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保科普写作的四点看法

31 12 2008年

——2008年12月28日在SEE环保写作奖征稿交流会上的发言
(根据录音记录整理)

 

   
最开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跟我联系的时候,说有这么一项环保科普书稿的征集活动,问我能不能参与进来写。我说现在手上还有几本书稿没有完成,所以可能没有时间。他们说那能不能弄出一个环保科普的问答题库,作为写作素材,供有时间,有写作能力,但是未必有足够的科学知识的人作为参考。我想了一下,这个倒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能弄出来。要求是至少要200道题,我一个人肯定干不来,我们开过几次会,当时想能不能组织一些专家,就是生态方面或者环保方面的专家来写。我觉得找专家写不一定可行,第一他们未必有时间或愿意写,国内这些搞科研的一般不愿意花时间来做科普。第二,专家写的东西大家未必看得懂。所以我后来找了五个人(程鹗、太蔟、碧声、柯南,以及我本人),是从新语丝的作者中找的,他们一直在从事科普写作。其中三个在美国拿过理科方面的博士学位,还有两个长期做国外科技报道。他们在科学素质方面没有问题,也有科普写作的能力和兴趣。所以找了这么五个人,除了有科学的背景,搞过科研或者做科技报道的背景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英语都非常好。要编问答的话肯定要参考其他的文献资料来写,中文的参考文献资料基本上是不可靠的,如果中文的资料可靠就没有必要让我们来编了。所以要根据的是英文的资料来编写,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英文阅读的能力好。我们参考的是比较专业、权威的资料,像美国环保局、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还有一些论文、科学报告。

   
环保科普问答,刚才杨鹏先生(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说了国内出过不少了,包括环保局也编过。那么我们再搞这个问答库,有什么必要?跟其他国内已有的比起来有什么特色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特色。第一点,比较贴近生活。国内已有的环保问答,像刚才杨先生说的显得很枯燥,甚至跟政策、文件一样。我们编这个的时候要求贴近日常的生活,关注吃、穿、住、行这几个方面。我们首先编出问题,把问题拿出来,然后根据问题找答案,找资料来编解答。我们的问题搞过好几稿,一开始拿出来的问题编委们不太满意,觉得太正儿八经,不太贴近生活,改了几次,最后拿出来的才算是比较贴近日常生活的,从每一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碰到的,可能碰到的,跟环保有关的问题着手,介绍一些环保的科普的知识,这样显得比较亲切一点,大家有可能读进去,这是编的时候的第一个要求。

   
我刚才说主要是吃、穿、住、行这几个方面,在吃的方面选了一些跟食品安全有关的问题。食品安全严格来说不是环保的问题。后来编委会强烈要求加进去,因为当时刚好发生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大家对这个比较关注,包括编委们都很关注,开会的时候他们问了我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我把这些问题也放进去了,这只能说是广义的环保问题,严格来说不能算的。

   
第二个方面,注重科学性。要出的读物是科普读物,科普要科字当头,首先必须具有科学性。我们在编写的时候根据的是科学界主流的意见,包括刚才杨先生提到的转基因食品的问题,我们根据的是国际科学界主流的意见,主流意见就是认为转基因食品并不是那么可怕,并不是像极端的环保组织说的那么可怕,实际上在某一方面转基因食品还更环保。

   
我们写的时候尽量把其中的科学道理讲清楚。但是篇幅不能太长。编写的时候有一个字数的限制,每一个问答控制在500字左右。这也是考虑到这个问答要上网,网民的习惯看不了长篇的文章,大概五、六百字就是大多数网民的阅读极限了。在这五、六百字的篇幅里面争取把里面的科学道理讲清楚,不是强加给你一个结论,而是让大家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去接受这个结论。在回答的时候,我们还注重尽量用数据说话,引用论文、科学报告的数据,有一些数据加上了出处。

   
第三,我们编写的时候还强调全球的观念。在国内大家都比较关注环保问题,可能关心的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比如关心的是吃的东西究竟安全不安全,健康不健康,或者是周围的污染问题,属于涉及到切身利益。实际上环保的问题涉及到的是整个地球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里面还要强调全球的观念。你在日常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可能都涉及到能源、资源的耗费问题,涉及到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谓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我们在问答中有不少的问题都涉及到怎么计算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的事情所耗费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你的每一次消费,每一次的出行的二氧化碳的轨迹,这在国外环保界是比较时髦的概念,可以估算出来的。每一个人排出的二氧化碳到最后总的集中起来就会影响到全球的环境的变化,气侯的变暖。就是想让大家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而不只限于自己身边比较现实的问题。

