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教师学术造假事件调查

8 01 2010年

    新华社南昌1月7日电(记者沈洋 李兴文) 井冈山大学日前对两名在国际学术期刊学术造假的教师开除公职、开除党籍。但是,这一事件并未因为学校快速坚决、果断严厉的处理而结束。两名教师疯狂发表造假文章的动机是什么?这种肆无忌惮的造假行为为何未被学校及时发现?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为何屡禁不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赴井冈山大学进行了调查。

    短短两年疯狂炮制70篇SCI论文

    2009年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官方网站发表社论,认为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从2006年到2008年在这一刊物发表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作出一次性撤销的决定。

    《晶体学报》属于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这篇社论一公布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介绍说,SCI是“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缩写,是美国科学家创建的一个科学论文资料数据库,收录发表在较重要的学术期刊上论文的相互引用情况。

    获知两名教师涉嫌学术造假的消息后,井冈山大学立即对两名当事人予以停职调查,并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

    调查组成员、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方小牛告诉记者,调查发现,《晶体学报》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所涉及的70篇文章系钟华一人所为,其中29篇以刘涛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也是钟华代写的。

    调查组介绍,两位当事人的爱人是同乡,平时两家联系密切,一次偶然的机会,钟华的爱人向刘涛的爱人表示可以让钟华帮刘涛发表SCI论文。在得到刘涛的认可后,钟华炮制的29篇署名“刘涛”的论文陆续发表。

    方小牛说,调查组专家分析了钟华发表在《晶体学报,E辑》的文章,认为存在三种情况:一类是伪造、篡改实验数据;一类是学术不严谨、记录不准确造成的错误;还有一类文章实验数据是真实的。

    12月28日,井冈山大学学术委员会认定钟华、刘涛的学术造假事实,分别属于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列举的“伪造或篡改数据”“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和“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类型,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

    根据相关规定,井冈山大学决定对钟华和刘涛作出“撤销造假学术成果、追回奖金、解聘专业技术职务、开除公职、开除党籍等”严厉处罚。

    疯狂学术造假的背后

    井冈山大学认为,两名教师丧失起码的学术道德是发生这起学术造假事件的最重要原因。

    据调查组介绍,钟华和刘涛是学校分别于2004年、2006年引进的硕士,2009年12月15日,钟华获得高等学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学校没聘其为副教授,目前两人的所聘职务均为讲师,科研任务都不重。

    调查组成员、井冈山大学工学院院长肖冠云说,发生这样的学术造假事件,是年轻教师名利思想作怪。作为年轻教师,钟华和刘涛过于重视名利,导致道德沦陷,丧失了高校教师应有的自律、诚信的品质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据调查组介绍,在被问及为何发这么多文章的问题时,钟华的解释是,自己发现篡改数据能通过《晶体学报,E辑》的自动检测程序,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疯狂地伪造、篡改数据。但校方以经办人出差为由未向记者提供调查组的原始记录和钟华、刘涛本人的情况说明。调查组认为钟华如此造假是因为失去了理智,“走火入魔”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井冈山大学校长张泰城强调,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实事求是,学校对学术造假、篡改数据的行为是十分痛恨的,钟华和刘涛两名教师学术造假只是他们的个人行为。

    但记者调查发现,这起学术造假的原因并非仅限于此。据2006年1月1日起执行的《井冈山学院科研工作奖励办法(试行)》(2007年井冈山学院更名为井冈山大学),凡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同时附加奖励1000元(含网络版)。

    记者在一份被井冈山大学认定为公示版的《2007年论文奖励汇总表》上看到,钟华和刘涛分别有39篇和28篇发表在《晶体学报,E辑》的文章上榜。按照井冈山大学的规定,钟华和刘涛分别可以获得19.5万元和14万元的奖励。

    对此,井冈山大学副校长曾建平解释说,由于2007年学校调整了奖励方法,钟华所有造假论文实际得到的奖励只有3.2万元。而刘涛的专业是控制理论和工程,因论文内容不属于其专业研究范围,按学校规定未予奖励。

    记者采取多种办法联系钟华、刘涛,均没有成功。他们到底获得了多少奖励,真正的动机一时无从得知,但自井冈山大学调整论文奖励办法,《晶体学报,E辑》每篇文章又要收150美元的费用后,2008年以来,钟华只在《晶体学报,E辑》发表1篇文章。

    一些高校教师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钟华在《晶体学报,E辑》疯狂炮制论文,“就是奔钱和名去的”。倘若没有学校高额的奖励制度的存在,两位当事人的学术造假行为或许不至于如此疯狂。

    高校鼓励学术研究,奖励科研成果,无疑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这项制度为何会成为学术不端者进行学术造假的诱因呢?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一些高校纷纷把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将其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职务晋升等挂钩,论文被SCI转载的越多,成就越大。

    业内人士坦言,刘涛作为控制理论和工程专业的教师,与化工领域的科研根本沾不上边,却一年内发表了近30篇晶体结构的文章。对于这种异常现象,井冈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众多资深专家竟然一路绿灯,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杜绝学术造假任重道远

    学术造假浪费了国家科研经费,既无益于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还败坏了高校严谨的学术科研风气。为规范学术道德,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从2006年起先后下发了相关文件。但是近年来学术造假行为为何仍时有发生?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邹勇文说,一些高校为追求大学排名,提高学校知名度,单纯追求论文数量,唯“SCI”是从,纷纷出台重奖措施,这些做法客观上诱使一些学术素养不高的教师急功近利,走向极端。

