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最近身上长了些皮疹,晚上痒的厉害,问过皮肤科的同学,给开了几种药,到药房取药的时候,前面是一个正准备拿药的老头,看样子七十多岁,着装很朴素。拿药之前要看一下其中的一种药。药房的小伙子大概是新来的,一开始没听清楚药的名字,以为是自己这边没有的药,回答老头说:“您说的大概是中药吧,这便是西药房。”老头的回答是:“不是,我从来不用中药。”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表示坚决不用中药,医生给开了中药也坚决退回来,哪怕嫌麻烦,买了也扔到一边不用,但现实中见到有人说从来不用中药,还是为老人,这还是第一次。看来还是有救的。各位反对中医的战友,继续努力吧。
CCTV《追查夺命双黄连》虽然会给中药注射液的销售造成一定影响,但所谓的追查似乎口气太大,看完了文字版的报道,我觉得CCTV远没有达到追查的目的,所谓的“追查”依然是隔靴搔痒。从专业角度来看,CCTV的记者依然和很多其他无良记者一样,根据自己的观点采访对象,选择自己想要的言论。
中药注射液到底该不该用,我前面的博文曾经说过:中药注射液根本就不该用。采访中有位专家也提到,给休息几天多喝点白开水就能好的病人用有可能致死的中药到底应不应该?要是铁杆的中医粉丝,承受力有特别差,受不了一点点不舒服,感觉就是非要用点中药灌到血管里才舒服,那是个人自由。但要把这种药批量生产,让临床医生当做医疗常规(我不知道记者采访的哪里的专家,认为给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用地塞米松和双黄连没有违反医疗常规),还要允许在电视上做烟草都不能做的广告,这就是涉嫌危害公共安全了,肯定比飙车危害大得多。在这里我很想问问那些推荐中药注射液的医生、官员和记者们:你知道有什么疾病是非用中药注射液不可的吗?不用就肯定会变差,用了就肯定能好的?你们见过一个不用中药注射液马上就要病危,用了以后就起死回生的病人吗?我告诉你们,一个也没有!
最后再评价一下记者大人本人对中药的理解,记者们还远远没有进化到质疑中医,反对中医的程度。面对众多再也瞒不住的中药严重不良反应,虽然终于敢说中药注射液不安全了,但没有胆子也没有脑子说中药整个都不安全,至少听专家和记者自己的理解,中药口服还是安全的,中药的炮制应该更麻烦一些,更原始一些,才能更安全。还有所谓的个体化治疗。中医骗子们用来为治不好找借口的手段成了优点。其实这证明了中药就是没有效果。如果每个病人都不一样,每个病人用的药都不一样,你凭什么认为以前治好的病人能作为后面也能治好的证据呢?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中医用药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药方才对,别人有效的药方,在你这里没有效,按照中医的理解应该是很正常的。像这种两头都能占便宜的老骗子伎俩,到底还要蒙蔽中国人都少年?