   
最后一点,要有全面的观念。什么意思呢?大家关心的一些环保的问题,比如说我买的这个产品是不是环保的产品,可能比较关注的是使用当中会不会产生环保问题,或者是用完了以后废弃了,扔了以后会不会产生环保问题。我们编写这些材料的时候,在考虑某一件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的时候,不只局限于使用过程当中或者废弃以后环境的影响,而是这个产品一生的影响。从它的生产、制造、使用一直到抛弃掉,这整个过程中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在制造过程当中会耗费能源、资源,排放二氧化碳,都要考虑进去。如果全面地衡量,一些我们通常认为比较环保的产品就不一定那么环保了,跟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形成的观念有冲突。比如说我们穿的衣服,一般人认为棉布是天然的,就认为棉布制作的衣服比较环保,化纤的比较不环保。但是如果你考虑到棉布生产要种植棉花,种植棉花要喷洒大量的农药,要用大量的水灌溉,在棉布生产过程当中又要染色,棉布衣服相对来说比较难洗,所以洗涤过程当中要耗费更多的能源,更多的电,更多的洗衣液。你如果把整个过程都考虑进去,棉布做的衣服不一定就比化纤的环保。

   
我再举一个例子。一般人认为一次性的东西比较不环保,可以反复使用的东西是比较环保的。但是如果你考虑到反复使用的东西,在反复过程当中还要去清洗,还要花费能源、洗涤剂去洗,而且使用的材料一般比较坚固耐用、成本比较高,这些都考虑进去未必比一次性东西更环保。我看过英国一个报告,婴儿使用的尿片,是一次性尿片环保还是尿布更环保?他们做过评估,从尿片的生产到使用到最后抛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做了全面评估,发现一次性尿片和重复使用的尿布两者差不多。

   
最后我想讲一点关于国内的环保宣传方面的问题,刚才杨老师开玩笑说我是反环保主义者,跟国内的环保NGO曾经发生过一些争论,因此有人认为我是反环保的。其实当时争论的,不是要不要环保,而是怎么从事环保,怎么做环保宣传的问题。国内现在环保的宣传,一些环保的民间活动,未必是建立在可靠的科学基础之上的,有的观念是不科学的甚至反科学的,我跟他们争论的主要是在这一点。我认为,你做环保的宣传就应该根据科学来做,应该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而不应该靠非理性,非科学的方法,把大家的环保意识调动起来了,这可能是一个好事,但是等你把大家环保意识调动起来以后,大家发现你宣传的那些东西其实不是科学的东西,其实是没有可靠的依据的,这时候大家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那样从长远来看,反而对整个环保运动有不良的后果。我们希望大家形成的环保意识是科学的、理性的环保意识,我们做的问答题库,包括以后要出的书,希望都能够有助于在中国公众当中培养科学的理性的环保意识。

 



常用中成药的真相——乌鸡白凤丸

30 12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乌鸡(去毛、爪、肠)、人参、黄芪、山药、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丹参、鹿角霜、鹿角胶、鳖甲(制)、地黄、天冬、香附(醋炙)、银柴胡、芡实(炒)、桑螵蛸、牡蛎(煅)、甘草。

【声称的功效】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虚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真相】

   
乌鸡白凤丸大概算得上是最著名的妇科中成药,是根据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中的白凤丹、乌鸡丸加减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乌鸡(乌骨鸡)的肉、骨。乌鸡的皮、肉、骨均为黑色,羽毛多为白色,所以叫“乌鸡白凤”。乌鸡肉、骨颜色显得很特别,是鸡的罕见品种,也就被当成了珍贵药物。至于它的功效,则是根据阴阳五行推测出来的。鸡在五更时鸣叫,这时太阳在东方,是八卦中的巽位,在五行中属木,所以古人认为鸡属木,但乌鸡是黑色的,黑色在五行中属水,所以古人认为乌鸡得了水、木之精气,其性属阴,可以用来补血益阴(《本草纲目》、《本草经疏》),当然也就成了妇科良药。

