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蜗居者的数量何止数百万

2010年7月12日

看到过新闻上的一个说法,认为我国蜗居者的数量达到了数百万。

说到蜗居,我不知道有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如果没有,是否人均居住面积小于4平米可以成为一个指标?当然,你也可以定义为3或者5。

如此定义之下,中国蜗居者的数量何止百万!

我想每个人都上过学,而且有相当一批人上过大学,在大学里,你的平均居住面积是多少呢?

我上了三个大学,好像在三所大学的平均居住面积从来没有超过过5平米,大学时则不超过3平米。

可是,大家不会去把大学里的在读学生算上,思索原因,应该有如此几点:

1,都还在求学阶段,对生活的要求很低

2,都还没开始挣工资,即便是3平米也是学校集中给的,不是自己租的(当然,现在的学生是自己租的了)

3,以后他们前途远大,求学期间蜗居一下也是应该的,可以忽略。

 

而我在高中期间也是住校的,那个时候,接近40个同学住在3大间房子里,那蜗居得只有更厉害。

所以没有把学生算进来,其实多是因为学生不是工作,觉得他们艰苦点是应该的。

用句再难听一点的话说就是:学生受罪是活该!

好听一些的解释则是:学生需要集体生活,8个人一间房子,可以加强交流,利于成才。云云——

其实,我们可以做做横向和纵向对比,看看以往的学生和境外的学生会怎样。

纵向对比会罗嗦一点,我们只有民国期间的大学生可以做参照。

横向稍微好一点,如果考察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学生宿舍。实际上,多数情况是:学校提供宿舍,一人一间的那类,也有2个人一间的情况,3人以上的情况就罕见了。而且尽管人数不多,可是宿舍房间的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提供的宿舍数目一般是不够的,未申请到学校宿舍的只能社会化解决了,在我访问香港、澳大利亚、南欧某国时都体验到了社会化解决的具体做法。甚至,在澳大利亚时,我的房东老阙每每骄傲于他的6套房子每次都可以一天没有耽误地把每间房子都租出去,深为自己的租房效率感到骄傲。

而我国的情况呢?除了中国科学院的居住条件尤其不错外,各大学里有些市场化的租房情况还不错,也就是说高房租的房子里有空调和卫生间,但是一般宿舍依然是多人一间,里面除了床和一张简单的桌子凳子,其他啥都没有,上厕所也需要跑一段才行。

埃菲尔铁塔:俯瞰或仰视

2010年7月12日

如果问法国第一象征是什么?我会回答埃菲尔铁塔。正如有人问澳大利亚的象征是什么,大家一定悉尼歌剧院一样。事实上,悉尼歌剧院是个失败的建筑业项目管理的例证,我曾经专门有文章论及它(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1319)。

而埃菲尔铁塔呢?它在项目管理上并没有什么失败的地方,但是,整体上说,把这么一个钢铁怪物立在那里,是个设计思想上的失败和实际结果上的成功。

笑话里说,美国某石油大王来到巴黎,指着埃菲尔铁塔对儿子说:“孩子,法国人做事就是不靠谱,他们那个油井已经立了好几年了。”“可是,”他补充道,“到现在这个油井都没有打出一滴油来”。

这样的笑话很象法国人专门拿来讽刺美国人的,正如美国人也有类似的笑话来讽刺法国人一样。

在法国,如果说哪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是个“真”东西,那一定是大家理解错了。相比于实际价值来说,法国人似乎更加在意纯“象征意义”。

巴黎一度是音乐的天堂、美术的圣地、科学的园地、文学的殿堂。也所以,巴黎的各类博物馆、音乐厅多到难以胜数,德国的音乐家,西班牙的艺术家,波兰小姑娘玛丽(后嫁给法国人居里)都纷纷来到这个伟大的城市寻找自己的梦想,而有趣的是,大家似乎都还能找得到,也许这就是巴黎真正伟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笑话里的美国人难以理解法国人的浪漫情怀,正如法国人开始时无法接受贝聿铭为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一样。事实上,法国人开设时也没有试图理解埃菲尔铁塔的设计理念。

