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论”的存档

毕业之前,我对学生的期待

2010年3月1日星期一

  学生就是学生,他一定会有一天远离你。

  也许会有某些年后的翩然回顾,也许会有每年的只言片语。

  但是,他一定会离开你。

  对于我,对于学生离去后的期待,大概可以如此概括——

  我只希望你离开老师之后,每年至少应该去得一个更远的地方,不是刻意而为,而是生活会让你如此。

  即便是性情温和趋向稳定的学生,我也依然愿意这样嘱托。

  如果你发现自己离开老师之后,去的地方越来越近,甚至连省际都离不开了,也许可以判定你还不如在老师的羽翼之下时呢。

  那时候,老师可以带上你走向远方,而你自己,却没有了这样的可能性。

  没有别的期望,只是一个更远的远方,哪怕仅仅是一个地点,而地点之外,并无内涵,那也够了。

看看哪个大学出的“刺儿头”多

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

  俺们那篇《科学网二十位博主的第一学历》一文晾晾大家的第一学历。

  其实,俺们的本意还是有的,而本意既不是闲的无聊,也不是比比学历,是想看看究竟哪个大学出的“刺儿头”多。就这么点想法。

  “刺儿头”云云,并无贬义,对于年龄长于我的先生们来说(除了杨玲、马臻和吴宝俊,好像都比我年龄长),也无丝毫不敬,事先战战兢兢地说明下。

  结果,查了20分钟,并写在了博客里,却发现,根本无法得到任何结论。从二十位博主里基本看不出哪个大学出产刺儿头多这一规律来,也许分析300位才能得出点有价值的结论来,当然也未必,而工作量又太大,就算了,可以由网络传播研究方向的人去考虑。

  所以得不出结论来,是因为这些博主几乎没有什么大学在同一所读的,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数据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所以,如果下面有什么结论写出来,那是一定不可信的,纯属娱乐,呵呵,千万别再拿这个来指责俺。

  鸿飞兄和我来自同一所大学,在上这所大学后就发现刺儿头不少,鸿飞自然可以算是大刺儿头的,当然,这是为科学网编辑部喜欢的刺儿头。

  我自己当然是“刺儿头”,这个应该由别人评价。

  难道,黄安年先生也是刺儿头不成?别说,还真有点刺儿头的成分,黄先生曾经和几位教授联名对学术腐败现象进行批判,有时候也对科学网上的现象进行批评,不算明哲保身之人。

  杨学祥教授和后面的吴中祥老师端得也喜欢给流行的理论挑点毛病,自然可以加入刺儿头的行列。

  武夷山应该是最不刺儿头的一个了,因为每天忙着转移知识,不过,看武老师对中医的力挺态度,并竟然也曾出面吵架,可见“刺儿头精神”之一斑。

  可真老师自不代言,觉得他的“刺儿头”精神比我更强烈,这是一个哲学和思想领域的“刺儿头”。

  嵇少丞教授也不需要多说,已经在科学网上看到过好几次比较厉害的架了。

  王德华,我的老乡,难道也刺儿头?当然“刺儿头”啦,王兄本就来自师范大学,又当得很好的老师,当老师除了言行身教地影响学生,就是不客气地教训学生了,怕每个老师都不得例外,一开始教训,就不是“顺”,是“逆”了。

  李世春教授更不惶多让,不让他当刺儿头他能跟我急。

  李小文先生的思维方式每每有出奇之处,所以他的不管短文长文,总能找得到一些另类来。有时候,“刺”还相当地扎人。

  何毓琦先生,虽常以英文写作,也多正面说理,不过,在他的不少文章里,其实内含了很深的意见的,大家应该有所感觉。

  饶毅教授尽管现在发表意见少了,可还有,而且心里想表达而未表达出来的意见怕一直在增多。

  杨玲,虽然年轻,可是少见地多以正面的东西示人,不过,冲动了一把,不来了,只坐板凳在一边看热闹,这人还不“刺儿头”?

  蒋高明兄,这两天正忙着打架呢,别惊扰了他。

  马臻,表达意见不多,不过这个确实有。

  吴宝俊还用说吗,自称反面教材,反动得不得了。科学网上最刺的刺儿头非他莫属。

  老曹打的架也不少,至少不比我少。

  综上所述,科学网就是一个“刺儿头”的天下(也有个别没刺的),而当“刺儿头”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本土科学成果所得到的诺贝尔奖就应该到手了,至于啥时候,要不现在我先给出个阈值来?

