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爱美善

29 12 2007年

新生儿的视力还没有发育好,他们是近视,只能看清楚大约30厘米远的物体——这是哺乳时婴儿的眼睛与母亲的脸的距离。他们也是色盲,不能很好地分辨颜色,对黑白对比强烈的图像更敏感。但是他们却对美丑很有眼力,能够分辨美丽或丑陋的脸庞,并对美丽的脸庞更感兴趣。

在一项研究中,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系列女人头像的照片,让成年人根据这些头像的美丑程度打1~5分,然后把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照片一对一对地编成一组,每组照片除了美丑程度不同,其他方面(例如亮度、对比度)都相似。再把它们拿给出生1~7天的新生儿看。一个研究者拿着两张照片放在距离新生儿眼睛大约30厘米的地方,另一个研究者在旁边观察。结果发现,几乎所有新生儿都花更多的时间去看美女头像照片。

从科学的角度看,美丽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意味着“普通”:如果把几百个人的脸混合在一起,将会出现一张非常美丽的脸。所以一张美丽的脸其实是一张最典型的脸,而新生儿对美脸感兴趣,实际上就是在辨认典型的人脸,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让他们一出生就能认识同类。不过,让父母感到欣慰的是,婴儿还是觉得抚养他们的父母的脸最有吸引力,不管是美是丑。而且随着婴儿长大,他们会逐渐意识到人不可全靠貌相。

不过,我们天生对美貌的喜爱很难克服。例如,我们会下意识地觉得那些长得漂亮的人更可靠,老师会不知不觉地更关照漂亮学生,医生会对漂亮病人更重视、更有耐心。这很不公平,不过进化才不管公不公平。这种相貌导致的不平等甚至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护士会更照顾那些长得漂亮的新生儿,更喜欢抚摸他们、和他们说话。

婴儿不仅天生喜欢美人,而且似乎还天生喜欢好人。最近的一项研究得出了这个出乎意料的结论。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让出生6~10个月的婴儿看木偶表演:一个木偶(贴一对大眼睛表示是人)在爬斜坡,爬了两次都没爬上,第三次时,来了一个“好人”木偶,把它推上了坡;或者来了个“坏人”木偶,把它推下了坡。表演结束后,把木偶放到婴儿跟前让他们挑选,几乎所有的婴儿都选了“好人”木偶。但是如果把爬坡木偶的大眼睛去掉,让它不再代表人,而只是一个普通物体,然后重复实验,婴儿则不再偏爱“好人”木偶,说明婴儿看重的是“好人”对别人的帮助。

在表演完爬坡之后,研究人员还演了一出续集:让爬坡者分别向“好人”或“坏人”走过去,呆在一起。婴儿对爬坡者与“坏人”的相聚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盯着看的时间更长。显然,他们认为去和对自己使坏的“坏人”交往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对这种举动感到好奇,而去和“好人”交往则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特别关注。

那么婴儿的这种表现,是因为喜欢“好人”,还是因为讨厌“坏人”呢?实验表明两种因素都有。把“好人”木偶和走了相同路径但是不与爬坡者接触的“中立”木偶拿给婴儿挑选,他们会选“好人”木偶,但是如果供挑选的是“坏人”木偶和“中立”木偶,他们则会选择“中立”木偶。

人们向来以为是后天培养的某些人类情感,例如对美丑、善恶的辨别,看来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不到一岁的小孩就已经具备了。这个时候的小孩甚至还没有自我意识。人类是在出生18到24个月后才有了自我意识的。

婴儿的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长期的进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套认知模式,让他们一出生就能开始使用,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婴儿的心灵要比我们以为的敏感得多。教训是:如果你想让小孩喜欢你,光对他一个人好还不够,还要对别人也好,而且不能对别人不好,要让他知道你是“好人”不是“坏人”。

2007.12.20

(《中国青年报》2007.12.26.)

(XYS20071229)



在学术规范面前人人平等

28 12 2007年

2007年快结束时,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发了2007年第1号通告,公布对三起剽窃事件的处理结果。这种自暴家丑的做法在媒体上得到了一致的赞扬,让丑事变成了美事。与仍然相信家丑不可外扬的国内其他高校相比,复旦大学的确走在了前头。

但是,据我所知,复旦大学师生在今年被在网上公开指控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并非只有这三起,以前被发现的就更多了,那么为什么只处理、公布了这三起?其他的事例是因为做了调查后发现指控不实,还是因为其中涉及到“学界大老”所以不好去碰呢?

