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的存档

屈原:是否一个可笑的知识分子?

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

 

  不先论述,先说答案:是!

  爱国主义(还伟大的)诗人成了可笑的人物,很多人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觉得不是博文作者在追逐点击率,就是脑子出了毛病。

  其实,这根本不是我的观点。天下之大,关于屈原的看法都多了去了,肯定会有人认为他并不那么正襟危坐的是多么“好”的人。

  鲁迅先生就把屈原看作“想帮忙而不得的知识分子”。

  应该说,这个定位其实还是很毒辣的了,我举双手赞成。

  中国的知识分子总是有很奇怪的“我不帮忙你们就不成”的主观意愿。岂不知,屈原这般知识分子们根本没搞清楚天下是谁的,那是楚王的,根本就不是你的,甚至你都没有M分之一,你只是个楚王的表亲罢了,给你碗饭就算是格外的恩典了,还想发表点不同看法,那不是可笑又是什么!

  我有时候真是很不明白知识分子的主人翁意识究竟有何依据,要说在一些一人一票的地方,你还能和别人一样,用一票来改变点什么,可是在一人不止一票的地方(有的精英知识分子觉得自己能有N票呢,N大于100),且同时有的群氓一票都没有的地方,这个错觉尤其要命。因为你在被重视的那开始一刻,会觉得自己能拥有N票,可是糟糕的是,当你不受待见的时候,那你连一票都要“被”没有了。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可笑的知识分子,他自以为自己至少应该有一些说话权(一票权),而且作为楚王的表亲,也许还应该有更多的说话权(N票权),我们从后人的角度看,作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洞察力超强的知识分子,他似乎还应该赋予再多一倍的说话权。

  最后的屈原,结局也就只能是悲剧了。

  在鲁迅先生眼里:屈原老想去帮忙,可是人家有忙也不让你帮,更别说人家从来不觉得“忙”啊。

  楚王本来觉得自己很“闲”,更需要帮闲者,绝对不需要帮忙者,你越帮他觉得越忙。

  所以,楚王其实需要郑袖,需要才华横溢的宋玉,而不是满面烟火色的屈原。

  另外,为什么端午节会时兴到今天呢?我个人觉得,其实是因为历史上中国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有屈原的感觉,觉得自己能帮忙,也有的知识分子们似乎帮上了一点“忙”,但是,他们也和屈原一样可笑,其实帮的是“闲”。而当最后发现自己帮的根本就是“闲”的时候,会不仅悲从心来,觉得屈原就是今天的自己了。纪念屈原就是可怜可笑的自己。

  在中国,为什么庄子的那些东西可以始终很风行?因为作为知识分子,你只被允许“曳尾于泥涂”,如果你想从泥里爬出来抢那块腐肉,那对不起,就一定会大叫一声让你走开。

  这也正是我预料老庄的东西还会继续风行的缘故。今后,我们更应该把老庄的东西奉为国教,儒家那套东西其实是有害于当下的。

新《三国》改编比较好的一个细节

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看《三国演义》。

  好像也算不得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只能怪当时给少年儿童的书太少,只好就去啃了大部头。

  不过,那个时候还是太小,很多东西根本无法理解,所以,也就觉得把我说成“吾”把你说成“汝”比较过瘾,其他也就是一堆故事了。

  后来一直对陈宫的结局很留意,甚至想着在那个时代,是不是陈宫也是一个诸葛亮一般的人物呢,只是遇到了吕布这般弱智,才浪费了他的智力。

  但是,陈宫和吕布怎么搞到一块去的,书里却没有怎么交待清楚。

  新《三国》电视剧把这一点给逻辑理顺了,我觉得很好。

  也就是说,在王允家里大家痛说貂蝉之事时,吕布觉得董卓毕竟是自己的义父,不好意思直接下手。

  陈宫从旁边走出来,说:你自姓吕,他自姓董,你们根本就没有啥鸟关系!

  一把定了乾坤,从此吕布就算在理论上摆脱了一种困境,杀董卓也就没有了任何心理障碍。

  而在原书中,这些话都是王允说的。这样,就解决了吕布和陈宫认识的环节,我觉得还是很奇妙的。

新《三国》启示录:真干活的不吃亏

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

  这几天,看了几集新《三国》电视剧。

  改编了不少!