  以下条件为“与”的关系

  ——当科学网的注册用户达到15万

  ——当最刺儿头的“反面教材”可以自由发表任何言论

  ——当第100位博主的访问达到500万

  诺贝尔就到家了。

  不妨您等等看,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我可以请客,羊肉泡馍管够,最后由西安的蒋新正兄买单。

为什么我鼓励学生们尽量展现外向性格?

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

 

  我的内向性性格特点一直延续到硕士开始的时候。

  后来我发现这样下去不行,于是,经过2年的时间,把内向型完全转变成了外向型。

  所以,硕士后期以及直到今天,我完全成了一个外向型的人。

  因为体会到了外向型性格的优势,我同时鼓励我的学生们,把自己外向型的性格全面展现。

  ——如果参加了某个考试,考得不好,抓紧时间告诉大家,然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公开场合下自嘲5次,很快这点事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被陈老师猛烈地训了一顿,从被训的第二天开始,就要告诉所有同学,说上2-3次,这么点事就卸下了。

  ——如果和男朋友分手了,被女朋友踹了,没关系,别闷在心里,说出来,当你说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似乎没有预想的那么郁闷了。

  如此这般下去,我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会大大加强,遇到事情一方面会自省,另外一个方面会自嘲,还有就是自我超越了。

  当然,我这样做也许有我3年的时间内一定会训学生(至少一次)有关,其实,我也知道,这些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我在比他们还大的时候都没有克服的,但是,总不能老师犯过的愚蠢的错误让学生们毫无预警地统统都再去犯一次吧,就让他们好好提高自己的外向型性格成分吧。

  把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告知朋友,其实就是这种我特别欣赏并努力靠近的外向型性格特征最大的一个体现。一方面自信自己能够面对突然出现的困境,另外,也相信知道的人会帮着积极应对。此外,也会想到即便有些冷嘲热讽,也完全可以应付得来,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性。

  以此为契机,今后凡是学生加入我的团队,恐怕第一课就应该是如何强化外向型性格,面对喜悦和悲伤都能理性面对的理论与实例教育。

  人生路远,愁苦还会很多,拥有了这一利器,方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不只内向的学生应该如此转变,连外向的学生也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自我培养。

当“牛龟”身份的批评者成为被批评者——

2010年2月17日星期三

  一些海外牛人(简称海牛)在回国前,于海外媒体或网站上批评中国的科学界,让人看了很是过瘾。

  回到国内之后,成了“牛龟”,不再是纯粹的海牛,批评的声音弱了很多,这个可以理解,毕竟要在国内这个圈子里混,虽然有中央的重视,挺拿自己当人才,可是,总不能太无遮拦吧。于是,声音逐渐变小乃至消失。

  另外一个方面,他们也开始面临来自国内的批评,此时,竟然会有国内的“牛虻”敢于批评这些“牛龟”。

  “牛龟”们顿时开始觉得委屈起来,因为他们在海外就很牛,觉得回到国内,还不得更牛啊?大家最好还是积极地拜服他们是精英,使他们能够光荣地免于被批评,而只拥有批评权。

  其实,海牛们在海外时所批评过的中国科学界的各类不良现象,国内的科学家伙们也不是没有批评过,只是因为牛龟的声音当时来自海外,有“龟”的硬壳,再加上有“牛”的嗓音,喇叭的功率更大些罢了。

  当然,毋庸讳言,“牛龟”们的很多观点是正确的,我支持。

  但是,并非他们的观点都靠谱,最近因为回到了国内,老从超过周围土鳖很多丈很多公里的“精英”角度看问题,反而使得他们的很多观点越来越不靠谱了。

  新语丝上一位C61(科学网上的“金庸”大侠)最近有文章(http://xys4.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1/shiyigong225.txt)对海归大牛给总理的“上书”提了几个意见,我觉得就挺到位的,事实上,我自己也不时通过博客对“牛龟”们的荒谬观点进行批评。

  于是,科学网牛博王兄说我是“牛虻”,尽管他那篇博文我没有去看,有读过的朋友特意引用了一句在我的文章后面,说“整天反对学术上的精英主义的,这样的人做不了什么学术,还扰乱自己和他人的思维”。

