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03

《走近科学》节目的弱智已经是家喻户晓了,最近终于为了将这种印象扩大到最大,终于开始讨论中医的问题了,昨天的《走近科学》的最新一期的题目为《中医脉诊之谜》,总算是把弱智表现的淋漓尽致了。因为央视大幅度的介绍了一位很有表演欲望的中科院退休研究院柯学尧的经历,所以在此主要对这位柯退休研究员的经历和言论进行分析,我想仅仅这一点已经足够说明央视《走近科学》的弱智了。

首先央视用假纪实的手法介绍了柯学尧曾经身患乙肝,经中医治疗痊愈的经历。看上去央视是很愿意相信柯学尧确实是被中医治愈了,柯学尧也不会再从其他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他们中任何一个人愿意请教一下专业的肝病科、传染科、内科等等任意一个专业人员的话,都会给出截然不同更有科学依据的回答。别的不说,我的父亲也曾经是一位乙肝患者,发病的时候转氨酶比柯学尧的500还要多,症状也很严重,那个时候医疗条件差,乱七八糟的药吃了不少,但没一个管用,后来索性把所有药都停了,该干什么干什么,该吃什么吃什么,症状和检验指标居然逐渐正常了,三年前在我的要求下又复查了一下,主要乙肝病毒标记物居然转阴了。也许有人会追问我父亲当时吃的什么药,但我所学的只是告诉我,父亲的情况完全属于乙肝病人正常病程中的一种。关于详细的机制,只要耐心的看一下任何一本现代医学的肝脏病学都可以找到答案。

至于柯学尧提出的驻波和脉诊的理论,央视尽管看不懂,但还是非常愿意相信,因为节目最后尽管主持人也表示不懂,但还是坚定的相信,不知道这期的《走近科学》是不是应该改名为“走进中医”。我想央视的主持人大概能在不接受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对所有自己不懂的东西统统接受,我甚至有兴趣打听一下央视主持人的家里是不是摆满了各式各样宣称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柯学尧的理论可以逗笑任何一个有合格医学院校教育经历的学生。电视中相当简略,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看清楚,我专门找出了柯学尧的论文,下面将进行详细的解说。另外说一句,在检索这位中科院前物理研究员的论文时,只发现了一篇中文的与物理学有关的文章,其他仅有的三篇全部是和驻波、中医脉诊有关。结合近几年来有些中科院研究员的所作所为,我实在搞不清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

首先说明,该文章来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6月第13卷第6期,文章题目《用驻波观点研究脉和脉象的产生机制》,作者柯学尧,欧阳华甫,王洪图,宿明良,最后一位就是央视节目中脉诊仪的发明者。说实话我对宿医生还是有好感的,至少人家敢于承认花费300万人民币研制的脉诊仪始终没有成功。下面对柯文中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进行分析:

首先,柯学尧为了说明动脉中流动的是波不是血液,用了一个似乎是常识的悖论来解释,按照血液的流动速度,脉搏的跳动应该比心脏慢6秒,而实际情况是脉搏和心脏同步的,只有波才能够达到这个速度,因此血管中流动的是波,不是血液。我不知道这位物理研究员的物理是怎么学的,或者汉语水平实在成问题,难道他认为血液中每个红细胞在脉搏跳动过程中和空气分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一样,做原地的跳跃运动?他知不知道每次的心脏和脉搏跳动都有大量的血液从心室进入动脉?柯学尧还把脉搏和声波做比较,不错两者都可以算作机械波,他也知道两者之间频率相差很大,但为了证明脉搏和血压没有关系,柯学尧竟然说声波的传递和空气流动没有关系,难道学物理的人都认为声音传递的速度和风向无关?

之后柯学尧对脉就是驻波的解释这样的:“驻波的特性为:①驻波是一种位置不变、振动幅度不变的波。中医诊病的脉,其位置不变,振动幅度在一定时间内也不变。②唯有驻波才会出现距离波源远比距离近的振幅大的现象。因此,笔者认定脉是一种特殊的驻波。”对于第一点,好像位置不变一定时间内幅度也不变的不止是脉,呼吸时胸廓起伏形成的波也是如此,是否呼吸也是驻波?第二点,不知道柯学尧有多少证据说明人的动脉是远离心脏的比近处的振幅大,上过血管和心脏手术的可以作证,人体里比桡动脉里心脏近,波动幅度又比桡动脉大的动脉太多了。况且,出于好奇,我查询了驻波的特性,大约有四点:第一、在波节点,质点没有运动;第二、不同质点有不同振幅;第三、波腹的振幅最大;第四、两波节间的距离是二分之一波长。和柯学尧对驻波特性的解释非常不一致。如果按照后者的定义,柯学尧要证明脉搏是驻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者说根本走不通。