  其中一个改编我觉得有点意思,虽然不能说完全的改编,不过只是进行了强调而已。

  曹操、孙坚两人作为袁绍为盟主召集的十八路兵马之一,和其他各路人马各怀心腹事不同,拼命干活,包括三英战吕布之后的董卓溃败,曹操去追击,孙坚收拾洛阳残局,结果前师败绩而后者仅获给他带来灾祸的传国玺。

  而刘备们也属于干活的之一,先有关羽前面温酒斩华雄,后有三人共战吕布,总之,全是一副真干活的架势。

  而其他各位烟尘,看上去基本属于来点个卯罢了。

  而最后的结局大家也是知道的,当年在讨董的队伍中,这三支拼命干活的队伍取得了最后的“天下三分”,虽然在当时,他们是真吃了亏的。

  看起来,老话说的“天道酬勤”真是正确啊。

温总理开过的拖拉机,过了保修期再被收藏也可以

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

  报纸说:温家宝考察时所驾驶两台农机将被收藏(http://news.sina.com.cn/c/2010-06-13/081220469830.shtml

  2008年,温总理和胡主席视察四川地震灾区,在黑板上写下了字,以鼓励灾区人民恢复重建的心。

  这几块黑板很快被收藏了。今年玉树地震灾区的黑板又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收藏了。

  甚至,据说还有学者专门研究了黑板上的字如何才能被永久保存。估计还是有一些技术上的难关需要克服的。

  现在,新闻里又说到温总理开过的拖拉机也要被收藏,温总理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也许,温总理今后再也不敢出来碰大型机械了,一碰就要被收藏,这稍微有点浪费资源了。其实,也可以先开一阵子拖拉机,等这辆开坏了再收藏也可以,那也依然是总理开过的。

知识结构影响思维,方法论影响科研广度和深度

2010年6月13日星期日

观察很多科学家伙们所做的科研工作,很多都是按照一个模式来的,尤其是那些相互之间有传承性的科学家伙们。

  有一个被编出来的故事说:师傅叫香又红,眼角下有颗痣,喜欢抽水烟袋,她的徒弟“小香又红”也在眼角下有颗痣,也学会了抽水烟袋。然后,小香又红下面又有“小小香又红”,也是如此等等。

  戏剧界有这样的现象是似乎很正常的,比如河南唱曲剧的海连池先生也有类似的问题,他本意要把自己的曲剧衣钵传给儿子来着,可是他儿子一直非常讨厌他和他的曲剧,根本没有任何兴趣继承。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海连池专访,从中明显感觉得到他本人知识体系的不够完备,可以说看得出他的知识都是在学戏的过程中练就的,谈话用词似乎都不那么合适,应该判断的出来他的文化水准确实有限,难怪他的儿子总觉得跟着老子走会获得似是而非的结果。

  可是,到老来,海连池的儿子自己却并没有混出个“样”来,快40的人了,也只好和父亲和解,然后在一次公开的电视晚会上,由他的父亲批准,接受了“小海连池”的艺名称号。

  很多老科学家和他的衣钵也大约如此吧,教育出来的中科学家和小科学家们大多是“小小香又红”或者“小海连池”这类人物,本身就缺乏方法论的训练,更没有自己创建出新的方法论或解决新问题,基本没有过多进行超越前辈的思考,于是,只能在前辈给定的范畴下做一点小小科研工作。

  很经典的例子就是,前辈解决了4n+1的类型,后辈考虑4n+3的情形;或者前辈考虑了2维,后辈来扩展到3维。虽然不能说扩展没有意义,可是,不少的扩展确实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创新,难度也不大。

  刚刚对武夷山老师校的《司马贺传》写了几句评述,如司马贺这种天才,在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很漂亮的工作,肯定应该得益于他本身知识体系的完备,如果仅仅是从一而终,伟大也许还是会伟大,不过伟大程度一定会降低很多。

  很多诺贝尔奖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但是,从长远看,诺贝尔奖中那些解决了问题或者发现了规律的工作,其价值还是不如创建一种方法论,新的方法论可以帮着发现更多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个通用方法。比如,对于“图灵机”,我们与其说它是一种计算机的体系架构,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方法论。

