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论”的存档

从初七凤到匡三朵——说说两部女人成堆的电视剧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一,从“初五凤”——刘佳说起

  演员刘佳凭借电视剧《任长霞》获得了比较高的荣誉,最近她在《密战》里又当了一次女主角。

  可是,这些女主角虽然戏份很大,我个人却觉得并无多大艺术价值,反而是她在《家有九凤》中女配角的表现要比《任长霞》里强很多。

  而且,不仅刘佳,《家有九凤》几乎所有角色都有出彩演出,包括那个演主角始终不行可是演配角非常棒的姜武(姜文的弟弟)。

  在《家有九凤》里,这些优秀演员的杰出表现让人分辨不出来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这就是好的艺术品所蕴含的内在魅力吧。

  刘佳出演的是初五凤,而她的双胞胎姐姐初三凤则由刘莉出演,后者曾经在《篱笆女人狗》等电视剧里屡屡出现过。

  有意思的是,最近新出的电视剧《鲜花朵朵》有一个和《家有九凤》完全一致的故事架构。出演双胞胎姐姐匡三朵的是女主角,由《蜗居》为了房子天天吃面条的那位以及《媳妇的幸福时光》里出演毛豆豆的那女主角出演。

二,两部女人剧的相似点

  《家有九凤》和《鲜花朵朵》两部电视剧的相同点太多,而后者又拍得有些拙劣,所以,我准备不看其余的部分了。

  1)家庭结构类似,九个姐妹<——>七个姐妹。两个家庭都没有儿子,都是在第三代才出现了男孩;

  2)这多女儿里面都有一对双胞胎。不过,前者特意岔了顺序,是三凤和五凤,也就是说,其实四凤才是五凤。而《鲜花朵朵》里,特意安排让双胞胎的妹妹四朵为了救人而牺牲了。

  3)都有其中一个女儿未婚先孕。《鲜花朵朵》是女主角三朵,《家有九凤》则是初七凤(后来还升任了处长),这个角色由李媛媛出演。当然,孩子的爸爸都爱这个女人,而且是一直在爱,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才无法结合。

  4)都有一个玩艺术的小妹。初九凤学的是美术,考的美院,最后和比自己大很多的学院教授怀了孕,最后生了一个儿子;而匡六朵退学考了戏剧学院,找了一个已婚大款,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5)都有一个瞎折腾的妹妹。初八凤玩的是以拆航空母舰为名的集资,而匡五朵啥都不干,天天在家或逛街,后来玩的是骗婚,还是还是骗了外国人。

  6)大姐基本算是任劳任怨的。

  7)都有一个女儿对家庭有些疏离。刚巧都是老二,初二凤和匡二朵。

  8)都有一个女儿不是这家的,也就是说,是老太太和别的男人生的,按照《家有九凤》的说法,大家“不是一锅的馒头”。

  9)都有一个男人瘫痪了。初七凤孩子的爸爸,以及匡三朵正在谈离婚的老公。

  不说了,还有很多很多一样的地方。

  中国的家庭里,在一个镇的范围内就会出现一家生了九个女儿的情况,至少我是认识我爸爸单位那九姐妹中的四妮的。而拿这个做结构来编写电视剧,大概也就很难脱了俗套。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做的容易更精彩。从刚才说的这两部电视剧来看,除了这一特征,还可以看得出积聚一堆一流演员和集合一堆刚入道的演员的差距,电视剧在塑造人物方面,同样的架构,表演效果却差别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于是,《鲜花朵朵》基本不给我留下印象,而《家有九凤》则深刻到不敢遗忘。

  难怪有那句著名的话呢,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朵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

  再比如,当我们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无法不一下子想起来《雷雨》的基本故事结构,《黄金甲》未免也太像了,只有细微的不同。也因此,《雷雨》作为艺术品可以永久,而《黄金甲》也就热闹一时罢了。

