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2月1日将做客新浪网谈如何识别假医假药假保健品
31 01 2007年方舟子著新书《科学成就健康》由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正式出版。2月1日,方舟子将做客新浪网与广大网友讨论:如何识别假医、假药、假保健品的话题。
请发表评论或留言提问
分类 : 保健骗局
方舟子著新书《科学成就健康》由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正式出版。2月1日,方舟子将做客新浪网与广大网友讨论:如何识别假医、假药、假保健品的话题。
请发表评论或留言提问
方是民的网站揭露大陆学术界的剽窃、造假行为。这位科学界监督者告诉Joey
Liu为何其工作正变得艰难
崇高的呼唤
香港《南华早报》2006年1月26日
对那些假造研究成果和履历的中国科学家来说,方舟子是一个可怕的名字。这位分子生物学学者和专栏作家主办一个很受欢迎的网站新语丝,关注中国大陆的学术腐败。
方的真名是方是民,由于他的揭发,在去年有几名研究生被开除,三名占据高位的学者被解雇——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杨杰;和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敬安(译注:应是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刘登义。杨敬安是在2002年受到处理的)——都是因为剽窃研究成果。在一系列丑闻之后,科技部上周宣布成立一个科学道德委员会和监督办公室以打击学术造假和剽窃。但是这一新闻并没有让这位自命的科学监督者感到振奋。
新语丝网站在大陆被屏蔽,虽然其内容通过一些镜像点可以看到。在网上揭露科学不端行为6年之后,方认为如果没有民主政体、独立的科教机构和新闻自由的话,官方监督系统将会是无效的。相反地,今年39岁的方说他的工作正在变得更为艰难,因为他的揭露损害了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人物。
“我们肯定需要有一个揭露错误行为的体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方在其北京家中说。“但是我非常怀疑这个官方监督体系会有成效。有些造假案件与科技部有关,因此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去保护造假的科学家。学术腐败是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
方宣称自2000年以来他已披露了多达600起的科学不端行为案例,但是其中的多数都被大学和政府所忽视。有影响的科学家被开除的情形很罕见。关于刘辉一事,方说清华校方起初并不想做出任何处罚,在刘辉的同事的压力之下才采取了行动。在方在其网站发布对刘辉的指控4个月后,刘被开除。
“即使在一个案例被披露之后,校方也会试图掩盖它,以保护学校名声和经济利益,”他说。“如果被指控造假的人很有权势,例如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更是如此。他们能带来大量的经费,而且他们在学校内部的关系根深蒂固或者与高层官员有很深的渊源。”
他举例说,他发现有约20名院士参与剽窃或学术造假,但是没有一个受到官方的调查或处理。
方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他说他是在通过网上新闻报道获悉大陆科学界造假非常猖獗之后,才变成了打假斗士。那些报道表明虽然有许多海归人员被吹捧为英雄,但是他们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往往被夸大了,有的甚至伪造履历。因此他开始去揭露这种造假行为。
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为了使用他和另三名科学家发现的一种与艾滋病毒有关的蛋白质而支付专利费,这给了他一些稳定的收入。但是他主要通过给报纸写专栏和出书获得收入。“我过着简单的生活,这些收入够用了,”他说。
与他网上文章的激烈措辞相反,这位福建人是个和善、说话柔和的人。他的网站最初是为海外中国留学生中的中国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论坛。做为一名业余诗人,他在1994年与一些朋友创办了《新语丝》,当时他正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这个论坛张贴唐诗、宋文以及他自小喜爱的作者鲁迅的著作。“鲁迅是个孤独的战士,与当时的社会弊病作战,”他说。
受鲁迅的理想主义的影响,方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放弃了学术研究,改而与学术腐败作战。
“在当时进行得很顺利,因为我的大多数目标是那些假冒履历回国的留学生,”他说。“但是到了2003年,在我开始针对越来越多的国内科学家时,阻力增大了。”
批评者争辩说方没有资格对其专业以外的领域发表评论,比如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他好战的语气——冒犯者常常被描述为“骗子”和“弱智”——更进一步激怒了那些习惯小心翼翼的批评的成名人物。但是他坚持认为他在美国所受的科研训练和做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使他能够做出基本的判断。
而且,他说有许多知道内幕的人士和专家学者在帮助他。通过互联网,他常常收到其他实验室科学家的通风报信,他们担心公开说出来会丢掉工作。未经允许他不会透露举报者的姓名,但是也不接受匿名的举报。举报必须有证据支持,而且把举报公开之前,他自己也做一些调查,包括从专家学者那里获得帮助。
个别的指控后来被证明是不成立的,但是方为其做法辩护,说他发表了更正和道歉。反对者对此不以为然,他们注意到他的网站没有给来自恶意攻击者的评论提供地盘。
这并不是说方在其无所顾忌的战役中毫发无损。他已在北京和西安输掉了两个损害名誉权案件,并正在上诉在武汉的另一个案件。
不过,这位科学牛虻并没有遭到冷落。在11月,几位著名学者,其中包括物理学家何祚庥,设立了一个基金帮助打击猖獗的科学造假。方是其首位受资助者——该基金将会用于支付他的诉讼费用。
方依然无所顾忌,把他在法庭上的失败归咎于中国大陆不正常的司法系统,并拒绝道歉,因为他的文章“不是人身攻击”。他反对坏科学的战役的最新目标是中医。他说中医的治疗方法是建立在一个包含了民间经验、哲学以及迷信的混合体基础上的。“许多草药实际上毒性很大;在被用于治疗之前应该对它们做仔细的研究。但是许多中医从业者为了赚钱掩盖了这一点,”他说。
他说一般的中国人对科学存在许多错误观念,想要写更多的文章让公众能接触到科学。他最新的一本书《科学成就健康》就是这种文章的汇总。
“这将是我以后的主要工作。”他说。“揭露科学造假是破坏性的,但是科普写作则是建设性的。我对后者更有兴趣,因为他结合了我的两大兴趣,科学和写作。”
Fang Shimin’s website has identified plagiarism and graft in
mainland academia. The watchdog scientist tells Joey Liu why his
job just gets harder
HIGHER CALLING
FRIDAY, JANUARY 26, 2007
South China Morining Post
FOR CHINESE SCIENTISTS falsifying research and resumés, Fang
Zhouzi is a dreaded name. The molecular biologist and freelance
writer runs a popular website, New Threads, highlighting academic
corruption on the mainland.
Fang, whose real name is Fang Shimin, was credited last year with
the expulsion of several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dismissal of
three prominent academics – Liu Hui, assistant dean of medicine at
Tsinghua University; Yang Jie, dean of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a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and Hefei Industry
University professor Yang Jing’an – for plagiarising research.