不过,既然立在那里了,慢慢也就眼熟了,不接受也得接受了。

这是我对埃菲尔铁塔和玻璃金字塔最后为法国人接受的一个解释,而且,我觉得这个解释更接近真相。

中国人开始也没有接受天安门广场边上升起的巨蛋——国家大剧院。可是,今天,当我们从玻璃上有水流着的地下走入国家大剧院的时候,想起当年那一争执的同时也会为这个巨蛋之大而不禁感慨。

在那样的地方,其实立一个无论怎样的建筑,都会让人惊叹和慢慢接受。当天安门广场附近再建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建筑,不久后大家一样会接受它。中央电视台的大裤衩(更难听的话是:主楼是一个撅起臀部的女人而配楼是一个男性阳具)立上之后,大家吵吵两天,不也就这么回事了吗。

科研方法论:“现代应急”暑期课程班第一课

2010年7月12日

【我也知道,以我现在这样的年纪,是不适合谈科研方法论的,最好是70以上的老学者,并曾经在3-5个学科方向中游刃有余,最后来个总结比较恰当。

可是,我是个有话憋不住的人,所以,虽然资格还欠缺30年,资历还欠缺2-3个学科,却要大着胆子来谈谈科研方法论的问题了。】

以下是这第一节课的简单目录:

一、科研方法论概述

1,推广式的科研——最常见的科研模式

1.1) 从1到N。数学上比较常见,当然,在数学上也有例外,那就是低维拓扑反而比高维更难
其扩展形式还包括从N到N+M:最初考虑了N个因素,然后推广到N+M个因素的分析上

1.2)由此及彼:一个方法起初应用在A领域,可以考虑用在B领域;或者一个领域的不同方面。

比如,我经常讲的AHP方法可以用在工程投标方案的评价上,也可以用在相亲对象的选择上。

1.3)由内到外,从表入里,从大到小

2,验证式的科研——理论实验兼有学科的科研模式

2.1)从理论模型到实验证明
吴健雄的实验验证杨振宁、李政道的理论
利用傅科摆证实地球自转
相对论的被证实

2.2)从一个理论假设到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以发现是否有案例支持或者反对这一假设
最典型的例子如:霍桑实验

3,问题驱动的科研——理学中典型的科研模式

典型如哥德巴赫猜想。

4,探索驱动的科研——偏重实验学科中的典型科研模式

4.1)模糊的目的
4.2)多样的尝试
4.3)未知的方法
不少实验类型的学科都采用探索驱动的科研

5,逻辑驱动的科研——数学与哲学学科的典型科研模式

5.1,逻辑学自身
5.2,数学的多个方向
5.3,理论物理学
5.4,计算机科学

6,最高层次的科研:解决思维方式问题的科研,提出方法或方法论

复杂如:Fuzzy理论
简单如:AHP方法,Delphi方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

7,最低层次的科研:做作业式的科研!

二、渐久渐长:横向时间拆分式的科研方法论

三、渐难渐繁:方法升级换代式的科研方法论

四、渐细渐低:纵向空间组成拆分式的方法论

五、渐多渐全:维度角度增加增强式的方法论

六、渐深渐高

方鸿渐的人品不差呀,咋老拿他说事?!

2010年7月12日

自从《围城》变成电视剧,方鸿渐的名头就响了起来。

当然,这里稍微自傲一下,俺们是在电视剧拍前就看了这本书,当时惊为天书。

事实上,方鸿渐自己从来都没有拿克莱登大学的学历说过事,所以开始弄这个文凭,也没有很明确的套利目标,只是要给自己未过门就死去的未婚妻的老爹老娘花的欧洲学费一个交代罢了。

他一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个丈人却在报纸上进行了大肆宣扬,登了半版广告。当他看到自己的假博士和人家苏文纨小姐的真博士出现在同一张报纸上时,很是羞愧,当时的苏小姐还安慰了他一下,说世俗的人都这样,别在意。

他因为这个克莱登大学获利的第二次也是完全不知情,他的情敌为了把他弄走,以克莱登大学的学历为他在三闾大学谋了一个副教授的职位,他接到聘书时还稀里糊涂的。

后来,三闾大学让填表时,他自己还扭扭捏捏地不好意思填这个克莱登大学。而那边那位取了俄国太太冒充美国人的韩学愈先生却是毫不客气,相反,因为这个克莱登大学自信得很。

所以,方鸿渐的人品不差。

大家现在一举例子就喜欢举他买的那个博士学位,可是,殊不知,人家小方根本没有拿这个学位到处去骗,至少没有主动去骗,除了第一次,他还觉得只是给老丈人一个交代罢了,那是项目结束后的一个说法,而不是准备进行的一个个骗局的新起点

