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更应该有学术道德
18 01 2008年福建农科院原院长谢华安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却被其两名同事揭发他用来报选院士的论文是剽窃别人的,署他的名字的学术专著也是别人写的。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据报道谢院士虽然只有中专学历,却培育出了种植最广的一种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母”。于是有些人评论说,谢院士对社会做出了这么大贡献,比那些只会发表没有实用价值的论文的院士强,本来就该当院士,可见公道自在人心云云。
选院士又不是评劳模、优秀企业家,是要看候选人在学术上是否有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的。如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了选院士的标准,那些搞基础研究、特别是搞纯数学研究的院士,是不是都该除名了?谢华安已因为他的育种成果获得了多项荣誉,当上了院长,为何非得再当中科院院士不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没能评上中科院院士,在袁隆平的育种理论指导下做育种的“杂交水稻之母”却评上了,是不是乱套了?
其实,谢华安事件的关键不在于他的学术成就如何,而在于他是否有学术不道德行为,以及有学术不道德行为的人是否能够当院士。我仔细核对过对谢华安的举报材料,可以认定他的确剽窃了别人的论文、侵夺了别人编写的专著。而《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的院士标准之一就是“学风正派”,院士必须有学术道德,可以说是没有异议的。但是,谢华安的问题在院士评选过程中就已向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局实名举报,他却还能顺利当选,不知院士工作局以及投票选谢华安的院士们,是否还记得院士章程的规定?
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学术称号,而且也掌握了较大的学术特权,本来在学术道德方面对他们应该有更严格的要求。但是实际的情形却相反。学风不正并不妨碍某些人被评为院士,而当上了院士,就像多了一层护身符,此前此后的学术不道德行为反而更难以被追究。虽然中科院院士章程、院士科学道德自律条例等多项规章都对院士的学术道德要求有规定,中科院还专门有一个院士科学道德委员会,但是从未见到它管过事。几年来有数十个院士被曝光有学术不端行为,有的情节要比谢华安严重得多,但是从来没有哪个院士因此受到处理。
有人认为像谢华安这样的院士候选人之所以会去造假,是不合理的院士选举制度造成的,板子不应该打在他的身上,而应该先去改变逼良为娼的制度。这是一种很容易迷惑人的错误观点。中国的院士制度固然存在种种弊端,有值得改进之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弄虚作假就变得合理了。我们要改变“逼良为娼”的制度,但是也不该因此就放过了“娼”,否则对“良家妇女”是很不公平的。袁隆平没能当上中科院院士的原因据说也是因为缺少理论成果,但是并没有人说他因此就去剽窃别人的论文包装自己嘛。
2008.1.16.
(XYS20080118)
赞成舟子“院士更应该有学术道德”的观点,但不赞成对谢华安先生院士事件的评价。
我同意“选院士又不是评劳模、优秀企业家,是要看候选人在学术上是否有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的”。但是,现今中国的院士重点并不在于其学术地位,而是对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岂是劳模、优秀企业家所能相比?大家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谢华安先生对中国杂交稻应用的贡献前无古人,也难后有来者,但在这之前水稻界这么多院士他却榜上无名,正常吗?至于与袁隆平先生相比,以袁先生没能评上中科院院士否定谢先生,我觉得是不公平的。袁先生对杂交水稻的贡献,从开始的三系到目前已开始广泛应用的两系,主要都是起了方向性引导的作用,应该说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但他的应用性成果并不突出,他应该是科学院院士而不应该是工程院院士,问题是,不同学科学术水平难以比较,可能因为他没发表所谓高档次的论文,在当时的情况下得不到承认,无奈转报工程院院士。谢华安先生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贡献大而学术水平不突出,故多次申报工程院院士,最后却无奈转报科学院院士。这段时间我们业内人谈起来,也说袁先生和谢先生的院士头衔应该倒过来,但这能怪他们吗?
