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的神奇与迷信

1 09 2011年

一个新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经过6天的分裂后,在第7~8天着床到子宫壁上。从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分娩成为新生儿之前的九个月内,这个新生命是母亲的寄生虫,需要从母亲体内吸取营养,并向母亲体内排出废物。在胚胎的早期,还只是一小团没有分化的细胞,需要的营养很少,相应地排出的废物也少,胚胎只是从其附着的子宫内膜经由渗透直接获得氧气和营养素,而二氧化碳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则直接扔进子宫腔内。
但是随着胚胎的生长,靠渗透已很难把养料送到所有的细胞,这时就需要建立起一套输送管道,也就是循环系统。到受精后第22天,一个基本的循环系统已经在胚胎中建立起来。但是胚胎或胎儿中的血管不能简单地和母亲的血管连接在一起,必须有一个屏障防止胎儿的血液与母亲的血液混合。这个屏障就是胎盘。即使在胎盘中,胎血和母血也是不混合的。偶尔会有一点胎血进入母亲的血液循环中,引发免疫反应,会对母亲以后的怀孕产生不良影响。
胎盘的主要功能是在母亲和胎儿之间有选择地交换物质。胎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滤器,本身也很复杂。来自母亲的物质有的完好无损地透过胎盘进入胎儿。有的物质(例如氧气和葡萄糖)被胎盘消耗掉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再送给胎儿。有的物质被胎盘代谢成了别的物质,再送给胎儿。还有的物质则被胎盘完全挡住,不准它们进入胎儿。
氧气是靠渗透作用从母血穿过胎盘送给胎血的,它是从母亲的静脉血来的,含氧量本来就低,为了让渗透作用能够发生,胎血中的含氧量必须一直更低。这么低的含氧量怎么能够保证胎儿的需求呢?这就要靠增加胎血中的血球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比成人血球蛋白强得多;同时胎血中血球蛋白的浓度也高得多,比成人高了大约50%。氧气代谢后产生二氧化碳。胎血中的二氧化碳量一直比母血的高,这样二氧化碳也能靠渗透作用从胎血输送给母血,最终从母亲的肺部排出体外。
有的物质(例如葡萄糖)虽然也能靠渗透作用从母血送给胎血,但是效率太低,在胎盘中有特殊的运输工具(载体)帮助运输。还有的物质是不能靠渗透作用来输送的,例如氨基酸。胎血中的氨基酸浓度要比母血的高,母血中的氨基酸是不可能自发地交给胎儿的,需要有载体把氨基酸送过去。在胎儿中已知至少有10种氨基酸载体执行这种功能。但是氨基酸有20种,所以有的氨基酸在经过胎盘时被改造成别的氨基酸。例如大部分丝氨酸都被胎盘转化成了甘氨酸再输送给胎儿。
除了控制母婴之间的物质交换,胎盘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多种激素,对胎儿和母亲的身体都有重大影响。激素分成类固醇激素和蛋白质类激素两大类。像孕酮、雌激素这些类固醇激素本来主要是卵巢和黄体分泌的,但是胎盘也大量地分泌,甚至者怀孕后即使把卵巢和黄体切除,胎盘分泌的孕酮也足以让怀孕持续下去。胎盘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有一种是绒毛促性腺激素,如其名称所表明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性腺的发育。它是你制造的第一种激素,在胚胎着床后不久就开始分泌。它只有胎盘才分泌,因此只在怀孕时才能检测到。市场上的早孕试纸检测的就是绒毛促性腺激素。胎盘分泌的另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是胎盘催乳激素,它能刺激母亲乳腺的增长,并参与胎儿的新陈代谢。
一旦胎儿分娩,脐带切断,胎盘的使命就完成了。在分娩大约15~30分钟后,胎盘从子宫壁脱落,排出体外。大多数哺乳动物在分娩后都有吃掉胎盘的本能。胎盘就像肉类食物一样,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吃掉它能够补充营养。但是吃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包括食草动物,它们是不需要靠吃肉来补充营养的。它们吃胎盘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掩盖分娩的迹象,免得捕食者追踪而来猎捕幼崽。
如果说母亲吃胎盘曾经是一种动物本能的话,那么在绝大多数人类社会中都不再存在这种习俗,脱落胎盘被作为废物掩埋或烧毁。中国社会是少有的例外。中国传统医学给晒干的胎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紫河车,认为它是滋补上品药,中医典籍对其功效推崇备至,例如《本草纲目》说“其滋补之功极重,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原因是“儿孕胎中,脐系于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荫,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虽后天之形,实得先天之气,显然非他金石草木之类所比”,因为来源特殊,胜过了所有的药物。
这都是牵强附会臆想出来的。也有人想为胎盘的保健功效提供科学依据,说它含蛋白质、糖、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多种激素。那些营养素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在各种食物中大量存在,无需靠吃胎盘来补充。胎盘中的激素在胎盘漂洗、晒干成为“紫河车”后已经没有了活性,即使还有活性,有的无法被人体利用(例如蛋白质类激素将会被消化掉),有的能被人体利用但可以通过购买药物等途径更好更方便地补充(例如类固醇激素),如果真需要补充激素的话。
所以吃胎盘其实是一种迷信,也是一种吃人肉的行为,好比把手术切下的肠子吃掉。胎盘是人体废弃物,属于医疗废物,本来是应该严禁买卖的。否则,如果允许医院出售胎盘牟利,是否也应允许他们出售手术切下的其他器官给有吃人肉癖好的人?
2011.8.29.
(《中国青年报》2011.8.31)




真的会有蛊毒吗?

