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在计算机行业内搞核心技术发展的思想战略,主要的思路就是操作系统和芯片。因为所有的软件都需要操作系统,而所有的计算机硬件都需要芯片。这个思想就被想当然的维持了很久直到现在。前段时间倪光南院士提出应该把核心技术定义得更广泛些,主要是集成电路和软件。这个思路更加宽泛了,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所有的IT领域。在我看事实上核心技术发展思路本身就存在问题。
首先,我们要把技术分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理论研究,一个是商业技术发展。理论研究才是核心,而一定要把所有技术力量限定范围并且把目标具体到某些产品占据市场,这就等于把两样东西混淆起来了。在很多时候具体到技术应用和市场,常常要受到商业竞争的影响而不是简单技术优良比较。比如我们要发展出操作系统,事实上如果一定要把目标定在生产出一个操作系统产品来并且占领一定市场,这就是相当不切实际的想法。即便我们可以做出一款在很多技术上超过微软windows的操作系统,这款产品也未必可以获取市场。在IT行业有很多好的技术,经常会因为具体操作的公司在商业运行上的失策而被埋没。
这里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均衡的发展技术的原故,一个操作系统即便运行速度良好,界面优良,文件管理方便。但如果缺乏诸多软件产品支撑,我们在操作系统上对其他技术支持不够,这款产品依然不具竞争价值。芯片产品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通常的想法是:如果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即便我们有自己的好软件,因为对方可以在操作系统上做手脚,让你运行得慢,兼容性差,这样的软件发展依然也要受制于别人。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公平竞争法律问题,我们无须发展特殊的技术,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反垄断法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再说即便连微软自己都已经放弃传统的技术观念,从微软现在的发展方向来看,他们越多越多的关心互联网及其他行业技术的发展。而其windows 平台也越多越多的溶入了其他理念。你能想象缺乏游戏的支持的windows会依然这么受欢迎吗?单纯从商业技术角度来说,没有核心与否的问题,只有是精湛熟练和否符合市场需求的问题。我们在其他IT行业内几乎所有领域都没有足够的突破。比如,企业的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常用的应用软件,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图形图象,等等。而实际上其中任何一个领域的技术突破都可以带来巨大的竞争力。其价值甚至远远大于我们现在的所有的“国产操作系统”加上“国产芯片”的总和。
反过来说,任何的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也都不是靠单一技术突破可以解决的。比如说如今一个好的操作系统就需要在安全问题上,图形技术,对各类软件的支持,无线技术,网络技术等等技术都达到一定的成熟度的时候,其产品才可能有竞争力。在技术发展划上圈子,而忽视周遍技术的发展对其的影响,无疑等于自断手脚,这样的战略思路,只能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
另一种想法是,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制作操作系统,芯片。一旦和美国这样掌握这些技术国家打起仗了,我们就会被限制。事实上这个考虑实在太过忧虑了。尤其是不符合现在的情况。更多的被政治化,而没考虑到技术发展本身的状况。
类似于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其本身就已经相当成熟。其主要的技术思想和内容,我们从开放的技术社区中就可以获取。而很多新的技术却一直被我们忽略。我们一直以等级贵贱来区分技术,事实上在IT行业里,因为我们在一些基础技术上缺乏创新,使得我们整个行业完全处于代加工状态。我们即便连网页上一些看似简单部件也需要引用国外的产品。因为我们根本没有人去做,做了获得的利益也非常少。
