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应急”的存档

铁路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中“以通为本”的思路可以考虑改变了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温州动车相撞事故之后,看到大家在科学网上谈得越来越多,我一直没有说什么,这倒并非是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等事情稍微过过之后再说话罢了,不过科学网上的刘钢兄追问了句“陈安呢?”也许,我也真的需要说几句什么了。
 
  “以人为本”这个东西在我们国家最近一些日子提的调子越来越高,这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前我们提倡了相反的东西,第二现在我们依然只是在提倡阶段,距离真正体现在实践中还有相当的距离。
 
  那么,“以人为本”的相反一面是什么呢?当然,你可以认为是“以物为本”。我少年时代读《中国少年报》,上面一度有过一次“下雨了,先收自家晒着的粮食还是先收集体的粮食”之大讨论,结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集体利益永远优先于个人利益”。记得少年的我有点疑惑,总觉得这个结论似乎有点问题,可是,究竟里面存在着什么问题,却说不出来。现在想来,也许背后的背后依然保留着的就是“以物为本”的基本思维模式吧。
 
  这几年做应急管理的研究过程中和各个不同类型的实践部门接触,我和铁路的应急部门当然也多次接触过,在和对方一起讨论铁路事故的应急救援时,我很惊愕地知道,铁路的应急一直都是“以通为本”,而非广为人知的“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但凡出现铁路交通事故之后,响应的第一做法都是先把受损的车厢弄一边去,别妨碍了道路的畅通,然后再考虑救援救助的问题。
 
  有这样的根本原则摆在那里,小伊伊的事情才会让世人皆觉诧异而铁路应急人士却安之若素。
 
  铁路上的行车事故一旦出现,会影响到经由该条道路而前往不同目的地的更多车次,这是由铁路运输的特征决定的,我把这种现象称为事件的“蔓延”。公路和航空也都有类似的特征,但是都不如铁路的更加显著。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铁路管理机构一直认为清障是应急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人命则次之,可以完成清障之后再来考虑受灾个体的救援问题。而这实际上是和现代应急管理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的。
 
  但是,中国的铁道管理部门,难道真的曾经进入过现代化吗?即便行车速度赶英超美了,可是,现代化的头脑却从来没有具备过,经过过温州撞车事故后,我的个人判断是,铁路管理部门也还没有任何让思维进入现代化的打算。而时至今日,国民的素质普遍提高了,而铁路部门依然停留在60年代,这个矛盾自然是越来越厉害,乃至无法调和。
 
  我们科学网上的多是理工科的人士,包括我自己,可是,在做到技术层面之前,原则性机理的探讨一定是个无法跨越的第一道门槛,可是,从各类文章中,却多为具体技术细节的追究,还少有对于整个机构所持基本处事原则的讨论,或者大家隐约里感觉到了,可是没有更细致的细节来说明这个东西。
 
  而对于铁道部来说,以技术来提高管理品质的路子已经走了很多年,可是一直没有走通过,我去坐不管是动车的卧铺还是普通车的卧铺,都依然和20多年一样要换一个小牌牌,信息系统依然差到让人无法不摇头。而据说铁路在信息系统上的投资已经多少万亿了,我的老天爷,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高的成本,连猴子都完全有可能彻底进化出来了,可是铁路人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也所以,用高深的技术语言分析去解读事故并从而避免事故,对于其他机构是合适的,对于铁道部则是尚不合适的,我们得把铁道部的各位先生们从小学知识“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开始普及起,才可能有点成效。
 
  大家认为呢?

救援中“已无生命迹象”的三个经典故事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05年8月7日,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后放弃救援。121人死亡。
  在这次矿难中,有专家出具如下导向“可以停止救援”结果的意见:透水矿井井下巷道不存在生存空间,16名失踪矿工已无生还可能。
   
  原始报导文字如下:
  由于大兴煤矿地质情况复杂,矿井透水量巨大,开采系统混乱,透水后井下原有巷道和设备遭到破坏,随着水位下降,追排水到一定深度后,有关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近两天井下出现数次垮塌现象,直接威胁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专家指出,进一步开展抢险救援存在无法排除的安全隐患,如按现有方案继续强排水,会造成新的安全事故,风险很大且无实际意义。此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家到实地考察,对井下被困矿工的生存环境及生存可能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后,提出了评估意见,认为井下截至8月23日,在矿井内水面以下已不具备生命存活的条件。根据专家意见,指挥部经认真研究并报经广东省政府同意,决定于29日终止抢险救援工作。这次事故被困矿工123人全部遇难,只找到其中6具遗体。
 