18 08 2011年

 

一个来自湘西的苗族老人在电视上讲述他多年以前得过一场怪病,肚子膨胀,乡医院治不好,怀疑被人下了蛊。于是找到巫师做法把蛊毒去了,又吃了苗药,才好了。这位巫师也在电视上表演了法术,据说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谁也没有见过有人下蛊,因为蛊是要偷偷地下才能起作用,被知道了就不灵了。也不会有人出来承认自己下蛊。所以一切就只是传说了。不过节目中有一个湘西民俗专家是坚决相信有蛊的,因为在50年代初他作为儿童团去抄地主婆的家,在床下搜出一个坛子,打开一看,里面养着蜈蚣、蝎子等毒虫,就是在养蛊。但是,有人在养蛊,不等于就能养成,不等于就会让人中蛊毒。
不过这个民俗学家所述,倒的确是传说中的养蛊方法。其实从“蛊”字就可以看出,是器皿中放了虫子,繁体的“蛊”字本来有三条虫。在甲骨文中已有“蛊”字,画的是在器皿中养了两条虫。这说明养虫制蛊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了。《隋书·地理志下》最早详细地记载了制蛊的方法:在5月5日这一天,把大到蛇小到虱子的大大小小一百种虫子放在器皿中养着,让它们自相残杀,最后只剩一种活着,那就是蛊,蛇活着就叫蛇蛊,虱子活着就叫虱蛊。把蛊放到食物中让人吃了,蛊进入腹内,吞噬五脏。中蛊的人死了,产业就被蛊主占了。如果蛊主三年不用蛊杀他人,自己就会受害。
后来的文献也都有类似的记载。养蛊主要是在南方各地山区流传,民间也有关于蛊的传说,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名堂。例如,最厉害的蛊被认为是金蚕蛊,据说是不惧水火兵刃,最难除灭,也最狠毒的,它主要在闽南一带流行。宋代姚宽所撰的《西溪丛话》已提到“泉州一僧能治金蚕毒”,而元末陶宗仪编的《说郛》更是很详细地记载了金蚕蛊的特征,他的记载已与现代的民间传说大同小异了。可见至少远在宋、元,闽南已有了养金蚕蛊的风俗,而且大体已定型。它是怎么养的呢?还是让各种毒虫在密闭的器皿中自相残杀,一年后剩下一只,形态颜色都变了,形状象蚕,皮肤金黄,便是金蚕。另外一种养金蚕蛊的方法是把十二种毒虫放在缸中,秘密埋在十字路口,经过七七四十九日,再秘密取出放在香炉中,早晚用清茶、馨香供奉;这样获得的金蚕是无形的,存在于香灰之中。放蛊时,取金蚕的粪便或者香灰下在食物中让过往客人食用。
无形的金蚕明显是迷信,无需多说。有形的金蚕同样不可能存在。让百虫自相残杀,不可能就因此快速进化出一种新的物种出来,这违背了生物学的基本定律。百虫残杀的结果,要么全都死了,要么会有一种留下来,例如很可能毒蛇把其他的毒虫全都吃掉了,成了蛇蛊。文献记载中蛇蛊经常被提及,就是因为毒蛇在残杀中最有可能生存下来。但是蛇蛊还是毒蛇,不会因此变成别的东西。毒蛇的毒性也不会因此增强,因为不同毒虫身上带的毒素是不一样的,并不能相互转化。毒蛇吃下了蛤蟆、蜈蚣、蝎子等等,并不能就把它们身上的毒素转化成蛇毒,不被毒死已算幸运。
所以蛇蛊和普通的毒蛇并没有区别,并不因此更毒。用它咬人当然可能把人毒死,但是下蛊是要下在饮食中让人吃进去的,这就不会让人中毒了。据记载是把蛇蛊的涎晒干了制成粉末,投到食物中,据称“人误食之,七八日即病,不治则死矣”。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蛇涎虽然含有蛇毒,但是它是一种蛋白质,只有直接注射到血液中才会让人中毒,如果口服,蛇毒将像其他蛋白质一样被消化掉。更何况晒成粉末后,蛇毒早就失去毒性了。
如果是其他毒虫制成的粉末呢?有的毒虫的毒素和蛇毒一样,口服无效,必须是注射才会让人中毒,例如蜘蛛的毒素。也有的毒虫毒素口服也能让人中毒,例如蟾蜍毒素。但是那还不如直接从药店买蟾酥更有效。如果有人中了蛊毒,可能就是吃了蟾酥之类普通动物毒素。更可能并不是真的中了蛊毒,而是得了食物中毒、寄生虫或别的疾病,受古代或现在边远山区医疗条件限制,不知原因,于是胡思乱想,以为中了蛊毒。反正据说下蛊是杀人于无形的,不可能找到证据,怎么联想都可以。找人做法除蛊可能有效,因为食物中毒这类疾病本来就会自己痊愈,接受做法除蛊的心理暗示后可能好得更快。
有关下蛊的传说,其实也仅仅是传说而已,有的更是荒诞不经。但是在乡村,却人人宁信其有,不敢疑其无。古代文人学士,对此也津津乐道,交口相传,野史笔记中喜欢写上那么一笔。古代医生也大抵相信蛊的存在,想出种种防蛊、治蛊的法子。中医典籍往往也会记载这种药方。例如孙思邈《千金方》就告诉人们对中蛊不可不信之,自己呼叫蛊主姓名就可命令他除去。不知道蛊主姓名怎么办呢?把败鼓皮烧作粉末喝了,自然就知道了。这显然是利用了“蛊”和“鼓”谐音,其实是巫术。下蛊也是巫术。古人蒙昧,迷信巫术可以理解。但我们对此应该有更理性的认识。不要轻信,民俗学者更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研究对象所蛊惑。
2011.8.15.
(《中国青年报》2011.8.17)

 



世上真的有“点穴”功夫吗?

