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普文章写作的几点看法 鲁迅给青年开过书单吗?
Apr 24

评:把政治观点当成评判科普文章的标准实在是匪夷所思,因为一个正常的科普文章作者是不会把自己的作品当成政治宣传工具的,不管他的政治观点如何。如果用政治观点来评判科普文章的话,最后只能是导致科普工作的全面失败,因为你永远不会想到用选择植物的标准来选择动物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下面是一个科普杂志社的工作人员或许是一个编辑的关于科普刊物审稿的标准,以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基层科普刊物的水平。我希望在中国科普工作上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我订阅的一份科普杂志中的文章就想当不错。对于文章的作者来说,除了其政治愚昧性与落后性,根据其文章中事例的引用,我们大概可以看出这份杂志的水平了,讲的难听一点,这简直是中国科普出版界的一种耻辱了。不过话说回来,这篇文章倒不是一无是处,有的语句还是能体现出作者对于科普文章的正常的观点的我觉得可以当作讨论观点的地方既正常的地方用斜体和粗体在文章中标了出来。】

科普刊物的审稿工作

时间:2007-07-31 15:18:00  作者:● 李志全;  来源: 青年记者2007年6月下

审稿工作事关一个杂志整体性方向的把握、办刊宗旨和技术层面的落实,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审稿工作好比是在把守着编辑工作一道重要的关隘。具体到科普刊物,可以大体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方面

  1.把好立场、观点上的政治关
  一篇文章,先要看它的立场观点是否正确,因为这是文章的生命所在。如果立场观点有了错误,那么,即使它文笔流畅、语句生动、结构严谨也是毫无价值的。例如,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是这样界定文章的内核的:所有的文章不外三个方面,即物质主义的、实用主义的、快乐主义的。物质是基础,实用是手段,快乐是目标……而本文则摒弃一切传统的说教……”尽管,这篇文章的下文并没有提出任何太出格的主张,但毫无疑问它在立场观点上存在着明显的政治性错误,或者客气一点讲,也可以说存在着政治性缺陷。首先是,它把所有的文章仅仅用“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快乐主义”三者来涵盖,这是不完全、不准确、不科学的,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另外,所谓“摒弃一切传统的说教”,其外延过大,打击面过宽,到了几乎否定一切传统的地步。因此,这是一篇必须进行修正,不可随意放行的文章。
  2.把好题材、内容上的政治关
  文章的题材、内容可以是高尚的、洁净的、淳朴的、厚重的,但有时也会混杂一些粗俗的、低下的、晦涩的,甚至是肮脏的东西。比如:我曾见到过一篇谈论化妆品的文章,其中,竟然有这样的文字:“……也是女人肌肤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刻。性欲的蠢蠢欲动,面膜的湿答答,黏糊糊,还真有一番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暧昧朦胧……”这样的文字,你说,能有美的感觉吗?!它缺乏高尚的意境,缺乏纯洁的情操,流露出的全是庸俗和粗劣,简直让人感到恶心!
   3.把好传情、达意上的政治关
  我们除了需要对文章的题材、内容和政治观点进行必要的、严格的审核之外,同样也需要对其文字的表情、达意加以重视。有些文章总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出格,但往往在文字的表情达意上出问题:比如,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其原文是这样写的:“虽然韩国早已取代日本、台湾执全球成衣界牛耳地位。”请注意“韩国、日本和台湾”三者并列,使“台湾”无形中升格为“国家”!这就成了政治问题!【评:把台湾当成一个国家,还真是一个问题
  又如,某文中有下列文字 :“在标签上印有Made  in  Hongkong或其他的国家名”。按此写法,“香港”便成为了一个“国家”名。这是不允许出现的政治差错!因此,必须做出修改。