   
其实乌鸡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一般的鸡并无差别,99%以上都是水、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它和其他鸡的区别在于其骨膜、真皮、皮下组织、腱膜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黑色素。乌鸡黑色素属于真黑色素,它和人的皮肤、头发中的黑色素是一样的,属于二羟基吲哚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并非什么稀奇的东西。每粒大蜜丸乌鸡白凤丸重9克,乌鸡肉、骨占了其中的八分之一,大约是1克。乌鸡肉、骨中黑色素的含量大约是0.2%[1],即每丸乌鸡白凤丸中黑色素的含量只有大约2毫克。即便黑色素真的有什么神奇功效,这一点黑色素吃下去也起不到作用,与人体自己合成的黑色素的量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么少的黑色素甚至还不够用来喂养果蝇:国内有人用实验证明乌鸡黑色素对延缓果蝇衰老的作用时,加的黑色素悬浊液浓度是8毫克/毫升[2]。人的黑头发中黑色素的含量大约是200纳克/毫克[3],即每丸乌鸡白凤丸中黑色素的含量与10克头发相当。那么吃一丸乌鸡白凤丸摄入的乌鸡成分,也就相当于吃下1克普通鸡肉、骨再加10克头发而已。

   
乌鸡白凤丸中的当归含有雌激素活性成分,并能够显著地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参见“当归养血丸”。

   
临床报道,乌鸡白凤丸可引起药疹[4]。

【文献】

[1]胡泗才等,中药材,1995,18(12):626
[2]徐幸莲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22(2):105
[3]Zoccola M et al, Pigment Cell Research. 2004, 17(5):579
[4]王会英,中国中药杂志,1997,22(8):505



常用中成药的真相——当归养血丸

28 12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当归、炙黄芪、白芍(炒)、地黄、阿胶、白术(炒)、茯苓、杜仲(炒)、牡丹皮、香附(制)。

【声称的功效】

  益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

【真相】

   
中医典籍中有几种“当归养血丸”配方,市场上还有“当归养血糖浆”、“当归养血膏”等类似的中成药,它们的组成各不相同,但都以当归为主要成分。因当归味甘,“药膳”也喜欢用它。

   
中药材的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当归被中医认为是“女科之圣药”,用以治疗妇科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中药最早的典籍《神农本草经》已记载当归用以治疗“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据《本草纲目》说,“当归”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它是中医妇科用以养血调经的主要药物,而养血调经是为了生儿育女,有思夫之意,因此取名“当归”(“归”字的本义是女子出嫁)。

   
当归也被中医认为是“血中之圣药”,任何与血有关的病证,不管是补血、行血,还是破血、止血,都能治,甚至夸张地说它“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症癖”(《日华子本草》),简直是个万能药。为什么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病证当归都能治呢?据说是因为当归的味和气很不同,其味甘而重,所以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所以又能行血,这叫“补中有动,行中有补”(《本草正》)。为了说明当归什么血病都能治,又发明了一个当归的不同部位有完全不同的功效的解释,但是如何分配这些功效所在的位置,又有相反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归头(根头)止血,归身(主根)养血,归梢(支根)破血,全当归则能活血(《本草纲目》),另一种说法则说归头破血,归身止血(《雷公炮炙论》),第三种说法是归尾破血,归身和血(《医学启蒙》),第四种说法是归头破血,归身行血,归尾止血(《珍珠囊》),第五种说法是归头破血,归身养血,归尾行血,全用则根据配伍既能补血又能破血(《汤液本草》)。各家说法各不相同,几乎穷尽了各种排列组合,这也许会让信奉典籍的人觉得无所适从,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正体现了中医的玄妙和博大精深,却从未想到要用对比实验去验证这些说法,甚至也没有想到去分析一下当归根的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究竟有多大的区别。

   
《神农本草经》把当归列为无毒的上品药,历代各种医书也均记载当归无毒。动物实验表明,当归提取物含有雌激素活性成分[1]。体外实验表明,当归能够显著地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增殖速度高达对照组的17倍[2][3],乳腺癌患者应避免用当归“进补”。临床报道,当归能使男子的乳房肥大[4],哺乳期妇女服用当归后使母子均出现高血压[5]。当归能与抗凝血剂发生反应,增加出血的风险[6]。

【文献】

[1]Circosta C et al, Phytother Res. 2006, 20(8):665-669
[2]Amato P et al, Menopause. 2002,9:145-150
[3]Lau CB et al, Menopause. 2005, 12(6):734-740
[4]Goh SY et al, Singapore Med J. 2001, 42(3):115-116
[5]Nambiar S et al, West J Med. 1999;171:152
[6]Page RL II et al, Pharmacotherapy. 1999, 19:870-876

 



复方甘草片是西药还是中药?