 
  孟氏兄弟遭遇矿难自救成功案例。
  北京,房山区, 史家营乡,2007年 8月18日 22点:孟宪臣和孟宪有两兄弟单井土法采煤,井下塌方,被困在约15米长的空间之内,井下巷道共长30米左右。 8月20日 11时20分,召开救援分析会议,认为:事故发生地属于采空区,经过非法开采,形成二次采空区,造成采空区重叠,加速了塌陷,致使内外挖掘的救援方法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事故被困人员已不具备生存条件,掘进救援方式是不科学的,不能保障救援人员安全,因此停止救援。事故发生后两天约49小时,宣布正式停止救援。随后,孟氏兄弟自救脱险。
 
  
  本次温州动车追尾相撞事件,再次出现“已无生命迹象”的推断,不过用了生命探测仪,还是很高科技的,具体细节因为此事件刚刚过去,所以这里不赘述,然后,话音未落,3岁孩子小依依就得救了。
 
   
  以后“已无生命迹象”的演绎不知道还会不会更多,我们应该有得可以期待的。

认真的事故调查对于未来同类事件的风险防范作用巨大:从民航说起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中国的民航飞机由于很少受到液体炸弹(似乎是一个很高技术的说法)的袭击,所以对于飞机的安检问题并没有如欧盟那般重视过。
 
  在这方面,欧盟和美国就颇有些“草木皆兵”了,不过,从成本收益上说,禁止液态物体上飞机还是很值得的,至少我个人挺赞成这么做的,即使有“逼迫让顾客买机场的饮品”的误会说法,我依然很赞成,毕竟,你在机场可以喝到免费的水,在飞机上甚至可以喝到完全免费的啤酒葡萄酒,所以,这个谣言很难持续地讲下去。
  应该说,从2003年的自带饮料喝一口到2006年的完全禁止液态物品上飞机,对于飞行安全不受旅客的打扰这一点还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这样的做法不是凭空就来的,恰恰是血的教训带来的改变。尽管我国飞机失事的例子不太多,可是即便如此,从罕有的那几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到没有采取类似措施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好在中国的民航总局明显不如铁道部牛,还知道去学习一下欧盟和美国的做法,自己似乎也还能从事故调查中得到点教训,随后由于该类原因造成的事故也就至今未再见。
 
  事实上,我国2003年2月5日开始执行“饮料登机一律开封查 旅客能喝得先喝一口”的政策,这正是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以下是当时出台的政策:
  
  为确保民航飞行安全,保护旅客的生命财产,民航总局经认真研究并借鉴国际上有关做法,自5日起对旅客随身携带液态物品乘坐民航飞机作如下规定:每名旅客每次最多可携带2瓶(每瓶容积均不得超过500毫升)碳酸饮料、矿泉水、茶水、牛奶、酸奶、果汁等液态物品,并经开瓶检查确认无疑后,方可随身携带乘坐飞机;其它超出部分一律托运。旅客不得随身携带酒类(瓶装、罐装)。如确需携带,每人每次不得超过2瓶(1公斤),且必须托运,包装须符合民航运输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随身携带的液态物品,如患病旅客携带的液态药品、带有婴儿的旅客携带的婴儿饮用品等,经开瓶检查确认无疑后,可予携带。
   

  当然,欧盟是对某些事情很敏感很在意愿意采取更重看上去过分的措施的这样一个区域,不过,我国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2002年底的大连空难,也正是一位张丕林先生把汽油带上了飞机,如果之前有2003年的这个措施的话,应该会不至出现如此恶果。

   

  后来,关于完全禁止液态物品上飞机,据说也有中国民航自身所遇到的挑战,据说2010年1月30日,当时从新疆乌鲁木齐起飞的航班在飞行过程中被空姐发现有女乘客在厕所里要点燃什么东西,因飞机右侧卫生间内飘出烟气和呛人气味,引起到机尾拿饮料的女乘务员警觉,随即通知其他机组成员采取措施,并悄悄返航。结果很好,没有造成问题,该抓的抓起来了。

  关于这个事件我并不了解太多,想来这两位被抓起来的乘客还是携带了易燃的物品,也许是汽油,也许是打火机。那么,机场的安检就越发重要了。

 

【Blog主人文后记1:每次铁路事故后,铁道部也能去总结教训,不过,其在事故调查和事后的改正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傲慢与作势,而非谦恭与作为,依然让人看后感到极端不舒服,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民航要好多了,值得铁老大好好去学习学习。】