三,两部电视剧的家长

  想来,《家有九凤》的主角应该是老太太,由著名的反派女演员李明启出演的。

  所以说李明启是反派,是因为她在《水浒传》里出演了撮合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王干娘,后来在押赴刑场的过程中被人扔了一身的白菜帮子。

  在《还珠格格》里的演出就更不用说了。

  老太太后来还演过《双面胶》里的东北老太太,也活灵活现的,老演小角色,真是委屈了这个功底深厚的老演员。

  《家有九凤》充分把老太太的潜力挖了出来,就象英达把彭玉给挖掘出来一样。

  和《家有九凤》的老太太相比,《鲜花朵朵》里的老爷子有点接近,也是东北人,连有些胖的身形都相差不多。不过,后者就过于简单,基本上只要他一出现,没几个镜头就开始大吼,角色的性格有点过于单一,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我一直以为,凭借《家有九凤》出色演出的老太太应该得个什么奖的,可惜的是,最后好像还是失之交臂,那个角色应该是老太太获得公众和专家认同的唯一机会了,我悲观地想。

  评价角色出演的如何,我想是件有趣的事情,现在再重新看那些50年代-70年代左右拍出的所谓经典,简直已经没法再看,好像是《柳堡的故事》吧,镜头里看见女主角从远处走过来,走到镜头跟前,就特意做了一个动作,然后又离开了,看得我无奈地笑了——也许这就是当时的演员水平吧?难怪江青同志在主管文艺工作的时候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我觉得要是我也看不上。

  当然,也许正是因为江青同志,才使得文艺战线如此缺乏人才的,那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不说。

四,女人剧里的男人们

  既然是女人剧,男人的角色有会有点尴尬。

  《家有九凤》除了七凤的老公(姜武饰演)之外,其他的男人戏分要少很多。

  五凤的老公稍微有点痕迹,记得五凤(刘佳饰演)笑了笑说:“现在你也升了副股级了”,把我给乐的。其实,把副股级换成“副处级”,“副部级”,效果一样可笑,可见有些中国人在意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五凤的男人原来因为不是副股级,在家里就老受五凤的欺负,经常因为五凤忙于国家大事而被迫做家务以及倒洗脚水。后来他自己也升了副股级之后,就明显硬气多了。

  三凤的老公原来是个厂长,退休后有失落,后来疯了,也是个悲剧角色了;四凤的丈夫则是个没生育能力的农民,角色出场不多,却也很有意思。

  《蜗居》里的“宋思明“在《鲜花朵朵》里出演一个三朵爱且为他怀过孕,之后四朵也爱上为了救他而死,最后七朵也爱得死去活来的这么一个角色,可惜的是,这位先生在整个演出过程都显得太呆板窝囊,让人很觉无趣,这样的男人在电视剧里竟然能赢得这么多女人的爱情——不可思议。

  二朵的老公则是一个脸谱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和六朵同居的“李秋实”之前在《媳妇的美好时光》里演一个类似的角色,也是有钱不知道怎么花的男人,看来,他的戏路给固定了。

  大朵的老公则由《炊事班的故事》里的班长“洪剑涛”出演,为这部比较闹心的电视剧增添了一些喜剧色彩,这是这部剧中少有的感觉。

五、整体感觉

  看了十几集《鲜花朵朵》之后,发现每集都有让人很不舒服的地方,一大家子基本都是在为一些事情发愁,幸福的时光很少,看得没了兴致,就去上网查了查结局,发现最后一集还有点大团圆色彩,不过前面太没劲了,不太让人舒服,且每集均如此,我已经决定放弃看后面的内容。

  人即使选择看一部悲剧的电视连续剧,也希望有很多亮色的内容在里面,至少有些场面是让人荡气回肠的,这一点《家有九凤》、《大宅门》、《亮剑》都有,使得它们具备了很好的可看性,而《鲜花朵朵》怎么就没做出来这样的效果呢?我有点费解。

