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论”的存档

中国人收拾中国人,那叫一个在行!

2011年5月8日星期日
  看了一系列三篇文章,《千人计划入选者潘伟平长期虐待中国大陆学者、官司缠身、学术造假》,里面悲怆的中国人,真是让人再度可怜起自己的同胞来。
 
  最糟糕的是,美国人看着中国人虐待中国人,都看不下去了。他母亲的,这人丢的!
 
  另外一个角度,中国人收拾起自己的同胞来,怎么就这么顺手呀?!
 
  其实,听说这个事情已经有几年了,结果,人家来到中国又当了千人计划,好像还是兼职型的,真叫一个爽啊!
 
  看来,越虐待自己的同胞,就越是能够得到政府的赏识。这样的鼓励,怎不让人愿意干呢!
 
  另外一个可以明显感觉中国人虐待自己同胞的场所是各外国在中国大陆的使领馆,那里的中国雇员,折腾起同胞来,那是真专业,俺们当年是领受过这待遇。当时也是恨自己为什么是中国人,连外国人都客客气气地,可是就是同胞绝对对你不含糊,表格里一个字写歪了都得重填一张。而且这些中国雇员执行起老外的政策来,比老外们要严格得多!人家不要求的他们都能另外要求。
 
  所以,我看,中国人真是只能到洋鬼子那里找公平去,在自己同胞这里,即便你到了海外,如果落到自己同胞手里,还是一个没跑。
 
  忍吧~~~~~~~

我的初恋

2011年5月8日星期日
  尽管我曾经定义过初恋为“你喜欢她,而且她知道这喜欢并为之欣喜”,仔细再向前追溯的时候觉得还是可以把这个定义再扩大得宽泛些,这样,我就把第一个定义中的初恋情人腊梅在第二个定义里向后推一下,而把董月香女士作为我的初恋情人。
  说董月香女士是戏谑的称呼了,在我印象里,她始终是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小姑娘,满面阳光的样子,她的离开我,离开我们曾经共同生活过的村庄是在我只有10岁的时候,童年的心因为她的离开而抑郁着。
  其时,她离开的时候,我们已经非常疏远了,以至于在我的意识里都没有要送个礼物给她的意思,这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而我们的初恋故事只发生在二年级。
  在小学二年级里,我有着绝对的权威,做着伟大的班长,掌管着我们班的钥匙,那时候这个班的教室和其他的班级不同,没有集中在村里的小山坡上,而是在离农田非常近的原来曾是草料棚的两间房子。
  因为她家住在半山坡,而我家则是山坡下,距离教室近些,她去上学时也就顺路先去我家,开始去的时候也许是关注一下我有没有吃完饭,是否已经去开教室的门了,如果我走了,她也就抓紧去教室,如果我家还没有吃完饭,她就先在我家的地上或者院子里玩一会,这样,一来二去地就成了习惯,来我家成为她每天的功课,而期待她的来临则也成为我二年级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喜欢就在这样的平淡交往中种下的吧。
  我们村虽然姓耿的占去了大多数,其他姓也有相当的规模,董家就是耿姓之外的大姓之一,她的姐姐还因为嫁给了村里后来的支部书记,很是让不少人羡慕了一回。
  董家的女人多数是很怪的,穿着甚至和村上的女人也有所不同,说话则有古怪的腔调,现在回忆,应该是东北腔,尽管当时的我看这腔调确实是古怪的,但是却觉得很好听,这样,对董月香女士的好感就更加地强烈了。
  她的去我家,按照我妈妈的文明礼貌守则,我们会热情地让她来吃一点,然后她坚决地不吃,我妈妈就连夸她真懂事。我甚至坚持认为我妈曾经说如果我以后娶了她也不错的话。
  后来,在我上硕士以后,想起她来的时候我还特意地问过我妈,“还记得那个董月香吗?你还多次让她在家里吃饭,和我玩的非常好,你还想让她做你的儿媳妇。”我妈说,“是吗?有这么回事吗?我怎么不记得了。”以至于让我羞惭不已。
  她因为她背后是古怪的董家的缘故,常有些让我觉得新奇的玩意,她就不断地带给我看看,而到学校的时候则悄悄地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这样,我们就因为拥有一个共同的秘密而兴奋着,这样的情节在不少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过类似的片段,我就不介绍了。而具体她偷偷和我玩的什么我的印象不确切了,只记得有肥皂泡,如果再想更多的东西,也只有把所有触摸过的童年玩具都拿出来了,比如,用于滚着玩的铁环、在地上挖几个坑玩的玻璃弹子。
  我始终没有和在她一起学习或者讨论的记忆,也许她的成绩始终是一般情况,而我又太遥遥领先于全班同学了,以至于某一次一个叫耿忠珍的男同学居然比我还考的好,我就没有让他进到座位里去,“谁让他考得比我还好呢,应该惩罚一下”。
  和董月香女士的爱情就在一起上学的过程里成长,我相信,中间肯定地会有眼神的交流,相视一笑的默契,和没有对方时的心情不悦。
  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太过短暂,我们上三年级的时候就转到教室林立的山坡上去了,钥匙也不再归我掌管,她的玩伴也进行了升级更新,我则又喜欢上了临村来的一个叫姓丁的小姑娘,相对于她的阳光灿烂,丁则是个十分文静可人的小姑娘。
  她的离开成为一个必然事件,因为在这个董姓家族里,他的爸爸和其他在本村务农的兄弟不同,是在外地工作的,这样,把他们全家接到外地去就是必然的了,尽管我们相互的玩伴都已经有了大的变化,她离开的日子里我还是默默地哀愁着,记得她走前和还我的一个亲戚(也是我的同学,和我一样大的小姑娘,但是她妈妈是我的亲表姐,所以她要叫我舅舅)大吵了一架,双方各带一队人马,当阵势对圆了之后,主将出马,就拉开泼妇的架势就吵了起来,我悄悄地在我家的屋后看这场战争,暗暗为董月香女士使劲,希望她能赢得这场比赛。
  我到今天都没有弄清楚董月香女士到底去了哪里,她爸爸究竟在哪里工作,我的印象里一直告诉我是安徽的一个小城市,但是理性的推理则应该是在东北的某个地方。
  后来,我考到校址在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的时候,走在合肥街头也会胡思乱想:也许我可以在合肥的人群里一下子发现董月香女士的身影呢,想着想着,就是一阵自嘲的惊喜了。
  其实,还是不见的好吧,想来,她也应该是一个小孩子的妈妈了。