这么说可能有些人还不太明白,但打个比方就明白了,比如当文盲比当博士容易,什么都不学就可以了。为中医辩护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不爱学习还又听不进他人意见的、除了官方给的新闻其他消息接收不到的、年龄较大知识和观念难以更新的,同时又是特别容易上当受骗的人更愿意相信中医,为中医辩护。
这是素质方面,实际行动中,维护中医的人也显得比质疑反对中医的人省力,因为似乎维护中医是不用遵守任何规则的,就连常识、科学原则、逻辑,甚至基本的文明礼貌都可以视而不见,照样有同样素质的人喝彩,似乎在有些人看来,有人喝彩就算是胜利的。而质疑中医,则往往需要搬出很多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中医粉丝们一般一个也不懂,不懂当然也不会问,但却会跑题和歪曲。不信吗?看一下网上和中医粉丝辩论时的一般过程。
一般来说,中医粉丝看到反对中医的言论,第一反驳就是“中医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中国传统文化”、“外国人都来学习中医,中国人却怀疑他,真是卖国”、“政府都支持中医,你算老几”等等。反对中医的人于是从历史事实出发,告诉中医粉丝们中医在古代中国地位并不高,和巫师、算命的不相上下,有时甚至不如算命的;中医的理论基础只是很初级的哲学学说,和古代其他国家的哲学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先进性;外国人绝大多数不相信中医,也不用中医,不能因为几个外国人对中医感兴趣就以为中医被国外承认了;中医目前被政府支持很大程度上出于过去不理智时代的政策延续。
等你费了老劲说完了这些,中医粉丝们已经把话题扯开了,说“中国人能够是现在这个世界第一的人口,没有死绝,全是中医的功劳”、“你的老祖宗没有中医可能早就死了,不会有你”。还没等你举出古代中国人曾经大批的死亡,中医束手无策,除了中国人其他民族也都没有灭绝这样的反例,中医粉丝又跳跃开了,扯起谁谁谁被西医治疗半天不见效,后来被中医起死回生的神奇病例来。你在先不计较这些病例真假的前提下耐心的解释个案在医学实践中的无价值,顺便想给对方普及一下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和安慰剂效应,人家又会说你是拿西方的标准来评价东方科学了。你又费力解释统计学这类数学范畴的东西是没有东西方之分的,如果中医真的有效,用符合科学原则和统计学的方法验证应该仍然有效时,中医粉丝脸色就开始变了:“我们中医什么时候需要别人来验证了?你想验证吗?也可以,你得首先是为了证明中医有效来验证才可以!”你还想再争辩,“卖国贼”、“汉奸”之类大帽子已经扣了过来。穿上马甲或者干脆裸奔着卖弄泼妇骂街的小人也开始轮番上阵,你气不过一不留神回骂一句,就会被人扯住裤脚满大街叫喊。和中医粉丝的网上辩论,一般就是这么个结局。
所以说,为中医辩护要容易的多,耍无赖就可以了。
不管是有名的老中医,还是普通的中医粉丝,都不止一次表示,中医之所以干不过西医,是因为用西医的标准来要求中医,管理中医造成的。那么所谓的西医标准究竟是什么,让中医这么痛心疾首,欲除之而后快呢?无非是以下几条:
首先,随机对照双盲的循证医学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临床医生给病人进行诊疗要依据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验证的临床试验结论,而不是依据个案或上级医生的经验。其目的是保证最多的病人得到最确切的诊疗服务。在这个原则下,个案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权威专家的观点被认为是最低等的循证医学证据。也就是说当专家的意见和大样本临床实验的结论相悖时,要遵从临床实验的结果。这样就打破了中医越来越值钱的传统观念,中医过去那种手工作坊加上个案宣传的从业模式必然要受到挑战。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下的公开。现代医学鼓励创新,因为创新者获得了专利,可以给其带来财富,同时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在一定范围内不准许他人随便仿制。但是,创新者必须将自己的发现完全公开,写成论文发表,接受别人从理论和实践上的质疑。如果别人按照你的方法也能够成功,那么才被认为有价值,否则只是风光一时,很快会一落千丈。中医崇尚传内不传外,即便是垃圾也要保密配方,病人就算是吃了中毒了,也不知道怎么治疗和预防,就像云南白药口服一样。
第三,执业医师的认证资格体系。任何一个文明社会,行医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并且经过专门的机构考核认证才能进入这个行业,否则只能是个爱好者,实习生,甚至是违法行医的罪犯。如果发生了医疗纠纷,涉及司法程序,行医者的资质是首先要受到检查。民间中医没有能力通过国家组织的考试,于是诅咒这种体系。中医尽管也属于我们国家所特有的医生行业,但因为本身先天不足,从来没有发明过大型的医疗机构,本身就没有在医院行医的能力和必要,但却眼红西医的能力和地位,要求不经过考试也能够和西医平起平坐。
第四,现代医学的医疗事故鉴定。按照中医的说法,中医是没有医疗事故的,就算是一个中医大学的教授,也不敢对一个乡村中医的用药提出质疑,因为对中医典籍的解读,本身就是五花八门,看一辈子《黄帝内经》也不敢说里面的一句话自己完全懂了。用中医理论来鉴定医疗事故,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而如果用现代医学来的标准,中医几乎天天在制造误诊误治,比如把胃癌病人当胃炎治,治到最后转移,失去根治机会;把肝硬化病人当胃炎治,治到吐血;把肾功能不全病人当胃炎治,治到尿毒症;把糖尿病病人当胃炎治,制成酮症酸中毒的都不是我的想象。
还有很多,暂时就写这些,总之,对现代医学和老百姓有益的东西,几乎都被中医当成是敌人。一种解释是中医本身就是现代人健康的敌人。
《瞭望》关于《中医式微》的文章虽然和很多大众媒体一样,对中医日渐式微采取的是可惜、不平的态度,也分析了很多原因,采访了许多所谓的专家。但我从头看到尾,所得出的感觉仍然是:中医就是该死。为什么呢?