  主角感情的始终压抑可以是一部电影的格调,如《棋王》等,可是,在一部很长的电视剧里,如果每集都是类似的格调,我想还是失败的,看完之后,除了不舒服就很难有别的东西留下来。

  对于一个艺术作品,读者或者观众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收获积极的东西,能够回味很多的场景,除了闪耀悲悯的人性光辉,还应该有一些向上的力量蕴含在流动的剧情中。

  从这一点上说,《鲜花朵朵》不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尽管它借鉴了《家有九凤》的基本架构,可是,细节做得太差,以至于给人以天上地下之感。

  如此,还不如看几集《武林外传》呢——

我知道你那沉默的情意

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本文题目,我在引用的时候一时迷糊了,不知道是“情义”还是“情意”?

  是啊,情后面跟着“义”还是“意”,仔细琢磨,应该是不同的。

  原来写过一篇小文,说南方的女子多情,北方的女子多义,后者指的:北方女人完全可以以命相托,更不要说你那上面数额有限的存折和银行卡了,所以,“义”为北方女子的标志性词语。

  不过,“义”与“意”比,“意”也许有默契存焉,最是那一低首的温柔,似一朵白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不过,“雨巷诗人”戴望舒应该用的“意”字,他在乎的一定是江南温柔细雨中的柔情蜜意。

  大学时才听到盒带的费玉清,高中时只能偷偷从香港电台的一个聊天听歌节目里录下几首,其中还没有这首《初恋女》,而有另外的《拨动尘封的琴弦》、《故乡的女孩》之类。

  发现,以诗入词更加隽永些,欧洲是常把名诗反复谱曲的,席勒、歌德的诗都有这样的故事,而中国几乎没有这样的习惯,当然,《明月几时有》这样的词除外,不知道是不是唯一的例外。

  到了近代,名诗谱曲到是颇时兴了一段时间,可是,当我们开始把领袖的诗、词或者随手写下的散乱的句子谱曲时,就距离艺术愈远了。

  徐志摩的诗大概是谱曲最多的,余光中的诗在台湾也一度是谱曲的首选。

  而其他诗人,则少多了,除非你是专门为电影电视剧写歌词。

  《初恋女》据说就是戴望舒为一部电影写的歌词,后来收入他的诗集里,我发现,很有歌词的韵律,仔细想来,是否是诗呢?好像也可以算得。

  这诗或歌词的最后一句很奇怪,我一直费解,在听到这歌的时候还没有网络这个东西,就猜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先照录这最后两句:

    终日我灌溉着蔷薇
    却让幽兰枯萎

  我当时的猜想是也许是愿意浇灌爱情之花,而让道德之花枯萎?

  终于停留在猜想了,现在,我再次上网翻出这首歌,知道,原来的蔷薇河幽兰都是有所指的。网上说——

  据说,幽兰指诗人的初恋女友施绛年(施蛰存之妹),而有刺的蔷薇则指当时的妻子穆丽娟(穆时英之妹,现居上海)。

  如果如上一段所说,我的猜测就刚好反过来,浇灌的是道德之花,而枯萎的才是爱情。

  对于那爱情,诗人在同一首诗的前面写道——

    我难忘你哀怨的眼睛
    我知道你那沉默的情意

  果然,是情意而非情义。这大概就是雨巷诗人当时的爱情吧。

雪莱为什么要为西风而颂?

2010年1月23日星期六

雪莱是欧洲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所熟知的诗是《西风颂》,里面那句名诗比《西风颂》本身还要更知名,大家都知道它——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表达了雪莱的乐观主义精神,中国人常把它作为革命胜利之前尚处于黎明前黑暗时应该有的态度。表达所谓革命必将成功,此时仅为蛰伏的情怀。

可是,为什么是西风?