  我前几天思考人类进行科学发现的几种典型方法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1220),用了5对“渐X渐Y”来表达,是期待着能对基本思维方式进行一个简单整理,以方便大家知道当你思考时,是否在某类方法类之内,如果是,那么对不起,你的思维依然没有逃出基本藩篱,如果那一天,发现了自己科研内容和基本思路已经不再属于已有的这些,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脱胎换骨了。

  知识结构使得你的玩笑都带了专业特征,周四去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青春的风采”校园文艺演出,其中有一个相声就想用化学语言来解释周围的现象,比如恋爱等;前几年地理所也有一个小品,大约也是用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等的知识来描述世界,有些还是很有笑果的。不过,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人连玩笑里都带了充分的专业特征,也许从深处思考它,有无奈的地方。

  再讲最后一个故事。

  豫剧名家常香玉有一个孙女小香玉相比很多经常看电视晚会的人会知道,前几年常香玉去世前发了狠话,不许小香玉叫这个名字。

  奶奶咋和孙女较起劲来呢?当然,这个奶奶和孙女其实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小香玉是常香玉丈夫的前妻儿子生的孩子,所以,算是“后孙女”和“后奶奶”的关系。而事实上,小香玉是目前常香玉后代中唯一在豫剧中有了一些发展的人。但是,她的发展常香玉奶奶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发展,不再是原汁原味的豫剧,甚至连和奶奶唱的豫剧也不一样。这样就发了狠话。

  这也可见,连奶奶和孙女之间的传承如果出现了校正或改变,都难以为前辈接受,创新之难也就可见了,在非亲属之间,比如师傅与徒弟(导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与知识的融合或者更新也一样困难。

俺们参加的那次高考阅卷

2010年6月13日星期日

  俺们在读硕士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次高考阅卷。

  当然,俺们读的是数学系,阅的自然也是数学试卷。

  现在,阅卷的又成了我带的研究生,一个轮回加一个轮回。

  记得好像还是在读高中的时候,曾经听到过这样骇人听闻的一个事情:高考阅卷老师把试卷带回家批阅,忙不过来,还让家里带娃娃的小保姆给批改了一阵子。

  开始我不相信,后来我相信了——确实会如此。

  这也是我的语文成绩所以低得不可思议的一种可能,这个当然我另外分析过,这里也不再重新引述。

  在我批阅高考数学试卷时,同组的一位来自工业大学的研究生一再头疼,说自己很久不弄数学了,批改得异常吃力。

  实际上,我们的组长,一位经验丰富的省城某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也不断地去找这位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告诫他要认真些,因为又被核查出来很多问题。

  我的老天爷,就这样的水平,怎么好意思来批改高考试卷呢。

  和小保姆批改差异又在哪里呢?我觉得没有什么本质性差异。

  因为高考批阅是要一个批改一个审阅,结果,到中间休息时,和另外的组交换意见,另外一组的同学告诉我说,她们已经由一个人批一个人审变成了一个人签两个人的字,以提高速度。

  唉,我再次惊叹,此时的试卷批阅,多么像洗萝卜啊!

  可是,要知道,这是高考啊,我们每个人都参加过,而且说不定拿到最后的成绩时就有人诧异过的(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和语文的作文批阅组聊天,发现他们就是一眼看上去,然后立刻给出一个中不溜偏下的分数,这样的分数怎么说怎么有道理,也很不容易被核查出来。

  我在心里狠狠地痛骂了一句!

  所以,高考阅卷真是重要,还是认真一些得好。

  但是,在一个连高考阅卷都要拼命追求进度的国家里,认真,怎么可能!

陈热闹看牙记

2010年6月11日星期五

  陈热闹语录:我要吃垃圾食品!!!!!!!!!!

  所以加N个惊叹号,因为这句话是她的主要语录。

  问:什么是垃圾食品?

  答:棒棒糖、巧克力、饼干。

  就这仨东西,那还好说点,可是其实她是见到甜的就动嘴,这就不得了了。

  于是,牙疼——

  要求刷牙,结果是:不干!

  那天带了她去拜访别人家的娃娃,双方父母都谈到垃圾食品问题时,对方父母说,我们家娃娃已经去口腔医院补过牙了。

  啊?这么小还需要补牙?

