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我向蒙牛和方舟子讨公道”

17 08 2007年
【方舟子按:这位北京大学免疫学系的博士(副教授)敢于与本校医学部为蒙牛做虚假宣传的林晓明教授、柴巍中副教授等人唱反调,自己做实验验证蒙牛特仑苏的IGF-1含量,值得赞赏。但是该博士是非不分,搜集资料和阅读理解能力都有问题,没有读全、读懂我的文章,就乱批我“浮躁”、“冤枉了蒙牛”,还要向我索赔,缺乏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态度。
我说OMP就是IGF-1,不仅仅是二者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完全一样,而且蒙牛在其专利书中明明白白地写了这种新型牛奶添加由上海通圆食品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IGF-1,含有IGF-1浓度为5.65-16.8
mg/100g,为一般牛奶的数万倍。(方舟子《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就是IGF-1》)我也不相信蒙牛真的往特仑苏牛奶中添加了这么高浓度的IGF-1,曾经写文章讽刺果真按其专利书所述,一盒特仑苏牛奶的价格应该是几十万元,而不是几块钱。(方舟子《一盒蒙牛特仑苏牛奶该值多少钱?》)我说特仑苏会致癌,用的是虚拟语气,即如果特仑苏真的含有蒙牛所声称的那么高含量的IGF-1,而且蒙牛发现了一种办法能让IGF-1不被消化掉而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那就有致癌的危险。(方舟子《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就是IGF-1》)
可见,该博士其实是用实验证实了我的怀疑,即蒙牛特仑苏并不含有其声称的所谓OMP或IGF-1,但该博士却指责我冤枉了蒙牛,实在是莫名其妙。建议北京大学加强对其科研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训。】

我想蒙牛和方舟子讨公道——我是特仑苏事件的最大受害者
有人说社会充满了浮躁,科学研究充满了浮躁,同样的,反伪科学斗士也充满了浮躁,而我就是这种浮躁的最大受害者。尽管,特仑苏致癌的事件沸沸扬扬的炒做了一阵,蒙牛说里面有高浓度OMP(造骨蛋白),可以促进骨骼发育,而方舟子先生则说OMP是IGF-1,一种肿瘤生长因子。方先生的依据是二者均有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完全一样。作为科学家,这二者均不严谨,因为他们都没有实验依据,尤其是方先生,没有做任何实验就下这样的结论,实在是害人的。因为我要研究IGF-1对肿瘤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但其很贵,要很多经费,所以,当我看到方先生介绍特仑苏中有大量的IGF-1,于是就想从中提取廉价的IGF
-1用于实验。为了安全起见,我就买了个IGF-1的ELISA试剂盒和特仑苏OMP牛奶,以为纯化IGF-1摸索条件,但结果发现其中IGF-1的含量与普通牛奶没有任何区别。因此,蒙牛的特仑苏中确实没有IGF-1,这种致癌因子,这是实验的结果,我随时都愿意去重复的。看来,方先生冤枉了蒙牛。所以,我应该要求他赔偿我的损失。
顺便说一下,由于我不甘心浪费金钱,所以干脆就想纯化克隆得到这个所谓的OMP,可惜我又失败了,因为特仑苏的电泳图谱在7KD处没有所谓的OMP,与其它牛奶(如三元、伊利等等)没有任何的区别,根本没有其宣传的7KD的碱性蛋白。我也可以随时重复这个试验。所以,我在OMP的问题上被蒙牛骗了,也许就没有OMP。
通过我的实验,我可以告诉大家,不必担心特仑苏致癌,因为其中就没有IGF-1(或所谓OMP),不会促进肿瘤的生长(这个我们在体外细胞培养中,也进行了证实)。但是,科学研究和反伪斗士的浮躁,联合导演了这出特仑苏式的闹剧,让我蒙受了经济损失。

所以,我要求方舟子和蒙牛说明原因,并赔偿我的损失。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从慈禧太后的养颜术说起