Following the series of scandals,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nounced last week that a science ethics committee and
a supervisory office would be set up to combat academic fraud and
plagiarism. But the self-appointed scientific watchdog hasn’t been
heartened by the news.
The New Threads site (www.xys.org) is blocked on the mainland,
although the content is accessible through mirror sites. And, after
six years of exposing scientific misconduct on the Web, Fang
reckons the official monitoring system will be ineffective without
a democratic government, independent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a free press. On the contrary, the 39-year-old
says his work is getting harder, as more influential people are
hurt by his exposés.
“We definitely need a system [to expose wrongdoing]; an
individual’s power is limited,” Fang says at his Beijing home.
“But I seriously doubt that it [the official monitoring system]
can work. Some [academic] fraud cases are linked to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it’s in their interest to protect those
dishonest scientists. Academic corruption is a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
Fang claims he has uncovered up to 600 cases of scientific
misconduct since 2000, but most were ignored by the universities
and the government. Dismissal of influential scientists is rare. In
Liu’s case, Fang says Tsinghua administrators were reluctant to
mete out any discipline, and only took action following pressure
from his colleagues. Liu was fired four months after Fang’s
accusations were published on his website.
“Even when a case is disclosed, the university will try to cover
it up to protect its reputation and economic interests,” he says.
“This applies particularly when the accused is powerful, for
exampl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y can bring
in a lot of funding, and they have deep-rooted relations within the
university or with senior officials.”
He cites how none of the 20 academy members that he linked to
plagiarism or misconduct had been officially investigated or
punished.
Fang, who earned his doctorate in the US, says he turned fraud
fighter after learning about the prevalence of mainland scientific
chicanery through online news reports. The articles showed that
although many returning researchers were feted as heroes,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research was often exaggerated and some were
even lying on their CVs. So, he began to expose such
misconduct.
Royalties paid by a US biotech company for the use of an
HIV-related protein that he and three other scientists isolated
gives him some financial stability. But he makes his living mainly
as a newspaper columnist and from his books. “I live a simple life
and this income is enough,” he says.
In contrast to his feisty online rhetoric, the Fujian native is a
gentle, soft-spoken man. He first set up his website as a 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lovers overseas. An amateur poet, he founded New
Threads with a few friends in 1994 while he pursued a doctorate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The forum posted Tang poems, Song dynasty prose and works by Lu
Xun, his favourite author since childhood. “Lu was a lonely
warrior, fighting against social maladies at that time,” he
says.
Influenced by Lu’s idealism, Fang gave up academic research after
gaining his PhD to fight academic corruption.
“It was smooth-going at that time because most of my targets were
overseas students who cheated on their CVs when they returned to
China,” he says. “But in 2003, when I began to target more
domestic scientists, the resistance grew.”
Critics argue that Fang isn’t qualified to comment on fields
outside his specialisation, such as social science and the liberal
arts. His belligerent tone – offenders are often described as
“crooks” and “idiots” – further grates on establishment
figures used to more circumspect criticism. But he insists his
training as a researcher in the US and as a literature lover
enables him to make basic judgments.
Moreover, he says he is aided by many insiders and leading
scholars. Thanks to the internet, he often receives tips from other
laboratory scientists who are afraid to speak up for fear of losing
their jobs. He doesn’t publish an informant’s name without
permission, but neither does he entertain anonymous submissions.
Charges must be supported by evidence and he undertakes some of his
own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seeking help from leading scholars,