要把驻波的问题说通,当然按照柯学尧的解释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找到和心脏这个波源方向相反的波源,柯学尧提出了一个小心脏的说法,认为外周的毛细血管定期的开放和关闭构成一个小心脏,所形成的波和心脏的波源在脉搏的位置形成驻波。这里他还引用了现代医学关于外周毛细血管开闭的描述作为证据,但是他没有说明这个他所谓的小心脏跳动的频率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和心脏的频率一样?如果不一样,所谓的驻波可就无法形成了。事实上,外周毛细血管开放和关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开关周期,只是固定状态下保持一部分毛细血管开放,一部分毛细血管关闭,开放和关闭的比例在安静状态下是固定的,不会像心动周期一样产生明显的波动。柯学尧也从来没有观察到与心脏方向相反的波源,这个小心脏的概念只是为了圆自己驻波之说给毛细血管带上了一个假面具而已。至于后面所说各脏器的小心脏都会到达脉搏的位置,从而造成脉搏的变化,更和驻波的原理无法挂钩。简单看一下解剖图就知道,就算肝脾肾存在小心脏,这些小心脏产生的波要达到脉搏的位置和心脏的波方向也是相同的,无法产生所谓的驻波。

柯学尧的文章我是耐着性子看完了,不过我建议大家不要再浪费时间去看,浪费我一个人的时间就足够了。最后说一句,柯学尧不仅物理学、文字能力和逻辑成问题,连最简单的医学问题也出错,不知道审稿者是谁,因为有些错误的出现足够让编辑钻地缝的,比如这一段:“心脏收缩产生压力波,通过主动脉口,向主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和上肢动脉传播,一直传播到身体每一根动脉毛细血管。”医学院大二的本科生都知道:冠状动脉是万不该出现在心脏到上肢以及除心脏本身以外的其他毛细血管的路径上的。

May 03

在反对伪科学和学术不端行为上,伪科学或造假一方和反伪打假者是针锋相对的双方。在两者的交锋中,伪科学会自动结成同盟军,比如风水先生肯定会支持中医,中医也或明或暗的认同风水的“科学性”。在网络这样一个可以毫无顾忌的嬉笑怒骂的场所,伪科学的声音往往比反伪者更多也更有味道,对于科学素养不高,易受鼓动的大众,更有吸引力。反伪者尽管被称作恶人,坏蛋,却还是以讲理的居多,连骂人有时候都不好意思,还要担心被对手抓住素质不高的把柄。这个时候打假者也会对相似观点者格外垂青,愿意和同志多交流,在自己被围攻的时候,盼望他人能够给予支持,他人受围攻的时候自己也忍不住出手相助。看上去非常自然,或许还有人倡导这样做,但是我认为这种结盟思想有弊端,今后的反伪者,尤其是像我这样单打独斗的仅限于网络上的反伪者还是独立行动的好。

反对伪科学自然是以科学为靠山,以科学原则为唯一原则,以科学事实为唯一证据。不能考虑政治、个人利益,当然更不能考虑面子。然而科学不是反伪者的勋章和旗帜,科学也不会像天主教廷一样因为有人维护和宣扬而给个荣誉称号,这也不应该是反伪者的目标。同时科学又是一个险峻的山峰,每个人上山的路都是狭窄曲折的,必须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排除所有的干扰,才能保持在科学的道路上,稍有不慎就会滑向伪科学的悬崖。我相信大部分反伪者是谨慎的,但人难免会犯错。我能够保证对所有病人都坚持医疗原则,但是当我刚刚值完了一个忙碌的夜班,夜间睡眠不足两小时的情况下,又被领导喊去坐一上午门诊的时候,就不敢保证不会遗漏重要的细节了。如果因为出于同盟军的考虑,我的错误没人提出,甚至对手指出时有人替我掩护,或者别人犯了错误,我出于同盟军的考虑不去指出,反而设法辩解,那我们和伪科学又有什么区别?

或许伪科学党徒的谩骂和人身攻击很让人恼火,但这并不成为反伪者结盟的理由。虽然我的文字通过新语丝后浏览量大增,但对于新语丝上的言论也要保持警惕。反伪者就应该对一切与科学相关的话题保持敏感,随时准备挑刺。被挑刺者应该看对方究竟说了什么,而不要看对方是谁。如果我关于中医批判的话题中出现了医学错误,指出我错误的人又是我熟悉的铁杆中医粉丝,我也应该接受。如果指出我错误的人是平时经常在我被围攻时出手的人,那更应该接受,而不是心生不满。

May 01

CNN最近在国内成为热点词汇,对其印象大概主要是负面的。浏览CNN网站是我的一个习惯,昨天看到一则报道,是关于中国的《易经》和风水的,看得出这位记者和编辑对《易经》里的算卦还是心驰神往的。就这样的水平,我看可以给反对CNN的人提供一点蔑视的素材。但我也不得不担心,还是有不少国人会因为这样的报道给CNN加分的,同时我也相信:反CNN,又赞赏这篇报道的人,估计十有八九是中医粉丝。

易经说(原载CNN2008年4月29日,lw56102译)

中国香港(CNN)–易经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一本关于变化的书”,这是一本中国古老的关于占卜的手册,主要通过投掷硬币的方式画出一个六角形(由六个叠加的水平线组成),然后通过解读六角形回答关于未来的问题。

