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论”的存档

【新水浒电视剧】潘金莲和玉兰对武松的爱情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我在杭州西湖侧见过武松的墓。
 
  虽然我的老家原来就属梁山县管辖,自己家原来住过的村子就是传说中的阮氏三雄住的石碣村,可是总觉得水浒里的人物都是虚拟的,却不想真的能够和里面的人物穿越时空不期而遇。
 
  可是,却真的见到了。而且,武松墓距离苏小小的墓不远,一位义士,一位率真的才女,就这样搁了几千年的风雨对望着。
 
  水浒如果不做改编,而是完全按照小说原汁原味地拍出来,肯定不好看。比如李逵,在小说里胡乱杀人,根本是不问任何情由的,如果在电视剧里也如此拍,即便有他的孝心和李逵做官的那一段作为中和剂,怕也难以消除观众心理上对于纯暴力的厌恶。
 
  武松也一样。不过,新版水浒似乎拍得武松有了一丝江湖气,而不是如上一版的水浒那般,把武松塑造成了完人。
 
  完人可不可以有爱情?
 
  除了当代(不是古代)著名淫妇潘金莲的勾引之外,两个水浒里都隆重推出了一位叫“玉兰”的年轻女子,她本来是张团练家里的下女,是阴谋集团为了诬陷武松而设置的美人计中的重要角色。不过看样子武松真的对女人没有多大兴趣,哪怕是会弹琴的玉兰,就用了“兄妹相称”的老策略来躲避一场爱情的到来。
 
  上一版水浒电视剧里,玉兰被武松从飞云浦回来后连带着杀死了,杀的时候看得出来武松有一丝的不忍,但是,不忍归不忍,杀还是杀了。
 
  新水浒电视剧也一样,不过处理得稍微美好了一些,玉兰因为坚决爱上了武松而不再愿意继续做帮凶,竟然被张团练谋害,武松杀完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之后,抱了玉兰的尸体出门,很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给我们留下了一下关于爱情的亮色。
 
  后来,武松淡出了电视剧,后面可能只有两场武松戏,一场是最后的独臂擒方腊,一场则是在乐和高歌宋江填词的“那一日,被招安,心方足”时跳出来说的那句“天天招安,日日投降,平白冷了兄弟们的心”那一刻。其他时候对于一部太大的小说和电视剧来说,不能再考虑更多武松的感情戏甚至武打戏了。
 
  总觉得武松的心里是有爱的,不管是潘金莲,还是玉兰,也许在心里都会有一丝云飘过,但是,道德的力量和漂泊的现实使他难以接受心中要稳定下来的呼喊,也所以,干脆拒绝了可能让自己感慨“太美了,留下吧”的那人。
 
  不过,英雄陌路,百年后去沐了那西湖的烟雨也好,孤独无人看望的墓恰似当年闯荡江湖时的四面为敌,与那边墓上有无数文人楹联相伴而显得格外热闹的苏小小恰成对照,而想到过去作品里的两个人,也是一个孤寂一个热闹吧。
 
  其实也很好……

请举例说明某人当选院士之后所获得的科学进展确实超过院士前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怎么才能让中国学术界年轻人的春天真的到来?【副标题】
 
  院士话题两年一热,比诺贝尔还频率低点。
  这个频率我认为始终会是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比诺贝尔奖的评选还要频率高一些才对。
  以前,我曾经建议过说院士评选改为八年一次,大家会闷着做点漂亮工作,否则,同样的玩意儿,每2年提交一回,2年前的申请书改都不用改,也挺没劲。
  可是,我发现我错了,其实院士评选最好是一年两次比较合适。这样,科学网诸位半年抡一次院士话题,那多过瘾呀。
 
  记得中科院在给吴文俊先生申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时候,第一还是提到吴老在40、50年代的学术贡献,不过,后面的几条里,也有一条是吴老在年近花甲之时还提出了机器证明的新理论和方法。俺们就想,吴老真是老当益壮啊,快70了还能提出新理论。
 
  当然,吴老后面的这个工作似乎不如前面那些个工作影响大。对于前面那些工作的影响,申请书说:甚至,教科书里都不再在定理后注明这是吴文俊证明的定理,这说明这个结果是该学科方向上应众所周知的一个结论。
  
  呜呼,这就有点接近四则运算的伟大了,谁都不知道四则运算法则是那位大仙规定的,可是,似乎除了文盲之外,每个人都得学会它。这个东西的伟大就不必过多阐述了吧。
  
  不过,俺们所了解的其他院士,似乎还真没有在当选院士后,其工作的重量级能超过当选之前的。您老如果知道一些,请告诉俺一声行不?
  
