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伪特聘教授全调查

18 08 2006年
   
这里说的北大伪特聘教授,是指那些按照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的合同要求必须在国内岗位每年工作9个月,而实际上还保留着美国全职职

务的北大特聘教授。只针对北大人事部最新公布的名单中的特聘教授,不

包括那些原来为特聘教授、后来又改为讲座教授的例如田刚、夏志宏、邓兴

旺等人。

   
正如我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提到的,这种伪特聘教授现象并非北大

所特有,在其他高校中也非常普遍,只不过在北大比较典型,所以先拿它开

刀。另一方面,在海外华人著名教授、学者中,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这就

是为什么现在他们要反对“民间学术打假”,因为近几年来我们对这种骗取、

盗用中国科研教育资源的现象的揭露,触及了他们本人及其小圈子的利益。

   
佘振苏,为第一批特聘教授,合同要求在1999年3月24日上岗,全职在岗

工作。当时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他暗示自己放弃了在美国不少于

11万美元的年薪回国工作。实际上他一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数学系担任教授,从未真正海归。《青年周末》近期的报道声称UCLA数学学

院负责人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佘振苏现在在北大工作,因此认定佘振苏被

证实已不在海外高校任职。我不怀疑佘振苏现在在北大工作,但是我相信这

只是他利用暑假回国工作,他并未因此放弃UCLA的职务。从UCLA的网站资料

可知,他现在还是该校的数学教授,上学期(2006年冬季)在UCLA开了一门

课(Math 274B, Perturbation
methods),下学期(2006年秋季)在UCLA还
有课(260 Intro-Appled Math)。佘振苏违反合同时间:已达7年。
http://www.math.ucla.edu/~she/teaching/index.html

http://www.registrar.ucla.edu/archive/soc/fall2006.pdf

   
舒红兵,为第二批特聘教授,1999年12月上岗,合同要求每年不少于9个月。

他一直担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最近他写信给我说,他已于

2005年起不再担任北大特聘教授,那么他违反合同的时间至少有5年。目前舒

红兵为武汉大学百万年薪的生命科学院院长,但是正如网友faust0601所说

“舒红兵的美国实验室还在运转, 他还有两个NIH R01
资助分别在2007年和
2010年到期!”《青年周末》的记者称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网站上并没有查

到这两个项目的资料。那是因为他不会查。这两个项目的资料如下(注意后

一个是迟至2005年6月1日才启动的):

Grant Number  PI Name
 Project Title
5R01AI049992-05  SHU, HONG-BING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Triggered by
Tall-1/BCMA
Project Start:  01-JUL-2001
Project End:  31-MAY-2007
5R01AI062739-02  SHU, HONG-BING
 NKIP signaling and functions
Project Start:  01-JUN-2005
Project End:  28-FEB-2010
   
陈十一,为第二批特聘教授,2000年3月上岗,合同要求每年不少于9个月。

实际上他一直是美国Johns-Hopkins大学的教授。违反合同时间:已达6年。

   
程和平,为第三批特聘教授,2000年9月上岗,合同要求每年不少于9个月。

至迟在2005年2月,他仍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员的身份参加生物物理学会

的年会,违反合同的时间:至少4年多。

http://www.biophysics.org/meetings/2005-call.pdf#search=%22%22heping%20cheng%22%22

   
刘晓为,为第三批特聘教授,2000年9月上岗,合同要求每年不少于9个月。

从他公布在北大网站的个人简历可知,1999-2002年间他是伦敦大学学院物理天

文系高级研究人员(Senior Research
Fellow)。他违反合同的时间至少有2年。
http://vega.bac.pku.edu.cn/~liuxw/aboutme.htm

   
肖瑞平,2002年成为第五批特聘教授。目前他仍是美国国家卫生院研究员

(NIH ID: 001-0198-872)。违反合同的时间:已达4年。

   
管又飞,2004年成为第六批特聘教授。目前他仍是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

学院助理教授。违反合同的时间:已达2年。

http://medschool1.mc.vanderbilt.edu/facultydata/php_files/show_faculty.php?id3=1767

   
葛力明,2004年成为第六批特聘教授。目前他仍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数

学与统计学系教授。违反合同的时间:已达2年。

http://www.math.unh.edu/cgi-bin/people/mailList.cgi?desc&uid=44

   
还有一位何小刚,也是于2004年成为北大第六批特聘教授的,但是他实际

上一直是台湾大学物理系专任教师。不过在北大人事部新公布的特聘教授名单

中不知为何找不到他的名字了。
http://www.phys.ntu.edu.tw/teacher/people/01/hexg.htm

   
下面是北大人事部公布的名单。
北京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名单 (共95位)
 
