,不是罚几千元钱就完事,而应该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并罚以巨款,让做虚假宣传的厂家倒闭。”

业内人士指出,保健品从经营理念及战略上都要求变。在经营中应该是在院线渠道上更加精耕细作从成本上进行控制,同时要加强自我规范,减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成本,实现最短的流程,以达到降低价格水分过多的目的,让老百姓能得到实惠。从质量上严格控制,树立行业的公德意识,挽回行业的信誉危机。

保健品行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点是要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改变依赖广告甚至虚假广告生存的局面,真正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象。方舟子向记者透露,从2001年起,他就在揭露以珍奥核酸为代表的所谓“核酸营养品”。他说,有生物化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核酸是没有保健价值的,吃多了反而有害健康。但是保健品厂家却把核酸说成灵丹妙药,并且找到不少科研人员为之辩护、做宣传。虽然我们一直在揭露它,但是珍奥核酸并没有受到什么打击,反而年年在央视“3·15”晚会上做正面广告。最近媒体又爆出珍奥核酸违规偷偷添加人参苷等未注明的成分,并有许多人因为吃了珍奥核酸而得了痛风等疾病,但是珍奥核酸依然没有受到调查、处理。看来,保健品的自我规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



跑还是不跑,是个问题

3 07 2008年

汶川地震发生时,都江堰一名正在上课的范姓中学教师抛下全班学生自己跑到操场。事后该教师在网上自我曝光并辩护,引起了一番争议。这件事本来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在学校里,教师是未成年的中小学生的监护人,有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在灾难降临时抛弃学生不管独自逃生,有违职业道德。那么,在地震来临时,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应该怎么做?是否像有人说的那样,应该赶快带着学生一起跑?

国内的学校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所以大家只能凭着本能做出反应,而本能反应却未必就对。美国学校则不然,一般都制定有详细的安全计划,对教师要如何应对各种灾难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并在平时进行练习做好准备。按照这些规定,如果地震发生时学生正在上课,教师应命令大家立即躲藏到桌台下面,并远离窗口,保持躲藏姿势至少60秒,然后从教室疏散。

这根据的是美国政府救灾部门和红十字会等机构的专家建议,简称“伏倒、掩护、抓住(或等待)”。虽然在遇到地震时,人们的本能反应是立即跑到屋外,但是这么做很容易被震落的吊灯、玻璃、书柜、电视机、碎石等物体砸伤。因此专家的建议是留在室内,伏倒躲到桌台等坚硬的家具底下,并抓住家具,等震动停止再离开。如果周围没有可做掩护的家具,就到墙角,蹲下并用手掩护头、颈。如果地震时正在睡觉,就留在床上,并用枕头保护头部。如果刚好在车里,就留在车里不要出来。

这些建议每个美国人从小就都知道,在美国可谓常识。但总有人试图挑战常识。一位叫道格·卡普的美国人就大唱反调。根据他的研究,如果照传统的做法躲避地震,伤亡率高达98%!他的理由是,建筑物的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台等家具或车顶压毁,里面的人会被活活压死。他的建议是,应该以低姿势躲在坚硬的家具或汽车旁边,掉落的天花斜压在家具、车上,构成一个“生命三角区”,让人取得生存空间,能把伤亡率降到2%。

卡普的身份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队长,据说参与过全世界几十次重大灾难的救灾工作,听上去颇为权威,因此他的这些说法在网上流传很广。在汶川地震之后,国内许多人也纷纷用电子邮件给亲人朋友转寄这个所谓“生命三角求生方法”。“美国国际搜救队”名头听上去很大,其实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卡普的信誉也很值得怀疑。他自称911恐怖事件时参与世界贸易中心的救援工作,并因此获得65万美元的伤害赔偿。但是据美国媒体的调查,并无证据表明他在纽约做过真正的救援工作,他去废墟只是为了拍摄录相用于销售,涉嫌欺诈,正被美国司法部调查。

不管卡普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这个“生命三角求生方法”听上去似乎有点道理。建筑倒塌后,的确会在房间的某些地方形成能够救命的三角区,救援人员有时会在这些地方发现幸存者。问题在于,这些所谓的“生命三角区”是在地震之后才形成的,你很难事先判断在房间的哪个地方会出现。如果像卡普建议的那样,躲到冰箱、桌床或汽车等重物的旁边,是否就找到了救命空间了呢?实际情形可能恰恰相反。卡普的建议忽略了关键的一点:当地震强大到足以使天花板倒塌时,冰箱、桌床、汽车等重物也会发生移动,躲在旁边反而很可能会被这些重物压死。

