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菲”上市以后

18 06 2009年

    达菲在1999年10月上市,起初的反应平平,销量不佳,到2002年时,总共也只卖出了550多万盒(一盒含10粒75毫克达菲,相当于一个疗程的用药)。西方国家对药物宣传在法律上有很多限制,有的国家根本就禁止药厂为处方药做任何形式的广告,一种新药要让医生、患者知道其存在,本来就不容易。而且,长期以来,医生一直告诉人们,治疗流感没有特效药,最好在家中休息,多喝水,必要时自己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突然要流感病人改变习惯去看医生要药吃,更不容易。何况,达菲的作用只是让病程平均缩短了1.3天,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吸引力。

    达菲的另一个卖点是能够预防流感。临床试验表明,在爆发流感的社区,连续服用达菲42天,能使流感发病率从安慰剂对照组的4.8%降低到1.2%。但是注射流感疫苗显然是更方便、便宜、更少副作用、保护时间更长的预防方法。所以这个卖点同样不太吸引人。

    随后的一些研究表明达菲并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对某些人群来说达菲可以是救命之药。儿童患流感后的最大威胁是可能并发致命的肺炎。一项研究表明,达菲能让患流感儿童并发肺炎的风险降低53%。另一项研究显示,病情严重的流感病人在服用达菲后,死亡率降低了71%。

    但是真正让达菲时来运转的,是2003年开始爆发的H5N1禽流感。实验证明达菲对这一亚型的禽流感有效。由于担心禽流感会在人群中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储存达菲做好准备,各国政府纷纷向罗氏制药公司发去了订单。在2005~2007年间,各国政府订购的达菲有2亿盒之多。许多人乘机抢购、囤积达菲。达菲的年销售额接连翻番,2001年只有7600万美元,2005年一下子冲到13亿美元,2006年达到了21亿美元,此后有所下降,但今年的新型流感看来又会让达菲的销量创下记录:各国政府已为此订购了2亿多盒达菲。达菲成了罗氏公司的摇钱树。

    这完全出乎罗氏公司的预料。到2005年时他们发现达菲的生产已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原料短缺。达菲是用从中国进口的八角茴香提取的莽草酸做原料生产的,生产1盒达菲要用到1.3克莽草酸,要从13克八角中提取。中国生产的八角绝大部分(90%)都已被罗氏公司用来生产达菲,产量难以再提高。幸好,在这一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约翰·佛罗斯特发现了通过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莽草酸的方法,被罗氏公司采用,让达菲的生产不再受原料来源的限制,最大年产量可以达到4亿盒。其他研究者也发现了从其他植物提取莽草酸,或者干脆不用莽草酸,用别的原料合成达菲的方法。

    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达菲非常安全,有少数人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支气管炎、晕眩等不良反应,但是服用安慰剂的人也都有人出现了这些不良反应,而且出现的比例差别不大。随着达菲大规模使用,出现了其他不良反应的报告,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在2007年日本政府报告说,自2001年以来有128人在服用达菲后出现精神错乱,有8人因此自杀身亡。这些人以青少年为主,日本政府因此禁止让青少年服用达菲。罗氏公司对此回应说,严重的流感也会使某些人出现精神错乱,不能证明它是由于服用达菲引起的,而且迄今全世界已有5千万人服用达菲(其中60%的使用者在日本),即使这些精神错乱的病例是达菲引起的,比例也极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认为不能确定达菲与这些病例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为了慎重起见,要求在达菲的说明书中把精神错乱列为可能的副作用。

    流感病毒非常容易发生突变。达菲是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而起到抗病毒作用的。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神经氨酸酶成了区分流感病毒亚型的标记之一。但是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中心的结构却都一样,达菲打击的正是这一活性中心,因此理论上说,达菲对所有亚型的流感病毒都会有效,包括新型的流感病毒。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有了治疗流感的万能药。随着达菲大规模的使用,必然会出现具有抗药性的流感病毒,它们要么在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中心出现了突变,要么不需要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也能增殖,这样都会让达菲失去了作用。不过,发生这类突变的流感病毒的毒性或传染性都会减弱,比如已知一种抗药性流感病毒的传染性降低了100倍,几乎没法在人群中传播。近年来抗达菲的流感病毒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2008/2009年的流感季节,美国发现的H1N1流感病毒几乎百分之百地抗达菲,蹊跷的是,它们的出现似乎与达菲的使用无关。幸好,随后出现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仍然对达菲敏感,让达菲再次成为了明星药物。

    我们无法预料达菲还会继续风光多久。我们可以预料的是,未来将会有更有效、副作用更低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取而代之。一种药物通过了临床试验、获得了广泛使用并不能保证它的长命。由于抗药性,抗菌素、抗病毒药物的更新换代尤其迅速。反倒是那些声称已使用了几百上千年永不过时的灵丹妙药令人起疑。人类与疾病的较量,是一场此消彼长、无法叫停的竞赛。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只出现在幻想中。

2009.6.15.