这本古书研究的是人生命中的变化,易经相信通过了解变化的方式和周期可以为未来的事件做好准备,并且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很多中国人依赖易经做出决策还预测未来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

有人相信易经是由传奇故事中中国的皇帝伏羲氏创立的。

对未来事件的预测以阴阳的数学系统为基础,阴代表断开的线,而阳则是一条完整的线。

阴和阳是能量的两极,但也是保持宇宙平衡的重要力量。
原文地址:
http://www.cnn.com/2008/WORLD/asiapcf/04/28/olympics.iching/index.html

May 01

我是经常浏览CNN网站新闻的人,最初主要是为了保持对英语的敏感性,但是关注的新闻更多的还是与中国相关的,主要是为了看看除了千篇一律的国内媒体之外,别人对同一件事情是如何描述和评价的。现在说CNN客观公正,恐怕除了CNN自己的老板没有人会同意,尤其是中国人,不管是左的还是右的,大家在CNN不客观不公正这一点上也存有共识,虽然依据不一样。在我看来,CNN的态度且不论,但是专业素养还是要比国内高一点点,至少人家在引用别人的话的时候会尽量详细的注明。要说CNN客观我也不同意,因为记者媒体所共同拥有的一些小伎俩CNN也照玩不误。尤其在对中国的报道上,本人已经见惯了几个招数,和大家分享一下:

挑选事实:CNN对中国的报道以负面居多,甚至说CNN专选中国的负面新闻也不为过。这未必能够说明CNN对中国抱有偏见。而是媒体的职业习惯:对于一个与自己没有切身利益关系的国家、地区或者群体,尽量选择能够让读者产生愤怒、疑惑等负面情绪,或者通过对比让读者产生优越感的新闻素材。有人说CNN在美国影响有限,但再有限也肯定是以美国人为主。关于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或者春节期间领导人访问孤寡老人的报道,不仅中国人赶紧转台,美国人也没多少兴趣。负面报道更能够吸引美国人的眼球,满足美国人站在高点上俯瞰的心理。

巧加定语:即便CNN报道中国的新闻都是符合事实的,为了符合既往该媒体给中国定位的形象,可以加一些不妨碍事实的定语。比如引用中国政府的说法,一定要强调这是官方的说法,引用新华社,一定要在新华社前面加上官方的(official)。有些国人可能以为官方的更权威,但不要忘了CNN对中国政府的定位形象可不像国人,只会比观点激进的国人更激进。但是引用反对者的话,尤其是在标题中,却可以省略被引用者的身份,就好象CNN自己看到的一样。更绝的是,CNN对自己不喜欢的一方说的话,后面更喜欢加一句:“但是他没有给出更多细节”,或者“但是他拒绝回答其他问题”。所以我觉得政府发言人今后再发布新闻时最好对这样的手法也留一手。有了这样的定语和分句,不喜欢中国或者支持反对者的立场持有者更容易寻找借口。

改变顺序:对于观点对立的双方,记者或媒体会把自己不喜欢的一方的观点放到前面,把自己支持的一方放到后面。更无耻一些的会先去采访自己不喜欢的一方,然后把采访到的话交给自己支持的一方逐条批驳,然后再不给前者机会反驳。这就像拳击裁判对一方说:“今天比赛改改规则,你先打他一拳。”拳手稀里糊涂的打了一下,然后裁判转头对另一位说:“你现在可以打他了,记住要尽量一拳致命。”在这样的安排下,读者更容易记住和接受后面的观点。

我个人不喜欢大张旗鼓的反对方式,但我有自己的思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CNN的新闻我还会继续看,但和国内的新闻一样,不仅仅要看新闻,还要看出新闻。至于一些自认为精英,对留学生的做法极尽讽刺的人,我不同意这些人的观点。首先,你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怎么做,更没有权利要求别人都和你观点相同;其次,留学生的做法是不是与自己所受教育有关,是不是受人指使,你也没有任何证据,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愿意把这种行为做这样的猜想。CNN认定留学生受官方指使的证据也不过是人家穿着同样的衣服,有人在发小红旗而已。我倒要问问CNN和这些精英:足球赛场上身穿同样球衣手拿同样旗帜的人是受哪个政府指使的?

Apr 29

国人受广告影响颇深,谁都知道“西医治标”的下一句是“中医治本”,这也说明了咱们为什么自古就有对对联的习惯。对于大部分人是文盲和半文盲的古代社会来说,把好好的话一定要说成对仗雅韵大概是一个不错的文化传播办法。甚至是现代,大部分老百姓科学素养不高,把自己的观点编成顺口溜的形式是个不错的推销手段。可惜,现在看来,中医根本分不清哪是标哪是本,它的那套所谓的证归根到底还是外部特征的集合,虽然外部特征要转变成脏腑和阴阳五行的专门术语,但是外部特征和内部变化究竟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中医从来没有作出过令人信服的阐释,只知道死记硬背舌苔的颜色和脏腑的关系,还有就是灵机一动的摸脉感觉和疾病的联系,为了能够记住前人毫无系统和逻辑可言的所谓经验,中医使用的方法大概和上面那种编对联的古老营销手段差不多,即便如此,每一代肯定有记错的时候,因为这些所谓的辨证手段和真实的人体病理变化并没有相关性,中医也闹不懂人体真实的病理变化,何止病理的,连正常的也不知道,所以即便记错了也不会被发现。一个连本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医学,治本从何谈起?