方舟子揭唐CEO假学历案的一个并不搞笑的版本

2010年7月12日
 

其实,最近方舟子揭露的一位国内IT界著名唐CEO的学历造假案反应了改革开放之后长期形成的猥琐男荣耀“归国”的常例。

看到网上很多为唐CEO辩护的话,都是说什么唐CEO对于IT的贡献如何如何大,比五百个(甚至两千个)博士硕士都大多了,要看人家工作的效果,何必以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假博士事件来侧面攻击呢?

我天朝国民(哦,对了,是某些)古老得乃至腐朽的“成王败寇”念头依稀可见矣!

对于真相,我天朝国民从来认为不重要,我们在意的只是结果。

我汉朝之高祖斩白蛇起义(历史真相估计是小时调皮,撒尿和泥,用水果刀顺手杀了一条泥鳅),我明高祖做小和尚是体察民情不是自卖出家,等等,帝王将相的传记里大多如此记载,当然,汉高祖如此伟大,他怎么也不会是什么镇上的小痞子呀,而是从小就有宏伟大志的高尚人士,天天在学习雷锋好榜样。虽然后面有杂剧用《高祖回乡》的臆造剧来污蔑高祖,也无法抹黑高祖的纯洁和光辉的青年形象。

在我朝,非但高祖这个最高层次上的人最后是伟大的,其发展过程也一概光辉,就连我朝稍微有点名声的人也是如此。君不见,只要在Nature,Science上有几篇文章,那就不管其曾经多么造假获利,都无所谓,我们习惯于只以成果论英雄。

什么,你这个人竟然指责这么伟大的人曾经造假?

那么,你有本事也用假东西换一个啥荣耀出来?或者,你弄篇NATURE,那么有10000个假都可以原谅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让人不禁咂舌。

所以,中国人(对不起,又忘了写“某些”)对于真相从来都没有兴趣,只愿意看结果。

这不就是典型的“马基雅维利”吗!看来,我国盛产这玩意儿可比“马基雅维利”那个国家早多了,也厉害多了。就如高斯定理里原本有一条覆盖了中国剩余定理一样,其实,“马基雅维利”那点政治头脑完全可以被我天朝的思想完全覆盖,他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创新,只有对我们拙劣地仿造。

糟糕的是,原来我也曾经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过什么“卡拉OK打分机是唐CEO的专利”等等,这样的事实也在被继续揭露出是假货,那么,先生您的真货究竟还有哪些?我等肯定是不知道了,也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才明白。

当然,很多人绝对不在意这个所谓真相。也所以,在天朝,只要你最后取得了成功,过程任你如何龌龊,都没有关系。这也正是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的一个原因,大家知道这些东西只要最后能成功,没有人会计较过程的不正当性,偶尔有个把去计较的,都属于“心理扭曲”的人。

 突然想给唐CEO支上一招,如果说那自传性质的书“不是我本人写的,我一个字都没写,完全是某些利欲熏心的枪手给我故意抹黑”呢?能否算做一个危机公关策略呢?

正如我们的教授申辩的:这杰出那优秀啥的名号其实完全不是本不合条件的我本人一定要申请,而是T大学自己决定给我申报,我因为随后一定要去T大学工作,哪里好意思事后拒绝或为此迁怒呢。

最近也看到很多论调说某教授在声称“全职回国”时虽然没有全职回国,可是,3年后人家还是全职回国了嘛,何必再拿以前的一个谎话扭着不放呢?!而且,谁小时候没尿过裤子?!