  也许可以这样说:当选院士是学者学术贡献的里程碑和墓志铭?!
  
  我有信心,上句话里所说的院士涵盖这个群体98%以上的部分。
  
  不过,工程院院士在当选后有能力参乎更大的工程的情况好像应该除外,而在这些所谓的大工程中,工程院的院士们除了起到了忽悠作用外,其他技术和工程方面的作用也请知情者给俺科普科普。
  
  拜托了!
 
  【如果大家能举出的例子在个位数以内,那就让更多学者在当选院士后直接集中宣誓退休的力度再强烈些吧!加上俺们在本文开始提出的伟大建议,那就是每半年有200位学者加入两院院士行列,两个政策加起来之后,中国学术界年轻人的春天真要到来了】

在飞机上巧遇王淳柱先生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没想到,俺在韩国归来的南航航班上,被惊鸿一瞥了。
 
  和同行的人吹玩牛,说俺们对航班延误如何如何了解之后。
 
  隔过道的邻座英文说:Do you remember me? I know you.
 
  啊?
  原来是位韩国朋友,我搜索了一下,没想下来是哪颗葱,后来深入一聊,他说是韩国会议上认识的我,根据他的大脑袋和独特的笑声,我终于想起来了,交换名片之后,发现他是王淳柱先生,这次来北京去国际会议中心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他目前供职于韩国的一家医学院,同时也是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大夫。很应急很应急的。
 
  聊了一阵子之后,我问他在北京的行程安排,他说还有点空闲,我就邀请他来所和我的弟子们一起研讨一下吧,他很痛快地答应了俺们的邀请,这样,定在明天上午11点,我们将举行一次报告会。
  
  天下之小,总会给你巧遇。
  
  感恩的心,感谢上帝,也感谢斗战胜佛。

科学评价:宜主观不宜客观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看过很多机构的评价标准:
 
  1,获得973、863项目,NSFC的杰出青年,可以得优;
 
  2,个人科研经费累计达到年度100万,可以为本院优秀工作者;
 
  3,SCI论文一年发表3篇,影响因子平均大于1,可以得优;或一篇影响因子为3的文章也可以直接为优,奖金5000元;
 
  如此等等,看上去真是客观啊。但是,仔细想想,怎么就没有本机构领导们加上学术委员会人员们自己的判断呢?全是人家判断好了,然后这里直接应用就可以了。
 
  从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机构的领导和学术委员会自己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必须引用外来的客观标准。
 
  而实际上,科研的成果,更多是可以主观判定的,尤其是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问题多多,哪个更重要呢?我说我的领域重要,你说你的重要,谁来投票决定?
 
  但是,主观让谁来主观呢?得遴选一些有能力判断的人,那就选吧。
  选不出来?您老的眼光就这么差呀?
 
  一层又一层,一个又一个,全都对自己的判断力没有任何信心,中国科学界这是咋啦?

为尊者讳,讳不好就成了——把尊者毁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中国传统风俗习惯里有一个是为尊者讳。
   
  咋一听,挺有道理。
   
  仔细一揣摩,大大地没道理。
 
  我现在觉得,人是有原罪的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其实,咱们通俗点理解这句话,就是说,“谁小时候都尿过床”。
 
  可是,传统表现给您老人家的某某尊者的形象却是完美无缺的,比如孔子,他是不上厕所的,厕所多脏啊,圣人怎么会去。比如,孔子,是明媒正娶的,《史记》里说他老爸什么什么和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怎么可能!那不象赵本山小品里的钻玉米地了嘛!其实,孔子更应该是他的母亲感天地之光而孕,没有经过人间普通人受孕的龌龊过程。
 
  这样,孔子的形象多光辉啊。而那个污蔑孔子的司马迁先生,明明在《孔子世家》后面的太史公曰里说孔子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怎么对孔圣人在出生的问题上大放厥词呢?简直就是大不敬!
  