建在美国地震带的房屋按法律要求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能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使碰到超出其抗震级别的大震,虽然会对房屋造成重大损害,但一般也不会倒塌。因此美国地震导致的伤亡,很少是因为房屋倒塌将人掩埋引起的,大部分是由于人们惊慌地试图跑到屋外时,被坠物砸到、摔倒或被地上玻璃割破导致的。这时待在室内会更完全。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官方机构从小训练人们遇到地震时要抗拒跑的本能,做到“伏倒、掩护、抓住(等待)”。

所以如果你确信你所在的房屋有抗震的设计而且也不是豆腐渣工程,不跑是最安全的选择。但是如果房屋不具有抗震性能,一震就倒呢?不跑,就会被活埋。如果是在底层,还是应该冒险跑出去。但是如果是在楼上,可能还没来得及跑出去大楼就坍塌了,毫无保护地被掩埋,那就比躲到桌台底下再被掩埋要糟糕得多。跑还是不跑,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选择的,特别是当你对你所在的房屋的抗震性能毫无信心的时候。

回头再看一开始提到的“范跑跑”事件。那所中学的教学楼并没有倒塌,可见其抗震性能不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就很容易了:不要跑,而要躲。不论是出于教师对学生的责任,还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当“跑跑”都是不应该的。

2008.6.29.

(《中国青年报》2008.7.2)

(XYS20080702)



世卫组织穴位标准起争议

2 07 2008年

世卫组织穴位标准起争议

记者:童岱
2008-06-29北京科技报

6月19日下午,韩国韩医协会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事务处在韩国首尔召开了针灸穴位国际标准发表暨《WHO针灸穴位国际标准书》的出版纪念会。针灸这门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医术有了“行业标准”。

“WHO出台这个标准让人很费解。”原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范少光接通记者的电话如是说。

范少光认为,“作为一个行政机构,WHO整理出台医学方面的科学标准这一举措就有问题。”如果是为了从针灸这一门古老医学中总结各国研究针灸的差异性,探寻人们对于疾病看法的演变过程,这是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以理解。如果是承认针灸的有效性,就需要讨论了。

针灸术源自于我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针刺原理研究所教授吴根诚介绍说,在隋唐时期,它传入了韩国和日本。目前,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已有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人们治病。

82岁高龄的北京针灸学会会长贺普仁认为,“西方人很现实主义,喜欢立杆见影的效果,而针灸恰好就是这样,很多时候甚至比吗啡的止疼作用效果还来得快。”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治疗落枕,只需要在患者耳朵前方的听宫穴,以及脚踝外侧的绝谷穴上扎上两针,患者脖子的疼痛感会立刻减轻直至消失。“如今在美国,有90%以上的城市中的医疗保险诊疗项目里便含有针灸这一项,可见针灸在美国认知度之高。”

贺普仁曾是北京中医医院的主任医师。他告诉《北京科技报》,针灸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古代文献和针灸医生自身积累的经验。针灸术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播后,各国对于穴位名称、定位等问题上产生的分歧越来越明显。

分歧的存在,不利于针灸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让这门古老的医术有章可循、解决分歧,世界卫生组织开始着手制定针灸穴位的国际标准。

“既然穴位有分歧,又使用了那么多年,这就可以看出针灸的不科学性。况且这个标准是在古文献和前人经验上建立起来的,并非有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据。不仅是针灸,中医里有好多理论是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不清楚的。”范少光说。

“针灸目前看来是有效果的,但这个效果产生的原因需要深入研究。”范少光认为,中医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哲学和文化。“就好比听音乐,我可以喜欢流行音乐,你可以选择古典音乐,这没有关系。但科学不是文化,不能说中医是可以解释的,西医解释不了,也不能说中国的针灸是一个标准,韩国的针灸又是一个标准。科学只有一个标准,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不存在国界。”

吴根诚说,针灸是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的中国传统医学。就穴位来说,用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解释为分布于全身经络当中的敏感点。用现代医学语言表述的话,便是表皮下“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这是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手段解剖发现的”。吴根诚认为,在中国传统医学中,针灸被认为是通过针刺穴位,致使经络传导,达到调阴阳、调气血的功效。而用现代医学语言解释,它是利用针刺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刺激神经末梢和神经系统传导,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皮肤下的神经很多,神经末梢密集的程度达到多少可以算穴位,少于多少则不算穴位呢?这并没有定论。”针对上述观点,范少光反驳说:“穴位是什么?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东西。至少现在来看,没有哪一个医生或者研究机构,采用现代医学手法证明穴位存在。比如,用科学的方法证明哪个穴位对身体的哪个部分产生作用。只有证明穴位的组织结构的特异性才能证明其存在。”