例如,今年两会期间,一名人大代表痛批复旦大学等“四大名校”掠夺教育资源,“上至院士、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作假为常,欺世盗名为荣”,而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葛委员则撰文驳斥,认为该人大代表危言耸听、误导公众,很想知道复旦大学有哪位院士有此类行为。我当即向葛委员举报复旦大学一位院士的严重剽窃行为(复旦大学的院士中有此类行为的并非只此一位),证据确凿而翔实,但是葛委员未给任何答复,复旦校方对此也不闻不问,更未见有任何处理。这就未免让人怀疑,复旦校方只是有选择性地调查、处理一些小苍蝇,而对拥有大权、大钱的院士、名教授和学术高官等大老虎就主动排除到其管辖范围之外,对别人的指控假装不知道了。

就已公布处理的这几起事件来看,都是学生受到了最严厉的处罚,教授则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学生也许是造假的具体从事者,但是学生造假,往往也是由于其导师纵容、怂恿或无能导致的。导师没能发现学生的剽窃行为,说明要么他对本研究领域的文献极不熟悉,不具有当博导的资质;要么对学生的研究没有实质性的具体指导;要么根本就没有细看学生执笔的论文,只要能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就万事大吉。因此,导师应负的造假责任至少也要和学生对等。没有被发现造假的时候导师要占有学生的成果,被发现造假了就一推了之,有福同享,有难却不同当,这是很不公平的。

学术规范是对所有科研人员的共同要求,不管是导师还是学生,不管是院士还是本科生,都不能例外。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时也应该一视同仁。对学术造假事件不仅应该管,而且更应该透明地、公平地管。一个人的学术地位越高,他造成的危害就越大、影响就越恶劣,因此更应该成为重点打击、严加惩处的对象,而不是相反。

2007.12.25

(XYS20071228)



关于龙源期刊网侵犯我的版权牟利的声明

28 12 2007年

今天在艾瑞网见到一则消息说,龙源国际集团主席汤潮发表“规划商业模式的几个要素”的演讲,回答听众有关其龙源期刊网如何解决版权问题时,以我为例,声称他们通过与我分享电子版权的收益而解决了与我的版权争端。这不是事实。几年前我发现龙源期刊网未经我的许可,收集了我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有的不是),而且读者必须交费才能阅读。我当时曾发表过一则声明指出这是在侵犯我的版权牟利。但是和汤潮所说的截然相反,龙源从未向我提供密码让我看其后台,更从未向我支付过一分钱的收益。龙源不仅侵犯了我的版权,还以不实之词欺骗别人,正可谓得了便宜还卖乖。龙源期刊网必须立即停止侵犯我的版权牟利的行为,必须向我支付收益和赔偿。

附:

龙源国际集团主席汤潮:规划商业模式的几个要素

【艾瑞网消息】12月28日消息,今天第五届象牙塔内外精英对话年会暨高校论坛周分论坛——“2007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论坛”在京召开。会上龙源国际集团主席汤潮发表了题为“规划商业模式的几个要素”的演讲。

http://news.iresearch.cn/events/20071228/74784.shtml

(上略)

另外就是中国在线同时在原创书方面又做了一些新的发展。我们双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对盗版的问题也是非常关注的,就是作为一个商务模式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七、八年的时间之内,龙源创造了一个互联网的奇迹,就是说龙源在八年当中没有任何一起版权纠纷,这是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奇迹,你知道吗?这是2000种杂志,不是一种杂志,而且每一种杂志后面都是几十个、几百个作者。我们最有戏剧性的一个事件就是大家都知道一个方舟子,他来信说我们盗版。我们就跟他解释说,这是从刊社来发布的文章,他说我没有授权给刊社发表文章。他发信说我们龙源盗版。

后来我们就告诉他说,如果是刊社没有给你授权的话,就是说龙源有一个政策跟您直接签约,就是把钱给你。我们是按篇计费,一般的期刊杂志都是按篇计费,因为我们知道期刊杂志的版权单位是篇,一个作者写一篇文章,很多作为按本来计费的模式会受到版权很大的挑战。因为一本期刊里面有三十篇文章,可能有一两个作者说我没有给你授权,那就很严重了。所以后来我们把我们的系统,我们密码给他提供,他看了他的后台,他知道有多少人读了他的文章,什么时候读的,付了多少钱的费,我们跟刊社确认,我们就把电子版权他的部分的收益就付给他了,所以他也就接受了对吧?