岗位性质  岗位名称  姓 名
讲座教授  基础数学  田

讲座教授  基础数学  夏志宏
特聘教授  纳米科学与技术
 彭练矛
特聘教授  纳米科学与技术
 刘忠范
特聘教授  凝聚态物理
 欧阳颀
特聘教授  光学  龚旗煌
讲座教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邓兴旺
特聘教授  流体力学  佘振苏
特聘教授  流体力学  陈十一
讲座教授  计算数学  鄂维南
讲座教授  计算数学  许进超
讲座教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程正迪
特聘教授  无机化学  严纯华
特聘教授  物理化学  赵新生
特聘教授  天体物理学
 刘晓为
特聘教授  细胞生物学
 舒红兵
讲座教授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罗  明
特聘教授  信号与信息处理
 查红彬
特聘教授  自然地理学
 周力平
特聘教授  免疫学  高晓明
特聘教授  基础数学  张继平
讲座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丛京生
特聘教授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孟  杰
特聘教授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
 赵进东
讲座教授  生物技术  邓宏魁
特聘教授  细胞生物学
 程和平
特聘教授  固体地球物理学
 陈晓非
特聘教授  自然地理学
 陶  澍
特聘教授  环境科学
 朱  彤
特聘教授  有机化学
 杨  震
特聘教授  生理
 王  宪
特聘教授  药物化学  叶新山
特聘教授  心血管分子生物学
 刘国庆
讲座教授  免疫学
 吴  励
特聘教授  固体地球物理学
 陈永顺
特聘教授  遗传学及发育生物学
 朱玉贤
特聘教授  理论化学  刘文剑
特聘教授  有机化学  席振峰
特聘教授  理论物理  马伯强
特聘教授  基础数学  王诗宬
讲座教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刘  军
讲座教授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夏  斌
特聘教授  无线电物理
 金长文
特聘教授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王  龙
特聘教授  化学生物学
 来鲁华
特聘教授  心血管分子生物学
 李陵松
特聘教授  内科肾脏病学
 汪  涛
特聘教授  古生物与地层学
 高克勤
特聘教授  计算数学  张平文
特聘教授  凝聚态物理
 俞大鹏
讲座教授  凝聚态物理
 汤  超
特聘教授  无机化学
 高  松
特聘教授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苏晓东
特聘教授  自然地理学
 方精云
特聘教授  心血管分子生物学
 肖瑞平
特聘教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唐金陵
特聘教授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尚永丰
特聘教授  应用数学  葛力明
特聘教授  凝聚态物理
 沈  波
特聘教授  分析化学  邵元华
特聘教授  细胞生物学
 张传茂
特聘教授  刑法  陈兴良
特聘教授  人口学  郑晓瑛
特聘教授  英语语言文学
 申  丹
讲座教授  固体力学  曲建民
讲座教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郁  彬
讲座教授  理论物理  季向东
讲座教授  动物发育生物学
 林  硕
讲座教授  经济学
 约翰·施特劳斯
讲座教授  经济学
 詹姆斯·赫克曼
讲座教授  世界史
 王  希
特聘教授  病理生理学
 管又飞
特聘教授  神经生物学
 王克威
讲座教授  口腔医学  王存玉
特聘教授  基础数学  王长平
讲座教授  拓扑学  林晓松
讲座教授  微流技术
 陈  勇
特聘教授  有机化学  王剑波
特聘教授  生理学及神经生物学
 王世强
特聘教授  植物分子生物学
 郭红卫
讲座教授  神经信息学
 龙漫远
特聘教授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张立飞
讲座教授  地球化学  张有学
讲座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
 何玉山
特聘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梅  宏
讲座教授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陈关荣
特聘教授  免疫学
 张  毓
讲座教授  口腔医学  施文元
特聘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
 陈平原
特聘教授  中国古代史
 阎步克
特聘教授  政治经济学
 刘  伟
讲座教授  社会学  李中清
讲座教授  教育经济学
 曾满超
讲座教授  经济学
 加里·贝克尔
讲座教授  经济学
 约瑟夫·施蒂格利茨
(XYS20060818)


西安翻译学院向法庭提交的伪证

18 08 2006年
   
8月16日,就西安翻译学院及其院长丁祖诒诉我和北京科技报侵犯名誉权一案,

我的律师和原告的律师在西安长安区法院法庭上交换了证据。双方都出示了一份加州

州务卿关于“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的证明。我方从加州州务卿拿来的证明显示该

机构于2004年5月26日成立,2006年2月1日吊销,由Yuming
He注册。但是对方的证明
却是于1990年3月21日成立,由Mike Henry注册。

   
今天见到了原告的这张证明,不由大乐。这伪证也造得太拙劣了,英语水平太次

倒也罢了,怎么会这么笨,不会从我以前揭发他们的假奖状的文章中学乖点?

   
这张证明的上半部分是原告自己找人做的翻译,下半部分是“原文”,如下:
信息调查记录
组织名称  注册日起  原手续代办人

美国五十州高等  1990年3月21日  麦克·亨瑞

教育联盟

      州卿办公室盖章

      查档人:格麦丽 
女士
      2004年12月3日

Record of Information Search
Name of Organization  Date
of Registration Initial Agent For Service of
Process
U.S.A FIFTYSTATE
HIGHER  21,3,1990  Mike
Henry
EDUCATION UNION
      Searcher:
Ms Germaine
       3,12,2004
   
有点英语知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只有初级英语水平的人伪造的文书。

既然我上次给西译上的如何伪造美国文书的课他们没有听进去,我就再上一次吧:

   
一、正如我在《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的国际玩笑》一文中已经指出的,

如果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日期,美国式的表示法是“月/日/年”,即1990年3月21日

应写成3/21/1990,而不是21,3,1990,那是欧洲式的表示法。伪造者太傻了一点,

弄出个“21”出来,否则就可以狡辩说是被翻译搞颠倒了月和日了。

   
二、经办人应该写上自己完整的姓名,至少也应该写上名字缩写和姓,而不会

只写个姓,更不会在文书中自称“女士”。你以为这是中国式广告的联系人,可以

“张先生”、“李小姐”地乱用啊?而且,经办人没有签名,“Ms
Germaine”是
打印出来的。

   
三、上面盖了个模模糊糊的章,只辨认得出“Secretary of
State”(州务卿)
字样,经我的律师询问,答曰是“加州州务卿”。我还真没见过加州“州卿办公室

盖章”,因为在这种文书中,历来加盖的是“加州大印”(The Great Seal
of the
State of California),如我们出示的证明所示。

   
四、这个机构“证明”还缺了两样必需有的内容:机构注册号和目前的状态(已

吊销还是继续营业?)。

   
上次西安长安区法院就是根据这么一份伪证,在判决书中认定“美国50州高等

教育联盟”成立于1990年3月,从而判决《西部发展报》和《环球时报》败诉的。

   
这次审理的也是上次那三名法官。我方已提出回避申请。
西安翻译学院向法庭提交的“证明”扫描件:
我方向法庭提交的加州州务卿出具的证明扫描件:
2006.8.18
(XYS20060818)


舒红兵的声明和方舟子的答复

17 08 2006年

方博士:

你好!