【Blog主人文后记2:要知道,民航最初只是是被美国和欧盟要求飞往他们国家和地区的飞机要做类似的安检(人家才不管你国内如何如何呢),而民航干脆就推广到了全部航空公司的全部境内和海外航班,而非仅仅是对外严格对内宽松,这就值得称道。】

旅游景区饭特别难吃的管理难题迎刃而解!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我弄了一套“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当然,还需要至少10篇博士论文和20篇硕士论文来完善完整它。我只希望等我百年之后,它能够依然存在并持续性地发生作用、产生影响。
  除了最近十年要写几本关于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的专著外,我们还准备出版一本《管理机制设计的实践与实验500例》,里面准备用500个例子来对机制设计的大问题进行有趣的说明,让是个人就能看明白。当然,这一理论本身肯定是晦涩的,不过我在科学网上不讲不好玩的东西。
 
  问题:旅游景区的饭特别难吃!甚至一个不是厨师的人去炒都要比那好吃得多。咋回事?
 
  通过问题分析,我们很容易地给出了这一机制设计需要达到的目的,那就是——
 
  机制目标:景区的饭至少和家常饭一样好吃,即使不能和大饭店色香味俱全的饭相比。
 
  机制设计主体:区域旅游管理部门
  机制使用主体:旅游者
  机制作用客体:饭店老板们
 
  先问:为什么景区(包括火车站这样的地方)的饭难吃?
  简答:原因很简单,因为每次吃饭都是一锤子买卖。吃前不知道情况,吃后没法惩罚店主。
 
  第一策略:不使资源独占,多弄几家饭店来竞争。
  结果:运行一段时间后机制失效,所有饭店的饭一起变得难吃。
  原因:都是乡里乡亲的,一方面做饭水平本来都高不到哪里去;另外,即便大家都难吃也还是会有客户来嘛。毕竟,难吃与否在吃前都是不知道的,完全靠拉客能力来影响销量,多设几个广告牌,多弄几个小姑娘在门前招揽,看游客们能到哪里去?!
 
  第二策略:变一锤子买卖为多锤子买卖。
  具体做法:把一天的旅游拉伸为多天,这样,使得游客与饭店形成多次交易,一次难吃则不再有生意。
  可悲结果:在N个的地方吃完N顿不同但一样难吃的饭。
 
  第三策略【陈氏策略】:变一锤子买卖为多锤子买卖,并由一地博弈变为多地博弈。
  具体做法:在景区开饭店的同时,必须在繁华的城市地区同时开饭店才可以。否则就没有资格在景区开。或者:只有达到M(M>=2)家连锁饭店的规模,才可以申请在景区开饭店。而其标志以及连锁店得情况醒目地让大家一眼就能发现。
  
  结果:饭店的饭立刻好吃起来。如果景区的饭依然难吃,则城里的饭店也没了生意。或者通过游客投诉来影响到整个连锁饭店的监督坚持,发现一家有问题则全部饭店一起停业。
  
  这是一例通过利用扩展的空间规制来制约景区饭店的机制设计,比较有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规模效应,这一机制在一些过小的景区可能失效,需要景区游客达到一定规模。

硕士论文写航班延误应对策略的俺的学生遭遇第一次航班延误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从韩国归来是件幸福的事情,因为日程表上说,12点20分起飞,1点到达,好像只用40分钟似的,比去天津还近。
  当然,那只是因为有一小时时差罢了。
   
  这次去韩国组织第四届中韩危机与应急管理双边论坛,我带了今年毕业的研究生郑晓洋同学一起去,同行的还有其他14位来自多个地区和不同单位的学者,吃了三天韩式大餐,大家的胃都要受不了了。
  我在山东大学带的联合培养研究生郑晓洋同学的硕士论文刚好写的航班延误的应急处置问题的优化模型,但是糟糕的是,她却没有经历过航班延误事件,而这次的韩国归来则让她有了航班延误的切身体会。
  
  我之前做过一个国航的项目,是关于集团公司以及下面几家分公司正点率评价的问题,可以说做得是非常漂亮,体现了俺们的基本智力水平,现在国航一直到今天都在沿用对于几家分公司进行正点率的评价和奖惩政策,这就是我们当时那个项目的结果,我是主要贡献人。
  
