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手术”:寻访让志愿者震撼

23 11 2009年

■记者 邸利会
2009年11月23日《科学新闻》杂志第22期

志愿者刘琳参与了对肖传国“肖氏反射弧”治疗效果的寻访。她自2009年11月10日出发,在寒潮和大雪的陪伴下,途经成都到四川眉山、德阳、广元;随即北上经山西临汾转车到高平。整整一周,马不停蹄。11月18日,刚探访归来的刘琳接受了《科学新闻》的专访。

“没有一例痊愈,反而有致残”

科学新闻:前两天降温,一路上挺辛苦吧?

刘琳:是,天也冷,路也不好走,整个过程挺难的。我去山西的路上,山上都是厚厚的雪,没有太阳,人也很压抑,走了两天,才见到当事人。但一看到当事人的脸,就觉得他们才是最难的。他们很麻木,很苦,有点像闰土那样。

我就很生气,为什么你们不去北京大医院?这不明摆着么,大医院都不行(这些小医院能行吗)。但他们说,当时就看中央台的宣传,他们以为中央台的节目肯定没有问题。还有郑州大学的牌子,专家的牌子。

科学新闻:你调查了几位病人,结果怎样?

刘琳:我拜访了4位患者,没有一例痊愈,反而有致残。两个未成年,两个19岁——当然他们动手术时也还未成年。

眉山的一个小孩本身腿有些畸形,但还可以走,去医院时是自己上楼的。但手术后,切除神经的双腿就不停地溃烂,后来不得已就截肢了。他2007年9月在郑州做的手术,两年后在眉山当地做的截肢。当时双腿溃烂没有办法,郑州那家医院的大夫和患者家长说,不然就做截肢。他还带家长去了做假肢的企业,推销康复产品。

科学新闻:当时医院没有提示他们,手术或许有风险?

刘琳:没有。他们当时得到的承诺就是85%的治愈率,基本都能治好。他们是抱着很大的希望去的,完全相信那些大夫——他们看到大夫的服务态度特别好,特别可信。只是孩子已经上手术台了,然后就像常规似的,拿一份手术风险提示书过来要求签字。家长那时那么多事情,心都已经乱了,就签字了。没有人为他们作讲解,他们是在完全没有意识到后果的情况下签的。

科学新闻:其他几个地方患者的情况如何?

刘琳:山西的小孩以前也可以走,但现在残疾了,手术后腿脚出现萎缩,现在已明显畸形。以前一年需要花费1000元买尿不湿,现在不但没有治好,更是雪上加霜。他2008年底的时候到北京积水潭医院看腿,大夫说不能再做手术了。

德阳小孩做完手术后,他妈妈一开始还觉得很幸运,可能起初孩子的病情就不是很严重,孩子比较小,后来好像还有一点好,至少没有变坏,就很开心。因为他们同期的很多病友都出现瘫痪、萎缩。但结果过了半年多,孩子动过手术的腿就开始萎缩、变细。

“一路上我们都很压抑,特别不愿意问,觉得太残忍了”

科学新闻:你看到的家长和小孩是什么表现?

刘琳:小孩不像一般的小孩那样淘气、活泼、见到人好奇,全都很沉默。家长们说着说着就想哭。但是毕竟都过了这么长时间了,觉得也就算了。他们有些都是在医院过的年。从手术后存有希望,到后来希望破灭,最后到绝望,我能感觉得到他们的苦。

科学新闻:小孩子都还在上学?

刘琳:都没上,不愿意去。有一个上初中,也不去了,尤其是小男孩,不能跑,不能玩,生活也不方便。

我唯一问过19岁的一个患者——对于孩子,我们基本上不会问他们,甚至都不愿意让他们听到谈论他们的病。我问他,你有什么话想说?但他就是什么都不说,可是他会提供他们病友联络的QQ群。他会说别人,但对自己什么都不说——也没什么可说的,双腿都没有了。他也不太想诉苦。但他妈妈就不行,一说起来就哭,想以后我们不在了他怎么办。

科学新闻:打电话问和当面问有很大区别。

刘琳:从我个人的角度,如果打电话,就是问一些设定好、很标准化的问题。但当你见到他们面时,就有些不太愿意去问的感觉。

他们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倾诉,不用你问。只要见面一谈到病情,他们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压抑太久了。所有的问题在讲述中都有了答案。我们从法律上提供帮助的人变成了愿意从心里给他们一些安慰的人。我们还得安慰他们说,你这样子,在我们看到的患者中,还算好的。我知道这话很不好,但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安慰他们。一路上我们都很压抑,特别不愿意问,觉得太残忍了。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下得了手”

科学新闻:你们还会做更多的问询?

刘琳:对。我们还要再联系一些,找到更多的患者。因为对方很可能会辩解,你们找到的都是不成功的例子。其实,他们宣传的小善善好了,事实上也没好。我们也想找到成功的案例,哪怕一例,但可惜迄今没有找到。

科学新闻:患者家里经济上是怎样的状况?

刘琳:眉山的那家还行,对手术费用能负担得起,只是很气愤,因为孩子截肢了,等于是被医院骗了、害了。他们如果起诉不全是为了钱。德阳的一家,家里孩子多,亲戚帮衬着也行。广元的条件还好,但家长当时就明确和我们说,他(打算起诉)不是为了要这个钱。

山西的患者,父亲是一个矿工,现在下岗了,住在山上的窑洞里面。他养了30头猪,他就住在那种连暖气都没有的屋子,得省下暖气给小猪,要不然猪会生病。他好像是上过高中,有点维权意识,还是想打官司。

科学新闻:在取证上,有什么难度?

刘琳:从法理上讲,没有什么难度。患者的家人见到我们是为了这样的事,都很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目前,我们证据也很充分。

我觉得这个手术就不是很成熟的技术。但他跟人家宣传说,能治好,85%的治愈率。我觉得“能治好”这三个字,对家长来说,简直让他拿命换都愿意。但我们知道没有好的,不残废就不错了。如果我们不找他们的话,很多人就主动沉默了。如果有人愿意站出来,就会有很多人跟着站出来。但如果一个都没有站出来,那就会慢慢都认了。

科学新闻:这次调查对你个人有什么如何?

刘琳:以前也看到医患纠纷、听到一些医疗宣传,可能看到就算了,没有什么可关注的。但现在看到这些宣传,我就会怀疑。为什么大的医院不能治疗,这些小的医院能治?而且越是小的医院,他们越是宣传背后有多么强的研发力量,我就会有怀疑。

科学新闻:你对在郑州实施手术的医生怎么看?

刘琳: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下得了手。



央视曝光无量藏泉:卖28元一瓶 成本只要2元

23 11 2009年

2009年11月23日钱江晚报

近段时间,国内多家媒体上频频出现了“无量藏泉”的广告,广告称:无量藏泉是来自香格里拉的健康好水,是全球唯一的天然小分子活水,这种水有6 大神奇功效:能护肤,能改善前列腺炎,能解酒,加强排毒,能改善通风,能降低血粘度等。此外关于无量藏泉水的新闻报道也纷至沓来,水中钻石、神奇活水等溢美之词成为了抢眼标题。

它到底有没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央视财经频道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报道。

“小分子矿泉水”卖28元一瓶

北京无量藏泉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经销商,该公司常经理做了个实验:将白酒或香烟靠近无量藏泉水瓶一分钟,烟酒的口感会变得非常醇和,公司还把这“特殊效果”写在了瓶子标签上广为宣传。

记者看到,无量藏泉的宣传多处引用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的说法:真正的健康好水首先应该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活水,也是细胞要喝的水,这种活水由大约6个左右水分子组成,它们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溶解性,能够自由穿越细胞壁。“现在国内可以这么说,我公司水是最好的小分子水,再没有能超过我公司水了。”常经理说。

在北京无量藏泉公司,记者果然看到了一份出自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的“饮用无量藏泉水影响对高血脂群体作用的观察报告”,报告写到:协会对北京无量藏泉水商贸有限公司提供的无量藏泉水,征集100名高血脂的人员,进行为期30天饮用无量藏泉水的影响高血脂作用的观察。报告清晰列明了饮用无量藏泉水对降低血脂、血糖,改善尿频、排尿不畅,改善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有了这些因素,这瓶水的价格自然也是扶摇直上,一瓶400ml的水被卖到了28元。在无量藏泉的故乡,云南昆明市的无量藏泉营销点,这瓶400ml的水零售价高达56元。北京有的地方卖到100多元一瓶。

寻踪虎跳峡:每瓶“神水”成本只要2元

为了求证这个神奇的功效,记者来到香格里拉的虎跳峡镇水磨坊的无量藏泉水开发有限公司。浑浊的金沙江从厂房旁边流过。如果不是厂门口写着无量藏泉几个字,记者很难把这个规模不大的厂房与尊贵、奢华、高品位的无量藏泉联系在一起。厂里的技术负责人正在为瓶子质量发愁。而当地很少人知道有这个水。

“有些玩的是文字游戏”,“有些宣传册子会给大家看,有些不能随便贴每一瓶(水),因为这个就怕技术监督局来查。”云南香格里拉无量藏泉水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掌军说,有些功效是吹的,广告是为了卖的需要。价格高主要是营销成本,成本差不多2元。

专家:“小分子团假设”已被学界否定

在向权威专家求证的过程中,这个泡泡也一步步被戳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的博士方舟子说:人体对水的吸收,不会因为你分子团是大是小然后就受到影响,水是往哪边跑,是看你这个细胞膜两边的盐浓度的高低。李里特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3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饮用水。对于小分子团水这个概念进入市场的来历,李教授也十分清楚。“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界就有人提出了大小水分子团假设,但是这种假设已经被科学界所否定了。”