5 08 2011年

“这时杨过见他左掌晃处,忙伸手抱头,似乎极为害怕,左手食指却已暗藏右颈,只是右掌在外遮掩,教赵志敬无法看到,待他掌缘斩至,突然右手微斜,波的一声,左手食指正好点中他掌缘正中的‘后溪穴’。这一着仍是赵志敬自行将手掌送到他手指上点穴,杨过只是料敌机先,将手指放在准确的位置而已。赵志敬掌上的穴道被点,登时手臂酸麻,知道着了他的诡计,……”
“点穴”是武侠小说、影视的必用神技,但只有金庸能把它描述得如此神乎其神又赏心悦目,让读者不胜向往。据说对身上某个穴位轻轻一点,不仅能让人登时手臂酸麻,还能让人全身定住动弹不得、大笑、昏睡或说不出话,但又能随时将被点住的穴位解开,不然就要过12个时辰自行解开。金庸当然不懂什么点穴术,他不过是拿着一张穴位分布图做艺术想像。在手掌边缘正中的位置的确有个被中医称为后溪穴的地方,但是你再怎么点它,也不会手臂酸麻。把掌上所有地方都点个遍,也是一样。
但有人武侠小说读多了,或武侠影视看多了,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真的想像有点穴这门功夫,甚至觉得自己被点了穴。北京有一青年乐手就向媒体声称,自己曾经去一家按摩院按摩,由于拒绝了按摩女推荐的服务项目,按摩女就对他实施报复,偷偷给他点了穴位,让他从此一天24小时腿部疼痛,无法入眠,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生不如死……点穴这种神奇功夫,居然一个按摩女都会,真是民间有高手啊。按摩女既然有如此神功,可以办班收徒了,又何必靠按摩为生?报复心如此之强,不接受其服务推荐就痛下毒手,为何又只有一个人声称被点了穴?稍一推敲就知道这个说法不合情理。更可能的是,由于按摩不当,造成该乐手的腰椎軟骨突出、脊神经受压迫而出现疼痛,也有可能是心理作用,属于疑病症。
很多人是相信民间有点穴高手的,有种种关于点穴的传说。其中最神的是江西“五百钱”功夫,想学的人先交五百文铜钱学点穴,再交五百文铜钱学解穴,所以叫这个名称。交这么少的学费,却可以学到世上最可怕的功夫:在与人握手、抱搂、沾身拂衣之间即可点穴伤人,被点的人毫不知觉,如果不找点穴的人解穴,重则突然身亡,轻则疾病缠身,几十年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这么完美的谋杀方法怎么就没有哪个国家的间谍机构感兴趣呢?因为那不过是骗取1吊钱的江湖骗术。即使你乖乖地把1吊钱交给了师傅,他把点穴的方法交给你了,你又如何找人练习,又如何验证真假?点重了会把人立即害死,那肯定是不行了,点轻了要过几十年才见分晓,难道还真的耐心等上几十年才知道自己是否学会了功夫?
所以这种骗术是见不得光的。但是不久以前还真有一名江西人出来公开说,他就会“五百钱”点穴功夫,可以伤人于无形。找人试是不行的,但点鸡的穴道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于是记者买了一只鸡让他试验。只见他摸摸鸡的脊柱,再轻轻一“点”。一开始鸡似乎并没有任何异样。两个小时后,鸡开始慢慢地伏在地上,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三个小时后,鸡竟然瘫软在地,奄奄一息。这位江西人此时为鸡做了几下推拿,鸡立马恢复了活力。于是记者相信了遇到能一指定生死之人。
其实记者在轻信之前如果找一头猪让他试试就会发现他的点穴术突然不灵了。他之所以拿鸡来玩的原因很简单:鸡的脊椎很脆弱,很容易被外力搞脱位。仔细看视频可以发现,他实际上是摸到鸡的脊椎后,用两个手指把鸡脊椎弄脱位的。脊椎脱位后,脊髓液和血液循环局部受阻,中枢神经受到压迫,鸡慢慢地就瘫了。从视频上可以看出,所谓的解穴,不过是让脊椎复位了。如果找一只大一点的动物让他玩,他就玩不转,更不要说人了。
还有人自称是多少代的点穴掌门人,不会给鸡点穴,倒是专门打人——其所谓点穴的方法是名副其实的打人,让人站得笔直,还要身体放松,然后握着拳头对着肝、脾、胸隔膜等身体薄弱部位打去。打这些地方会造成巨大的疼痛,呼吸不畅,如果受伤不重,过一会儿疼痛自然缓解,呼吸也恢复正常。这时“点穴大师”按摩按摩,施加心理暗示,让肌肉放松、精神放松,会好得快一些,“点穴大师”又成了“解穴大师”。如果把肝、脾打破裂了,再怎么解穴也没用,赶快送医院抢救去吧。这种“点穴”法谁都会的,换别人来“点”“点穴大师”结果也差不多,一点都不神奇。如果把腹部肌肉绷紧了(所谓“封住穴位”)再让他打,就没那么灵了,因为这时内脏器官受到肌肉的保护了。如果是遇到受过抗击打训练的技击运动员,就更不灵了。
所以这种“点穴”其实就是拳击没受保护的内脏,让他试试没有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例如手、脚上的“穴位”,“点穴大师”也只好承认点不动。“点穴大师”号称还有一绝招,能点人“哑穴”让人不找他解穴就十年说不了话,好像他找人做过十年实验似的。问他“哑穴”在哪里,说是在脖子后面。原来是要打人颈椎,打那个地方把人打残、打死都有可能,死人当然开不了口。如此说来,打人胃部可以叫点“呕吐穴”,戳人眼睛可以叫点“失明穴”,抓人裆部可以叫点“不育穴”,而点“笑穴”呢,就是挠胳肢窝了。
2011.8.1
(《中国青年报》2011.8.3)



为什么水果性“寒”?