我讲这个例子就是,这个像方舟子这样对版权非常重视,对他自己的权益非常维护的这样的人,当他看到这样的时候,我们是非常透明的机制,它就是没有问题。

至于说盗版的问题是这样的,其实现在版权保护有很多的方法,有硬方法和软方法,对我们来讲龙源的一个反盗版的一个方式是这样的,我们是要求刊社跟我们是独家授权的。当给了我们独家授权我们就同时担负起为刊社维护他的版权利益的责任。我们在前一段告了好几个网站,包括腾讯、TOM,都赔了我们的款,我们后来也合作了。他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独家的签约作者和独家签约的刊,只要在互联网上发现我就知道你是盗版的。

像很多以前的内容创造者他不太理解,他不给你独家授权,他给很多单位授权,这样的话你到互联网盗版的时候就没法追究没法做。所以我们龙源明年开始会和很多作者独家授权,而且我们把分成比例提得很高,这是我们的方式。因为其他的物理的方法,比如说用什么技术方法来保护版权,我觉得还不太必要。因为你比方说一篇杂志、一篇文章。其实就是一毛钱而已,你用不着大张旗鼓地盗版。另外现在很多刊社都了解,其实一些合理的传播,比如说我买了一篇文章,我拷贝下来让朋友看了一下也没关系,我们制止的是恶意的传播,这也是一个内容知识阅读的一种模式知道吧?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学术造假丢人,但处理了就不丢人

26 12 2007年

方舟子:学术造假丢人,但处理了就不丢人

2007-12-26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周凯

本报12月24日报道了《复旦大学自揭家丑严打学术违规》,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复旦大学此次通报的三起学术违规事件,其中两起都是来自著名的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的举报,而“新语丝”的创办人方舟子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学术打假。12月24日,记者就复旦大学严打学术违规一事对方舟子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此次复旦大学对外公告本校三起学术违规事件,引起社会尤其是学术界很大反响,您如何看待复旦大学的做法?

方舟子(以下简称方):首先,要肯定复旦大学的做法,复旦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面。以前也有一些学术违规事件被学校处理,但学校一般不发公告,只是在内部进行处理,因此,此次复旦大学集中通报三起学术违规事件是很大的进步。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公告是指名道姓的,以前有一些机构,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曾公布过一些学术违规事件,但都是匿名的,连单位都隐去,相比较而言,这次复旦大学不怕自揭“家丑”,是很大的进步。现在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不愿意处理学术造假事件,认为那是丢人的事情。实际上,学术造假本身是丢人,但处理了就不丢人,反而能够提升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复旦大学此次处理学术违规事件的透明度还可以更高一些,比如共接受了多少起举报,有多少是属实的,有多少是不属实的,也应该公开。

记:网友对复旦大学此次的处理结果也有很大争议,有的认为过轻,有的认为过重,您认为呢?

方:复旦大学此次对学生的处理比较严重,但对老师的处理有些偏轻。学生造假,老师应该负主要责任,有很多学生造假,是老师纵容的,学生比较糊涂,看老师做了就跟着干,老师不能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学生,不出问题就占有学生的“劳动成果”,有福同享,有难却不同当。

记:您认为目前国内学术界经常出现造假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方:一是个人品格问题,二是制度问题。一方面,不能因为是制度问题就不追究个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光追究个人责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有些造假是被逼出来的,比如一稿多投现象,国内高校对发表论文的要求过高,比如博士研究生至少要发2~3篇论文,硕士至少要发1篇论文,由于这种过高的要求,有些学生就不得不先抄一篇。

导师也有压力,比如评职称,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发表的论文越多越好。有些学校好一点,会看论文发表的期刊的质量,但仅看期刊的质量也不够,能发表并不代表论文水平高,要看具体论文的学术水平。比如现在国内发表在高档次期刊上的论文增多了,但被引用的其实并不多,因此还是要看论文本身的质量,看这个人的整体工作。但往往进行评价的人并不懂行,他们根据论文的数量,决定是否给这个项目经费,所以这和整个学术评估体系以及资金分配都有关系。

此外,学术腐败不仅仅是学术界的问题,现在官场上的一些作风已经被带进了学术界,很多教授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很多院士是享受副部级待遇的。

记:您认为怎么才能杜绝学术造假现象?

方:一要靠学术制度的改革,二要靠舆论监督,三要靠严厉的处理。

“新语丝”只能起监督的作用,我们经过初步验证后把一些举报公布出来,但也只能到此为止,没有权力进行调查,下一步必须由官方机构介入,进行公开透明的处理。

记:“新语丝”每年会举报多少起学术造假事件?有没有反馈结果?

方:我们一年差不多揭露100起左右的学术造假事件,但一般只有几起反馈,而且会有学校来信“澄清”,但实际上往往是我们刚举报,学校第二天就来澄清,根本连调查的时间都没有。



方舟子圣地亚哥访谈录

26 12 2007年

问:在这里,我想请您对否定中医和质疑中药的看法作一个明确的概述,让我们这些海外的人从您这里对国内这场纷纷扬扬的争论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至少对您的观点有个明确的概念。

答:我对中医药的看法,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叫“废医验药”,“废医”指的是不应该再用那套阴阳五行的理论来看病,那是古人对人体和疾病很模糊的、很粗浅的看法,早就过时了,现在应该用现代科学理论取而代之。“验药”是指中药、针灸和中医的其他具体疗法含有经验的结晶,有其合理的成分,值得挖掘,但是它们也含有许多以讹传讹的、臆想的成分,需要加以鉴别,而且很多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古人无法知道的,因此应该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检验中药、针灸等具体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问:方先生,从您打假的范围来看,很主要的一方面是揭露从海外学成归国的某些学术界人士,包括虚假学历、“野鸡大学”、不实的研究成果、夸大的得奖状况,等等的作假行为。截止目前,您一共涉及多少这样的事件?在打假的过程中,最让您有成就感的是甚么?最让您有挫折感的是甚么?