虽然尚未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小分子团水的审批,无量藏泉水却依然在热卖,利润的雪球也越滚越大。北京无量藏泉商贸有限公司常经理坦言,国家没有仪器可以检测出来,这小分子水就他们公司自己有检测的。

一个没法检测和验证的假设却被商家当作了产品推销的噱头,虽然小分子团水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但公司利用这个概念赋予水各种神奇功能的势头却一点都没减。我国的《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七条明确写到:食品广告不得出现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也不得借助宣传某些成份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食品的治疗作用。(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供稿 )



方舟子发函质疑“冰臼之父”明显炒作

20 11 2009年

2009年11月20日天府早报

(记者 谭晓娟)昨(19)日,有“伪科学斗士”之称的方舟子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也发函“开炮”:冰臼是一种人类早已发现的自然现象,既非学科,又非技术,“冰臼之父”明显是炒作。

方舟子信函全文

地质专业的问题我不太懂,具体不好说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冰臼之父”,不知是什么意思。科学界被称为“XX之父”的通常是指某个学科、某项重大技术的创建者,冰臼是一种人类早已发现的自然现象,既非学科,又非技术,不知何人能当它的父亲。这么叫,明显是炒作了。

在有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正常渠道。如果韩研究员认为自己是提出新的学术观点,是在进行学术争论,那么应该遵循学术规范,提交学术论文,到学术期刊争鸣,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讨论,先争取获得专业人员的认同。通过媒体向不具有专业辨别能力的公众推销,这是不正常的做法。

现在国内违反学术规范、乃至学术造假的现象频频发生,其中有很多是有经济利益在里头的,是学术腐败与经济腐败、利益集团相互勾结的结果。对那些带着明显的经济利益的“学术成果”,我们更应该保持警惕。

广元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科学院两专家针锋相对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2009-11-16

日前,一篇《广元利州区文物普查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文章引起中外学者关注。文中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有着“冰臼之父”之称的韩同林教授,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松林村菖溪河东沟段发现了冰臼群,推断“这是典型的冰川遗迹留下的证据”,由此认为,宝轮镇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昨(15)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却对此予以驳斥,同时撰文《米仓山拒绝假冒伪劣的“冰川遗迹”》。

起因:广元发现冰川遗迹

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在当地人称作缸塘的河谷内,河床坚硬的砾石上布满了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洞,有关地质人员初步认定为冰川遗迹。11月7日,韩同林教授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尚平率队到宝轮镇松林村菖溪河东沟段实地考察。

从宝轮镇出发,溯菖溪河而上,在将近两公里长的河沟内的石头上,几乎都布满了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深或浅的洞,与农村中常见的石臼颇为相像。据韩同林介绍,冰臼的普遍特点是“口小、肚子大、底平”。冰川遗迹中,一般由花岗岩、火山岩形成的冰臼较多,而松林村菖溪河东沟段的冰臼则是由变质砾岩形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韩同林和陈尚平对一块有指甲纹的石头表示存在有“李四光环”,认为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最有说服力的标志物。两位专家判断,这里冰川遗迹形成于200万年—300万年前。

利州当地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表示将加大对冰川遗迹的保护力度,全力打造“地质公园”品牌,以此提升当地的知名度。

驳斥:拒绝假冒伪劣遗迹

昨日,在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已经从事40多年山地冰川研究,并且两赴南极、一次赴北极冰川考察的张文敬教授仍在办公室里细读这篇文章。在他的书桌旁,放了一堆有关冰川方面的书籍。张文敬从书架中拿出一本由“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他指着书中绘制的冰川地图反问:“什么是真正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这本书以大量科学证据已经证明,中国东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是不存在古冰川遗迹的。”

释疑:其实只是“壶穴坑”

那么,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松林村发现的地质景观属于什么地质地理现象呢?张文敬说,自己曾多次在广元、旺苍、南江一线的大巴山、米仓山考察,这些地质地理景观是由数十万年以上时间长河中,在山体的隆起过程中,流水裹挟着质地相对较硬的石块“旋蚀”而成的“壶穴坑”,即所谓“水流石转,石旋坑成”。“我其实也是广元人,从小就在米仓山长大,我更希望家乡能有冰川遗迹的出现!”张文敬说,但是我们更应该尊重科学。谈到当地政府欲打造“冰川遗迹”,张文敬提醒,目前当地的地质地理景观已经是精品中的珍品,千万不要冠以假冒伪劣的“300万年以前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的帽子,不然到时候会被人取笑,他还借用了一句诗“我本巴山夜明珠,何必借光桐油灯”来表达他的观点。

观点碰撞

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广元到底有没有

韩同林观点:宝轮镇松林村形成有“冰臼群”,并形成于200万年—300万年前的第四纪。

张文敬反对:目前对地球的地质历史划界理论比较公认的“第四纪”的下限年代为240万年左右,也有300万年左右一说,但300万年以前却已为早于第四纪的“第三纪”了,这是一般学地质地理专业的大一学生都知道的常识。

韩同林观点:“李四光环”砾石存在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最有说服力的标志物。

张文敬反对:李四光是全人类尊敬的地质学家。事实上,“李四光环”砾石并不是冰川的惟一特征,包括受泥石流、崩塌等其他外力影响,砾石上也会出现“李四光环”。其所谓“李四光环”的说服力超过冰臼、冰川漂砾、冰石河这样的标志物根本无从谈起。

韩同林观点:冰臼的普遍特点是“口小、肚子大、底平”。冰川遗迹中,一般由花岗岩、火山岩形成的冰臼较多,而松林村菖溪河东沟段的冰臼则由变质砾岩形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张文敬反对:何为冰川?何为第四纪冰川?大家可以亲自去天山、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原味体验。在我们四川,海螺沟冰川、四姑娘山冰川、雪宝顶冰川、打古冰川与我们比邻。即使在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现代冰川末端海拔高达2980米,更何况韩同林先生都不曾在这些有明显冰川作用的地方去发现所谓与古冰川作用根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冰臼”。

什么是第四纪古冰川遗迹?那就是要如海螺沟冰川等冰川谷举目可及的金字塔般“角峰”,与切菜刀酷似的“刃脊”,冰川两端布满擦痕的“磨光面”,还有就是矗立在冰川两侧像推土机推垒而成的“侧蹟”、“终蹟”,更有小如背篓、大如房屋的冰川漂砾,还有明显呈“U”字形谷。这些遗迹的形成,只与古气候、古地形等有关,与韩同林先生所表述的变质砾岩、花岗岩、火山岩等岩性毫无关系。

韩同林观点:宝轮镇冰臼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作为自然遗产则是非常珍贵的。建议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冰臼区域制定保护规划,尽快围封发现冰川遗迹的区域。

张文敬反对:第四纪古冰川真正遗迹在整个广元到南江的米仓山是根本不存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米仓山的最高峰——光雾山海拔高度才2507米, “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以大量科学证据已经证明,中国东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是不存在古冰川遗迹的。 记者李庆

写信给政府:别因“冰臼”贻笑大方

2009-11-19 天府早报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分别给广元市旅游局、利州区旅游局和宝轮镇政府发去信件,言辞十分恳切

本报对“广元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争论的连续报道引起学术界强烈关注,包括新浪网等门户网站纷纷予以转载,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为此成立“科学打假队”,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史前考古学研究员刘兴诗、四川科考队队长董仁威等专家已经行动起来,表示要把“伪科学”逐个击破。昨(18)日,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院士也首次回应了此次争论,表示基本赞同四川专家学者的观点。

“冰川之父”赞同张文敬观点

中国最具权威的冰川专家,非施雅风院士莫属,他是中国现代冰川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由于施雅风院士已经90岁高龄,为了不打扰他,记者给他女儿施建平发出了采访要求。昨日早上,施建平给记者回函,称“我父亲最近身体不好”,但她还是通过邮件回应了此次有关广元“第四纪冰川遗迹”是否存在的争论。施建平转述其父亲的话说,施雅风“已经看过张文敬先生的文章,基本赞同该文的观点”。至此,广元“第四纪冰川遗迹”争论应该有了一个结果。

打假队给政府发公开信

昨日,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分别给广元市旅游局、利州区旅游局和宝轮镇人民政府发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言辞恳切,先阐述了四川专家学者的观点,然后建议当地政府对景观进行正确定位。文中称:无论旺苍汉王山附近的龙潭子,还是贵镇的“天砚”,它们都是地质地理景观的极品珍品,千万不可冠以假冒伪劣的“冰臼”、“300万年以前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的帽子,不然会贻笑大方,糟蹋了贵镇的自然资源……

关于宝轮镇“第四纪冰川遗迹”之说,当地政府又持怎样的观点?记者昨日与宝轮镇政府取得联系,对方表示,关于冰川遗迹景观正在前期策划。当记者把四川专家、学者不同声音转述给该人士时,对方只是强调“‘冰臼之父’已经来过,而且证实”。早报记者李庆

别了,冰川遗迹

2009年11月20日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大丫山(本报评论员)

广元利州区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一事几乎落下帷幕了,虽然当地负责“冰川遗迹”一事的宝轮镇政府仍抱有一丝希望,但结合本报连日报道的内容来看,这个广元冰川遗迹实在不靠谱。在这个“冰川遗迹”的背后,其实有着当地政府非常明显的炒作。当下盛行炒作,但凡有利可图之事之人,都可成为说事儿的靶儿。

在“冰川遗迹”一事上,显然有人渴求炒作或吹捧,而一些自称某个领域的权威人士,恰恰有通过抛售炒作或吹捧来获取利益的需求,二者一拍即合,就上演“王八看绿豆——对眼了”。

其实,这是一出很拙劣的表演,很失败的炒作。因为任何炒作,都需要基于一定的事实。一件东西或某种事物明明是没有的,非得说有,那其实跟“周老虎”事件没什么区别,也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前,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或捞取政绩,可谓挖空心思,花样百出。当遇到一种疑似资源,再加上某种吹捧,就变得飘飘然,捕风捉影炒作一番是少不了的。殊不知,稍不留意就陷入“瞎折腾”的窘境。

上个世纪末,有人突发奇想,在湖北宜昌建个“三峡集锦”如何。这种异想天开听来真的令人心旷神怡,但这个计划真到了实施中,除了大把大把地烧钱之外,就只剩下一片骂声。2006年8月16日,宜昌开拆建成已10年的“三峡集锦”景区。这个耗资4000多万元的“假三峡”,引发老百姓追问:拍个脑袋就修,修了又拆,纳税人的钱咋就那么好花?