28 07 2011年

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素,并含有能够降低多种慢性病风险的保健物质,因此营养学认为平时应该多吃水果。例如最新版美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2.5杯水果(1杯约等于240毫升,指把水果切块后的体积,不是指果汁)。但是也有人反对吃水果。例如风靡一时的“养生教母”马悦凌“不生病的智慧”除了耸人听闻的生吃泥鳅,还有一条“要戒除一切寒凉食物才能补气固元”,其中就包括不吃或少吃水果。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绝大多数水果的确都被归为寒凉食物:“西瓜,性寒”、“苹果,性凉”、“香蕉,性寒”、“梨,性凉”、“橘,性凉”……很多人也认为水果很冷,因为他们吃了水果后会拉肚子。
很多外国人吃水果后也会拉肚子,虽然他们从来没听说过水果是寒凉食物。所以这和“吃冷饮会拉肚子”不同,不能归为受文化影响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有其物质基础。那么是什么物质使得有些人一吃水果就腹泻呢?所有的水果都含有丰富的果糖,会不会是这个特别的成分引起的呢?说来难以置信,这一点迟至1978年才由瑞典医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
我们在中学生物课上学到,果糖是一种单糖,食物中的单糖不用经过消化,就能被小肠直接吸收到血液中。实际的情形没有那么简单。抵达小肠的果糖并不会像水那样自己跑进血液中,而是需要一个运输工具——载体——将它运进去。专门用来运载果糖的载体是小肠上皮细胞上一种称为GLUT5的蛋白质。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吃下的果糖太多,GLUT5忙不过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没被吸收的果糖留在肠道内,使得肠液的渗透压要比血浆的高,血浆里的水分就流失到肠道里了,肠道里的水分就比平时多。果糖到了结肠,变成了生活在那里的细菌的食物,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大量的气体,刺激肠道蠕动,肠道里本来就多的水分更不能被充分吸收,就导致了腹泻。
果糖被细菌发酵产生的气体包括氢气,氢气被血液吸收,循环到肺部,释放出来。所以,如果我们能从呼吸中检测到氢气,就表明有果糖没有被小肠吸收。那么,让实验对象喝不同量的果糖,然后检测他们的呼吸中是否有氢气,就可以知道一个人一次最多能够吸收多少果糖。实验的结果是,正常人一次能够吸收25~50克果糖。这个量其实不少,要摄入25克果糖需要吃下大约430克苹果。
但是有很多人体内缺乏果糖载体,或果糖载体运输果糖的效率比较差,他们一次能够吸收的果糖少于25克,吃水果就很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这种情形叫果糖吸收不良,又叫膳食果糖不耐。大约一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膳食果糖不耐症。另外还有一种遗传性果糖不耐症,非常少见,是由于肝脏内缺乏分解果糖的酶,吸收进体内的果糖无法被分解,会导致低血糖、肝病,是另一种疾病。
膳食果糖不耐症的患者并不是什么水果都不能吃,有的水果吃了会拉肚子,有的不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小肠中还有一种载体叫GLUT2,它既能运输葡萄糖也能运输果糖。它运输果糖的效率本来很低,但是葡萄糖能够大大地提高它的运输效率。所以葡萄糖能够帮助果糖的吸收。一种水果能否导致果糖不耐,不仅与果糖的含量有关,还与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有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的水果,例如香蕉、橘子、柚子、菠萝、猕猴桃、草莓,不容易导致果糖不耐;而果糖含量高于葡萄糖的水果,例如苹果、梨、西瓜、哈密瓜、枣、杨桃、芒果、樱桃、荔枝、木瓜、葡萄,就容易导致果糖不耐。此外,蜂蜜以及加到加工食品中的“人造蜂蜜”(果葡糖浆)由于果糖的含量高于葡萄糖,也容易导致果糖不耐。有人觉得喝蜂蜜能“润肠”“通便”,除了心理因素,可能与果糖不耐有关。
与葡萄糖相反,糖醇能够降低果糖载体的活性,不利于果糖的吸收。所以那些含有糖醇的水果,例如桃、李、杏,虽然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也还有可能引起果糖不耐。果糖不耐症无药可医,防止果糖不耐的最好办法是避免果糖含量高和含糖醇的食品。在吃果糖含量高的食品时同时吃葡萄糖含量高的食品,有时能防止果糖不耐,但不是对每个人都管用。
可见,水果之所以被认为“寒凉”会导致拉肚子的原因在于果糖不耐。某些传统的说法背后有其道理。但也不尽然。口口相传的传统说法有的是经验的总结,有的则是以讹传讹。例如香蕉被认为“性寒”,能够“润肠”“通便”,腹泻病人忌食,这就没有科学依据。香蕉的葡萄糖含量远高于果糖,也不含糖醇,不会引起果糖不耐。事实上,在国外,香蕉不仅不被认为能通便,反而被认为能止泻,是腹泻病人的首选食物之一。香蕉含抗淀粉酶的淀粉,能保护肠道粘膜,双盲对照试验表明吃香蕉能减轻儿童腹泻。误以为香蕉能“润肠”“通便”可能是由于香蕉的形状和粘性引起的联想,与经验无关。
2011.7.25.
(《中国青年报》2011.7.27)



新国标下的牛奶还能喝吗?

30 06 2011年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很少有食品像牛奶那样能刺激消费者的神经,一有风吹草动就引起一阵恐慌。这次风波的起因是新的生乳国家标准受到抨击。其实这个标准已实施了一年,突然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是因为一位从警察转业的地方奶业协会理事长在业内会议上炮轰该标准为“全球最差,是全球乳业的耻辱”,主要体现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旧国标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而新国标将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于是这位“中国奶业第一炮筒”放言说:“很少的蛋白质,那么高的细菌,还不如喝白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回报,还损害健康。”
真的这么可怕吗?我们先来看蛋白质的含量,新国标每百克牛奶比旧国标少了0.15克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种必需营养素,我们每天都必需补充它,大约是一天一千克体重补充0.8克优质蛋白质,也就是说一个60千克体重的人一天需要的优质蛋白质为48克。与此相比,牛奶少掉的那0.15克蛋白质是可以忽略的,在食物中也微不足道,一个鸡蛋就含有大约6克优质蛋白质。因此,由于新国标把蛋白质含量标准降低了一点就说“营养其实少了很多,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是危言耸听。何况这是达标牛奶的下限,生牛奶中蛋白质的实际含量范围在2.8%~3.2%之间。
人们更关心的是牛奶中的细菌含量,“没想到我们每天喝的牛奶里每毫升细菌总数多达200万个”是很多人感慨并恐慌的原因。一般人没有注意到,所谓“每毫升细菌总数多达200万个”指的是奶农卖给奶厂加工用的生乳,而不是供消费者喝的牛奶。消费者喝的牛奶是已经经过消毒、灭菌的,细菌数量已大为减少甚至基本没有。目前牛奶的消毒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巴氏消毒法(在63℃保持30分钟或在72℃保持15秒),一种是超高温瞬时灭菌(在135℃以上保持数秒)。巴氏消毒法不能完全灭菌,国标规定按这种消毒法生产的巴氏杀菌乳细菌数每毫升不能超过3万个。超高温瞬时灭菌可以做到完全灭菌,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灭菌乳(常温奶)按国标必须做到商业无菌。所以我们每天喝的牛奶里究竟有多少细菌,并不取决于生乳中的细菌数量,而取决于它是否能达到奶制品国标。
牛奶中的微生物有的是对人体无害的,例如乳酸菌、酵母菌,它们的数量多一些没有关系,何况喝之前是要杀菌的。有的则是对人体有害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它们能引起食物中毒,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牛奶富含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一旦被污染,致病菌会很快繁殖,甚至产生毒素。消毒可以杀灭致病菌,却未必能够破坏致病菌分泌的毒素,这是因为有的细菌毒素能够耐热,例如沙门氏菌的毒素受热75℃经1小时仍有毒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更厉害,煮沸30分钟还有毒性。2000年日本发生“雪印牛奶中毒事件”,1.4万人因食用雪印乳业公司大阪工厂生产的乳制品而中毒,一名84岁的老太太并发其他疾病去世。该事件的罪魁祸首被认为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因为生产设备没有按规定定期清洗而造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的。
因此有必要在标准中制定致病菌的指标。旧国标规定“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奇怪的是新国标却删除了这一指标。如果要抨击新国标“不顾消费者健康”,质问为何删除致病菌指标才更有道理。国标实际上只是最低标准,地方、企业完全可以在国标的基础上制定更高的生乳收购标准,至少应该把“致病菌不得检出”列入。
这场生乳国标风波隐含着巴氏奶和常温奶之争。巴氏奶因为没有完全灭菌,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在一周左右。如果生乳中细菌含量过高,对巴氏奶的生产和保质都不利。引发这场风波的“中国奶业第一炮筒”多年来就一直在宣传喝巴氏奶,贬低常温奶,认为巴氏奶保留了牛奶中的活性物质,而超高温消毒的常温奶只剩下“活性物质的尸体”;巴氏奶中总乳球蛋白变性率低,常温奶的总乳球蛋白几乎完全变性,失去了营养成分;常温奶中的钙焦化了,喝的钙是钙的尸体,没有生命力了,喝了白喝,等等。
这些说法都缺乏生理学和化学常识。牛奶中免疫球蛋白之类的活性物质是没法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它们的失活对其营养价值没有影响。蛋白质的变性对其营养价值也没有影响,蛋白质煮熟了就变性了,除非吃生食,否则我们吃的都是加热变性的蛋白质,即使食物中的蛋白质没有变性,吃到了消化道也会变性、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至于牛奶中的钙,本来就没有生命力,加热并不会影响人体对它的吸收利用。
牛奶经超高温消毒后的确会损失一部分营养成分,这主要是某些对热敏感的维生素会被破坏。超高温消毒也破坏了牛奶的风味,而且常温奶对牛奶的品质要求较低,相对来说较容易造假,例如添加香精、用奶粉勾兑。因此我也提倡有条件的话喝巴氏奶。但是没有必要为了推销巴氏奶就去妖魔化常温奶。常温奶的主要营养成分与巴氏奶并无区别,而且常温奶也有其优势,例如容易保存,保存期长。如果生乳的质量不高、细菌数过多的话,常温奶反而更安全一些,毕竟,超高温消毒能完全杀灭细菌,也能破坏更多的细菌毒素。
2011.6.27.
(《中国青年报》2011.6.29)