我同意“我们要改变“逼良为娼”的制度,但是也不该因此就放过了‘娼’,否则对‘良家妇女’是很不公平的”。但是,我们起码要正视现今中国的现实。谢华安先生被曝光的论文和编著确实有违学术规范,但这种行为在现今中国学术界实际上属于什么类型的行为呢?象谢华安先生这样的人物上院士真得对‘良家妇女’很不公平吗?如果中国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还有其他的这个那个高级学术称号的人物都能实实在在的做些事,中国学术界也不会变得现在这样乌烟瘴气了。
另外,对“福建农科院研究员”的一些说法我个人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最典型的是昨天新语丝刊登稿件中所讲的有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的说法,农业部每年会发布前二年度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数据(如2007发布2005),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品种都包含在内,用一些模凌两可的说法来支持其论据给我的感觉是搅局。
杂交水稻之母是个男的……
以前的院士好多就是学术不道德,他们肯定不会拿学术道德来衡量新的候选人。
我非常同意方先生的观点。我认为,两院院士首先应当是学术道德的典范。在学术界,他的示范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尤其,对年轻的学者。而,我国一些两院院士的学术道德水准实在让人汗颜。
见smy119110的新浪博客文章《学术腐败之揭露》和《小小百姓眼中的工程院院士》。
TO:闽汉
中国官场血统、基因已经牢牢控制了政治经济及学术所有层面,所以不要幻想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会是例外。老方没可能从根子上影响现状,那么从谢华安事件这一具体事例出发对肮脏的科学界做一些冲击有何不可?有何不公平之处?
现在人人知道这一屋子‘淑女’里混进了不少婊子,你的意思就是说既然都有那么多婊子了,再多一个也是理所应当,不让门外这个婊子进去就是对天下女人的不公平,是不是?告诉你,要说不公平也仅仅是对这一个婊子而言罢啦,与天下女人何干?既然当了婊子,请千万别再计较别人不给你立牌坊。
‘劣币驱逐良币’是中国最悠久的传统之一,当一个又一个婊子立起了御批金字牌坊,真正的节妇又往何处安身啊,呜呼中国!
我始终主张求真务实,重视实绩。文章做得再多再好,对社会没有甚至根本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这样的文章没有也吧!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需要的是那些做实事的人,并不应该需要那些本不能很好地务实而整天用一些不切实际的文章来包装自己,使其成为这个院士,哪个专家,最终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我是从事人体经络研究的,深知通过解决人体经络问题人的健康问题就有希望能够得到解决。如癌症、肿瘤、帕金森、心、脑血管等方面的问题,单纯靠医药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哪怕是全球最著名的医学专家也不可能真正能够解决人的健康问题。有些癌症、肿瘤患者如果要是做手续,可能连手续台都下不来,要是用一些经络健康方法或许还有可能让癌症、肿瘤患者恢复健康。
6楼的脑袋被门挤了
真是“佩服”6楼的!
唉!
如果谢华安都不够工程院士,还有别人敢说自己够格吗?照现在的要求,爱迪生在中国也当不上工程院士.(没听说他写什么高水平论文,电灯丝实验了上千种材料,也属于笨办法)
在科学史上,类似博主这样的”卫道士”把持科学最高殿堂,以所谓”标准、资格、道德”排斥真才实学的人的事例屡见不鲜.欧洲19世纪就有,中国明代的李时珍就被挤出了太医院.”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如果杂交水稻能够真正世世代代为民造福,老百姓会永远感激他们,谁记得几个所谓的院士的名字.
爱迪生确实不够资格当院士。院士的头衔就不是为这些人准备的。胡主席温总理为民造福,但他们同样不能去当中科院院士。
TO博主:
“谢华安已因为他的育种成果获得了多项荣誉,当上了院长,为何非得再当中科院院士不可?”
你真是“大方”,类似杂交水稻这样造福全人类子孙万代的功绩,随着时间流逝,它的影响可能越来越大,岂是几项“荣誉、院长头衔”所能对等的。
博文斤斤计较:袁隆平提出了育种理论,偏理论,似乎应该当中科院院士而不是工程院士。我看两院早应该把两个院士头衔送到袁隆平谢华安的家门口,否则就是不作为。
TO博主:
“谢华安已因为他的育种成果获得了多项荣誉,当上了院长,为何非得再当中科院院士不可?”
按照博主的理论,谢当院长都不应该,一个搞技术的人怎么适合干管理。
To 网友
按照你这个sb的理论,我们今年该给老谢发一枚奥运金牌。
现在大学中学生在考试等环节诚信度较低,可能也与高一级学术机构做假成风有关。如果真的如文所说有做假行为还当院士,那下面的学生可能觉得抄袭是自然的事了。当了院士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是不讲标准的,一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把天下所有的标准废掉。
老谢的成就和水平够不够入选工程院院士是一回事;他够不够格入选科学院院士则是另一回事;他抄袭他人论文数据违背科研道德从而丧失入选资格又是一回事;这些判断过程都涉及标准的问题。楼上这些完全无视标准的老谢粉丝代表了中国人的普遍是非判断逻辑,出现这样一场争论一点都不奇怪。
地球上科学界里的主体(当然不包括中国)是苛刻地遵照某些规矩办事的,很机械,很傻,很教条。中国的游戏规则则要灵活机动得多,真的让中国人很长脸,老谢的当选也算其一吧。
‘天下文章一大抄’是中国人历来引以为荣的传统,聪明的中国人在侮辱自己的同时试图把天下人一同拉下水,不过,只需稍稍走出国门几步路,看看韩国人是如何对待黄禹锡的,就应该知道所谓‘天下一大抄’不过是天下中国人最应感到可耻的卑劣秉性而已,跟别的‘天下人’是拉扯不上什么干系的!