答:我们网站每年大约公布100起,从2000年8月到现在,算下来就应该有700多起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什么成就感的话,那就是学术造假的问题因为我们持之以恒的揭露,把黑幕揭开了,其严重性越来越引起了国内舆论乃至国际舆论的关注,有了关注才有了改变的希望,而且也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在下一代的学人中有望能有所好转。如果要说有挫折感,那就是我们揭露了这么多起,因此受到官方查处的寥寥无几,造假者地位越高,则越难撼动,他们甚至能利用其权势试图封杀我们,这也发生过几次。幸好我们的主站点是放在美国的,最多受到屏蔽,还不至于被没收。

问:我在圣地亚哥有几个朋友研究生物的科学家朋友,最初看到您在国内英勇打假,很为您叫好,可是现在他们觉得您现在做得有些过头了,比如中医,比如杂交水稻,比如吕不韦秦始皇,比如眼睛保健操,等等,成了见甚么打甚么了,您自己觉得呢?

答:说我见什么打什么,太夸张了吧。我一天要见到那么多事情,而我一年才打几次假?别人向我举报的假我都打不过来,哪里会没事找事见什么打什么?我只能是根据我掌握的知识,选择比较典型的事例来打。比如你列举的这几个例子,都和生物医学有关的(我认为秦始皇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根据的也是胚胎学的知识),依据的都是生物医学的知识,如果真有哪个研究生物的人认为我在这方面打错了,那我就要严重地怀疑他的生物医学专业水平。当然,如果我在文章中有什么知识性错误,欢迎具体地指出来。只会泛泛地批评没有意思。

问:据悉,您本人也是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在美国研究机构工作数年后又回国发展的,应该也属于“海归”人士,请您谈谈在你眼中目前中国大陆海归的大致情况?也包括您自己在大陆的情况。比如,您现在采取的生存方式、日常生活起居的安排等?

答:我虽然这几年回国比较频繁,但是我还是圣地亚哥的居民,在国内并无户口,所以不能算是海归。即使把我算成“海归”,也是很另类的,因为我是个自由撰稿人,这种海归可能极少,一般的海归都是去搞科研或做生意的,与我不在一个圈子。我对海归现状的了解,其实缺乏第一手的感受,很多都是从举报材料中获得的,负面的较多。我现在的主要工作,除了维护新语丝网站,就是写作,给国内的报刊定期写文章,偶尔也参与电视节目,或到高校、研究所演讲。

问:方先生,您为甚么特别痛恨这种您认为是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您也许会说这是出于使命感,但这是否跟您个人的某些经历和个性有关?

答:跟我的经历没有什么关系,并非有计划的,而是属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可能和性格有些关系。我觉得我的性格中有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倾向,看不惯弄虚作假的行为,也不怕得罪人。有些支持我揭露学术造假的人认为我不站出来批中医的话会有更多的人支持我,这完全是不了解我的为人。

问:您能否在这里给大家谈谈您个人的学历、经历?您的爱好兴趣?您的生活习惯?您的家人是否支持您打假?

答:我在1985年从福建云霄一中毕业后,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当时中国科大是五年制,所以我在1990年才拿到学士学位。当时有几所美国大学录取了我,我最终选择选择了去Michigan State的生物化学系读博士。1995年毕业后,到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生物系做了一年半的博士后,在1997年到圣地亚哥的Salk Institue又做了一年半的博士后,然后就在圣地亚哥定居了。1994年创办了《新语丝》月刊,1996年创办了新语丝网站。当时以文史内容为主,从1999年开始逐渐变为以批伪科学、揭露学术腐败为主了。1998年我出国后第一次回国,以后每年都回国,而且在国内待的时间越来越多。以前兴趣广泛,持续时间比较长也有点水准的有写诗和下棋,但持续到现在的爱好就剩下每天打打太极拳了。我每天的生活都差不多,上网4个小时,读书、写文章4个小时,边喝茶边看电视或看报刊3个小时,运动半个小时,再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这样还有一些机动的时间。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当然,父母会担心我得罪人而遭到报复,这也可以理解。

问:您的工作肯定让您有很多敌人,但是也有很多朋友,比方圣地亚哥几位我们共同认识的人都是你的朋友。他们参与了支持您的基金会的筹建。能否告诉我,这些人为甚么成为您的朋友?您结交朋友的标准是甚么?