要知道,在我们中国,西风可是冷酷的象征啊。

毛主席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从语句上说,似乎是对两种方向的风充满了公平的看法,但是实际上,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的革命者希望的是东风压倒西风,而不是反之。

关于西风,我们更加熟悉的一句是俗语:你难道要喝西北风不成?

西北风,似乎比纯粹的西风还冷酷,还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而东南风呢,则是带来温暖,带来希望的一个方向的风。

或者这么说更合适——

在我们中国,就风向而言,大家的偏好也许是“东风>南风>北风>西风”。至于是不是这个排序,有待大家投票看看。

也就是说,西风甚至可能被北风还要可怕。

如果我们有兴趣去查查历史上著名诗人的诗句,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李煜的“昨夜西风凋碧树”,把好好的树全给吹得耷拉叶子了。

而在诗人雪莱笔下,恰恰是相反的。

怎么啦?

雪莱是革命浪漫主义诗人吗?

答案是“是”!

原因我是到了欧洲才有了深切的感受,因为这里的西风是温暖的风,东风反而是冷风。

因为我们中国大部分地方东面是海,西边是内陆,而欧洲相反,西面是海,东边是内陆。于是,在欧洲,西风是带来希望的风,而东风则可以起到“凋碧树”的作用。

可见,艺术作品必须得考虑当地的具体环境,如果在我们中国,有诗人高歌西风的温暖,这诗人一般可以认为是方向感很差的诗人。

如果有人写出《北风吹来满眼春》这样的报道,大概要被人打板子的。而如果在南半球,这样的标题就没有问题。

《阿凡达》与《独立日》的同与不同

2010年1月18日星期一

今天去了ZON看了《阿凡达》,英文对白,葡语字幕。

昨天刚看了《独立日》,突然发现老美真是没有什么创意。

记得不知道哪位中国的影人说过:你觉得好莱坞的那些打来斗去的电影有意思吗?象变形金刚似的,除了机器作战还是机器作战,只好场面,就真好?

其实,我想这位影人有误解老美的意思,人家的文艺片拍得可一点都不差,相比之下,我们的文艺片能有几部成为经典啊?而动作片,相比于我们的,他们的一定更强。

不过,我们不说这个,我们说点别的。

《独立日》的故事和《阿凡达》没有不同,无非换了一个个罢了,地球人在《阿凡达》里面是邪恶的一面,而地球人在《独立日》里面是正义的一方。

所以有一方侵略另外一方,都是因为资源,《独立日》的那群难看的外星人把自己星球上的资源用光之后,已经凭借自己的高科技祸害了不少星球了,地球还不是轮第一的。

非但故事情节类似,而且结局也类似。

故事情节,都是用武力示威,《阿凡达》还低级点,好派了几个间谍想卧底试试,了解了解对方的情况,而《独立日》里,人家外星人连卧底都不屑于做,不过他们被我们地球人俘获了几个,而且连原来放出来的试探性的飞船也被解剖过,所以,地球人了解了他们的情况,最后一击制敌。

因为《阿凡达》里的间谍最后成了对方的人,所以,知己知彼者胜了,《独立日》里,不屑于了解地球的外星人败了。

两部影片,价值观都没有问题,都是被侵犯者最后战胜了强盗。这样的结局我喜欢,因为简单。虽然我也知道,现实中,结局往往是相反的,可是,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情形,我还是很高兴,很放心。

前段时间看到不少影评把《阿凡达》当成了“被拆迁户”的胜利,映射我国的现实有点太直接了。

就想到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我们来写类似的剧本,非正义一方是中国人,我们肯定不会写。

我们的角度大概是:

为了帮着盘多拉星球发展经济,我们派出了一队人马,开始先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果然有绝大多数人拥护我们的做法,但是,就是有个别的故意捣蛋的坏人,到处串联,非要说什么他们宁肯落后也不愿意发展。

当然,我们一定是依靠群众的力量把那几个败类打落马下,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拥护和全力支持。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潘多拉时,群众箪食壶浆地欢送我们的军队,高呼:留下来统治我们吧,我们需要你们!