(《中国青年报》2009.6.17)


操作

文章信息

40篇回复 to ““达菲”上市以后”

18 06 2009年
付强 (17:31:07) :

昨天在新闻上看到报道,说卫生部门建议H1N1流感患者如果症状轻,可以服用中药治疗,不必到医院就诊。中医一直号称能“治本”,怎么这回也开始治”标“了?
症状轻?我看不用吃药,回家多喝点水,休息几天就能好!

18 06 2009年
天空 (18:00:45) :

方老师能再简要的介绍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莽草酸的过程么?是不是 这个过程是可以替代八角茴香中提取莽草酸啊。

18 06 2009年
Alex1970 (18:33:55) :

“人类与疾病的较量,是一场此消彼长、无法叫停的竞赛”。人类应该也必须在这场竞赛中获胜!

18 06 2009年
芸珜 (19:02:48) :

是什么实验证明达菲对H5N1禽流感有效的?爆发的含义是什么?

18 06 2009年
胖哥 (19:21:43) :

呵呵,又学习了,感谢方老师!不过我来挑点小毛病:
不过,发生这类突变的流感病毒的毒性或传染性都会减弱,比如已知一种抗药性流感病毒的传染性降低了100倍,几乎没法在人群中传播。
=================================================
如果把上面说的那个“传染性”假设为1,那么降低一倍就已经变成”0″了, 所以是无法降低一百倍的.是不是可以改为说传染性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了?

18 06 2009年
黄瓜 (19:53:29) :

“传染性降低了100倍”应该就是“传染性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

18 06 2009年
Jimmy (20:45:13) :

“在2008/2009年的流感季节,美国发现的H1N1流感病毒几乎百分之百地抗达菲,蹊跷的是,它们的出现似乎与达菲的使用无关。幸好,随后出现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仍然对达菲敏感,让达菲再次成为了明星药物。”

这里的H1N1和新型H1N1两种病毒有什么区别?

18 06 2009年
金融炼金士 (23:05:42) :

“传染性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这句话也不通,应该是传染率才对。

18 06 2009年
gdhbwq (23:50:37) :

to:天空 (18:00:45) :
方老师能再简要的介绍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莽草酸的过程么?是不是 这个过程是可以替代八角茴香中提取莽草酸啊。

把生成莽草酸的基因加到大肠杆菌基因序列中去在人工环境中培养增殖吗?

19 06 2009年
(02:20:41) :

To 胖哥 (19:21:43) :
=================================================
如果把上面说的那个“传染性”假设为1,那么降低一倍就已经变成”0″了, 所以是无法降低一百倍的.是不是可以改为说传染性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了?
=================================================
你的意思是说0提高1倍就是1?
那么1提高1倍是多少?0提高100倍又是多少?

19 06 2009年
墨西哥海鲜 (02:45:11) :

从高降到低的表述:
降低到原来值的1/100

19 06 2009年
chenyuandeyijia (02:51:08) :

墨西哥海鲜说得对

19 06 2009年
天空 (06:35:02) :

也就是 作出一种“转基因’的大肠杆菌 呗.

19 06 2009年
方舟子 (11:31:15) :

“减少……倍”是科技写作常用的表述法,从英语来的。这种表述法比较简洁。如果是“减少99.9倍”,难道你还要去算一下是百分之几?
很多人的小学数学不过关啊。“减少……倍”是什么意思,小学就学过了: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如果要把一个数缩小 10 倍、100 倍、1000 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行了。位数不够时,要用‘ 0 ‘补足。”
《数学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社2002 年版﹞:“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
语文学家也用这种表述法:
“上古人的概念无论如何贫乏,决不会比近代人的概念要少几倍。”(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p53)
文学家也用:
“孙小姐嘤然象救护汽车的笛声缩小了几千倍,伸手拉鸿渐的右臂,仿佛求他的保护。”(钱钟书《围城》)
这种表述法古已有之:
《晋书•卢循传》:“后称力少不能得致,即于郡贱卖之,价减数倍,居人贪贱, 卖衣物而市之。”
《旧唐书•郭子仪传》:“以朔方减十倍之军,当吐番加十倍之骑。”
《朱子语类》:“会其直,比抛降之数减数倍。”
冯梦龙《醒世恒言》:“如蚕种不好,但堪为绵纩,不能缫丝,其利便差数倍。”