答:国内曾经有个哲学博士想当我的朋友没当成,写文章酸溜溜地说“方舟子没有朋友”。其实我的朋友还不算少,在我待过的各个地方都结交了一些,而且长期保持着友谊。我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刻薄的人,脾气不算坏,所以要成为我的朋友并不难,比较正直的人,又有一些共同语言,都可能成为我的朋友。

问:您向往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甚么样子的?您最想读的书是甚么?您最喜欢的人的品德有哪些?您最喜欢哪个城市(中国和美国的都行)?最喜欢的运动?传统文化中最喜欢哪一种?

答:我喜欢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不喜欢管人也不喜欢被人管,天生不适于上班,所以只能当作家了。我希望以后有时间能把《明实录》看一遍,把达尔文的书信通读一遍。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是正直。我最喜欢的城市当然是圣地亚哥了。最喜欢的运动是打太极拳。传统文化中最喜欢的是古典诗歌,特别是杜诗。

问:美国科学杂志2006年12月号对您的两桩案子作了报导,请问您认识作者Jia hepeng和Hao Xin两人吗?他们是否在写作和发表之前与您联系过?您觉得他们的报导是否让您满意?这篇文章在国内有没有影响?这篇文章中提到你败诉的三桩案子,您是怎样对待的?

答:Jia Hepeng以前因为别的事采访过我,并请我去给科技记者上过课。Hao Xin则不认识。他们在写这篇报道时采访过我。这篇报道基本令我满意,只是最后引用我的话不太准确:我的意思是以后会选一些造假例子向科技部举报,而不是说要先向科技部举报再在网上公布。对于明显是法官枉法的判决,我会向最高法院申诉,不会主动履行判决。如果履行枉法判决是在助长司法腐败。

问:请谈谈您最近出版的科普著作。

答:我今年比较多产,出版了四本科普著作。《科学成就健康》(新华出版社)是关于如何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保健,重点放在揭露一些常见的保健品。《批评中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对中医药的看法。《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要是追溯、剖析百慕大魔鬼三角、不明飞行物等所谓“神秘现象”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真相的。《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收集了我近年来写的科普小品。另外还有两本旧作在今年出了修订版:《寻找生命的逻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食品转基因》(少年儿童出版社)。

问:想听听您怎样给自己定位。

答:我现在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位作家。目前主要是做科普工作,以后有时间会扩大写作范围,比如我对文史的兴趣一直就不减。



热炒干细胞

25 12 2007年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实验室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汤姆逊实验室同时分别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和《科学》上发表论文,内容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引入4个基因的办法把人的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具有多潜能的干细胞。这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因为美国实验室发表的那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碰巧是个华人,国内媒体因此对这项研究给予异乎寻常的热情关注,这位研究助理一夜之间在中国成了科学明星,连她小时候的事迹都被挖掘了出来。更有北大的一名退休教授预言这项研究将会获得诺贝尔奖,不是华人研究助理独享就是与他人分享,而这位“诺贝尔奖候选人”也高姿态地向中国媒体表示:诺贝尔奖不是我最想得到的,我最希望的是这项技术能够造福人类!

这项技术能不能得诺贝尔奖,如果得的话会奖给谁,不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人谁也不好说。如果它真该得诺贝尔奖,第一候选人也会是日本人山中伸弥。近日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将麦因堡奖授予这项技术,获奖者就只有山中伸弥一人。为什么呢?原来这项技术是山中伸弥实验室首先发明的,去年已经用老鼠细胞做过实验并获得了成功,这回不过是两家实验室以相同的思路用人体细胞重复了一下而已。

这项成果在美国也很受关注,这倒不是出于同胞之情,而是政治的原因。大部分美国人都支持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但是也有一部分美国人由于宗教的原因,反对这一研究,因为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要以人类胚胎为材料,而他们认为人类胚胎就是人,把胚胎毁了做研究就是在杀人。很不幸的是,布什总统就属于这种宗教保守派。近年来美国参众两院一再通过支持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案,布什总统也一再动用否决权。布什总统的这一决定违反民意,在媒体上饱受批评,美国科学界更是不满。新发明的这项技术能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具有胚胎干细胞的性质,而不用拿人类胚胎干细胞做材料,有望绕开了伦理争议,让布什总统抓到了救命稻草,对这一成果大表祝贺,声称它跨越了伦理障碍。似乎他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限制并不会阻碍科技进步,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显得多余似的,甚至有保守派人士声称,正是由于有这样的限制,才促使生物学家去另辟蹊径,导致了这项新技术的诞生。