甚幸!一个围绕“冰川遗迹”的旅游开发区尚没有在广元利州区出现——当地区政府目前已很慎重地面对“冰川遗迹”了,表示有关“冰川遗迹”正在 “按照国家、省的有关规定上报”。这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瞎折腾”,更有效杜绝了“拍脑袋”的可能性。这,无疑达到了本报连日来报道 “广元利州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一事的初衷和目的,也是本报责任的体现。当然,在这期间,我们有幸获得了诸如张文敬、刘兴诗、董仁威等专家以及“伪科学斗士”方舟子的鼎力支持,这无疑是报纸之幸,读者之幸。



央视视频:这样的瓶装水 我如何喝下去?

20 11 2009年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58643188280883



达尔文的初恋

19 11 2009年

    “范妮,正如全世界都知道的,是什罗普郡以及伯明翰最漂亮、最丰满和迷人的人物……”1828年12月24日,19岁的达尔文在给表哥福克斯的信中,如此介绍他的初恋对象。范妮是达尔文姐姐们的闺蜜,伍德豪斯乡绅欧文的二女儿。大女儿萨拉同样吸引人,“伍德豪斯的欧文们,我爱慕的偶像”,在给福克斯的另一封信中,达尔文写道。但萨拉大了达尔文5岁,而范妮只大达尔文1岁,而且热情奔放,两人无疑更能找到共同语言。
    达尔文是在1827年的秋天认识欧文姐妹的。当时他从爱丁堡医学院退学,预备第二年年初去剑桥大学上学,中间有几个月的空闲,正好以他钟爱的狩猎活动来打发。欧文拥有一大片充满猎物的林地,吸引着达尔文频繁拜访。范妮也是达尔文的猎物,或者达尔文反过来才是范妮的猎物,我们很难确定究竟是谁在猎捕谁。两人经常一起骑马到森林中打猎,由达尔文手把手教范妮开枪。在简·奥斯汀的时代,如此开放的年轻女子难得一见,激发出了达尔文一生中最大的激情。
    在达尔文离家上学时,两人也互寄情书。达尔文写给范妮的信已一封不存,很可能在范妮嫁人时销毁的。范妮给达尔文的信还有16封存世,其中有几封要求达尔文阅后烧毁,但达尔文却一直把它们珍藏着。在信中,达尔文被称为“御夫”,范妮则自称“女仆”。在1828年和1829年的暑假,达尔文又多次拜访欧文家。在剑桥,受表哥的影响,达尔文迷上了采集甲虫标本。达尔文和范妮的林中幽会便多了一项活动:两人并排趴在地上,寻找甲虫。
    但是到1829年秋季,激情开始消失。好几个月的时间,达尔文都没有收到范妮的来信。那年的圣诞节,达尔文留在剑桥采集甲虫,没有去拜访范妮。1830年1月,范妮终于来了一封长信,抱怨达尔文对甲虫的兴趣超过了一切,只有等她抓到奇异的甲虫才会吸引达尔文的到访,并暗示有其他更合适的人在向她求婚。达尔文对此的反应是全身心地投入了甲虫采集——那是他的科学初恋,比男女之情更为牢靠。
    1830年秋天,达尔文回家时,收到范妮一封短信,她的父亲希望能和他谈谈。达尔文忐忑不安地去了,原来欧文乡绅是要当面通知他,范妮即将与一名牧师订婚。就在达尔文待在剑桥抓甲虫的时候,这名牧师开始追求范妮。
    这个婚约并没有持续多久,1831年9月牧师解除了婚约。此时达尔文已经从剑桥毕业,正准备随贝格尔号环球考察。范妮重新燃起了激情,送给达尔文一个荷包做为“黑森林女仆的纪念”,接连给达尔文写了4封信。“我亲爱的查尔斯,我无法想像我们将长达3年无法见面……”她写道,“从我们做为‘女仆’和‘御夫’在一起的时候起,我们共度了许多快乐时光,它们不会被遗忘——它们也不会结束!!”
    带着希望,达尔文在1831年12月27日乘贝格尔号扬帆起航。第二年4月5日,贝格尔号抵达里约热内卢,收到了第一批英国来信。达尔文姐姐在信中告诉达尔文,范妮在年初与一名富裕的政客毕度尔普订婚,并在3月份结婚。达尔文的心碎了,哭喊着“我最亲爱的范妮”,“如果范妮此时不是毕度尔普太太,”达尔文在给姐姐的回信中说,“我会说着可怜的亲爱的范妮直到睡着。”达尔文的姐姐后来写信告诉他,范妮的婚姻生活非常悲惨,她的丈夫是一个极其自私的怪人,范妮曾经轻佻地向她们打听达尔文的情况,并说“我根本忘不了我们过去御夫和女仆的日子”。
    但是一切已经太迟。此后达尔文的激情只属于科学研究。1836年10月2日达尔文回到英国时,已功成名就。1838年春天,年近而立的达尔文开始认真地考虑是否结婚。他在一张纸上列出了结婚的好处和坏处,好处是有孩子,有人一直作伴,“胜过一条狗”,有人管家;坏处是失去了旅行的自由,浪费时间,被逼迫访问亲戚,等等。最终他决定结婚的好处胜于坏处。他想要的是一个不爱社交、不会干扰他的工作并有嫁妆的温柔妻子。在他的社交圈中,只有一个人符合这些条件而且还是单身——他从小熟悉的表姐爱玛。
    11月11日,达尔文前往韦奇伍德家向爱玛求婚。这完全出乎爱玛意料,她本以为他们会一直保持已持续多年的友谊关系。爱玛接受达尔文的求婚却是意料中的。韦奇伍德家族和达尔文家族都对这个联姻极其高兴,很快达成协议:爱玛将有5000英镑的嫁妆,岳父另外每年给400英镑的零花钱,而达尔文父亲则给他们1万英镑用于投资。如果他们收到的15000英镑能合理地投资,每年能有10%的回报,那么他们每年就能有大约2000英镑的收入。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收入,当时一名医生或律师的年收入不过大约1500英镑。达尔文从此不必上班,可以整天待在家中安心做研究。爱玛则证明了她的确是达尔文设想的贤妻良母。
    1839年1月29日,达尔文和爱玛举行婚礼。这个婚姻完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非常功利,毫无浪漫、激情可言。但是它却是一个持续一生的美满婚姻,而没有这样的婚姻,达尔文不太可能做出那么丰硕的学术成果。我们得庆幸达尔文的初恋没有结果。如果换了性格与爱玛截然相反的范妮做达尔文的妻子,世界也许就大不一样了。

2009.11.14.

(《中国青年报》2009.11.18)



科学大争论——以太是不是真的存在?

17 11 2009年

                              (上)

    以太是希腊语的译音,意思是“上天的空气”,在古希腊神话中,指天神呼吸的纯净空气,与凡人呼吸的下层浑浊空气不同。

    哲学家也喜欢“上天的空气”。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特别看重几何学的柏拉图(公元前427-347)把四元素几何化,认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形状分别是体现其性质的一种正多面体。但是正多面体共有5种,还剩下的一种柏拉图认为对应的是第五种元素,宇宙和天体即由这种最高元素构成。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把这种元素称为以太。从此以太成了一个自然哲学的概念。

    在亚里斯多德的自然哲学体系中,水、气、火、土是构成地球的元素,它们是变化的,并做直线运动。而以太是充满太空和构成天体的元素,它是永恒不变的,并做完美的圆周运动。中世纪西方哲学家基本上接受了亚里斯多德的说法,只是做了一点小改动:以太的密度是会变化的,构成天体的以太密度要比充满太空的以太介质的密度要大一些。

    牛顿力学的创立颠覆了传统观念,证明天体和地球一样由相同的物质构成,遵循相同的物理定律,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天体不再被认为是由以太组成的。但是太空中充满以太这个观念却不仅没有被抛弃,反而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由哲学观念变成了科学假说。

    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不互相接触,也彼此存在吸引力,即使二者的距离非常遥远,这种力也依然存在。那么,这种超距离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呢?力可以不接触就传递开去,这是难以想像的,似乎应该有一种介质来传递引力,牛顿(1642~1727)和其他许多人都假定这种媒介就是以太。不过,牛顿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并不一致。在其他场合,他拒绝提出假说来解释引力的性质。而据牛顿的朋友说,牛顿后来干脆说引力直接遵循上帝的旨意。