  是!即便牙要换,也要补,否则换来的牙出问题的概率也很大。

  哦,第一次明白这个道理。

  就去口腔医院吧。结果上午去挂号,没得成功,挂了下午的号,想带了陈热闹去国家图书馆,被拒,此事俺们已经写过一回,不赘述。

  下午赶去,竟然遇到了和我们同住一个小区且娃娃也这么大的隔壁楼的邻居在当大夫,刚巧就找她看了。

  第一次,陈热闹老老实实地仰卧在牙科诊所椅子上,听凭大夫任意摆布。

  第二次就糟了,陈热闹开始不干了,我没去,听陈热闹的妈和奶奶回来一通控诉陈热闹沸反盈天的罪行,简直就是罄竹难书。整个过程让大夫和家属都苦不堪言。

  第三次我准备亲自出马,就不信整治不了这个小东西。

  于是,我按着腿,陈热闹的妈妈按着胳膊,一位护士按住头,另外一位大夫开始治牙。

  整个过程,陈热闹始终在喊着两个字:好了,好了,好了,好了——乃至无穷。

  弄得大夫出了一身汗不说,我也跟着紧张得不得了,不过好在陈热闹喊则喊矣,倒没有敢于翻身打滚,所以总算伺候下来这颗牙了。而同时,旁边的手术台上,另外四位小朋友老老实实地躺着很配合,正如陈热闹第一次来的情况一样。

  出门后,又对陈热闹的不配合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

  回到家,陈热闹拿过她的小熊,告诉妈妈按住小熊的胳膊,又指使我按住小熊的腿,然后她拿了一个器具,就开始对这小熊的牙动起手术来。

  ——嗨!这个臭孩子,这不啥都懂嘛!怎么就在手术过程中不配合呢!

  费解中……

炼金促进了科学——《牛顿传》的一个观点

2010年6月11日星期五

  昨天晚上回到家,已经有点晚了,可是还是看了几页《牛顿传》。

  这本书我初看之下,觉得很不错,应该也是科学家传记里少有的有文采的一本。

  里面对于牛顿与胡克、牛顿与莱布尼茨等的争端做了相对客观的描述。当然,还有那个著名的苹果砸落地上(头上)的故事,也有看上去还算客观的评述。

  作者并对为什么之前的牛顿传记对老牛同学充满了溢美之辞的探究,认为很多作者都是出于对老牛的无比热爱与敬仰,当历史记录里出现对老牛形象抵牾的内容时,自动由作者进行了过滤。

  不过,在客观地引用资料并多角度阐释观点的同时,作者给出了一个这样的观点:

  炼金术士的身份对于老牛同学成为伟大科学家有促进作用。

  而不是象大家所猜测的那样,认为科学家和炼金术士这两个身份是相互矛盾的,炼金术士的身份对牛顿成为再伟大一点的科学家有负面影响。

  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从内心里有点认同。也许如果没有对炼金术的兴趣和投入,老牛的科学贡献就会降低很多,甚或,那些牛氏定律都不见得能出来。

  于是,纯粹的迷信与科学在这里似乎成了两个亲兄弟。

  要知道,老牛的时代那可是17世纪,在中国又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那时候,至少我们在经济上还是很发达的嘛。

  所以,17世纪的英国还算处于一个科学萌芽的状态,人们对物理世界的深刻认知也才刚刚起步。

  老牛同学的贡献就是在于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影响至今的理论,对于世界真相的认知提前了几十上百年。

  而这些认知却是圣经以及炼金术驱动的,也还是一件有趣的事。

  不过,从错误的地方出发,最终却到达了光辉的顶点的例子还有很多。

  更何况,实际上老牛对于自己玩炼金术还是很羞愧的,甚至都不好意思把炼金实验室告诉大家,看来他也还是知道这个玩意儿和科学本身是不搭接的嘛!