16 08 2007年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电视谈话节目,和一位清宫秘档专家讨论慈禧太后的养颜术。我去参加这么一个听上去有点八卦的节目的目的是为了用科学常识分析一下历史记载和传闻的可靠程度,这毕竟是一档科普节目而不是历史戏说。不过在现在以和为贵的风气之中,批判的眼光和怀疑的态度是不合时宜的,被过滤剪辑的结果倒让看了这期节目的观众误以为我也很认同慈禧太后的养颜秘诀。
按现在的标准慈禧太后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养生资本。她活了73岁,不过是今天中国女人的平均寿命。她的身体并不健康,据清宫秘档专家介绍,其生前长期患有脱发、痔疮、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虽然关于她青春不老的记载与传说并不少,但我见过她晚年的照片和画像,并不觉得有什么惊人之处,不过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
所以慈禧太后是否驻颜有术首先就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研究她的养颜术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是童颜鹤发的百岁老人的经验之谈也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因为一个人能得以长寿有时受基因的影响更大,未必与其生活方式有关。实际上许多长寿老人的生活方式都很不健康。毕竟,个案不能说明问题,大样本的调查统计和生物医学的实验结果才有价值。
但名人和权势的光环最容易迷惑人们的眼睛和判断力。“公主”、“皇后”的名头已足以让人拜倒,何况是“太后”,更何况是近代最有权势的太后。许多人坚信慈禧太后必定驻颜有术,有她的种种奢侈、古怪的生活习惯为证:喝人奶,服用、涂抹珍珠粉,用玉石按摩……
这些在过去都是常人难以享用的珍贵、罕见之物,人们也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们必然有神奇的功效。但科学早就鉴定出了它们的化学成分,消除了其神秘色彩。人奶虽然是婴儿的最佳食物,但对成年人来说其营养价值还不如牛奶。玉不过是主要化学成分为钙镁硅酸盐的岩石,与皮肤的接触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传说的玉能通人性、能养人也仅仅是传说。珍珠并非像古人相信的那样是蚌吸取明月精华养育而成,而是蚌在异物、病变的刺激下产生的分泌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并不含有什么神奇的物质,和贝壳没有本质的区别。服用珍珠粉最多相当于在昂贵地补钙,而涂抹珍珠粉甚至连这点营养作用都没有。
现在市场上的美容护肤品更多地是在打高科技的招牌,声称里面含有构成或滋养皮肤的成分,如胶原蛋白、玻尿酸、维生素,使用它能够使老化的皮肤变得年轻。其实组成皮肤的胶原蛋白和玻尿酸都是人体自己合成的,不能从外界直接吸取。皮肤新陈代谢必需的营养素则来自血液循环。皮肤做为人体的屏障,主要起到的是保护、感觉、分泌、排泄、调节体温等作用,吸收不是其功能。外界的物质很难穿透皮肤这道屏障,甚至连水都很难——在游泳池里泡一天也解决不了口渴。虽然皮肤并不是绝对严密无通透性的,也能放过少量的小分子营养物质,但是从皮肤渗透进来的营养物质并不被皮肤细胞直接利用,而是进入血液循环传遍全身,再传回皮肤被利用的部分就微不足道了。
所以,美容护肤品里的各种营养物质要么根本就不能被皮肤吸收,要么被吸收了也不能被皮肤利用,唯一的作用就是误导消费者多花钱。护肤品的作用就是“误导”,通过润湿的方式使皮肤暂时显得光滑,并不能像广告声称的那样真正地保养皮肤、消除皱纹、防止衰老。
要保持皮肤的健康当然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但是需要从饮食中吸取。不过,吃什么并不就补什么,吃动物皮并不能补皮,吃胶原蛋白也不能美容。吃胶原蛋白和吃其他蛋白质一样,都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被人体吸收,并不能直接用于制造胶原蛋白,它的美容价值和吃其他蛋白质不会有两样。
事实上,要维持年轻健康的皮肤,有一个简单而又便宜的办法,那就是躲避阳光。阳光的紫外线辐射是皮肤老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防止皮肤过早老化,应该尽量不要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在户外活动,使用遮阳用具,并在皮肤暴露的身体部位涂抹防晒霜。慈禧太后如果皮肤真像传说中的那么好的话,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深居暗无天日的宫中。
永葆青春只是一个幻想。女人的这个愿望是如此强烈,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不管是打着宫廷秘方的招牌还是挂着最新科技的羊头都容易兜售出去,甚至拙劣的美容骗局都不难找到众多的追随者。所以大可不必担心煞风景的科学事实会破坏了美容市场的和谐景象。

2007.8.9.

(《中国青年报》2007.8.15)

(XYS200708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质疑蒙牛特仑苏的后果:无法找到网页(二)

21 07 2007年
蒙牛特仑苏受反伪斗士质疑 东南早报 2007-7-1900:00http://www.dnzb.com.cn/gb/content/2007-07/19/content_2528198.htm

无法找到网页
您正在搜索的网页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价格贵上一倍:蒙牛特仑苏牛奶受方舟子质疑
大洋网 - 2007年7月18日

http://finance.dayoo.com/gb/content/2007-07/18/content_2877481.htm

对不起,没有找到你所要求的页面!
5秒后自动跳到本站地图

蒙牛特仑苏宣传疑点重重系统实验并未用人体做实验
内蒙古新闻网 - 2007年7月11日

http://news.nmgnews.com.cn/pdeb/article/20070711/17744_1.html

蒙牛特仑苏宣传疑点重重 系统实验并未用人体做实验
www.nmgnews.com.cn   2007-07-11 18:35   【打印本页】
【字体:小 中 大】

此文章已被删除

【关闭此页】 来源:市场与消费报  作者:王瑜君
编辑:郭凭慧

蒙牛特仑苏宣传疑点重重系统实验并未用人体做实验
金融界 - 2007年7月11日

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7-07-11/000002414754.html&cid=0

跳到网站首页



南京电视台:特仑苏OMP牛奶的身份受质疑

17 07 2007年
特仑苏OMP牛奶的身份受质疑
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南京质量报告》 记者:张茜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这是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在其产品不断创新的同时,蒙牛集团也树立了国内乳业老大的形象,2006年推出的特仑苏OMP牛奶更是给竞争激烈的乳业市场投进了一颗重磅炸弹,那么究竟什么是OMP牛奶?我们先看看一段视频资料。
“蒙牛”:我们自主开发出了“OMP”牛奶(造骨牛奶蛋白)

某知名网站主持人:

我们今天请来了两位贵宾,他们是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的于小东教授,您好;另外一位嘉宾是蒙牛乳业集团的副总裁孙先红先生,您好。

这是国内某知名网站的一次主题为改善公众营养的访谈,就是这次访谈让记者第一次听到了来自蒙牛官方对OMP的解释。

蒙牛乳业集团副总裁孙先红:“我们这款牛奶叫OMP牛奶,实际上就是一个英文的缩写,造骨牛奶蛋白,就是说牛奶本身当中有一种微量的活性的蛋白质,它有助于对骨骼的密度和骨量的增加,在这款牛奶当中也增大了,我们通过自主研发,这个我们也申请了专利,把这个量从牛奶中提取出来以后,把这个量也增大了。”
在蒙牛特仑苏的官方网站上是这样介绍OMP发现背景的:2004年初,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向蒙牛授予攻关科研课题——改善公众骨健康。在科研攻关过程中,蒙牛发现牛奶中有一种微量存在的天然活性牛奶蛋白,对人体骨密度提高和促进骨骼合成代谢具有独特机理和功效,蒙牛将之命名为OMP(造骨牛奶蛋白).
在克服了科学配比一系列难题后,蒙牛开发出了OMP牛奶。从此之后,蒙牛开始了对OMP牛奶的大力宣传。(用蒙牛广告)
“贵族牛奶”特仑苏因为“OMP”身价倍增