  科学性方面

  1.把好科学关
  “科学”二字,对于科普刊物来说,是立足之本。如果失去了科学性,科普刊物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尽管如此,我们在科普刊物或其他的报刊杂志上还是看到,含有不科学内容的东西时不时被登载出来。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编辑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也由于我们还缺乏足够的认真,这和审稿工作确实关系紧密。比如,我曾在审查广告时见过这样的文字:“全身漂白,一针瘦身”。请注意  “一针”两个字,是那样地醒目。然而,居然也会从某些编辑的眼皮底下漏过去。只要认真想一想,就能发觉这断然是一种骗人之说。不要说“一针”,就是“十针”、“百针”、“千针”,恐怕也未必能够让人变瘦。有的文章对尚处于研究阶段或试用阶段,甚至刚刚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研项目进行“超前”报道,误导读者;有的对某些科研成果夸大其辞,肆意吹捧;甚至有的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追求刺激,违背科学常识等等。这就是必须要严格把关的“非科学”、“假科学”或“伪科学”的东西!
  2.把好先进的科学关
  即便是科学的,也还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因为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我们需要重点加以宣传报道的,应该是那些代表先进科学的东西,而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陈旧的“科学”。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知识创新的不断加快,作为科技知识载体的科普期刊,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刊载科技新创造、新发明、新发现,普及科技新知识,切忌刊载一些过时的、陈旧的东西,避免给读者造成误导。
  3.把好先进科学的实用关
  有了先进科学的内核,还必须强调实用性的原则。因为,对于读者来说,不是在听动人的科幻报告,而是要能够把一种先进的东西拿回家去,应用在实践中,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有些文章,虽然有其猎奇和渲染的效果,但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并无实用价值。因此,作为一册科普刊物应当少登猎奇的文章,而应把浓墨重彩放在实用的题材上面。【这句话算是作者的个性观点了

  语言文字方面【这一部分内容大概是编辑的基本技术素质了,所以还算正常

  在语言文字方面,要从文题是否确切、小标题是否合适、内文是否精练等各个方面加以把关。具体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把好通俗关
  文字的通俗性问题是科普文章的关键环节,特别是要把艰深的科学知识改变成通俗的语言,是相当不容易的。如,一篇预防感冒的文章中  有以下一段话:“按照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由弱变强,可将其分成三代。1~8为第一代,9~11为第二代,12以后为第3代。第1代不论对革兰氏阴性或阳性球菌和杆菌都有很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第2代……,第3代……”
  毫无疑问,这段话很正确、很科学、很规范,但我们要问的是读者究竟能不能看得懂?一连串的医学术语恐怕会让绝大多数读者吓跑。可见,即便是科学的东西也需要解决通俗化的问题。否则,科普刊物的“普”字是很难实现的。
  2.把好顺畅关
  文字的顺畅也是科普刊物必须重视的方面之一。一篇很好的材料如果其文字疙疙瘩瘩,那就好比是在“一盆精美的食品中,吃到了一粒粒砂子。”例如,有这样一句话:“使得眼睛经常超负荷运作成黑眼圈”。看起来多么别扭,因为它的表达极不顺畅。倘若改为“使得眼睛因经常超负荷运作而形成黑眼圈”。读起来马上就十分轻松了。
  3.把好文字准确关
  关于文字准确的问题,按理说在一审和二审阶段都应已得到解决,无须在终审时再度被提出来。但事实上也未必能完全如此,一是由于编校水平的限制,二是电脑有时也会出一些差错。如果在三审时不严加把关,同样可以出现许多问题。
  现将我所碰到的常见错误,整理出部分,附列于后:
  “撕杀”应为“厮杀”;
  “引亢高歌”应为“引吭高歌”;
  “表露无疑”应为“表露无遗”;
  “在好不过”应为“再好不过”;
  “自怨自爱”应为“自怨自艾”;
  “提纲锲领”应为“提纲挈领”;
  “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
  “决不失言”应为“决不食言”;
  “不易过于复杂”应为“不宜过于复杂”;
  “攻旰”应为“攻讦”;
  “惹事生非”应为“惹是生非”;
  “佚事”应为“轶事”。

  稿件的取舍、处理原则

  按照上述政治、科学、文字的要求衡量稿件,然后提出处理意见。凡内容新颖、生动的予以发表 ;内容繁琐或有重复者,删节后发表;内容有政治性、科学性错误,或不符刊物性质、宗旨者,或内容平庸、无可读性者,均可退稿。
  审稿人对所审文稿应明确表示自己的见解。审稿意见包括政治、科学、文字三个方面的要求,应尽量一次全面提出,以免多次退修或修后不用,造成被动。

(作者单位:科技致富向导杂志社)

下面是该文的链接地址,从百度快照上得到的。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1db4f9c90697c12c0101e4381132ba7a4020ca08439e4732c35506793ac56540774d7d20c6d16d84e48adb0687d6d4566f58cc9fb57c0f8ce70679f27432654c30457c419d89a1b7adc6bc847e9ad1be2b8f52fd5aed0d1da5656cb50127df4f08a50031ecb6de71446b9e0c6&p=8b2a944593921ff818bd9b7d0a4d96&user=baidu

 

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