其实,只会治标,或者说对症治疗的医生一点也不少。前不久岳母的颈椎病发作,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产生头晕、恶心的症状。因为岳母在另一个城市,所以无法亲自登门表示关心,家里人请了当地卫生所的医生上门,颈椎病诊断出来,打了两个吊瓶。后来我知道两种药物,一种是被当成万能静点药的刺五加,另一种居然是甘露醇。 关于第一种药,已经有太多讨论,这里就不多说了。至于甘露醇,我大概可以想象出接诊医生的思路。可能在很久以前这位医生实习的时候,经常见到神经科的医生使用甘露醇,尤其是对于由中枢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时候。现在我岳母也是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也是由于中枢的原因,那自然是该用甘露醇。但是他可能记不起,或者从来没有学会,或者忘记了,甘露醇的使用成熟的只有两个目的:脱水和利尿。对于颅内高压的病人,使用脱水剂可以减轻颅内高压,缓解相应的症状。而颈椎病的症状,很简单很基本的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压迫椎基底动脉,导致控制平衡调节等功能的中枢缺血,从而产生眩晕、恶心的症状。两者是不一样的。为了不冤枉这位医生,我又特意检索了一下甘露醇和颈椎病的相关文献,倒确实有相关的报道,但仅限于颈椎病有神经根症状,也就是有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的症状,而岳母明确表示没有这些感觉,况且这些文章只是非常初步的研究,几乎很少有做对照的。我相信作为基层卫生所的医疗人员,可能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些地方发行的期刊。此外,最著名的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上甘露醇和颈椎病的相关文献一个也没有。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其实现实中庸医的行为大致如此,他们只会对症治疗。好一些的还会先知道诊断,然后照着书上的治疗或者以前的经验去选药。差一些的就只知道那种症状该吃哪种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是很多庸医和老百姓还知道“上火”和“肾虚”改吃什么样的药。但有一点是好一点的庸医和差一点的庸医所共享的,那就是不会从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去考虑病人的病情,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更不会上升到预防疾病的高度。像上文中那位医生一样还会做一点简单的联想已经在庸医中是不错的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中医全部都是庸医,因为中医也只是通过病人外部的表现和医生自己的感觉来确定治疗方式,也从来不会预防某种疾病。中国人的养生观念纷繁复杂,今天可以借鉴的虽然有,但是因为没有科学的阐释,永远无法成为一种医疗原则固定下来,也无法让病人认真遵守。

Apr 27

肝硬化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占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很大一部分。在中国,肝硬化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药物。但要明确的是,消化科治疗肝硬化的主要目标是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其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说是治疗,其实叫抢救更加合适,因为对于失代偿的肝硬化病人,这些并发症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夺取患者的生命,即便度过并发症的危险期,肝硬化病人大多数寿命也不会太长,偶尔有肝硬化病人从诊断到死亡二十年以上的,我也见过几个,但这些病人的肝硬化诊断往往存在疑问。肝硬化病人就像走在一个终点已知,坎坷不平的小路上,有些人能够走完这不算长的路程,有些则不小心摔倒在坑坑洼洼里就再也起不来了。内科医生,或者说各种针对肝硬化并发症药物和介入手段,只不过是帮助病人从坑坑洼洼里爬出来,或者尽量避开崎岖不平的地方。能够将终点设置到和正常人相仿,目前可能只有肝移植一种方法。

尽管如此,当一个肝硬化病人来就诊时,我们仍然要给他用“治疗”肝硬化的药物。尤其是中国,所谓治疗肝硬化的药物更是五花八门。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类、抗病毒药物。因为中国人的肝硬化大多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所以抗病毒治疗主要是针对乙型肝炎病毒。因为中国的乙型肝炎病人大多分给感染科或者肝病科治疗,作为消化科医师很少接触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问题。这方面也没有多少经验。除了干扰素以外,目前有很多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在中外指南上都不能用于肝硬化的病人。所以肝硬化病人使用的抗病毒药物绝大多数是核苷类似物,比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等等。由于这些药物上市比较新,临床使用还不到十年时间,最早的拉米夫定在中国批准上市是1999年,尽管国内外多数临床试验报告都支持他们的应用,但不要忘了这些临床试验都是由厂家赞助的。笔者倒是确实见到过服用拉米夫定效果显著的,但从来没有亲自做过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且这些药物的耐药问题,服用疗程问题都没有定论。最重要的一点,抗病毒药物只能减缓肝脏的破坏,却无法逆转肝硬化。有两个例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这一点,一个是我经常给病人举的疤痕的例子,皮肤上小的伤痕可以完全消失,但如果严重的伤痕,所形成的疤痕是不可能消散的。还有一个是一位老主任对病人作的解释:如果是一个略微缺水的苹果,你赶紧采取点措施可能还有得救,如果是一个已经风干了的苹果,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其复原了。