新语丝上提到我的几篇文章(包括你的)中的传闻不是事实。
我不想加入这种无
意义的争议。我只想说,我对得起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也为我国的这种学术氛围

感到悲哀。

从2005年1月,我已不再是北大的长江教授,我现在在北大还做一点没有报酬的义

务工作,是想把自己几年前招的几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带毕业。从2005年9月,我已

成为武汉大学的全职教授,每年在武大工作9个月以上(可以有2-3个月学术休

假)。我承担的美国NIH的项目与美国犹太医学中心和NIH有协议安排,并不与我

在武大的任职有任何冲突。

请恕我今后不再回应这件事。我没有时间和义务回应网上的匿名的无根据的推测

和传闻。谢谢。

舒红兵

除2005年1月不再是北大的长江教授外,我也早已不是美国的全职教授,只利用我

在武大的学术休假时间(按合同每年有2-3个月)去美国犹太医学中心指导完成

我来武大之前申请到的NIH项目。

【方舟子答复:

在北大人事部于2006年4月3日公布的北京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

授名单中,舒红兵仍是北大的特聘教授。


http://hr.pku.edu.cn/zhuantilanmu/changjiangxuezhe/zt_cjxz_md.htm

根据北大生命科学院公布的舒红兵教授简历


http://www.bio.pku.edu.cn/collegereview/scholarinfo.jsp?name=shuhb

1998-2003年,美国国家犹太医学及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1999-2003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助理教授;
2003-今, 美国国家犹太医学及研究中心副教授;
2003-今,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副教授;
1999-2004, 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

至少在1999-2004年这段时间,舒红兵教授既是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又是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国家犹太医学及研究中心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均是全职。

不知在这一段时间,舒教授有没有觉得“对得起我的祖国和人民”?

(XYS200608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评《方舟子,有种你就和黎鸣赌一把!》

17 08 2006年
【方舟子按:湖南红网特约撰稿人练洪洋坦承自己也不相信黎鸣证明了四色定理,

却鼓动我去和黎鸣赌命,莫非练洪洋和黎鸣有仇,想借我的手把黎鸣杀掉?红网

好歹也是个政府门户网站,和一贯把无聊当有趣的新浪博客不可同日而语,怎么

也去刊登这种鼓动杀人的评论?好意思谈什么“于义于理”?即便我发了疯,抛

开了人道之义与科学之理,为了让练洪洋这种有种的看客看个过瘾,真去和黎鸣

签什么生死对决协议,你以为黎鸣就会愿赌服输?他连“中国分省地图能用三种

颜色着色”这种三岁小孩都知其谬的谬论都死活不愿认错呢。】

方舟子,有种你就和黎鸣赌一把!
2006-08-17 00:42:00 来源: 红网
作者:练洪洋 编辑:潇湘行
  这次,方舟子的祸惹大了。
  事情并不复杂:4月20日,素有“哲学乌鸦”之称的黎鸣在博客上放言自己

运用老子“三生万物”的逻辑,能证明世界近代数学三大难题之一的“四色猜

想”。随即,方舟子以《中国哲学狂人成了数学狂人?》为题撰文予以质疑。

“受伤”的黎鸣8月9日在自己的博客上抛出一份与方舟子生死对决的协议:输者

文明地自杀!(见8月16日《信息时报》)

  说实在话,我也不看好黎鸣先生,老子“三生万物”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证实

的笼统的哲学概念,由此来推演严密的数学难题,怕有南辕北辙之嫌。不过,这

不妨碍我对黎鸣先生的敬意,为了学术,为了信念,不惜“以身相许”。黎鸣先

生是条汉子!

  决斗在古代西方的产生,常见的是利益双方因为某事发生争执,但一时之间

又找不到比较好的法律条文,或伦理道德依据来判定输赢,因此把事情交给上帝

来评判。上帝并非总有空闲来解决这些琐事,于是决斗就是秉承上帝意旨的决定

胜负方式。决斗在西方有悠久的传统,甚至连中世纪的司法也默认这种传统,假

如某人被告诉说犯了杀人罪,又不能以其他手段证实自己的清白,他可以提出与

控告他的一方决斗,让“上帝”来证明他是否有罪。甚至连政治家也用这种方式

化解争端——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就因为与共和党人伯尔政见不一致,两人走

上了决斗场,结果汉密尔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而我们不具备这种传统,中国的文化向来讲坚忍,奉“退一步海阔天空”、

“君子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圭皋。汉朝开国大将军韩信受到

挑衅,宁可忍受“跨下之辱”也不会想到和挑衅者决斗。因此,不管黎鸣先生的

科学素质如何,他表现出来的侠义勇气是值得赞赏的。

  面对黎鸣先生下的掷地有声的“生死决斗书”,方舟子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

了。他以《我不想逼哲学家自杀》(见8月16日《中国青年报》)为题作出呼应。

方舟子文章的标题就先入为主,摆出一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姿态。文章把科学

家之间的决斗批了一番,认为决斗是“靠玩命,比赛谁更有胆量、运气更好”、

“能想出这么个赌命法的人,表明他连科学研究的门都还没摸着”……我想,方

舟子也许是理解偏差,也许是偷换概念,黎鸣先生并非是要与你通过决斗来证明

他的学术正确与否,而是通过证实学术正确与否之后,再定输赢,这不是“胆量”

与“运气”的问题。方舟子的表现难免让人狐疑:你过分的自信背后,是否也隐

藏着几分胆怯呢?

  窃以为,既然黎鸣先生写就“檄文”,于义于理方舟子都应该接下“战书”。

于义,是你方舟子先把人家批得一无是处,人家愿意以命作赌注,你顾左右而言

它,不敢接下,不义;于理,既然你认为对方必输无疑,甚至抛出“不想逼哲学

家自杀”的论调,那你为什么不敢接这个“必胜”的赌局,把主动权攥在手上呢?