我还是有点忍不住,乐了。对于一个家里已经有少年儿童的教授来说,我们看3年前的他还是应该视作一个还尿裤子的孩子?认为他现在不尿裤子已经是很大进步,大家应该看他现在的不尿裤子而不是42岁的时候还尿裤子的情形。

这样下去,以后您老人家再义正词严地说话,别人只能当做笑谈了,即便您曾经牛到在总理面前说过话也好,在什么什么T讲演过也好,在你侃侃而谈的背后,有一条尾巴正在伸出您的后裤腰,就这样您还能严肃得起来?!如果能,佩服您的脸皮;如果不能,那就让大家权当笑谈吧。

其实,42岁的男人真尿了一回裤子也没有关系,大家指出时您认了帐就是,大家要求的无非一个实事求是而已,道歉之后,大家只有更尊重你【尽管还是会有人鄙视】。难道硬撑着永远不道歉大家就会更尊重你啦?!

网上不吵架的人是谁?

2010年7月12日

网上一吵架,广州的老曹就乐,说冷清了不好,热闹好。

我知道他也顺带着夸我们家四岁娃娃陈热闹呢,不过他也许真喜欢风起云涌的气息。

就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谁不吵架?哪类人不吵架呢?

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不吵架的人有什么基本特征?

哦,我找到了一个特征,那就是网上的女士基本不吵架,显然,在网上,女士的修养明显要比男士们强很多。

看看俺们常去的科学网上的女士有哪些位呢?按照SCI论文总篇数排名,如下:

1,迟菲

2,王海辉

3,关燕青

4,李霞

5,刘红

6,马丽丹

然后再按照近五年发表SCI论文数量排名,还有:

7,吕秀齐

8,孟羽

再按照SCI论文篇均引用数量排名,则还有:

9,吴渝

10,彭春艳

11,颜宁

12,吕琳媛

13,梁进

14,陈国文

15,陈俐

16,曹丽

此外,还有我比较熟悉的罗帆教授,广州的刘晓瑭教授、潍坊学院的王春艳博士,活泼快乐的刘雯小丫头(突然发现所有文章一夜消失了)等。

这列出的这些位女士,也不见得都没有吵过架,至少颜宁女士曾经因为她老师的事情到我地盘上叫过板。为了自己老师而强自出头,我理解,所以对挑战者的回应也还算客气,对她的老师那就相当不客气了。刘雯也做过批评,不过没有招来反批评,呵呵。

其他诸位,马丽丹似乎有点小脾气,可是我没有太大印象她究竟对谁发过火,一般都是对着社会现象说话,没有针对具体谁。

丫头看似山东人,可也只有山东的豪爽,所以即便别人不断地无礼戏谑她,她也不以为意,把我们山东女士的光辉形象再度光辉了一些。

我注意到,吕秀齐老师因为“国家的航”延误且在改变地点落地也不主动谋求被延误者的谅解而抱怨过,也是娓娓道来,有理说理,也没有对哪位具体人物发火。

而科学网的男人们呢?!!!!!!!!!!

您说,究竟哪位男人是没有和别人吵过架的呢?估计您拼命列举出来的人数都在个位这个量级上。

【再一次地不完全归纳结论如下】

网上的男人们火气太大,今年中国似乎温度也高,大家都消消火,别引发火灾才好。

俺从应急管理的角度劝诫道——

吴飞鹏同学说错了

2010年7月12日
 

   不时去大漠孤魂老吴(吴飞鹏)另外一个窝里去踅摸踅摸,有时候也能咂摸出些别样的味道来。不过老吴最近的文章有细节好像是不对的,人家“千人计划”是要海外正教授,副教授好像是不考虑的。这样显得多“高端”啊。

   先引老吴文章全文,再做批驳。这家伙用了让人看着很累的楷体,实在不是个好习惯。王进兄在写足球N部曲的时候,开始也用了楷体,后来俺们说看着“累”,王老师抓紧从善如流,改成了宋体,不过估计老吴不见得会听俺的劝,要不他咋就会出走了呢?

   以下这个难看的楷体就是老吴最近的文章(http://cwufp.blog.sohu.com/155805131.html),版权没有,传播不究!

