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03
2008年
中国的小学生也真够可怜的,他们不仅有着世界上最沉重的学业负担,还必须承担拯救那些日益衰落的传统文化的重任。先有教育部要求小学生学“革命样板戏”,后有毛委员提出提案要在小学设置中医药课程,现在又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提案,建议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我不知道这些文艺明星自己是如何地“知晓繁体字”,以我对某些明星的了解,他们恐怕是连简体字都不怎么知晓的。当然,这 ...
评论 : 45篇评论 »
分类 : 文化杂谈
16
03
2008年
(按:“珍奥,你健康,我自豪……”珍奥的广告再次上了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嘲弄消费者,特重发旧作。但愿这篇旧作不必一年年地重发下去。)
我并不爱看电视晚会,但是近年来对央视的“3·15”晚会却是必看,很大的一部分兴趣来自于想看看“珍奥核酸”的广告还会不会在这个晚会上出现。
最近有人说我在宣扬“保健品无用论”,其实我并不对所有的保健品都一棍子打死。我不能容忍的是那些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的 ...
评论 : 25篇评论 »
分类 : 保健骗局
14
03
2008年
近日《科技日报》刊登了一篇长篇报道《谁赋予了金字塔神奇的能量?》,介绍几十年前的一项“新发现”,金字塔的几何图形具有神力,奇事多多:“尽管金字塔内非常潮湿,但尸体并未腐烂”、“猫的尸体竟然变成了木乃伊”、“刮胡子刀片放在金字塔模型内,没变钝反而变得更锋利”、“把肉食、蔬菜、水果、牛奶等放在金字塔模型内,可保持长期新鲜不腐”、“金字塔模型成了治疗许多疾病的医疗器械和灵丹妙药”……为了解释这些神秘的现 ...
评论 : 28篇评论 »
分类 : 科普文章
14
03
2008年
今天读到了这篇号称“中药复方治疗机理获得了国际医学界的肯定”的论文预印本(还未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网站上登出,可能登在下一期),下面是一些发现:
一、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陈竺、陈赛娟夫妇,为陈竺以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身份供稿。《美国科学院院报》对院士来稿(每人每年限4篇)或推荐稿(每人每年限2篇)授予特权:无需像其他学术期刊一样在收到来稿后经过同行审稿再决定是否发表,而只要求在投稿的 ...
评论 : 7篇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13
03
2008年
新华社刊发的报道明显是一篇推销中药“复方黄黛片”的关系稿、假新闻。在最新一期(3月1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报》以及3月10日提前在其网络发布的论文中都找不到这篇“我国首次用现代方法阐明中药复方治疗机理”论文或评论。能够检索到的陈赛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最新论文登在2月12日出版的这一期,是一篇研究白血病的基因突变的论文,内容与中药毫无关系。近年来陈赛娟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论文都 ...
评论 : 15篇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13
03
2008年
养乐多:到底打的什么牌脚踩两只船 广告夸海口
2008年03月10日江南时报
本报记者 吴纪攀
“让肠道保持通畅,抵抗力更好,百病不来找。”近日,南京市民华先生在公交车内的平面广告上看到这句广告词后甚感疑惑,“什么药有这么神奇,能让人百病不侵?”华先生定睛看后,原来这只是一种名叫“养乐多活性乳酸菌饮品”(下称“养乐多”)的饮料。饮料竟敢夸下如此海口?华先生致电本报反映,希望记者进 ...
评论 : 4篇评论 »
分类 : 保健骗局
10
03
2008年
方舟子、葛剑雄谈“华南虎”上两会
2008年03月08日腾讯嘉宾访谈
视频见(用IE看):http://news.qq.com/a/20080309/001711.htm
(文字记录不全)
主持人曹景行:“两会三人行”,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华南虎的问题。
曹景行:还有必要问我“华南虎”是真的吗?!
来自武汉点击查看武汉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的网友问我一个问题,曹先生,到 ...
评论 : 7篇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8
03
2008年
(摘自《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2002年五月,美国当代最出名的进化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因患癌症病逝,享年60岁。他在学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和埃尔德里吉(Niles Eldredge)共同提出“间断平衡”学说,认为生物的进化模式是一个旧物种在长时间的稳定后,在短时间内出现新物种。他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近30年来为 ...
评论 : 16篇评论 »
分类 : 科普文章
5
03
2008年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出了两个都在其专业之外出名的“首席研究员”,一个是“打虎专家”、首席骂街研究员傅德志,另一个是“环保人士”、首席造谣研究员蒋高明。今日再揭首席造谣研究员造的一个与我有关谣言。蒋高明在其博客上发表的文章《向权力诉说真理》中称:
“著名人士方舟子在回答《纽约时报》记者提问时说,‘该环评报告无法公示纯属法律原因。那些公开信签名者应该知道这个法律问题,因为他们中的有些人(例如蒋高 ...
评论 : 24篇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3
03
2008年
诺贝尔和平奖、文学奖的颁发经常引起争议,但一般认为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还是比较名副其实的。其实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错过了该得的人,或错发给了不该得的人也屡见不鲜。即使是那些公认该得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其学术道德也不是无可指摘的。1923年因油滴实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文科生可能会对密立根油滴实验感到陌生,但是理科生在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都学过甚至在实验课重复过 ...
评论 : 18篇评论 »
分类 : 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