    由于《晶体学报,E辑》刊物被SCI收录,论文发表后还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奖金,因此,这份刊物迅速成了国内一些高校教师学术研究投机取巧的“终南捷径”。2009年12月19日,《晶体学报,E辑》发表钟华、刘涛学术造假的社论后,方舟子专门进行了一次检索,结果发现,这期刊物290篇文章,来自中国大陆的文章就达到134篇。

    方舟子说,现在高校“研而优则仕”,行政化趋向明显。发表论文多,就代表学术成就大,自然得到奖励多,职称晋升快,提拔重用的机会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教师不惜铤而走险,弄虚作假现象层出不穷,由此还衍生出购买者-中介-枪手-出版机构等一条龙的“产业链”。

    张泰城表示,井冈山大学将认真吸取钟华、刘涛学术造假事件的教训,进一步加大对师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对科研工作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再次发生。

    江西省人大常委、资深学者温锐说,这一学术造假事件给一些高校浮躁的学术研究氛围再次敲响了警钟。井冈山大学学术打假的态度值得肯定,但学术造假并非个别,如果没有科学的考评体制,高校学术研究不端行为就难以从根本上杜绝。

    专家认为,当前国内一些高校办学纷纷走研究型大学之路,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高校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特别是SCI论文的数量,偏离了高校“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要求,这种做法亟待修正。同时加强教师品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准,也是当务之急。



灭了傅德志,是植物所做的唯一正确的事

8 01 2010年

著名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认为,“灭了傅德志,是植物所做的唯一正确的事”
傅德志:打“周老虎”也是一项重大学术成果

2010年01月08日成都商报

本报记者 龙灿 为您报道

中科院植物所傅德志研究组被解散,傅德志含冤称因打虎等原因被穿小鞋。近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调查后发现,即使在打虎队伍中,傅德志研究组被解散也没有获得广泛的同情。尽管植物所称,他们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无权对专家组施加影响。但来自其内部的证据显示,一些参与评估的专家,和植物所内部的一些被评估研究组有着直接的利益关联。一向阳春白雪的科研国家队,成了优雅“腐败”的重灾区?

傅德志下课

打虎人士幸灾乐祸

昨日,傅德志研究组“被下课”的消息传开后,傅德志本人再也没有得到打“周老虎”时那如潮的声援。相反,那些被他骂过的挺虎或者是打虎人士,都表达出了“幸灾乐祸”的意思。而更多的打虎人士,则完全置身事外,看着这个曾经的英雄在网络上“喊冤”、“骂人”。一个同在中科院工作的网友称,老傅动不动拿着鸡毛当令箭,捕风捉影……打老虎怎么能算自己的学术成果?

但傅德志本人不这么看。他坚称打周老虎是自己运用植物学的成果,打全莉更是一项重大的分类学“学术成果”。傅否认自己已经处于完全孤立的状态。他认为,在植物所内部,没有人敢公开身份挑战他的学术结论。

据悉,尽管傅德志的研究组已经被解散,但由于研究组的经费来源系自己争取,因此并没有被封存。尽管傅德志自信满满,但被问到申诉结果时,他无奈地表示,不知道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委员会什么时候才会给他答复,因为这没有明确的受理期限规定。

对于未来,他称自己是科学家,对做官无兴趣,而是真正做学问的科学家。但在昨天的采访中,没有一个植物所的同事愿意就他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公开表态。而反对傅德志的人列举的证据显示,傅德志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打周老虎、骂全莉、挺邓玉娇的“社会活动”中。从2007年10月到现在,他写了3190多篇博文,平均每天4篇。但傅德志却不能提出有说服力的成果,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科学家。

方舟子打假

评估组是专家还是友人

“傅德志的研究组被解散一点不冤。”著名的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这样看待傅德志目前的遭遇。但他称,评估组灭了傅德志这个垃圾学术组,并不能说明这个由来自北美的专家组成的评估组的评估过程就是公正的。

他介绍,早在2009年11月12日,就有植物所内部的人给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报料:这次所里请的专家竟然有多位是植物所的特聘教授,如邬建国、桑涛等;还有一些是与植物所领导有直接合作关系的专家,如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何芳良教授。

方舟子说,选择国外的专家对同行的业务进行评价,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但是,专家组全部由海外华人专家组成,并由从事癌症研究的王小凡教授负责组团,这却是一个笑话。中科院找的是和植物所有诸多关联的专家,违背了基本的公平、公正原则,也直接违反了避免人情影响学术评价的初衷。还有人直接指出,这不是国际专家评估组,而是国际友人评估组。方舟子认为,植物所在这次国际评估中做的唯一一件正确的事情,就是解散了傅德志研究组。

据该所内部人士介绍,评估从开始到结束,知情人反复地曝光中科院植物所内部的“学术腐败”,并举报,该所一个重点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掌管着数千万的研究经费。尽管他没有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但他的研究组这次被评为特优。而举报者称,他挥霍科研经费,利用科研经费请了这些华人专家大吃大喝,他喝的酒,一瓶就达数千元……而被公认为在植物所做得最好的专家张立新,一个不会来事的、只会老实做学问的人,在这次评估中并没有被评为特优,只是优秀。

此外,植物所内部人士称,植物所有约百名研究员,相当于10-20个美国国家级研究所的教授数量。可是没有几个有学术成就。植物所称,二级研究员要达到美国知名教授的水平。但整个植物所,包括院士,达到美国州立大学教授水平的也寥寥无几。

这样持续不断的报料引起了植物所相关领导的警惕,他们直接在植物所内屏蔽了这个知名的打假网站,并在内部严查泄密人。并有消息称,植物所将投资30万元安装软件,严查这样的“泄密”行为。

■ 本报对话中科院植物所

“仅靠方舟子一个人,就能评判所有学术界的对错是非吗?”