  而皇帝当然是比孔圣人更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没有私生子,婚姻生活极度圣洁,对待臣民也全都一心一意,生活简朴,识字很多,足以教化世人。
  
  除了这等一等一的人物之外,省长是完美无缺的,将军是完美无缺的,校长是完美无缺的,甚至连少先队副大队长的五道杠也是完美无缺的,从小就新闻联播,代三个表。
  
  还记得我们原来引进电影的时候,宣扬腐朽资产阶级幸福生活的电影,坚决不能入选,课本里的外国名著,全得是选莫泊桑《项链》这样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老人与海》宣扬了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一个老头坚韧不拔的意志,不选!难道就没有宣扬社会主义体系下差不多老头的精神了吗?那就选这一个。
  
  我们是完美的,敌人是有缺陷的;我们是幸福的,敌人是水深火热的。
  
  我们的榜样也是完美的,敌人阵营里,即便算个好人,那也是有很多缺憾的。我们的榜样是应该学习的,敌人的榜样是可笑的。
  
  于是,为尊者讳就成了几乎不需要质疑的第一信条。
  
  如果外国人写的某本书里面有对我们的尊者有所不敬的描述,要么我们就出一个节本、洁本,要不就干脆不出,即便这本是确实很好,最好,最全面,也坚决不引进。
 
  不过,总有人是睁眼看世界的吧?这个渠道不行,那个渠道总行吧?《南方周末》有一期质疑希望工程管理者贪腐的,结果就没能发行出来,都要送到报摊上了,又被截回去重做。但是,有几个城市因为放出来的早,所以,总还是有遗毒流传,我看完再也不敢考虑捐款的事情了。
 
  但是,总会有人知道的,网站不一定能看到,E-mail好了,总还是有一孔之明的吧。
 
  于是,孔子上厕所的证据总是会被找得到的。
  而伟大的钱学森先生也会被发现曾经犯过是人都会有的错误,甚至,普通人没有的错误他也有过,比一般人要严重得多。说了这些又有什么呀!
  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在抗击法西斯的战争中有巨大贡献,可是也杀过很多无辜的人。藏啥呀?允许你使劲藏,充其量能藏几年?
 
  对于伟大的人物来说,不可能所有细节最后的指向全是完美,也所以,如果拼命为尊者讳,最后可能会毁了尊者,因为在浑身干净2000年之后发现孔子其实是上厕所了,就这么点事竟然蒙了中国人2000年呀。
 
  而被蒙的人知道了真相会怎样?怕是极度失望。与其如此,还不如开始就告知一个多维度的真相。

网上的事,2天的热度罢了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我写了某院士的一篇文章,有反驳者专门注册了一个博客反驳了我一下。

  我感谢了他一下。

  有人劝俺把这文章先藏起来,说别让别人误会,认为我在发死人财。

  俺们就回了一句,说科学网上的东西都只有2天的热度,所以,什么时候写真是不重要,因为2天后一定被淹没于无尽的博文和信息大海里。

  科学网上的东西大致如此,所以,不要太在意,甚至,对于反驳我的话,我都懒得再去撰文反反驳——自己对于自己文章的兴趣2天也会消失。

  不过,科学网上的吵架有时候难以2天消失,至少对于吵架双方,梁子往往从此结下。

  最好的结果是相忘于科学网江湖,稍微差点的就成了对方的“反丝”了,那就是好像在这个网上出现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对方。现在饶二大约就是我的这类反丝,他也够不容易的,关注我的每篇博文,然后再去其他人的博客里寻找能够给我两句的机会,这样做,感觉好像满世界找事物间关系的联想能力会从此提高一些,兴许对饶二的科研还真有点积极作用呢。

  饶二,这两年来一直坚持这样做,你真的辛苦了。
  谢谢你!