  航班延误是件一定会经常发生的事情,原因则五花八门。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的“空中管制”这个词,背后其实就是来自军方的不让民航班机起飞或降落的理由,我有一次刚好在首都机场碰到神州五号上天,机场广播就告诉我们说去成都的飞机取消(延误的最高形式)了,而原因正是这个。
  而正因为俺们做过国航正点率评价的项目,所以还知道广播里给出来的原因往往不是真正的原因,说实话,很多说出来是用以糊弄普通旅客的。而延误的真正原因只有航空公司才真正掌握。
 
  对于今天的延误,机长在广播时显得很生气,告诉大家的原因是“由于最后一位旅客登机迟缓,地面服务不到位,造成了延误。而我们因为错过了这个飞行段,所以要等待1个半小时。”说到这里,俺们就知道要么是这最后一位先生逛机场免税店时间太长了,要么就是在最后一刻Check-in,然后又慢条斯理地走,或者在厕所逗留时间过长,不想出来了。

溢着茶香的张欣大作《船舶溢油应急处置人因可靠性评估研究》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把书赠给我是件做得无比正确的事情,因为我会真的看,而不是感谢之后存在书橱上再也不拿出来。比如,罗帆当时赠与我两本她参编的教材,我还是认真地把她写的那两章好好看了一遍,并随后写了评述。
  这不,我在收到科学网博主,海事大学教师张欣发来的一本以她博士论文为主体完成的著述《船舶溢油应急处置人因可靠性评估研究》,认真地先读了一小部分,就也先写一小段读后感。
 
  一
  
  张欣这本书的关键词很清楚,三个:船舶溢油 应急处置 人因可靠性评估,整本书其实就是围绕这三个东西写就的。其中,船舶溢油是一切的根源,而应急处置是目标,人因可靠性评估则是主要的手段了。
 
  解读整本书,就可以用船舶溢油了,得应急处置,我们来平评估一下人因可靠性吧。而这里的“人”指的就是应急处置人员了,主要内容是分析这些人的行为特征和偏好,基本的策略则是用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二
  
  这里先来夸奖一下张欣的文笔。在科学网上,文笔好的女性不多,张欣的风格似乎能让我更加认可些。原因是她写作文章,基本是需要什么风格就能来什么风格,而不是所有文章都带着同样的灵气。而有朋友的文章则每一篇都能感觉到灵气,不过灵气与灵气之间有相似性。我本人是文风多变的人,更加欣赏的肯定也是有能力变化文风的博主。科学网上这样的人不多,包括男博主和女博主都在内。
  
  张欣的这本书正是符合了一本管理学专著所要求的风格,单看这本书,看不出她本人还有很浓重的人文背景,乃至曾经续写过红楼梦的某些散逸章节。也就是说,书称专著,那就真是是专著语言,没有卖弄其他的写作方式。这一点是难得的。
  
  我记得我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他开始看孔庆东的书,因为知道孔一度当过中学语文老师,有身份上的共同认同感,所以,最初看得津津有味的。可是,他话头一转,说:但是,看多了会心理上感到恶心,因为同样的风格在不断重复出现,甚至同样的或者类似的结论也在重复出现。
  我的老师接着夸奖我道:看你的博客,或者说看喜欢写作的理工科背景学者的文章,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我就骄傲地偷偷乐了。
  
  阅读张欣的论文和博文,有不断转换风格的有趣,我想可以顺畅地读下去。
 
  三
  
  张欣在海事大学工作,做船舶溢油,可谓相得益彰,海事大学当然应该主要操心水上的事情,而水上的事情和陆上相比差异还是很大的。船舶溢油也不会和陆上运输过程中的油罐车泄露一样,而糟糕的是,已经有多类溢油事件出现,外国的中国的都有,处理起来又确实不够利索,且有的处理过程搭上了生命的代价,当然值得好好研究。
 
  关于海上溢油,我本人也只听到过一些泛泛的做法,比如,能否开发出一种中和剂,使得作用于溢出来的油上,就能很快将其分解,然后就无毒无害了,这有点类似毒药与解药的关系,不过似乎应该是搞材料科学研究的人所应该偏重的方向,张欣无疑没有这样的背景,她就把自己的研究主题放在了“人”身上,按照书中前言的说法,那就是三个关键问题:
 
  1,船舶溢油应急过程涉及到哪些人的行为,行为机理如何,这些行为对整个应急过程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如何?
  2,如何依据船舶溢油应急过程中人的行为机理,建立定量化的分析模型,并实施可行的数据采集和模型解析。
  3,如何对船舶溢油应急人因可靠性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提供合理的评估范式;在已知单个环节人因可靠性的基础上如何推导整个应急反应过程的人因可靠性。
 