昨日,记者与中科院植物所取得了联系,该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和论坛上的读者,包括你们内部的人对你们的这个评估有一些看法?

植物所:我理解。但这只是他的观点。我想你也应该能感觉到,很多东西都是人身攻击。如果说植物所科研有问题,或者管理有问题,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在那里说谁谁谁拉关系,谁谁谁是领导的亲戚。我看了就是一笑了之,这个东西,发表上去不需要负任何责任。

记者:但学术领域的圈子化和近亲繁殖倾向,一直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

植物所:圈子问题是存在,但一个研究所,考虑的一定是这个所的科研怎么走,将来怎么发展。专家评分,我可以保证是独立的,不受所高层影响。

记者:这10个专家中,有几个是世界顶级的植物学家?

植物所:权威性,我没有发言权。我不是专业人士。比如评估专家朱健康教授,那是抗逆领域国际上最牛的。其他人也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的评价是相对客观的。如果一定要对一个所和各研究组进行评价,让他们来评,至少比让国内的专家评,结果更客观,利害关系更少。我们叫外部评估。

记者:那能不能多几个老外,而不是清一色的华人?这样现在被怀疑是科学院生物局高层变相照顾相关的关系网。

植物所:那也许更好,也许更不好,因为,我们有很多老外很难理解的特色。国外的研究组,组成单一,一个老板加博士后加研究生。国内,因为在转变体制中,建立研究组的时候,考虑平衡,考虑很多人的生存问题。一个组可能会有若干个方向,老外很难理解。而且,这些研究方向,还时常跟着国家需求跑,不然你没有科研经费。比如,国家觉得,现在应用研究不足了,大家都要靠应用。我们这种基础研究的所,写本子也必须要和农业挂钩。其实,这些问题,国外也同样存在,可以说是普遍问题。国家拿钱,都是有导向性的。

记者:你们这种外部评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植物所:其实,科学院的一些所好像自己已经开始做了。我知道生物局是从去年开始的。外部评估模式,是国外比较通行的模式。

记者:方舟子说,解散傅的研究组,是植物所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但将某些人评优,是植物所错误的决定。

植物所:那是他个人的看法。评优,不是植物所做的决定,我觉得,大家的误解就在于都以为评估是植物所自己搞的,评出来的结果,也是植物所评的。事实上,评估的前前后后,植物所只有提供材料被评的份儿。评估结果,也是等到评估组告知才知道的。至于解散的3个组,的确是参考了评估结果。另外,你觉得,仅靠方舟子一个人,就能正确评判所有学术界的对错是非吗?他的存在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他说的就是绝对正确的。

记者:你们植物所屏蔽了举报“评估可能有问题”的学术打假网站?

植物所:这个很奇怪。至于所说的装价值30万的监控软件,我个人认为,植物所不会做这样明显授人以柄的事情。这个30万的东西,我也只在网上看到,所里没听到有人说起。



雄海马为什么怀孕?