19 06 2009年
无敌法王 (11:43:25) :

当年魔鬼教官当年张贴《……“降低了四倍”的文科状元》一文后,我即指出小学数学课本的提法来反驳他。方舟子这次举出王力和钱钟书的例子来,就更妙了,因为“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古代汉语》和《围城》的“典范”性是毋庸质疑的。

19 06 2009年
方舟子 (12:14:11) :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的这种用法多了:

“一种语言的音素无论怎么繁复,比起词类来总是少好些倍;”(赵元任《反切语八种》)

“听说这比战时已经便宜了三倍。”(郭沫若《洪波曲•苏联纪行》)

“工钱的单价,几年来差不多减了一倍。譬如做粗纱,以前每“亨司”(八百四十码)单价八分,现在已经不到四分了,”(夏衍《包身工》)

19 06 2009年
无敌法王 (16:44:14) :

厉害,这些著作,有些我也看过,但要像这样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例子,还真的不太容易做到。

19 06 2009年
美人他爹 (17:14:29) :

哈哈,能一劳永逸的药乃传统中药啊,越悠久越有市场

19 06 2009年
芸珜 (19:03:44) :

选自《咬文嚼字》2005年第2期?

19 06 2009年
无敌法王 (19:38:43) :

楼上这么一提示,我就在网上搜到这篇论文:《“倍数”能用“减少“吗》。

我同意该文的看法,但它只把道理说透99%,剩下的1%它应当说:语法和逻辑是两码事。语法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是经验的积累;逻辑形而上学的东西。逻辑只是形成语法规范的众多参考之一。非要让语法规范完全符合逻辑法则,就等于混淆了两种学科的界线。

19 06 2009年
尤里卡 (20:41:58) :

无敌法王真是好笑,这种说法逻辑上根本就没问题。

19 06 2009年
无敌法王 (22:09:26) :

TO尤里卡:你能否说详细点?

19 06 2009年
assdonkey (22:52:37) :

原来胖哥的数学底子不太厚啊

19 06 2009年
assdonkey (23:03:07) :

不过降低了几倍的说法,是有点可质疑的地方。

19 06 2009年
尤里卡 (23:33:13) :

to无敌法王:方文中的增加N倍,减少N倍,是“动词 + 状语”的结构,表示增加、减少的方式是以缩放倍数的形式进行;并不是“动词 + 宾语”的结构。

19 06 2009年
尤里卡 (23:45:27) :

我第一次看到方先生引用小学数学教材,还以为方先生打算自己教小孩,而不去送到学校。原来不是。不过,倘若可能还是自己教的好。

20 06 2009年
方舟子 (00:37:35) :

数码时代,检索词的用法很容易,没什么厉害的:-)
英语用得,汉语也用得。

20 06 2009年
胖哥 (01:28:50) :

不怕你们笑话,我在新语丝读者群中属于层次比较低的:我只上了初中然后就去读了中专(92-96年;在中专微积分倒是学过,本来就没学好,一考试完就忘记得差不多了;高中和大学的英语也学过,不过也没学好)。在印象中我们小学和初中学的数学知识也是不允许说“减少多少倍”的,至于后来的教材是否改了或其他地方的教材是否不一样,那我就不知道了,但也经常见别人指出其他人“减少多少倍”的类似“错误(?)”。虽然也有新语丝的热心网友热心地建议我仔细读读大学的什么什么书,就可以弄明白我的什么什么疑惑了,其实我是没那能力去读懂的,呵呵!
再说一点不怕大家笑话的事情:虽然我只读过中专,但有时也是很“狂妄“的,因为我在读霍金的《时间简史》时在书上写了很多我的不同看法,在方老师的《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一书中写了些自己没弄明白的话;而且总觉得根据新闻中报道的“发现了距我们大约一百三十多亿光年的恒星(原话忘记了)”,就认为宇宙的年龄应该在150亿后面再加几个“亿”字都有可能(我的疑问原来在新浪网站留言帖上发过,08年在原来的新语丝读者网上也写过,虽然当时别的网友帮我“解惑”了,但我照样没能理解,呵呵!)

