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北京晚报》评论部主任苏文洋几条逻辑
31 05 2008年《北京晚报》登了一篇署名苏文洋的文章,一面狂妄地自以为比谁都懂科学,训斥我“因为弄不清楚什么是科学,往往借反伪科学而反科学”,还要教我“科学的第一要义”,一面又谦虚地“求教方舟子先生几个问题”。我原以为这是哪个把自己当科学化身的预测“大师”在《北京晚报》上找到了话语权,检索了一下,原来乃是《北京晚报》评论部主任大人亲自出马,此人差不多每天都要在《北京晚报》上指点江山。既然是主任大人屈尊求教,却之不恭。主任大人口口声声谈“逻辑学”、“逻辑”,似乎对逻辑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我就教他几条逻辑,供他以后继续在《北京晚报》上指点江山时参考。
第一条,苏主任说我“犯了一个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当然是逻辑学的错误”,问:“既然在地震预测上还未有现代科学,怎么有了‘伪科学就会乘虚而入’?”答:正因为现代科学目前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而人们又希望地震能被预测,所以才会有伪科学出来迷惑人。这么简单的逻辑关系,三岁小孩也该清楚,非常懂科学的苏主任却不清楚,那我就举一个两岁小孩也能明白的例子帮助苏主任理解吧:现代科学目前还无法做到让人返老还童,但是市场上打着科学旗号推销号称能让人“恢复年轻态”的保健品、补药还少吗(《北京晚报》上就可找到这样的广告)?这算不算伪科学乘虚而入?苏同学理解了没有?
第二条,苏主任问:“既然国际公认地震无法被预测,那么,预测地震将要发生是谣言,预测不会发生地震不同样是谣言吗?”答:预测地震将要发生和预测地震不会发生并不是同一性质的问题。科学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但是科学对地震发生的条件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我们知道大地震只会发生在地震带,那么我们就可以断言不处于地震带的地方不会发生大地震。即使是在地震带,也完全可以辟谣,因为:既然地震无法被准确地预测,那么如果有人声称某地某时即将发生大地震,那就是谣言。这也是一个三岁小孩也该清楚的逻辑关系,苏主任不懂,那我就换一个说法:如果有人预测某天就是苏主任的死期,通知苏主任的家人、同事在那一天开追悼会,苏主任会不会告知家人、同事那是谣言呢?还是会以“既然国际公认一个人的寿命无法被预测,那么,预测一个人将要死是谣言,预测不会死不同样是谣言吗?”的逻辑,顺其自然呢?
第三条,苏主任问:“对自己未知的领域不是积极主动地去研究,花了大量的研究经费,只会说‘无法预测’或‘没有地震’,这是‘记者和一般公众’‘就像猪冲向满槽的猪食’,还是地震学家和方舟子先生把地震研究当成自己的‘一个狩猎乐土’呢?”苏主任的意思莫非是:如果花了大量的研究经费,就必须有个肯定的结论?所以生物学家、医学家花了大量的研究经费,就不能说艾滋病还无法治愈?所以医生在花了大量费用给苏主任做了体检后,就不能告诉他脑子没有病?非得告诉苏主任的脑子有病,苏主任才觉得这钱花得值?
当然,苏主任不仅向我请教,也义愤填膺地对我进行了讨伐,例如:
“我的长期观察,发现方先生在反伪科学时,因为弄不清楚什么是科学,往往借反伪科学而反科学”、“方先生反伪科学的办法,从来不是用科学反伪科学,而是用无科学来反科学摸索与研究。”
苏主任对我的“长期观察”,应该是始于2001年我批“核酸营养品”商业骗局的时候。当时《北京晚报》多次力挺“核酸营养品”。那一年的3月9日,苏主任也亲自出马,在《北京晚报》发表《多提供事实》一文,为“核酸营养品”鸣冤叫屈:
“‘核酸营养’的争论也如是,急急忙忙就下了‘骗局’的结论,恐怕不大妥当。拿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支持‘骗局’的结论或美国某个不知名法院的判例或自己报纸被人收购作证,都有炒作之嫌。至少,科学还在发展,诺贝尔奖也不代表终极真理,出证是否与自身某种利益有关……提供相关的正反事实,远比扣上一顶帽子让读者信服。”
当时我已给苏主任上过一堂逻辑课,苏主任显然没学好,我就再抄一遍:我们是不是仅仅扣了一顶帽子呢?是不是仅根据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和美国法庭的判据为依据呢?当然不是。我们已提供了大量的事实证明核酸营养是个骗局——只不过被奸商收买的报纸对这些事实视而不见,不敢刊登而已。不向没有提供任何事实的核酸营养骗局的鼓吹者要事实,却倒过来向已提供了那么多事实的揭露者要事实,还暗示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证与自身某种利益有关(败坏他们的名誉,也不能说与其利益无关。但这位“报人”所暗示的当然不是这种利益),还不够无耻吗?
既然当年连我揭露“核酸营养品”,苏主任都要认为是“借反伪科学而反科学”、“是用无科学来反科学摸索与研究”,苏主任这回再出来为地震预测“大师”叫屈,有何奇怪?