6 01 2010年

    前一阵子美国号称有男人怀孕生子,轰动一时。其实那是一个通过吃雄性激素让自己长得像男人的女人。现在的医学技术还没办法让男人也怀孕。但是的确有的雄性动物能够怀孕,那就是海马。这个趣闻,我们从小就听说了。比如有一本给0~3岁婴儿看的画册为海马配的儿歌说:“说马不是马,海里面长大,妈妈生宝宝,爸爸来孵化。”对生育毫无概念的婴儿大概不会觉得这有什么稀奇的,大人才会认为这事确实很怪异。
    海马的样子长得就非常怪异。它是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但是它的样子却一点也不像鱼,倒像是国际象棋的马,所以中外不约而同地称之为海马。只不过这是很微型的“马”,现存52种海马,小的不到3厘米长,大的也只有35厘米长。但是,如果把海马和明显是鱼的尖海龙放在一起,还是很容易看出海马的身体就是以海龙为模板做了改造。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也都表明海马是从某种海龙进化来的。
    最怪异的还是海马的生育行为。在生育季节开始后,海马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连跳几天求偶舞蹈,然后雌海马的肚皮紧贴雄海马的肚皮,把像阴茎的产卵器插进雄海马肚皮上的育儿袋中,排出卵后就离开了。雄海马不仅要给育儿袋中的卵授精,还要给它们提供氧气和养料。卵和育儿袋的壁结合在一起,后者就像胎盘,有丰富的血管供应氧气和养料。在卵孵化后,小海马还要继续在爸爸的育儿袋中待上一段时间,靠育儿袋分泌的养料为生。在雄海马怀孕期间,雌海马除了每天早晨来探望一次,共舞6分钟之外,就不干别的了。大约一个月后,雄海马收缩育儿袋,把小海马排到海中。一旦小海马生产出来,雄海马就不再管它们了,而是马上准备再次怀孕。
    整个怀孕过程和哺乳动物的很相似,甚至它们的化学基础也有相似之处:都受催乳素的控制。只看这个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把怀孕的海马当成是雌性的,如果它们制造的不是比卵小的、会游动的精子的话。
    没有别的动物有这样的超级爸爸。在所有动物中,只有海马的近亲海龙有类似的现象,但也没有到海马那样的程度。和其他鱼类相比,海马显得尤其特别。大多数鱼类是只管生不管养的,雌鱼排出卵,雄鱼授精,就完成了生育使命,它们对受精卵的命运毫不关心。这些在水中飘荡的鱼卵,绝大多数都将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它们只能是靠增加卵的数量来提高后代生存的机会,有的一次就能产下几百万个卵。
    但是制造卵非常耗费能量。对海马来说,这是负担不起的开支。它们躲在海藻中,几乎不做运动,伸出长嘴吸食漂浮来的小鱼小虾和浮游生物,这种守株待兔式的觅食方式使得它们只能摄入很少的能量,无法制造大量的卵。雌海马少的一次只制造几个卵,多的也不过制造一千多个,这已经让卵的重量占了其体重的三分之一了。
    所以海马只能通过提高卵的存活率来增加后代生存的机会,那么就不能对卵的死活漠不关心,要照看它们。卵子比精子“贵重”得多,也就是说,雌性动物对后代的投资要比雄性的大得多,她们更在乎后代的死活,通常也由她们来承担养育的责任。不过,如果雄性能够确信后代是他的,他们也能分享甚至独占养育的责任。鱼是体外授精的,先由雌鱼产卵,然后雄鱼立即授精,在这种情况下,雄鱼可以确信受精卵是他的,所以有些物种的雄鱼会留下来守在受精卵旁边加以保护。
    海马非常弱小,它们保护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靠伪装躲在海藻中,对天敌没有任何抵御能力,不可能去保卫卵,那样做等于自杀。那么,对海马来说,保护受精卵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们藏在体内,带着它们一起躲起来。怀孕要耗费许多能量。雌海马为了制造卵,已几乎把能量耗尽了,当不成孕妇,雄海马只好承担怀孕的责任。在雄海马怀孕的时候,雌海马开始制造新一批的卵。等雄海马生下小海马,雌海马的卵也成熟了,马上又可以让雄海马怀孕。海马通常会找原配继续生育,它们通过怀孕期间每天的探视培养感情,不用浪费时间去寻找新配偶。一夫一妻制在鱼类中也是非常独特的。所有这些貌似怪异的生育行为,其实都是为了在严酷的条件下既尽可能地多产卵又尽可能地保证卵的存活,是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中为了追求后代利益最大化,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形成的最“合理”的生存策略。
    这种奇妙动物的生存现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正在成为濒危物种。威胁它们生存的,除了栖息地的丧失和环境污染,主要的因素是被大量地捕杀晒干了做中药。中国传统医学把海马当成治女人难产和为男人壮阳的良药。按《本草纲目》的说法,孕妇临产时把海马烧末吃了,再手握一只海马,就能保证顺产。现在应该没有人用这么古怪的方法治难产了,但是对海马能“壮阳”的迷信却是被发扬光大了。每年世界各地有大约2千万只海马被捕杀,卖到中国和其他华人居住地区用来做“补肾壮阳”的中药。
    中国传统医学根据“取象比类”来认定药效。一种东西被认为能壮阳,或是因为样子像阴茎(例如肉苁蓉),或是因为样子很威风(例如虎鞭),而海马按李时珍的说法,则是因为“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有交感之义”。雌雄成对的动物多了,不知为何惟独看上了海马?如果李时珍知道雄海马居然会怀孕,“雌性化”到了极点,是否会反过来认为其功效是“缩阳”呢?

2010.1.4.

(《中国青年报》2010.1.6.)



钟南山凭什么对中药治甲流“很服气”?

5 01 2010年

正如基督徒喜欢宣扬某某无神论者后来如何幡然改悔信了主,中医人士也喜欢宣扬某个原先对中医药有怀疑的人如何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几家报纸都登了《中药治甲流 钟南山“很服气”》的报道,记者署名不同,内容、语句却大同小异,似乎是一篇用于宣传的通稿。让钟南山“服气”的“金花清感方”是“经过北京顶级中西医专家长达7个月的科研攻关”搞出来的,钟南山又是在北京参加活动,是否碍于人情表的态,不得而知。

但医学是科学,一个药物是否有效,不在于某个人物是否服气,而在于是否有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临床试验要符合国际公认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从报道看,“金花清感方”的所谓“临床对照观察”,并不符合这些原则。比如只有200余人参与,这最多算是临床二期试验。一个药物要证明有疗效,必须经过临床三期试验,通常要上千名患者参与。又如它设的是“不用药对照组”,但按惯例应该设安慰剂对照组,否则即使用药组比不用药组有改善,也无法排除是安慰剂效应。“金花清感方”的“临床对照观察”事先对病人进行了挑选,不符合随机原则。它并没有用双盲法,似乎用的是汤药,那样的话病人很清楚自己在吃什么药,恐怕连单盲也没有做到。