海龟的四个类型:“回国得瑟型”好像最能刻画中国国情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纽约市大史坦顿岛分校萨斯曼教授很有意思,她把海龟分成四个类型,分类准则是“文化认同”。
  她分的类(引用的文中有具体解释),俺们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下
 
  1,“加固型”(Affirmative):浓郁乡愁型。自己的祖国“好脏好乱好快活”。
  2,“减少型” (Subtractive):乐不思蜀型。对于陌生文化适应性强型。犹太人比较显著,其他欧洲人也有这个风格,犹太人因为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祖国,所以乐意融入另外的文化。况且了,耶稣也是他们的直接祖宗,而全世界各地都信这个。
  3,“附加型”(Additive):回国得瑟型。常有“兄弟在英国的时候”之表达。这个类型在中国人里比较典型,当然,有些引进些好东西,有些仅仅是弄点皮毛,了了而已。
  4,“全球型”(Global):天涯芳草型。又可以叫做无所谓型,到哪里都一样。
 
  以下为报道原文:
  
  据美国《侨报》报道,“海归”近年来成为海外华人热点词汇,殊不知,“海归”的现象在全世界由来已久。纽约市立大学亚裔研究所当地时间29日晚邀请纽约市大史坦顿岛分校心理学系主任、过去6年来对香港和中国大陆“海归”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的萨斯曼教授(Nan Sussman)作专题演讲,谈西方和中国的“海归”历史以及这一过程中人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知与定位。

  萨斯曼在座谈中表示,她过去20年对世界各地的移民“回归”现象和这一过程对人们的心理及文化冲击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过去6年里她更将香港移民的回归作为主要课题,并在最近推出了新书《移民回归和身份认同:全球现象,香港特例》(Return Migration and Identity:A Global Phenomenon,A Hong Kong Case)。

  萨斯曼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世界各国的移民回归现象,她表示,其实人们在谈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历史上很多的欧洲“海归”,当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后又回到了欧洲(但犹太移民是个例外,返回欧洲的犹太“海归”几乎是零);还有过去一两百年间的美国人到欧洲定居一段时候后又返回美国。有趣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西方移民在“海归”后发现融入母国的文化也并不容易。