《瞭望》的文章和其他媒体一样,首先对中医的疗效采取信任的态度,因此不再从医学专业角度去分析和采访专家意见,而多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医式微的原因,分析来分析去,中医目前不景气,而且面临危机,中医自己是没有责任的。那么责任在谁呢?有很多,比如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文化大革命等等。这是政治方面。这一点也不新鲜,因为既然已经被官方媒体教科书描述为暗无天日的统治时期,那什么东西都可以赖上,并且绝对安全。另外就是西方科学的强势,这有点不大好意思,竞争不过怨对手太强,即便是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都很难好意思说出来。但中医就好意思。
不过中医看上去就像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一样,不仅对任何治疗都没有反应,脾气还变得越来越刁钻古怪。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无法让它满足。比如《瞭望》文章中所说北洋政府不支持中医学校,从而引发中医抗议的历史,好像古代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政府支持的中医学校,到现在中医还在推崇传统师徒式的教育方式,北洋政府不支持中医学校,不过是保持现状罢了。那么如果政府支持中医学校,给中医学专业的人学位,甚至让中医大仙当院士呢?也不行。因为这就是中国政府正在做,并且宣布继续努力做的事情,结果如何呢?中医继续式微,并且中医抱怨正是政府的支持正在葬送中医。真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瞭望》既然喜欢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医式微的原因,那么应该请教一下历史学家,或者看几本历史学的普及读本。应该知道历史学家分析历史和医生分析病情有一个通用的定理,那就是:怎么都救不活的东西就是该死。
上一篇关于刘智仁的文章在搜狐博客发布的时候改动了一下标题《刘智仁推翻了胃酸是盐酸,估计快拿诺贝尔医学奖了》,没想到继续看刘智仁的谎话连篇,发现还真有人认为应该给刘智仁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人名叫陈文庚,在刘智仁2006年尚未关闭的搜狐博客上,曾经谎称这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可我查了一下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名单,姓陈的里面没有这么一个人。就算是,如果院士给人做足疗,可能早就是爆炸新闻了。
这位陈文庚自称是原先是航空高级工程师,现在的职业是杭州胡庆余堂的首席足疗师,专业捏脚的。下面摘录一段陈按摩工程师对刘智仁的评价,笑死或者气死本人都不负责任:
“刘智仁提出的人体结垢理论与消解方法,若能经得起严格的科学论证,这对防治高血压与结石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将对中国与世界人民,特别是穷人带来福音。对医学科学也是一项重大突破。诺贝尔在遗嘱中曾郑重指出,他的“一部分奖赠与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最重要的发明的人”。我认为上述发明是有条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
我希望并请求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对刘智仁先生提出的人体结垢理论与降压消石方法设立专门研究课题,争取纳入上海市或国家研究项目。我希望高血压首席专家郭教授来主持这项研究工作。
在写信前我将上述意见告诉了刘智仁先生,他非常希望与贵所和郭教授真诚合作,参加上述课题研究。”
张功耀教授用自己患肋骨骨折的过程教育大家不要用中药,但笔者认为不光是中药的问题,也不光是骨折的问题,任何药物都不应该滥用。比如张教授所说的对肋骨骨折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就可以算作滥用抗生素。我不是骨科专业,但可以明确的是张教授应该是闭合性的骨折,没有开放性的外伤,呼吸受限也不明显,应该也没有穿破胸膜,没有发生感染。张教授自己也说抗生素是预防性应用,但我查了一下第四版《外科学》,里面没有任何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内容。从我对解剖学的了解来看,恐怕其他治疗指南上也不会有。