20 06 2009年
准非医 (01:33:07) :

新的抗菌素品种层出不穷,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则要慢得多,至今也就金刚烷胺、利巴韦林、达菲等不多的几个。在中国,人流感用达菲的很少,我没听说过谁用,可能是太贵。也不知道多少钱。

20 06 2009年
胖哥 (01:44:32) :

刚才仔细看了一遍方老师的话,觉得好象还是有点不对:教材上说的“缩小几倍就用几除”好象和“减少多少倍”还是有点区别的。按照我的理解,在纯数学上(当然,这个我也不懂),说一个数缩小多少倍,也许可以,比如说把“数字10”缩小一百倍,那结果就得到一个数字0.1。但如果是在实际生活中,比如说一个物体长10米,然后有人说经过加工该物体长度“减少(不是“缩小”)了一百倍,我该怎么理解? 我的理解是:减少了0.5倍,那这个物体的长度就减少了5米而后只剩下5米了,如果是减少了1倍,那这个物体长度就该是“10米-10米”,长度就为零了,如果减少了两倍,难道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现在的长度为“-10米”?
希望大家指点。谢谢!

20 06 2009年
无敌法王 (04:23:03) :

理解不了“减少倍数”说法,与数学底子没有关系,而是语感太差的缘故。想要靠“思辨”来理解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是扩大阅读量。

20 06 2009年
无敌法王 (04:27:14) :

那些反对“减少倍数”说法的语言学家,并不是语感不好,当然也不是无法理解这种说法。他们认识上是理解的,但态度上却是反对的,无非是想让逻辑的法则代替人们的约定俗成而已。

20 06 2009年
无敌法王 (04:37:48) :

举一个逻辑与语法矛盾的例子: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第一个意思,按照汉语语法习惯来理解,钱财是很贱的,而仁义的价值远在钱财之上。

第二个意思,按逻辑法则来理解,“千金”就是“钱财”,这句话的意思岂不是说“仁义值粪土”吗?

如果哪一个以逻辑法则来取这句话的意思(第二个意思),一定会被人目为怪物的。

20 06 2009年
芸珜 (04:59:57) :

无敌法王 (04:23:03) :

理解不了“减少倍数”说法,与数学底子没有关系,而是语感太差的缘故。想要靠“思辨”来理解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是扩大阅读量。
==============
理解不了“减少倍数”说法,与数学底子有关系,可以把倍数的增加减少当作指数来看,比如把“减少100倍”当成“乘以100的-1次方”,把增加100倍翻译成“乘以100的1次方”。但我认为,既然有“是原来的几分之一”这样的说法,“倍”的含义扩展到有减小的意思,不一定是必要的。就像“向东走-100米”,也能被多数人理解成“向西走100米”,但基本没人这么说话。至于英语,表达能力有限,用一个词也没什么关系,要说简洁,倒真没发现。

20 06 2009年
无敌法王 (05:16:03) :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减少倍数”存在的合理性也是不用否认的。

另外,刚才网上好奇搜了一下,把“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用逻辑法则来理解的怪物,也是有的呀。

23 06 2009年
Stephen.Li (23:29:36) :

“中医粉丝”真像蝗虫,一阵风就过了,还谈什么真正矢志不渝地支持“中医”,方老师连发了三篇关于达菲的科普,“中医粉丝”就第一篇来不自量力闹场而已,如果真正有什么料,也会继续的吧?现在三篇下来,现在连个影儿都不见。

也可能是在方老师连绵不绝的雄厚“内力”“催动”下,“中医粉丝”倒有些自叹弗如,收了心,不敢再来吧?也许我是来晚了,那些“中医粉丝”被屏蔽了?

有时看这类文章,真的有当年看武侠双方对掌比拼内劲那种情境的爽,一对之下就立见高低,现代社会,不多啊。

29 06 2009年
一个准大学生 (04:22:52) :

方老师 你说那个什么什么减几倍 我怎么记得我们老师给我们说在改病句中 减多少倍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还有我的一个想法:研制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我觉得虽然病毒存在极强的变异特性,但是变异的品种多少会保留一些与原品种相同的特征,我们可不可以找出这些相同特征当做它们的“标记基因”,用广谱药物治疗,这样既减少成本又减少研发新药物的时间!!

30 06 2009年
Stephen.Li (08:14:33) :

丹麦一猪流感病例,首次发现对达菲有抵抗力。

进化得真快

……

29 07 2009年
宙斯盾 (00:45:59) :

准大学生的想法,可能是无数搞生化的家伙们的梦想

要是生化病毒真和计算机病毒一样,很多病就很好治了,也许甚至可以订制病毒治疗基因缺陷疾病呢

不过目前的生化科学发展水平,还没到这个程度……

10 01 2014年
thoamas (03:31:04) :

据说达菲的主要原料来自中国的“八角茴香”!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