作为蒙牛旗下产品之一,特仑苏本身就是“贵族牛奶”的象征,这一点从它的价格上就可以看出,一箱12包普通牛奶的价格大约在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之间不等,而一箱250ML的蒙牛特仑苏牛奶则要卖到48元,加OMP的蒙牛特仑苏则更要卖到55元,比普通的特仑苏牛奶又贵到了7块钱每箱。那么OMP特仑苏又到底贵在哪里呢?记者在特仑苏官方网站上发现了这样一段对OMP的特性说明:OMP是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功能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大部分由肝脏合成。成骨细胞中含有丰富的OMP,它参与骨代谢的调节。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等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含有7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49的一种蛋白质国内外已有相当长的相关研究历史,也有很多的相关报道。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它能显著改善骨骼合成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量增加,延缓骨骼衰老,使机体骨骼更健康。

著名反伪科学斗士:“OMP”其实就是“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同样是蒙牛官方网站,却出现了两种声音,一边蒙牛强调OMP是自己发现并命名的,而另一边却介绍说,这个所谓的OMP在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当长的研究历史,如此矛盾的说法到底哪一种才是对的,OMP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

国内著名的反伪科学斗士方舟子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不同的声音。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在方舟子2007年4月发布的一系列文章中,他声称蒙牛所谓的OMP其实是另外一种国外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名叫IGF—1的物质,其证据是在蒙牛公司
2006年2月13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批的一项专利中,提到该发明的新颖之处在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IGF-1,基本可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该专利申请书正文中提到用这种牛奶对大鼠做的增强骨密度实验,与“造骨牛奶蛋白(OMP)增强骨密度实验专家评审意见”中提及的由北大医学部做的实验相同。

专利申请书正文提到IGF-1由上海通圆食品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这种新型牛奶中含有IGF-1浓度为5.65-16.8
mg/100g。按:一般牛奶中也含IGF-1,其浓度大约为4
ng/ml。也就是说,特仑苏牛奶中的IGF-1浓度为一般牛奶的数万倍。

专家:IGF—1长期食用有害健康!“0MP”真实身份待查

那么IGF—1到底又是什么物质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南京农业大学乳牛研究所所长王根林教授:“IGF-1是一种我们叫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它是一种蛋白质,分子量不是很大,它存在于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都存在。人体中有,人体,动物,我们研究的家畜,甚至各个部位都存在,它是一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主要是生长激素在发挥作用的时候,要由它来介导,所以我们叫它生长介质,或者一种生长传导因子。”
王教授说,IGF—1作为一种激素,在我们人体中的含量大约是10
mg。一般牛奶中的IGF-1含量与此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OMP真的就是IGF-1,那么其含量比人体一天的分泌量还高。长期食用必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南京农业大学乳牛研究所所长王根林教授:“IGF-1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广泛的,我刚才前面讲过,它牵扯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都会牵扯到它,它能够促使细胞的生长,或者是骨骼细胞,也是细胞的一种,也能够促使它的生长,但是它这个促使它生长的作用,一定要由在生长激素以及其他的相关激素的作用之下,通过它来起作用,这是一个,第二个,它的作用有双向性,所谓双向性,就是说它有时候能促进正常细胞的生长发育,同时比如说象有一些,癌细胞,肿瘤细胞,它在生长过程中间,在这种不受限制的生长过程中间,实际上它也有IGF-1以及其他的相关的生长因子的参与,这个是它的双向性。”
而王教授也告诉记者,他到目前为止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叫0MP。
而且他在观看了蒙牛的官方说明之后,对其中蒙牛乳业集团副总裁孙先红先生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蒙牛乳业集团副总裁孙先红:“我们把这个量从牛奶里提取出来,把量增大。”
王根林教授:“一种非常微量的一种蛋白质,它的提取工艺,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因为在各个组织器官,它虽然存在,但是它的量是非常非常微量,它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这是一个量上面的原因,难于提取,一方面由于提取工艺的复杂,一方面量的微小,一般的单位都很难做到,只有专门的从事生化研究,才能提取出来。”
而且王教授认为,目前活性蛋白在牛奶中的提取是一件连专业实验室都很难做到的复杂工艺,那么蒙牛又是如何从牛奶中大量提取出OPM来上市销售的呢?王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对于乳制品的质量标准只包括了里面正常的营养含量、矿物质、重金属以及药物残留等指标,不包括激素类物质的检测,相比较国外,检测标准还有待改进。
“在欧盟一些国家,这个对于激素的使用以及激素类似物的使用,是非常非常严格的控制。据我所知在畜产品里面在欧盟国家是不允许添加任何激素或者是类似激素的一类的物质,就是不但是产品,而且在生产过程之间,为比如说养家畜的时候,要给它喂什么,假如你要想喂激素或者类似激素的物质,或者药那是绝对禁止的。”
那么OMP到底是不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蒙牛公司对OMP最终又会作何解释,本栏目也将继续为您追踪报道。



方舟子&林光常:养生,到底听谁的?

28 06 2007年
近日,反伪科学人士方舟子与“牛奶有害论”发起者林光常共同参加国内一电视辩论节目,“地瓜王子”林光常一如继往地演示了其颠覆传统的“牛奶、鸡蛋有害论”与“果皮论”,方舟子则据理反驳,使得争论升级,颇有相互指责之势,不禁让人们陷入了“养生该听谁的?牛奶该不该喝?”的迷惘中。方舟子&林光常
养生,到底听谁的?