28 12 2008年

  复方甘草片被《中国药典》列入第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等),在《国家基本药物》中被列入《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品种目录》。我将其做为中成药介绍,是出于以下理由:

  一、复方甘草片的主要成分甘草浸膏被《中国药典》列入第一部(收载药材与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药制剂等);
  二、许多中药专著(例如《中华本草》、《中药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临床各科中成药精选手册》、《中成药安全应用手册》、《家庭常用中成药500种》)和论文都将复方甘草药列为中成药;

  三、许多医药网站、药店、患者都把复方甘草片当成中成药;
  四、甘草是中药最常用的药材之一,《常用中成药的真相——复方甘草片》一文主要是介绍甘草;
  五、平常说的西药指的是纯化或人工合成的化学药,有明确的化学单体,不包括草药制剂。



关于邓红文教授被指控学术不端和非法行为一事

26 12 2008年

   
根据我看到的一些证据材料,大致是这样的:
   
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邓红文实验室4名来自中国的博士后由于对邓红文的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不满等原因,要求转到其他实验室,受到邓红文的阻挠。这些博士后于是向校方申诉,报告邓红文实验室的学术不端行为和非法行为。

   
指控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实验样本取样不规范;采用错误的数据分析方法;在邓红文的授意下,伪造实验数据和结果。
   
指控的非法行为包括:未经批准非法采集人体血液样本;邓红文要求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保证在回国后以现金的方式退给邓红文一部分薪水,有两个人回国后已分别给他4500美元;在实验室设立小金库;邓红文在中国兼任至少8个教授职位,已在西安交通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建立实验室,并计划再在中国建立6个实验室;邓红文及其妻子(其实验室全职雇员)在密苏里大学的上班时间一天最多4个半小时,而且经常不去上班,而忙于应付中国的事务;从中国招访问学者时使用虚假的资助证明,其实验室的访问学者大部分靠虚假证明获得到美国的签证;让其学生把印有密苏里大学抬头的空白信笺带到中国,供他人使用。

   
密苏里大学校方已成立两个委员会调查这些指控。指控者认为调查难度很大,因为系主任与院长都曾在邓红文的30多篇文章上署名。
   
另外,邓红文的指控者和支持者都承认,邓红文曾被女生投诉性骚扰,校方为此做过调查。邓的支持者说调查结果认为指控不成立,是别的教授怂恿该女生诬告,而指控者说无调查结果,但此后邓在跟女生谈话的时候必须开着门。



北京电视台视频:方舟子质疑德润生大米

26 12 2008年

北京电视台视频:方舟子质疑德润生大米 双方对簿公堂

http://tv.sohu.com/20081225/n261423457.shtml



屏气潜水80分钟

25 12 2008年

   
不久前德国潜水员席耶塔斯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水下屏气17分钟19秒。这个惊人的纪录是靠“作弊”取得的:潜水前吸了30分钟的纯氧。如果不事先吸氧,他的记录是10分12秒。这仍然很惊人,一般人在水下屏气很难超过5分钟。

   
但是这个世界纪录和海豹、鲸、海豚这些海洋哺乳动物相比,又不值一提了。在这方面,海豹的表现尤其出色,例如,生活在南极洲的威德尔海豹能一口气潜水大约80分钟。它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海洋哺乳动物无法像鱼那样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同样靠肺呼吸空气,在潜水时也必须憋气。你也许马上会想到,是不是因为海豹的肺比较大,能够憋住更多的空气?那位德国潜水员能创造世界纪录,据说就是因为他的肺要比同样体格的人大了约20%。但是海豹的肺与身体的比例并不比其他哺乳动物大。海豹不是靠肺活量大取胜的,那么靠什么呢?