第二类、属于治疗肝硬化并发症的药物,按照我的理解属于急救药物。比如帮助肝硬化患者腹水减少的利尿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血管收缩药、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等等。这些药物有便宜的,也有昂贵的,有用了很长时间的,也有刚刚才开始推广的。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使用药物减轻腹水,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当然不可能所有患者都有效,比如有的患者腹水即使将利尿剂用到最大量,多种利尿剂联合应用也没用,这种称之为难治性腹水的治疗相当困难,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肝硬化病人伴随的功能性肾衰,是由于肝硬化病人多种血管活性因子和血流动力学紊乱造成的肾功能不全。至于最常见的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有便宜的也有昂贵的。经典的就是垂体后叶素,非常便宜,哪怕是自费的穷人也能够用得起,效果也是显著的,但是偶尔有一些缺点,因为这种药物是通过作用于血管使血管收缩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但是由于特异性较差,不仅作用于医生希望它发挥作用的胃肠道血管,同时还作用于外周和心脏的血管,因此有冠心病或者潜在冠心病的病人,使用它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不仅如此,它还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所以有相当多的病人使用时会不停的排泄稀便,同时伴有腹痛,比较痛苦。最后一点垂体后叶素的剂量调整相当麻烦,需要慢慢加量和慢慢减量,因为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垂体后叶素在点滴中浓度比较高,每分钟的入量又相对较低,即所谓“高浓度、低剂量”,每次调整剂量时护士或医生都要盯着液体的低速,数着秒表来调整。目前国内外很多医院大部分采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肝硬化病人门脉高压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它的作用机理也是通过收缩内脏血管,抑制胃肠道蠕动起到止血的效果,但是相对垂体后叶素作用部位特异,所以副作用比较少。

这里要提一下白蛋白的应用。以往以及现在很多医生认为低白蛋白血症和门脉高压是肝硬化腹水的两个主要原因,所以对于严重低蛋白血症的腹水病人,应用利尿剂的同时积极补充白蛋白被认为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但是近些年来的研究认为,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凿的证据。由于白蛋白价格较贵,并且属于从人体血液中提取出来的东西,再加上中国人的进补文化,白蛋白一度被认为是大补的东西,笔者甚至遇到过某领导干部自觉身体较虚,托关系伪造低蛋白化验单补上一瓶白蛋白的怪事。甚至某些医生也认为白蛋白是所谓的大补之药。其实白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体内的胶体渗透压,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液体平衡,在他的主要生理作用中,没有所谓的营养价值。肝硬化病人由于肝脏合成能力下降,很多伴有低蛋白血症。所以对肝硬化病人,尤其是伴有腹水者,补充白蛋白一直是教科书上的经典内容。但在2006年发表在国际著名胃肠病学杂志《Gut》上的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上,只字未提白蛋白的应用,对于肝硬化的腹水形成机制,也主要是两条:门脉高压和水钠潴留。第七版以前的《内科学》一直是门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第七版改为胶体渗透压下降,但主要意思还是低蛋白血症。也许这还是一个处于争议之中的问题。然而想要国内医生改变肝硬化腹水补充白蛋白的惯性思维,这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知识的问题,恐怕还有国内医学伦理的考量。如何说服反复就诊、久病成医的病人,大多数人都在用,他也曾经经常用的昂贵的白蛋白居然可能无效,这对患者和病人都是很难接受的。恐怕连教科书的编写者也感到为难。

第三类、众多所谓保肝和抗肝纤维化的药物。不管是中国医院住院的常规静脉用药,还是门诊的口服药,所谓的保肝药都是用量和花费巨大一种药物。医生每天都在开,病人每天都在吃,谁都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病人会主动向医生提出能否给加点保肝药。这其中有所谓的西药,有中草药和中成药,有很便宜的普通甲类药,有略微贵一些的医保乙类药,还有不少非常昂贵的自费药。不管是哪类药,有一点是明确的,至今没有一种是经过了严格的随机对照双盲检验证明确实有效的。有些稍微严格的试验发现这些所谓的保肝药至少对肝硬化病人延长生存期没有帮助。国内倒是有不少宣称某种保肝药有效的论文发表,但这些论文的作者很多就是他们宣布有效的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者,或者是受研发和生产者的资助进行所谓的研究。仔细阅读这些论文,发现很多根本没有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没有可比性(大部分情况下试验组的病情要轻一些,这样自然治疗效果似乎要好于对照组),观察的指标要么是患者的主观感受,要么是特异性、敏感性以及重复性均不好的检验指标。很少有国际公认的价值较高的生存期,死亡率,致残率,病理变化等指标的观察。尤其是有些中医专业期刊上的文章,经常稀里糊涂的就出来一个治愈率,大概中医对治愈这个医学术语有自己的解释。我就曾经在网上碰到过一个暗示自己比西医高明的中医,他对治愈的理解就是患者自己感觉好了。所谓的抗纤维化药物也基本上仍属于捕风捉影的阶段,目前很多所谓抗纤维化治疗的观察指标是血清中的纤维蛋白代谢相关的分子,这些分子的血清浓度和实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还不能得到证实,拿还不确切的指标来评价疗效,有点星际迷航的感觉。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总的来说,除了急救应付肝硬化病人突发的威胁生命的情况,和风险较高的器官移植,我们对肝硬化的治疗措施还是很有限。虽然药物很多,但我上学的时候有位主任医师的话很能概括这种现象:“西医对有把握的疾病,治疗方法就那么几种,并且走到哪儿基本上也没什么变化。但是对于难治的疾病,药物玄了去了。”但就是再多再玄,不从病因和发病机制上获得突破,难治的疾病依然是难治。