14楼supernova也说得好,照你们这些混帐逻辑,既然老谢的米养活了天下人,真该给老谢发几枚奥运金牌,甚至于封他个‘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大概也不为过啊!
同意changer5说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肯定是糖衣炮弹造成那个没本事的人当上了什么院士。这群选举的人都是接受好处或接受过玩小姐了吧!哈哈哈。袁隆平当不上,天下谁也不配!!!
院士总应该学术品德端正吧?没有学术道德,你让他成为一个学术楷模?我看你是谢请来的托
To 9~12楼:
如果让学生或者社会公投的话,谢无论如何都没资格当选为院士,院长的乌纱帽都应该被拿掉。这种没品德的人有何资格管理一个院?当然他有技术,有成果,我们按功论赏,但有错误也应该给与惩罚。不能因为有功就忽视他的错误,也不能因为有错误而否定他的功劳。
中国人就有这种毛病,常因为某个人的一时的功劳而盲目崇拜他,甚至他犯了大错误也视而不见还给他找理由。
我是一名学生,我对高校里的教授等头衔下的学术腐败者看得多了,现在教授很多不仅学术腐败还去召妓(新闻报道了很多)。中国的学术氛围早该净化一下了,否则中国的科技何以发展?
愿中国多一些方舟子这样的人物,愿中国多一些看事明了,有正义感,疾恶如仇的人物。
回复:方舟子,院士更应该有学术道德
中国的教育科研体制与教育科研自身的规律性相违背。回顾历史,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和人才辈出的时期,往往是国耻之时、沦丧之际,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之所在,也是我们民族可悲的一面。莺歌燕舞、太平盛世,往往就是文化没落的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应该改变这一历史。
看看当前中国教育科研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能不让人忧虑。国家花费了大量的投入,非旦没有达到激励教育科研发展的目的,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反而可能造成了极大的扭曲。人们将学术上的职称当成了官本位的重要筹码,“党政一体”成为了“党、学、政一体”。
国际上(包括香港、台湾)的高校,中层领导(如系主任、院长)往往是“兼职”的,“兼职”是指他们的主要工作不是行政管理,而是学术研究。校级领导(尤其是正校长)主要是 “专职”的,“专职”的含义指他并不需要具备高的学术水平,而主要是处理各种关系。将国际上著名高校与我们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比较会发现,他们的领导远远没有我们的领导面临那样复杂的激励问题。国际上高校的主要激励机制(如评职称、“评级”,评级我们是新近发明的)沿袭了几百年,是一种“自然法则”。一般说来(不敢保证100%,但起码也有95%以上),在晋升副教授(on tenure track,tenure即无固定期限)时,需要提供3篇成果进行同行评议,并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评不上则要重新开始,并且往往还不允许在本校重新开始。这样严格的制度,没有人会争着要去晋升副教授(或是什么名额有限),看到的都是希望延期申请(但这往往也是不允许的)。晋升正教授则不需要那么严格的审批程序,但在本校晋升的机会却不多。但是,有一点却是很重要的,晋升了正教授,收入并不一定提高,工薪和晋升正教授并不挂钩(收入有另外一条线。)国际上的高校决没有什么教育部新搞的14级专业职称,而就是两级:副教授、正教授。
对于学术人才,国际上有很健全的人才流动制度和人才市场机制。学校(院、系)在聘用和引进新的教授时都进行认真的学术评议。正教授往往不是通过在本校晋升,而是通过引进得到。而且,引进人才是随行就市,工资可能高于本校原来教授。
国际上高校这一套激励机制在中国实施肯定有一定的困难和缺乏必要的条件。但是,这是一套“自然法则”,是“科学”的。必须看到,中国在人才市场化(这才是一个重要的人才激励)方面,受到一些限制,如住家的流动性。但那些并不是实质性的限制,主要的限制是人为造成的,即高校管理制度造成的。
To 13楼
你怎么知道搞技术不适合做管理?!
是否适合搞管理,这个有人评判,需要综合考虑管理水平和威望等因素
是否适合当院士,也需要评判,需要考虑的或者说标准是有的,主要是学术水平
腐败渗入到每一个领域。其实也不值得奇怪,但是这样的腐败被揭发出来之后,得不到处理,着实是匪夷所思,极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