  王兄观点剑走偏锋,话经常被他的轿夫当做圣旨来引用,我有时候很想和他的轿夫们开几个玩笑,觉得他们应该把王兄自己都没有太多思考的话装裱后放在他们家的中堂上,把忠实的轿夫角色扮演得更好。

  不过他的话多经不得推敲,不知道是谁会“整天”“反对学术上的精英主义”,也许在他的眼里,一周、一个月(也许更长时间)撰上一文反对一下,那就是“整天”。

  另外,真要去反对学术上的精英主义,也没有什么错。

  王兄原来还有过文章,说不选择精英,难道选择混蛋吗?原来,在他的逻辑里,精英的对面是混蛋,真是罕见的独特逻辑。加上王兄所定义的“精英”数量又少得可怜,在他老人家眼里,大概中国科学界上99%以上的人都是精英的反面。而他那些可怜的轿夫们其实也再被蔑视的对象里。

  当然,在我看来,王兄和他极力去逢迎的朋友也算不得什么精英,作为精英,首先要积极的一面去影响环境,从目前来看,他的几位朋友没有做到,反而是负面的东西越来越多。这让人想起蔡京的书法,因为蔡京本人的无耻,再好的书法也没人稀罕,更何况不好的乱涂啊。

  我国的问题自古到今,从来都不是因为不重视精英们,大家看得出来,我们一直都很重视,从钱学森先生在文革时都能免受冲击一事,就可见一斑。钱先生可要比王兄的精英朋友们精英得多得多。

  我国的问题其实一直都是:一般平民老百姓(在科学界,就是年青的科学家伙们)的基本权利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切实的保障,所以,人人挤破头去当所谓的“伪精英”,当了“伪精英”之后,倒是“人上人”了,可是,在更“精英”,权力更大的人眼里,你还是平民一个,依然是可以随时被批评,甚至需要的时候就能被拿来牺牲掉、当炮灰。但是,因为毕竟“后面还有走路的”,“伪精英”依然是值得某些人追求的目标。

  因为此,有能力者必须得上个台阶,当个“伪”精英或“真”精英啥的,才能稍微摆脱一点这样可怜的命运。但是,也只是稍微摆脱一点点罢了。

  “牛龟”施教授的父亲因为车祸后被迁延治疗,结果不幸去世,很让人遗憾,那时候的施教授还不是精英,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即便他当时十分憎恨祖国我想是也符合其逻辑的。

  今天,“类施教授父亲”这样的事情还有不少,可是,这些都一定和施教授无关了,他现在“精英”了,至少“伪精英”了,也许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打个电话就能找辆车来。可是,更多可怜如他当年的非精英们依然不能如此。

  同样的或类似的事情,科学界的年青人也一样在每天面对着。

  但是,施教授怕是已经看不到更多老百姓翘首期待的样子了吧?

  热烈地回国,并热烈地成为院长,还继续热烈地进行并崇尚着“精英”作为。我想,施教授真的忘了过去了,也忘记了自己身为“不精英”时的那些痛苦与哀愁了。

  如此对比强烈,让人如何能够去相信那些精英们的精英言论!!!

  这篇文章,如果自称“精英”的牛龟们能够看到,首先还是多想想自己是“非精英”时的样子,再来说如何蔑视“非精英”们的话吧?!

  难!“牛龟”们觉得只应该由他们来批评别人,反过来时,他们会觉得很不正常。

  这个世界啊——

伪精英与伪精英轿夫们

2010年2月17日星期三

  中国科学界,越来越有趣了。

  我原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当你在100年后看自己的工作,会很沮丧地发现自己当年的努力其实是完全可以忽略的,甚至,在科学史上毫无价值,这些工作里很可能也包括某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

  可是,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工作,都不会这么想。

  于是,就会有所谓的精英意识出来,我是某某海外名校的教授,我发表论文在哪里哪里,我还爱国爱出生地呢,所以我精英。

  先生,请看看100年之后吧,那个时候,您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也许根本不需要100年那么长,当您老还没退休呢,痕迹就消失差不多了。

  当稍微把眼光的尺度放长一点,也许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当前的价值,对于外人,就能够意识到那些自称精英的可笑之处了。

  可是,即便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还是有些人非要觉得自己是精英,糟糕的是,他自己其实是知道这背后的道理的,我们把这样的人叫做伪精英。

