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高考作文:不动声色的变迁【旧作】
8 06 2008年◆ 不动声色的变迁
——从《心中有话向党说》到《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在一九八五年七月考完高考语文后,我以为就跟命题作文永别了,没料到现在又接到命题作文谈命题作文。不过,这个命题甚合我意,题目也出得好,既“不动声色”又“变迁”,一听就透着深沉,是考大学生的题目。虽然主编给了两周的期限,我还是重温一下旧梦,按作文考试的规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写完交差。今年的语文试题一公布,我就从头做了一遍,只漏了作文没写,现在算是补上了。
提起高考语文,就像谈起旧日恋人,内心不由就涌起一股柔情。各门高考科目中,只有语文这一门考的是技能,跟教材没有关系,所以也就不用特地去准备(准备了也没用),既不必像数理化那样做大量的练习题,也不必像政治、英语、生物那样死记硬背,在我完全是置之度外,只要到时候去考试就行了。结果还顺手考了一个全省第一,俗称状元。状元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所以一有机会我总爱提一下此事让我的祖宗风光风光,这回摆显起来更是名正言顺。做完了今年的高考语文题,跟标准答案对了一下,发现只错了三道,这把宝刀过了十四年,还是一点没老。看来如果再去参加高考,再拿个语文状元还是可能的。对别的科目我就绝不敢夸这样的海口。
这么好的考试,却有许多人视之如寇仇,而且还都是胡子一大把,语文考试再坏也坏不到他们身上的人。自去年高考以来,我看过的控诉高考语文的文章就不下十篇,个个声泪俱下,“与学生为敌”啦,“学术霸权主义”啦,乃至上纲上线到“祸国殃民”的高度。前文化部长也凑热闹抱怨说让他考去年的考题他考不及格。钱理群先生更是做鲁迅状,对着考卷大喝一声“往哪里去?!”也许正是在大家的口诛笔伐之下今年的出题者才对语文试卷做了“改革”,到现在除了听到中学语文老师叫苦连天说“出题不规范”、“像这么考以后没法教学了”,以及有名作家说他写不了那个作文题之外,倒也没听到什么骂声。不过据研究过高考试题的出题趋势的专家说,高考试题就像文武之道,历来是一年紧一年松,明年又复辟了也说不定。既是“变迁”,也就难免会有“反动”。但是,如果我们把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以来的作文命题按时间顺序排一排,从最早的《心中有话向党说》(湖南卷)到我参考那一年的“向报社写信反映学校小河受污染”再到今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么,确实也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即从政治化到社会化再到自由化,与中国从集权社会向自由社会的转型恰好合拍。
民间把高考第一名称为状元,那是因为把高考比做了过去的科举,而高考作文更是科举的嫡传。中国的科举考试,本来有两个传统,即偏于政治的策问和偏于文学的诗赋。应帖诗赋虽然也有一大堆框框,但毕竟还算是比较个性化的,也就只有在科举初创、专制也不那么严厉的隋唐才能盛行一时,甚至还导致了唐诗的繁荣。但从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创制经义文取代诗赋考进士科开始,到了明清,又成了八股文的天下,科举考试也就完全政治化、程序化了。科举考试的宗旨,是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向皇帝献策,也就是“心中有话向皇上说”,在现代自然就是“心中有话向党说”。但是这“心中话”,却不能是考生自己的“心中话”,而只能是出题者、批卷者所愿意听到的官话、套话表忠心。如果有哪个考生愚蠢到真把心中话说出来,写几句怨语、微言,如果不因此获罪而只是吃个鸭蛋,已是万幸了。而事实上在集权社会中生活的人,也早被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得习惯在考试时说假话了,学校的作文也就起着这种作用。我在中学时曾在一篇命题作文中露出了那么一丁点儿离经叛道的思想,就让老师们大为紧张,从此也就明白了不能在作文中畅所欲言。张铁生一定是没有受过作文课的管教,才胆敢在考卷上造反。集权社会得以稳固的基础,就是臣民们对威权的顺从,即使仅仅是表面上如此,所以也就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舆论。这种要求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考试也不例外。
随着集权社会的逐渐解体,政治已经不再无所不在,而演变成了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这一点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惯性的作用下,“统一思想”仍然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公理,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感要由社会权威所划定。作文成了代权威立言,向社会献策,“心中有话向权威说”,考生依旧被要求按出题者的意图发言,还是难免要说假话。比如,“向报社写信反映学校小河受污染”,这是强求每一位考生都充当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角色,即使他所在的地方山清水秀与环境污染无缘,即使他本人对环境污染漠不关心,也必须慷慨激昂地演一出“救救小河”的戏。一直到去年的高考,考生还在被要求写《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个个必须以强者自居,连以“弱者”为名的女性也不得赦免。
所以,今年高考作文的自由化倾向也就格外地引人注目,不仅仅是由于文体的选择是自由的(可以用除了诗歌以外的任何文体),更重要的是思想是自由的,考生不再被要求按某种划定的思想思考,而有权利最大限度地作出自己的选择,包括选择说假话的权利。当然,反社会的思想、过于古怪的思想仍然不会被绝大多数改卷者所容忍,但那已不是出题者的责任。