你现在还敢喝饮料吗?

23 06 2011年

最近有一条“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裝水”的警告在网上疯狂转发:“有位朋友的母亲最近才被诊断出乳腺癌。医生告诉她:女性实在不应该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裝水。热能和塑胶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物质,而那些将会导致人们罹患乳腺癌。在此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小心并且千万不要喝留放在车子里头的瓶裝水。”

这条警告实际上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也曾经在英文的网络上疯狂转发。这被称为“都市传说”,传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朋友的亲人”、“朋友的朋友”,有一段耸人听闻的经历,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诫大家。但是称之为传说,就是因为虽然说得有鼻子有眼,却经不起推敲。科学家们虽然已经确定了有很多物质是致癌物,但是这是指这些物质能够增加致癌的风险,并不是指摄入了这些致癌物就百分之百地必定要致癌。另一方面,有很多因素能致癌。因此具体到某一个人患癌的时候,几乎无法肯定究竟是哪个因素导致了其患癌(只有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下才能建立明确的因果关系,例如曾经受到强烈的核辐射)。一个合格的医生是不可能告诉患者,她患癌症是由于摄入了某种东西导致的。

瓶装水、软饮料的塑料瓶采用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有研究表明,PET塑料瓶有可能会释放出己二酸二辛酯(DEHA)和邻苯二甲酸盐DEHP。动物实验表明DEHP是一种致癌物质。不过,这些研究有争议。DEHA和DEHP通常用来作为塑料的塑化剂,但是并不用于PET制品,PET塑料瓶检测到的DEHA和DEHP可能是外源污染。

如果PET塑料瓶中含有DEHA和DEHP的话,受热或阳光照射能不能让它们更多地释放到水中呢?2003年瑞士科学家曾做过实验,让两组PET塑料瓶装水在阳光下照射17个小时,一组在空气中照射,一组半泡在60摄氏度的水浴中照射,然后与放在25摄氏度阴影处的对照组做比较。结果发现,放在空气中照射的那一组水中的DEHA、DEHP的含量和对照组没有区别,照射同时加热的那一组有的水中DEHA和DEHP的含量有所增加,最高的分别达到0.046微克/升和0.71微克/升。但是这仍然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中这两种物质的限量(分别是80微克/升和8微克/升)。如果长期持续地饮用这种水,根据其DEHA和DEHP的含量可以估算出,致癌的风险分别为十亿分之1.6和千万分之2.8,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台湾“毒饮料”事件非法添加的塑化剂就是DEHP。各种瓶装饮料会使用各种添加剂,增加了非法添加和造假的机会。即使是完全合法的饮料,也未必能够避免健康风险。例如果汁饮料通常会用到防腐剂苯甲酸,这是合法的添加剂,但是苯甲酸能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致癌物苯,特别是在受热和光照的条件下更容易反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2005~2007年间先后做过两次市场抽查,第一次抽查59个含苯甲酸和维生素C的饮料样品,有5个苯含量超标(高于5 ppb),最高的达79.2 ppb。第二次抽查43个样品,有5个超标,最高的达88.9 ppb。那么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是不是就比果汁之类的安全呢?它们也许没有致癌的风险,却有别的健康风险,例如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瓶装水又如何呢?如何喝的是瓶装矿泉水也未必安全,因为它可能含有致癌物溴酸盐。天然矿泉水中其实并不含溴酸盐,但是普遍含有溴化物。瓶装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用臭氧杀菌,而臭氧会与溴化物起化学反应,生成溴酸盐。加拿大卫生部的研究表明,用臭氧消毒的瓶装水中,每升含有4.3~37.3微克的溴酸盐,平均含量为18微克。自来水中也含有溴酸盐,但含量较低,每升含有0.55~4.42微克,平均含量为1.71微克。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溴酸盐能使实验动物致癌,但还未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也致癌,因此将溴酸盐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美国环境保护署、加拿大卫生部也都将溴酸盐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含量每升不要超过10微克,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推算,这个数值相当于在人的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高了不超过万分之一。

所以对瓶装饮料来说,最安全的是最简单的纯净水。但是长期只喝纯净水有可能导致身体对必需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从营养的角度说,如果是家庭日常的饮用水,最好还是喝自来水或简单过滤的水,应含一定量的钙、镁等必需矿物质,不宜太纯净。许多人以为水中的钙没法被人体吸收还会得结石,不敢喝硬的水。事实上,人体对水中的钙的吸收利用和对牛奶中的钙吸收利用一样。喝较硬的水同样能补钙,喝一升含300毫克钙的水相当于喝一杯牛奶。

但是即便是出厂时检验合格的自来水,也未必就是完全安全的。例如,尽管自来水出厂时水中铅的含量很低,但是流到你家里的时候,铅含量可能就变高了。这是因为自来水中的铅主要来自于自来水管道,是管道受到水的腐蚀引起的。即使是声称“无铅”的黄铜接头、水龙头实际上也含有少量的铅能泄露出来。所以应采取一些做法以尽量避免铅的摄入,例如如果某个水龙头已长时间没有用过(比如隔夜),在取饮用水之前,先让自来水冲流数秒到两分钟(时间长短取决于是否刚刚大量用过水,例如如果刚刚冲刷过马桶,那么流数秒钟可能就够了),再取饮用水。这是因为水在管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可能受到铅污染。如果房间里有热水设备,热水应只用来洗漱,不要取热水当饮用水。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溶解铅。

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饮料?从安全和营养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并没有一个明显的选择。

2011.6.20.