文/本报记者 王晓楠
上海壹周2007.5.30 B4-5

台湾营养学家林光常有一个“地瓜王子”的称号,因为他的养生之道中提倡吃红薯。有媒体称,他所到之处,红薯都卖疯了
。除了“红薯论”,他还有“牛奶有害论”,“吃果皮论”等一系列养生理论。

林光常颠覆传统的养生理论引来了国内相关专家的批驳,这其中也包括著名的反伪科学人士方舟子。两个人在一期关于养生的电视辩论节目展开了辩论,接着在博客上的争论让事件升级。

方舟子:另类营养学是在耸人听闻

‘牛奶是给牛吃的,不是给人吃的,喝牛奶有害健康’、‘一天吃一个红薯,保证你不会得癌症’‘香蕉的营养都在皮里面,要吃就吃香蕉皮’……方舟子一直把林光常的这些养生理论称为“另类营养学”,并且不屑于他的“博士”头衔,每每在博客中提到林光常,总是在“博士”二字上打上引号。

“他很有表演才华,也知道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窍门在于时不时地以不容质疑的坚定语气抛出一个个耸人听闻的观点。”方舟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与林光常做完电视辩论节目后,方舟子感觉到节目留给他反驳林光常的时间太少,自己的很多反驳观点没能表达出来,于是,又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几篇关于驳斥林光常观点的文章。

“我们这个民族历来就特别注重养生保健,而且还特喜欢扎堆跟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种号称能包治百病的莫名其妙的保健偏方让全国上下都一起发疯,喝凉水、打鸡血、养红茶菌、练气功、吃保健品……不过以前的这些折腾,基本上是在民间自发形成的。而现在的保健潮流,却往往是打着某个人的品牌,而且公然与主流科学界对抗,以“另类”为荣、为号召,即使主流科学家联名出来驳斥,也无济于事。”方舟子在他的文章中毫不掩饰对于林光常养生理论的反驳。

身上贴着“反伪科学斗士”的标签,方舟子认为林光常宣扬的都是一些有悖科学常识、生活常理的另类养生观的。“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不是靠某个人的三寸不烂之舌吹出来的,而是最有专业判别能力的人在推敲、比较方方面面的证据之后得出的共识。因此,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科学主流观点是错误的之前,接受它是最明智的选择。轻信、追随另类观点,是非常不明智的。”

林光常:我比中世纪的哥白尼幸运

对于林光常来说,方舟子只是对他的营养学理论质疑的专家之一,早在方舟子之前,国内一批营养学专家在相关网站上发表批驳林光常“牛奶有害论”的声明,林光常所到的演讲之处,除了获得听众热烈的掌声外,也不时引起当地有关专家的质疑和驳斥。

记者联系到林光常的助理安小姐。在最初的沟通中,安小姐很痛快地表示愿意对采访细节做进一步沟通,但是当记者试图将方舟子等有关专家的质疑对林光常进行采访时,安小姐拒绝了这次采访。“对于‘牛奶有害论’,老师已经说的够多了,在他的书籍上都有介绍,而对于其他人的质疑,我只能说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老师的观点,我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对于外界的质疑,林光常也保持了“斗士”的姿态。“当中世纪的时候,全世界的人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可是哥白尼说不是,所以人都认为他疯了,他抓到神经病院去了,以为他神经了。我已经比哥白尼幸运多了,他们没有把我当神经病,没有把我抓起来。饮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医生的专业领域,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要把事实呈现给所有的人,即使可能遭受很大的攻击、误解,甚至被你乱扣帽子,这个都必须要对学术负责,对良知去负责。其实是很矛盾很挣扎,很痛苦的,我觉得学者的良知就在这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追求健康最不应该“另类”

方舟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于林光常的“另类营养学”的部分理论进行了驳斥。

Q:在林光常的理论中,“牛奶是给牛吃的,不是给人吃的,喝牛奶有害健康,一天吃一个红薯,保证你不会得癌症,香蕉的营养都在皮里面,要吃就吃烂掉的香蕉皮……”对于他的这些理论,你是怎么认为的?

A:认为“喝牛奶不补钙反减钙”的一条常见证据是,那些有饮牛奶习惯的国家例如美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而没有这一习惯的国家例如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反而低。实际的情形很可能恰好相反:根据美国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估计,美国大约有一千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而根据2005年“世界骨质疏松日”时中国官方发布的数据,中国大约有八千八百多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显然,中国人的发病率要比美国人高得多。只不过因为这种疾病在中国受关注、重视的程度远远低于美国,绝大部分中国患者都未就医,因此给人以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低的错觉。

有不少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都表明,通过喝牛奶来补充钙,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而并非像那位“博士”说的提倡喝牛奶是过时的观点。

关于“红薯理论”,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吃红薯能抗癌。

关于香蕉皮观点,香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维生素,镁等矿物质,都是在香蕉肉里头的。香蕉皮的成分主要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纤维素,适量地摄入纤维素对人体有一些好处,例如能帮助排便、降低血糖和胆固醇等,但是也不是因此什么水果的皮都要吃,对腐烂、发霉的水果皮更不要吃,里面含有毒素、致癌物。

Q:你对林光常的驳斥,主要集中在对牛奶、肉类的益处上,对林光常提出的植物膳食结构、不可喝可乐吃薯片等观点没有涉及,对于他的其他观点,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A:如果完全不吃动物性食品,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例如缺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B12。去尝试林光常的“排毒餐”是会有害的。很可能患上营养不良,也可能不知不觉地摄入了慢性毒素。何况,不健康饮食的危害往往是要在很长时间内才慢慢表现出来的,只有科学研究才能发现其因果关系,靠个人的短期试验和感觉根本无法觉察。

可乐、炸薯片被人称为“垃圾食品”,但也是有一定的营养的,只是多吃、常吃对健康无益,例如有研究表明常喝可乐增加了骨质疏松的风险,而炸薯片则含有反式脂肪酸,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但是林光常无限夸大了它们的害处,就变成了耸人听闻了。

Q:在电视辩论节目上,你主要对“牛奶有害论”进行了反驳,对于“一天要喝水3000cc以上,而且要喝没有煮过的含氧的水”、“不要用微波炉煮东西,会让营养物质丧失97%以上,只剩下没有营养的热量”等理论怎么看?