狭隘的发展思路使得那些所谓的重要技术的产品要么变得象无底洞一样不断扔钱,要么就是抄袭做假严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国产操作系统”其实都是从开发技术社区里偷来的东西,他们按开放社区的规则获取代码,在上面做修改,却不按规则公布修改。一眨眼就把自己的东西打扮成“国人的骄傲”,并且到处骗取各级政府的科研经费。但那些被政府轻视的基础的技术,同样也是我们最可以先从这些技术上得以起步的技术,却无法获得足够的利益。很多应用软件开发者,既要面对技术开发的巨大风险,又要面对中国肆无忌惮的盗版威胁,还要面对那些大量骗取政府扶植资金而做大的企业竞争。生存下来已经不错了。根本无法做到足够的发展,要么就是转型也去骗取资金然后烧钱。
在另一方面,中国的IT理论研发也几乎处于代加工的边缘,虽然理论研究却是技术发展最核心的部分。IT行业里几乎所有关键的理论,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国内这方面的学者抄袭欺骗严重,但受惩罚者很少。大量科研人员,直接出卖学术身份而去宣传产品。事实上很多核心技术本身,就依靠着大量理论基础铺垫,而我们在科研上追求论文数量,不去注重质量,在实际研究过程注重功利,而没有耐心。这些与国家在技术上急于求成,过度关注眼前的技术竞争不无关系。
政府本身,无法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一个产品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一个企业家的成功。而我们如果要注重理论发展,就必须有意识的让学者脱离过于功利的市场环境中。而我们呢?大量的学者被拉到企业中用于宣传,又再派出大量的专家去做产品的评审。事实上企业是否可以发展,企业的商业技术是否可以占领市场,那些搞学术研究的专家又怎么可能评审得出来?这本来就违背了商业技术的市场规律。
比如汉芯事件,这么多专家去评审做什么呢?研究本来就有研究本身的经费,如果这个产品好,那么让他自己做出来,成产品在市场上卖。我们只要关键其研究创新上是否有足够的突破,其论文是否有足够的价值。这么多专家跑去看竟然没有发现这个芯片是沙皮打磨的?但大量的科研经费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的注入进了去,帮着创建公司,联合股东。最后千万的科研资金成了资本游戏。
我们可以这么说,假设那些技术依靠学者的评审就可以看出其市场,那么盖茨应该做到美国的院士才有可能缔造出微软。而如果美国的大学把所有的教授都投入到研究怎样造出某款,某些政府指定的关键性产品中,以提高美国软件行业的竞争力,那美国软件行业领先地位很快就不会存在。
我希望政府可以改变在技术发展功利的做法。在商业技术竞争中,我们不用集中拳头去做某些事情,因为商业技术发展充满了不可预测性。100个技术人员集中工作,可能抵不上1个人灵机一动的创新。我们应该给所有的参与技术开发的企业,个人以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政府应该保障足够公平的环境,而不是合伙参与企业的发展,甚至直接干涉市场竞争。
同时在理论研究上,我们却应该有前瞻性,而不应该总陷于原来的思路,从长远的角度看,芯片制造,操作系统等技术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论发现,应该已经处于相当成熟的阶段。而其他的诸如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人工智能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研究,但很可能取代传统技术而领导行业。如果我们确实有钱,去掉成果奖励以外,我们应该更多的将其投入到保障研究发展的资源中。显而易见的是,政府的科研基金,应该主要应用在保障科研力量上。如果拿去追求市场投入和产出,因为牵涉到政府本身的公权,必然会造成混乱。
在管理上,我们却实在有必要把一定的力量集中到杜绝学术的腐败和粗制滥造上,加重力度对虚假,夸大的学术成果的处罚。将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到一些更加需要长时间研究的理论当中。让理论工作得以充分的资源保障和重视。我们也应该将功劳集中在研发人员身上。而不要连带政府官员或者其他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主要责任应该是杜绝学术腐败等不公平现象或者有损于研究的事情发生,而不是保证完成技术发展目标。
希望国家可以在IT行业核心技术发展战略上有所转变,公平的对待各个领域上的技术创新,而不要简单划分贵贱范围。在市场上,不应直接参与竞争,而应该努力发展好市场环境,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在研发上弃功利主义思想,隔离权力杜绝社会干扰。我没有长远的赶英超美的目标,但我相信,如果我们可以放弃一些错误的观念,改变现状,我们的IT行业可以很快的接近并且超过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