如果到时因为“赌命”与道德、文明、法律冲突而流产,那也无损你的英名。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方舟子,有种你就和黎鸣先生赌一把!
(XYS20060817)


评教育部称北大不存在假引进“长江学者”

17 08 2006年
【方舟子按:之前我批评教育部对“长江学者”计划监管不严,在看了这则报道

后,我认为教育部的问题比这还严重,是在协同作弊。在被指在美国担任全职的

北大“长江学者”中,有许多名是现任特聘教授,而不是吴副部长说的讲座教授。

这些北大特聘教授包括:

  佘振苏:美国UCLA大学数学系
  陈十一:美国Johns-Hopkins大学工程力学系
  舒红兵: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程和平: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刘晓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肖瑞平: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教育部:长江学者“假引进”,北大没问题,其他高校可能会有
  东方卫视驻京记者毕建忠报道
  导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上月在接受《南方人物

周刊》专访时称,北京大学引进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舆论关注,北大校方更是在其网站上回应,北京大学引

进的人才都是高质量的,但是北大没有回应是否高级人才的“假引进”一说,今

天,教育部分管高等教育工作的副部长吴启迪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召开的关于

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就这个问题回答了东方卫视

记者的提问。

  正文:
  (提问:东方卫视驻京记者毕建忠
我是上海东方卫视记者,吴部长是分管
高等教育,最近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就是关于北京大学的长江

学者,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一些说法,导致很多舆论的

关注。主要关注的问题,丘成桐指出北大、还有一些学校在引进高级学者上,叫

真人才、假引进,但北大的回应,
人才的质量没有问题,它并没有回应是不是
“假引进”,因为按照美国的一些规定,在美国大学全职教授的人必须至少在美

国每年要完成九个月以上的工作,在国内最多也就只有三个月。关于这个问题,

教育部有没有做调查,如果说北大这种“假引进”事实成立的话,教育部怎么处

理?谢谢!)

  (同期:教育部副部长 吴启迪
关于丘先生讲的情况我们也很关注,希望北
京大学给我们谈一下这个情况,根据北京大学告诉我们情况来讲,他们感觉到可

能丘先生不是特别了解情况。)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和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共同设立,是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配合“211工程”建设,吸引和培养杰出人才,加速高校中

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特点主要是用高达数百万元人民币

的奖金和科研基金吸引和奖励高校杰出人才参与重要的科学研究,以提升我国科

研实力。

  吴启迪副部长介绍说,长江学者分为两种,一种是讲座教授,一种是特聘教

授,特聘教授要求每年必须在聘用单位完成9个月的工作时间,讲座教授则比较

自由,每年只需要在聘用单位两到三个月的工作时间。尽管最近有不少舆论直指

北京大学引进这两种教授上弄虚作假,甚至还在网上列出了一份34人的大名单,

但吴启迪今天在发布会上说,北大校方办学是认真的,北大不存在假引进的问题。

  (同期:教育部副部长 吴启迪
严格来讲,北京大学是按照程序在做的,是
这样的情况。所以我觉得邱先生讲的这个现象在我们其他高校有没有,有可能有

些地方也还是会有,我们很关注这个事情。)

  吴启迪副部长并没有给出可能存在学者“假引进”的其他高校的名单,但是

对于聘用高级学者,教育部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同期:教育部副部长 吴启迪
应该是几个月就是几个月,这是我们教育部
的态度,特聘教授要求九个月以上,讲座教授可以两三个月,有些假如说不能当

特聘教授,有资格当讲座教授就当讲座教授。假如他没有资格,因为讲座教授要

求更高,要求的学术地位更高,这个人将来就不聘了。我们已经有好多人不聘

了。)

(XYS20060816)


科学史上的决斗

17 08 2006年

   科学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决斗其实与科学无关,按照决斗者伽罗华遗书
的说法,他是做为“一个下流的风骚女人的牺牲品”而死去的,但是很多

人怀疑这是一个保王党清除激进的共和党人的政治阴谋。这种猜测现在看

来并不成立。伽罗华在遗书中说明了约他决斗的是两名“爱国者”。从当

时报刊的报道可以推测出,和伽罗华决斗的是他的革命同志和朋友杜沙特

雷.由于是朋友决斗,所以没有采取手枪对射的方式,而是采用“俄罗斯

轮盘赌”:用枪口顶着对方的腹部开枪,其中只有一把枪装着子弹。

   
这场因恋爱纠葛引起的决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死去的是一位不到21
岁的数学天才。这个令人心酸的一幕激励了无数数学爱好者的想像:在决

斗的前夜(1832年5月29日晚),预料到自己将会死去的伽罗华通宵达旦

奋笔疾书,力图把他的所有数学成果纪录下来,时不时在一旁写下“我

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据称,他在这一晚写就的几十页手稿开创

了数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支——群论,被20世纪著名数学家赫曼·威尔称

为“可能是人类全部文献中最重大的一篇文稿”,另一位数学家埃里克·

坦普·贝尔则称:“他在黎明前那些绝望的最后时刻写下的东西,将会使

一代代数学家忙上几百年。”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伽罗华的不幸早逝,

使得人类数学研究的进展推迟了几十年。

   
这些描述和评论显然是为了增添天才早逝的悲剧色彩的夸大其词。群
论的创建足以使数学家忙上几百年,但并非一夜之间的事。自17岁起伽罗

华就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写了几篇论文,他的遗书中的相当篇幅是在

为这些论文做注释。至于那句著名的“我没有时间”,则只在遗书手稿的

旁边注释中出现了一次:“要完成这个证明还需要做些工作。我没有时间。”

   
虽然伽罗华的死被后人过度渲染,但无论如何,这不管对伽罗华个人
还是对科学发展而言,都是一场大悲剧,也许与伽罗华因怀才不遇而厌世

有关。他曾经三次向法国科学院寄去数学论文,前两次下落不明,最后一

次被退稿。接到退稿时伽罗华正因政治活动入狱,试图用匕首自杀,被同

牢犯人制止。因此有学者怀疑所谓的决斗其实也是伽罗华为了让自己成为

革命烈士而安排的自杀。

   
科学史上的另一次著名决斗则要幸运得多。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在20岁
那年(1566年),在教授家里参加婚宴时,和一名丹麦贵族发生了争执。

十几天后,两人再次相遇又吵了起来,决定用比剑解决争端。决斗在当时

已被法律禁止,两人等到晚上后才在黑暗中决斗。这次决斗的结果是,第

谷被削掉了大半个鼻子,从此对医学和炼金术感兴趣,自己用合金制作了

一个逼真的假鼻子,用胶粘在脸上,需要随身携带一个装胶的小盒子,不

时地给鼻子上胶。

   
当然,第谷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观测,对此我们得庆幸他没有在决斗
中丧命,否则就不会在后来留下那么精确的行星运行数据,让开普勒从中