A:我们从食物中已摄入了大量的水,没有必要特地饮用大量的水。喝水过多会破坏体内电解质平衡,导致血钠过低。水中的氧不会被人体利用。人体需要的氧是靠呼吸获取的。

针对所谓“微波加热破坏营养”的说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发布的资料说:“微波烹饪与普通烹饪相比,并不会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事实上,用微波炉烹调的食物可能保留了更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为微波炉的烹饪速度更快,而且不必加水。”

Q:对于营养学方面的问题,除了林光常,洪昭光也从中医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您也有自己的立场,而且三方观点很对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面临的问题是“养生该听谁的?”

A:在保健方面,是最不应该“另类”的,一定要相信、接受科学主流的观点,因为这是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虽然科学主流也有弄错的时候,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是正确的,轻信另类养生则要危险得多。主流营养观毕竟是无数最有专业识别能力的专家在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某个人的信口开河。

“另类养生”的危险性并不是短时间内就会表现出来的。如果你因为长期素食而得了营养不良,因为饮食缺钙而在晚年得了骨质疏松症,或因为吃腐烂的水果皮、霉变的红薯皮在体内累积了毒素、致癌物而得了癌症,谁会为你的轻信承担责任?“太医”、“博士”会吗?那时候他们很可能早就象许多风云人物一样销声匿迹了。



关于新药化维纤胶囊的一点疑问

26 06 2007年
【方舟子按:“化维纤胶囊”拿的是“省级食品文号”,是食品,不是药,宣传疗效属于非法。那个“关于批准文号的解释”很弱智,会有消费者相信?美国什么什么学会的会员,都是交一点会费或订阅了会刊就可以当上的,胡博士很爱赞助美国的专业学会嘛。】关于新药化维纤胶囊的一点疑问

一名忠实的读者

方先生,您好!

我是一名新语丝网站的忠实读者和支持者。最近由于家人被诊断出肺部纤维化,为了能更好的治疗,而在网上做了些检索。结果发现对于此病没有有效的西药可以使用,但检索出几种中药声称可以治疗甚至消除纤维化。特别是新药化维纤胶囊,在其网站上说此药可以使纤维化逆转。我的疑问是根据此药品的成分是否会起到逆转或减轻纤维化的作用,是否会有其他的副作用或引起其他并发症。希望您能提供一些帮助。非常感谢!
此药的说明如下:

基于调节促纤维化因子和抗纤维化因子平衡可以改变组织纤维化进程的理论开发的化维纤胶囊,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杭州之江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研制的高科技天然生物产品,精选冬虫夏草、余甘子、黄精等配伍而成,富含具有明确逆转纤维化和调节免疫功能的特效成分,一方面通过刺激抗纤维化因子的分泌,促进纤维组织分解,逐步逆转组织纤维化;另一方面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分泌,阻止纤维增生,有效抑制和防止组织纤维化,保护心、肝、肺、肾等器官的功能。

【主要原料】 发酵冬虫夏草菌(中国被毛孢菌)粉、余甘子、黄精
【适宜人群】
各种原因导致的肺、肝、肾、心血管、骨髓等器官纤维化疾病
【不宜人群】 少年儿童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3次,早晚各3粒,中午2粒
【规 格】 每粒0.5g,40粒/小盒,80粒/中盒
【保 质 期】 18个月
【贮存方法】 遮光,密闭保存
【执行标准】 Q/ZHT 0008-2005

摘自:
http://www.fibrosis.cn/hwq.asp
【批准文号】青卫食证字2006第630000-400024号
【卫生许可证】浙卫食健产字(2005)第019号

摘自: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0/item_detail-0db1-a844bf26f1710a1d7368c350428a2021.jhtml?from_shop=true
关于批准文号的解释如下:
:“化维纤胶囊”正在作为抗纤维化新药进行申报,但审批下来还需要3-5年的时间。作为纤维化患者一旦被确诊后,其平均生存周期只有4-6年,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纤维化患者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同时,安全性研究证明“化维纤胶囊”几无毒副作用。为了使一个安全有效的产品尽早造福纤维化患者,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建议下,“化维纤胶囊”首先批了省级食品文号。
摘自:http://www.huaweixian.com/

另外此药的发明人是胡卓伟博士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和分子细胞理学博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美国药理学学会会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AHA)、美洲华人生物科学会会员(SCBA)、美国科学与进步学会会员(AAAS)。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期间,历任研究科学家,高级科学家,高级副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并从1995年起担任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临床前研究顾问。先后多次获得美国政府、非盈利性学术组织和药物公司研究基金。发表研究论文38篇,参与编写英文《分子生物学方法》、《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受体药理学》和中文《组合化学和新药筛选》等专著和教科书六本,并与其他人有三份专利申请,分别涉及抗病毒化合物、抗肿瘤化合物和抗心血管疾病药物。

2003年回国创业,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医学科学院特聘教授和中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医学学科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杭州之江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主持多项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

摘自 http://www.fibrosis.cn/hwq.asp

他的简历在教育网的网址为:
http://www.edu.cn/tepin_4798/20060301/t20060301_164223.shtml

(XYS200706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学术争端不能依靠法律解决

3 06 2007年
近年来频频发生因反对伪科学、批评学术造假而被告并败诉的名誉权诉讼案件。这些案件大多在原告所在地的地方法院审理,判决理由有的非常荒唐,在学术界影响非常坏,极其不利于《科普法》所提出的“反对伪科学”的要求,不利于揭露学术不端行为和开展学术批评、学术争鸣,也有损我国司法形象和法律尊严。有位院士候选人在地方法院胜诉后,声称将“乘胜追击”,扬言要状告批评他的几百个人和几十家网站。

近日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候选人肖传国诉汤姆网、方舟子损害名誉权一案做出一审判决,驳回肖传国的诉讼请求,是很难得的一次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判决重申了两条原则:学术上的争论与分歧应在学术范围内解决,而非依靠法律来解决学术分歧问题;知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应接受学术界及社会对其学术水准发出质疑之声,即便批评的言论有所过激,也应保持一定的宽容度,以保持正常的争鸣氛围。这些原则本来只是常识,但是有些地方法院无视了这些常识。

在判决的同一天,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都公布了本年度院士候选人的名单,向全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在这个背景之下,北京法院的这一判决显得更有意义。试想,如果仅仅因为有人、有媒体质疑了某个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他没有能力进行反驳,就恼羞成怒上法庭起诉个人、媒体,并且还能利用地方保护主义、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胜,这样的公示还有什么意义,还怎么进行学术争论、舆论监督呢?