像这样让考生得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的考试是会被考生欢迎的,也是中国社会日益多样化、自由化的一个体现。但是,教育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意味着对受教育者的自由的或多或少的剥夺。受教育者自由得过分对教育者是一个挑战,甚至是一种难堪。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一些语文老师对这次高考作文的不满。考虑到中国的教育制度仍然过于压抑学生的个性,中学作文成了一种新的八股文;再考虑到高考对中学教育的举足轻重的影响(不该如此但事实如此,恐怕在很长时间内这种影响也难以消除),那么,对这次高考语文的出奇,虽然矫枉过正,我们还是应该为之喝彩。
但是,从考试的功用来看,让考生得以自由发挥的考试却是一种失败,一些中学老师批评今年的高考作文出题“不规范”,也有其道理。现代化的教育不应该压抑学生的个性,但是,公正的考试却又不能不压抑考生的个性,这就是为什么具有最自由的教育制度的发达国家却又普遍采用最无个性的规范化、标准化考试。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传授语文的实用技能,而不是培养文学家,写作文也不是文学创作,相对应的,作文考试不应该允许文学创作。但是,这一次的高考作文却允许考生写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而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是见仁见智的,并无确定的标准,必然会使改卷者无所适从。试想,一篇构思奇特的“移植记忆”的小说,在一位改卷者看来可能欣赏其“想象力丰富”而给予高分,在另一位改卷者看来却又可能讨厌其“胡思乱想”而给予低分,这是文学鉴赏的合理现象,跟改卷者的修养没什么关系。答卷的个性化必然导致了改卷的不确定性,这对考生是不公平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思想自由和标准化考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既实行放羊式的教育方式又采用最严格的标准化考试的美国经验值得借鉴。不妨看一道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写作专项的典型作文题:“‘每一个困难都是一个机会’,请举个人生活、时事、历史或文学中的一个例子,支持或反对这个说法。”在这里,考生的思想是绝对自由的,即使作文题目是至理名言,考生也被允许加以反驳,不必担心因为“论点不正确”而得零分,也就不必说违心话。但是,思想的内容和作文的方式却又是确定的,评分结果也就较少有异议(由两人评分,如果结果差别较大,再由第三人评)。它考的是实实在在的作文能力,也就是表达、说理的能力,而不是想象力(那没法考),更不是政治、社会思想是否正确。
既非政治,也非文学,只是纯粹的语文——还作文以本来面目,这应该成为作文考试的变迁的结局。
(载《书屋》1999年第6期,《新语丝》1999年第11期)
连方舟子都说生物要背,可见中国的生物教育真的很失败--可能比语文还要失败。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几个“尖子生”写入党申请书,别的学生都是抄的那种标准答案式的、千篇一律的“范文”,而我却属于“愚蠢到真把心中话说出来”的那一种学生——结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讥笑嘲讽是唯一的收获。不过从那时起我就暗自决定:这辈子再也不写入党申请书了。
凡是有标准的东西,都必须是可以量化的东西。而标准的制订又只可能是在顾及最大多数人的状况下综合考量的结果。——这跟科学一样,也是不分国界的。所以即使具有最自由的教育制度的发达国家却又普遍采用最无个性的规范化、标准化考试。总之,一句话:此事古难全!
中国的科技骗子何其多也!我以前总好把那些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民科级人物看成可怜的弱智。但现在我有了不同的想法。象唐吉.珂德式的人物只涉及一个人智力层面上的问题。而那些科技骗子却是地地道道的弱智兼道德败坏。一个民族有如此数量巨大的智力低下、道德败坏的“科技工作”者,也不能不说让世人叹为观止!……….
http://www.ecr-mh.cn/index.asp
gonewithwind:老师和同学未必就是聪明人,他们嘲笑你也不完全是党的结果。如果你因为这么几个人就做出了一个改变,有点草率了。
很有道理,必起韩寒之流,我高3的时候以及现在都认为高考是个很好的制度,一较为公正的评判学生的水平,二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三那段时间是个很刺激的时光,想想每个人都要为未来而奋斗而竞争,很像一场体育比赛。
虽然考得不好的人进不了大学是残酷的,但社会需要这种竞争,优胜劣汰的达尔文法则在社会也一定会体现。
非常怀念高考的日子,什么都不用做,只用用心学习,考好成绩,打败其他人就行了。如果能够再有一次多好。
国内高考作文允许出现正方反方立场的写作,50年内估计不大有可能吧
因为老师一直在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多数人都不会去想“光明前途,笔直道路”或者“黑暗前途,死胡同”
创新能力确实很差
补充一下:
教育的统一和单一、被教育的主动和被动接受,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禁止/失去创新能力
中学生物确实是要背的,不知现在如何
高考只不过是能够或多或少防止一点高校入学的招生不公正的手段而已。对于创新来说,多半是致命的。
语文高考这个形式可能是方先生比较喜爱的形式,也可能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但是这个好像不能得出“这么好的考试,”的结论。
怪不得看小方同学的诗歌味同嚼蜡,不知所云,为什么看海子的诗却让我那么兴奋?
可能是我没读懂,好我面壁.
啊 你已疲倦
那被人间遗弃的
上苍必定怜惜
迎接的白马飞奔而至
无数的天使
在你身后放声高唱
我觉得表达意象跟思想不能如此只有借代,因为那样会很空虚,而且会让人感觉无厘头,高考作文就一直让我们写这种东西.很无奈,所以,要想写旷世好文,就把语文课的很多东西都忘掉吧,拿起经典,跟大师去交流,我认为才是捷径.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