推导出行星运行定律。第谷是因为什么原因决斗的,没有留下记录。一种

流行的说法是他和那名贵族是由于争论谁的数学更强或为了某个数学问题

而决斗,但是这是出于对一段原始史料的误读(那段史料实际上说的是

“第谷和一位丹麦贵族进行决斗,他们是学习数学和其他高等科学的竞争

对手”)。

   
如此看来,这两次著名的决斗,除了一方当事人是著名的科学家外,
都和科学争论无关。我不知道历史上曾经有哪位科学家为了一个科学问题

而要求用刀枪来决定胜负。这需要两个当事人都一样的疯狂才行。即便发

生这样的决斗,其结局也与科学的结论无关。科学的结论是要靠证据和逻

辑来确立的,而不是靠玩命,比赛谁更有胆量、运气更好。

   
但时至今日,我们却还能看到有“哲学家”声称用哲学原理破解了数
学难题,遭到质疑就要和人签署生死对决协议:如果破解失败,他愿“文

明地进行自杀”;如果破解成功,对方“文明地进行自杀”。能想出这么

个赌命法的人,表明他连科学研究的门都还没摸着,其破解的结果如何,

也就可以想见,去签署这样的协议,岂不是在逼“哲学家”自杀?说不定

是自己活得不耐烦了要拉一个垫背的呢。所以,我们还是只当这是这个无

奇不有的时代的一则笑话吧。

2006.8.14

(中国青年报2006.8.16)

(XYS200608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广州日报专访方舟子:“全职”造假出自利益共同体

17 08 2006年
以学术打假闻名的学者方舟子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
  “全职”造假出自利益共同体
记者:谢绮珊
2006年08月17日广州日报
  “脚踏两条船” 学者为数不少
  记者:您对有学者炮轰北大教授“全职”造假一事有何看法?
  方舟子:我从2002年就开始关注这种“全职”造假的现象,当时就闹过清华

经济管理学院百万年薪聘请国外二十多个华人教授,这些引进人才却没有放弃国

外全职教授的职务。包括现在披露的北大造假的特聘教授,最早是在新语丝网站

被曝出来的,核实太容易了,只要找一下北大和国外的网站,就可以发现他们都

是在中美两地同时担任所谓“全职”的职务,“脚踏两条船”。

  记者:教授“全职”造假不只是北大的问题?
  方舟子:这种情况不是北大才有的,在中国的重点大学、名牌大学里是一个

很普遍的现象。北大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也是比较集中,被发现比较多的,但

这在全国不是北大一家的事。而且更为恶劣的是,有的国外全职教授在国内不只

兼一家高校的特聘教授,有的还兼两个、三个。

  他们在美国肯定是全职的,只有国内才会纵容他们。他们保住了在美国的位

置,但靠欺骗的手段拿了国内全职职务的待遇,无法履行在国内的义务。这是一

种欺骗行为,甚至可以追究他们诈骗。

  这样浪费了国家科研基金
  记者:为什么国内高校不能洞察?
  方舟子:中国高校明明知道他们是假的,却还愿意以他们的名义去申请这些

位置,甚至被揭露的时候还出来替他们说话,这是因为以他们的名义来申请长江

学者特聘教授对学校很有好处,一方面是面子好看,名声好听,这些人说起来都

是在国外名牌大学任教;更主要的是有利益上的好处,中国的大学可以利用这些

人申请国家大笔的资金,如“973项目”一个项目的钱就有上千万,以他们的名

义去申请比较容易拿到,这些钱可以用来建实验室、招生。一大笔资金进入学校,

为学校也增加了收入。同时,假“海归”回国两三个月就像回国度假一样,还能

得到一大笔的钱。

  记者:这样对国内教育界将造成什么危害?
  方舟子:危害性很大,一方面造成不正当的竞争,本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就

是要给全职规格人员的,被这些人以弄虚作假的手段给占据了,真正的海归人士

能申请到的科研经费就少了;另一方面是对国家科研基金的浪费,这些人主要在

美国,不可能真正在国内领导什么实验室,干活的是国内的人在干活,分钱也是

国内的人在分钱,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兼职冒充全职是欺诈
  记者:这是不是国内教育改革过程不得不走的一个阶段?
  方舟子:我不这么认为,国外的学者愿意回国我们是欢迎的,如果他现在暂

时没法回国,还可以有别的方式来跟国内进行合作,如担任兼职教授回国讲课,

帮国内教授审核论文,或帮中科院国家基金委做海外评审,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不是反对他们回国合作,我们反对的是欺诈的行为。本来最多只是一个兼职

教授,却冒充全职教授,这不是欺诈吗?

  记者:北大有关负责人解释北大引入人才质量高,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

您如何看?

  方舟子:我们不怀疑这些海外人才的质量是很高的,我们只是说这些人并没

有真正地回国。而且在这些假“海归”心目当中,国内的大学根本不放在眼里,

他们发表论文的时候也都是署国外的大学,很少连国内大学也署上,因为他们也

不敢,会担心美国的大学知道他们在中国兼任全职。最多是有某种合作关系,把

国内的某个教授挂个名作为第二作者。

(XYS20060817)


【旧作】严嵩的末日

16 08 2006年
  嘉靖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晚上,皇帝居住的西苑永寿宫忽然起了大火。大明的宫殿经常莫名其妙地起火灾,但这次失火的原因却很清楚,是因为嘉靖皇帝酒后跟宫姬在貂帐里玩烟火,火势蔓延开去,把永寿宫烧个一干二净。

  皇帝暂时搬到了玉熙殿,见那里又狭窄又潮湿,很不满意,便宣召内阁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询问怎么办。

