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精英与伪精英轿夫们
中国科学界,越来越有趣了。
我原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当你在100年后看自己的工作,会很沮丧地发现自己当年的努力其实是完全可以忽略的,甚至,在科学史上毫无价值,这些工作里很可能也包括某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
可是,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工作,都不会这么想。
于是,就会有所谓的精英意识出来,我是某某海外名校的教授,我发表论文在哪里哪里,我还爱国爱出生地呢,所以我精英。
先生,请看看100年之后吧,那个时候,您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也许根本不需要100年那么长,当您老还没退休呢,痕迹就消失差不多了。
当稍微把眼光的尺度放长一点,也许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当前的价值,对于外人,就能够意识到那些自称精英的可笑之处了。
可是,即便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还是有些人非要觉得自己是精英,糟糕的是,他自己其实是知道这背后的道理的,我们把这样的人叫做伪精英。
本身算不得精英,而且自己知道,可是,还愿意不断声称自己是精英,或者事先假设了自己是精英,但是不好意思自称,就天天为自己定义的所谓精英辩护,一来二去,很容易就弄得自己和自己的朋友都象“精英”了。
作为一个科学家伙来说,做好自己的事情,多用心于本职工作和对社会的贡献,少强调自己的“高尚”道德,这才是一个正常态度。
当一个科学家伙反复地强调自己的道德水准,而自己的道德水准却满身都是眼——筛子,那就不是伪精英这么简单了,这样的人,怕是伪精英都算不得。或者我们大方点,给他一个伪伪精英的名号,让其人高举旗帜进入“二阶”行列。
明知自己底细的伪装和认真的伪装,都是伪装,后者(二阶的)似乎还不如前者,从社会危害程度上看更大。
如果认真地把自己伪装成精英,当然就很容易把所有对于自己的负面评判定义为恶意,真是让人无奈至极了。不从自身行为上去检讨对错,而是揣度别人的心理,大概也是我们中国人中常见的思维模式。
这样的情形,也许是全球性的,但是在我们中国尤烈。
当然,伪精英们再不堪,也不乏抬轿子的。中国出产后面这类人数量更多,事实上,即使是文盲创立的明显弱智的邪教,也一定能够找得到大量信徒,这一点在我国科学界也屡见不鲜。所以,总还会有一些比伪精英或伪伪精英还远远不如的人,给这些人一个称呼,叫“伪精英轿夫”吧。
当一阶或二阶伪精英们在全国上下翻腾穿梭,当“伪精英轿夫”们抬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我国科学界大概真会错觉到自己是在向正确的道路行进了吧。
感慨一声。
其实,只有科学界的绝大多数个体(尤其是新加入的年青科学家伙)都能够觉得自己愿意并可以使出最大的力气来做科学时,才是中国科学界的节目;只有几个伪精英及其轿夫在得意洋洋地跪谢重视科研,怕只是在走向更深深渊的前奏。
科学上每一个踏实的脚印,都是在绝大多数人在自己的路上踏实行进的过程中,通过类似于“广种薄收”的方式得到的。当您在科学的路上弄出很多窄窄的门,每次都只让几个重点培育的“伪精英分子”拥有通过资格,那么,最前面的门一定是看不到对面的墙缝——没一个人能真正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