   10多年前,为了解决国内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人才”和“一流人才”短缺的问题,中科院和教育部先后推行了引进国外优秀人才的计划,分别是“百人计划”和“长江学者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一流学者”被吸引回国。但是,突然有一天,有人说国内没有一流学者,“一流学者”在国外,而且言之凿凿。于是乎,中央又推出“千人计划”,条件更优惠,给钱更多,给官位更高。条件也更高,那就是北美副教授以上。

    作为年轻人,不管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还是在读的研究生,如果想从事科研这个职业或者希望在大学当教授,看来不出去一趟,尤其是不能混到北美副教授以上,在国内几乎没有出头之日,不是在国内大牛们手下打一辈子工,就是早点改行。

    只要你不出去,你就和在国内爬行的很多学虫一样,干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因为没有硬指标可以让你得到破格,也没有任何一项政策让你获得实际的好处,您就忍着一格一格的爬吧。工资不高,买不起房子,养不起老婆孩子。这个不是无解的难题,而是有解的。

    这个解就是离开这个国家,在二十七八岁到四十来岁这段最美好的时光贡献给北美。在那里,会能够得到公平的评价,获得认可。一旦得到副教授的职位,就可以入选我国的“千人计划”。可以什么都不做,每年回来探亲两个月,照样给100万,充分体现我朝“千金市忠骨”的精神,也解决我朝官员忧国忧民的焦急心情。

    俺非常赞成引进人才,一直提倡引进我国需要的人才,但是,不曾想过引进百人、千人,只知道需要多少引多少,更是不知道人才还需要什么外壳来界定。刘备看来真是草包,死皮赖脸的雇个诸葛亮这个农民来当什么军师和宰相。

    俺们现在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人才,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人才,全傻了,只好让美国人帮助我们评价一下。在大鼻子大叔那里能当上副教授以上的,就都是高端人才。

    俺们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是在街上卖的马骨头,咱全收,因为俺们分不清哪个是千里马。   

    只要当上了千人,您要啥有啥,可以上天安门观礼,也可以到中南海吃饭,还可以握到领袖们的手,这些是俺们老百姓这辈子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何等的荣耀,何等的辉煌。

    作为一名急着希望找到年轻人接替自己的科研人,看着再好的年轻人出现,俺也只能忍痛割爱,推荐他去美国或者转行。俺不能耽误人家,更不能耽误人家的妻儿和等着养老的父母。

    俺奉劝所有的优秀有志青年,都去美国。不去你就和我一样,死定了,去了你能够衣锦还乡,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都走吧,不走的是傻瓜。

    老吴文章里面还有一个错误,那就是并非北美的副教授,欧洲名校的也可以考虑,所以去美国和去英国的剑桥差不多,这里他最后的呼吁又错了!

    还有,他提到“千金市忠骨”,后面他也说指的马骨头,不是人的,所以大家别害怕。

    他提到当上了千人,就啥都有了,这个属于误导,您想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有地契作为永远的保证,还是不可能的,因为违反了国家政策。

 

    唉,写一篇小文章,就错多个地方,怎不叫人有产生“嘻嘻”之念?!

巴黎的房子卖多少钱?

2010年7月5日

巴黎把城区分成几个“Zone”(翻译成“区”比较恰当),不过,这个Zone好像是一环一环地向外扩散,有点类似北京的一环、二环、三环,中文翻译巴黎的这个Zone用了“圈”这个字。

“圈”就圈吧,不过一个名字而已。

又知道,法国的距离是从巴黎圣母院前面那个“零点”开始计算的,越来越显得有“圈”的意思,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我们的一环不知道是不是按照太和殿为圆心进行计算的,所有的环也都仅仅围绕皇宫的中心作为起点。

如此是这样,看来中法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嘛。

在北京,俺们最近常常听说四环、五环的房价如何如何,可是好像就没有太听大家说一环二环的房子怎样怎样。原因我这里妄自猜测一下,也许是一环二环的房子除了老北京人外,都是权贵才有资格问津,所以,大家讨论也无用,就从四环开始向外讨论吧。

那天在巴黎稍微有点闲暇,围着所住的宾馆转“圈”,可惜只转了一圈就拉倒了,幸运的是,我们转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家房屋中介,玻璃窗户上和北京的那些房屋中介一样,也贴了很漂亮的房子图片,上面有房子的价格和位置。

看了头一个我就呆了,60平米,39万欧元。位置当然是一圈内,就在La Founche附近,是高楼中的一个单元。

这个这个,也就是说,每平米的价格是6千5百欧元,现在欧元跌了,可以换算成人民币也得5万5左右一平米,目前北京北四环左右的价格应该在3万元左右,如此,巴黎的房价要比四环贵接近一倍,也许和北京二环有点一拼?由于我对二环内的房子价格没有概念,所以不敢说这个话。

又看了其他一些图片,有比这个价格低一点的,不过似乎也低不到哪里去。

看这意思,巴黎居,大不易!