    一个药物即便对某种疾病有疗效,如果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也不应该贸然使用。这个“临床对照观察”样本太小、时间太短,难以确定该药方的不良反应,只能是归为“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虽然中药商家喜欢宣传“中药是纯天然药物,没有毒副作用”,但是许多中药都已被发现有毒副作用,甚至是严重的毒副作用。由于该药方保密,外人无法根据文献质疑其安全性。但是从透露出的成分看,有的已被发现会产生不容忽视的不良反应,例如桔梗能导致过敏反应、心房纤颤、低血糖,甘草具有和人体肾上腺皮质产生的激素醛固酮相似的作用,因此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甘草能致心肌损伤。甘草还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孕妇服用能导致早产,儿童服用能导致乳腺发育,男子服用能降低血液中睾酮的含量,导致阳痿、睾丸和阴茎萎缩。

    何况这个中药只是要用来治疗甲流轻症患者,不敢用来治疗重症患者。但是现在各国医学界都认为,甲流轻症患者可以自愈,不必治疗,甚至无需上医院,自我观察即可。钟南山推荐大家去吃这个疗效与副作用均不明确的药物治疗一种无需治疗的疾病,是什么意思呢?不由让人想起9月初北京市教委组织全市中小学生服用号称能预防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漱饮中药的那场闹剧,除了让中药商借此发了一笔小财,让中小学生在打疫苗之前额外使用了一周已知有潜在毒副作用的药物之外,又有什么益处?

    我们不妨和该药想要取代的达菲的研发过程做个比较。达菲从研发到获批准上市,用了6年的时间,做了离体实验、动物实验、三期临床试验。世界各地一千多名患者参与了临床试验,严格遵循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的原则,证明了它对流感有一定的疗效,并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其研究结果让全世界都服气,都用它来治疗流感重症患者。

而像“金花清感方”这样经不起推敲的“临床对照观察”,只能在国内自娱自乐,拿到国际上会让人笑话的。如果钟南山真的对此“服气”,也不过是让人感叹中华医学会会长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科学素质,正应了中国医生基本上都是“中医”那句话了。

2009.12.31.

(《科学新闻》2010年1期)



一场与SCI有关的丑闻

4 01 2010年

本报记者 雷宇 来扬
中国青年报2010-01-04

    《晶体学报》(E分卷)已撤回钟华、刘涛二人提交的文章。图为其中一篇文章的检索信息截图,摘要显示,该文章已被撤回(黑框内文字)。

    本报记者 来扬制图

    论文造假事件震惊学界

    2009年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官方网站发表文章,公布了以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该刊物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作出一次性撤销的决定。文章称:“这些报告的作者在2006年至2008年间仅凭修改一套原始强度数据而发表系列文章。”文章还表示,调查工作仍在继续,问题论文数量可能继续攀升。

    消息迅速传回国内,在互联网上引爆新一轮对学术造假的声讨。井冈山大学校长张泰城回应媒体:发生这样的事情,学校感到非常震惊。

    井冈山大学党委书记万继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感慨:“在一个刊物、短短一段时间内发表几十篇论文,这已经是有点疯狂的行为了。”

    然而,这一切不是没有征兆。

    2009年12月2日,已退休的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胡盛志在其博客中发文指出,他在2009年和国外的一名教授合写了一篇论文,该论文提到了2008年被国际《晶体学报》撤稿的我国学者的两篇文章。

    胡盛志表示,“撤稿是该杂志前所未有的举措,值得认真的思考。”同时,他在文章中贴出了《晶体学报》编辑去年早些时候给他的一封邮件的部分内容,邮件透露,《晶体学报》的编辑们正在对中国一所大学老师2007年发表在《晶体学报》E分卷上的大量造假文章进行调查。

    他在文章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是否还会有学者发表的晶体结构报告论文被撤?我们目前大力提倡创新的同时,是否得强调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做学问的基本游戏规则?”

    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文仅有1709次点击,而胡盛志随后发表的《70篇晶体结构报告一次性撤稿的启示》一文的点击量接近 14000次。

    胡盛志在文章中写道:“此次撤稿不只是一两篇,而是一次性撤下70篇。据我所知,这是国际晶体学报前所未有的严肃查处,很有可能在科技刊物的历史上空前绝后。”

    但他同时表示,“我一直认为应慎用‘垃圾’这两个字,因为即使在E版(即E分卷——记者注)上发表的论文,都是收集到数据库成为将来开发利用的战略储备,说不上何年何月就派上用场,这方面我将以例见证。但有两类结构文章难免要背此罪名,一类是宣布不得不撤稿的根本无中生有的虚假结构,另一类就是低水平重复的论文。这两类论文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财力和版面,在数据库中造成的污染后果极其严重,因此对撤稿既感到心情沉重又认可科学追求真善美。”

    造假事件曝光后,井冈山大学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近3年来钟华和刘涛因发表论文数量过大,曾经引起部分同事和该校科研处的怀疑,但学校未予深查和追究。

    “这充其量是实验数据报告,根本不是论文”

    “这充其量只是实验数据报告,根本不是论文。”2009年12月30日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对此事件保持持续关注的知名学术打假人士、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语出惊人。

    方舟子介绍,《晶体学报》E分卷其实只是一个小分子晶体数据库,在那里发的“论文”一篇只有一页,只是一篇实验记录,一般这种提交在两三周后就能发表,门槛很低。

    文章的发表过程也十分格式化,只需要自己到该网站填写一些试验数据和化合物名称就会自动生成,“英语不会写都没关系。”

