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白字小姐》代笔分析

5 08 2012年

《打开天窗》号称是蒋方舟在七岁时(1997年暑假)就开始写的一本散文集,在九岁时(1999年)出版。我们姑且把该文集里的文章都算作是她在九岁时写的(这个假设对她有利)。里面有一篇小散文《白字小姐》,先是介绍她在二岁半时开始认字,详细描述了她认字时采用的三个办法,然后回忆了她上幼儿园后认白字的一些趣事。

我们能够回忆起的最早的事情,一般不会早于三岁,在心理学上,这叫“婴儿期失忆”。四、五岁时候的事情,即使能回想起来,通常也只是对个别事件的模糊记忆。当然,在九岁时(号称蒋方舟写该文的时候)对婴幼儿时期的记忆也许比成年人要好,但也好不了多少,因为人类在三岁以前缺乏长期记忆,对一件事的记忆最长的只有几个月,而在四到七岁,大脑的记忆结构发生变化,会把以前的记忆逐渐清除,最多留下模糊的记忆。所以即便蒋方舟在九岁时对两岁半时的认字情况还有记忆的话,也是非常模糊的,不可能对认字的各种方法、其间发生的认字趣事记得清清楚楚。那是父母才会有的记忆。如果蒋方舟是记忆超常的天才的话,又与“白字小姐”的称号不符。总之,这篇文章,更像是一位母亲的育儿笔记,用小孩的语气写出来而已。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判定这是蒋方舟的母亲尚爱兰的代笔之作。

《白字小姐》有两个版本,正式出版的版本与早期的版本相比,有很大的改动,从这些改动也可看出那是一位母亲的育儿笔记。最明显的一处改动是,在早期版本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后期版本中删掉了:

“看电视上的字幕,我才知道‘轶事’的正确读音,我一直以为是‘软事’呢;去年我才突然发现,‘善良’的‘善’是四横,我写成三横竟然写了十年,也没有人发现 。”

这篇文章最晚写于蒋方舟九岁时,“去年”就是八岁,但是她却说八岁时发现自己把“善”字写错竟然写了十年,在她出生前两年就已经开始写“善”字,明显穿帮了。有人说,“十年”只是夸张的表示,不是实指。但是我们要知道,蒋方舟虽然自称识字较早,两岁半就开始了,但是写字则较晚,是在七岁时才开始学写字的,“善”字作为比较复杂的字,写到它就更晚了,所以在蒋方舟八岁时发现“善”字的正确写法时,最多就写了一年的“善”字,怎么可能把一年夸大成十年呢?从上下文看,也没有夸张或调侃的语境。

有人会说,如果这是尚爱兰的代笔,她也不可能只写了十年的“善”字啊?她有可能指的是近十年来的写“善”情况(更早时候是写对的),也可能是回忆自己年轻时候的写字情况。总之,如果该文是尚爱兰写的,是有可能说得通的,而如果是蒋方舟写的,就说不通了。这处穿帮并不难发现,所以在修订该书准备出版时就把这句话删掉了,也表明了修订者的心虚。

早期版本中有这么两个地方:

“我看书的时候,发现有个‘驴土小姐’,觉得非常奇怪,妈妈以为我在念民间童话,过来一看,原来是‘护士小姐’。”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妈妈的同事在‘鹿回头酒店’结婚,我妈为了显示我认的字多,就让我给大家念念招牌上的字,我大声说‘鬼回头’,惹得新娘对我瞪了三分钟。”

晚期版本分别改成:

“我看书的时候,发现有个‘驴士小姐’,觉得非常奇怪,妈妈一看,原来是‘护士小姐’。”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妈妈的同事在‘鹿回头酒店’结婚,大家让我认认招牌上的字,我就大声说‘鬼回头’。大家吓了一大跳。”

删掉了原版中的“妈妈以为我在念民间童话”、“我妈为了显示我认的字多”,即原版是从母亲的角度来叙述的,描述了母亲的心理,透露出了这是母亲育儿笔记,所以在修订时改掉了。