    当考虑到光的传播时,问题更大。第一个有关光的性质的科学假说是荷兰科学家惠更斯(1629~1693)提出的。他认为光是一种波。光的衍射现象很容易让人想到光是一种波,就像水波的衍射一样。但是要用波动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各种光学现象却不容易。惠更斯提出了一个后来被称为“惠更斯原理”的学说阐明波面在媒体中的传播性质,在此基础上用作图法巧妙地解释了各种光学现象,让光的波动学说有了理论依据。

    但是光如果是一种波的话,根据当时的知识,这就意味着它需要借助某种介质来传播,就像声波以空气为介质、水波以水为介质传播一样。然而,波义耳(1627~1691)已证明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光线却可以传播——你可以透过真空看到东西。这表明在真空中有某种比空气还要细微的介质来传播光波。惠更斯认为这种光波介质就是以太。

    如果光是一种通过以太介质传播的波,而我们能够看到星光,说明以太介质充满了太空。牛顿认为这将会阻碍天体的运行,但是既然所有的观察都表明天体的运行并没有受到什么介质的影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种介质的存在,就不应该认为光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光就不是一种波。

    牛顿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的学说,认为光是一种极其细小的微粒,而且它们的运动遵循他发现的三大运动定律。光的微粒学说很容易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光微粒的运动速度极快,所以光做直线传播;光线反射是由于光微粒碰撞反射面引起的。但是用微粒学说来解释光的折射和衍射却很困难。为了解释折射现象,牛顿不得不假定存在一种以太介质,它传递振动的速度比光要快,折射被认为是在不同地方的以太介质的密度和弹性不同引起的。至于这种以太介质究竟是什么东西,牛顿承认他不清楚。

    光的波动学说和微粒学说基本上还只是见仁见智的理论思辨,它们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倡导者的影响力。但是在牛顿系统地提出微粒学说时,惠更斯已经死了,没有重量级的人物能跟牛顿对抗,何况惠更斯的学术地位还不如牛顿。由于牛顿的巨大影响力,此后相当长时间内,光微粒学说占了主导地位。

    但是进入19世纪后,形势开始逆转。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1788~1827)用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1850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用实验证明了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慢,这一结果与微粒学说相冲突(认为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而符合波动学说的预测(在水中光波波长减小),牛顿的学说被推翻了。此后,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1831~1879)建立电磁学,他的电磁方程计算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恰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表明光就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德国物理学家赫兹(1857~1894)用实验证实了这个预见。波动学说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波动学说的胜利也是以太学说的胜利。当时的物理学家仍然认为,正如机械波的传播需要特定介质,包括光波在内的电磁波的传播也需要特定介质,这种介质必须充满所有的空间,惠更斯的以太因此又复活了。

    而且,麦克斯韦电磁方程要求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都以恒定的速度(也即光速)传播。在牛顿力学中,这要求有一个绝对的参照系,否则参照系发生变化,电磁波的相对速度也应该跟着变化。静止地充满宇宙的以太被认为就是麦克斯韦电磁方程所需要的绝对参照系。

    在这个时候,以太的存在是科学推理的结果,对物理学家来说,假定以太的存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中)

    到了19世纪,光被证明是一种波之后,光波的传播介质——以太——的存在,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要理解光的性质,就必须理解其介质的性质。反过来,从已知的光波性质,又可以推导出以太应该有什么样的性质。

    这些推导,都是根据机械波的研究,这就使得以太的性质显得非常古怪。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声波、水波、绳波都是机械波。其中绳波最简单。把绳子的一端固定,拿起另一端抖动,就可以看见有一个波形在绳子上传播,连续不断地进行周期性的上下抖动,就形成了绳波。波在绳子上的传播速度取决于绳子的弹性和质量。绳子的弹性越大,质量越小,波速就越快。光波和以太似乎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关系。1746年,瑞士大数学家欧拉(1707-1783)估计以太的弹性至少要比空气大1000倍,而密度至少要比空气少1亿倍。

    机械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叫纵波,例如声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例如绳波。当光的波动学说刚刚被提出的时候,光波被认为是和声波一样的纵波,以太被认为是一种弹性流体。光被证明是一种波的同时,也被发现光波不是纵波,而是一种横波,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但是流体是不能传播横波的,只有固体才能传播横波,因此以太必须是固体。横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弹性力和密度。光波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表明以太必定是一种非常坚刚的固体介质,但是以太却又没有对星体之类的大物体的运动造成任何阻碍作用,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有人因此提出,以太也许是一种像果冻一样的物质,在物体运动速度较低时,它就像流体,而在物体振动频率很高时,它又像固体。这样,地球、天体能够轻易地在以太中运行,而以太又有足够的坚刚来支持光的传播。

    光速在真空中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这说明以太是静止不动的。虽然物体能在以太中穿行,但是以太本身是不动的,而以太又迷漫了整个太空,这样,所有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相对于以太在运动,以太在一定意义上就相当于绝对空间。

    所以,如果以太存在,它就为所有运动提供了一个绝对参照系,可以根据它来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例如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就会产生“以太漂移”,这是地球穿过静止的以太时,出现的以太风,就像你坐在行驶的车中,把手伸到窗外,能感受到风一样。以太风应该会对光速产生影响,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测量地球的速度。1879年,麦克斯韦给美国航海年历局写了一封信,询问是否能够通过观察木星的卫蚀来测量地球的绝对运动。他指出,如果地球相对于以太在运动,那么沿着地球运动方向(也就是以太风的方向)发出一个光信号,它的速度就会受到反方向“吹”的以太风的影响,到一定距离后反射回来,来回往返的时间,要略大于同样的光信号在垂直于地球运动的方向在相等的距离往返的时间。这个差异将会极其微小,麦克斯韦认为是无法测出的:地球公转的速度只有光速的万分之一,而当时对光速的测量精确度只能达到大约5%。

    当时年仅25岁的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1852~1931)刚好在美国航海年历局,看到这封信受到了启发。他发明了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精密测量距离的仪器——干涉仪,能够用它测出互相垂直的两束相干光的速度差异。这个仪器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半透明的镜子,两个分别放在与光源水平和垂直的相等距离上的反射镜。一束光照射到半透明的镜子上,一部分穿透镜子,一部分被反射,分离成了互相垂直的两束相干光,分别射到两个反射镜上。这两束光波再分别反射回来,互相重叠时,就会出现干涉条纹:在某些区域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削弱,形成稳定的明暗条纹。如果两束光分别在干涉仪等长的水平臂和垂直臂上往返的时间出现微小的差异,就会使干涉条纹发生变化。

    如果干涉条纹发生变化,有可能是以太风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仪器误差引起的,例如水平臂和垂直臂的长度存在微小的差异,也会让光的传播时间出现差异。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让两臂的等长精确到不对光的传播产生任何影响。迈克尔逊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解决长度误差问题:他让水平臂和垂直臂的位置对调,让它们交替地处在和地球运动方向平行和垂直的位置上,比较在对调前后的干涉条纹有无变化,这样就可以消除长度误差产生的差异。

    1881年,迈克尔逊做了第一个以太漂移实验。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1838~1923)合作,对仪器进行了改进,进一步减少误差,重复了实验。后来人们提到以太漂移实验,一般指后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后来被称为史上最著名的失败实验。后人在提及这个实验时,有一些不准确的说法。比如说这个实验未能发现两束光的速度有差异。实际上,他们测量到了微小的差异,但是远小于预期的结果。计算表明,如果以太存在,他们应该能观察到0.4条干涉条纹的移动,而实际上他们只观察到0.01条干涉条纹的移动,这可能是实验误差。

    另一种说法是,迈克尔逊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以太是否存在。实际上这并非迈克尔逊的目的。和当时其他物理学家一样,迈克尔逊已假定以太的存在,他只是想要测量出以太的存在会产生的影响,但是未能得到预期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失败”的实验。

    还有一种说法,这个“失败”的实验证明了以太不存在,宣布了以太的死刑。但是迈克尔逊、莫雷和当时的物理学家都不这么看。他们仍然相信以太的存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没能测量到以太的作用,应该有别的解释。一种解释是,地球在运动时带着周围的以太一起运动,这样在地球上就不存在以太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也就测不出光速的差异。这是迈克尔逊本人接受的解释。

    另一种解释是爱尔兰物理学家菲茨杰拉德(1851~1901)和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1853~1928)先后在1889年和1891年独立地提出来的。它指出,当物体运动时,物体内的电磁力会让运动方向上的物体长度缩短。因此,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与地球运动方向平行的水平臂的长度会变短,让光程也变短,刚好抵消了以太风对光速的影响,以太风的作用也就测量不出来了。洛伦兹提出这个解释的时间虽然比菲茨杰拉德晚,但是做了更系统的阐述并给出了公式,因此这个解释有时被称为洛伦兹收缩。

    还有一些人则改进以太风实验,试图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都失败了。莫雷在1905年与米勒(1866~1941)合作改进实验,据说得到非常确定的阳性结果,但是仍然过小。就在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决了以太的问题。

                                     (下)

    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这一年,还在专利局当职员的爱因斯坦接连发表了4篇影响深远的论文,解决了困扰当时的物理学界的一些最重要的难题,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物质和光的看法。其中最著名的是第3篇论文,它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虽然迈克尔逊-莫雷的以太风实验后来经常被做为兆示相对论的关键实验介绍,但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并不是为了解释该实验的结果。它只是当时一系列关于以太的实验之一而已,爱因斯坦并没有认真对待它。