  萨斯曼表示,她在采访一些西方的年轻“海归”时,也发现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从海外回来后,会跟自己当初的环境格格不入,自己和当初的朋友们对对方的话题都彼此毫无兴趣。

  萨斯曼在新书中总结出了“海归”群体对自身文化身份重新定位的四种类型,即“加固型”(Affirmative)、“减少型” (Subtractive)、“附加型”(Additive),和“全球型”(Global)。所谓“加固型”是指海归人士回到母国后对自己的原有文化身份更加认同,如中国海归回国后更加认同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定位;“减少型”则是减少了自己对原有身份的认同;“附加型”则是在保持原有文化定位的基础上,也吸收了很多外国文化的因素;“全球型”则是少数在很过国家生活过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到哪里都能很快适应那里的文化。萨斯曼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西方“海归”都属于“减少型”,“海归”后通常还会遭遇精神抑郁,而多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海归”都属于“附加型”,“海归”后通常都对生活满意度很高,不会经历感情上的不适。

  萨斯曼表示,她之所以对香港的移民回归现象进行专门研究,是因为从1984年到1997年,有80万香港人移民海外,主要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而从1997年到现在,这80万人里有50万作了“海归”。这些香港“海归”在回到香港后呈现一些文化认知上的共同点,是前面所述类型中的“附加型”,比如语言上更加灵活 –萨斯曼在一项测试中发现,“海归”们平均在396个单词的谈话中做了26次中英文切换。同时,这些香港“海归”在饮食、文化、隐私和生活步调方面都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但他们对自身中国文化的认同丝毫没有减少。萨斯曼发现,日本的“海归”也通常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实的认同,有些人在回归后不得不想法隐藏自己在西方已经习惯了的一些举动。有一个采访对象告诉萨斯曼,他在美国时喜欢上了在上班途中阅读《Newsweek》这本杂志,但他回到日本后意识到,在地铁上看这种杂志会让引来异样的眼光,因为日本男人在上班途中最流行的就是看色情卡通一类的读物,于是这位日本“海归”不得不将《Newsweek》夹在一本色情卡通书里偷偷阅读。萨斯曼也顺带提及,她本人在日本时养成了进门脱鞋的习惯,结果回到曼哈顿后,她的很多朋友都拒绝服从她这一要求,因此半年后她不得不改掉这一习惯。

  萨斯曼也对中国大陆,尤其是上海的“海归”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查,中国大陆的“海归”将是她下一步的研究重点。萨斯曼表示,就她目前观察所得,中国大陆的“海归”在文化身份的转换中属于“附加型”再加“加固型”,即他们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元素,但对中国的文化也更加认同。有趣的是,中国大陆的 “海归”在就业方面,凡是回到以前国有企业的,50%以上都随后辞职,凡是到大学做教职人员的,都很成功,其中北大75%的教师都是“海归”人员。而最成功的“海归”群体就是创业者,目前上海有6000家“海归”人员创立的新企业。

反丝是粉丝的同义词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那天,路过一个论坛。
 
  乖乖不得了,我发现这个论坛的几乎全部内容全是关于一个人的,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帖子全是在反对这个人。
 
  一个论坛居然是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才有了自己发展下去的理由,这个真让人佩服。
 
  粉丝,英语fans,香港人将其翻译成“粪屎”,俺们觉得也挺贴切。
  其实,也可以音译为“反丝”。不过,这个意思可以是致力于反对某个人的负拥趸。
 
  这些反丝每每也在声称自己有别的工作,只是偶尔才反对一下某某人,可是注意到反丝们的网络足迹,你就会发现,好像他们上网90%以上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对某人。
 
  所以,和没脑子只会崇拜的粉丝其实差异不大,反丝和粉丝是同义词。
 
  要不,你也关心点别的,让我们看看兴趣的多样性?!还是做反丝更有意思?!

学者的反义词是甚?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这个世界,凡事好像都有反面。
 
  比如,有质子,就有反质子。有物质,就有反物质。男人是女人的反义词,光明是黑暗的反义词。
 
  可爱的,请告诉我,学者的反义词是甚?
 