苏主任又训斥我道:
“有的人自己顶着‘科学家’、‘学者’的头衔,搞不出任何科学的东西,又把别人的研究、甚至祖先的发现、发明统统骂为伪科学,这种人比欺世盗名的骗子还可恶。”
且不说我搞出过“科学的东西”,反正我搞出的“科学的东西”苏主任也是看不懂的,就说说这里的逻辑:难道必须搞出过任何科学的东西,才能评论科学吗?好吧,苏主任自己搞出过什么科学的东西,也敢在这里大谈科学应该如何如何?苏主任自己搞出过什么地震学的东西,也敢在这里教训地震学家应该如何如何?随便检索一下,发现苏主任在《北京晚报》上今天骂这个,明天批那个,涉及的对象、事物无所不包:房地产、物价、奥斯卡、手机漫游费、足球、美元贬值、银行利息、诉讼案件、文学作品、华南虎、人口问题等等等等,可谓天上、地上全知道,依此类推,不知苏主任在经济学、电影、电信、体育、金融、法学、文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等这些方面都搞出过什么东西?这种人是不是比欺世盗名的骗子还要可恶一百倍?
附:
求教方舟子先生几个问题
苏文洋
北京晚报2008-05-30
一贯自以为是反伪科学的方舟子先生,前天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长文,又反起了民间地震预测。我是拥护科学的,按理说,应当支持方先生。不过,我的长期观察,发现方先生在反伪科学时,因为弄不清楚什么是科学,往往借反伪科学而反科学,这一次又是如此,令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求教于方先生的问题,就是这次汶川大地震,究竟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伪科学或谣言制造的?假如我们共同承认是自然发生的,有了这个大前提,就可以继续下面的探讨。
方先生文章中说:“现代科学还做不到的事情,伪科学就会乘虚而入,而且不难找到市场。地震预测也是如此。‘里氏震级’的发明人里克特在1977年曾评论说:‘记者和一般公众冲向任何有关地震预测的建议,就像猪冲向满槽的猪食……地震预测为业余人士、狂人和欺世盗名的骗子提供了一个狩猎乐土。’”方先生这里似乎犯了一个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当然是逻辑学的错误。既然在地震预测上还未有现代科学,怎么有了“伪科学就会乘虚而入”?
在方先生眼中,伪科学不但乘虚而入,而且有市场。把科学的事情当成市场,这是方先生的一个认识。可惜,方先生没有进一步说明,这是竞争的市场,还是垄断的市场。方先生所谓“现代科学”的市场,大概是方先生以及一些中外专家们来垄断的,别人不得进入,进入的后果则是被扣上“伪科学”的大帽子,吓死人了。
科学能够垄断吗?这是我求教的第二个问题。对地震预报,现代科学还做不到。岂止做不到,按方先生的说法,日本、美国等地震学家十年前就在美国《科学》杂志联合发表《地震无法被预测》的论文。进入21世纪以后,这仍然是国际地震学界的主流观点。原来如此,方先生这一次反伪科学的依据,是有国际地震学界的主流观点作为支撑。主流地震学家说地震不能被预测,谁不听话谁就是伪科学。方先生反伪科学的办法,从来不是用科学反伪科学,而是用无科学来反科学摸索与研究。他的逻辑之荒谬,很像一些专家宣布“×××地震预测是谣言”,“近一个时期没有地震”云云。既然国际公认地震无法被预测,那么,预测地震将要发生是谣言,预测不会发生地震不同样是谣言吗?比较而言,对自己未知的领域不是积极主动地去研究,花了大量的研究经费,只会说“无法预测”或“没有地震”,这是“记者和一般公众”“就像猪冲向满槽的猪食”,还是地震学家和方舟子先生把地震研究当成自己的“一个狩猎乐土”呢?
科学的第一要义是怀疑,自己怀疑,也允许别人怀疑。从不疑处有疑,包括对科学、伪科学及其反伪科学的怀疑。爱因斯坦不怀疑牛顿力学,怎么会有相对论?假如有人宣布自己代表科学或别人都是伪科学,尤其值得怀疑。有的人自己顶着“科学家”、“学者”的头衔,搞不出任何科学的东西,又把别人的研究、甚至祖先的发现、发明统统骂为伪科学,这种人比欺世盗名的骗子还可恶。我一直以为,1亿个方舟子也不如1个李时珍,尽管李时珍也是方先生反伪科学的对象。
在科学研究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远胜于垄断一切、排斥异端。民间地震预测研究,不花纳税人的钱,个人投入时间精力,倘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哪怕就是方先生说的“蒙对几个”,也比站在一边指责他人是“伪科学”强一百倍。毕竟,他们和中医一样,以拯救他人的生命为目的。
把民间地震研究和一些自然界反常现象的报告,一概斥之为伪科学或谣言,一旦真的发生地震,就非常被动。地震学家本来可以借此多一些耳目,多一点警惕,对专业预报没有坏处。这方面,教训够多的了,这次是个大教训,数万条生命的教训。没有任何预报的自然灾害比有预报的“谣言”危害大得多。
分类 : 学术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