    这是一篇非常奇特的论文。它没有引用任何文献,只提到了5个前辈科学家的名字:牛顿、麦克斯韦、赫兹、多普勒和洛伦兹。前面提到,洛伦兹为了解释迈克尔逊-莫雷以太风实验的“零结果”,根据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当物体运动时,物体内的电磁力会让运动方向上的物体长度缩短,因而抵消了以太风的影响。这套方程式被称为洛伦兹变换。爱因斯坦认为洛伦兹变换反映了更普遍的自然规律,而不是电磁力的作用。根据两条物理原理也可以推导出洛伦兹变换: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性原理最早是伽利略提出来的,它认为对于任何不做加速运动的参照系(即惯性参照系),运动定律都是等价的。例如,不管你是在一辆时速100公里的车上,还是在时速40公里的车上,运动定律都应该是一样的,二者没有区别。从麦克斯韦方程可以得出,光在真空中总是以恒定的速度(每秒30万千米)传播。如果电磁现象也适用相对性原理的话,那么不管是在快车还是在慢车上测量光速,测得的结果都应该是相同的。但是根据经典力学,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的测量结果和参照系的选择有关。如果在路边测量一辆车的时速是100公里,那么在时速40公里的车上测量,它的时速就应该变成了60公里,而不会还是100公里。光速也应该类似,用不同的参照系测量的结果不应该恒定不变。

    这样,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就出现了矛盾,要么相对性原理不对,要么麦克斯韦电磁规律不对。因此当时的物理学家认为电磁规律不适用相对性原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只在相对以太静止、也就是相对绝对空间静止的参照系中才成立。但是爱因斯坦认为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都是成立的,只不过我们必须改变绝对时空的观念。

    把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结合起来,就能推导出洛伦兹变换,由此又可以推导出一些“奇怪”结果,例如运动物体的长度收缩、时间变慢效应。时空变成相对的了。经典力学假定存在一个对所有的观察者来说都是一样的绝对空间和时间。假设有人在路边射箭,甲在旁边观看,他看到射手和靶之间的距离是10米(空间间隔),箭从射出到中靶用了1秒钟(时间间隔)。乙在行驶的车上同时观看了整个过程。乙看到的结果会和甲一样吗?常识和经典力学都认为是一样的,都是10米和1秒。爱因斯坦则认为这个常识是不对的,根据相对论可以算出甲和乙看到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实际上并不一样。空间和时间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所在的参照系。如果绝对时空不存在,那么就无需假定存在迷漫太空的以太做为绝对参照系。在狭义相对论中,以太成了多余的东西。如果以太不存在,迈克尔逊-莫雷的以太风实验当然只能获得“零结果”。

    在同一年,爱因斯坦发表有关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从另一方面解决了以太的问题。1887年,赫兹发现光照射到金属上时,金属会发射出电子,称为光电效应。1902年,匈牙利-德国物理学家勒纳(1862~1947)指出光电效应是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入射光的能量而逸出的现象,并发现逸出的电子的能量高低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而随着光的频率增加而增高。这个发现没法用光的波动理论来解释。但是如果把光看成是由粒子组成的能量流,就可以解释光电效应。这样,光就可以当成是具有波的性质的粒子,粒子是不需要靠媒介来传播的,光波的传播也就不需要以太这种介质了。以太存在的另一个理由也消失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愿意立即抛弃一度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观念。洛伦兹仍然相信我们需要假定以太的存在,继续使用以太的概念,认为它与相对论并不矛盾。甚至爱因斯坦本人也做了让步。他在1920年在洛伦兹所在的莱顿大学做了一个“以太与相对论”的报告,试图调和相对论和以太论。他指出,狭义相对论虽然不需要以太的概念,但是并没有否定以太,而根据广义相对论(把时空相对性推广到引力现象),空间具有物理性质,在这个意义上,以太是存在的。他甚至说,根据广义相对论,没有以太的空间是无法想像的。爱因斯坦所说的“以太”其实只是把广义相对论中的度规场换了个说法,并不具有物质性,和传统意义上的以太没有相似之处。

    此后还有人继续寻找以太存在的证据。从1920年开始,米勒做了一系列以太实验,并在1925年宣布测量到地球与以太之间的相对运动。迈克尔逊和其他人立即重复米勒的实验,但是没有人能证实其结果。1929年,米勒本人也承认他的实验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但是要人们彻底地埋葬一个沿用已久的传统观念并不那么容易。直到现在还有人时不时地试图复活以太,即使他们所谓的“以太”和历史上的“以太”除了名称相同,没有任何别的关联。不过,对大多数物理学家来说,“以太”已和“燃素”、“热素”一样,成为了过时的概念。以前的物理学家相信、寻找以太的历史成了反面教材,在某些人看来似乎是一种可笑的愚蠢举动。这种看法并不公平。在19世纪,物理学家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以太的存在。即便以太风实验没能检测到以太的作用,也还可以有别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并没有否定以太的存在。甚至相对论也只是认为假定以太的存在是多余的,并没有否定以太的存在。只有在经过了多年的实验和辩论以后,物理学家们才逐渐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既然以太无法被检测到,也难以解释其奇怪的性质,还不如抛弃这个概念,更加简单。“不应无必要地增加实体。”中世纪英国哲学家奥卡姆的威廉曾经写下的这句被称为奥卡姆剃刀的简短格言,后来也被当做科学研究和理性思维的一条原则。以太的概念在现在就是被奥卡姆剃刀给“喀嚓”掉的:我们不再相信以太的存在,因为没有必要假设以太的存在。

2009.10.14., 10.21, 11.4.

(《经济观察报》2009.10.26., 11.2., 11.16)



呼吁为“扶助学术不端受害人专项基金”捐款

13 11 2009年

中国科学与学术诚信基金会(OSAIC)近期收到彭剑律师就“肖氏反射弧手术”受害者诉郑州神源泌尿外科医院虚假宣传纠纷共同诉讼案的资金申请。案件的详细背景资料见新语丝立此存照·肖传国事件一栏。
(http://www.xys.org/dajia/xiaochuanguo.html)
(http://xys4.dxiong.com/dajia/xiaochuanguo.html)

彭剑律师事务所收集了在郑州神源泌尿外科医院接受“肖氏反射弧”手术患者的信息,其中2006年8月末至2007年3月下旬手术患者110位。通过电话联系成功访问了74位患者或患者家长。根据电话访问统计结果,彭剑律师事务所认为手术的无效率高达73%、致残率高达39%。如果将“手术成功”定义为“治愈,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且无残疾或不良反应”,那么,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一例成功,即成功率为零。与郑州神源泌尿外科医院、郑州大学神经泌尿外科研究中心自吹的“85%的成功率”,存在天壤之别。

彭剑律师事务所认为郑州神源泌尿外科医院宣传手术治愈率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相关行政规章之规定,虚假宣传、隐瞒手术风险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人身权。拟代表肖氏手术受害患者对郑州神源泌尿外科医院提出大规模共同诉讼。第一批涉及受害患者40人,所需法律诉讼、调查取证等费用人民币十二万元。

由于肖氏手术受害患者大都来自低收入社会阶层,无力支付昂贵的诉讼费用,中国科学与学术诚信基金会决定设立“扶助学术不端受害人专项基金”,呼吁大家积极捐款,帮助“肖氏手术”受害患者讨回公道,伸张正义。也为打击学术科研领域的不端和腐败行径,规范新技术在中国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做出一份贡献。

请在您的捐款中注明“扶助专项基金”。基金会将单独立账,专款专用。如有结余,将留作以后同类项目的专款。

中国科学与学术诚信基金会恳请大家对这个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为这一活动踊跃捐款。

捐款方式请见基金会网页的说明:

http://www.osaic.org/?n=OSAIC.%E6%8D%90%E6%AC%BE

如有享受减税需要,请注明姓名和电子邮件地址,以便我们邮寄退税收据。见基金会网页的说明:
http://www.osaic.org/?n=OSAIC.%E9%A6%96%E9%A1%B5

如有任何疑问,请与基金会联系 admin@osaic.org。

中国科学与学术诚信基金



“对方舟子,我也会不惜用最歹毒的方式报仇”

13 11 2009年

(以下为某人以CG为ID贴在网上的对《中国新闻周刊》调查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手术”的评论。其中蔡如鹏为《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我”指接受蔡如鹏采访的肖传国。)

这蔡如鹏倒是只在这点科学问题上菜了一下,但主要是德性

Posted by: CG
Date: November 11, 2009 09:25PM

他找到基金委原主任叶鑫生请求采访报道我,叶以为是好意,就同意给他我的手机,这孙子就发短信说:叶主任推荐采访您。。。。

我回国12年从不直接接受记者采访,除非医院安排。但叶主任多年对我支持有加,又以为是报道基金委的成就,自然毫无戒心,全力支持。除了让他下载了所有 CNN FAX等录像(就是秀才留香他们看德尔那些,他要什么给他什么(本来也没什么可隐瞒的).有份卫生部的鉴定他想复印,当时又下班啦,就把装订成册的报院士原始材料初稿给他了,让他带走复印完寄来,这狗日的却拿去交给方叉,这不就挑到神源医院那应用证明的日期。

我质问他,他发誓没有。可是他不知道这份证明材料在4月底最后上报审核时我发现日期不对,已改过来了。他答应叶主任所有文章要先交我审核的,后来却完全在撒谎造谣。

昨天给他发了唯一也是最后一条短信:“让我失望鄙视的年轻人不太多,你算一个吧。你的人生刚开始就没有半点灵魂和道德上的罪恶感?你们的文章伤害不了我,伤害我的是你的行为:我对你的信任和真诚换来的是你的欺骗。”

对方舟子,他无论如何多歹毒都不意外,他是我的敌人、仇人,彼此都会无毒不丈夫,我也会不惜用最歹毒的方式报仇。但对这从无交往的年轻人,你真诚以对换来的却是欺骗和恶毒,的确让人叹息不已。