这种论调,连这项研究的领导者之一汤姆逊也看不下去了,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评论加以驳斥。日本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并无限制,但是开创这项技术的却是日本人,可见把这项技术的诞生归功于限制胚胎干细胞研究,乃是无稽之谈。而且,如果没有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获得的知识,就不可能知道有哪些基因决定了细胞具有多潜能,也就不可能出现这项技术。更重要的是,现在还不清楚通过诱导体细胞获得的多潜能干细胞是否与胚胎干细胞有重大差异,说它能取代胚胎干细胞还为时过早,不能因此就放弃了胚胎干细胞研究。科学家在从事科研时总是希望能够尝试各种可能性。美国政府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限制已阻碍了干细胞技术的发展。

因为这一事件,在中国还出现了另外一种炒作。一个卖烧伤药膏和保健品的商人连续多日在一家门户网站的显要位置发表声明,声称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剽窃了其成果。据说他早就用一种植物药将体细胞诱导成多潜能干细胞并形成组织器官,应用于临床治疗,而且还申请了美国专利。又据说用他的方法既能够让人类的寿命延长到300岁,又能够征服癌症,不知道应该先把时间用来研究哪一个项目,这让他很苦恼。不管怎样,“为了生命科学和民族的尊严”,他要来争这个首创权。听上去会让国人兴奋不已。但是看看其专利说明书,说的却是在皮肤伤口抹上含有蜂蜡、脂肪和甾醇的药膏,就能促进细胞生长、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这和这次日本和美国团队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胚胎干细胞,八竿子都打不着。虽然其专利说明书说用这种药膏能在身体部位产生干细胞,但是又声明他说的干细胞和与学术界所说的干细胞毫无关系,是自己杜撰、重新定义的一个词汇。不知为何现在又突然指控别人的干细胞研究剽窃了他的主意,大概是没有想到还会有人去查他的专利说明书。

其实中国市场上打着“干细胞”旗号的产品还多的是。中央电视台曾经揭露过一个干细胞美容骗局,号称只要打了用胚胎干细胞制成的针剂,就能年轻10到15岁。也有记者对当地美容院做了调查,发现众多美容院都有各种干细胞美容项目,并售卖干细胞口服液、精华液等产品。这些产品都不可能真正含有干细胞,因为分离、培养人的干细胞要比分离、培养普通细胞困难得多,目前这仍然是一项只供实验研究的尖端技术,还没有哪个机构有能力进行商业化大规模生产。而且只有活的干细胞才有作用,一旦制成针剂、口服液就成了死细胞,不再具有干细胞的特性,所以这些产品即使真是用干细胞制成的,也早已成了废物。再退一步说,即使这些产品真的含有有活性的干细胞,那么注射或口服干细胞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直接注射干细胞会引起有害身体的排异、过敏反应,吃干细胞更会把它消化掉。怎么利用干细胞技术来治病,生物学家有种种设想,过程很复杂。想用干细胞技术来治病,还早着呢。目前在市场上推销的干细胞产品,毫无例外全都是骗人的。

一般的人也就是从媒体上听说了有干细胞这么回事,模模糊糊地知道它是好东西,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了那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这样的骗局是不愁没有市场的。要避免被这些打着高科技招牌的骗局欺骗,就要掌握这么一点常识:一项新的发现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往往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摸索。那些紧跟最新科技发现的产品,最有可能是假货。

2007.12.11.

(《经济观察报》2007.12.24.)

(XYS20071224)



徐荣祥是在做梦还是欺负读者看不懂英文?

23 12 2007年

新浪博客不知是发什么神经还是有什么幕后交易,这20天来只要有徐荣祥自吹自擂的广告文章出来,就都被做为独家新闻放在头条推荐,后面跟着一大堆千篇一律的赞美。我不幸要去更新在新浪的博客,所以眼睛也就不能不受其污染。这几天头条连续推荐的是“号外:日本人的新里程碑梦没了”,徐荣祥声称他的声明让《自然》和《科学》杂志评出了2007年度十大科学进展,没有将日本的iPS细胞(即日美科学家将体细胞转变成了干细胞)列入。新浪编辑推荐时给加的标题是“中国科学家的声明让日本美梦破灭”,徐荣祥成了“中国科学家”的代表了。我还以为徐荣祥另有《自然》、《科学》专门为他一个人出版的内部版本,不料他在文后还附了《科学》原文的链接,原来和我看的是同一本《科学》。任何懂英文的都可以点进去看看,《科学》评出的2007年科学突破第二条不就是“两项新的研究(指日、美研究)显示通过病毒导入仅4个基因,如何能把人表皮细胞重新编程为有多潜能细胞的表现”吗?在正文中《科学》还三次提到“日本的研究者”、“同一个日本小组”、“日本团队”。《自然》更是把日美科学家从人皮肤细胞制造出多潜能干细胞列为2007年第一条科学新闻。徐荣祥是自己看不懂英文还是欺负中国读者看不懂?或者是自己做“新里程碑梦”做得太投入了?