    极低的门槛带来一系列泛滥。方舟子发现,一些不是做化学研究的国内高校老师也出现在《晶体学报》E分卷的作者大军中。

    与此同时,虽然是SCI收录期刊,发表在这一卷上的文章引用率极低,2007年的影响因子仅为0.508,2008年这一数据降到了0.367。

    方舟子介绍,发现造假的过程其实很有意思,“是出于别的检测目的偶然发现两个人的数据很奇怪,一检测发现根本不存在”。

    在方舟子看来,这样的造假多少有些肆无忌惮——其实即使不造假,这样的文章也很好发,测一个新的小分子晶体结构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就是说,到后来,这两位老师连这几个小时也不愿意花了。”

    但方舟子同时表示,这些造假的数据对于科学研究的影响有限,“造假的都是很偏的化合物,一般研究人员在自己课题的深入研究中完全可以测出来。”

    一篇SCI论文 校方奖励1万

    2009年1月,有网友曾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题为《“著名”刊物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灌水榜》的帖子,罗列了2001年至2009年1月20日期间,来自中国的作者在《晶体学报》E分卷上的发文情况。其中的一个排名统计显示,彼时中国发表的9204篇文章的作者,来自中国内地超过500所大专院校,共有24所大专院校发表的文章数超过100篇。

    方舟子注意到,这其中,青岛某高校一位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3年时间在该刊上发表了110篇文章,而她的专业与化学晶体没有任何关系,在其后来公开的简历中,对于这一历史则只字未提。

    事实上,一切可以回溯到更远。

    亲历学术打假十余年的方舟子介绍,自己2004年就开始接触这类在国外影响因子极低的杂志上大量发文的现象,当时接到举报宁波大学理学院一位郑姓教授的简历中,有这样一串令人炫目的数字:130余篇论文被《SCI系统》收录,2001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在化学类论文排序中居全国第一,2001年被SCI文章引用总篇次全国排名第九,1997年至2001年SCI收录论文在2002年被引用篇数排名全国第三。

    郑教授简历中的这些“硬指标”,无一例外地都连着“SCI”——当下中国学术界最时髦的一个词。

    方舟子发现,郑教授发表文章的方式,是通过同一模式给不同的金属化合物测结构,测出一个,便可作为一个成果发表。而这些文章,大都发在国外一些“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上。

    方舟子进一步了解到,每发一篇文章,这位教授都可以从学校获得4000元的奖励。

    还有更加高产的。武汉某学院的一位教授,2003年共发表65篇SCI论文,平均不到一周就发表一篇,成为2003年度中国被 SCI收录篇目最多的作者。每篇被校方奖励1万元,共计65万元。而他采用的方法和郑某类似,都是到一些影响因子极低、发论文非常容易的刊物上刊登小论文,论文的内容都大同小异,用相同的简单方法不停地测不同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他们发表论文的速度比得上专栏杂文作家。一篇8000元到10000元奖励,报酬也超过了专栏作家。因此,我认为这些人不该叫科学家了,该改叫SCI百万富翁。”方舟子称。

    中国高校SCI饥渴

    2009年12月31日,记者致电在《晶体学报》E分卷上发文数排名靠前的几所高校的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均称,“听说了井冈山大学两位教师在该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涉及造假的事情”,但都表示没有听说过自己所在学校在该期刊上的发文数在国内高校中排名靠前的消息,学校也没有针对该情况进行调查。

    其中一所高校的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在给记者的回电中表示,《晶体学报》E分卷的影响因子较低,该校自2006年起开始鼓励师生在高层次的期刊上发表文章。

    “丑闻震荡的背后,是中国高校对于SCI的极度饥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知名专家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将SCI 论文数作为一种评价体系引入中国大陆。引入该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研究同一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是美国科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 arfield)在1961 年创建的一个科学论文资料数据库,收录发表在较重要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的相互引用情况。该数据库不断扩大,到现在已收录了约9000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表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上的论文,在国内被简称为“SCI论文”。

    方舟子认为,强调“SCI论文”有助于鼓励中国学者到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与外国同行的交流,其初衷不可谓不好。

    然而,就在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后,各高校纷纷跟进,将SCI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等挂上钩,并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整个科技界的“SCI崇拜”,中国科学工作者的晋升乃至院士评选,都无不与SCI挂钩,SCI由此滥觞。

    在井冈山大学的官网中,有着这样的表述: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组建学科团队,强化激励机制。近年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4297篇,被SC I、EI、ISTP收录338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12部。

    而此前的媒体报道中,这所2007年挂牌的综合性大学,为了能够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采用各种措施鼓励教师们发表论文,包括职称、奖金等切身利益。同时,学校规定:在《科学》、《自然》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奖励10万元;在该校规定的A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奖励3000元、B 类奖励2000元、C类奖励1000元。

    记者对《晶体学报》国内发文排名靠前的部分高校采访中了解到,SCI与职称、奖金挂钩的情形比比皆是,下发文件表示给予重奖的也不在少数。

    “SCI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工具,但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角度,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方舟子介绍,过分强调SCI其实是一种误区。首先,被SCI收录的同一本期刊中,文章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同时,被收录的不同期刊间也有很大差距,如《晶体学报》E分卷之类,门槛相对就很低。

    在方舟子看来,单一的导向性必然导致很多科研人员挖空心思增加自己的SCI论文数,或一稿多发,或将一篇论文拆成几篇发表,或专门找一些被SCI收录、但发表门槛很低的期刊投稿。“评价体系如果只看论文数量,轻视成果质量;只看刊物级别,轻视成果实际价值和影响力,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只会变成行政人员的数数了。”