   
肺部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随着血液循环输送给全身的细胞利用。血液中血红蛋白越多,能够结合的氧气也就越多,就越能忍受缺氧的环境。海豹血液中是不是有更多的血红蛋白呢?是的。海豹的血容量相对来说比较大,有更多的红细胞,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血红蛋白。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开始潜水时,海豹的脾脏会往血液中注入更多的红细胞。人的脾脏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和产生淋巴细胞,对人的生存其实不是很重要,有的人因伤因病切除脾脏后还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但是某些哺乳动物(包括海豹、马、狗)的脾脏还有储存红细胞的功能。海豹有一个大得出奇的脾脏,里面储存了占全身三分之二的红细胞。在海豹潜水的瞬间,肾上腺素会刺激脾脏收缩,释放储存的红细胞到血液中,让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增加了60%。血液中红细胞过多也有副作用,会造成淤血,所以海豹潜水完毕浮到水面后,血液中肾上腺素的量减少,脾脏舒张,又把多余的红细胞收回去了。

   
大量的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能让海豹在水下待上大约15分钟。剩下的65分钟怎么办呢?在海豹的肌肉中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它们的构造和血红蛋白类似,能和血液中的氧结合,把氧储存起来。一旦血液中的氧浓度很低时,肌红蛋白中的氧就被释放出去供肌肉细胞使用。肌红蛋白储存的氧,能让海豹在水下多待大约10分钟。

   
但是还有55分钟需要对付。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海豹的肌肉没有氧气可以利用,它所需的能量从哪里来呢?所有的动物都能在无氧的条件下产生能量,这个过程被称为“无氧呼吸”。我们人类也有这个能力,比如在激烈运动时,肌肉的氧气供应不足,也要靠无氧呼吸来提供能量。但是无氧呼吸产生能量的效率比有氧呼吸低,而且会产生一种有害的副产物——乳酸(这就是为什么激烈运动后肌肉会酸痛)。乳酸会降低血液的酸碱度,让它变酸性。体内大多数的酶对酸碱度的改变非常敏感,到一定程度就失去活性,会是致命的。

   
海豹为何能忍耐如此长时间的100%无氧呼吸却又不得酸血症呢?它们是通过巧妙地改变血液在身体的分布来达到的。在海豹潜水时,血液主要流向大脑、心脏、脾脏、眼睛、肾上腺、胎盘(如果怀孕的话)这些此时至关重要的器官,而流向肌肉的血液大为减少,这样,肌肉产生的乳酸就留在肌肉内,而不会随着血液流到全身危害其他器官。海豹浮出水面后,再逐渐增加流向肌肉的血液,乳酸将被氧气转化成有益无害的丙酮酸。

   
海豹潜水可不是在游泳池里玩憋气游戏,而是要潜到海底觅食,潜水深度有时能达到700米。潜水员穿上潜水服能潜到600米。当潜水员下潜水底时,身体所受的压力随之增加,呼吸到体内溶解于体液中的空气的量也随之增加了。其中的氮气是没法被人体利用的。当潜水员返回水面时,气压一下子下降,就像打开一瓶汽水、被压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往外冒泡一样,体液中的氮气也会冒泡,干扰血液循环,对身体造成损伤,得了减压症。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潜水员需要进入高压舱增压迫使氮气回到血液中,然后再经历长时间的减压,让氮气缓慢地离开身体。

   
海豹为何不会得减压症呢?仔细观察一下海豹在潜水之前的准备动作。你也许以为它会像我们潜水前一样深吸一口气。恰恰相反,它是大呼一口气,把肺内的气体排掉,就能减少潜水时溶解到体液中的氮气的量。此外,海豹在潜水时肺会由于加在胸部的压力而塌扁,肺里剩余的空气被挤到支气管和气管,从那里是进不了血液的。海豹就这样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问题,避免了减压症。潜水前少吸一口气会少摄入一些氧气,不过,一次深吸气的氧气不过能供身体使用2分钟,这对潜水80分钟来说微不足道,完全值得为了避免减压症而牺牲掉。

2008.12.7.

(《中国青年报》2008.12.24)

(XYS20081224)

 



科学史上著名公案——孟德尔的发现为何被忽略?

24 12 2008年

(按:主要内容根据方舟子著《寻找生命的逻辑》一书的有关章节改写)

  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创建进化论,已为生物科学的大厦立下了一个支柱。但是这座大厦仍然摇摇欲坠。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但是他找不到一个合理的遗传机理来解释自然选择,无法说明变异是如何产生,而优势变异又如何能够保存下去。事实上,对于遗传的机理,当时的科学界一无所知。达尔文为此苦恼终身。他在1872年如此写道:“遗传的定律绝大部分依旧未知。没有人能够说明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中的相同特性,或在不同物种中的相同特性,为什么有时候能够遗传,而有时候不能;为什么孩子能回复其祖父母甚至更遥远的祖先的某项特征。”

  达尔文不知道的是,这些问题早在7年前就已经被奥地利修道院一个业余的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解决了,生物科学大厦的另一个支柱早就立好了。但是孟德尔在1865发表的成果被科学界忽略了,直到1900年孟德尔遗传定律才被“重新发现”。为什么在生物学界迫切需要遗传定律之时,孟德尔如此重要又如此出色的研究却没有引起注意?是什么原因让孟德尔成为科学史上最孤独的天才,超前了整个时代35年?