  本身算不得精英,而且自己知道,可是,还愿意不断声称自己是精英,或者事先假设了自己是精英,但是不好意思自称,就天天为自己定义的所谓精英辩护,一来二去,很容易就弄得自己和自己的朋友都象“精英”了。

  作为一个科学家伙来说,做好自己的事情,多用心于本职工作和对社会的贡献,少强调自己的“高尚”道德,这才是一个正常态度。

  当一个科学家伙反复地强调自己的道德水准,而自己的道德水准却满身都是眼——筛子,那就不是伪精英这么简单了,这样的人,怕是伪精英都算不得。或者我们大方点,给他一个伪伪精英的名号,让其人高举旗帜进入“二阶”行列。

  明知自己底细的伪装和认真的伪装,都是伪装,后者(二阶的)似乎还不如前者,从社会危害程度上看更大。

  如果认真地把自己伪装成精英,当然就很容易把所有对于自己的负面评判定义为恶意,真是让人无奈至极了。不从自身行为上去检讨对错,而是揣度别人的心理,大概也是我们中国人中常见的思维模式。

  这样的情形,也许是全球性的,但是在我们中国尤烈。

  当然,伪精英们再不堪,也不乏抬轿子的。中国出产后面这类人数量更多,事实上,即使是文盲创立的明显弱智的邪教,也一定能够找得到大量信徒,这一点在我国科学界也屡见不鲜。所以,总还会有一些比伪精英或伪伪精英还远远不如的人,给这些人一个称呼,叫“伪精英轿夫”吧。

  当一阶或二阶伪精英们在全国上下翻腾穿梭,当“伪精英轿夫”们抬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我国科学界大概真会错觉到自己是在向正确的道路行进了吧。

  感慨一声。

  其实,只有科学界的绝大多数个体(尤其是新加入的年青科学家伙)都能够觉得自己愿意并可以使出最大的力气来做科学时,才是中国科学界的节目;只有几个伪精英及其轿夫在得意洋洋地跪谢重视科研,怕只是在走向更深深渊的前奏。

  科学上每一个踏实的脚印,都是在绝大多数人在自己的路上踏实行进的过程中,通过类似于“广种薄收”的方式得到的。当您在科学的路上弄出很多窄窄的门,每次都只让几个重点培育的“伪精英分子”拥有通过资格,那么,最前面的门一定是看不到对面的墙缝——没一个人能真正通过。

我国四代领导文笔风格之不同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虽然我的政治课经常考不好,可是我倒是关注政治,我有个小兄弟还说过这样的话:大哥,男人如果不想当官,那肯定不是男人。

这话当然说得太绝对了。比如,我就不想当官,可是我也确实是如假包换的男人啊。

我翻译他的话应该是这样的:男人们都喜欢关注和自己无切身关系的政治,而女人则喜欢关注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化妆品、衣服等。大家的爱好有所不同。

那么,如果我确实不关心化妆品和衣服,那么,关注一下政治也未尝不可了。

我关注的政治是从其他层面,比如,我们国家四代领导人的著作的文笔风格之不同。

一,先从第一代领导说起。我们的第一代领导的文章我还是喜欢看的,由于他本人就是文人出身,喜欢各类中国的古典名著,从小说到随笔,几乎遍读,也算是一个读书种子了。于是,这些东西就深刻影响到了他的文笔,下笔基本可以说是如有神助,写一篇文章的速度也就比我慢一点点,当然,考虑到我现在是用计算机写字,而他肯定用毛笔的时候多些,两人之间具备多大的可比性还真得重新度量一下。

这样,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形成的文字就逐渐积累成风格,文章中嬉笑怒骂皆可,可为诗、可为文,可论述、可抒情,可长、可短,可报道、可评议,很多文章都不错。

不过,这些文章很多写得比较随意,所以,风格倒是具备了,还是有一些不尽完美的地方。

二、再从总设计师说起。

我看他的《文选》,每每看到说实在话的地方就有些忍俊不禁,白猫黑猫论一度甚嚣尘上,虽然显得很可爱,可是道理却是那么朴实。还有,看他接收意大利那一名记者的采访,说到他本人给江青的评价打分,四个字“零分以下”的回答让我又深深体会到简短的话语里那果断的神色。

里面收录的几乎每篇文章都是比较简短,把话说明白就拉倒,绝不纠缠,这我想也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袖却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个小时以内的关键因素。

