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们的本能 转贴:为什么,垮塌的偏偏是学校?
Jun 20

科学家详解汶川大地震的13个科学问题

编者按 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2008年第10期推出“汶川地震特刊”。在特刊中,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运泰院士、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陈顒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教授史保平等分别以论文、评论和访谈的形式,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公众非常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如汶川大地震震级为什么调整、汶川及附近地区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地震是否可以预报等,做了说明与解释。征得《科技导报》的同意,我们浓缩、整理出如下13个问题,以使读者能够对汶川大地震有更为科学的了解。

…………

7、地震为什么难以预报?

陈运泰: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如下3点: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球 内部的“不可入性”是古希腊人的一种说法。我们在这里指的是人类目前还不能深入到处在高温高压状态的地球内部设置台站、安装观测仪器对震源直接进行观测。 大地震是一种稀少的“非频发”事件,大地震的复发时间比人的寿命、比有现代仪器观测以来的时间长得多,限制了作为一门观测科学的地震学在对现象的观测和对 经验规律的认知上的进展。地震是发生于极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应该让大家知道,科学家在研讨 地震能不能预测问题,有深刻的科学的内涵,不是简单地归之为“说地震不能预测,就是在宣传不可知论”等等就完事了。

8、国内外有的科学家认为地震不可预测,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陈运泰:他们说的是地震短临预测这个难题从科学上来说现在还没解决,这一点大体符合实情,但太绝对化了。许多专家都认 为,地震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因为在物理学中自组织临界现象具有内禀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他们便认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进一步,他们认为,既然地震预 测很困难,甚至是不可预测的,那么就应当放弃它,不再去研究它,就应当转而只研究一些基础的科学问题、工程抗震问题。可是,地震是不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 象,这不是一个靠“民主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可以解决的问题!多数人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并不能说明地震就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此外,他 们从地震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的这一在科学上并未确立的观点出发,主张放弃它,不再去研究它,主张转向只研究一些基础的科学问题、工程抗震问题的看法 也是欠妥的,严重脱离了社会的需求,我很难苟同。

地震预测的确是很困难的,正是因为困难,才需要有地震学家去攻坚。如果很容易,还用得着养着这些人吗?因此,地震工作者要迎接挑战,知难而进。

………..

全文请见:2008年5月28日《中华读书报》
文章连接:http://www.gmw.cn/01ds/2008-05/28/content_782659.htm

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