  其中一个因素是孟德尔对发表论文不热心。根据他写给当时最著名的植物学家耐格里的信,我们知道他在豌豆试验之后,又从事了紫罗兰、玉米、紫茉莉的杂交试验,完全证实了豌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但是他却没有发表这些成果。在杂交试验方面,除了豌豆试验的结果,他只在1870年发表了有关山柳菊杂交的论文,而那却是和豌豆试验结果不符的。即使是最重要的豌豆试验结果,他也只是于1865年在当地(布隆)自然科学学会的会议上做了报告,参加会议的人根本就没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没人提问或加以评论。第二年,他的报告整理成论文按惯例登在了学会的学报上。该学报虽然被送往欧洲一百多个大学和图书馆,但是有谁会去注意从这么个偏僻地方寄来的会刊呢?在当时,大家只习惯于在伦敦出版的《林奈学会会刊》上寻找重大的生物学发现。

  孟德尔并非完全不重视向学术界介绍自己的工作。他在收到论文的单行本后,分寄给世界各地著名的植物学家,试图引起科学界的注意。但是有谁会去理睬一个偏僻地方的修道士寄来的论文呢?自然是毫无回音。孟德尔希望通过与权威私下交流的方式引起他们对他的成果的重视,给耐格里写了许多封信,向他报告自己的试验成果,并愿意向他提供豌豆种子供检验。可惜他与耐格里的交往完全是一场灾难。这位当时首屈一指的专家完全不能理解孟德尔工作的意义,在1867年2月25日的一封回信中,傲慢地教训孟德尔说,他的实验“还远远没有完成,其实只是个开端”,建议孟德尔改用山柳菊(耐格里喜用的研究材料)重复这些试验。这是一个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建议。山柳菊完全不适于做杂交试验。它存在无数的难以观察的变异,花非常小,不容易操作,而且当时无人知道的是,它有时候行有性繁殖,有时候行无性繁殖,这样是根本不可能在其后代中发现数量关系的。孟德尔却认真对待这位权威的建议,花了几年时间用于研究山柳菊,一无所获。这时候想必连他自己也怀疑他发现的遗传规律并不是普适的,这无疑使他很沮丧。恰好在这个时候他被选为修道院的院长,便逐渐把精力转移到修道院的行政事务上,放弃了科学研究。

  耐格里不仅给了孟德尔最糟糕的建议,而且也完全忽视了孟德尔豌豆试验的结果。他在1884年出版了一部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大部头学术著作,总结了他所知道的有关植物杂交的所有实验,唯独没有一个字提到孟德尔。耐格里对孟德尔的工作如此轻视,恐怕并非偶然。他相信的是融合遗传(认为后代是父母性状融合的结果),而孟德尔的结论却证明了颗粒性遗传的正确(父母的基因不是融合,而是分离的),这将使他的观念被彻底推翻,或许正是这种心态,使他想当然地做出了孟德尔肯定错了的结论,而不愿多加考虑。

  在1900年以前,孟德尔的豌豆试验曾被引用了11次。最早的是霍夫曼,他在1869年的一篇论文中简单地提及孟德尔的试验,并将孟德尔的论文列为引文。这个引文引起了德国著名植物学家福克的注意,他在1881年出版的《植物杂种》这一名著中简短地评价了孟德尔的工作,其语气颇为不屑:“孟德尔所做的许多杂交的结果,与奈特的十分类似,但孟德尔却自以为发现了各种杂种类型之间稳定的数量关系。”福克虽然如此贬低孟德尔的贡献,但提及孟德尔,却无意中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他的这本书后来成为从事植物杂交的工作者人人必备的参考书,孟德尔的工作才因此得以被记载下来,并最终在1900年被三位查阅这本书的生物学家同时发现。