而我们的军队,来一个华丽的转身,说:乡亲们,以后有困难,打个电话,我们随时来帮忙.

论侯瓒和“二大爷”之争烽烟再起的背后

2010年1月10日星期日

新闻上说:“因管辖权异议‘搁浅’4个月后,备受关注的侯跃文遗产纠纷案终于重新进入实体审理,侯耀华律师向记者曝出:侯瓒在2009年2月打遗产官司之前,曾向警方报案要求追究侯耀华侵占财产的刑事责任,而侯耀华近日获悉此事后‘伤心透了’。”

作为民间一向不太受人待见的二大爷,侯耀华最近确实是事情缠身,不过,伤心应该另有隐情。

中国的曲艺界一向有传统的习俗,相声界更是如此,辈分必须得有,你想单独出去说相声都不行,连郭德纲这样的怪才自学出来,最后还得拜个老师呢,刚好就是侯跃文。

传统能否保留?怎么在现代生活中存留,这确实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中英就香港问题谈判,英国准备给香港的某个地方改革一下,改成女儿和儿子都拥有同样的继承权,结果,中国坚决不干。说英国纯粹是捣乱,我当时还奇怪呢,男女同权,多么符合现代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啊,我们怎么不同意进行改革呢,而且是在我们入主香港前进行,也不影响之后的治理,有百好而无一坏啊。

在我们山东老家农村,之前或者现在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女儿嫁出去之后就没有了继承权,那么,那些只有女儿的老头老太太怎么办呢?

那就是临近找个侄子,让他来承担孝子的重任,房产和其他财产(主要是房产)也由这个为死去的老头老太太摔老盆子(这个仪式在很多电视剧电影里还能常见)的侄子来继承。女儿,每份。

而侯军,侯耀华的儿子,为侯跃文摔了老盆子。

这就是侯耀华一定要抢先把侯跃文财产占住的最核心原因,还是传统继承与现代继承之争。

但是,侯耀华却有苦说不出,因为你如果拿出这个理由,那还不笑掉公众的大牙啊,在法律上也说不过去。

但是,相声世家讲究的又确实是传统一套。

英国在香港的坚持向现代化改革和中国的坚决不让英国主持向现代化继承制度改革,就是中国传统与世界通行之争。

这事,对于国家与国家间都不好办着呢,对于侯耀华的苦和侯瓒的坚持,我都理解,不过说实话,这样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尽管法律很明确。

《铁齿铜牙纪晓岚4》真好玩

2010年1月10日星期日

看了几集《铁齿铜牙纪晓岚4》,发现真是好玩。

竟然把帖子,跟帖这样的事情都弄进去了。

还好,只是在茶馆里挂了一个小本本,上面大家可以各自写文章,然后又兴趣者来跟帖。最后后宫的妃子们听说皇帝老去看帖跟帖,结果每个人都写了一大本,让皇帝来跟,乾隆顿时头疼不已,本集结束。

这就差点让和珅、纪晓岚们,大家都来写博客了。

好玩,而且好像比前几部更轻松些。

我喜欢——

这简单的快乐

《无尽长夜》的杀人凶手果然如我所料

2009年11月18日星期三

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书我几乎从来没有猜到过凶手究竟是谁,这个应该怪她设置的迷局太迷了,所有的人都有动机杀人,所有的人都有证据说明自己不在现场,而有证据杀人的人却最后发现证据不够确凿。如此等等……

可是,看《无尽长夜》的时候,看到不到100页,我就预感越来越强烈,觉得就是这个小子是杀人凶手。

我想有几个原因让我这样推断:

1,她的小说里让凶手自述的情况是有的,事实上,她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就是凶手自述,但是从开始我们看不到凶手有任何杀人的意图,过程也都掩饰得非常好。她的另外一个著名的密室杀人案《十个小印第安人》也几乎用了同样的写作手法。