before making any accusations public.
A few allegations later proved groundless, but Fang defends his
actions, saying he publishes corrections and apologies. That gets
short shrift from opponents, who note that his website allows
little room for comments from detractors.
That’s not to say Fang has emerged unscathed from his
no-holds-barred campaigning. He has lost two libel cases in Beijing
and Xian, and is still appealing the judgment in another suit in
Wuhan.
However, the scientific gadfly hasn’t been left in the cold. In
November, several celebrity academics, including physicist He
Zuoxiu, set up a fund to help fight rampant fraud among scientists.
And Fang is the first to benefit – the fund will contribute to his
legal defence.
Fang remains defiant, attributing his court defeats to a warped
legal system on the mainland, and refuses to apologise because his
writings “are not personal attacks”. The latest target of his
campaign against bad science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
says the ancient methods of healing are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folk experiences, philosophy and even superstition. “Many herbal
medicines are actually very toxic; they have to be studied
carefully before being used for treatment. But many practitioners
cover this up to make money,” he says.
He says ordinary Chinese hold many misconceptions about science,
and wants to write more stories to make it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His latest book, Science and Health, is a collection of
such stories.
“It’s going to be my major work in the future.” he says.
“Exposing scientific fraud is destructive, but writing popular
science materials is constructive. I’m more interested in the
latter because it combines my two interests,science and writing,”
卡雷尔是生物医学史上一位传奇人物,这倒不是因为他在1912年由于在血管外科手术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是因为他在同一年做了一个更为惊人的培养“不死的细胞”的实验。
卡雷尔原是法国医生,1904年移民美国,到洛克菲勒研究所从事基础研究。1910年,美国生物学家罗斯·哈里逊报告发明了体外培养技术,把脊椎动物的组
织从体内切割下来后,放在体液中培养,这些细胞不仅能够存活,而且会继续生长和分裂。卡雷尔及其助手也试着把成纤维细胞从鸡胚胎的心脏分离出来放在鸡血清
中培养,每天更换培养液。从1912年1月17日开始,他们培养了16个样本。到当年9月份,只剩下了一个样本还活着,其他的都死了。
这时,卡雷尔发表论文宣布,他已找到了能让生物体组织在体外无限生存下去的培养条件。这个硕果仅存的样本似乎验证了卡雷尔的预言,就那么一直存活下去。卡
雷尔后来几次发表论文报告这个结果。1938年,卡雷尔离开洛克菲勒研究所,回到了法国。这个神奇的组织培养被他的合作者埃布林带到了一家公司继续培养。
卡雷尔在法国成为纳粹同伙,1944年去世。两年后,埃布林人为停止了培养,将它扔掉。
也就是说,这些从鸡胚心脏分离的成纤维细胞被持续培养了34年。如果考虑到有纪录的鸡的最长寿命为12年,这个实验似乎证明了只要给予合适的环境,鸡的细
胞就可以无限地分裂、生存下去,并没有内在的机制限制细胞分裂的寿命。卡雷尔的这个实验经过夸大后(其中一个版本是,卡雷尔让鸡的心脏在体外跳动了34
年),不仅对学术界,对大众也有影响。它似乎给了渴望长寿的人们一个希望:只要能找到合适的生活条件,人就不会衰老。直到几年前,国内一家推销“抗衰老”
假保健品的公司的宣传材料还声称,卡雷尔的鸡细胞之所以能不死,是因为使用了他们推销的那种“魔法分子”。
在卡雷尔做组织培养实验时,为了防止细菌污染,卡雷尔要求实验人员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全身穿戴防护服和面具。这么苛刻的实验条件使得很多生物学家不愿意去重
复该实验,那些下了决心去尝试的人也没有人能够重复出卡雷尔的结果。即使在现在,用现代体外培养技术培养,也没有人能让鸡成纤维细胞的存活时间超过44个
月。
但是在1961年之前,没有人公开怀疑卡雷尔的实验结果。这一年,美国生物学家海弗里克完成了一篇论文,报告他们在体外培养人的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结果。海
弗里克用的方法是将细胞放进培养皿中培养,让它们分裂、生长,直到铺满培养皿。在培养皿铺满一层细胞后,正常的细胞就会停止增殖。然后,将其中一小部分细
胞转移到另一个新鲜的培养皿中培养。海弗里克发现,即使在最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成纤维细胞也无法无限增殖下去,而是大概分裂了50代后就停止。
这篇论文被海弗里克投寄的第一家刊物退稿。审稿者指出:众所周知,只要条件合适,细胞在体外可以无限分裂,肯定是他们的培养条件出了问题。这篇论文在转投
另一家刊物发表后,已成为上个世纪60年代发表的大约2百万篇生物医学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影响巨大。与卡雷尔的实验结果不同的是,海弗里克
的这个发现,后来被无数的实验室所证实。脊椎动物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弗里克极限”。这个现象看来和衰老有关,但是究竟和衰
老有何关系,到现在也还不是很清楚。也有的细胞出现了突变,分裂次数不受限制,但是它们的生长也失去了控制,变成了癌细胞。换言之,某些癌细胞不存在“海
弗里克极限”,可以无限分裂下去。
但是卡雷尔实验用的并不是癌细胞,而是正常的成纤维细胞,为什么也会出现不死的奇迹?海弗里克认为是因为卡雷尔培养技术有问题,每天更新的鸡血清不纯。当
时的离心技术很粗糙,在血清中还含有新鲜的鸡细胞,也就是说,卡雷尔在无意中不断地加入了新的细胞进去,而不是最开始的那些细胞。
也有人早就怀疑其中有诈。1980年,芝加哥大学退休教授布克斯鲍姆回忆说,他曾经在1930年去洛克菲勒研究所拜访过卡雷尔实验室。当时卡雷尔在国外度
假,由埃布林接待。埃布林带他参观了实验室,但是却不让他看“不死的细胞”,声称担心受到污染。布克斯鲍姆背着埃布林找到了一位女实验员,请她带他去看
“不死的细胞”。结果他一眼就看出那些细胞已经快死了,于是女实验员秘密告诉他:如果这个细胞系死了,卡雷尔会很不高兴的,因此我们就时不时地往里面添加
新的胚胎细胞。
对这个指控,卡雷尔实验的一位合作者反驳说,这名女实验员反对纳粹,对卡雷尔的政治信仰很不满,想要败坏卡雷尔的学术声誉,她的说法是靠不住的。其他参与卡雷尔实验的人则不愿意就此事发表评论。
那么,卡雷尔究竟是实验操作有误还是有意造假,我们到现在只有猜测和孤证,不好下结论。有一点是肯定的:“不死的细胞”实验结果是靠不住的。正常体细胞的
分裂次数有限已被确认为一个科学事实。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因此贬低卡雷尔做体外组织培育的成就。要知道,在卡雷尔做实验的时候,抗生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在现在,往培养液里添加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污染,组织培育技术变得很简单,一名生物系高年级本科生就可以做到。但是,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能够把
一个组织培养样本不受污染地持续培养了34年,即使有意无意地在不断地添加新细胞,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了。
2007.1.23.
(《经济观察报》2007.1.29)
(XYS2007012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1月30日晚上7点40分北京三套“科教观察”栏目“麦田怪圈”专题