  显然,在1900年以前,孟德尔的工作被遗忘,不是因为权威们不知道它,而是因为他们不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孟德尔不幸处于巨人的阴影之下。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在生物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研究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从事遗传研究的人,甚至包括孟德尔,都觉得自己也是在解决生物进化的问题——他在1866年的论文中提到,他从事豌豆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有机体的进化史的重要性决不能低估”。在当时的研究者看来,对进化论而言,物种间的杂交要比物种内的杂交意义重大得多,因为这能说明新物种是怎么产生的。孟德尔本人也用菜豆和山柳菊从事过种间杂交,他的这些工作在1900年常被植物学家们提到(甚至包括耐格里!),而他的豌豆试验,看上去不过是个琐屑的小工作,不值一提。

  孟德尔被时代所忽略的,恰恰是他的天才之处。以前研究生物遗传的学者,当他们比较子代和亲代的异同的时候,是把亲代做为一个整体,又把子代做为另一个整体进行比较的。他们相信的是,亲代存在一种“本质”,子代存在另一种“本质”,遗传就是这种本质的传递和变化。子代内部的变异被看做是可以也应该忽略不计的偏差,只有其平均的性质才有研究的价值。但是孟德尔在做豌豆试验时,却不抱这种本质论的思想,采用的是群体思维。在他看来,子代群体是由一个个不尽相同的个体变异组成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有价值,值得研究的,个体变异并不是偏差,而恰恰是遗传的表现。因此,别的植物学家在研究豌豆杂交试验时,只停留于对现象的概括描述:第一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第二子代两种性状又都出现了,等等,而孟德尔却知道要挨个挨个去数豌豆种子,每一粒种子都是宝贵的,不可抛弃,从而能对它们做定量研究。

  孟德尔的天才之处,恰恰也是达尔文的天才之处。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先驱们,在研究进化问题时,抱着的也是本质论的观点,每个物种都存在着一种代表它的本质,进化就是从一种本质到另一种本质的变化,而物种内的个体变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达尔文恰恰重视的是物种内的个体变异,这些变异提供了自然选择的材料,生物才得以进化。很难说哪一个变异更重要,现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变异,以后很可能成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优势变异而传播开去。这种强调群体内部个体的重要性的群体思维,可以说是达尔文的首创。但是即使是达尔文本人,在研究遗传问题时,也没能突破传统思维。达尔文相信某些育种学家的错误说法,单个的花粉不能使植物授精,而必须有几个花粉才行。这使他误以为在遗传时雄性配子和雌性配子不存在一配一的关系,而无法进行定量的研究,尽管他自己在做金鱼草杂交实验时,也得到了子代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为3:1这个“孟德尔比例”,却完全忽略了其中所隐含的定律。

  《物种起源》德语版在1860年出版后不久,孟德尔就已仔细地阅读,并在书上做了批注。据说,孟德尔的论文在1868年发表后,他寄了一份给达尔文,但是达尔文从来没有阅读它——人们在达尔文藏书中发现它的时候,论文的连页没有割开(当时人们阅读一本新书时,必须自己把纸页割开)。在现存的达尔文藏书中,并无孟德尔的论文,这个说法是否可靠不得而知,孟德尔在给学术权威寄论文时,似乎不应漏掉达尔文。这两位生物学的创建者,如果在科学思想上曾经有过交流的话,也肯定是单向的。但无论如何,他们是殊途同归了。

(《经济观察报》2008.12.22)

 



两则关于“天价大米”案一审判决的报道

24 12 2008年

谴责“天价米”方舟子未侵权

2008年12月23日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朱燕)有“科技打假第一人”之称的方舟子提出“大米96元/kg”是骗人的。为此,大米销售方将方舟子告上法庭,称其损毁名誉,索赔20万元。昨日,西城法院判决,方舟子的言论存在疏失,但不构成侵权。

  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诉称,“德润生米”来源于我国科学家的重大发现:CEB(单叶子植物百合细胞内生菌)。CEB发现人成立了武汉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培育出德润生米,由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销售。但方舟子对“德润生米”进行诽谤,指责该米存在“CEB营养素”为荒唐、骗人。

  方舟子认为,自己如此说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他称,“CEB”不是公认的科学技术名词,这种米也不具有营养价值。其代理人称有四十多个证据可证明“德润生米”是虚假宣传。