应该是被收买,不是被洗脑

Posted by: CG
Date: November 12, 2009 12:48AM

我以为是报道基金委的成就,所以特别详尽地向他介绍了机理,现状,特别是在国外的现状,还把国外最近的AUA总结(trial 2 Year update)都给他看了。所以,他是非常清楚的。

尤其是2天后,郑州大学四附院引进肖氏反射弧,把郑州市内所有做过手术的病人都找回来啦,我提前通知这记者和他的总编,让他们来采访病人,他们推诿不来:-)后来这些病人面对所有记者和加拿大那教授拉尿、讲述:-)

其实就是方的一帮狗。但诉讼也有好处:你看,每人至少3000,这些病人每人还必须做医疗鉴定、检查,又得几千。这就可把哪些骗来的捐款花掉了,免得又让方舟子拿去买自己的哪些垃圾书:-)。这又不花我一分钱,他们无非是利用病人给我添点堵,可是能有啥作用?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在什么位置,还会达到什么高度我知道。垃圾们挡不住。

另外,你和大伙别理看好戏那垃圾。让它自搭梯子自己玩。



反科学文化人顶风力挺“肖氏反射弧”

13 11 2009年

今日北京大学反科学传播中心网站首页所见:

·美国电视媒体CNN来汉采访“肖氏反射弧”
·“肖氏反射弧”创始人打赢名誉权官司,方舟子判赔3万
·“肖氏反射弧”吸引多国专家取经



调查“肖氏反射弧”手术:谁来监管“灰医疗”

12 11 2009年

2009年11月11日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2009042期封面

谁来监管“灰医疗”

一方面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研究项目,另一方面是一家民营专科医院市场营销式的推广;一方面是医院宣称的85%的手术成功率,另一方面是多数患者对治疗无效的抱怨甚至诉讼;一方面是由多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得出的“国际先进”的鉴定结果,另一方面是技术难以普遍推广的局面,和同行含糊其辞的评判。作为一项新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肖氏反射弧”及其临床技术多年来行走在医学的灰色地带,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它所面临的尴尬,折射出在医学新技术快速商业化的今天,对我国探索性医疗技术的准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成为非常紧迫的课题

一根神经引发的官司

一家已经宣告解散的民营专科医院被告上法庭,导致一个“要拿诺贝尔奖”的手术遭到质疑

本刊记者/蔡如鹏

11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两位脊柱裂患儿的母亲对河南神源泌尿外科医院(以下简称神源医院)的诉讼请求。诉状说,三年前,她们的孩子在这家医院接受了治疗大小便失禁的手术,但病情至今没有好转。据她们了解,和她们的孩子同期住院的病友中,没有一例治愈的,而根据医院的宣传,这项治疗有“85%的手术成功率”。更让她们难以接受的是,手术给孩子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腿出现萎缩、变形。

迄今,已有大约1500名患者在神源医院接受了这种手术。

“不成功”病例属于剩下的15%?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河南见到了其中一位起诉神源医院的患儿母亲邹英丽(化名)和她9岁的儿子郭资隆(化名)。记者看见郭资隆左腿瘸得很明显,走路不稳。邹英丽说,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为先天性脊柱裂,曾做过一次手术,但大小便失禁的问题始终没解决,“去过很多家医院,都说没法治”。

脊柱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全球新生儿平均发病率1‰,在中国北方高达5‰。这种疾病是由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脊柱闭合不全引起的。目前具体的诱因仍不清楚,不过有专家认为可能与怀孕早期叶酸缺乏有关。

脊柱裂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大小便功能出现障碍,大便困难(便秘),小便失禁。有的患者一直到20多岁,还离不开纸尿布。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解释说,这种症状主要是由于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导致膀胱无法正常收缩而引起的。

“针对这类排尿功能障碍,医学界还没有满意的治疗手段。”纪小龙说,“目前常见的解决办法主要有造瘘、人工导尿等,但都无法实现自控排尿。”而两位母亲在诉状中说,神源医院向她们许诺说,手术可以“使患者实现自控排尿,彻底解决大小便失禁问题”。

家住河南焦作的邹英丽说,2006年她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郑州有家医院专门治这个病,心里一下觉得机遇来了,赶紧就来了”。

在神源医院,院长高晓群告诉她,这种手术叫“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专门用于治疗脊柱裂导致的大小便失禁,“他说术后几个月症状就会改善,一到两年孩子就能自主控制大小便,成功率在85%以上。我听了,很高兴。”邹英丽说,她记得高晓群还特别举了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海南患儿小善善手术成功的例子,“我想这么多电视台、报纸都报了,不会有假。”

小善善的手术的确是吸引很多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前来神源医院治病的原因。据《大河报》2006年8月14日报道:小善善的手术是河南首例“人工反射弧”手术,而神源医院也创下全国第一——这是国内首家跨学科的神经泌尿外科医院,是郑州大学科研、临床相结合的一个创举。

2006年11月17日,郭资隆在神源医院接受了和小善善一样的手术治疗。

手术后,郭资隆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邹英丽说,她多次打电话向医院询问,“刚开始他们说,神经长得很慢,让我再等等。后来就让我带孩子去复查。复查完,他们说不错不错,恢复得很好,神经已经长过去了,过几个月就好。可如今三年过去了,还是一点效果也没有。”

邹英丽说,她曾问过高晓群“为什么总是没效果”,高晓群回答“很多人都治好了,你儿子没效果,我也很遗憾”。起初,她也相信“是自己儿子的运气不好,属于不成功的那15%”,可当她联系的病友多了,才发现“没有一个好的”。

记者在河南还找到了其他8名患儿的家长。他们的孩子都是2006年在神源医院接受的手术,至今没一点效果。部分亲属还反映,孩子手术后腿出现了异常。家在河南周口的刘纯虹(化名)说,她弟弟的腿以前很正常,手术后左腿开始萎缩,如今明显比右腿细,“走路老远就看出一瘸一瘸的。原来跑路可快,现在不能跑,一跑就瘸得特别厉害,同学都笑他”。

一个“要获诺贝尔奖的”手术

成立于2006年8月的神源医院是所民营专科医院,医院的网站上介绍说,该院“主要进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技术的推广和临床应用”。

国庆节前,《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去神源医院进行了采访,但院内空无一人,张贴在门口的告示写道“医院已于2009年8月17日宣布解散,不再接诊病人”。

几经辗转,记者联系上了神源医院外联办主任吕少杰。他告诉记者,“医院正在进行调整,手术本身没有任何问题。10月底,整个医院将并入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继续开展手术。”

在吕少杰的联系下,记者见到了负责实施手术的医生何朝宏。据他介绍,他们开展的这种手术是一种全新的神经显微手术,其依据是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教授提出的“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以下简称人工反射弧)理论。

他解释说,手术是把患者一根正常的、支配下肢的体神经切断,与控制膀胱的内脏神经连接起来,形成新的“反射弧”,“这样,患者以后只要挠一挠大腿,通过刺激体神经,就能达到自控排尿的目的”。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举。”何朝宏说,“因为,此前还没有人想到把体神经与内脏神经融合在一起,解决这个难题。”据他说,还有专家预言,这项工作“五六年后,是要获诺贝尔奖的”。

体神经和内脏神经是人体内两种不同的神经,前者支配肌体的运动,后者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体神经受大脑的控制,而内脏神经则不然。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可以自由支配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却无法让肠胃等内脏停止活动的原因。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应用,(人工反射弧)都被证明是有效的。”何朝宏告诉记者,3年来,神源医院一共做了大约1500例人工反射弧手术 (其中2006年约100例,2007年约300例,2008年约800例,2009年约300例),“效果非常好,成功率85%”。

“85%成功率”如何得到

那么,这个成功率是怎么得到的呢?神源医院方面说有两个渠道,一是术后打电话做随访,二是患者复查时做尿动力测试。

随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医院专门负责随访的工作人员贾斌。他告诉记者,现在的成功率主要来自于对2008年之前400多例手术效果的随访,因为“手术一般要一年后才见效”。贾斌说,在这400名患者中,他们有效随访了280多位,“原则上,我们对每个患者都要随访两年,但有些联系不上,就只能算了”。

采访贾斌时,记者提出看一看随访的统计资料。他说“现在医院正在搬家,比较乱,不太好找”。记者又提出能否提供几位手术成功患者的联系方式,以便采访。他回答说可以,不过要回去找一找,等找到给记者发短信,但此后他再没跟记者联系。

记者还特别提到,希望能与海南患儿小善善取得联系。在记者接触的家长中不少都是因为看了有关他手术成功的报道,才来就诊的。而贾斌回答说:“他家电话前两年还通呢,现在不知为什么,我也打不通”。

一位来自洛阳、名叫董宏其(化名)的家长告诉记者,手术前,他曾要求医院提供成功病例的电话,“想打听打听,看究竟啥样”,可得到的答复是“患者电话是隐私,要保密,不能说”。董宏其说,他的孩子做这个手术,不算陪护期间的伙食费、交通费,光医疗费就花了3万多元,“大部分都是借的”。

“在2008年前接受手术的400名患者中,有220多名做过尿动力测试,”何朝宏说,“成功率也是85%。”尿动力测试主要是检测膀胱的收缩功能。相对于随访,何朝宏认为这更有说服力,“症状虽然是客观的,但总有些主观的东西在里面。我们就看尿动力图,(病人)膀胱本来是不能收缩的,手术后能收缩了,我们就认为是有效的。”

神源医院、郑州大学与武汉协和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不论是在神源医院大门上,还是在它的宣传资料中,都有另一个机构的名字——郑州大学神经泌尿外科研究中心。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机构,神源医院又与郑州大学有什么关系呢?