总之,他的风格就是言简意赅、果断决然,不需要辩驳和质疑。

三、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其实,第三代领导的文笔已经掺杂了很多的专家风格了,我看到这样的一段描述,说如果从上海的市委书记的任上直接下来,就去上海交通大学去做教授。

这个定位知道从总书记的位置上下来才得以实现,在2008年初,我的学生就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报上读到了他的论文,一个人署名,且整篇文章结构非常严谨,绝对是论文而不是政府工作报告。大约一周后,新闻媒体注意到了这个事实,才开始跟进,于是,网站上才开始大肆宣传。

我想这第三代领导人的文笔风格就是在残留了一点个人风格的基础上,基本是很学术化的风格了。

四、当前的领导人。

有时候看或听我们当前领导人的报告,讲演,我发现里面的个人风格的痕迹就基本没有了,全是很专业性的说法,滴水不漏,逻辑清晰,内容全面。

我推测,这一方面和人的背景有关,另外一方面,也和一个国家领导人是不是在用专家治国的基本原则行事有关。

 

结论:风格尽其有,用心殊可评。应该说,我们现在的政治文明程度的确在提高,这仅从领导人的文笔风格就能看得出来,我们从个人治国开始变成了专家治国,开始变成了理性、科学治国,这自然是好事。

S教授也挺不容易的

2010年2月5日星期五

在《中国教育报》记者的新作《“大牛”科学家的舍与得》中,提到这位大牛科学家的坦言,“刚到美国时,他没有想过一定要回国。1987 年,令他深深敬仰的父亲遭遇车祸,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去世,因此怀有不满情绪的他当时对祖国没有什么留恋。”

看来,S教授父亲的这个事情不是传言,是真的。原来看网络上有关于此事的说法,不过,因为毕竟事涉亲情和隐私,总是不方便在文章里就这样的事情说来说去。这次应该是S教授本人亲自告诉的记者此事,否则不会在报道里用了“坦言”二字。或者,竟然又是记者自行决定进行了改造、拔高与升华?

S教授真是挺不容易的,这里深深为他车祸后没有及时获得救治而去世的父亲感到难过和惋惜,自己即便是今天依然觉得完全能够理解他当时的极度愤怒。

文中随后写道,“然而,到美国后,他遭受了一系列更大的刺激:参加聚会时,有些中国人支支吾吾不愿说自己是中国人;办签证时,中国人不仅签证费高,还总被查户口似地盘问;过境时,外国人把护照晃一下就可以了,而拿中国护照的人,常常被移民官严格地翻包。更为过分的是,美国主流媒体经常出现妖魔化中国的报道。”

按照记者的写法,后面这些事要比前面的那个事情要严重得多,对S教授的刺激更强,这个却是我无法理解的,也许因为后面这些事是S教授亲身体验,而前者不是?

不过,根据上下文,再根据之前S教授自己不断宣扬和不断忽略的东西,我好像理解S教授为什么回国了。

——没有永恒的亲情,只有永恒的XX。

根据记者的上下文,XX在这里应该是“对‘身份平等’的追求”。

衷心希望S教授在中国和世界各国都是护照一晃就可以走的感觉。

中国科学界的上民、人民和屁民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以下阿拉伯数字是“或”的关系

  一、上民:

  1,拥有资源或分配资源的权力,且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使用这些权力

  2,取得过一定成绩,自然就容易拥有伪精英意识,自以为自己智力水平很高,觉得自己应该凌驾于人民或屁民以上

  二、人民,或叫中民:

  1,知道自己是人,同时把自己和别人当人,有尊严,有责任心

  三、屁民

  1,自愿与上民修好,愿意仰上民之鼻息

  2,自愿为上民喝彩,即使上民侮辱的正是自己

中国科学界的脊梁会是伪精英分子吗?

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有一个不知道究竟低水平还是高水平的海龟说要高声呼唤高水平的土鳖。当然,“呼唤”是假,继续其“伪精英”表演是真。就他那点小心眼,希望通过这文章表达出这中国所有土鳖实在是没啥高水平的意思可谓昭然若揭,否则怎么会让他这样一个一般“低”水平的海龟来假装呼唤呢——也许他老人家愿意通过文章告知大家,就他这样的水平,土鳖里还没有一个能超过的呢。

  今年是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25周年,就还是拿他来说说吧。华先生也许应该算海龟,毕竟他当时是在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任上来的中国,可是,他回来后,一直都从身边的土鳖培养起,大家耳熟能详的王元、陈景润先生,还有更多名字响亮程度并不亚于这两位的学者,都在华先生这样的海龟培养下逐渐成长起来,而当时中国的环境又是怎么的环境,大家想必也是知道的。

  反倒是这个海龟本人,自己在海外的起点不知道差到了哪里,可是,一回到国内,又是这计划,又是那基金,还能利用博士这些资源,比当年的华先生强了很多倍。可是,十年来,他培养的学生,或者说学生培养出来的他自己,又达到了怎样的层次呢?