  法院审理认为,方舟子的言论存在疏失且言辞激烈,但未超出观点争鸣范畴,不足以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犯。但应注意用语,不宜使用“骗人”、“荒唐”等。

 

质疑“天价大米”方舟子没有侵权
法院:言辞激烈但属观点争鸣 提醒今后言论不要“过火”

2008年12月23日法制晚报

   
本报讯(记者李奎)质疑“天价大米”,方舟子尚不足以构成侵权。
   
昨日下午,西城法院对“天价大米”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方舟子虽然言辞激烈,但尚未超出观点争鸣的范畴。同时法院提醒方舟子在发表类似言论时不要“过火”。

   
2007年,由德润生公司出品的“营养米”亮相北京,并以4公斤199元的价格出现在一些超市。德润生公司在其网站上介绍:“每天食用二两营养米,相当于一次口服4000粒维生素E丸。”

   
对此,不少人提出了质疑,特别是被誉为学术打假人士的方舟子。
   
方舟子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称,在科学文献中根本找不到德润生公司的说法,所谓的“营养米”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营养价值。
   
2008年4月,德润生公司将方舟子起诉,要求其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20万元。
   
法院认为,方舟子的言论有些存在一定的疏失,并且言辞激烈,但尚未超出观点争鸣的范畴,不足以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犯。
   
另一方面,方舟子在面对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应当审慎有节。特别对于在科技领域尚存有争议的问题,更应当注意自己的用语。

 



评“德润生天价大米”诉方舟子案一审判决书

23 12 2008年

【方舟子按:判决书称:“而细胞内生菌与植物内生菌并非同一概念,亦非同一科学发现。被告否认张、聂科学发现的首创性,并无充分的理论与事实依据。”这个认定是错误的。我们提交的论文证据表明(被告证据第18。细胞质就是在细胞内),在张、聂之前国外已发现共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细菌,也就是张、聂之所谓“细胞内生菌”。法官并不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来认定原告发现的“首创性”。我认为我对“德润生”的批评不存在任何疏失或过激,说骗人的东西“骗人”、“荒唐”不能算过激。不过法院认为即使存在疏失或过激也不构成侵权,这个观点很可取。

彭剑有关一审判决书的若干说明:

  (一)不知什么原因,判决书中没有引用我方答辩状中的如下综述:

  “综上所述,原告利用其关系人自造的“CEB”名词,在其自吹的“CEB技术”没有取得学术界认可的前提下,且在其自创的“种子细胞吸收CEB营养素”理论没有任一篇学术论文予以支持的情况下,无视我国有关植物品种权管理、农药管理、保健食品管理、价格管理、反不正当竞争、工商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普通水稻种子里添拌不明物质,假冒科学评价,打着健康生活、高科技和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的幌子,利用与其合作的个别国家机关的无知使个别国家机关成为其虚假宣传的道具,并勾结非法在中国开展认证活动的美国公司,堆砌时髦的技术词汇,抛出耸人听闻的商业口号,凭借虚假宣传,将普通大米包装、销售成“天价大米”;而在其欺诈行径被揭发后,它不仅偷换概念、移花接木、混淆事实,且竟然滥用诉权、将揭发者之一——本案被告方是民先生诉至民事法庭。原告如此行为,是对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藐视!是对中国公众智力的侮辱!对中国法治的亵渎!”

  (二)2008年11月28日本案第二次开庭时,原告代理人拿出范纯武、聂小梅在“《中华医学杂志》2008年8月总第94期”和在“《中华临床医药学杂志》2008年8月第5卷第66期”发表的两“论文”充作新证据;上述两“刊物”均由“中华临床医学会”主办。

  之后,被告代理律师指出:中国大陆并没有“中华临床医学会”;真正的《中华医学杂志》在2008年8月有四期,并不存在“《中华医学杂志》2008年8月总第94期”;刊登范、聂“论文”的“《中华医学杂志》(刊号CN-4387/R)”和“《中华临床医药学杂志》均是非法出版物。

  面对被告代理律师的欺诈指控及充分的反驳证据,原告代理人在12月5日庭审时向法庭申请撤回其“《中华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药学杂志》”论文证据。被告代理律师以已针对该原告证据提交反驳证据为由要求法庭不得同意原告“撤回证据”。

  对该事实,判决书并没有提及。

  (三)被告方曾就涉案争议观点申请司法鉴定,为核实互联网信息、论文电子版等电子证据而申请电子证据勘验,但判决书中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