【巴黎留痕】卢森堡公园悠闲的下午

2010年7月4日

关于这几日的巴黎之行,如果有人问我: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是法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不是满布艺术品的卢浮宫,不是满眼里都是值得尊重大人物灵柩的先贤祠,也不是闻名实际的天主教堂巴黎圣母院,不是满布小商品售卖场所的圣心大教堂周边,不是据说里面拥有亮堂堂镜宫的凡尔赛,而是卢森堡公园以及里面享受下午阳光的悠闲的人们!

前面的那一大串否定其实是否定了大家惯常的游览选择。这不是我特意要显示自己的别有眼光,而是我觉得能够代表一个地方的标志是那极度放松又悠闲之所在,其他那些地方太拥挤,太匆忙。

但是,这个卢森堡公园却是我们无意发现的,我们当时从东红饭店吃完麻婆豆腐出来,看着地图上附近有一个“宫”,觉得也许可以和凡尔赛宫比肩,就循着地图过去了。

卢森堡宫却很容易找到,进门也不需要任何费用,此时已经是下午的3点半,阳光却依然强烈,没有树荫的地方甚至晃眼,不过当你逃离了阳光的威慑,立刻就会感觉到些许的凉意,这样的感觉当时在布加勒斯特就有,在里斯本的时候更加强烈一些。就推断,也许欧洲的阳光和绿荫间就有这样一个关系吧。

从侧门进入卢森堡花园,没多远就看到两块整齐的草地。第一块上内容丰富,因为上面满是人,有趣的是,草地被阳光分为两半,一半被完整地照射着,另外一半则刚好是阴凉地,似乎法国人不惧怕巴黎的阳光,人群的分布也很有规则地各分了一半。

而相邻的第二块草地上一个人都没有,我正奇怪怎么会分布的如此整齐,一看原来第二块草地外面立着一块牌子,上满的字似乎是此处禁止入内的意思。

法国人看来还是很遵守规则的。记得原来列宁批评过德国人太守规律,甚至在革命时冲击政府时,看到政府门前的绿地上写了“此处禁止穿越”就抓紧从其他允许穿越的地方过去袭击政府,列宁觉得很不可思议。

法国人因为其艺术风采文明全球,而艺术本身是讲究创新的,不可墨守陈规,就觉得当年法国人攻陷巴士底狱的时候,在类似的问题上应该不至于犯德国人的错误。

当然,这个讨论并不适于公众日常生活下的道德要求。打仗或者推翻政府毕竟是应急的事情,而不是日常的事情。在日常的规范里,法国人至少从我看到的卢森堡公园的草地上,完美地遵守了规则。

 

我们没有在草地上席地而坐的打算,就继续向里走,经过了随处可见的长椅、单独且可移动的座椅,椅子也有多种样式,有的适合于端坐,有的则适合与斜躺。

和北京见到的惯常情形不同,虽然在巴黎的地铁里我看到了太多拥挤的人流,可是卢森堡公园里虽然显得人多,可是你总能轻易地找到喜欢的座椅,然后搬在一起,坐下聊天。

看来巴黎人还是不够多,至少和我们北京比,人甚至可以说过于稀少了。我们坐等普遍长椅上的人离开,就坐了过去,比只能端坐的椅子要舒服了很多,再把大脚丫子往椅子上一放,看着树叶间隙里透出的阳光,感觉甚是舒服。

过了一会,shopping猫困了,就斜躺在我的腿上开始咪了起来,一会竟然睡着了。而我看着偶尔走来走去的人,看着阳光逐渐偏移,竟然觉得在巴黎好像时间停滞了。身边既有老人也有孩子,还有众多的年轻人,中间还走过两个孕妇,可是,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除了视野里出现,并没有打扰整个环境。

我深深迷醉了——

想起来的是在首尔战争(抑或叫和平?)纪念馆时的样子,那是一个秋日的下午,类似的阳光和类似的树林,只是那天闭馆并无什么人经过,坐在纪念馆右侧的长凳上,也有恍惚置身世界之外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不是一般的享受,神游天外,翩然物外,类似的词都可以拿来形容它。