“和其他传统医学疗法一样,针灸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基础上的,只是一种经验疗法、民间疗法。”一直主张对中医“废医验药”的方舟子认为,针灸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其有效性、安全性、作用机制,乃至穴位分布位置都有很大的分歧。

“科学并非没有分歧,但是要消除科学上的分歧,应该使用科学实验、科学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靠制定标准是无济于事的。试图靠制定标准来消除分歧,正说明针灸本身并非科学。”方舟子说。

那么,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会制定一个针灸穴位的国际标准呢?

方舟子告诉《北京科技报》,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就启动了传统医术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做深入的研究,帮助各国开发传统医术,用以增进健康的可能益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未经证实或被滥用的疗法的风险。“但是,WHO(世界卫生组织)又强调,这类研究、利用必须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

“尽管WHO出台了这个标准,但其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的态度并没有改变。”方舟子说。

不过,方舟子说,“这个标准只是传统医学的一个行业标准,并非意味着针灸将被纳入现代医学体系,可以说与现代医学体系无关。”近年来,世界各国用现代医学方法对针灸做了大量研究,还有许多谜团有待破解,但是有两点已比较清楚:“针灸很可能对治疗某些疾病,特别是对镇痛,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像传说的那么神奇,穴位也不那么重要;针灸是通过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而不是通过其他未知的系统,例如传说的‘经络’。”



青岛晚报头版:“天价米”状告方舟子

2 07 2008年

(见不到文章内容)

qingdaowanbao2.jpg



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关于“天价大米”诉方舟子案开庭的报道

2 07 2008年

方舟子质疑商家高价米造假遭起诉

2008年07月01日京华时报

本报讯 (记者 王丽娜) 因售价96元/kg的“德润生CEB营养大米”被方舟子宣称是“骗人的”,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将方舟子告上法庭,称方舟子在无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通过媒体公开损毁其名誉,为此向方舟子索赔20万元。昨天上午9时,西城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诉称,“德润生米”来源于我国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单叶子植物百合细胞内生菌(简称CEB)。CEB的研制者是武汉植物研究所两名科学家,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CEB的发现人成立了武汉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应用于水稻,培育出了德润生米,由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负责销售。

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诉称,学术打假名人方舟子在接受采访时,对“德润生米”进行诽谤,指责该米存在“CEB营养素”为荒唐,并在媒体上公开说,“CEB”这个名词根本不存在,植物内生菌最早是被外国人发现的,那两名科学家几乎不为人所知。

方舟子的代理人在法庭上辩称,方舟子的说法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并得到国内专家的认同。他称,“CEB”不是公认的科学技术名词,这种米也不具有营养价值。对于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所称的此项技术被纳入国家火炬计划,“是子虚乌有的”。方舟子的代理人称有四十多个证据可以证明“德润生米”是虚假宣传。

昨天双方交锋至12时休庭,等待下次开庭。

质疑天价大米 方舟子再成被告

李罡
北京青年报08/07/01

本报讯  因质疑每公斤售价近百元的“天价大米”涉嫌虚假宣传,知名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被“CEB营养米”的生产厂家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告到法院索赔20万元。昨天上午,西城法院公开审理此案。

据德润生公司称,1986年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张政铨、聂开印夫妇,在单叶子植物百合中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生菌”,后张政铨夫妇和他们的女儿聂晓梅自筹资金,将此项技术应用到粮食生产,生产出了具有很高抗氧化能力、富含SOD等营养成分的大米。

德润生在其网站介绍:“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表明:CEB营养米富含强抗氧化因子SOD……每天食用二两CEB营养米,相当于一次口服4000粒维生素E丸!”随后,方舟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CEB细胞营养素是德润生公司杜撰出来的名词,在科学文献中根本找不到这种说法,也不可能有任何营养价值。德润生公司认为方舟子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形下,随意臆断,通过媒体公开损毁原告公司的名誉,对其名誉及经营造成巨大损害。