神源医院的网站上介绍说,医院“是经郑州大学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但记者调查后发现,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郑州大学科研处副处长臧卫东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他说,2006年在该校基础学院教授高晓群的推荐下,“学校为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聘请肖传国为兼职教授,并批准成立了神经泌尿外科研究中心,肖传国担任中心主任,高晓群任副主任。”

“不过,学校没有授权任何中心在下面经营医院。”他说,神源医院是中心几个负责人自己搞的,与郑州大学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而很多患儿家长到神源医院治病,正是冲着“郑州大学”的招牌来的。邹英丽说,在到郑州看病前,她专门请人查过,在得知高晓群确实是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之后,才带着孩子来的。

采访中,何朝宏、吕少杰、贾斌等人虽然不否认神源医院是家民营医院,但均表示医院与郑州大学关系密切,“医院与研究中心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医院的名誉院长就是中心主任肖传国,院长则是中心副主任高晓群。”

据记者调查,神源医院有二十几个医务人员,多数都是医院成立后招聘的,真正能做手术的只有肖传国、杜茂信、何朝宏等少数几个人。除肖传国是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之外,杜茂信、何朝宏也分别是武汉协和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全职医生。

邹英丽回忆说,“当时,看见(神源)医院条件比较简陋,也有些担心,但他们说,这只是个分点,正规医院在武汉。后来知道给孩子做手术的医生杜茂信,的确是武汉协和医院的大夫,就决定做了。”

需要手术时,医院通常把五六个患儿安排在同一天,“杜大夫从武汉过来,与何大夫一起做,肖教授非常忙,很少来郑州。”贾斌说。

之所以要聘请肖传国教授并成立研究中心,臧卫东坦言,主要考虑到肖传国是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算是大科学家,谁都愿意与他们合作”。

“973”计划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是中国政府对基础研究领域资助力度最大的一项研究计划,每个项目的支持经费都在千万元以上。

神源医院为何解散

在郑州,《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曾几次联系高晓群,希望能当面采访他,但均被拒绝。不过,高晓群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今年6月他就不当神源医院院长了,“肖传国不让我干了”。

高晓群说,他与肖传国的分歧主要是“经营思路不同,我主张产学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我做社会服务太多,不适合老肖他们的口味”。他离开后,医院又来了一位新院长,“他的思路就是搞营销,介绍一个患者给一笔提成,还招了一批营销人员。”

据吕少杰介绍,神源医院解散后,医院的主要人员将并入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成立一个新的科室。据一位知情者透露,“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目前正准备申请三甲医院,神源医院的人员过去后,可以在那收治更多的病人”。

在电话中,高晓群没有对手术的后遗症问题做答复。不过,邹英丽回忆说,高晓群曾给她提过手术会动腿上的一根神经,“我当时就问,那会不会有影响,他回答不会,还说,腿上的神经有很多,就像树枝上的分叉,少一根,照样很茂盛。”她后悔说,“早知这个结果,我就不该让孩子去做什么反射弧手术。”

据代理邹英丽和另一位母亲诉状的律师彭剑透露,在他们对已经取得联系的74名患儿进行的调查中,74%的患儿在经过神源医院的手术治疗后没有效果,而术后腿脚无力、肌肉萎缩,出现行走异常的患者则占39%。彭剑承认,他们的调查、统计是由4位律师和两位实习生参与进行的,没有医学专业人员的参与。目前,彭剑正在接受和整理另外10名患儿家长的诉讼材料,这些家长打算和邹英丽一样,将对神源医院提起诉讼。【方舟子按:调查人员近日对2006年8月末至2007年3月下旬在郑州神源医院做过“肖氏反射弧”手术的100多名患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但仅拨通并成功访问了74位患者或患者家长,其中100%没有治愈(指能控制大小便),86%没有任何明显效果,73%没有效果,39%术后致残(指本来行走正常术后行走异常)。参与电话访问的律师、实习生(大学生)均有电话访问记录备查,并愿接受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网友代表的质询。又,据研究,即使不做“肖氏手术”,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的患儿发生尿失禁后12%能恢复正常。】

“人工反射弧”,谁能说得清?

“这么好的手术,为什么就推广不开呢?”

“如果他认为好,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们要尊重事实。”

本刊记者/蔡如鹏

神源医院开展的手术,是建立在武汉协和医院教授肖传国提出的“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理论基础上的。这一理论又根据其创建者肖传国的名字,被称为“肖氏反射弧”。神源医院院长高晓群,以及手术主要的操作者杜茂信、何朝宏也都称自己是这一理论的“实施者和推广者”。

今年54岁的肖传国,1975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现武汉大学医学院),后考入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并于198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肖传国上世纪80年代末出国,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美国东弗吉尼亚医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工作。1997年回国,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至今。

在肖传国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获奖证书。这些奖项包括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年)和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2000年)。他说,这些奖都与他提出并证实“人工反射弧”理论有关。

“人工反射弧”理论的产生

肖传国说,他最初有人工反射弧理论的想法,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当时是第一年住院医生,医院里挤满了送来的伤员。其中,最可怜的就是截瘫患者,不仅不能动,而且大小便解不出来,非常遭罪。”

排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关键就是最后一个信号,膀胱排尿的信号。”肖传国说,“截瘫患者由于脊髓断了,上面的信号下不来,所以没法自己控制排尿。但他们下面的神经还是好的,比如仍有膝腱反射,一敲膝盖腿还是会翘。我想,能不能用这些神经去控制小便呢,把它们引到膀胱上去,然后从外面给一个刺激,不就有信号了?”

“简单地说,我的想法就是把一根体神经与控制膀胱的内脏神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人工建立的反射弧,达到患者自控排尿的目的。”

1978年,肖传国考上了研究生。他回忆说:“当初选择泌尿外科专业,就是想实现这个想法,解决截瘫病人的大小便问题。不过,那时科研条件很差,没办法做。直到后来出国,我的想法才慢慢付诸实施。”

在美国,肖传国利用那边的条件,“申请了基金,在老鼠、猫、狗身上做起了试验。经过动物实验,初步证实了我的想法。1990年,我在美国泌尿学会上,以大会论文的形式,首次报告了这项工作。”

1995年,肖传国开始做临床应用研究。他选择的第一站是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之所以没有首先在美国做,是因为“在美国申请基金非常慢,最快也要等一年半到两年。而且美国对做临床研究审批很严,光是做个口服药都要(准备)成卡车的文件,做人(的手术)就更难了,再加上我又是一个外国人,就不知道难到哪里去了。”

“当时,平顶山矿务局卫生局局长正好在美国访问,听说我在做这个工作,就非要邀请我去。后来我就去看了一下,那儿有个最大的优点,病人都是矿上的矿工,能够保证长期随访。”

据肖传国介绍,在平顶山做临床研究“不需要卫生部批准,医院的伦理委员会通过就可以”。

第一次鉴定:治疗截瘫

“在平顶山,手术做了两年,后来我们又随访了4年,直到2003年才发表第一篇文章。”肖传国翻出那篇论文,指着其中一段对记者说,“你看,当时一共做了15例截瘫患者。一年半之后,10人完全改善,排尿非常好;两人部分改善,可以排尿,但需要很强的刺激或者排得不干净;一人失去随访;两人没有效果,成功率80%。”

论文发表前的1999年3月,卫生部组织专家对肖传国的这项临床研究进行了鉴定。

记者找到了当时的鉴定意见,发现其中对病例数目的描述与论文中并不一致。鉴定意见中说,“(人工反射弧手术)1995年开始在国内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截瘫病人14例,术后随访2.5~3.5年,除一例失访、两例失败外,11例病人均恢复可控性排尿,各项尿流动力学参数基本恢复正常或显著改善。”

鉴定会前,鉴定专家之一、同济医学院教授裘法祖(这位被称为“中国外科学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肖传国的研究生导师,他已于2008年去世) 专门去平顶山,对手术效果做了实地考察。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叶鑫生也参加了此次考察,“当时,肖传国刚回国,想做人工反射弧的研究,给我们写了一份申请书,但在审核讨论的时候,大家还是心存疑虑,想要实地考察一下,这个任务就落到我身上。”叶鑫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除了他,参加考察的还有协和医院、同济医科大学的人,“都是陪裘老去的”。

“去了以后,他准备了4个病人。这些病人通过刺激腿上的皮肤,可以排尿。”叶鑫生说,“当然,有的病人刺激后,也需要用手压一压他的腹部,帮助一下,才能尿出来。裘老看了很满意。”

最后,鉴定会给出了“国际领先”的评价。据一位鉴定专家回忆,他当时觉得人工反射弧手术的确有创新之处,“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另外裘先生这么大年纪,又亲自去看过病人,他是我很敬重的人,从来不会搞假。”

听了叶鑫生的汇报,基金委也同意支持肖传国的人工反射弧研究。不久,他又从基金委申请到一笔更大的资助,两次经费总额接近300万。叶鑫生说:“后来,科技部也看中了他这个项目,又给予他973项目的支持。”

第二次鉴定:治疗脊柱裂

平顶山的临床研究通过鉴定后,肖传国一面在武汉协和医院截瘫患者中推广,一面开始尝试把这种手术应用于另一类病人——脊柱裂患儿。

“这两类患者排尿困难的病因,基本上是一样的。”肖传国说,“我们最初先做了20个小孩。术后,每三个月随访一次。其中17人在一年内获得了自主排尿功能,成功率85%。2004年,卫生部对这项临床研究也进行了鉴定。”