    方舟子称,一些重点院校已经开始注意到SCI评价的局限性,引入了影响因子的考量,“但这一事件的发生,还是从侧面暴露出普通地方院校相当程度的饥渴。”

    事实上,被誉为“SCI之父”的尤金·加菲尔德博士首次在中国公众面前亮相接受专访时,就已经明确表示,不能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研水平,应该运用更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

    一组数据为这场“畸形竞赛”写下了最好的注脚:2008年度中国SCI论文数首次突破10万篇,总数为11.67万篇,较2007 年增加2万多篇,占世界份额的9.8%,位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超越了英、德、日等国家。但是从引用情况看,我国科技人员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5.2次,与世界平均值10.06次相比,只有一半。

最早发现论文造假事件的Spek教授接受本报独家采访
纠错程序成了造假“测谎仪”

本报记者 来扬 雷宇
中国青年报2010-01-04

    “我在晶体学这一领域的研究已超过40年,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我感到,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大了。”最早发现井冈山大学两名讲师论文造假事件的荷兰乌德勒支大学Bijvoet生物分子研究中心教授 Anthony.L.Spek (以下简称“Spek”——记者注)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

    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于2009年12月19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讲师钟华、工学院讲师刘涛,两年内在该刊物发表的70篇文章存在造假,一次性予以撤销,并将该校列入黑名单。

    “对单晶X射线的研究旨在为分子层面的研究提供详细而可靠的数据。”Spek告诉记者,当这些数据发表时,将会为各领域(如药物研发、材料科学以及合成化学)的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他介绍,国际晶体学会旗下的系列期刊是刊发高质量且可被验证的晶体结构的研究文章的专业期刊。其中,《晶体学报》E分卷创办的本意,是希望作者将那些经过实验检验的数据和详细信息呈报上来,收录进该学会专门发布晶体结构的数据库。《晶体学报》E分卷在中国颇具知名度。如果要在这一公开的网络期刊上发表数据,作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记者从国际晶体学会的网站上看到,《晶体学报》E分卷又名“晶体结构报告在线” (Structure Reports Online),是一份专门刊载晶体结构报告的网络期刊,所有读者都可以免费阅读。为了支付同行评议、期刊制作及网络服务器和存储数据的费用,有意在该网络期刊上发表报告的作者需要支付每篇150美元的“开放阅读费”。但一些符合特定条件的作者可申请减免支付该费用。

    从1995年起就担任《晶体学报》C分卷联合编辑之一的Spek表示,除了E分卷上单纯发表晶体结构数据之外,作者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写文章阐明研究制作该单晶的重要性,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这样的文章将会发表在《晶体学报》C分卷上。但他同时表示,许多来自中国的作者在给C分卷投稿时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烦,达不到发表的标准,稿件的退回率比较高。他认为,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一些中国的研究者不习惯用英语撰写文章。

    除担任《晶体学报》C分卷联合编辑一职外,Spek还负责编纂国际晶体学会用于检测晶体结构数据的权威检测程序PLATON。他告诉记者,《晶体学报》C分卷和E分卷使用网络投稿系统已有多年,相关软件会自动验证所提交的数据的合理性,检查其是否出错。同时,用于验证的 CheckCIF软件(其核心是PLATON程序——记者注)也会不断升级。

    据介绍,《晶体学报》系列期刊的独特之处在于,所有分卷也收录那些已作出分析报告的数据。因此,前不久编辑们在复查相关数据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已发表的数据存在问题。而此后更详细的分析表明,来自井冈山大学的投稿人钟华和刘涛,以及目前尚未披露的一些作者此前所提交的数据存在造假。

    “实际上,这一软件并不是专门为了发现造假行为而研发的,它的用途主要在于检测数据是否出错。”Spek告诉记者。他在 2008年曾撰写了一篇题为《晶体学研究中的结构验证》的论文,发表在2009年2月的《晶体学报》D分卷上。他在该文中指出,钟华与其他作者于2007 年、2008年在《晶体学报》E分卷上发表的两篇文章存在错误。

    但让Spek大感意外的是,他编纂的原本用于“纠错”的程序,最终成了检验是否存在造假行为的“测谎仪”。他在谈到相关作者为何造假的问题时表示,“我猜测货币奖励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此外,在中国,科研工作者可能要为发表文章而承受极其巨大的压力。而《晶体学报》E分卷无意中为他们提供了一条相对的‘捷径’,作者可以在这一国际期刊上发表很多被科学期刊检索系统收录的文章。这些作者所犯的错误在于,他们此前没有意识到《晶体学报》系列期刊有收录此前已发表的数据的特点,这使得期刊最终能在后来发现他们的造假行为。”

     Spek介绍,2009年12月19日《晶体学报》E分卷“编者的话”中提到的用于数据对比的软件,可以对两个单晶结构的相关图案进行简单对比。目前,可以做更复杂对比的该软件的更高级版本正在研发中。

    此外,《晶体学报》系列期刊的所有编辑都很重视这一系列造假行为,将有更多的编辑重做那些他们认为可疑的实验,以检验作者提交的数据是否真实,而作者将被要求提供数据采集者和采集地的信息。

    记者从《晶体学报》网站主页发现,该刊E分卷“编者的话”表示,已决定将所有该校投递本刊E分卷和C分卷的所有来稿进行标注处理,并将对这些文章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复查。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将有更多的论文会被撤回。”“编者的话”称,此次造假行为给所有《晶体学报》E分卷和C分卷的编辑们提了个醒,他们被建议对今后此类造假行为的作者予以警告。而期刊的联合编辑本应在审稿阶段保持高度注意和细心,不采用那些有造假可能的来稿。但如此大范围的造假行为被曝光,说明有人在诚信问题上犯了一个错误。