此时是星期三的下午,我有点困惑的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工作日,还会有如此多的人到达这个地方来品味午后的休闲?且都是一副不愿意离开的样子。看书的人看得似乎还算认真,法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自是不可忽略的,打动我心的作品很多就是出自法国作家之手,而对于我们中国作者,震撼心灵的作品似乎真的很少,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中国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之愿意在法国定居的缘故了。

卢森堡公园其实是卢森堡宫附带的一片绿地,所以,它的核心依然是宫殿建筑群,可惜的是今天却不开门,不能进入宫殿以体验法国皇帝当年的奢华,从门前走过,发现了宫殿正面对着的以水和雕塑为主的中心花园,和凡尔赛宫的模式相当,当然后者规模更大一些。我们在绿色植物的下面给这个还算有些规模的宫殿拍了一张,糟糕的是绿色所占的比例太多,所以显得宫殿有点不够显著,我又不会PS,就原样放在下面吧。

中国和希腊诸子比较:咋我们的文字就如此精炼呢?

2010年7月4日

希腊,在我的知识体系里,是西方几乎所有知识和信仰的源头,那些著名的名字: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不好意思,伊索暂时被我排除在外了。】

中国的诸子(思想家),我们当然更清楚,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等,在我们耳闻里,大名鼎鼎胜于希腊的几位。

他们的区别是啥?

研究这个的学者不在少数,林语堂也谈过,近代以此为研究方向的就更多了。

我想提出中外诸子的一个显著差异——

中国的诸子著作都特别少,不但书少,而且书里的字也少,但是都很有韵味,有的故事很多,有的对话很多,娓娓道来,阅之可亲。

希腊诸子的著作都是厚厚的,连篇累牍,没空读完,且似乎没啥趣味可言,一个一个面目可憎。

其结果呢?对于中国诸子是喜剧性的,而对于希腊诸子则是灾难性的。

君不见:

老庄孔孟的著作,我们今天读来依然觉得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你说怎么这么奇怪,他们几位老人家怎么几千前写的说的话,今天却依然适用呢?真是有长久的预见性啊!

如果我当时在世,我其实会比这几位“子”更牛,我只写一首诗,诗里只说一个字,保证我比他们还永远正确持续正确呢。这首诗的名字叫:

一切

而诗的内容是

 

你一看就觉得我抄袭了某著名诗人了,那个诗人也写了一个字的诗,只是他的诗题目叫“生活”。

是,没错。

可是你说我的诗有道理没?再问一句,我的诗是不是永远都有道理,1万年都不过时?

您说什么,有的是树状结构,不是网。那好,我告诉你,树是网的最简单形式,树没有脱离网。

您还说什么,以太?以太这玩意儿是没有的,即便有这么一种古怪的以太,我的网包括“以太”。以太是我定义中特别的网形式。

好了好了,不要说了,总之你无论提出任何东西,我都是以网对之,我保证自己永远正确。

先秦诸子所以现在正确的原因,大概大家能看到一点端倪了。

而亚里斯多德(简称亚子)们,非但每天穷于瞎思考,非常无趣,还老出错误,简单的错误比如亚子曾经说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真可笑,连数都不数,都凭推断,当然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了。

还比如,著名那个论断——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

这个已经被伽利略以及更早的学者用实验证伪了,且用亚子自己的理论给证伪了。

可见,希腊诸子们非但错误,而且永远错误,干脆好像就从来没有对过。

可是,这群人非但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还乱写著作,且一部接一部,能写上百部之多,不可思议。能够把随后会证明肯定是错误的东西重复上百本,厉害!

你看我们的思想家,说话永远正确不说,留下个几千个字还让不管多久的后人不断琢磨,那么多聪明人集中起来琢磨,还是永远琢磨不透。

我此时非常后悔自己没有出生在西周时期,否则我的“一切 网”这个哲学思想能通行到5万年以后还能保持正确。不过,幸好咱们没有出生在古希腊当什么错误的思想家,你看看他们,过一阵子就发现他们某本书写得不对了,再过几十年,那本书里的结论也似乎得修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