  严嵩坐着肩舆进了禁苑,这是他八十岁那年,皇帝给他的特赏。这一年,严嵩已经八十二岁了,居相位也已近二十年,皇帝对他却依然恩宠不减,舍不得让他告老还乡。嘉靖皇帝号称英察之主,乃是非常有主见的人,虽然整天求仙服丹,却一刻也没有放弃对朝廷的控制,凡事在询问臣下之前就已打定了主意。宠幸大臣的本事,就在于摸清、迎合皇帝的主意,而严嵩正有这样的本事,再加上他的儿子严世蕃精明能干,父子两人合在一起,把皇帝的心事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所奏总能正中皇上下怀,在别人看来,竟象是皇上对严嵩言听计从。皇帝长期住在西苑建蘸迎仙,大臣们又多了一份差事:书写献给神仙的青词。严嵩早年是颇负盛名的诗人,“诗思冲邃闲远”,“文致明润宛洁”(王廷相语),正是写青词的最佳人选,皇帝对他进献的青词,往往再三把玩,赞赏不已。皇帝常把制成的仙丹赏赐给严嵩试服,这些仙丹其实乃是铅汞化合物之类的毒品,严嵩七八十岁的老人,仍不惜充当小白鼠。从他写给皇帝的实验报告来看,他不仅真的服了,而且非常忠实地报告服后的后果,“遍身躁痒异常,不可一忍”,“至冬发为痔疾,痛下淤血二碗”,正是铅汞中毒的症状。还到哪里去找如此善解人意、文采斐然而又忠心耿耿的大臣呢?皇帝一有问题,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了。

  对皇帝要住到哪里,严嵩已经想过了。眼下正在修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工程浩大,淘空了国库,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重盖永寿宫。按理皇帝应该回到大内去,这也是众公卿的主张。但是严嵩知道,自从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宫女杨金英等人谋杀皇帝的“宫闱之变”之后,皇上就不敢再回大内去了,一提起大内就心惊胆战,建议皇帝回大内,正是触犯了忌讳。众位公卿只是盼着皇帝回了大内就可恢复朝仪,视理朝政,却也不想想皇帝心里的难处。严嵩的建议是,皇上暂住修饰完整的南宫(重华宫)。

  严嵩自以为考虑得面面俱到,这个建议定会博得皇帝的满心欢喜。不料皇帝听了,大为不高兴:你这是要把我关起来吗?严嵩千算万算,却忘了当年明英宗被也先俘虏放回后,景帝就把他软禁在南宫,因此在嘉靖皇帝看来,南宫乃是“逊位受锢之所”,大大的不吉利。

  这就给了精明不在严嵩之下的“甘草国老”(海瑞语)徐阶一个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徐阶奏说:三大殿工程确实浩大,但我们正可以利用三大殿工程的“余料”和人力修复永寿宫,百日之内当可完成。皇帝想着的正是要修复永寿宫,一听徐阶这么说,龙颜大悦,下令马上动工,并钦命徐阶之子督视工程。第二年三月,永寿宫如期修复,皇帝将其改名万寿宫,大庆五日,大赏诸臣,徐阶加官少师,与严嵩平起平坐了,而严嵩仅加禄百石。

  严嵩开始失宠了!这几年来他的确老了,精力大不如以前,政事都要事先跟严世蕃商量,人称“大、小宰相”,又说是“皇上不能一日无嵩,嵩又不能一日无其子”。偏偏在嘉靖四十年五月严老夫人去世,严世蕃要丁忧守制三年,不能跟随老爹到西苑直庐办公,便干脆整天躲在家里跟姬妾们鬼混,父亲从直庐遣人走问政事,他也只是敷衍了事。这样,严嵩的奏对就越来越不称圣意,他在皇帝心目中的份量也就一直往下掉。他知道,以后的政权会是徐阶的了。自己先前迎合皇帝陷害、得罪了许多人,得给子孙们留条后路了。他以前曾得意洋洋地说过:“有我福,无我寿;有我寿,无我夫妇同白首;有我夫妇同白首,无我子孙七八九;有我子孙七八九,无我个个天街走。”现在这些个个天街走的子孙反而成了包袱,得依赖别人的扶持了。于是他办了酒席宴请徐阶,席间令子孙们团团拜倒在徐阶脚下,举杯对徐阶托孤道:“嵩旦夕死矣,此曹唯公哺乳。”徐阶表面上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连连说道“不敢当,不敢当”,内心却开始琢磨如何给严家以致命的一击。

  要扳倒一位大臣,普通的办法是指使亲信联合上疏弹劾。这一招,徐阶在三、四年前就试过了,不灵。嘉靖三十七年,徐阶的门生刑科给事中吴时来和刑部主事张翀,以及同乡刑部主事董传策三人同日上疏弹劾严嵩。皇帝一眼就看穿了这是徐阶想要抢班夺权:严嵩这么老了,你徐阶就不会再等一等,何必这么急?下旨把三人逮捕入狱,定成“相为主使”“诬罔大臣”之罪发往烟瘴卫所充军。徐阶为此被迫韬晦了几年。现在皇帝的恩宠逐渐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又可以再试一试了。那么有没有别的办法出奇制胜呢?

  大臣听皇帝的,但皇帝又听神仙的,谁能代表神仙呢?道士。也许突破口就在这里了。计谋已定,徐阶便向皇帝推荐了一名来自山东的道士蓝道行,此人的特长是会降紫姑扶乩。道教山山有仙,处处有神,这位紫姑,就是主管厕所的女神,据说她的乩语最灵。在扶乩之前,皇帝把所问之事写在纸上密封好,让太监带到扶乩之所焚烧,再请神仙降临以乩语答复。如果乩语不准,皇帝不是怪道士不灵,而是责备太监污秽不洁,神仙不愿降临。这么给怪罪几次,太监们也学乖了,烧以前先偷看皇帝所问的内容,再转告蓝道行,这样降下的仙语自然是百发百中,句句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皇帝也就对蓝道行的道行深信不疑。宫外呢有徐阶在通风报信。严嵩将有密札呈奏皇帝,徐阶先派人通知蓝道行,扶乩的时候就预言说:“今日有奸臣奏事。”皇帝正在纳闷谁是奸臣,严嵩的密札送到了,严嵩也就成了神仙口中的奸臣。神仙的话,皇帝能不信吗?然而最终导致严嵩下台的,却是初夏的一场大雨。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的一天,御史邹应龙出门碰上了大雨,到一位内侍太监家避一避,顺便打听点宫内的动静。这位太监连连摇头:说不得啊说不得。这一来邹应龙好奇心大起,不停地追问,太监也就讲开了:最近皇帝密令蓝道行扶乩,问的是天下何以不治。神仙回答说是因为“贤不竟用,不肖不退耳。”谁是贤,谁是不肖呢?神仙说是贤者如徐阶、杨博,不肖者如严嵩父子。皇上又问了:我也知道严嵩父子很贪婪,上帝怎么不处死他们呢?神仙回答说:我如果处死他们,就会加深了重用他们的人的罪责,所以留给你自己处置。皇上听了,沉吟了好一会,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呢?