早期版本说自己把“家长园地”读成“家长园他”,即把“地”错读成“他”,后期版本则说是读成“家长(chang)园地”,变成“地”读对了,“长”读错了。早期版本说自己曾把“护士小姐”读成“驴土小姐”,读错两字,后期版本则说是读成“驴士小姐”,只错一字。这两处改动说明两点,第一,这不是实际发生的事情,而是编的段子。第二,修订者认为后期版本的错法更合理,试图揣摩儿童的认字规律。这种“合理修改”是大人才会干的事。

早期版本中有这么一句话:

“坐在我旁边的乘客终于忍不住,‘噗哧’一声把嘴里的矿泉水呈喷射状射了出来。”

晚期版本把这句话整个删掉了。从文学的角度看,完全不应该删掉这句生动的描述。之所以要删掉,是因为这句描写太成熟,太成人化了。

类似的还有把“惹得新娘对我瞪了三分钟”改成“大家吓了一大跳”,从文学的角度看也是把较好的描写改成较差的,这是故意要降低文章的写作水平,掩盖代笔的真相,否则我想不出为何要做这种改动。

    有没有可能像石述思说的那样,后期版本是出版社编辑修改的呢?出版社编辑会为作者修订错字、病句,删掉敏感的句子,但是不会替作者改动情节,增添大量语句。例如后期版本加了一段话:“我现在想想那时的情景,觉得真是又傻又可爱。一个人总是有当‘白字小姐’或当‘白字先生’的时候,有的人一生中白字都伴随他,那就只傻不可爱了。”这种改动表明后期版本只能是作者改的。

把所有的这些证据综合起来看,这篇文章是一个母亲的代笔,是可以确定的。

2012.8.4.

附:
《白字小姐》版本一
 
我从二岁半开始认字。为了让我快快地认字,妈妈想了很多办法。第一个办法是:给我买看图识字卡片。妈妈以为这样认字很灵,因为世界上所有的家长都是这样教小孩学认字的。妈妈发现我真“聪明”,两天就把卡片全认完了。后来妈妈才知道,我光认图不认字,一把图蒙上,我就是个彻底的文盲。第二个办法是:妈妈自己画看图认字卡片。妈妈把图画得小小的,把字写得大大的,这样我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字上去,这个办法还真灵,可是妈妈说太烦人了,因为她每天都要画,而且有的意思还画不出来,比如说“什么”、“就”。第三个办法是:妈妈把我白天认的字,晚上写出来,贴在床头,每天晚上认几个,这样不到一个月,我就可以认很多的字了。当我认了二百多个字的时候,我就开始进入自己看书和认白字的时期。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来接我回家,我东张西望地认字,我一眼就看见幼儿园办的“家长园地”,我就跟妈妈说:“妈妈,你看,这儿有个家长园他。”我看书的时候,发现有个“驴土小姐”,觉得非常奇怪,妈妈以为我在念民间童话,过来一看,原来是“护士小姐”。我把“做在本子上”,认成“做花本子上”,把“太阳升起来了”,认成“太阳开起来了”,把“歇会儿吧”,认成“歌会儿吧”。我看天气预报,把“汕头“读成“仙头”,“桂林“读成“蛙林”,反正妈妈叫我“白字小姐”。有一次坐公共汽车,路边的招牌被我一路念过去,看到“芳姿商场”,我大叫道:“芳婆商场!为什么起这么难听的名字,叫做‘芳婆商场’。”坐在我旁边的乘客终于忍不住,“噗哧”一声把嘴里的矿泉水呈喷射状射了出来。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妈妈的同事在“鹿回头酒店”结婚,我妈为了显示我认的字多,就让我给大家念念招牌上的字,我大声说“鬼回头”,惹得新娘对我瞪了三分钟。
一个人总是有当“白字小姐“或“白字先生“的时代。不过,这个时代对我来说,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仍然没有摆脱“白字小姐“的称号。看电视上的字幕,我才知道“轶事“的正确读音,我一直以为是“软事“呢;去年我才突然发现,“善良“的“善“是四横,我写成三横竟然写了十年,也没有人发现 。