所以,这不是某个网站、某个人的胜利,而是中国学术界、媒体的一次胜利,也是中国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一次胜利。这是很难得的一次胜利,然而也很有限。被告为了应付恶意诉讼,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和费用,然而并没有得到补偿。法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解决学术争端,但是法院应该保护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对于滥用司法资源搞恶意诉讼的,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例如至少应判其赔偿被告的应诉费用。对在地方法院已出现的多起明显违背科学规律、判定事实不当、适用法律错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判决,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应该有所行动,及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2007.5.29

(《法制晚报》2007.6.1)

(XYS200706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东方卫视“方舟子纵论保健品”视频收看

22 05 2007年


节目预告:东方卫视将播出“方舟子纵论保健品”

21 05 2007年
栏目名称:东方卫视“深度105”
播出时间:5月21日(周一)晚上8点首播,22日(周二)上午9点重播

  股市近来持续飘红,吸引大量资金流入。在公交车、写字楼都不时能听到有人“谈股论金”。牛市还能持续多久?散户如何规避风险?《天下事》采访各方人士,解疑释惑。

  如今市面上的保健品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保健品到底能不能吃,对此,反伪斗士方舟子表示,说保健品没有毒副作用这是无稽之谈,有很多保健品是有毒副作用的。比如现在有一种叫蛋白粉,蛋白粉的成分也就是蛋白质,蛋白质通过喝牛奶,吃鸡蛋,吃肉完全可以获取,有什么必要吃蛋白粉?不管是什么样的蛋白粉营养都一样。《非常道》方舟子纵论保健品。

  “林妹妹”陈晓旭香销玉陨,此前所谓“偷税出家”不攻自破。一部《红楼梦》电视剧让一个普通的东北女孩陈晓旭一夜成名,此后,她又悄然隐退,她的生活经历了那些波折?《说旧闻》为你披露鲜为人知的细节。



大家继续“迷茫”(五篇)

14 05 2007年
  写给新语丝“迷茫”的战友们

  段海新:http://blog.sina.com.cn/duanhaixin

  看了新语丝上5月10日和11日几篇“迷茫”的文章,也禁不住“英雄泪满襟”了。Orchid网友提到“我感觉我慢慢和这个社会疏远了,宁愿自己一个人背上包去旅行以冲淡我因为生存而每天装出的和人交往的那份虚伪.不知道我们还能走多久”……
文中的伤感、甚至悲凉,于我心有戚戚;也许有这种感觉的网友不在少数,看看我博客上链接的ID:杏林孤蝉、西风独自凉,……。想起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的一句话:“真正的知识分子没有团体,而且也没有什么朋友”。
  与很多网友相比,我关注新语丝的时间不算太长。一年前老婆出国了,一个人的日子里,读新语丝几乎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忙的时候熬夜也要把漏过的补上。新语丝上关于中医、关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读过,而且还看过不少网友推荐的参考书、新语丝网友的博客。潜水半年多,只是最近才开始浮出水面,并且开了自己的博客;因为从教育网访问新语丝太慢,还在教育网做了新语丝的镜像(虽然很少有人访问)。
  我和很多新语丝网友一样,业余时间多次与周围的人辩论中医、科学和伪科学、传统文化的糟粕等话题。尽管很多人接受了我的观点,但是仍然有人认为我“偏激”、“思维方法有问题”;甚至有同事在邮件里说我“带着使命感的光环”和“宗教的狂热”所传播的“所谓的科学精神”,实际上“离伪科学不远了”。
  在我所处的这个公认为“高素质”的人群中,在这个被胡耀邦认为“思想应该最活跃的地方”,我的经历尚且如此,新语丝上与我有相同心结的朋友的经历可想而知,感同身受。每次看到电视上方博士和一群骗子、一帮糊涂蛋辩论中医、辩论科学和伪科学的时候,总是佩服方博士的辩才和修养;输了官司却愈挫愈勇,更加佩服方博士这种执著的精神。
  老婆在美国和我刚好12小时的时差,互联网的技术让我们天涯咫尺,几乎每天都可以“面对面”的聊天。老婆感慨,“为什么你在国内的这一年,比我在国外的变化还要大?”;同时老婆也担心,你现在总是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国内社会,会不会感到悲观、影响心情?会不会改变你以前一直想留在国内的想法?
  恰恰相反。新语丝让我学会了理性的批评,我首先批评的是我自己。身为一个“丑陋的中国人”,扔掉以前的一些封建思想和私心杂念,反而让我比以前更加坚定、更加乐观了;对于以后应该走怎样的路,应该做个怎样的学者,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意识到,只有在中国才最能体现我存在的价值。于是向老婆自诩说,“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回到主题上,对有些伤感、有些孤独的新语丝战友们说几句话。
  首先,方博士,请不要迷茫。正是因为科学在中国没有市场,才充分体现了你的价值、你的可贵;正因为很多老百姓不理解你、很多庸俗愚昧的人辱骂你,你这个推销“科学精神”的反伪斗士、打假英雄,才值得我们这批新语丝网友的支持和尊敬。在电视辩论中,你专注地面对一个个老古董,别忘了背后还有支持你的年轻人,更别忘了电视外面还有千千万万的网友,我们都坚定的支持你。我个人更是毫不掩饰的在课堂上对我的学生们说,我是方舟子的粉丝、张功耀的粉丝,我是科学精神的粉丝。
  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方舟子和张功耀老师、以及很多真正的知识分子,已经感染了一大批人,我坚信即便我们这代人不能完全做到的事,我们下一代的人一定能够做到。科学在中国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大,骗子生存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那些老古董们行将作古,他们的衣钵和他们早已腐朽的大脑会一起带进坟墓,没有人继承了。
  其次,新语丝的各位战友们,请不要迷茫。如果我们周围的人都能很容易地认识到中医和中药的害处,知道如何辨别科学和伪科学,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生活在美国,告诉美国人中医是伪科学、中药有毒副作用,倒是没有谁会反对你,可是有什么意义?
  不过,在与你周围的朋友辩论时,也要理解你的朋友。我们今天的认识不是与生俱来,别人没有像我们一样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认识中医、认识什么叫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混蛋的传统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对很多人都已经深入骨髓,成了一种不需要证明、不需要思考的常识,这不是我们几分钟、几十分钟的辩论所能改变的。
  但是并非我们所做的事情毫无成效,你对周围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即便他们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他们以后再看中医、吃中药时也会三思。即便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你,但是能够影响一个算一个,总比没做要强。
  还有一点,中国人的“面子”很重要,有时他们明明认识到了“是非”,却强词夺理、颠倒黑白。老祖宗的脸,也是我们的脸;你如果说老祖宗错了,他自然脸上无光。两千年的传承下来的谬误我们这代人都要死扛着,要让他们轻装前进,却没那么容易。所以,即便他们说你“有病”,但在他们内心里,自己原来所坚持的观点,也许早就土崩瓦解了。至少,我周围的很多亲友、同事、学生都已经相信中医和中药是不科学的东西,尽管他们还不都能理解我要传播的“科学精神”。
  Orchid网友,请不要因为他们说你“有病”、或者你觉得他们是“糊涂蛋”就离群独索,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对那些特别“好面子”、又是“糊涂蛋”的朋友,就不要讨论科学问题了。你毕竟不能剥夺人家心甘情愿做“糊涂蛋”的权利吧!
  我也曾孤独,但是正如“个子的BLOG”中所言,“我们不是一个人”!虽然我们素昧平生,记住的只是一些ID,虽然我们不是什么团体、我们“无组织无纪律”;但是我愿意把新语丝的网友称为“战友”,是因为我们都在用同样的精神,挑战蒙昧、打击虚假、与阻碍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黑暗势力作战;我们有邹承鲁这样伟大的灵魂,我们有方舟子这样的书生剑客,我们有老当益壮的陶世龙先生,我们有宁折不屈的张功耀教授,我们有司马南这样铁嘴钢牙的辩才,……
想一想我们的战友,你会为身在这个阵营里而感到自豪!
  如果周围的人们都能接受我们的观点了,我们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新语丝的存在也就没有今天的现实意义了。真希望能够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天。那时儿孙们也许会感谢我们这代人,虽然我们没有能力给他们争取到一个民主自由的、长治久安的社会制度,但至少没有给他们留下老祖宗太多的毒药和太多的紧箍咒。他们也许还会记起我们这个年代曾经有个张功耀、方舟子、何祚庥,有一批新语丝的网友整天干着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愿那时,“方老先生”不会像今天的何老先生一样,老了老了还被一群轮子围攻;能够有心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度晚年。
  最后想起青帝的Blog中的一篇文章,“每个人都是一个火种,你点燃了谁?”科学在中国的今天,不再是被扔在雪地里的一块木炭;我们虽然弱小,我们不起眼的努力,在一点一滴的改变着我们的时代和社会,文明与进步是任何强权都不能永远挡住的。
  与新语丝的网友们共勉。