(《中国青年报》2011.6.22)



我们为什么觉得食物味道鲜美?

17 06 2011年

我们能感受到食物的味道,是因为食物中的化学分子刺激了味蕾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上。就像无数种颜色都可以分解成三种原色的不同组合,无数种味道也可以分解成几种基本味道的组合。中国人历来认为食物有五种基本味道,所谓“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其实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辣是由于辣椒中的辣椒素刺激了一种特殊的受体,高于43摄氏度的热也能刺激这类受体,这就是为什么吃辣会让人产生火辣辣的灼热痛觉,甚至吃得大汗淋漓。这种受体并不局限于味蕾,而是遍布全身,所以辣椒素碰到口腔不含味蕾的部位,甚至碰到鼻腔、皮肤等,也都能让人觉得辣。吃辣并不是在吃味道,而是在感受疼痛,喜欢吃辣是痛并快乐着。
酸甜苦咸才是真正的味道,在味蕾上都有对应它们的特殊感受器。那么只靠这四种味道就能组合成所有的味道吗?未必。比如为什么海鲜或蘑菇的味道让人觉得特别鲜美?这种鲜味是酸甜苦咸组合成的,还是独立的味道?1908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发现昆布(海带)汤的鲜味来自一种特殊的物质——谷氨酸盐,往食物中加入谷氨酸盐,就能让食物味道变得很鲜。他因此提出还存在第五种基本味道——鲜味,并发明了味精(谷氨酸钠)。现在我们知道,在味蕾上的确存在着能感受鲜味的特殊受体(一种蛋白质),谷氨酸根阴离子和它结合,就让人产生了鲜味的感觉。
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只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就含有谷氨酸。但是结合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当谷氨酸游离出来时才能刺激舌蕾上的鲜味受体。因此我们吃生鸡肉并不会觉得鲜,只有把鸡肉炖熟了、谷氨酸游离出来了,鲜味才跟着出来。谷氨酸由酸变成盐时更容易电离,也就更有鲜味,因此往鸡汤中撒一点盐,味道尤其鲜美,因为这时候鸡汤中有大量的谷氨酸根离子能和鲜味受体结合。同样,酱油、西红柿、葡萄汁等食物之所以让人觉得鲜美,就是因为含有游离的谷氨酸。更简单的增鲜办法是撒上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1913年,池田菊苗的学生小玉新太郎从鲣鱼干中发现另一种鲜味物质肌苷酸,这是一种核苷酸。1955年国中明从酵母菌中分离出肌苷酸,他尝了一下,发现没有任何味道。于是他改从鲣鱼干分离出肌苷酸,发现有一点鲜味。为了比较,他尝了谷氨酸钠,觉得鲜味比肌苷酸强。他又尝了尝肌苷酸,但是忘了漱口把舌头上的谷氨酸钠洗掉,结果鲜味变得极其强烈,至少是单独品尝谷氨酸钠时的五倍。国中明由于一个错误有了两个重大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肌苷酸都有鲜味,只有特定结构的肌苷酸(称为5′-肌苷酸)才有鲜味;5′-肌苷酸本身的鲜味很弱,但是能极大地增强谷氨酸钠的鲜味。
1960年,国中明从香菇中发现另一种核苷酸——5′-鸟苷酸具有和5′-肌苷酸类似的增鲜作用。在谷氨酸钠中添加少量的5′-鸟苷酸和5′-肌苷酸,能大大地提高谷氨酸钠的鲜味。我们现在知道,这是因为这些所谓呈味核苷酸能让谷氨酸根阴离子和鲜味受体的结合更为紧密,因此极大地增强了味蕾对谷氨酸鲜味的感受。某些特别鲜美的食谱实际上就不知不觉地利用了这种组合。例如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蘑菇中含有丰富的5′-鸟苷酸,所以小鸡炖蘑菇的味道真是好极了。当然也可以模拟这个烹饪过程,在味精中添加少量的5′-鸟苷酸和5′-肌苷酸,做成所谓强力味精,用量比普通味精少得多,却更为鲜美。
鲜味的发现和味精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烹饪习惯,特别看重食物的鲜美的中国人尤其喜欢用味精。但是有人却对这种“人造鲜味”心有疑虑。1968年4月,有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说在吃了放味精的中餐后一段时间内会感到颈部麻木,由此引起了人们对味精是否会有害健康的关注,甚至还发明了一种说法叫“中餐综合征”。1986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的报告认定味精对一般公众不存在危险,但是对某些人可能会有短时间的反应。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将味精归为最安全的食品成分。1991年,欧洲共同体食物科学委员会也将味精归为最安全的食物成分,不限制可接受的日摄入量。
但是时至今日,有关味精有害健康的说法仍然在中国人当中广为流传。有一种说法是,味精本身是无害的,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加热到120摄氏度,谷氨酸钠会脱水变成焦谷氨酸钠,那是一种致癌物质。这其实是一个谣言。焦谷氨酸钠并非致癌物,也没有证据表明它对人体有害,只不过它没有鲜味了。还有一种说法称味精吃多了会脱发,这同样是没有证据的谣言。
由于许多人担心味精对健康有害,厂家乘机推出鸡精调味品,宣传它是一种从鸡肉提取出来的天然调味品,所以更健康。其实鸡精的成分除了食盐(不高于40%),主要就是味精(不少于35%)和呈味核苷酸(不少于1.1%),剩下的还有糊精、糖、鸡肉粉、辛香料、鸡味香精等。鸡肉粉在鸡精中的含量非常少,有的鸡精甚至根本不含鸡肉粉,而完全用人工合成的鸡味香精取代。
味精是用淀粉、蔗糖等原料发酵生产的,其成分谷氨酸钠是食物中普遍存在的,其实才是“天然的调味品”,不像鸡精含有人工合成的成分。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味精对一般人的健康会有危害。如果味精有害的话,那么以味精为主要成分的鸡精也会是有害的。由于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剂,成分比味精更复杂,多了许多其他成分,对健康的风险反而更大一些。
2011.6.13.
(《中国青年报》2011.6.15)



我们为什么会“中暑”?