  从这些介绍就可以知道,整本书“很管理很管理”,不技术也不工程。
  浏览全书,觉得最亮点的地方是做了大量的调查,这是费时费力且不容易讨巧的工作,毕竟,统计分析做出花来并不容易,在统计学的各类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数据处理中的今天,在方法本身无法弄出花花来,那就只能在结论上看看是否有些不同于流俗的东西。
 
  张欣的书,给出了极其丰富、很综合很全面的各类调查方式,60页的附录足可以说明工作量之大。然后,就这些调查,对人的行为模式进行了更多分析,采用了各类让我看上去有点眼花缭乱的分析方法,应该都是行为学上的分析工具吧,我猜。
 
  四
 
  人的行为其实是很难说清楚的一个东西,同样的场景,不同的人,反应可能会截然不同。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根本性的原因是很难找到的,也就是说,因果关系很难建立。不过,人的属性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从数据上反应出来。
  我看张欣的大作中,对于人的不同属性进行了分别分析,学历可能与行为有关,在海上的时间也会有关,当然,甚至船长大副二副都会有不同的偏好,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似乎很有些屁股决定脑袋的意味,乃至以前屁股曾经坐在哪里过都会影响今天的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现象确实是有的。
  难得有人能够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而且根据调查数据给出来一连串的结论,能够对未来处置溢油事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五
 
  应该说,如果我来评审这篇博士论文,会感慨于工作量之大,感慨之余,会毅然给一个优秀的结论。
  不过,在做评价为主体的研究论文中,做到比较大的创新还是很困难的。我上上周在一位李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后,一个博士生开题时提供了四个关于做评价研究的意见:
  1,提出或改进评价方法。现在,还没有中国人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机会获得广泛应用的,因此“提出方法”从现在看是基本不可能做到的,那我们只能改进,而改进,要么进行方法在维度或者深度上的扩展或推广,要么就进行不同方法的混杂。
  2,提出新的评价内容。比如提出一个“溢油可处理性”的新评价目标,然后去寻找好的工具去进行评价,从一个独特的评价角度来开展新的研究。我们就在应急管理中提出了新的评价策略,那就是“可减缓性”、“可挽救性”、“可恢复性”。
  3,指标体系或权重设计上的改变。比如,人家用10个指标,我用18个,比他们多8个,或者你的权重是专家确定,我的则是客观权重。也算一个思路。
  4,在其他方法论指导下的评价。比如你是统计评价,我则用物理-事理-人理角度的评价。层次不同,过程也有异。
  张欣的这本书应该更多侧重于以上所说的第2个内容。
 
  六
 
  书似青山常乱叠
  灯如红豆最相思
 
  读书是我最热爱的一项运动,读朋友的书则更会感触颇深。张欣赠书让我很是欣喜,在这个多以项目为联系纽带的科学界,还能收到一本书来读读,而不是一开始就谈项目合作,相互捧场啥啥的,很不容易了。
  当然,其实这本书把最后的研究二字去掉也许更好些,甚至,在我看来,连评估二字都可以不要,再在人因前增一“与”字,这样处理一方面要简短些,例外,也许读者面会更宽呢。

应急管理课程班【免费】确定在6月18-20日举行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继成功举办2008年1月,2009年7月和2010年8月三次面向全国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以及应急管理从业者的《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班之后,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班将于2011年6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其中,20日将举行第六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NCEM’2011),希望参与课程班的学员能够延续参加该次会议并在会议上提问或发表讲演(需事先提交报告),本次研讨会是未来一年两届的全国会议的一部分,主要为邀请报告和专家论坛,11月4-5日的广州会议为第七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征集学术论文,并正式出版,书名暂定为《现代应急管理:回顾与发展》。
  18-20日的课程班依然延续以往的老传统,完全免费,并向参加的同学提供简单的免费午餐,但住宿自理。
 
  本来因为条件所限而只准备招收20名学员(不含陈安老师的研究生和MBA学员),后经过协调,找到了一间能够容纳50人的会议室,这样,可以报名名额还可以有所扩充,达到35人。
  欢迎有兴趣者报名参加,报名邮箱chifeispirit@163.com,报名时请附你目前的专业和论文拟议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加面向对象地授课。
 
  时间:2011年6月18-20日
  地点:北京 中关村 北一条15号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科研大楼 9楼会议室
 