Apr 16

谁都知道乙肝是个大问题,不仅是对于个人还是咱们国家,幸好现代医学虽然不能根治乙肝病人,但已经发现了降低乙肝感染机率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阻断血源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只要严格的按照既定政策做下去,乙肝感染率显著下降是很有希望的。但是笔者却有另外一个担心,要让大家明白这个担心,先说说我自己行医中的一个经历。

我最早是从2002年开始正式接触临床工作,肝硬化是我这个专业的常见病,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几乎全部是乙肝)。真正的酒精性肝硬化还不是很常见,有也多是合并有乙肝。到了2007年,感觉纯粹的酒精性肝硬化(无肝炎病史,长期大量饮酒)已经能够达到病房所有肝硬化病人的一半左右,单纯2007年我亲眼所见的死亡的两个肝硬化就是酒精性的。一个有五十多岁,另外一个则还不到四十岁;前者死于肝昏迷,后者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

酒精性肝硬化的病因比较公认的就是长期大量饮酒,国外认为每天160g(指纯酒精含量,如果按40度白酒计算,大约是每天8两酒),持续20年平均就可以发生酒精性肝硬化,咱们国家还没有做过类似的统计,但是已经有报道证实西方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要强于亚洲人,以此推测,中国人平均发展成肝硬化的饮酒量应该是低于这个水平。我所遇到的酒精肝硬化病人,饮酒的量和时间几乎都是在这个水平之上的,有一个病人是从20岁左右开始从来都是以酒代水。按照这个水平保守估计,当前的肝硬化患者应该是从十到二十年之前开始发展,最早应该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此之前因为物质水平的原因,即便有人想喝酒,也未必能够管够喝。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饮酒甚至酗酒的人群不可能减少,只可能是增加的。在大部分饮酒者不能够充分认识饮酒危害,或者认识到,但迫于生计和文化压力无法解脱的前提下,笔者预测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还会继续攀升。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也支持这个预测,2001年召开的全国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研讨会估计当时的酒精性肝病发病率要比上世纪八十年代提高了30倍。

前面已经说过,尽管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但长期大量饮酒是公认的病因,没有饮酒,就没有酒精性肝硬化。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措施很简单,那就是不饮酒或者少饮酒。只可惜对于酒精危害的宣传,比吸烟危害的宣传远远不够,尽管后者目前来说也是远远不够。酒精性疾病的危害还不仅仅导致器官以致全身功能的损伤,还有很多不良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很多酒精性肝硬化病人都有酒瘾,戒断的难度,以及对人格的破坏大概不低于毒瘾,不仅给家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也给治疗带来很大麻烦。此外,醉酒之后的罪恶感降低,也促生不道德和犯罪行为。一个平时道貌岸然的人,醉酒之后就可能当街小便。

对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大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对旧的不良酒文化的改造,官场和商场,或者官商场酒文化的逐渐退场,大众媒体的宣传,青少年教育等等。咱们的部长和委员们如果肯把力挺中医治未病,或者要求小学生学京剧、学儒教、学中医的精力拿出一点来放到这上面,对老百姓所作的贡献会更大。

Apr 14

自古以来有个根深蒂固的印象,那就是粗茶淡饭的人容易长寿,吃素的长寿老和尚、深山里只吃野菜70岁高龄也健步如飞的老人是脍炙人口的传说。同时,我们的老祖宗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也发现瘦的人比较容易长寿,从而提出控制饮食入量和适量运动的养生之道。其实绝对的粗茶淡饭是不可能长寿的,因为很多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只存在于动物体内,或者在植物内有但含量极低,无法满足正常的生理需要。此外,很多重要维生素的吸收,比如维生素A、D、E、K的吸收必须借助于脂肪的携带,而这几种维生素缺了那样人也活不长。所以大学的时候《卫生学》的老师就告诉我们,真正吃素的老和尚没几个长寿的,大多只活到50来岁,长寿的老和尚没有一个不偷着吃肉的。这一点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对僧人的讽刺中可以得到印证。