3 06 2011年

我们是恒温动物,必须把体温维持在37摄氏度左右。要维持体温,身体就必须源源不断地产生热量。在安静状态时,体热主要是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你进行锻炼或从事体力劳动时,体热则主要是肌肉运动产生的。在大脑中一个叫视丘下部的区域有体温调控中心,时刻监控着体温的变化情况,发出升温或降温的命令,让体温保持恒定。例如,当天气寒冷,体内产热不足以维持体温时,视丘下部就会命令肌肉不由自主地运动起来补充产热,也就是寒颤。
体内产生的热量不断地通过皮肤散发出去(呼气也能带走一部分热量)。热量的传递是从高温区向低温区转移的,有辐射、对流和传导三种方式。在环境温度比皮肤温度(32~35摄氏度)低得多时,体热能很快地通过热量传递散发出去,主要是通过热辐射,一小部分通过热对流(取决于空气的流速),还有一点点是通过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热传导。但是如果体热在大量地产生(例如在做剧烈运动),或者环境温度接近皮肤温度,就要尽快把体热散发出去。这时体温调控中心就会发出降温命令,让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流经皮肤的血流量,通过血液把体内的热量带走。但是这时光靠热量传递来散热就不够了,所以体温调控中心还会命令皮肤出汗,靠汗液的蒸发把热量带走。在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就没法靠热量传递来散热了,蒸发成了唯一的散热方式。
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1克水就可带走2.43千焦的热量。但是并不是汗流出来就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的,它能否有效地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相对湿度大于75%时,就没法有效地蒸发。这时如果周围温度又很高的话,体热就没法有效地散发出去,身体散热机制开始超速运转,努力想把热散发出去:呼吸变得急促,心脏快速跳动,大量地出汗。人会觉得很不舒服,出现了头晕、头疼、身体虚弱、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等症状,医学上称为热衰竭。
热衰竭如果没有进行治疗,就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后果:体温调控出现障碍,反而不再出汗了,皮肤变得干燥,体热在体内急剧积蓄。平均来说人体每公斤体重积蓄3.49千焦热量,就足以提高体温1摄氏度。也就是说,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只要少蒸发100克汗液,就能让体温提高1摄氏度。在这种情况下,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就能让体温急剧超过41摄氏度,同时出现了神志障碍,意识模糊或昏迷,医学上称为热射病。如果不及时救治的话,会使内脏器官受到损伤,乃至死亡。
热衰竭、热射病以及其他几种与热有关的疾病通称热病,也就是俗称的“中暑”。轻度的中暑(热衰竭)只要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有空调),脱掉衣服休息一会儿,喝不含酒精的冷饮,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并不需要吃药也没有有效的非处方药可用。这时如果吃某种中成药或进行某种民间疗法(例如刮痧),也会觉得非常有效,而其实是身体自己恢复的,并不是这些药物、疗法真正有效。所谓刮痧是用外力让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淤血,“痧点”就是皮下淤血,并不是排出的毒。中暑也跟毒素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出现了热射病症状,就不能掉以轻心了,在叫救护车的同时,把患者转移到阴凉地方,并采取措施立即让体温降下来,例如用凉水浸泡患者,用水龙头朝患者冲凉水,或者用浸了凉水的海绵、毛巾给患者擦身。但是水温也不能太冷,不要冷到让患者寒颤,那样反而增加了体热的产生。
这是医学界建议并实施的治疗热病的有效方法,国外普遍使用,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却很恐怖。因为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在人体发热、出汗时(不管是因为中暑还是因为激烈运动)是不能冲、泡凉水的,据说这样会给身体造成伤害,甚至还会死人。有人给出解释,说是在发热、出汗时皮肤上的毛孔张开,凉水会从毛孔进入体内。这种说法很荒唐。人的皮肤并不是筛子,水是不可能通过毛孔进入体内的。在皮肤没有受破坏时,水也不可能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否则浸泡在水中就相当于喝水可以解渴了。
还有人说,中暑时洗凉水澡会让毛孔收缩,汗流不出来,热反而散不出去。这种说法同样荒唐。出汗能够散热的原因是水分的蒸发,而一旦浸泡在水中,汗液没法蒸发,出汗起不到散热作用,汗还能不能流出来就无关紧要了。人在水中时主要是通过皮肤与水直接接触的热传导来散热的。
在高温的天气采取一些措施可以预防中暑,例如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少运动,少穿衣服,避免阳光直射,在阳光下活动要涂防晒霜等。在周围温度接近体温时,风扇已起不到预防中暑的作用。预防中暑的最好办法是使用空调。如果由于担心“着凉”大热天也不敢开空调,就会冒着中暑的危险,老人和小孩尤其如此。
2011.5.30
(《中国青年报》2011.6.1.)



手足口病有那么可怕吗?