嘉宾:方舟子、杨臣刚(歌手)
(这个系列节目的的形式是一个科学、科普界人士和一个文艺界人士讨论一个科学或伪科学现象。上次我和一位相声演员讨论“动物预感”,不过节目播出时我在美国,没有看到)
中医成名之条件
作者:liyanfeng
中医成名和西医成名的方式完全不同,西医成名需要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成就,而中医则不一样了,很多人以为中医成名是与治好的病人多有关,其实这是
想当然,打个比方,说某地有人算命很有名气,决不是他算命准,因为大家都知道算命是蒙人,为什么还能算出名气呢,那肯定有他成名的方式。以我对中医成名的
理解,中医成名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假如达不到这些条件,你就是费尽天大的心机,也难以成为名中医,如果有中医学院的医学生愿意读我这些体会,对于他们今后
决定是否用中医走向成功或者是远离中医会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第一:扮相好。这是成为名中医的首要条件,什么是扮相呢,我原来也不知,是一个朋友开药店,他托我给他找一位医师坐堂,给我谈的条件,扮相好就是指长
得要象个名中医,即温文儒雅,让人有未曾看病,病就好三分的信任感,后来我观察在电视台的那些江湖卖药者,确实都符合这个标准,肚子里有多少货不知道,但
长相确实让人放心,不是教授也是学问深厚,说话拿腔作态,显然经过一定训练,如果长相不佳,还没有看病就让人怀疑三分,此位医生是否能治好自己的病,疗效
肯定会大打折扣,因为中医看病有太多的心理成分,比例有多大呢,按照百分比来说大概有99点9个拍升特。所以如果你扮相不佳,还是请你打消成为中医名家的
念头,可能还没有哪位中医名家缺乏扮相,你看那些中医名大夫个个仙风道骨,五官端正,面色红润,营养极佳。
第二:寿命长。这条也非常重要,成为中医名家必须活得长,因为长寿会帮你淘汰许多竞争对手,而且长寿也会有助于提升你的名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这个
问题,其一,长寿会让人觉得这位中医大夫研究养生有心得,其二,长寿会让你在治病的机会上较之其它人要多,治疗病人的机会多就会让你赶巧治好的机会多,有
的人会说了,碰运气治好的病人多,那些没有治好的病人也会多啊,其实不是这种情况,这也跟算命先生差不多,大多数人只会记住他算对的东西,而忽视在之前许
多算错的东西,所以只要你的寿命长,扬名是迟早的事。对自己的寿命的估计有助于判断你能否成材。命长命短如何定,其实很简单,许多因素能影响,但最能影响
的是遗传基因,如果你家里有长寿的人,那你长命的机会会很大,但是也需要你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和防止意外,至于喝矿泉水和吃保健品来延寿,绝对是蒙你的,所
以说如果你缺乏长寿基因,估计你也成不了名医。
第三:有医托。这条绝对不可少,什么叫医托,有点难解释,说的白一点,就是能帮你招来病人的人。医托有有意的,也有无意的,有意的医托是需要花钱雇,
或者从你那里拿回扣,或者通过介绍患者间接得到好处。无意的医托则可能是你的亲戚朋友社会关系,所以你的人脉要好,网络人际关系最需要情商,也就是你的为
人之道了,待人和蔼,也就是所谓的仁心仁术,该说和不该说的要分得清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什么样的医托最重要呢,当然是首长秘书亲戚之类的人物,
如果看病说事很对首长的思路,把首长也能拉来当医托,这样也就更好了。因为首长还能介绍更高层的人来看病,治不治得好无所谓,只要给他们治过便是功德一
件,名人当医托,自然就会财源滚滚,让名人替你宣传出名,实在是捷径一条,所以你的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如果这方面你有欠缺,你也最好放弃做名医
的打算。
第四:会忽悠。编故事的能力绝不能太低,故事编得好坏,决定你江湖扬名的远近。有三种忽悠的办法,第一种就是能将现代医学进展与古老中医结合起来,也
就是科学与鬼话相结合,这种忽悠最能使一些对科学一知半解的人文学学者信服,例如有人能将阴阳八卦与遗传基因相结合进行阐述,就能显得道行很深;第二种就
是善于编造治病神话,例如能将某年某日某地某位患者某大医院未能治好,而自己三服药有效,十服药断根编成故事,故事编的要有创意,还要雅俗共赏;第三种就
是需要灵机应变,医学上的常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有些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可以成为吓唬患者的手段,所以你还需要具备基础的医学知识,西医常识犹不可缺,疾病
能不能治好,西医知识非常重要,有此作为判断基础,再加上临场应变能力,根据患者的知识程度,把握患者是喜欢把病说得重还是轻的心理,软硬兼施,最终能左
右缝源,让患者、家属与旁观者心服口服,还能让你医名远扬,所以这些能力也是成为中医名医所必要,你如果缺乏,也请你考虑一下你今后的行医前途。
第五,运气好。运气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如果你具备有上述能力,那你就等待你的运气吧,不管你是乡村行医还是在大城市坐诊,你总会有让自己扬名的机会,
培养自己的运气还需要做三件工作:1,对任何病都不要说医不好,只说自己以前治好过这样的患者,如果最终治不好,没有关系,有很多说词可以帮自己脱了干
系,如医生治病不救人,或者患者来得太晚了,或者没按自己的要求服药;2,多治在其它地方治不好的患者,如所谓的疑难杂症,总能碰上一些功能性或者心因性
疾病患者,或者能自愈性的疾病,经你一治,患者很可能就好了,这样你就有了成名的资料;3,尽量与社会名流打交道,培养琴棋书画等雅好,这样你就有与名流
接触的渠道,治的名流越多,就越有资本,最好能有合影、题字,有了这些道具,行走江湖就可以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当然还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如果有学中医而又苦于不能成名者,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以求达成共识,造福中医学界。
(XYS2007012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方舟子按:
“胡:很多人觉得中医不科学,因为它无法用现代医学来解释。持这个说法的人其实并不了解中医,……最著名的是青蒿素,从《本草纲目》记述青蒿治疟疾寒热,到现在世界性应用的青蒿素,都是现代科学对中医理论物质基础的发现和印证。”
胡中医看来自己并不读中医经典著作嘛,就会在那里胡说,证明不了解中医的恰恰是他本人,尽管他在吃这碗饭。青蒿截疟不过是个单味草药验方,和阴阳五行的
“中医理论”毫无关系。最早记载青蒿治疟疾的并不是《本草纲目》,而是比它早得多的东晋葛洪《肘后方》,被《本草纲目》抄了过去而已,混杂在《本草纲目》
几十种用以治疟疾的“验方”中,其中包括“雄鸡屎”、“灵猫阴”、“天灵盖”、“头垢”等等也都是治疟疾的“良药”——后面这些恐怕更能印证“中医理论物
质基础”。
“胡:……比如非议最大的“龙胆泻肝丸”,长期服用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罪魁祸首是里面的关木通,但是木通是治疗急性、热性病的,药典里一直记载其“有
毒”。对它的使用中医有个规矩叫“中病即止”,就是症状缓解了要马上停药。但是因为吃“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人几乎都把这个药当常规祛火药长期服用,
结果导致毒性的产生。这不是单纯的药物毒性问题,而是人们没有正确地使用药物。”
在马兜铃科药物被现代医学方法证明有肾毒性之前,有哪部药典说木通有毒?我查了一下,《本草别录》说木通“无毒”,《本草纲目》也说细辛、杜衡、防己、天
仙藤等等马兜铃科的药物“无毒”。甚至1999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的《中华本草》也对马兜铃科药物的肾毒性只字不提,认为其中的多种药物都无毒。马兜
铃科的药物并不是要长期服用才会出问题的,有的只服了几个月就出现了急性肾衰竭,需要换肾。有的老中医自己也因为吃龙胆泻肝丸吃出了肾衰竭。中医不知这些
药物有严重毒性,害人无数,现代医学帮你们发现了,不知感激,反而怪罪到患者头上,还有比这更无耻的吗?这种人居然还教训人“请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看中
医”,他本人的“科学”“务实”在哪里?
“记:方舟子对中医的质疑是在药物毒性的基础上,此前也有“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功能损害的报道。”
记者读过我有关中医的论述吗?我难道仅仅是因为中药有毒就质疑中医?我质疑的是中医的科学性,许多中药的毒性用中医那一套根本就发现不了。龙胆泻肝丸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记:提到中医必然提到张仲景,提到中药必然提到李时珍,被方舟子否定的张仲景的方子现代还在用么?
胡:还在用。最著名的是小柴胡汤,日本对它的研究超过我们,几乎支撑着日本汉方的产业。还有是“金匮肾气丸”,由它派生出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系列不仅是治疗药,也能作为保健品,治疗和预防“肾虚”引起的诸多问题。”
我否定了张仲景的哪个方子?我不过是告诉大家不要迷信古人,不要以为古人用过的、现在还在用的方子就没有问题。比如胡中医推崇的“小柴胡汤”,就能导致急
性肝损害,服后经2个月潜伏期出现急性肝炎。六味地黄丸含有泽泻,对肝脏和肾脏都能造成损伤。这些岂是不懂药理试验的张仲景能发现的?】
胡凯文:请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看中医
北京晨报2007-1-28
“取消中医”不是自我炒作就是杞人忧天!