  是啊,这是什么意思呢?雨停回家后,邹应龙反反覆覆仍然想着这一个问题。如果皇上真的已经动心,决定除去严嵩,抢先告发自然是奇功一件。但是如果皇上还没动心呢?重者杀头,轻者流放,从前的沈炼、杨继盛、吴时中等人就是前车之鉴。邹应龙想了一夜,仍然决定不了该怎么办,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自己带了随从出去打猎,看见远处有一座高山,对准了放了一箭,箭却不知飞到了哪里。继续往东走去,前面又是一座山,不过要小多了,山边有一幢楼,下面全是田,田里有一堆米,米上盖着草。他又发了一箭,这下子,楼倒了,小山倒了,高山也跟着倒了下来,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惊醒过来。做了这么个奇怪的梦,是什么意思呢?高山,高山,合起来不就是一个“嵩”字吗?这么想下去,梦中的情景就一一可解了:东边的楼是“东楼”,那是严世蕃的字,田上面有米,米上面再加草,合起来可不就是“蕃”字吗?明白了,这个梦是要告诉他对准了严世蕃攻击,连带着打倒严嵩。他不再犹豫了,连夜修成《贪横荫臣欺君蠹国疏》,控告严世蕃贪污误国:

  “工部侍郎严世蕃凭借父势,专利无厌,私擅爵赏,广致赂遗。……”

  最后是请斩严世蕃,休退严嵩。
  类似的奏疏,十一年前锦衣卫经历沈炼、九年前兵部车驾司员外郎杨继盛都上过,结果一个以“出位恣肆狂言,排陷大臣,计取直名”之罪流放,后以谋叛罪被斩,一个被抓住了奏疏中“或问二王(裕王、景王),令其面陈嵩恶”一语,定成“诈传亲王令旨”罪被杀。至于吴时中三人弹劾严嵩父子被流放,不过是四年前的事。然而时势变了。现在皇帝读着这封奏疏,想到的是上帝要他处死严嵩父子的乩语。圣谕曰:

  “嵩小心忠慎,袛顺天时,力赞玄修,寿君爱国,人所疾恶,既多年矣。却一念纵爱悖逆丑子,全不管教,言是听,计是从,不思朕优眷。其致仕去,仍令驰驿,有司岁给禄米一百石资用。……”

  皇帝毕竟还念着严嵩的种种好处,不忍加害,只以纵爱逆子之罪令其致仕还乡。严世蕃也未被处死,而是流放到雷州卫。然而二十年的老宰相终于倒了!首辅是徐阶的了,连严嵩原先的办公室西苑直庐也是他的了。他在直庐的墙上写了三句话,向大家宣布自己的执政方针:“以威服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依然是一副与世无争、无为而治的模样,但是他是不会甘心让严嵩安度晚年的。

  嘉靖四十一年六月二日,严嵩满怀悲伤,出了北京广渠门,沿着运河南下,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回到了阔别四十余年的故乡江西袁州府分宜县。这位曾经名震海内的诗人,四十年来把文才花在了替皇帝撰写青词上,现在是再也无青词可写了,突然焕发了诗的青春,一路南回一路吟唱:

  “承诏赐休退,整驾念徂征。出昼心已结,辞天骨犹惊。伫立独踟蹰,泪落忽沾缨。上恋圣主恩,下怀知爱情。远树千重隔,沧江双橹鸣。路歧方浩浩,纷思何由平?”(《南还稿·六月二日出都作》)

  “路歧方浩浩,纷思何由平?”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使他预感到这不会是最后的结局。

  严世蕃并没有到雷州卫去服刑,只走到广东南雄,在那里住了两个月,就偷偷回家了。回去后也并不韬光养晦,而是大动土木,兴建私宅,这样就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一天,袁州府推官郭谏臣有公事到严府,见到上千名工匠正在修建园亭,督工的家奴对他非常无礼,甚至还有人向他投掷瓦砾。郭推官咽不下这口气,回去后干脆向巡江御史林润告发严家聚众练兵,准备谋反。

  这时候,严世蕃的同党罗龙文也从戍所逃回了徽州老家,两人来往密切。这位罗龙文是倭寇首领王直的姻亲,曾经奉总督胡宗宪之命出海招降。林润接到郭推官的告发后,把故事编得完整一点,向皇帝控告这两个人以建造府第为幌子,聚众四千人,“道路皆言,两人通倭,变且不测”。这是谋反大罪,皇帝自然极其重视,立即下诏速将严世蕃、罗文龙拿来问罪。那时候严世蕃之子严绍庭还在北京当锦衣卫指挥,闻讯赶快派人赶在圣旨下达之前到家乡报警。严世蕃得报,想逃回戍所,却早在林润的监视之中,被逮住了,解往京师。这是嘉靖四十三年十一月的事。

  严世蕃二进宫了,却也并不怎么惊慌,“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他有的是计策。自己贪污受贿,天下人均知,想赖也赖不掉,但是“皇上只要人干事,不怪人爱钱”,认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当初邹应龙告发他的不就是“贪污误国”吗?最多再流放一次罢了。“聚众谋反”、“通倭”的罪名那才是最可怕的,不过也没什么证据,其实根本就是捏造的,应该不难洗刷清楚。最好,是让三法司连带判决严嵩害死沉炼、杨继盛,这两个案子乃是皇帝亲自定的,要是让皇帝觉得三法司想为沈、杨翻案,审官和囚犯的位子恐怕就要掉个个儿了。计谋已定,他便命其党徒四处宣扬:不好了,要是三法司把沈、杨二案翻出来,严世蕃就死定了。

