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02
2008年
1. 中国是不是正在成为一个科技大国?在哪些领域特别突出?
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科技大国,不过近年来在某些技术领域,例如生物技术、航天技术领域,有很大的进步,正在拉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仍然相当落后。
2. 为什么发展得快起来了?是得到了更多的政府基金帮助?还是有了更多的好的研究员?
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政府投入的科研基金的绝对数目增长了许多,虽然很多都被滥用、浪费 ...
评论 : 18篇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7
02
2008年
《扬子晚报》登了一则新闻《老汉换心后”变”小伙 老伴不满要离婚》
http://news.163.com/08/0206/03/4405J9QT00011229.html
一名读者询问我对此的看法。其实我在2004年写的一篇文章《记忆岂能移植?》已谈到这个现象,收入《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一书(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2004年11月8日 ...
评论 : 8篇评论 »
分类 : 科普文章
4
02
2008年
胎儿体内是无菌的,他们在出生过程中,被母亲产道内的细菌“感染”了。就算是剖宫产的婴儿,在吃第一口母乳时也会被细菌感染——母乳中含有一百多种细菌。外界的细菌还能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婴儿体内。最终,一个人的肠道内会生存着500多种细菌。
不过不用害怕,这些细菌在通常情况下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例如肠道中的某些细菌能合成维生素K被人体吸收、利用。这些有益健康的细菌是偶然进入体内的。我们能不能有意识地 ...
评论 : 54篇评论 »
分类 : 保健骗局
3
02
2008年
(2007年7月27日答丹麦《周末报》(Weekendavisen)记者电子邮件采访。原文为英文。下面是译文和原文)
问:在你帮助揭露的科研造假中,你认为哪一起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答:自2000年以来我们已揭露了大约700起科研造假,很难从中挑出一个最重要的。“核酸营养”骗局可能算得上。它是我们揭露的事例中第一起获得了媒体广泛的报道(包括国内和国际媒体。著名的美国《科学》为此发了一篇 ...
评论 : 7篇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2
02
2008年
(为《中学生天地》“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报道而写)
同学们之所以在从事研究性学习课题时出现一些困惑,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因为不是十分清楚它的目的,把目标定得太高,抱的希望太大,在现实中就很容易失望。从事研究性学习课题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而不是要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发明。想要在中学阶段就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发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在这项 ...
评论 : 9篇评论 »
分类 : 科普文章
1
02
2008年
2007年年底,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发出“2007年第1号”通告,通报对三起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审议结论与处理建议,在媒体引发了强烈反响,复旦被认为有勇气“自揭家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是在2005年才成立的。国内其他高校、研究所大多没有类似的专门委员会来接受对本机构人士学术造假的举报。即使学术造假的指控通过其他渠道(例如网络)提出,校方也基本上不予理睬,任其自身自灭。复旦大学的这一做法所赢得 ...
评论 : 6篇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31
01
2008年
【方舟子按:《新闻晨报》、《法制晚报》的报道是用机器翻译的吧,不然“裸鼹鼠”(naked mole-rat)怎么成了“裸克分子鼠”?英文的mole是“鼹”(俗称鼹鼠,其实不是鼠)的意思,因为裸鼹鼠的形态和习性都像鼹,所以有这个名称。Mole还有一个意思是化学单位摩尔,也就是“克分子”,长着一颗人脑的译者怎么也不该选这个意思吧。mole还有一个常见意思是痣,怎么就不翻译成“裸痣鼠”?也比“裸克分子鼠 ...
评论 : 6篇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30
01
2008年
裸鼹鼠其实并不全裸,在它们的身体两侧,从头到尾长着大约40根像猫的胡须一样的长毛。它们并不是皮毛的残余,而是对触觉极其敏感的触须,触动其中任何一根触须,都能让裸鼹鼠把头伸向刺激点。裸鼹鼠终身生活在黑暗的地下,眼睛派不上用场,就是靠这些触须来辨认方向的:前进时,摆动头部,后退时,则摆动尾巴,都是为了让触须触摸到隧道壁,就像我们在黑暗的地道中用手扶着墙壁走一样。它们的眼睛高度退化,几乎完全丧失了视觉, ...
评论 : 9篇评论 »
分类 : 科普文章
29
01
2008年
市场上那些有显著疗效的“中成药”,其实是伪中药。它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开(标明)或偷偷地添加了西药成分,常见的有降血糖的“中成药”添加格列本脲(即优降糖)、感冒药添加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失眠药添加艾司唑仑(即舒乐安定)、壮阳药添加西地那非(即伟哥),起作用的实际上是西药成分。另一种则是把用来提取西药的原料粗提一下当作中成药卖,起作用的实际上还是里面原有的西药成分。北大维信生产的在1996 ...
评论 : 69篇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28
01
2008年
报载,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工作是加快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已在上海、浙江等地正式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据称“治未病”是中医的独特优势,在“治未病”中,中医的服务对象将由病人为主拓展为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领域。
“治未病”一语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是:“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 ...
评论 : 38篇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