《白字小姐》版本二

我大概是从两岁半开始认字的吧。为了让我快快地认字,妈妈想了很多办法。第一个办法是:给我买看图识字卡片。妈妈以为这样认字很灵,因为好像大家都是这样学认字的。妈妈发现我真“聪明”,两天就把卡片全认完了。后来妈妈才知道,我光认图不认字,一把图蒙上,我就是个彻底的文盲。第二个办法是:妈妈自己画看图认字卡片。妈妈把图画得小小的,把字写得大大的,这样我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字上去,这个办法还真灵,可是妈妈说太烦人了,因为她每天都要画,而且有的意思还画不出来,比如说“什么”、“就”。第三个办法是:妈妈把我白天认的字,晚上写出来,贴在床头,每天晚上认几个,这样不到一个月,我就可以认很多的字了。当我认了二百多个字的时候,我就开始进入自己看书和认白字的时期。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来接我回家,我东张西望地认字,我一眼就看见幼儿园办的“家长园地”。我就跟妈妈说:“妈妈,你看,这儿有个家长(chang)园地。”我看书的时候,发现有个“驴士小姐”,觉得非常奇怪,妈妈一看,原来是“护士小姐”。我把“做在本子上”,认成“做花本子上”,把“太阳升起来了”,认成“太阳开起来了”,把“歇会儿吧”,认成“歌会儿吧”。我看天气预报,把“汕头”读成“仙头”,“桂林”读成“蛙林”,反正妈妈叫我“白字小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妈妈的同事在“鹿回头酒店”结婚,大家让我认认招牌上的字,我就大声说“鬼回头”。大家吓了一大跳。
我现在想想那时的情景,觉得真是又傻又可爱。一个人总是有当“白字小姐”或当“白字先生”的时候,有的人一生中白字都伴随他,那就只傻不可爱了。
不过,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摆脱“白字小姐”的称号。不久以前,我坐公共汽车,看见窗外的“芳姿商场”,就跟妈妈说:“妈妈你看,这个商场的名字真难听,叫做‘芳婆商场’。”

和讯博客首发



中年为什么会发福?

1 08 2012年

人到中年,大腹便便。几乎所有的人,一到人生旅途的中间,仿佛一夜之间,体重就显著增加,最明显的是身体的中间,即使是那些可以令人羡慕地大吃大喝而不怕增加分量的天生瘦子,这时候似乎不可避免地也长出了“啤酒肚”、“将军肚”、“游泳圈”、“备用胎”……里面装着的是沉甸甸的脂肪。

人之所以会长胖,根本原因是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多余的能量就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而人到了中年,身体发生了变化,代谢率自然地缓慢下来,使得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另一个变化是,从大约30岁起,人的肌肉量开始丧失。肌肉量丧失的一个原因是生长激素的分泌显著减少,而生长激素对促进、维持肌肉的发达至关重要。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到中年后生活习惯发生变化,运动少了,肌肉缺乏锻炼,也会自然地萎缩。肌肉运动是很耗费能量的(即使在你安静的时候,肌肉也在耗费能量),肌肉量少了,也就意味着身体的能量消耗少了。而运动量少,本身就减少了能量消耗。所以,人到中年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身体的能量消耗明显少了,但是饮食习惯通常并没有明显改变,饭量还和以前差不多甚至吃得更多,多吃的那些饭就变成了脂肪。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工作的主力,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大。人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我们面临压力时,身体会大量地分泌皮质激素,让我们专心致志地应对危险。这时与应对危险无关的其他功能都被抑制,人是不会想要吃饭的。但是一旦危险暂时解除,人放松下来,身体本能的反应却是胃口大开,要尽量地多吃,为应对下一次的危险尽量地多储存能量。此时皮质激素反过来会刺激神经系统分泌刺激食欲的神经递质,并抑制那些能让人觉得吃饱了的激素。结果是吃多了。