  当年的华先生面对木讷的陈景润,土气的王元(不时在思源楼看到先生,直到今天依然土气),以及更多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学生,励精图治,专心治学,可谓要项目没项目,要房子没房子,终于还是取得了多个方面的成就。

  当然,如果按照这位海龟伪精英的说法,也许把华先生算到他们的队伍里都有点勉强,因为华本人没有什么“各论比牙”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也没有在海外做什么博士后,充其量只是算在英国进修过几年罢了。或者,即便算海龟,也大概算不得他们这样纯种的海龟。

  华先生回到国内的时候,国内的情况应该说非常不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到了生命的后期,华先生开始致力于推广现代管理的思想和做法,则更是没有什么科学管理的土壤。但是,艰苦如此,先生还是依赖于身边这些土鳖,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把中国的数学界和管理学界建设成一个还能在某些方面和国际对话的学界。

  按照今日这位海龟的呼唤的思路,华先生也许当时也应该更加大声地呼唤呼唤高水平的土鳖,而不是从身边抓起,从自己做起。

  土鳖的平均水平自然是不高,可是也有很多踏实做事、一步一趋的人,达到高水准的也可以列举一大串,写到这里,就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那篇论中国脊梁的老文章,究竟谁才是中国的脊梁?是默默奔跑不放弃的科学家伙们(包括土鳖和海龟),还是站在一边自以为拥有了指手画脚资格的伪精英们(里面有海龟也有土鳖)?

俺为啥高中后就没有再学地理知识

2010年1月24日星期日

我的地理知识有多少?

李老师在我那篇《雪莱为何为西风而颂》一文后留言,认为我的地理知识达到了高中水平。

其实,汗颜,自考上高中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学习地理。

所以,我脑子里一直还都是初中地理知识那点家底,再加上之后的读书所得所悟,说达到高中水准还是高看了。

我的高中生活是从高一没有实行文理分班开始的,因此上了一学期的世界历史课,这样,知道了汉莫拉比法典之类的东西。不过,高一不设地理课,而高二开始文理分科,我当然地留在了理科,地理从此与我就没有了关系。

当时课程设置最奇怪的事情是文科高中学地理高考考地理,可是大学的地理系却不招文科生。

可是,理科生却高考时不考地理,这一点弄得实在尴尬。

当时的制度设计大概有两个考虑:

1,文科理科学的内容和考的科目得大体相当。于是,文科有历史地理,理科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理科比文科多一门,给生物设置了70分的分数,不到一般科目的100分,更达不到语文数学的120分,这样文科理科相比还算基本均衡。为了均衡不就顾是否应该了。

2,有人认为,地理学更多是背诵,而非理解的内容,更适合文科生,和历史有的一拼。

当然,现在我们说,这样的思路是基本错的,后来的高考科目也有过多次修改,各地甚至都有所不同。

初中时学习的地理,基本是按照行政区划为核心进行的安排,相当于基于地图册的学习。后来的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等,都不在我的学习范围之内,当时倒是闲时翻过文科同学的地理书,不过屋里化学生物还有点学不过来呢,怎么可能再把时间浪费在于高考无用的地理上,这样,我其实从高中开始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地理方面的东西。

高考结束后,大量地开始阅读哲学类的书籍,以及阅读金庸琼瑶等的小说以补在高中时代落下的功课,不太可能接触地理,大学也基本与地理处于无关的状态,一直保持到现在,脑子里依然是基于地图册的地理知识。比如,哪国的首都在哪里?这类问题我初中时是每个国家都好好背过的,虽然考试时并无用处,可是毕竟在书上有。

这样,就从根本上短缺了地理学科的更高层的知识,让我一直有些遗憾。这也可见沿着高考分数这样一个最高目标设置的课程体系,会在一个人的成熟后的时期造成多么不好的后果。

我恨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