发乎情止乎无情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一般人们都说要发乎情止乎礼

  不过,似乎很难做到,大家一般都会发乎情止乎无情

  当然,无情也是感情的一种

  感情的事情,让感情做主

  先让爱做主,随后让恨做主,似乎是一般逻辑顺序

  理智的事情,甚至都应该让感情做主

  这是个感情指挥理性的时代

科学大师是有保质期的

2011年5月8日星期日
  俺觉得,“科学大师是有保质期的”这句话本是个真理,不过实际上好像不然,有的人觉得科学大师跟院士似的,一旦有人说是,那就永远是了。
   
  其实,科学界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和国际象棋的大师有的一拼,管你三岁五岁,只要你不断干败那些大师,你就是大师。
 
  科学界也是,管你出成果的时候是研究生还是博士后,只要做出来的成果比教授强,远远超过院士,那你就是大师。27岁也照样可以当教授,还划什么35岁的杠杠呀,真是可笑之至。
 
  在把最一般的人也看作人,同样把总统也仅仅看到职业不同的一般人的国度,即便你成了大师,该退休的时候办公室也得给人家更年轻的学者让出来。更不要说你退休之后突然得了诺贝尔奖,基本上也不会有大学重新把你聘了你,让你从得奖那一刻开始当“大师”。当然,原来的学校或者老朋友们也许可以给你专门开个party,弄俩热狗吃吃,大家happy一下,但是,让您老重新在讲台上指点江山,告诉大家科研方向在哪里?还是算了吧,你以为人家那里也和我们天朝一样啊。
 
  所以,天朝才是各类大师(包括科学大师)聚集的地方,因为在其他成熟国度,大师都是有保质期的,过了保质期,您再用上吃奶的力气去指点,也没人听了。
 
  我们看到的现象也证明着这一点,比如,某年某月得某奖的某人,如果退休了后到天朝来候旨听宣,那一定有1个亿给您备着,如果竟然天朝在延聘他们的时候还是在海外属于在职人士,那更不得了,别的不说,国库先端给你,“您老需要银子请随便取吧,爱取多少取多少。”
 
  大家当然也知道天朝喜欢千金买马骨,可是,30多年了,买回来的马骨头都有好几千了,可是马呢?估计是千里马们看到天朝买马骨头的那迫切样,非常害怕自己得变成马骨头人家才要,于是不敢来了。

山东大学蒋民华院士之死及其他

2011年5月8日星期日

   我在山东大学的时候,知道山东大学有几个优势学科,其中一个就是晶体,据说全国都排得上前几名。
   其他,基础数学也不错,运筹学与控制论因为全国大学里不多,所以,也算得一个。
   文科里面,文史哲一直整体有些优势,山大出来的李希凡和蓝翎更因红楼梦研究深得毛主席的赏识而使得山大跟着也沾了光。
   除了这些,微生物也很好。

   山东大学在合校前,院士不多,就仨,一个是搞数论的潘承洞先生,一个是邓从豪先生,两位院士深受山东大学师生的敬仰,另外第三个就是蒋民华了,相比于前两位全国知名的研究成果,蒋院士就算个争议院士吧。

   合校之后,加上山东工业大学的院士,山东医科大学的院士,甚至加上附属医院的院士,总数就多了起来,不过,多的同时也在减少,潘、邓前后去世。据说,潘校长临终前托孤,把自己的弟子展涛说给山东省的领导们,山东人是重义气的,展涛在潘去世后就当上了山东大学的校长,时年37岁,是这般档次国内名牌大学中最年轻的,据说到今天都没人能超过,未来是否有更年轻的呢?我看也够呛,所以,也许这竟然是前无无人后无来者的一个幼年校长。

   展涛后来专心做官,在山东大学任满两届必须下台之后,本着能上就不让下的基本原则,教育部又特别照顾他,委任去了比山东大学还大个的吉林大学当校长,但是,毕竟是临终托孤时“被”上来的,山东的省领导们买账,山大的人买账,吉林人和吉林大学的人就不见得了,所以,没过几年,就调任教育部做了个同等级别的官僚。我个人估计,经历了十几年的“托孤”一场到此就算完全结束了。

   展涛在山东大学校长任上处理过于锡玲教授举报蒋民华院士的一件山大臭事。
   当然,说是处理,其实是没有处理,只是表明了永远正确的政治态度罢了,然后,还特地在于教授举报蒋院士期间,在山东大学隆重地开动了学习蒋院士的活动。
   我当时在澳大利亚访问,看到此种消息,摇头微笑了一下——这个做法也未免太政治了吧。山大,你何苦呢!