  真的不值得迷茫

  作者:猪头三

  老方看来真的很难受啊.
  我现在还在做个半工半读的学生(很荣幸的算是老方的校友,呵呵).而且做得几乎全部都和国内没有关系的东西,但是那种无力感总是包裹着我们公司的几个人.
  中国好像真的没救了,几乎我身边的所有人都在谈论着出国,不管是退休教授还是大一新生,好像都不由自主地感到了灾难.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年收个税,老板忙得腿都断了,最后不得不按照12万的最低限度报税.前几天老板出去吃饭,才知道他认识的几个人都没报,他自己找的人不对.
  以前看清代一个笔记,说福建地区”斩白鸭”的故事,那时候年轻,认为现在的社会就算是有轻判的也不会有人顶罪.直到去年我才动摇了,我老家的舅舅从湖北跑货回来,说在襄樊(一说是武汉,他也是听说,有湖北的说一下)一个案子,凶手家里花了120万上下打点以后,用一个得了肺吸尘病的民工顶了罪,至于民工家里能得到多少不得而知.
  我看历史,古希腊古埃及斯巴达以及匈奴这些曾经强大的民族完全的被人消灭了,古罗马帝国也被人从意大利赶走,近一点的土耳其帝国,还有苏联的完全解体,一个政权或者说一个统治团体被消灭或者瓦解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不过是有的激烈一点(如第三帝国)有的和谐一点(如苏联).
  中国会不会走上这条道路?看历史书上国家分裂以后民众的惨状让人恐惧,虽然五四近百年了,我总感到我们没有变化,甚至我们现在退化了,我们现在能搞得出第二个五四么?那时候还能上街游行,现在我们半夜躲在家里换着代理码字.未必完全是我们没种吧.
  可能老方这样的人,在国内国外都受了很好的教育,认识到了现代科技文化的发达,自然认为国内和国外有差距,但是可能还是有些乐观了,等到看清了国内的情况,不迷茫反倒不对了.
  就如同我们去年制作出一套很简单的财务软件(简单的都没有脸介绍内容),结果我兴高采烈的拿到我老爸单位去,结果他们第一句话是:”要这玩艺干吗?”第二句说:”哎呀,怎么用阿.”
  我半天气的没说出话来,怎么走出门都不记得了.当时我就想是不是这些人没有长脑子.那套东西送给了新开的软件院,给他们的学生当工程课的教学源码用了.
  不知道怎么写了好多,不知道沙发还有没有了.
  真的不值得迷茫,说不定老方以后能看到更多你想不到的事情呢.
  保重身体.

  为何大家迷茫?
  ——支持方先生继续战斗!