《科学》:

A strong Breakthrough runner-up arrived at this year’s finish line just in time. Two new studies, one published in Science, showed how adult human epithelial cells could be reprogrammed, through the virally mediated introduction of just four genes, to behave like pluripotent cells; that is, able to act as embryonic stem cells do, to produce every descendent cell type. This breakthrough has produced some relief, but it also comes with some reservations. James Thompson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who did the first research with embryonic stem cells, has now taken a major step toward ending the “ethical” controversy over their use. But hold on: That controversy was generated by specific objections from one religion, not some universal ethic. There is every reason to continue research along the old path, with embryo-derived cells: The new methods may carry unknown liabilities, so making the case for changing Bush’s 2001 presidential order should continue.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18/5858/1833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The Runners-Up
The News Staff

2 REPROGRAMMING CELLS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18/5858/1844a

《自然》:

Pluripotent stem cells created from human skin

Shinya Yamanaka of Kyoto University in Japan and his colleagues and James Thomson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and his co-workers separately managed to create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human skin. Reported on the same day in November, the cell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any tissue type, and raise hopes that regenerative medicine will be possible from cells other tha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ttp://www.nature.com/news/2007/071219/full/4501134a.html

附:

号外:日本人的新里程碑梦没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dcde6f01007yff.html

2007-12-21 08:55:35

在中国人强烈的声明下,《自然》和《科学》杂志今天评出了零七年度十大科学进展,没有将日本的iPS细胞列入里程碑!是对《时代》杂志评出的里程碑的突破以及广大的媒体的炒作给与了讽刺性的打击,对中国的洋奴给与了响亮的耳光。但科学腐败仍然严重,仍需我们的继续努力!
之前媒体的炒作,称日美科学家将体细胞转变成了干细胞,现在两杂志没有承认他们转变成了真正的干细胞,而是转变的是有危险的细胞。体细胞转变成干细胞是我们中国人早已完成的科学研究,这是科学的历史!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另,今天早晨相关的中国媒体及时地将《科学》的消息翻译成了中文,但莫名其妙的没有翻译完全,为了真实,下面链接《科学》的原文。

《科学》评出2007年十大进展
链接地址: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18/5858/1833



关于《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一书方舟子答某报记者的采访

21 12 2007年

1、为什么要出版这本书?这书上讲的很多是常识,是你自己的亲身研究还是资料的汇总?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我这三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一言堂”专栏的文章,写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通过介绍一些妙趣横生的科学知识,让读者领略科学之美,改变人们以为科学很枯燥无味的误解,让人们去亲近科学。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分辨科学的真伪,让读者了解科学方法和掌握科学思想。它主要是介绍、普及学术界比较鲜为人知然而又比较有意思的一些研究成果,而不是我自己的亲身研究。

2、民主与科学早在近一百年前就为世人所提倡,但是似乎任重道远。您认为,我们现在在对待科学上有什么问题?

一般的公众因为科学素养普遍不高,虽然相信科学,但是缺乏分辨真伪科学的能力,容易被伪科学所迷惑。而思想界、文化界的一些所谓“精英”却不去提高人们的分辨能力,反而把人们对科学的信任当成社会危害,要反对“科学主义”,借“科学传播”的名义反对科学。伪科学现象、反科学思潮的盛行,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

3、人们称你为“反伪科学的斗士”,但你也遭来一些非议(比如中医),你怎么看待对你的批评?《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是不是你的又一次出击?

人们对我的批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媒体有意无意的误导而对我产生的误解,有的是因为自身科学素养不足而出现的误会,有的是因为思想观念不同而导致的冲突,当然还有的是因为切身利益被我触及到而做出的反击。这些都是我意料中的,我不会太在乎,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介绍有趣的自然现象、科学知识和科学史的逸闻,让读者对科学思想、生物进化、人性、生态保护等问题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只有一小部分是有针对性地反击某些人对科学的攻击,试图澄清人们对科学的一些常见误解,例如科学与宗教能否调和、科学该不该宽容、纯学术研究有没有用等等。

(XYS20071221)



怎能这么“干”论文

20 12 2007年

gan.jpg

“干”,在闽南话中与国骂谐音,台湾翻译的英美文学作品、好莱坞电影有时就用它来翻译英语中的粗口。近年来经常在网上见到有人贴出据称是在大陆某地的超市、餐馆拍到的中英对照的招牌、菜单照片,“干货”、“干果”、“韭菜炒干丝”、“虾干炒白菜”等等名称被翻译成英文时其中的“干”都译成了骂人的话,荒谬得其真实性令人怀疑,以为是用绘图软件制作出来的搞笑作品。