在昨天的答辩中,方舟子的律师首先对方舟子的身份做了介绍。该律师称,方舟子质疑所谓CEB营养米完全有事实依据。按照科学实验,除去转基因技术,根本不可能通过浸泡稻种就可以让水稻含有CEB营养素。德润生公司称其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经查询并不属实。此外按照我国粮食新品种的申报规定,所谓 CEB大米根本没有通过审定,属于非法经营。

质疑天价米方舟子案开庭

2008年07月01日新京报

■ “方舟子被诉”追踪

本报讯 (记者吕佳瑜)昨日,方舟子质疑天价大米案开庭。

去年,由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出品的199元4公斤的“天价大米”上市后,引来多方质疑,其中也包括“学术打假人”方舟子。

方舟子的质疑被德润生公司认为是诽谤并起诉。德润生公司称,方舟子随意臆断,给其名誉和经营造成了损失。

方舟子认为所谓CEB细胞营养素是杜撰出来的,德润生米是“骗人的东西”。

由于证据较多,昨天中午质证完毕后,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再审。



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关于“天价米”案报道

2 07 2008年

方舟子质疑商家高价米造假遭起诉

2008年07月01日京华时报

  本报讯 (记者 王丽娜)
因售价96元/kg的“德润生CEB营养大米”被方舟子宣称是“骗人的”,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将方舟子告上法庭,称方舟子在无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通过媒体公开损毁其名誉,为此向方舟子索赔20万元。昨天上午9时,西城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诉称,“德润生米”来源于我国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单叶子植物百合细胞内生菌(简称CEB)。CEB的研制者是武汉植物研究所两名科学家,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CEB的发现人成立了武汉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应用于水稻,培育出了德润生米,由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负责销售。

  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诉称,学术打假名人方舟子在接受采访时,对“德润生米”进行诽谤,指责该米存在“CEB营养素”为荒唐,并在媒体上公开说,“CEB”这个名词根本不存在,植物内生菌最早是被外国人发现的,那两名科学家几乎不为人所知。

  方舟子的代理人在法庭上辩称,方舟子的说法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并得到国内专家的认同。他称,“CEB”不是公认的科学技术名词,这种米也不具有营养价值。对于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所称的此项技术被纳入国家火炬计划,“是子虚乌有的”。方舟子的代理人称有四十多个证据可以证明“德润生米”是虚假宣传。

  昨天双方交锋至12时休庭,等待下次开庭。

质疑天价大米 方舟子再成被告

李罡
北京青年报08/07/01

  本报讯  因质疑每公斤售价近百元的“天价大米”涉嫌虚假宣传,知名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被“CEB营养米”的生产厂家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告到法院索赔20万元。昨天上午,西城法院公开审理此案。

  据德润生公司称,1986年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张政铨、聂开印夫妇,在单叶子植物百合中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生菌”,后张政铨夫妇和他们的女儿聂晓梅自筹资金,将此项技术应用到粮食生产,生产出了具有很高抗氧化能力、富含SOD等营养成分的大米。

  德润生在其网站介绍:“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表明:CEB营养米富含强抗氧化因子SOD……每天食用二两CEB营养米,相当于一次口服4000粒维生素E丸!”随后,方舟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CEB细胞营养素是德润生公司杜撰出来的名词,在科学文献中根本找不到这种说法,也不可能有任何营养价值。德润生公司认为方舟子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形下,随意臆断,通过媒体公开损毁原告公司的名誉,对其名誉及经营造成巨大损害。

  在昨天的答辩中,方舟子的律师首先对方舟子的身份做了介绍。该律师称,方舟子质疑所谓CEB营养米完全有事实依据。按照科学实验,除去转基因技术,根本不可能通过浸泡稻种就可以让水稻含有CEB营养素。德润生公司称其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经查询并不属实。此外按照我国粮食新品种的申报规定,所谓
CEB大米根本没有通过审定,属于非法经营。

 

质疑天价米方舟子案开庭

2008年07月01日新京报

  ■ “方舟子被诉”追踪

  本报讯(记者吕佳瑜)昨日,方舟子质疑天价大米案开庭。

  去年,由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出品的199元4公斤的“天价大米”上市后,引来多方质疑,其中也包括“学术打假人”方舟子。

  方舟子的质疑被德润生公司认为是诽谤并起诉。德润生公司称,方舟子随意臆断,给其名誉和经营造成了损失。

  方舟子认为所谓CEB细胞营养素是杜撰出来的,德润生米是“骗人的东西”。

  由于证据较多,昨天中午质证完毕后,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