记:中医被质疑或者被要求取消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早可以推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余云岫,他的提法后来不攻自破。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胡: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医医生,我实在不想在这样的争论中说话,我想这也是其他拒绝你的中医专业人员共同的想法。因为我觉得中医是治病的方法,不是意识形态,只要它有作用,有疗效就肯定有市场,就有人找中医看病,不是强制取消就能取消的,在某种意义上符合市场规律。
虽然中国的中医在今天的发展确实不如西医的规模,但它的不能取代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取消之说成不了气候,回应这种无稽之谈反倒给人一种既成事实的错觉,这是我在一开始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
我国中医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这和对外交流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美国的卫生研究院(NIH),相当于中国的医学科学院,专门有机构研究中医;韩
国和日本更不用说,日本多少年前就放出话说要让中医“在中国开花,在日本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中医拥有的价值,绝对不是说取消就能取消的。在我看来,取消
中医的说法如果不是为了炒作说法的当事人,就是杞人忧天。
记:但是在这一说法的争论中也暴露出了问题,你觉得中医本身的缺陷在哪里?
胡:很多人觉得中医不科学,因为它无法用现代医学来解释。
持这个说法的人其实并不了解中医,常用的黄连素就是中药黄连中提取的,中医古代典籍中早就记载了黄连对痢疾肠炎的作用。中医治肿瘤时要用浙贝母,近来发现
其中含有的生物碱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耐药蛋白。最著名的是青蒿素,从《本草纲目》记述青蒿治疟疾寒热,到现在世界性应用的青蒿素,都是现代科学对中医理论物
质基础的发现和印证。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对中医研究的投入,这样的物质基础会逐渐增加。
说有问题不如说有差异,中医和西医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医是在中国哲学基础上产生的,因此理论比较抽象,概念是描述性的,虽然缺少精确数据,但是有很好
的循证医学的基础。因为中医没有实验医学做基础,中国古代也不可能有解剖学来借鉴,要靠医生对病人表现在外的症状,而不是像西医那样可以靠化验指标来诊
断。
在这个背景下发展出来的中医理论具有了难以量化,不够精确的特点。比如一个病人,怕冷,疲乏,面色恍白,舌质很淡,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诊断他是“阳
虚”。因为不像西医诊断细菌感染时要看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不是升高了,所以可重复性差,缺乏规范性,遇到水平不够的医生可能把“阳虚”病人诊断为其他症候,
不规范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但这个缺陷也在发展中不断改变着,最早的中医典籍《内经》里连药物都很少,是理论性指导;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有了具体的疾病诊断和方药,也有具体的剂量,开始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当然相对西医还远远不够。
中医吸收现代科学之后,也在逐步改变量化问题,比如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榄香稀”,每天400-600毫克可以抑制肿瘤生长。还有著名的丹参滴丸。包括我们常在中医生嘴里听到的“脾气虚”等证的诊断,也在进行规范化研究。
但是中医理论缺少量化的特点使很多心怀叵测者有了可乘之机,加上中医药作用温和,不像西药那样稍有错误就会致命,导致从业人员有可能良莠并存。一些假冒伪
劣者败坏了中医的名声,这是通过管理能够避免的,任何行业都有害群之马,不能算在中医学的头上。另外,大家对中医有一些误解,尤其是目前在经济利益驱动
下,搞一些不实的宣传,认为中医是包治百病的.其实,中医治病是以辨证为基础的,凡病皆可辨出证,但不是凡证都能治的,早在《内经》、《伤寒论》中,就明
确指出许多证是“不治”的,也就是说治不好。同西医不能包治百病一样。
现代物理研究者可以不应用牛顿力学吗?
记:提到中医必然提到张仲景,提到中药必然提到李时珍,被方舟子否定的张仲景的方子现代还在用么?
胡:还在用。最著名的是小柴胡汤,日本对它的研究超过我们,几乎支撑着日本汉方的产业。还有是“金匮肾气丸”,由它派生出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系列不仅是治疗药,也能作为保健品,治疗和预防“肾虚”引起的诸多问题。
记:沈自尹院士首次证实中医的“肾阳虚证”有特定的物质基础,并将主要调节枢纽定位在下丘脑,对中医向现代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胡:对。还有许许多多的研究成果,说取消中医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些研究。
其实从宏观意义上说,张仲景是最早把《内经》那样抽象的中医理论,系统地变为可操作技术的第一人,他的《伤寒论》能教会后人怎么利用中医理论诊断治疗,所以称他为“医圣”,到现在有近2千年的历史了。
记:有人说中医泥古,证据之一是中医院校的学生至今还在读汉代张仲景的书。
胡:读《内经》,读张仲景的医书,掌握的是中医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理论体系,也是为了了解中医学的发展源流,这在任何一门科学中都一样。就算是学现代物理的,难道就可以不知道、不应用牛顿力学吗?能说现在的物理学者也是泥古的么?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大概有人担心中医学如果老停滞在《内经》和《伤寒论》等古籍上将来会消亡。事实上中医学一直在不断发展,稍通中国医学史的人都应该了解,张仲景之后又出现
许多著名的医家和他们的理论,如唐代的孙思邈,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丹溪等四大家,明代的张景岳,清代的叶天士、王清任等等,对疾病的治疗
逐渐细化,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当然,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药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这跟国家的总体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近几十年中医药的发展速度显著
提高,其研究方向呈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这也是中医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医古籍中自然有不少缺陷甚至错,需要后人去修正。比如中药使用中的“十八反”“十九畏”,认为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对立的,后来发现很多都是错误的,甚至是可以同时利用的,比如过去说萝卜人参是不能同时用的,后来发现问题并没那么严重。
不只是中医,现代医学也一样。治疗乳腺癌一度要求双侧乳房全切,而且还要对胸大肌,腋窝做“大清扫”,充分体现了西医学对疾病“斩尽杀绝”的特点。后来发
现这样巨大的损伤并没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乳腺癌手术范围逐渐缩小,并采取综合治疗,现在的生存率比“大清扫”时却明显提高了。
现在研究发现,人体内肿瘤细胞数量小于十的九次方时,一般是不发病的。即使是正常人,每天也都有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但并不发生癌症,通过化疗有效地控制癌
症时也不可能把所有癌细胞都杀死。逐渐地,现代医学治疗也在人体和疾病之间找了一个平衡点,和中医重视人体正气,治疗时“投鼠忌器”的观念是殊途同归的。
记:作为在中医院校读书多年的人,你从古代经典医籍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胡:应该有两点:一个是整体观念,看病重视把握患者的整体状况;另一个是辨证论治,就是个体化治疗,一个人一套办法。
肿瘤在古代很少见,那时候的环境决定了癌症的少发,但那时组方原则仍旧指导着现在的肿瘤治疗:比如放射性损伤后病人会很口渴,本来体质很弱的人一次能吃3
至4根冰棍。古人虽然不知道“放疗”的概念,但是有“阴虚”,“血淤”的概念,通过那时候奠定的“养阴活血”法就可以有效缓解放射性损伤。张仲景的“麦门
冬汤”已经用了近两千年,现在治疗放射性损伤时仍旧非常有效。
说到整体观念,也不是中医独有。人是有机整体,针对人体的科学如果不从整体考虑都会失败。以前总有人说西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其实不尽然。你去看
西医时说头疼,医生肯定要考虑是不是高血压,是不是血管神经出了问题,不可能真的只局限在头部。西医确实考虑局部多一点,那是因为西医有解剖,外科比较发
达。西医也讲个体化治疗,用药的剂量要用“公斤体重”衡量,但没有中医那么强调。
无用武之地的境遇不是中医独有的。
记:以前肿瘤病人化疗之后白细胞减少,用中药治疗能升上去,现在西医有了“升白药”,可以不用中药了。心脏血管“搭桥术”之后有血液凝集问题,以前用活血
化淤的办法能控制,后来用了一种抗凝的材料,血栓问题解决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会逐渐增多,中医还能做什么?