现代人大多不会再发生过去那种重度的营养不良了,对于多数人来说,吃饱已经不是什么梦想,均衡营养也是大多数人有能力做到的,甚至很多人开始出现营养过剩的现象,由此带来很多代谢相关性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以及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这里面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糖尿病和高血脂是由于好东西吃多了造成的,是富贵病,只吃粗茶淡饭就不会发生,实际上并非如此,粗茶淡饭吃多了也可以发生糖尿病。有一个现象需要警惕,目前对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城市人群中,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经常应酬,而又缺少运动的中青年男性。但是笔者发现,在农村,最不被大家重视的家庭妇女糖尿病似乎有增加的趋势。如今大多数农村温饱问题已经不成问题,如果愿意,每顿吃馒头都吃到吃不下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北方农村的饮食习惯大多是以面食为主,蔬菜肉类只是作为下饭功能,我一直到上大学的吃饭习惯都是买好几个馒头,只买一份菜。现在农村也是如此,一家人守着一大盆馒头一盘菜吃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家庭妇女,“传统美德”要求她们最后一个吃饱,又最少吃菜。本来女性代谢率就偏低,加上大量的白面馒头,于是白面馒头的主要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转换成葡萄糖,致使血糖越来越高。

其实一次两次的过饱饮食不会造成糖尿病,但有可能发生尿糖,也就是说尿糖加号,不仅是饱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都可以发生尿糖。平时尿中检测不到葡萄糖是因为肾对葡萄糖的排出有一个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的最高值就有可能在尿里检测到葡萄糖。正因为如此,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再用尿糖来诊断糖尿病了,其实很多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尿毒症的病人根本就没尿,有尿也未必能够检测到葡萄糖,但这些病人又确确实实是糖尿病病人。但总体来说,一般人发生尿糖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人体对血糖水平的调控有一套精密的调节机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系统加工为葡萄糖后,除了一部分立即运往身体各个部分提供能量,多余的一部分会像编蒜一样在肝脏里穿成串,这些葡萄糖分子也像蒜头一样首尾相连,牢固的结在一起,甚至比编蒜还复杂,因为除了长长的蒜辫子,有时候还会在主辫子上编出分支来。这些蒜辫子可以长期保存,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比如饥饿和进行重体力活动时,在一个一个解下来,这种蒜辫子一样的东西就叫做糖原。体内储存糖原的地方主要有两个:肝脏和肌肉,肝脏里的叫肝糖原,肌肉里的叫肌糖原,但是肌肉里的糖原只供肌肉自己用,而肝脏的糖原则负责全身的能量供应。编蒜还是解蒜,则由体内的两种激素来管理,其中之一就是胰岛素,而胰岛素是负责编蒜的。

其实胰岛素的职责要比这复杂的多,因为肝糖原的储存毕竟有限,一个正常人连续有氧活动半个多小时,或者饥饿一两天肝糖原就会耗尽,这也是为什么肝脏功能不全的人容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之一。还有很多的葡萄糖被转换成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从碳水化合物到脂肪,或者理解的粗略一些,从大米馒头到肥肉,似乎难以理解,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似乎只有吃肥肉才长肥肉。其实从脂肪和葡萄糖的分子构成上,两者都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而且构成脂肪的两个主要基团:甘油醇和脂肪酸都可以由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变而来。如果一个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所谓的淡饭超过了每天的消耗量,又超过了糖原仓库的储存量,那么过多的部分就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人也就慢慢发胖。为了完成这些转化和储存的过程,机体需要派出更多的胰岛素进行现场督促,如果派出的胰岛素不够用,那些葡萄糖就会闲置在血液内,导致血糖升高。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糖尿病的病人胰岛素水平并不低,甚至还很高,但是血糖水平依然很高,有些即便加入外源性的胰岛素仍然起不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这就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太清楚,有可能是外周组织对胰岛素失去敏感。就古代的帝王派出的钦差大臣刚开始还能让地方言听计从,但如果派出的钦差大臣过多,同时下面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钦差大臣来了尽管也是必恭毕敬,迎来送往,但总也不干实事。

总的来说,粗茶饭饭吃多了也是可以得糖尿病的,最好的办法还是根据自己的活动情况定量饮食,均衡饮食。

Apr 12

很多教科书在谈到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这类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时经常会用一种说法:随着中国人生活和饮食习惯的西方化,××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估计这种说法还会继续下去,甚至偶尔会成为愤老发泄被害妄想的证据之一。但是仔细想一想,这种说法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觉得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上述那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中,与生活和饮食习惯相关的究竟是什么?以占死亡原因主要地位的心脑血管疾病为例,第七版内科学中所列举的危险因素与以前的大致相同,五个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和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其他危险因素也有五个:分别是肥胖、体力活动少、西方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性格心理因素,新加的还有四个危险因素与本文探讨内容无关,暂不列出。这里面提到的西方饮食习惯详细的解释是:常进食高热量、含较多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盐的食物者。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其实这几个所谓的西方饮食习惯与其他的危险因素都存在重叠,比如进食高热量和较多动物脂肪、胆固醇导致血脂异常和糖耐量异常,以及肥胖,食用较多食盐可以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这样的危险因素列表其实就像把泥土折算成多少斤小豆,然后与小麦列在一起一样不伦不类。