2,按照她的小说里的动机杀人的基本理念,看谁杀了人,要看人被杀后谁获益最大,这基本是一个铁律,世界上也有一言不合就杀人的情况存在,可是高智商的侦探小说作家肯定不会关注这样的事件,而是会关注一起被仔细设计过的谋杀案。

而这个娶了富家女的流氓小子当然是富家女死后最大的受益者,没有任何问题。嫌疑最大的自然也就非他莫属。

3,可能还有是天生的坏种。这个小子的母亲就对他始终不放心,怕出现什么问题,而他面对他自己的母亲却总是一副回避的样子,因为这个女人对他才能最了解,而这样的了解是从骨子里向外的。自然会让他本人惊惧。

4,一个在自述里自称经常和女孩子一起厮混的坏小子,突然一天看到某个富家女,就是一副要放下屠刀变成好人的架势,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一种习惯的生活不可能因为换了对象就有所改变——他依然是昨日之他。从而也让我们看到,门当户对的婚姻是多么的应该提倡!

5,一个一直在帮助富家女的管家女孩,到了这个家里,却引起了男人的反感。这在我这个男人这里看,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个管家女孩漂亮风流,做事干净利索,不可能有男人会真正讨厌她,那么,所谓的争吵也就一定是刻意而为之的。那么,不是已有共谋就是内里虚伪。这是从男人的本性来推断。

由以上五个理由以及一些其他的细节,我在还没有出现死亡事件时就认定一定是这个臭小子下手杀了人,而且对这个推断充满自信。

看到最后,果然如此。

我发现我也许可以考虑去找个海边小屋,写上几本侦探小说玩玩了。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儿歌【陈安隆重推荐】

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我发现了陈热闹在幼儿园学到的一个儿歌,堪称世界最佳儿歌。

这里先将全文录于下:

一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条毛毛虫,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
两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把小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
三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个小叉子,上叉叉,下叉叉,左叉叉,右叉叉;
四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个小铲子,上铲铲,下铲铲,左铲铲,右铲铲;
五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只小爪子,上抓抓,下抓抓,左抓抓,右抓抓。
六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部小电话,上打打,下打打,左打打,右打打;
七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把小镊子,上捏捏,下捏捏,左捏捏,右捏捏,
八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把小手枪,上啪啪,下啪啪,左啪啪,右啪啪;
九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一个小勾子,上钩钩,下钩钩,左钩钩,右钩钩;
十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双小手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当过爹娘的人,如果觉得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儿歌,可以拿来比比。俺们的理由如下:

1,从一到十,给了幼儿一个自然数的概念;

2,容易记忆,基本模式在那里,记住其中的一个作为基础,其他的可以去推测;

3,操作简便,自己拿一把手就可以操作,也可以小朋友一起玩;

4,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尽管“变成”的东西比较简单,可是都是很形象的东西,而且和手型的辩护能够对应起来;

5,重复了十次方位,这方面的认知和记忆也可以培养起来;

6,对于十个动词所表示的完全不同的动作可以描述和模拟;

7,每句的不同音节所带来的变换节奏,培养孩子的音节与节奏的转换能力;

8,有多个量词,和不同的名词相联系,可以培养孩子对名字和数量词的关系的概念;

9,【这第九个优点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待随后再想好贴来】

10,对于大人来说,也比较容易记忆,可以带回家好好带着娃娃复习。

所以在题目后面加了个【陈安隆重推荐】,是因为俺们老看见余秋雨推荐,什么易中天推荐的,推荐的全是些劣质货,而且好像他们从来没有推荐过好东西,而这辈子我还没有推荐过劣质货呢,所以,这里就冠名推荐一把,以示重视。

样板戏的艺术水平很差吗?