胡:你说的这个问题任何学科都可能遇到,因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一个遗传学家还可以说,以后基因技术发展了,从人生下来就让他具备健康的基因,能避免很多
疾病的发生,到那个时候,何止中医,包括外科,内科可能都没有用武之地。真有那么一天,大家都学基因工程去也应该。但是现在,完全没有必要杞人忧天。任何
一门医学的价值都在于救死扶伤,被人们所需要,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所以应该顺其自然,人类只需要在未来的新医学体系中看看有多少是中医做出的贡献。至于
现在,中医能够做的事情很多。
举个例子说,中医治疗肿瘤对局部病灶缺乏有效手段,西医治疗时对全身情况的兼顾较少,中西结合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互补。全身状态很好的,就可以用现代医学手
段打击病灶;病人全身状况差的,用中医治疗就更适宜。这就是中西医结合,不是为了结合而结合,是的两种技术的配合使用,以对病人有利为原则。
记:方舟子对中医的质疑是在药物毒性的基础上,此前也有“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功能损害的报道。
胡:任何一种有作用的药物都会有毒性,它的疗效决定了它的方向性,用错了方向自然出问题,这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正确使用。比如非议最大的“龙胆泻肝丸”,
长期服用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罪魁祸首是里面的关木通,但是木通是治疗急性、热性病的,药典里一直记载其“有毒”。对它的使用中医有个规矩叫“中病即止”,
就是症状缓解了要马上停药。但是因为吃“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人几乎都把这个药当常规祛火药长期服用,结果导致毒性的产生。这不是单纯的药物毒性问
题,而是人们没有正确地使用药物。任何一种药物不管中药西药,错误使用就是毒药。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很严重的问题,青霉素是个经典好药,没什么副作用,但如
果不皮试直接注射,就有可能成了要命的毒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药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正确使用,中医理论有它独特的严密性。
●采访手记
去年那场关于取消中医的争辩,是医学专业杂志《医学与哲学》刊载的一组文章引发的。当时,作为编审之一的上海著名中医学者何裕民先生在上百篇来稿中看到一
篇题为《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他们反复思考后打算原文发表,“希望在被民族情感、传统文化重重符号所束缚、很难有所争议的中医界内部引起一些讨论”,构
成对中医现状的反思,提高中医自身水平。
慎重起见,何裕民还配发了另外几篇意见相反的文章明确刊物立场,自己写了一篇《跳过中西医之争看医学》作为这组文章的开头。但过于醒目的标题终于还是引发了专业范围外又一场社会层面关于中医生死问题的争辩……
虽然争辩的关键词是“取消中医”,但人们几乎众口一词地强调中医存在的合理性和它被历史见证了几千年的确凿疗效,而这似乎没能遮盖中医显而易见的,难以被
现代医学乃至现代人习惯的思维方式认同的缺陷,而对中医实质的客观解释似乎是一件困难的事,解说者需要跳到中医理论之外,以客观的态度,科学的思想和人们
能够理解的方式将和现代医学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广而告之,也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世人全面而客观地明白中医,虽然它曾经护佑了几千年的国人健康文明。
日前,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方舟子,在他新书中对被中医称为“医圣”的张仲景提出质疑:“张仲景作为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他的医学知识可以说基本上都
是错误的,远远比不上今天任何一名正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而为这本书做序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院士何祚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把中医学对经典的学习称为“泥
古”:“现代医学学者决不能迷信古代名医……”这一说法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选择胡凯文作为中医取消之说争端中的中医声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是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的医生,而肿瘤也是让现代医学一筹莫展的领域之一,它让我
们看到能清楚解释原理的现代医学,在现有观念和手段上的局限性,现代医学特有的针对病因病灶的“彻底追杀”使人体失去了正气。
胡凯文说,在肿瘤病人中,有1/3是被吓死的,有1/3是被治死的,还有1/3才是被癌症害死的。也许是这个原因,他更能感到在现阶段,现代医学和中医需要相互借鉴之处。
另一个原因是,在中医被质疑的声音中,比胡凯文级别高,更有名气的中医专家不愿意介入这一争端,他们觉得再没有什么比疗效更能说明自身的价值,几千年的中医就是如此桃李无言地发展着推进着,事实胜于雄辩。
这种循规蹈矩的学者气质也同样贯穿在他们的医学思想中:更多的精力于埋头看病,并不注意中医理论在大众中的普及,在洪昭光作为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者家喻户
晓的同时,作为国粹的中医领域却是安静的,它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民众对自己国家的传统医学远没有对外来的西医学了解得多:人们几乎都知道青霉素不做皮试直
接注射是会过敏的,是要死人的,但几乎没人能正确说出中医医生挂在嘴边的“胃气不和”到底是什么意思……
凡此种种我们不难看出,在并不陌生的“取消中医”的争辩过程中,中医从业人的守土之责有些消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感谢愿意为中医说话的胡凯文。佟彤
●人物简历
胡凯文,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肿瘤委员会委员;
国际生物治疗学会氩氦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医血液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理事;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摘自《科学成就健康》,方舟子著,赛先生科学与生活系列丛书,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ISBN:978-7-5011-7777-6,268
页。定价:25元。购书热线电话:010-88555365,
88555157。工作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可要求购买作者签名本。】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其实还得加上一条,饱暖思保健。所以古代帝王,在填满三宫六院之后,往往还要求仙炼丹。一般人,淫欲大抵只能想想,保健在手里有点余钱
之后却觉得可以试一试。平常的饮食无法保证我们不得疾病,更无法推迟我们的衰老,总令人觉得该再吃点什么才心满意足。小孩希望更聪明,老人想要长寿,男人
害怕性欲衰弱,女人热衷美容减肥,人人又都担心突然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吃药是最省事的办法,但现代科学对此还没能发挥什么作用,于是伪科学乘虚而
入,各种各样声称能够解除这些烦恼的保健食品蜂拥而来。
其他产品效果黑白分明,是否有效,消费者自己就可以检验,难以长时间蒙骗下去,而保健品、药物的真正效果,除非是毒药,却是无法靠消费者本人的经验检验
的,吃它的人本来就身体健康或只是偶有小病,在心理作用下,即使喝白开水也能达到保健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保健品、药物市场的假货特别多,被揭露一个又冒出
一个,前仆后继,没完没了。
中国本是崇古的古国,所以“祖传秘方”、“宫廷秘方”历来是推销补品、药品的羊头。但“祖传秘方”、“宫廷秘方”总有被用完、用烂的时候,总不如科学技术
的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何况科技的威力,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了,于是“高科技”的羊头便后来居上,大有取代“祖传秘方”、“宫廷秘
方”之势,连中医家也不再言必称《黄帝内经》、《伤寒论》,改而研究“第一代具有修复营养变异损伤基因(DNA)的特效药”,要让“生物体进入高能态”、
“修复营养变异损伤基因”了(一家中医药研究所的治疗广告)。象这种说法,在专家眼中,不过是生硬捏造的胡言乱语。但是,这些报道、广告既然登在大众媒体
上,当然不是给专家看的,读者们又如何才能不被其迷惑?四个字:我不相信!