张教授批评中医的知识令人崇敬,但因为不是专业医学人士,多年不从事临床医学实践,当涉及现代医学专业知识时难免会有瑕疵。希望不要给其他读者造成误导,以为骨折都是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的。
关于刘智仁水净化器的骗人本质,三年前本人已经详细揭露过,今天无意中打开了很长时间没有管理的百度空间,发现有三条泼妇级的骂街留言,尽管留言的人声称不是刘智仁的托,但他同时又在空间中揭发刘智仁的日志后面宣传刘智仁水净化器的机理。一时又对这个早已关闭了自己搜狐博客的骗子产生了兴趣,在网上搜索刘智仁三个字,发现短短三年,刘智仁已经推翻了现代医学中的一个定论,作为刘智仁四大发明之一的第四条:“胃酸不是盐酸,而是碳酸和有机酸。”如果是真的话,刘智仁完全不必为了水净化器的销路发愁,又费尽心机推出什么“刘智仁生命还原液”了。直接申请当院士去就行了。这样的发现,不发个Nature、Science为国争光,只用来推销净水器实在太可惜了。
在刘智仁否定胃酸是盐酸的时候,也引用了对胃消化吸收功能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William Beaumont。本来学习现代医学的人很少去关注医学史的内容,因为对学习和掌握现代医学关系不大,只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既然人家刘智仁都这么下功夫,我也简单检索了一下这位美国前军医的工作,他的研究主要是在一名胃部外伤的士兵身上进行的,经过了长达八年的时间,将胃液送给多位化学家分析,结论就是盐酸。刘智仁否定Beaumont的理由是,他进行研究的1830年不可能有条件检测盐酸。我怀疑刘智仁根据的大概是大清王朝的化学水平。其实早在16世纪,比利时的化学家就发现打嗝可以喷出二氧化碳,由此推测胃里的消化过程可能存在类似发酵的过程;而比Beaumont更早的英国化学家William Prout就已经能够定量检测胃酸,并且初步认为胃酸就是盐酸了。
此后关于胃酸的研究更进一步确定了盐酸是由胃壁细胞产生的,胃酸除了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以外,还是其他消化酶活化的重要条件,胃酸的产生机制也已经被生物化学家们详细阐明。基于抑制胃酸产生的抗酸、抑酸药为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尽管有人认为幽门螺杆菌的发现降低了胃酸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重要性,但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必须要酸性环境,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也必须在充分抑制胃酸分泌的前提下。今天,如果还要否定胃酸就是盐酸,恐怕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2006年刘智仁开始在搜狐建博客推销自己那一套人体结垢学,并且推销据称含有稀盐酸的神水时我就指出过,人的胃里每天都分泌大量的盐酸,再额外喝稀盐酸不是画蛇添足吗?当时刘智仁就说胃酸是有机酸,不可能是盐酸。我让他拿出证据,刘智仁停了搜狐的博客。没想到短短三年的时间,刘智仁就背后把这个难题攻破了,那他是如何攻破的呢?主要有三条,以下是刘智仁网站上的原文:
“略举三例就足以证明“胃酸即盐酸”是伪科学,是人为的。
1、200ml胃酸中加入20毫克碳酸钙,搅拌均匀存放1小时,发现碳酸钙未溶解,仍沉淀下来。若胃酸是盐酸那么碳酸钙将全部被中和,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
2、人体结石、血栓中都含有大量碳酸钙、草酸钙、磷酸钙等弱碱性物质。如果胃酸是盐酸,那么在胃里都会被中和,怎么会跑到人体血管器官内。
3、目前整个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大力提倡饮用弱碱性水,服碱性保健品、碱性药,它们都是弱碱性物质,遇到PH值为0.9—1.5的盐酸(胃酸)溶液一定被中和,事实却相反。
人体酸性化是万病之源的理论是错误的,是反自然科学的,正常人无论吃什么食物,血液一定是碱性的,当人体的血管、器官结垢堵塞后,才会产生人体酸性化。”
第二三条不值一驳,可以看出刘智仁化学和医学知识的匮乏,把自己和其他骗子的话当成科学定论了。第一条,我很想问问刘智仁那胃酸是哪里来的?不会是刘智仁自己喝多了吐出来的东西当成胃酸了吧。不过,刘智仁认为“人体酸化是万病之源的理论是错误的”,总算无意中给了其他卖水骗子一闷棍。也算刘智仁没白研究,如果他真的“研究”了的话。