2004年8月,由鉴定专家同济医学院裘法祖、北京大学医学部韩济生等7位院士和一名教授组成的鉴定会,认定肖传国的成果对于解决先天性脊膜膨出患儿大小便失控“具有重要意义和突出的创新性”。

记者采访了参加那次鉴定会的几位专家。据鞠躬院士回忆,成果原先也是准备被评为“国际领先”的,但大家讨论时提了很多问题,不过考虑到这是个创新,国内外都还没人开展,又有临床效果,最后还是给了个“国际先进”。

关于手术的成功率,一位参与那次鉴定的专家说,“肖传国的有些病例,参与鉴定的专家们也看了,排尿的膀胱压力曲线,还是被认可的;但是,提供给鉴定组的,只是部分资料,不是所有的病例资料都给大家看,他是有选择性的。他也找了七八个病人,排尿给大家看。他说早期做了20个病例,但专家们没看到 20个人的资料。”

这位专家提出,任何科研成果,必须是大、中型医院、多中心来进行试验,比如20家、30家来做一二百病例。而且要看远期疗效,光看近期疗效是不行的。

他建议,让那些经过手术的患者,去其他一些有尿动力检验设备的、有尿动力学专家的医院检查,汇总这些病例,来给出一个客观的临床依据。

在那份鉴定证书中,记者注意到,鉴定意见中还提到“这种患儿脊髓连续性并没中断,要建立人工反射弧支配膀胱必须牺牲一支正常体神经运动支及其功能,具有很大风险”。

对于手术的这个隐患,肖传国的解释是“在最初的20例手术中,确实有四五个小孩出现了些问题,你是拆东墙补西墙嘛,主要是对下肢有一点点影响,感觉腿有些软。但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手术)只用1/3根神经,最多1/2,一年后它就能全部恢复。这已不是个问题了。”

——这一描述与记者见到的郭资隆等患者的状况不相吻合。

“而且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我们也是写清楚的。”肖传国补充说,“有一次在美国给一个家长介绍时,我说有这个问题。那个家长说,这个划得来啊!用小的损失换回了大小便的功能。”

手术为何难以普及?

记者发现,全国仅武汉协和医院、神源医院等少数几家医院正在开展或开展过人工反射弧手术,而中国有几百万截瘫、脊柱裂患者,既然这种手术有85%的成功率,为什么在各大医院没有推广普及呢?

对此,叶鑫生也很费解,“这么好的手术,为什么就推广不开呢?”

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泌尿外科专家。“我们也有这个疑问呀!”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泌尿外科学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对记者说:“肖传国的这个手术在道理上也能讲得通,但不是所有的病人(的神经)都能接得上的”,他以截瘫病人为例解释说,“截瘫也分不同的部位,但能接上膀胱神经的只能是下面(位置的截瘫),而且你得能找得到神经才能接”,郭应禄说,“所以,就算他说得对,能起作用也是有限制的。”郭表示,他并不了解这种手术治疗脊柱裂的情况,对肖传国接触也不多。

其他接受采访的泌尿外科专家也大多不愿多谈肖传国的神经反射弧手术,他们普遍表示,这一技术需要时间的检验。“如果效果好,肯定会得到普及,因为这方面患者的需求很强烈”。

也有医生对人工反射弧手术提出质疑。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说,神经愈合至今仍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很难长在一起。打个比方,每根神经就像电话线,里面有好多分支,只有每一根分支都对上了,它才能长好。

而现有的任何显微手术都做不到这点,只能靠两根神经自己去找,存在偶然因素。”

对于推广难,肖传国自己认为,主要是因为手术过于复杂,“这个手术需要打开脊髓腔,从一大把神经纤维中挑出一根做手术。泌尿外科医生没有任何人会做,除了我培养的博士,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进到骨头中去挑神经。而神经外科医生又不懂泌尿,不知道到底哪根神经是管膀胱的,也不知道病人术前膀胱的情况怎么样。”

“我们办过培训班,也邀请国内的医生参加,但来的都是泌尿外科医生,没有神经外科医生,不能形成一个团队,来了也做不了。

现在,我们就打算多培养些博士生,毕业后分到各地,多建立几个中心,统一做。”

对于手术难度大造成不易推广的说法,郭应禄认为,如果不是技术本身有问题、不是对技术保密得太厉害,那就应该通过多培养人来达到推广技术的目的。

据肖传国介绍,神源医院的建立就和他的一个博士生有关。

不过,他没有从神源医院拿过一分钱。“医院是股份制的,他们要我占股份,我没要。最后大概给了我30%的股份,我说如果有分红,你们也不要给我,把这个钱拿去滚动发展。我现在去那边开刀,火车票都是我自己出的。”

(实习生李娜、《科学新闻》记者邸利会对本文亦有贡献)

完善探索性医疗技术市场准入的法律规范

编者按:近年来,国内医疗服务市场不断推出各种花样翻新的“高新技术”项目,令求治心切的患者真假莫辨,无所适从。其中,一些技术在专业上并不成熟,程序上也未经严格审评,却进入了医疗市场。本刊所报道的“肖氏神经吻合术”,虽然经过了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也通过了有关的鉴定,但是,从病人的反馈、和同行的意见来看,它所引出的问题,成为我们考察探索性医疗技术市场准入和管理问题的新的样本。

文/李大平

随着生物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和医学新技术的商业化趋势大大加快,大量新技术和新成果涌入医疗市场,医疗机构为了商业利益或名誉利益,任意开展一些所谓的高新技术医疗服务,这一方面极大地侵犯了患者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导致诸多的社会伦理问题。因此,如果缺乏对医疗高新技术的严格规范和管理,势必造成卫生事业本身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双重损害。近年来,这样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公众视野。

制定相关法规已是迫切课题

从医疗技术发展的程度和应用的范围考虑,可以将医疗技术分为探索性医疗技术和应用性医疗技术。探索性医疗技术是指医院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也包括限制使用的技术(高难、高新技术,这类技术难度大、要求高,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应用性医疗技术指已在国内外使用的成熟技术, 在医院为常用的诊疗项目。

实际上,探索性医疗技术在医疗市场上往往被包装为“医疗新技术”,这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开展这些技术往往与评奖、评定职称、市场价值等挂钩, 客观上促使将探索性医疗技术与科研成果的等级对等看待,由此而形成的怪现象是:越是对其缺乏了解的探索性医疗技术,越是容易受到各方的追捧, 这样反而掩盖了探索性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的潜在问题。

目前,我国对探索性医疗技术的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法律规范方面,虽然卫生部在今年3月发布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但该办法规定 “医疗技术临床试验管理办法”将另行制定。因而,在卫生部已经发布的规章制度中,唯一涉及了医疗技术临床试验管理的是于2007年1月11日起施行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而该办法只对医疗技术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作了泛泛的规定。此外,在对临床医疗技术进行管理方面,我国还存在着相关组织机构力量薄弱,以及伦理审查委员会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在此形势下,建立我国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成为非常紧迫的课题。

制定准入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而制订的有一定强制性、规范性的医疗技术评估和准入的规章制度。它主要包括应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 决定其是否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和从探索性医疗技术转变为临床应用性技术。

当前医学新技术的商业化趋势加快,功利主义的伦理学大行其道, 而强调人的行为必须以道德原则为基础,并以意图与动机作为判断人类行为善恶为标准的道义论却声势微弱。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的立法首先要遵循保障患者权利的原则,在决定试验性的医疗技术以何种方式进入临床时,保证患者安全成为各方在做出医疗技术准入决定时需考虑的首要因素。为了保证患者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医疗技术临床试验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保密原则、尊重原则、自主原则、有益原则和公正原则。

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的立法也要着眼于控制医疗保健费用的过快上涨,保障全民卫生保健计划落实,现代意义上的医疗技术评估还包括了对成本效益的考虑。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创新,也出现了滥用医疗新技术的现象。有的医疗机构不顾自身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开展医疗新技术。有的医疗机构甚至将一些仍处于理论研究状态或尚不成熟的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病人身上, 不但得不到应有的疗效,还给病人造成了肉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

根据我国现有医疗收费定价管理办法, 新开展未定价的医疗技术由各医疗单位自行报价,物价部门审批后实行。这种报价是依据报价时的物价计算出来的, 往往比政府定价偏高。其中许多项目属于不成熟的技术, 某些项目表面上属高新技术,实质上却是在原有技术方法上稍加改进或重复他人的工作,并且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实行准入制度能从源头上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伦理观念造成重大的冲击,因而,对探索性医疗技术的审查,必须维护公认的伦理价值。科学的发展不能唯科学主义,有必要为其设立必要的伦理价值准则,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必须在人类道德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要避免给人类的道德、伦理带来重大挑战与危机。

探索性医疗技术评估的可能结局

完成了临床准入的医疗技术必须由申请人向伦理审查委员会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总结。卫生部行政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可以作出以下决定:(1)不能在临床上应用,即依然列入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管理,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试验结果尚且无法确认该医疗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或者对于社会适应性有较大争议时,该医疗技术继续列入临床试验管制;(2)开放为限制性临床应用技术,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结果经评估认为该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社会适应性已达到一定水平,可以开放在临床上应用,但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医院或医师才能开展;(3)开放为常规性医疗技术,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结果经评估认为该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和社会适应性已无疑虑,开放为常规医疗行为;(4)禁止开展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试验,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结果证实该医疗技术无医疗效能或其安全性有重大疑虑,或者社会适应性有巨大争议时,禁止该医疗技术继续开展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试验。(作者为广东医学院副教授、律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的法律规制”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