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也要靠科学

28 01 2008年
报载,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工作是加快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已在上海、浙江等地正式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据称“治未病”是中医的独特优势,在“治未病”中,中医的服务对象将由病人为主拓展为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领域。

“治未病”一语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是:“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 ...



“谢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的先驱钱伟长

26 01 2008年
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正在采访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不禁佩服其记忆力之超群,90多岁的人了,对年轻时代的事仍记得清清楚楚,侃侃而谈。由此才知道钱院士原来还是“谢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的先驱者。他是这么对记者说的:他是1946年回国的,48年的时候工资是15万金圆券,只能买两个暖瓶,怎么过日子?而他在美国的年收入是8万美元……

是不是钱院士口误,把8千说成了8万了呢?于是 ...



布伦纳的诺贝尔奖之路【图版】

26 01 2008年
(摘自《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2002年诺贝尔奖的化学奖由一位默默无闻的日本公司开发人员田中耕一分享,成了重大新闻,使他成了媒体的焦点。但是2002年获奖者中本该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是获得生理医学奖的南非裔英籍生物学家、现在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担任教授的西德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他是公认的当代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终于在7 ...



冷血的哺乳动物

23 01 2008年
生活在东非地下的裸鼹鼠早在1842年就已被科学界发现并命名了,但是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被发现是一种奇特的真社会性哺乳动物之后(参见《推测出来的动物》,本版2008年1月16日),它才成了动物界中的明星,近年来还在迪斯尼的动漫《麻辣女孩》中出演重要角色。后来发现在非洲鼹形鼠中还有达马拉兰鼹鼠也是真社会性的,夺去了裸鼹鼠的部分光彩。不过,裸鼹鼠还有一项特征仍然足以让它去角逐最奇异的哺乳动物的头衔:它是 ...


院士就应该是靠论文堆成的

22 01 2008年
一些评论家在评论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谢华安被举报论文抄袭一事时,大概觉得拘泥于一人一事境界太低,要借题发挥反思一下中国院士制度的弊端。据说谢院士是因为虽然在水稻育种方面有大贡献,但是由于理论水平低缺少论文,为了能选上院士才去抄别人的论文。于是评论家纷纷质问,评院士看论文还是讲贡献?“院士”是靠论文堆成的?有位院士也对记者说,现在每年产生数不清的学术论文,有多少论文有实在的价值呢?有的人也许所谓的“学 ...


克里克:改行改出科学奇迹【图版】

21 01 2008年
(摘自《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2004年7月28日,当代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DNA双螺旋结构的共同发现者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美国圣地亚哥逝世。克里克晚年在圣地亚哥的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工作,我曾经在该所做过博士后研究,与他有数面之缘,聆听过他的教诲,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辆挂着“ATCG”(表示DNA的碱基配对)车牌的宝马 ...



一张商业化照片

21 01 2008年
在《新民周刊》上看到这张照片,觉得奇怪:怎么以前没见过?什么时候在哪里照的?问了一下,说是从某个图库买的。有些报刊要报道我时会派专业摄影师来给我拍照,每个都主动说回去后要给我的邮箱发一份,但至今还没有见到有哪个实现了诺言,包括国外报刊派来的摄影师也是如此。

...



杨玉圣网站上假的“真名字”

19 01 2008年
听说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的两位教授把杨玉圣给告了,于是我去已有一年多没去过的杨玉圣的个人网站“学术批评网”看看热闹,果不其然,都是一些为杨玉圣辩护、攻击那两位教授的文章,点开几篇粗看了一下,作者署名:“庞一鸣(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史豪鼓”、“李华隼(南京财经大学)”、“钟正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申江(华东政法大学讲师)”、“金许成(南京财经大学)”、“梁欣(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看上去 ...


院士更应该有学术道德

18 01 2008年
福建农科院原院长谢华安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却被其两名同事揭发他用来报选院士的论文是剽窃别人的,署他的名字的学术专著也是别人写的。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据报道谢院士虽然只有中专学历,却培育出了种植最广的一种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母”。于是有些人评论说,谢院士对社会做出了这么大贡献,比那些只会发表没有实用价值的论文的院士强,本来就该当院士,可见公道自在人心云云。

选院士又 ...



推测出来的动物

17 01 2008年
人类经常被称为社会性动物,但是和蜜蜂、蚂蚁、白蚁之类的社会性昆虫相比,其社会性就不值一提了。社会性昆虫的成员不仅在工作方面有天生的严格分工,而且连生殖也分工了:只有一只“后”负责繁殖后代,其他的雌性昆虫则都丧失了繁殖功能,成为忙碌的“工作者”。这种现象称为“真社会性”。它是怎么进化出来的呢?

这些社会性昆虫有一个与其他昆虫不同的特征,它们并不是只生不养,而是花费了很多时间照料后代。因此,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