   于锡玲看面相就是个很倔强的人,不过,她的举报还更加可怕些,因为每个举报都有证人证言的,举报内容又是学术界最为人所不齿的窃取别人科研成果作为发家(包括评院士)的资本。
   当然,那些证人里,多数被排挤到了其他大学去,离开山大的时候也都风萧萧兮易水寒过,很凄凉。

   蒋院士经此一役,并未被打倒,相反,还更加风光了些。比如,立刻得到了“首次设立的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也应该是模仿中央的“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第一个省级政府,而蒋院士则是得到这一奖的山东第一人(还有一位曾呈奎院士同时获得)。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山东的官味度究竟有多高,可以说,全国应该数一数二的。我这个老家所在省份,真的有需要改革的很多地方。百姓都不错,但是,官度实在是太高太浓了。

   山东大学的晶体既然如此厉害,其实应该有更多院士冒出来的。
   事实上,也确有教授申请过,不过,最后都铩羽而归了。
   后来知道,院士选举时自有蹊跷,背后的东西竟然是,蒋民华院士在评价自己同事工作时极力进行了贬低,甚至叫“诋毁”都可以。

   院士会议上的这些话其实都没有能够做到保密,总会有漏风的墙。也所以,这类看似保密的场合,如果您真想按照自己的打算随意说的话,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据说,后来山大晶体所的人就不再申请院士了,因为经历了几次这种游戏,都知道即便进入了最后一轮,也一定没戏。

   很多仇恨随着人的去世会烟消云散。
   不过,值得大家反思的是,为什么有的仇恨深到即便人的肉身湮没都无法磨灭。
   也许,在自己春风得意的同时,不要把别人的路都堵死才算宽容厚道之举吧。
   也所以,我自己不愿意去决定别人的命运,宁肯做一个看客,就是也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堵住别人发展的路径,或者还没有到”发展”的程度,竟然只是一般求生的道路。
   那就很没劲了——

   蒋院士的女儿在美国因为医疗意外而去世,当时说蒋院士要去美国打官司,按说,蒋院士也应该是个可怜人。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女儿已长大,不愿牵着你的衣襟,走遍春秋冬夏

2011年5月8日星期日
  东西南北是最常见的说法,就象春夏秋冬是最常见的顺序一样。
但是,总还是有其他的顺序,在歌里就有不少,比如:
 
  1,我向着月亮呼唤,声音向西北东南。【费玉清《跟着地球旋转》】
  2,北西南东,一程又一程。【苏芮《北西南东》】
  3,带给我喜悦的
  满盈我欢畅的
  潇洒我轻愁的
  凋零我孤寂的【刘文正《春夏秋冬》】
  4,女儿已长大,不愿牵着你的衣襟,走遍春秋冬夏【张强《烛光里的妈妈》】
 
  当然,给春夏秋冬调顺序,主要还是为了合辙押韵。
 
  男人有时候也唱《烛光里的妈妈》,但是,这歌显然是写给女儿的,除了歌词本身有“女儿已长大”这样的表达之外,曲调里的深情款款,那似乎也不是儿子的口吻。
 
  这样,弄得当儿子的人很尴尬,虽然唱给母亲的歌不少,可是,好的也屈指可数,所以,都会窜到女儿那里去。
 
  我听过几次男声唱《烛光里的妈妈》,稍微改变了一下歌唱模式,由深情变得稍微雄浑了些,“女儿已长大”也改成了“孩儿已长大”,还好,比“儿子已长大”要顺口些。
 
  不过,这歌还是毛阿敏唱着好听,甚至超过了首唱它的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