  比尔

  看到方先生感到迷茫的文章,十分感叹!俺也感到迷茫,凡是正直的中国人都迷茫了。
  为什么?因为方先生和俺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重复出现的问题:体制和人的素质,包括俺自己,都是最大的对手。
  改变体制,要从体制内外来考虑解决;人的素质,要靠多少多少年的国民教育;俺要从自己做起。
  突破口是唤起民众,关键是目前许多许多精英或他们学生或向他们学习和向往的人都不愿站出来,虽然他们内心也支持方先生,都关心新语丝上揭发的许多案例,但有多少知情者站出来?甚至,目前一些精英也造假或纵容造假,圈子里潜规则也会使不少新语丝支持者害怕或很难开口了。在急功求利的社会里更是如此!
  处在风口浪尖前哨的,是俺钦佩的方先生,他知道所有面临的形势,从他文章中俺同样看到了一个站在岸边、凝视着有希望的前方而深思今后如何继续斗争的硬汉子!
  俺永远支持您,方先生!

读方先生“迷茫”有感

hls83

  方先生,您好,看了您“迷茫”和几位战友的大作,我陷了深深思考,我是因为中医药问题之争,才接触到方先生和<<新语丝>>,现在我每天必看<<新语丝>>,里面的大多数文章,我都很支持,主要是因为上面的文章有理有据,而且很理性,让人信服。可以说是<<新语
丝>>使我更理性,也更乐观,因为在咱们国内一些自认为是常识的东西,比如中医药,眼保健操,不管有没有科学根据,反正咱们民族基本上没有敢说”皇帝没穿衣服”的人,只有方先生及一些”壮士”,才严肃地理性地去指正,虽然要使咱们13亿人民,都一下子转过弯来,信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来,也只有这样,咱们民族才有希望。

  请方先生和各位同仁,引用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句子,“不要忧郁,不要愤概,一切都是暂时,转瞬即逝,让过去的变得更加可爱”,以此共勉。

  不知道方先生什么时候来广州,讲讲中医药的问题,不过,恐怕整个广东省(广东省是提出中医药强省计划)不是很欢迎你哦,不过广东省的中药做得还是很有特色哦,比如很多中药用来煲汤,味道还真不错,而且“王老吉”凉茶也很不错,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假如中药不是当“药”来给病人治病,而是开发成药膳和凉茶之类的产品,还真不错。

  如果有机会的话,请您吃早茶。

让我们相互鼓励着走过长夜

冯俊杰

   
我已经养成习惯了,但凡因为中医气愤,或者因为某学术造假新闻的恼火,就来新语丝发发牢骚。这次还是来发牢骚,倒没注意到方舟子在博客上写了《我的”迷茫”:科学为何在中国没有市场》。
   
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了,再坚强的斗士,也是需要力量支持的。孤军奋战太过悲壮了。我想这也不是支持科学支持方的多数人愿意看见的。到现在的地步,支持就不能够默默的了。大伙该吭声了。因为我不止看见方同学文章里的倦怠和无奈,也警惕到自己情绪的灰色沮丧,还看见了站在同一原则上的”朋友们”的悲观:

  我不相信中医,也不服用中药,这点得益于方先生的系列文章和演说。
  我可以说服我倔强的老婆尽量不去服用中药,包括她经年服用的乌鸡白凤丸——事实说明服不服一个样,经前两天的小腹疼痛是改不了的一个事实。
  但我却阻止不了我才过两岁的宝贝儿子因为有些便秘,或舌苔厚重去服用黑乎乎的中药丸子和粘稠的散剂,原因才于儿子是由德高望重的岳母所带,她的经验就是懿旨。
  我时不时会把某中成药里搀了西药的新闻讲给她听,以把她从对中药迷信的泥潭里拉出来,但见效甚微。(支持方舟子的人)
  路边有人玩翻牌的把戏骗钱,我暗示上当者,不仅招来托儿的怒骂,还招致上当者的白眼。————迷茫。
  现实中的迷茫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还是在努力。
    
——————————

    
我现在是个写小说写散文的作家,读书时期写过一些新闻评论和随笔,愤青过,现在也就剩给新语丝投点稿的激情了。煽情是常常有的事情。情感丰富这个特点,一直是有点小小自嘲的。不过现在我倒不觉得煽情不好了。要看是为什么煽情。自从涉猎了一些心理学,在心理科学普及杂志做了3年编辑后,大有改变。在至深的悲哀后,还是要奋力振作的。鼓舞还是能够给人以力量的。煽情之后的情绪宣泄,能够让人获得心灵的喘息,更加坚定。
   
在悲哀之后,还是为我支持的人来点鼓励吧。老方不也曾是个文学爱好者,也写诗歌什么的啊!文学在鼓舞斗志上,还是有效果的。不止是老方,也与所有有过心灰意冷情绪的朋友共同勉励。
   
让我们相互鼓励着走过长夜,科学光辉照耀的社会会到来的。尽管在到来之前的夜晚相当漫长。这个时代的主流走向仍然是崇尚科学的,虽然需要时间和耐心。老方的迷茫不也加了引号?那说明不是原则动摇的迷茫,只是战斗疲倦的迷茫。
   
附上一首诗歌旧作,这个在新语丝网刊发过的。现在我在末尾添加一句话。当然肋骨已经拆下

     ·冯俊杰·

 当然肋骨已经拆下
 做成了火把
 当然火把也会熄灭
 残余下骨灰
 燃尽的骨灰,洒进河流吧!
 河流继续黑暗,而道路仍然漫长
 踏着昏黄的积雪
 这深藏周纳的世界
 仍然广大
 心中的神话
 或许就要遗忘
 泪水不再有重量和力量
 光芒终归要散去
 种种呼喊最后
 也会声嘶力竭
 连微弱的回音也渐渐消失
 但微笑已经留下
 因为这路,是那样的漫长
 那致以无上敬意的人
 不再回头
  让我们相互鼓励着,走过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