其次,我们还要看一看这些饮食习惯究竟是不是西方所原有,而中国没有的。再论述这个之前,先讲讲今天我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所听到的。讲课者为北京一家知名医院的消化科主任,提到关于病理性肥胖治疗方法时谈到中国所独有的针灸减肥,这位有中医背景的主任表示自己曾经亲身试过,没有任何效果,并且告诉我们:中医自古就没有减肥的治疗,因为中国人古代大部分是吃不饱的。说到这里我想提醒大家看一看清末流传下来的一些老照片,可以发现照片上的中国人如果放到现在,大多可以被诊断为营养不良,即便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一些宫女,应该是生活条件最优越的一些人,也是一副无精打采、面黄肌瘦的样子。再结合上面所说的西方饮食习惯中的几个要素:热量、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盐,哪一个在古代中国不是老百姓所天天企盼的。不要说高热量,恐怕很多古代老百姓连足够的热量都达不到,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存在于哪些食物内,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但我敢保证肯定是普通老百姓想吃也吃不到,富贵人家也是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对于一些有充足条件大鱼大肉的家庭,比如皇室成员,则心脑血管发病率一点也不低,阎崇年讲清朝皇帝死亡之谜的时候谈到过,有兴趣的可以再去复习。那个时候的太医是不会扯什么西方饮食习惯的。还有糖,大概是古代的高级儿童礼物,就算是到了近代中国,三四十年前的城市孩子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得到几块。至于盐,我倒想问问咱们中国的著名菜系有几个不是咸的,《关中刀客》里傅彪就说:“好厨子一把盐。”就连老百姓家平时吃不到什么好菜,也要每天都吃点咸菜,这怎么就成了西方饮食习惯?我们现在有足够热量和动物脂肪、胆固醇和糖摄入,甚至很多人开始超标,到底有多少人是在学习西方人饮食习惯?难道吃不饱、营养不良才是中国饮食习惯?有人可能要举洋快餐的例子,关于洋快餐导致肥胖和疾病的报道,国外和国内都有不少说法,但是洋快餐究竟和中国人的疾病有多少关系,还没有人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但是我有一个疑问,中国现有的心脑血管病人大多集中于中老年人这一部分,尤其是男性病人,这些人究竟有多少经常吃洋快餐呢?我的感觉,很少,原因很容易理解。

希望新版教科书的编者再版时能够考虑修改一下这个并不严谨的说法。

Apr 11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搜狐博客和好几个医疗相关的骗子打的不可开交,比如卖刘智仁净化水的,卖保健食品的,还有卖诺丽果的。这些骗子曾经疯狂的攻击本人,最下三滥的语言也是用过的。今天突然想起这几个骗子,看看他们的业绩如何,结果发现三个博客都已经一年左右没有更新,现有的一些文章也少有人问津。而这些人当初被我骂的时候可是信心十足的宣称自己至少是当代华佗李时珍的人物,比如那个卖刘智仁净化水的“医神医”博客,在自己的个人档案里就写到:中国最伟大的医学家,华佗、李时珍、医神医。谢志荣在卖价格不菲的保健品同时,拼了老命的夸大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似乎谁有病,甚至没病都得去他那儿买几瓶子的保健品吃吃。卖诺丽果的曾经在自己博客上贴出过一篇漏洞百出,笑料大全的论文,论文的作者自称是教授,但不知道是哪儿的教授。
这些骗子牛皮都吹的很大,让善良胆小的人忍不住嘀咕,认为正常人类不可能撒谎到这种程度。如果不是学过一点现代医学的知识,又对自己的知识比较自信,可能很多人都被忽悠成功。但是骗子就是骗子,骗子的专业就是撒谎,而撒谎是不可能永远都不被发现的。其实这些骗子的话都不用太仔细反驳,稍微找出一点多可以让他们哑口无言,脸红脖子粗,继而破口大骂。比如刘智仁的医神医博客宣称自己的净化水是来自于李时珍的名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其实这句话是中医经络学的口诀,至于是谁发明的,根本无从考证,李时珍留下来的著作本草纲目是一部中药书,里面也不可能有经络学的内容。刘智仁只是觉得这句话朗朗上口,意思又很浅显易懂,李时珍又是历史名人,而他的“人体结垢学”(其实是把人简化成一个成天烧水的大茶壶),可以和这句名言牵强附会上,所以随手拿来。我反复追问他:李时珍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或者在哪部著作里说过这句话?刘智仁当然答不上来,恐怕连最专业的中医也答不上来,于是一堆匿名的“搜狐网友”开始跳脚骂街。骗子的漏洞可以说俯首皆是,就看你有没有能力,想不想找。
想到现在的还在骗的很多骗子,本人几乎可以肯定这些骗子都不可能长久了。但是骗子自己不可能主动退场,老百姓也很少有能力鉴别,甚至别人上了当也无法让其他人避免上当。这和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科学素养不高又不爱学习是分不开的。甚至,由于长久以来的文化和政治宣传,有些潜在的受害者还会主动去维护那些貌似高明的骗子,帮助这些骗子对企图开启愚昧之心攻击谩骂。但是骗子的短命,离不开打假者的努力。大众有人不理解,但总会有回头的那一天,因为谎言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到最后连记者和普通人都可以看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