  如此,总体上还是值得表扬的。

  而且,我觉得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影响牛顿的伟大。

网络与俺们的应急管理研究

2010年6月11日星期五

  转眼就又6月10日了,突然想到,俺们来开始写博客已经有7年,到科学网说话也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

  那天有游客留言,在夸奖鸿飞兄的同时也跟着夸了我一句,说我是科学网上最成功的一个。

  其实,理解他人家的意思,我应该是利用科学网这一平台在发展自己的学术战友方面最成功的一个。

  说最成功,还没有加之一,当然是人家可能笔误可能疏忽的一个结果,也可能人家觉得俺们确实如此,如果是后者,感谢他知道俺们对科学网这一网络平台的充分利用。

  当然,俺们其实是利用了网络,而不只是科学网。

  总结起来,俺们利用网络进行“现代应急管理”的传播已经算有点经验了。

  1,我2003年开始写博客,2005年开始因为网络而招来了一些应急管理的朋友。开始的朋友是来自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现在,我们的友谊依然在继续,甚至,我的学生毕业因为在应急管理方面做得还不错,毕业去了那里继续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

  我们和劳保所的主管单位北科院在风险与应急管理方面的友好关系也是基于此而开始的,也一样是延续了2005年的那个开始。

  2,我们的《应急管理汇刊》通过网络发送给我们招来了更多的关注者和朋友。

  在应急管理受到国家重视的开始时期,对于应急管理资料的缺乏和饥渴是全国性的,而我们这个《应急管理汇刊》恰好迎合了这一需要。

  于是,我的开始去湖北见到华中农业大学的陶建平教授,三峡大学吴淑娴博士,乃至随后的更多事情,都是起因于这个小小的刊物。

  3,中国应急管理研究网的创办与产生影响。

  2006年底,我们终于憋不住了,觉得需要一个自己的网站,11月8日,一个简陋的网站诞生了。

  尽管简陋,尽管很多当时的网站比我们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要多得多,可是,几年过去,这类网站里,我们生存下来了,且目前成为国内同类研究网中最强(不是之一)的那个,和我们的坚持与持续有关系。

  这个网站捆绑了《应急管理汇刊》电子版,每一期都可以免费随意下载,这再次为我们引来了人气。

  4,然后才是科学网。

  来科学网距离我们的网站开通有一年半的时间。此时,我的天涯博客已经开通了5年的时间。

  也许是因为我自己在中科院工作的缘故,科学网总是不断地发送一些目录到我的邮箱,并发过开博的邀请,当时没当回事,不过因为我的同事王铮研究员在这里写文章,所以我会不时注意他的作品。又因为发来的目录不少是和科学界的那些众所周知的现象有关,所以也会特意去看一下。

  这样,科学网发来的目录从开始的垃圾变成了偶有文章让我会驻足的东西,也就有偶有的点击和进入变成了舍不得删除,再发展到把这个目录藏到自己的收藏夹里。

  再一步,就是开始写博客了。

  在这一点上,俺们有了5年多的经验,自然是没有什么陌生。比如,俺们充分地知道如何才能在不太让人讨厌的前提下聚敛人气,于是,很快从点击量少少到达现在的排名靠前,应该说,在排名上升表现上,我还不错。

  开始的博客以应急管理为主,现在的博客其实还是以应急管理为主。我曾经想,也许我应该把科学网的95%的读者变成应急管理的关注者,即使不是fans。而如果能够把应急管理的东西散播到许多对它没有兴趣的人那里,也算得一件奇事了。

  事实证明,奇事是可以发生的,这也正是本文开始的那位朋友留言觉得我是最成功一个的主要依据。

  其实,即便如此,应急管理依然只是我谋生的一个手段而已。我的兴趣只在走遍世界上,不过,毋庸置言的是,应急管理肯定可以帮助我走向更深更远的世界。

  5,因为中国而世界

  此时,科学网让我认识了在韩国读博士的河北人强博士,恰还他的女儿也叫“闹”,而他的专业方向也是应急管理,他的导师李教授也正是韩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之一,倡导成立了一个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学会。

  这样, 因为强博士,我见到了李教授,随后和李教授乃至日本、美国、印度等国的交流开始提速,在2008年到现在的时间里,我和李教授的来往次数达到6次之多。他说,他认识韩国从事危机与应急管理的所有(100%)学者,而我也自称,在中国危机与应急管理方面做得好的学者里,我认识的应该可以达到95%以上,而100%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数字。

  去年我还见到了目前在荷兰读博士的另外一位中国小伙子,吕孝礼,他是一个似乎比我还热情且理想主义的人,自己联合一些朋友创办了一个网站,并以自己的热情和兴趣在争取结实更多该领域的国内外学者。对于我来说,这个小我10岁的年轻人是另外一个窗口。