  负责此案的三法司刑部尚书黄光先、都御史张永明和大理寺卿张守直果然中计,在判决中大书特书严氏父子迫害沈、杨。写好了,在上奏之前照例送给首辅徐阶过目。徐阶将三人领入内室,屏退左右,问道:诸君觉得严公子该不该死?三人异口同声回答:死有余辜!徐阶又问:那么你们是要他活还是要他死呢?三人答道:正是要他为沈、杨偿命啊。徐阶连连摇头:严嵩害死了沈、杨不假,但那都是领过圣旨的。皇上是最英明的,绝不会错。诸位的这份判决呈上去,皇上疑心三法司是在怪罪皇上,必定震怒,大家都免不了要被问罪,而严公子也就大模大样地出都门回家了。三人谔然,赶忙请教徐阶怎么修改。徐阶说:只要以林润的奏疏为底稿,再把聚众谋反这一条发挥发挥就行了,事不宜迟,稍迟就会发生变故。三人就请徐阶主笔,徐阶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底稿:早就写好了,各位以为如何?三人看了,连声说好,马上叫来吏员誊清,这份致严世蕃于死地的判决书就从徐阶相府递了出来。

  严家闻讯,这才真的慌了。严嵩托人送重金给徐阶,请他营救。徐阶钱照收,人也照杀。他的道理很简单:不收钱,严家的人要怀疑我捣鬼;不杀人,众人要怀疑我捣鬼。这位甘草国老,到现在还是两边都不得罪。

  皇帝却也不信严世蕃会谋反,命令三法司再核实。圣谕云:“此逆情非常,尔等皆不研究,只以润(林润)疏说一过,何以示天下后世?其会都察院、大理寺、锦衣卫从公鞠讯,具以实闻。”

  徐阶领了圣旨,急出长安门。三法司的官员们早在门外等候,他随便问了几句,就赶回家中,起草答疏,声称“事已堪实”,通倭谋反“具有显证”。皇帝这才批准了三法司的判决,于嘉靖四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下诏,以“交通倭虏,潜谋叛逆”之罪判处严世蕃、罗龙文死刑。死囚按规定应该留到秋后处决,但这一次,按徐阶的要求,立即处斩,“亟正典刑,以泄天下之愤。”怕一拖就要出意外吧。

  当时的史家,多认为严世蕃死有余辜,却对以莫须有的叛逆之罪处斩不敢苟同。张居正主修的《明世宗实录》评论此案说“其罪状宜坐奸党之条,岂无可杀哉?乃润(林润)疏指为谋逆,法司拟以谋叛,悉非正法也。”支大纶的《皇明永陵编年信史》也是大为不满:“比乃咒诅怨望,练兵积粟,通倭诱虏,茫无影响,何以服天下之心哉?内阁颐旨,法官唯诺,刑罚不中,伊谁之咎?”谈迁在《国榷》中更是感叹道:“嗟乎!三尺法至平也,舍奸党之正条,坐不轨之苟论,自置相以来,未之闻矣。”其实这是有先例的,当年朱元璋杀宰相胡惟庸,不就也捏造了一个“通倭谋反”的罪名吗?有太祖高皇帝做榜样,徐阶想必是心安理得的。

  徐阶不以“奸党”之名处置严世蕃,却捏造出一个通倭谋反的罪名出来,其用心,乃是要把严家一网打尽。犯了叛逆之罪,亲属都要受到牵连,家产也都在抄没之列。即使他们在判决中未对严嵩拟罪,严嵩却也难逃法网,皇帝还要怪他们未依法追究严嵩的罪责(诏令云:“疏内不言逆本,是何法制?”),下诏把严嵩及其孙子们削官为民,并抄没家产。对江西严家的抄没,不知为何,一直拖到严世蕃被处决之后的五个月才进行,共抄得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此外还有田地百万亩,房屋六千多间,和无数的珍宝古玩字画。严嵩出身贫寒,这些财产,当然都是他当了大官以后,特别是入阁拜相以后,父子劳神搜刮而来的,用张居正的话说,是“商贾在位”。做了几十年的买卖,一夜之间就赔个精光。

  抄家之后严嵩的去向,各家说法不一,或说他寄食故旧,或说他寄食野寺,或说他与孙子住在关公庙,《明史·严嵩传》则说他是“寄食墓舍以死”,大约是到处打游击找人讨口饭吃。他是哪一年死的,各家说法也不同,或说被抄家以后不久就死了,或说过了一年才死,《明史》则说是过了两年才死,与嘉靖皇帝差不多同时死的,终年八十七岁左右。死后没钱买棺材下葬,也没人吊唁,直到万历初年,徐阶的门生张居正当国,才吩咐分宜县县令收拾严嵩尸骨备棺埋葬。这位县令遵命照办后,张居正还特地去函称赞:“闻故相严公已葬,公阴德及于枯骨矣,使死而知也,当何知其为报哉?”大约觉得自己的老师对严嵩的处置未免太过份,或者,是要借此为后人如何对待故相立个榜样吧。他自己死后,却也差点被开棺鞭死。至于徐阶的结局,也并不怎么美妙,三个儿子被逮充军,田产充公,若不是张居正极力维护,说不定也落得个跟严嵩一样的下场。在此起彼伏、你死我活的内阁纷争中,只有皇帝才是最后的赢家。

1997.12.


比恩法官的子女

16 08 2006年
在英语水平过了40级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不良记者左志坚的发动和英语水平过了60级的网络小混混和菜头的推动下,牛博网掀起了学习英文和比恩法官事迹的热潮。Yandex同学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段英文,认为我有关比恩娶妻生子的情况介绍来自这段英文,但是该英文称比恩“养育了5个孩子”(he
supported 5
children),而我说比恩“娶了一名墨西哥少女为妻,生了四个子女”,所以他认为我“抄”错了。其实不然。比恩虽然有5个孩子,但是他的确是“生了四个子女”,因为他的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此人名叫John
Bean,生年不详。比恩的亲生子女的生年都有记载,每两年生一个,如下:

Roy Bean: 1869
Laura Bean: 1871
Zulema Bean: 1873
Sam Bean: 1875

 
我的文中倒是的确有一处笔误,把小儿子山姆写成了大儿子。
 


肖传国诉方舟子、协和医大出版社案:上诉状

13 08 2006年
全文太长,这里张贴不下,请到牛博网取阅:
 
 
或到新语丝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