第一不相信“科学术语”。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相信科学,但是,虽然科学道理是用科学术语来解释的,科学术语本身并不等于科学。不管在广告中堆砌了多少让人
似懂非懂的科学术语,都不足以证明其科学性。越让你觉得高深莫测的,越不要轻信。尤其是那些紧跟形势跟得特别紧的,跟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后面推销“基因
食品”、“基因药品”的,跟在“纳米技术”后面推销“纳米产品”的,跟在“干细胞技术”后面推销“干细胞保健品”的,更不要相信。一项科学成果要得到应
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会一夜之间创造出奇迹。
第二不相信有利益关系的“科学家”。虽然科学研究是科学家做的,但是个别的科学家并不能代表科学。科学家也是人,也会想发大财,也会被收买,也会说假话做
伪证。对那些拿了人家的红包的,那些被聘为技术顾问或以技术入股的,甚至本身就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董事长、总经理的科学家所发表的有关言论,都应该
大打折扣,或干脆置之不理。只有没有利益关系的科学家的话才是有份量的。
第三不要相信权威机构的“鉴定”。机构也是人开的,在腐败盛行的社会,权威的机构同样能被买通。何况鉴定的内容往往和广告的内容没有关系,例如卫生部给某
种“DNA生命剂”批准的功能是“补充B族维生素”,给“脑白金”批准的功能是“改善睡眠、润肠通便”,给“核酸保健品”批准的功能是“免疫调节”(没有
药效的安慰剂也能“免疫调节”),都和它们包治百病的广告内容无关。还有些鉴定干脆就是捏造的,例如所谓“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鉴定”,FDA并
不给保健品、中草药做鉴定。
第四不要相信名人的“证词”。在科学上,证词(不管是不是名人,有名到多大程度)不被认为是可以信赖的证据。一种保健品、药品是否有效,只依靠双盲的、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才能验证。
那么还有什么可相信的呢?为避免受骗上当,不妨先相信常识再说。常识未必总是正确的,但是常识在绝大部分时候是正确的。常识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东
西,没有“不老仙丹”,晚期癌症至今还是不治之症……如果有人要推翻这些常识,我们就先请他去拿个诺贝尔奖再说。他既然已到了当众叫卖的程度,可别告诉我
们不希罕诺贝尔奖的名利。
【这个节目的字幕错把我的身份标成了“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其实我除了去参观过这个学校,和它没有关系。众所周知,我的母校是密歇根州立大学。】
今晚10点5分北京一套“第七日”节目播出反伪科学争论,采访各方人士,有对我的采访。
曾有富人愤愤地抨击过现在国内普遍存在仇富心理。有人分析说出现仇富心理的原因是因为有些人致富手段不正当,或为富不仁等等。果真如此,那该叫仇恶心理才对。如果是见有人发了财,即便是取之有道、乐善好施,也有一股好像欠了他一辈子的债似的仇恨,怨恨的对象不是恶人而是纯粹的富人,那就的的确确是仇富了。
我不是富人,无从体验这种感受,但不幸有了一点名气,所以就常常要体验到来自别人的另一种类似的仇恨,姑且叫它仇名心理。有的人见到有人出名了,也不管他出名是否刻意为之、手段正不正当、言行有没有道理,就冲上去给他盖个“追名逐利”、“浪得虚名”的屎盆子再说。尤其是那些先在网络上出名的,似乎名气来得太快、太容易,更让人嫉恨。无论是写通俗历史、学术打假还是游戏文字出名的,在有的人看来都和一脱成名差不多。自从出了个靠骚首弄姿出名的什么姐姐,于是此前此后出名的网络名人就都被仇名者拉来和她相提并论。
就拿“学术打假”来说吧,能因此出名获得公众认可,靠的是对事实真相的执着、有根有据的评说,而不是在网上随处可见的那种“上天入地地想、无所顾忌地说”。出了名之后说出的话更有分量,更能引起对造假现象的关注,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因为成了名人,在有的人看来就是一种罪过了。于是就要对着“打假名人”胡思乱想、不分青红皂白地乱说了,不看你的言行有道理没道理,只眼红于你的身段秀得不错,还要替你撰写成名秘笈呢。
这其实是一些自己做梦也想着自己能秀秀身段却没有找到舞台的人,以为别人也都是靠作秀而出名。自己过于自恋,推己及人设想别人也都是如此极度自恋,顾影自怜之时就带上了怨恨。当然,骂名人本也是出名之道,只不过这在今天已不是秘笈,奉行者众多且很容易被识破,所以得道者寥寥,这就更让人想起来就有气。
2007.1.17
(《法制晚报》2007.1.22)
(XYS200701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方先生:
在下一直关注新语丝关于中医问题的讨论,对于维护中医者打着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反对批判中医的言行也深不以为然。许多批判中医的近代名人,如俞樾、鲁迅(被引用得最多)等人,关于中医的言论都是批判中医的思想武器。但鲁迅等新文化人士对中医的批判,可能被指为“本来就是一伙的”,对维护中医者缺乏说服力。因此想到了一位特殊人物:陈寅恪先生。陈先生的文化立场毫无疑问是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甚至被称为“中国文化的守护神”,而且陈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三世为医。这样一位深爱中国文化的国学大师(与之相较,现在的所谓“国学大师”,不知算什么东东),恰恰不信中医,而且陈先生对中医的评价,才真正体现出了大师的真知卓见和思想深度。
为避免让人指为断章取义,现将陈寅恪先生《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第一节《吾家先世中医之学》全部抄入附录(仅仅将原繁体字改为简体,并将著作名称加上书名号。如果理解陈先生的文言时,发生“《论语》中所有的女=汝”这类的“新解”,那所谓的热爱中国文化就非常可疑了。)并附管见,以求教于主张维护中医之人士。