先说一下文盲,其实中国古代文盲的比率是很高的,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就是说古代的中国人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不会读写任何文字。不会读写,往往就是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别人说皇帝是神仙的儿子,他信,说村里领头闹事的二流子是另外一个神仙的儿子,皇帝的那个老子神仙现在不行了,二流子的神仙老子更厉害,他也信。然而即便如此,文盲毕竟也是高等生物,也有一些感性认识积累的经验。比如说,干旱的时候各地从上到下,包括皇帝、各级官员首先要做的是拜神求雨,文盲老百姓更是不敢耽搁,毕竟涉及到切身利益。如果求来求去,甚至搭上了童男童女都不管用,就连文盲也看出求雨的胡扯了,求雨的大仙可能会被愤怒的老百姓打死,把龙王庙干脆拆了也是常事。
按照常理来说,识字的人总比不识字的人高明,因为只有识字才会做官,而做官是高人一等的。但古代在有限的科学水平下,识字的人对于很多问题的认识比文盲高不了多少。日食、地震是神仙发怒了,最高级的知识分子都这么认为。那么作为科学水平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医学,是不是识字的人就一定比老百姓高明呢?比如说中医郎中们,甚至是太医们,对人体的认识就一定比文盲老百姓高明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如果不信,那就拿几个很简单的问题来问一下中医吧,请他们用中医理论作出解释,并且一定要用最纯正、最经典的中医理论。比如说,人为什么会渴呢?中医粉丝或许会不屑一顾:这算什么问题?人想喝水了自然会渴,要不然就死了。不错,人渴就是想喝水了,如果这就是中医的解释的话,恰恰证明了中医对这个简单的问题的理解和文盲甚至弱智没有太大高明之处。因为显然,傻子都知道渴了要喝水。翻遍所有中医典籍,几乎都没有就这个简单的问题试图做出解释。如果用基础的阴阳五行来解释,如果五行中的水和喝的水是一种东西(我想应该是能是一种东西,不是有明星中医用衣服颜色的五行来治病吗),为什么同样属于五行的木、土、金,人不会每天都要摄取一点呢?同样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喝海水不解渴,为什么有的人怎么喝水都不解渴等等。中医都没有做出过高出文盲理解的解释。而任何学过医学本科二年级课程的医学生都知道,人的渴感主要与血钠浓度有关,血钠浓度高会刺激中枢神经里一个与口渴相关的神经核团,人才会感觉到渴,并且主动去寻找水源。喝海水不解渴是因为海水里钠含量很高,喝进去会进一步升高血钠浓度,自然会越来越渴。如果血钠浓度增高了,中枢神经出了毛病,无法感觉到刺激,人即便很缺水也不会口渴,或者出了毛病感受更敏感,即便不缺水,病人也会不停的喝水。
为什么中医就不能发现这样精细的解释呢?很正常,如果他们能发现反而不正常。最起码,里面的基础化学理论就是中医所产生的年代所不可想象的,另外还要能够检测出血液中的血钠水平,这对中医的望闻问切来说也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这些小问题以外,难道中医对一些大问题就比文盲高明吗?比如死亡?这以前也提到过了,也是曾经让中医粉丝脸红的问题。因为中医对死亡这种重大的、基本的医学概念的理解,也比文盲没有任何高明之处。无非就是不喘气了,心也不跳了。顶多就是摸一下脉搏,这算是中医切脉唯一准确的几种情况之一,比判断是否怀孕,胎儿性别靠谱的多。可现在就连文盲都会,有些文盲不光会摸脉搏,还会摸颈动脉这类连古代名中医都未必会的检查手法。而脑死亡、心肺复苏、心电监护这类现代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更是连想都不敢想。我甚至想中医对死亡的认识,甚至不如行刑的刽子手。刽子手还知道头对生命的重要性,砍头之后人无法存活。中医理论里则基本没有大脑以及神经系统的概念。只是西方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医们才开始认识。但这种认识也不过是粗浅的,文盲似的认识。有一位当时著名的中医是这么理解的(大意):外国人认为头才是主管思考的地方,仔细想一想,人们认真思考的时候,眼睛经常往上看,这么一想好像还真有点道理。果然是标准的文盲似的思维方式。
简单的问题理解不了,重大的问题也一塌糊涂。就是这样一种落后的,完全靠想象和文言文修辞堆砌起来的东西,在政治人物和遗老遗少的吹捧中摇摇欲坠,看病治病只能靠遮遮掩掩的用现代医学手段,从业人员越来越少,有人还要把它当做宝贝,还要重新包装后推出。真是浪费他人时间!