2009年11月4日星期三

记得在中学时学辩证唯物主义,有这样的一个观点:一分为二。

当然,这是领袖经常说的词,于是,在我读中学时,学生和老师之间就果然有如下设问:

学生: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既然事事都需要一分为二,那就不能完全否定一个事物了,毕竟,它的一小部分肯定是有好作用的。

老师:很对!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

学生:那为什么我们说(邓公观点)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呢?

老师一时语塞,回去和政治教研室的老师们商量后,回来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是这样的。我们虽然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但是并没有否定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科学上的贡献,比如两弹一星,属于文革期间的成就,是不在被否定之列的。所以,“一分为二”还是没有什么错误。

这次轮到学生语塞了。

我又想起总设计师的另外一个很奇妙的回答,是对着意大利女记者的。

记者问:对江青,您如何评价?给她打多少分?

邓公:零分以下。

这个评分把当时看文选的我都给惊愣了——太妙了,幽默而又表达了自己爱恨分明的观点。

于是,江青此人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陡然下降,直接到了接近绝对零度(摄氏零下273度)。

我很多时候说我们山东人不错的机会,都会加个“但是”或者“当然”——山东人里也有江青这样的坏蛋喽!

于是,我也就跟着认为样板戏是很坏的戏——江青的东西能好得了吗!

后来,我发现电视上演出样板戏的时候越来越多了,比如那著名的智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等,而且到了现在,越来越有更加普及的趋势。

心有点乱。想法也就多了,我发现这些样板戏中的经典唱段确实好听——难道是我的艺术鉴赏能力很差?可是为什么确实又好听呢?另外,当然也有很多人反对唱这些东西,可是,现实却是更古老的老戏就是流行不起来,即便是有苏三离了洪洞县这样的段子在演,可是其流行程度远不如当年的样版戏。

咋回事?谁能告诉我?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我还是得用自己的脑子去想。其实,样版戏是很多人的艺术感悟的结晶,所以才能部部经典,且不说这些样板戏根本就不是江青本人作曲作词演唱的戏,是很多那个时代头等的艺术家的集体作品,精品自然是应该的,而且,精品到今天乃至到100年后我想也不应该出乎大家的意料。退一万步说,哪怕这些东西都是江青一个人做出来的,难道一个坏蛋有点艺术上的感觉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的坏蛋艺术家可是不少——

皇帝级的:宋徽宗,陈后主,李煜,他们在位后期都大大地害了百姓,可是自己的艺术成就并不低。当然,还有明朝熹宗那个著名的木匠师傅,虽然算不得艺术家,至少也是八级工匠没有什么问题。

宰相级的:蔡京,书法没得说;秦桧,文章做得也还可以;

夫人级的:杨贵妃的舞蹈应该不差,更多的女人们则也有各自的妙手,更不说武则天了。

于是,个把江青,有些艺术鉴赏力,即便不是什么创新能力,也应属正常。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她这个坏蛋,全身都坏,可是艺术鉴赏能力不坏,另外说了,那字也算不得她的创作,所以,光也不在她自己的脸上,表扬也是表扬的后面那些创作班子。

当然,我觉得比较理解那些反对京剧进课堂的人,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压力已经够大了,而且孩子们能有百分之一的有点艺术细胞就不错了,京剧细胞有千分之一就不错了,京剧进课堂完全是摧残另外的千分之999。

我也反对京剧进课堂,可是我倒是不反对样板戏成为经典,事实上,你想反对都反对不了,那些已经是经典。

现在进课堂的东西太多了,国防教育进课堂,我还呼吁应急管理进课堂呢?只是有的确是该进,有的则进不进两可,有的则不应该进,象京剧这个国粹,完全可以让世家子弟或者有兴趣的孩子去接触,全民都唱“这个女人不寻常”就大可不必了。

对了,应急管理还没进课堂呢,呼吁呼吁这个新教育部,该进了,一年上一次这样的课,15分钟,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