从陈先生此文可明显看出以下几点(非黎氏“公理”式的明显看出):
1.陈氏三代为医:曾祖(陈伟琳,字琢如)—祖(陈宝箴,字右铭)—父(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
2.陈氏传统医术水平不低,尤其是右铭先生,看来是很不错的。
3.陈先生本人对传统医学是有研究的(所谓“一知半解”云云,实为谦词,不像现在的“大师”,动辄作惊人语,检陈氏著作,从来不说自己“精通”这类的话,立论也多言“假说”,“聊博一哂”之类)。
4.陈先生本人是从小就吃中药的(没有证据表明是由于“少年时代这么一次让他伤身伤心又伤神的‘喝中药’经历”造成的“心魔”导致陈先生否定中医)。
5.陈先生改看西医是出自家长的决策(光绪二十六年陈先生是11岁,不太可能自己决定)。可见散原先生(可能还得包括右铭先生)是非常明白的,对中西医学的高下有非常理智的认识。
致于陈先生对中医的评价,更是非常明确。尤其有意思的是,按陈先生的意见,哪些将中医“矜夸以为国粹,驾于外国医学之上,则昧于吾国医学之历史,殆可谓数典忘祖欤?”是谁数典忘祖,不是很清楚了。
陈先生以他的博学通识,指出中医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大量吸收外来医学知识的,而今天的中医信徒反而要拼命排斥现代西方医学,被指为“数典忘祖”是一点也不冤枉的。
顺便想到“文科傻妞”的问题。据我所读到的一些国学著作,被视为国学领域神人的人物,如陈寅恪、钱钟书、梁漱溟、吴宓等,都不排斥西方思想,尤其对西方科学都有过相当高的评价。他们的治学都以融会中西为目标,积极将西方思想成就引入中国文化。而竭力鼓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者(以南怀瑾“大师”为代表),大多连基本文言文知识都不过关。所以,严格来说,是否“傻妞”不是取决于文科还是理科,而是看其本人的智商、所受的教育、治学的严谨程度等因素。可惜的是,像陈寅恪先生这样的学人,“五百年才出一个”,在中国太少了。
如果按文科学人喜欢的“有高度”的“精神”层次,则更令人感慨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数当今的所谓“国学大师”,有乎?维护中医之人中,有乎?吾未之见矣!
附: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第一节《吾家先世中医之学》
吾家素寒贱,先祖始入邑庠,故寅恪非姚逃虚所谓读书种子者。先曾祖以医术知名于乡村间,先祖先君遂亦通医学,为人疗病。寅恪少时亦尝浏览吾国医学古籍,知中医之理论方药,颇有由外域传入者。然不信中医,以为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若格于时代及地区,不得已而用之,则可。若矜夸以为国粹,驾于外国医学之上,则昧于吾国医学之历史,殆可谓数典忘祖欤?曾撰《三国志中印度故事》、《崔浩与寇谦之》及《元白诗笺证稿》第伍章《法曲篇》等文,略申鄙见,兹不赘论。《小戴记·曲礼》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先曾祖至先君,实为三世。然则寅恪不敢以中医治人病,岂不异哉?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长女流求,虽业医,但所学者为西医。是孟子之言信矣。郭筠仙嵩焘《养知书屋文集》贰壹《陈府君墓碑铭》略云:
陈琢如先生讳伟琳。祖鲲池由闽迁江西之义宁州,再传而生先生。考克绳,生子四人,先生其季也。先生以太淑人体羸多病,究心医家言,穷极《灵枢》、《素问》之精蕴,遂以能医名。病者踵门求治,望色切脉,施诊无倦。配李淑人。子三人,树年某官,观瑞殇,宝箴{咸丰}辛亥举。
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正月二十日”条云:
晚访陈右铭,未见。灯后右铭来辞行,长谈。为余诊云,肝旺而虚,名肾皆不足。牛精汁、白术皆补脾要药,可常服。(自注:“脉以表上十五杪得十九至,为平。余脉十八至,故知是虚”)
据此,中医之学乃吾家学,今转不信,世所谓不肖之子孙,岂寅恪之谓耶?
寅恪少时多病,大抵服用先祖先君所处方药。自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移家江宁,始得延西医治病。自后吾家渐不用中医。盖时势使然也。犹忆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先祖擢任直隶布政使,先君侍先祖母留寓武昌(先祖母事迹见马通伯丈(其昶)所撰“陈母黄夫人墓志铭”。)一日忽见佣工携鱼翅一榼,酒一瓮并一纸封,启先祖母曰,此礼物皆谭抚台所赠者。纸封内有银票伍佰两,请查收。先祖母曰,银票万不敢受,鱼翅与酒可以敬领也。佣工从命而去。谭抚台者,谭复生嗣同丈之父继洵,时任湖北巡抚。曾患疾甚剧,服用先祖所处方药,病遂痊愈。谭公夙知吾家境不丰,先祖又远任保定,恐有必需,特馈以重金。寅恪侍先祖母侧,时方五六岁,颇讶为人治病,尚得如此酬报。在童稚心中,固为前所未知,遂至今不忘也。
又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先祖寓南昌,一日褚孙侍侧,闲话旧事,略言昔年自京师返义宁乡居,先曾祖母告之曰,前患咳嗽,适门外有以人参求售者,购服之即痊。先祖诧曰,吾家素贫,人参价贵,售者肯以贱价出卖,此必非真人参,乃荠苨也。盖荠苨似人参,而能治咳嗽之病。本草所载甚名。(见《本草纲目》壹贰“荠苨”
条。)特世人未尝注意及之耳。寅恪自是知有本草之书,时先母所卧疾,案头常置《本草纲目》节本一部,取便翻阅。寅恪即检荠苨一药,果与先祖之言符应。是后见有旧刻医药诸书,皆略加披阅,但一知半解,不以此等书中所言为人处方治病,唯藉作考证古史之资料,如论《胡臭与狐臭》一文,即是其例也。
原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1年。一八八—一九○页。
(XYS200701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