  6,济南会议是我们因为网络而聚齐的更大一次活动

  如果一个会议纯粹由网络引起,那么这个网络的影响力之大可见矣。我们的济南会议还没有达到这一的层次。可是,毕竟,有超过10位博友确确实实由不认识到一起开会,而这些就是网络的功劳了。

  其实,在这里,应急管理只是我众多话题中的一个罢了,但是,怕在读者眼里更为鲜明的角色依然是我们的应急管理,而不是我更加喜欢旅游与史论。有时候,网络上给自己打上一个标签之后,再换标签也是件难事。

  不过,不管怎样,因为网络而朋友,因为网络而使得应急管理更加昭显,我写文章也就是件很有收获的事情了。

  谢谢各位朋友,谢谢网络。

吴晗的可爱、可怜与可恶

2010年6月10日星期四

有家出版社说现在有四大传记,其中包括《朱元璋传》、《张居正传》、《苏东坡传》、《李鸿章传》。

其实,所以说四大,是因为是名人写名人,比如,《李鸿章传》的作者是梁启超,《苏东坡传》的作者是林语堂,《朱元璋传》的作者是吴晗,《张居正传》的作者是朱东润,最后一个虽然在历史学界很有名气,但是世俗名声就不如前面三位了。

四本书都在我的手上,《苏东坡传》、《朱元璋传》已经看过,《张居正传》和《李鸿章传》则正在看,这次前往武汉,手头带的就是《李鸿章传》。

现在我又从山东老家拿回了《朱元璋传》,算是概要性地复习一下吧。

吴晗的文笔不错,让人看到第一页就有读下去的欲望,故事性也很强,虽然里面罗列类的文字也有一些,不过基本不影响阅读的顺畅性。

前面的序言很有意思,吴晗很显著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国民党为了歪曲历史或者以历史事实回避现实的做法之愤慨。

原文录如下:

“我当时很发火,第一是因为国民党怕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连就近六百年前的红军都怕,怕得好,就让你一直怕下去,我宁肯不出书,这个字万不能改。”“从这十一个字,我看出了国民党学棍的政治和学术水平,就此相应不理,这本稿子不出版了。”

吴晗先生在这里表达出的气节让人为了敬佩不已。

学术的归于学术,政治的归于政治,是一个学者持论坚决之所在,怎不让人击节感慨!

而在这部书的《自序》第二段,他写道:

“第三个本子的主要缺点和错误,是对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分析注意不够,对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不够全面。”

第三段,他又写道:

“经过九年来的学习,有些问题比以前认识得似乎清楚一些了,特别关于阶级、阶级分析、阶级斗争和人物任务评价问题,学习得比较用心一些,也写了一些文章。”

这个序写在1964年的四月七日。

在我阅读的过程中,就不时发现这本书里冒出些阶级分析的词句,除了让人莞尔之外,还因为有些话加入得特别牵强,就像不该帖的狗皮膏药一般,在那里既不美观也同时散发着一股“狗”的味道,让人十分不爽。

写这篇《自序》的时候,文革已经很快就要到来,吴晗先生马上就要受到冲击了。

不知道他自己在受到冲击后对于《朱元璋传》这部书里的那些狗皮膏药怎样看,也许他只是觉得自己还是没有紧跟形势,写《海瑞罢官》的时候体会上意不够准确,才引得如此下场。

也许,他突然就会想到自己作为学者对于国民党的那些审查官员们的气节来,而这样的气节怎么消失的呢?也许吴晗先生至死都没有明白过来。

当然,人在生命马上就要被威胁甚至面临消失的状态下,谈什么气节是很搞笑的事情,尽管中国历史上不乏气节好的学 者和爱国者,不过,对于作为北京市副市长这样历史上根本不会有痕迹的小官且仅仅算是个普通学者的吴晗来说,气节这个东西其实是可以随时丧失的,只是要看外 界具体的条件罢了。

而且,作为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先生也许还做了很多使别人的作品也充满阶级、阶级斗争等理论的引导和说服工作——这些几乎一定是有的。

如此,吴晗先生之可爱(面对压力绝不屈服)、可怜(九年的教育终有结果)、可恶(成了某些帮凶意义的人),也就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