黑龙江大学一教授5年间在《晶体学报》发表论文279篇
“我没有造假”

本报记者 雷宇 来扬
中国青年报2010-01-04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2004年~2009年这5年间,黑龙江大学教授高山在《晶体学报》系列期刊上发表了279篇文章,在该刊发表文章的中国科研人员中首屈一指。

    “发表这么多文章就是想引起学术界讨论。”1月3日下午,高山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他介绍,《晶体学报》E分卷虽然影响因子低,但对结构解析而言却是权威期刊。这些论文完全是他辛苦得来的,完成这样大规模的文章数量,也并非“不可能的任务”。

    Spek 教授在题为《晶体学研究中的结构验证》的论文中也提到,20世纪60年代末,即便是一个设备条件较好的晶体实验室,测定一个小分子晶体结构一般也需要几个月时间。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期刊刊发的小分子晶体结构报告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一数目已经从1967年的每年1000个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每年超过 3.5万个。

    他写道:“目前,研究者完全有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收集衍射数据、解析并细化晶体结构,然后将相关数据发给《晶体学报》E分卷发表。”

    也有人为高山辩护:“如果高山教授一没有伪造数据,二没有剽窃文章,三没有一稿多投,那么,高山教授就没有错误。”

    高山认为,当前学术界太多怪现状,很多人跑院士跑项目;一篇文章多个作者,往往署名第一作者其实却是不干事的,甚至文章都没看过,照样是成果的拥有者。

    “我有话想说,为什么我走这种极端的方式,因为我是小人物,写文章也不会有人重视,现在这种方式肯定有人关注。我们要反对的就是这些。”高山这样解释大量发文的初衷。“我的性格很直率,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有一种表达,我没有造假,我没有浪费国家的财产。”

    “钱学森这样的大家很厉害,但毕竟是少数,科研工作者应该重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在高山看来,自己在《晶体学报》上发表的一些文章,虽然影响因子很低,但是对于后来者的研究毕竟有所借鉴,填补了一些空白。

    事实上,2005年前后,高山在《晶体学报》上的大量发文也曾在网上引起一些争议;2007年年末以后,高山开始给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杂志投稿,两年来在影响因子3.5以上的期刊发表论文,“目前已经发表了5篇,也算是对大家的一个交代。”

    高山说,自己目前每周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基础教学上,“周一周二整个下午要给大一学生上无机化学课,周三周五有实验,只有周四有空;同时,自己拿到的都是省级课题,没有国家级课题,每个项目不到3万元,但是同样能做这样的贡献”。

    “我就是想证明,我的小项目小课题一样可以搞科研,这个东西(科研)的关键就是努力,这也可以反思拿了上百万上千万元科研基金出不了成果的意义。”

    连日来媒体对井冈山大学教师造假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让高山对整个事件有了一些了解。在他看来,井冈山大学两位教师的文章与自己的文章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他们很多都是造假,只有十几个是真的。”

    对于一些网上质疑的发表文章系为“赚钱”一说,高山表示,学校的确有奖励,但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多,其实自己的学校早有规定,封顶10万元,加上缴税,到手的并不多,剩下的都是作为科研经费,还要带学生。

    几天前,高山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一直在等待今天的采访。”

    而现在,高山的回应中增添了新的色调,“对这次事件的关注给晶体学界带来了很大压力和质疑,对不起晶体学界,也希望通过你们(媒体)对他们表示歉意。”



中国互联网也有可取之处

3 01 2010年

我曾把“自由的互联网”列为在中国时怀念美国生活的第一条。其实在中国用互联网,有一项服务是在美国没法享受到的,那就是只限中国的谷歌音乐搜索。和提供盗版的百度音乐搜索不同,谷歌音乐搜索提供的是合法且免费的正版音乐下载。这项服务刚推出时,因为其首页全是“华语新歌”、“华语热歌”,我还以为是只提供中文歌下载的,而我几乎不听中文歌,对我没什么用处。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英文歌、古典音乐也都收的,而且极多极全。有时看老电影时听到某首插曲觉得不错,也能在那里找到。例如Meryl Streep和Jack Nicholson在1986年主演的Heartburn,片尾由Carly Simon演唱根据儿歌Itsy Bitsy Spider改编的情歌,印象深刻,最后在谷歌音乐找到了。Nick Cave的Into My Arms也是先在一部妙语连珠的电影Zero Effect听到,去谷歌音乐检索出来的。



120年《国家地理》全套电子版

2 01 2010年

http://shop.nationalgeographic.com/ngs/browse/productDetail.jsp?productId=1076014

几年前我把十来年的全套《国家地理》捐掉时还有人觉得可惜,不过我是坚信全套高清电子版很快会有的。其实收藏杂志没什么用,一般不会去看旧杂志,如果要找文章,还是电子版方便。

《国家地理》还是很会赚钱的,160GB硬盘版($199.95)和DVD版($59.95)的内容并无区别,其实就是多花$140买了块外置硬盘。现在一块160GB外置硬盘也不过$60。

硬盘版不知是否有办法解决防止复制的问题。如果能防止复制,以后电影也可出高清硬盘版。现在的数字电影影线就是用硬盘送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