有一次一位北京专家在讲座时讲了个笑话,有个病人忧心忡忡的找到他说:“大夫,我的胃都烂了,里面还长了段肠子。”搞消化的人都明白怎么回事,应该是这个病人做了胃镜,发现胃黏膜有些糜烂,并且局部活检发现有肠上皮化生。很多做过胃镜的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肠化生好像意味着这个人将来发生胃癌的几率要高于普通人。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胃癌可能是由肠上皮化生逐渐发展来的,并且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证实。然而肠上皮化生与癌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首先,癌细胞非常不成熟,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还要不停的生长,与小孩子不同的是,小孩子再怎么长也不过是由小孩变成大人,而不成熟的细胞则不仅是自己长大,还会分裂成两个细胞,继而变成四个细胞,逐渐变成一团,占据成熟细胞的位置。除了不受控制的生长分裂以外,癌细胞组成的团队组织纪律性也是极差,经常有癌细胞脱离开癌灶,向全身其他地方游走,种植,所以肺里面的癌会转移到大脑里,大肠里面的癌会转移到肝脏里。而化生组织的细胞,不管是胃里面的肠上皮化生,还是食管里面的柱状上皮化生(食管本身是鳞状上皮),都还是成熟的细胞。不光细胞是成熟的,成熟的细胞凑到一起,仍然是成熟的组织。他们不会挤占周围其他组织的空间,不会无限制的扩张领土,不会像星际争霸里的虫族一样,走出去一个虫子就可能发展成一个新的基地。
所以说,仅仅发现了肠上皮化生是没什么可怕的,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即便明白了,还是会害怕。因为即便肠上皮化生本身是老实的,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变成不老实的癌呢?现有的证据只能是怀疑,还没有直接的证据,直接的证据应该是:通过长时间观察具有肠上皮化生的病人,同时观察一批和这些肠上皮化生病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种族、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可比性的对照者,最后发现肠上皮化生病人发生胃癌的几率确实要比对照者高。这样的直接证据现在还没有,目前有的依据大体可以分为这几类:胃癌旁边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非常多见;有一种类型的胃癌,叫做肠型胃癌,其发生部位、组织学改变、高发人群与肠上皮化生有相似之处;还有就是胃癌和肠上皮化生有些相似的分子标记。这些所谓的依据,除了用肠上皮化生可以发展成胃癌以外,还有很多其他解释,难以确定肠上皮化生和胃癌之间的因果关系,何况还有很多有肠上皮化生的病人没有发生胃癌,有些得了胃癌的病人以前也没有肠上皮化生等等。
即便肠上皮化生和胃癌之间确定有关系,那么诊断了肠上皮化生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第一次发现肠上皮化生,紧接着再做一次胃镜又没发现;同样一个病理切片标本,有的病理医生认为有肠化,有的认为没有。也就是说对肠上皮化生的定义和诊断,还没有很好很稳定的标准。对于病人来说,也没有值得推荐的统一意见,既然如此,很多时候只能听从病人自己的意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