  课程内容(初拟):
 
一,概论:从传统应急到现代应急(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8日8:30-10:00)
 
二,突发事件与应急机理分析方法(授课:迟菲 博士 6月18日10:20-12:00)
 
三,风险综合分析方法及区域应用(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8日14:00-15:30)
 
四,现代应急的“事中”评价策略【可减缓性、可挽救性与可恢复性评价】(授课:迟菲 博士 6月18日15:50-17:20)
 
五,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及应急应用(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9日8:30-10:00)
 
六,现代城市社区安全与应急管理(授课:朱伟 博士 6月19日10:20-12:00)
 
七,密集人群管理与应急疏散模拟(授课:李伟 博士 6月19日14:00-15:30)
 
八,动态应急、应急预案与应急体制设计(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9日15:50-16:40)
 
九,现代应急管理研究方法论(授课:陈安 研究员 6月19日16:50-17:30)
 
十,现代应急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主持:迟菲 博士,6月20日)
 
  【参与课程班的同学将获赠我们即将出版的新书《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的初稿非正式打印版。能够最后提出该书具体修改意见的同学还将获赠《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两本书(已在2009年和201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韩国翰林大学王淳柱教授受邀做“公众健康与应急医学”的学术报告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2011年6月2日上午11点,应急管理研究团队邀请韩国翰林大学王淳柱教授做以“应急管理:公众健康与应急医学”为主题的学术报告。王淳柱教授致力于应急医学方面的研究,他是韩国翰林大学校医疗院应急医学科长,应急医学教室主任教授,大韩灾难医学会长,韩国灾难情报学会的理事。

  王淳柱教授的报告幽默风趣,互动性强。在报告中,王淳柱教授首先以一幅2003年韩国大邱市地铁站火灾的应急救援的图片为背景,向在场的听众提问这幅图片中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以此展开应急医学方面的问题。接着讲述了“Hazard”、“Event”、“Damage”和“Disaster”四个概念的区别,王教授用一些生动的案例,通过“提问-回答”式的方式,让听众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四者的区别。接下来,王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衡量灾难中公众健康的严重程度的评价公式,突发事件发生地点周边医院的受灾人群地理分布、人群分布的波状现象、巴别塔效应、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用于评价受灾人群健康状态的Met-Tag 方法、以及在应急救援中救助伤员的先后顺序、救援流程、救援方法等。最后,王教授展示了他在韩国的一些交流与合作情况。
  报告后,有多个听众向王教授提问了一些问题,王教授做了详细的解答。
  此次邀请报告加深了中韩之间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交流,促进了应急管理与相关学科的相互了解与融合。12点,本次邀请报告结束

俺们给新疆一个培训班讲应急管理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上周末某日,俺们受邀给来自新疆的一个干部培训班讲授了《危机管理与应对》的课程。
  当然,2个小时的时间过于有限,俺们不可能系统性地展开,所以,只讲了故事性的内容。
  俺们的课一向别具特色,无法复制(即便给了你PPT和录音),在应急管理学界和培训界那是出了名的,虽然俺们擅长讲学术一点的东西,可是讲起故事来,那水平也不是吹的。
 
  稍微遗憾一点的是,很多精彩的危机处置和应急的“陈氏故事”也没有讲充分,肚子里的还够讲两天的。
 
  当然,不管课程有多精彩,俺们也绝对不是培训师,俺们是科研人员,课一定不能象培训师那般夸张和精细以及抑扬顿挫。听说,培训师有一个团队来给包装课程,哪里需要鼓掌,哪里又需要激动,哪里需要悲伤,哪里需要思索,等等,都设计得非常到位。正恐怕也正是大家听培训师讲课当时感得热血沸腾,但是听完过几天觉得完全是上了当的主要原因。
 
  18-19日俺们的《现代应急管理》课程就有点学术了,这个是我更加擅长的,课程已经准备差不多,就差鸣锣开始了。

第四届中韩危机与应急管理双边论坛成功举办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2011年5月28日,第四届中韩危机与应急管理双边论坛在位于韩国清州的忠北国立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社科院、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中国高校和研究所,以及来自韩国忠北国立大学、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韩国警察学院等韩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所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于28日早10点开始。开幕式上,来自忠北国立大学的李在恩教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陈安研究员作为会议的主办方成员也致辞表示欢迎。会议以危机与应急管理为主题,各位专家学者从其学术领域的角度针对危机管理中的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一一作了精彩的报告。会议于28日18点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