人到中年后,性激素的分泌也少了。这对女性的影响更明显。男性雄激素的减少是逐渐的,女性雌激素的减少却是戏剧性的。在45~50岁的时候,女性开始进入绝经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大幅度减少。脂肪细胞本身也会生产一些雌激素(从雄激素转化来的。女性体内也有一定量的雄激素)。身体从卵巢那里要不到足够的雌激素,就想从脂肪细胞那里找补,想要留住更多的脂肪,舍不得让脂肪烧掉。

在绝经期之前,女性体内如果有多余能量转化成脂肪,大多是存在臀部、髋部,出现丰腴女性特有的梨子形状体型。这可能是在为生育做能量储备。但是到绝经期后,已不用担心生育了,脂肪存放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和男性一样,存在了腹部,变成了苹果体型。这时候即使体重没有发生变化,体型也变了。而且腹部的脂肪和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还不太一样。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在皮肤下面,叫做皮下脂肪,那是我们能用手捏起来的“肥肉”。而腹部的脂肪除了皮下脂肪,还有包围着内脏器官的脂肪,叫内脏脂肪,那不是我们能在体外摸到的。

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令人担忧。它们不仅让人大腹便便影响美观,而且还危害健康。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的代谢更活跃,而且它们的代谢产物进入门静脉循环,被血液带到了肝脏。这样,内脏脂肪就把很多脂肪酸送给了肝脏,同时也送给了心脏、肾脏、胰腺和其他器官。脂肪酸在这些器官堆积,影响了它们的功能。现在已经知道,内脏脂肪过多,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和艾滋海默症等多种疾病都有关系。

怎么知道内脏脂肪过多呢?简单的办法是量腰围。在腹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用皮尺量出最大的腰围。如果男人超过94厘米,女人超过80厘米,患上述疾病的风险会比较高。如果男人超过102厘米,女人超过88厘米,那就是高危了。如果你的腰围比较细,也未必就健康,还要再看看腰髋比。量完腰围后再量髋围,如果二者的比例男人超过0.95,女人超过0.85,仍说明是脂肪分布不正常的“苹果”。

谁都知道要减肥就要少吃多运动,管住嘴迈开腿。有人为了尽快让体重减下来,就去绝食,大幅度地减少食物的摄入。这种做法是很难持续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以为遇到了饥荒,将会本能地进入备荒状态,代谢速度会减慢,会尽可能地存储脂肪。等到食量又逐渐上升后,身体反而有了更多的脂肪。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地控制饮食的量(每天要比年轻时少摄入200大卡左右),更重要的是饮食要均衡、健康,以水果、蔬菜、全谷、低脂奶制品、瘦肉、鱼、鸡蛋、坚果为主,避免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多用果葡糖浆作为糖分,现在已知果糖摄入过多与内脏脂肪的增加有关。“啤酒肚”不是因为喝啤酒引起的,但是不管喝什么酒,酒精摄入过多,都能增加脂肪。

有人试图通过做仰卧起坐、揉捏腹部等所谓“腹部减肥操”定点锻炼腹部来减少腹部脂肪,这是不可能的。锻炼腹部只会让腹部的肌肉变得更发达,却不能特定地消除那里的脂肪。腹内脂肪没有消除,腹部肌肉发达了反而显得更胖。能否消除脂肪,取决于运动量的多少,和锻炼的部位没有关系。市场上还有一些号称专门用于消除小肚子的产品,也全都是骗人的。幸运的是,要消除小肚子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一旦身体消耗的能量超过了摄入的能量,开始燃烧脂肪时,最活跃的内脏脂肪就会是最早被烧掉的。

2012.7.18

(《新华每日电讯》2012.7.27)



视频:方舟子土豆公开课奥运特别节目《兴奋剂是怎么回事?》

1 08 2012年

http://www.tudou.com/listplay/DF63u3t4iWQ/LRtaVyfDmZ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