17 05 2011年

3年前安徽阜阳十几名儿童死于“怪病”,当地政府先是辟谣,后来被确定为死于手足口病。这场全国瞩目的风波让许多人第一次听说了一种实际上非常常见的传染病。在舆论的压力下,各地政府都对儿童患手足口病极为重视,如临大敌,许多地方设置了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一旦发现就集中治疗。近日我读到一位父亲写的关于他的儿子在某地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接受治疗的经过,触目惊心:患儿送去了就做痛苦的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检查是否并发了脑炎,即使检查结果是阴性的也按有脑炎的可能性来治,输了一大堆药,折腾了几天出院了,医生还给开了口服的药物。
手足口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肠道病毒,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的,一种是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成年人也会被手足口病病毒感染上,只不过一般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有症状的通常是十岁以下的儿童,先是发烧,一两天后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溃疡,手掌、足底等地方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还可能有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的表现。一周左右痊愈。少数人会并发脑膜炎,极少数人会出现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因为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特效药。对没有出现并发症的病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医院治疗,去了也没有真正有效的药物可用。由于患儿口腔溃疡、咽喉疼痛,可能不愿喝水,所以关键是鼓励其喝水防止脱水。如果高烧、疼痛,也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之类的镇痛解热的药物。并发脑膜炎时会出现头疼、脖子强直、背疼等症状,因为是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没有特效药,但是病毒性(也叫无菌性)脑膜炎通常也不严重,不必住院治疗也会自愈。并发脑炎、肺水肿会比较严重,有生命危险,需要住院治疗,主要也是采取支持疗法,例如用呼吸机帮助呼吸,但痊愈还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消灭病毒。
没有脑膜炎、脑炎的症状,就一律对患儿做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检查是否有脑膜炎、脑炎,是没有必要的伤害。即使检查出阳性结果,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采用。在检验结果呈阴性后,仍然按脑炎来治,则是过度治疗。看看医生给开的药物:免疫球蛋白、甲强龙、头孢克肟、病毒唑、核黄素、甘露醇,这么多药物一下子输入到患儿体内,有哪一种是必须要用的吗?没有。核黄素是维生素,起营养作用的。头孢克肟是抗生素,对病毒无效。病毒唑倒是抗病毒药物,但是效果很差,并没有临床试验证明它能抗肠道病毒(直到2008年才有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表明它可能对肠道病毒71型有效,只是很初步的结果)。注射免疫球蛋白的用意是增强免疫力,这对免疫系统有缺陷的人也许会有些用处,对免疫系统正常的人没什么用,临床结果也表明它对治疗手足口病没有效果。甲强龙是糖皮质激素,可用来减轻大脑的肿胀和炎症,甘露醇可用来降低颅内压,它们用来缓解脑炎症状也许有些用处,用来治疗一般的手足口病则是滥用药物。
患儿出院时医生给开的两种药物——水解蛋白口服液和葡萄糖钙锌——其实是营养品,跟手足口病的治疗和康复更是毫无关系。水解蛋白口服液甚至可以说是假营养品,其营养价值不会高于含蛋白质的食物。因为实际上不会有人消化不了蛋白质,吃水解蛋白没有任何意义。国内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医生还喜欢开“清热解毒化湿”的中草药、中成药,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会有疗效,理论上也不可能有效——需知手足口病在中国是迟至1981年才首次发现的,传统的经验派不上用场。
对一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很快自愈的疾病使用如此多的无关、无效的药物、营养品,主要的动机就是医院为了赚钱、医生为了拿药物回扣:一场治疗下来,就要花上几千元钱(最贵的是免疫球蛋白,一瓶600元,通常要用五、六瓶)。次要的动机是为了预防万一。因为手足口病有很低的概率会致命,所以就都按最坏的可能性来治疗。实际上这些药物未必能降低致命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了新的风险。免疫球蛋白是血浆制品,有可能传染病毒。药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特别是甲强龙这类糖皮质激素对儿童的影响更大,例如会抑制儿童的生长。
所以手足口病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能因为它有很低的致命可能就夸大其风险,以“弄不好会死人”为接口吓唬患者家属接受过度治疗。比手足口病更可怕的是医院、医生为了牟利或避免医患纠纷的过度治疗对普通患儿身心的伤害。
2011.5.16
(《中国青年报》2011.5.18)




谁才是孟山都公司的推手

16 05 2011年

近日网上疯传一篇反对中国种植转基因水稻的文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一名退休研究员在一次关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问题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据称这是业内人士首次公开对转基因水稻表示异议,被称为“仗义执言第一人”。
既然是业内资深人士的反对声音,似乎值得认真听取。但是看了发言的内容,却让人失望,只是把社会上对转基因作物的误解综述了一下,并没有表现出有什么专业性,甚至让人怀疑该研究员和许多生物学外行一样并没有搞明白转基因是怎么回事,把转基因作物设想成了会改变人的基因,说出“中国人以稻米为主粮,不要轻易地被转了基因”、“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研究转基因水稻,而是要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已有的基因表达”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话。发言者虽然曾经从事玉米种植研究,但只是涉及传统方法,对生物技术缺乏基本的了解。对一名在上个世纪50年代接受农学教育、已退休十多年、年近80的老人,要他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是勉为其难了。而且,发言内容很混乱,例如时而说“农作物杂交育种是在相同物种之间进行”,时而又说“农作物‘杂交育种’主要在同属或同科的物种之间”,前后矛盾,很不严谨。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发言把农业科研人员支持研发转基因作物全都视为是出于私利,“一种是希望分得经费,二是希望获取成果。”“明眼人都十分清楚,如果表露‘反转’观点,将无法从‘重大专项’巨额经费中分得一杯羹!如果挂上一个分子呀、基因呀等项目或课题,白花花的银子都是盆满罐流,有哪位愿意自砸饭碗也砸别人饭碗?”似乎全中国的农业科研人员就剩下这么一位敢说真话,而其他人都被收买了,研发、推广转基因作物成了整个农业科研界谋取私利的一大阴谋。
参与转基因重大专项的科研人员支持推广转基因作物,这是再正常不过了。每个科研人员对自己的研究项目都会有“私心”,有什么可指责的?为什么对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人们视为理所当然,对转基因领域的科研人员却要求他们当耻于言利的圣人呢?而事实上,大部分农业科研人员并不参与转基因重大专项,绝大部分的生物学界科研人员更与转基因技术的研发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几乎所有的农业科研人员、生物学家都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推广,这不是因为他们有利益在里头,而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了解转基因技术,不觉得那有什么可怕的。
转基因作物该不该推广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的解决要摆证据、讲道理。但是恐惧、反对推广转基因作物的人拿不出能经得起推敲的事实,就只好诉诸于阴谋论。说支持转基因是为了分得科研经费,这还算是客气的了。更可恶的是把推广转基因作物当成了美国垄断中国农业经济乃至“让中国人断子绝孙”的一大阴谋。研发转基因作物的科研人员、支持转基因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科普人员都被公开地称为孟山都公司的推手、雇员,“身价”不断地上涨。孟山都公司虽然是转基因作物领域的一个重要研发者,但是根本就不占据垄断地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大部分转基因技术、品种都与孟山都无关。几乎所有的生物学家、所有的国际权威机构(例如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欧洲委员会)都支持推广转基因作物,都肯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难道他们全都被孟山都公司收买了?这也未免太高看孟山都的能量了。
转基因水稻是中国自己研发、拥有自主产权的。国产转基因作物品种曾经有过战胜孟山都品种的记录:抗虫转基因棉花虽然最初是孟山都公司推出的,但是国内现在种植的基本上都是国产品种了。如果由于妖魔化转基因作物的舆论盛行而阻挠了转基因作物在中国的研发和推广,进一步拉开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客观上才是在帮孟山都等国外公司的大忙。如果我们也学着阴谋论一把,反过来指控现在这些疯狂反对转基因的人才是孟山都公司的推手,是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的罪人,更顺理成章。
2011.5.11.
(《新华每日电讯》20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