  学者的基本品格应该是批判,从人云亦云里发现一些不同来,甚至,要吹着浮土找裂缝。
  学者总认为现在的状况不是世界的真实,一定还有更多的真相隐藏在目前所发现现象的背后。
 
  学者们赖以生存的工具就是具备发现不同的能力。
 
  您老人家见过一个永远只会歌颂的学者吗?
 
  您老人家认为那些只会歌颂某人顶礼膜拜的人,还是学者吗?
 
  哦,是的,那是粉丝。
 
  粉丝是学者的反义词。

方舟子的作用:这个比喻可能最恰当

2011年4月29日星期五
  方舟子的作用当然有限,即便他只打大老虎,而对小泥鳅尽量放过。怕也难真正的杀鸡骇猴。
 
  实际上,那些厅长、司长、局长、乃至部长们在各个名牌大学买博士学位,或者雇人帮着上课并写博士、硕士论文的情况,才是当前学术界更糟糕的现象,但是却很难打击。而其实,这些才是最大的学术腐败现象。
 
  也所以,方舟子的作用基本是:防君子难防小人的一般简易锁头的作用:他在新语丝上的那些披露使得胆小的“君子”们一般也不会见门开着就进去踅摸踅摸,偶尔可能做点顺手牵羊的买卖,做事做论文更加小心。但是,小人们干起坏事来却依然不会因为世间存在一个方舟子而就罢手。
 
  其实他们也没法罢手,因为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根本就无法正常获得博士学位,也就是说,不抄或者不雇人写,那就走不通这条路。所以,该偷还会理所当然地偷。

陈热闹的四颗牙又出了问题

2011年4月29日星期五
  去年,为了给陈热闹看牙,我还托了关系,在口腔医院挂的专家号。
  挂的是主任的号,应该说,确实不错,整个治疗补牙过程中,大夫和陈热闹聊得不亦乐乎,陈热闹很配合地就把牙在愉快的气氛中治好了。
 
  之前,陈热闹全程都是喊着,哭着,总之那是绝对不配合的,把大夫搞得很无奈,说整个手术室十几个孩子在看牙,也有比她小的,怎么就她~~~~
 
  我这当爹的也很无语,很没面子。
 
  但是,糟糕了,看完一批,又是一批,这次是四颗,怎么啦?天生的牙不好?和吃糖有关不?这还没换牙呢,治牙就要花去5000元了啊。
 
  苦恼的热闹爹说————

人品极差但是学问极好的一位先生

2011年4月29日星期五
  当然,大家都知道他,是秦淮八艳里最有影响的柳如是从秦淮河出来从良后跟随的男人,钱谦益。
  字牧斋。
 
  老钱是江苏常熟人,在明朝就是大官。后来,清师渡江,他老人家首先迎降,糟糕的是,这般贰臣最后清朝也并不真得待见,所以他在清廷官也做得不甚如意,结果他老人家脸皮极厚,又回来冒充明朝遗老,人格可谓一无是处。
 
  但是,他老人家的著作《初学集》《有学集》,还不错。晚年学佛,著有《楞严蒙抄》,“是佛典注释里的头一部好书”。
 
  清华四大导师中,陈老的《柳如是别传》的学术价值和人文价值都很高,柳如是此人也比钱谦益更值得写传。

梁启超最佩服的人

2011年4月29日星期五
  看《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先生说到顾亭林先生,认为是自己“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
 
  好像科学网上的名博周可真兄主要就是研究顾炎武的,我哪天到了苏州,一定得好好请教一下他。
 
  梁在书中说,“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这个评价应该说非常高了。

貂蝉当成吕布家小三了吗?

2011年4月29日星期五
  看到甘肃某县抢去了貂蝉故里,大乐,去寻了《吕布传》来看。
 
  《三国演义》描述的王司徒献的连环计里,貂蝉的角色不可或缺。
  糟糕的是,也是正史不载的没谱事。
 
  当然,也可能是陈寿重男轻女,把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在《三国志》里弄成了nobody。
 
  以下为《三国志》里关于吕布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要貂蝉嫌疑的只有一句话“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兴许这个侍婢就是著名的貂蝉呢。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进败,董卓人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已,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语在《卓传》。允以布为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布自杀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卓死后六旬,布亦败。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