但是最近有网友发现,许多刊登在国内学术期刊上的中文论文,其英文标题、关键词、摘要中,“真抓实干”、“干化学尿液分析”、“干红葡萄酒”、“包干制”、“干密度”、“主干课程”等等名词中的“干”也都被翻译成了英语粗口。这个英语粗口在英文中是个登不了大雅之堂、主流媒体避用的禁忌词,万不得已要提到它时也得用“F词”、“4字母词”或打叉来取代,而在中国学术期刊上竟然大量出现,而且用得莫名其妙。这个滑稽的现象甚至引起了国外语言学家、汉学家的注意,成了国际笑话。终于有个汉学家找到了其原因:原来国内一款流行的中英翻译软件一概把“干”翻译成英语粗口。显然,那些翻译超市招牌、菜单、论文的人,对英语是一点不懂,而全盘相信、采用了蹩脚的机器翻译。

在招牌、菜单中出现这种荒谬可笑的翻译,只不过是个笑话,但是在论文中也这么“干”,就不仅仅是个笑话了。能写学术论文的人,都应该是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英语水平的,考研、评职称英语也是必考的,何以英语水平如此低下,连本专业的术语也要借助于机器翻译,而且被机器翻译捉弄了也看不出来?自己不懂英语,为什么不找个懂点英语的人把把关就把论文寄出去了?学术期刊怎么会不审稿,就让骂人的话原封不动地登出来?出这个笑话的虽然主要是一些档次比较低的期刊,但是也有的是中科院、科技部主办的“全国性中央级大型专业学术期刊”。

这至少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许多论文的作者其实学术资质很差,并没有写作论文的能力,只不过为了评职称、得奖金,所以只好去凑论文应付一下,这样凑出来的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也就难免会闹出种种笑话。另一方面,国内许多学术期刊已成了赚钱工具,只要作者交版面费,再烂的论文也照登不误,根本不做审稿。

既然写论文成了儿戏,发论文成了牟利手段,论文也就这么被“干”了。

2007.12.12.

(XYS20071220)



美丽剽悍的斗士

19 12 2007年

douyu.jpg

近日重庆媒体报道,重庆南岸区一个废弃水库因建筑施工正在逐渐干涸,生活在水库中的上百尾野生叉尾斗鱼面临生存困难。据说这种鱼在当地野外很少见,国外有人出高价收购,国内却不受重视,两名网友为此发起“救救南岸野生斗鱼”活动,希望能为这些野生斗鱼们找个新家……

许多人大概都是第一次听说“叉尾斗鱼”这个名称,以为是什么珍稀鱼类,看了照片后才恍然大悟,这不是我们那里的菩萨鱼、烧火老头、三闷婆、坦闷、广皮、婆婆鱼、狮毛鱼、手巾花、彭皮潲、花兰里鱼、奇刹婆、九尾娘……吗(似乎各地都有自己的叫法),我们那里的池塘、稻田、水沟里到处都是,小时候都抓来玩过的。纷纷嘲笑这则新闻是炒作,有一个网友还留言讽刺说:“大惊小怪,我们家大把的,要不要去我们那里买啊,一毛钱一条就叫你倾家荡产。”

这些留言的网友都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江西、香港等地。在华南地区,叉尾斗鱼的确非常常见。这是一种小鱼(身长可长到大约6~8厘米),肉又难吃,抓来只是让小孩养着玩的,住在乡镇、农村的小男孩大都抓过、养过它,构成了儿时记忆中有趣的一部分。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一则在野外容易抓到,不用花钱买;二则容易养,用一个罐头瓶子就能养,苍蝇、蚊子、蚯蚓、小虾、小鱼什么都吃,饿上一个月也死不了;三则长得好看,雄鱼长着红蓝相间的条纹,发起威来更是艳丽,算得上是华南最漂亮的野生鱼;四则其雄鱼极为好斗,把两条雄鱼放在一起,会斗个你死我活,所以要单独养。在鱼缸前放一面镜子,雄鱼也会对着自己的影子不停地发起攻击。这种鱼在闽南、台湾的俗名叫“三斑”,但我们那里的小孩又叫它“打铁皮”,大概就是形容其好斗的性格。

也因为这些原因,叉尾斗鱼成了继金鱼之后被引进到西方的第二种中国观赏鱼。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瑞典人林奈在1758出版其巨著《自然系统》第10版时首次对它做了科学描述,并定下了沿用至今的拉丁文学名。林奈可能只是见到标本。它首次被引进到西方是在1869年,法国住宁波的领事馆命令一名法国官员带100条叉尾斗鱼回国。长途跋涉之后,还有22条活了下来,其中的17条给了巴黎著名的育种家卡蓬尼尔,由他成功地进行了繁殖。这是第一种被人工养殖的淡水热带鱼,从那以后在西方就成为非常流行的观赏鱼,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天堂鱼”。

虽然许多人养过这种鱼,但是试图繁殖它的人并不多,所以就没有注意到它有很奇特的生殖行为。到春天天气转暖时,雄鱼会游到水面上吸气,然后沉入水中一边吹气一边吐黏液,形成无数小气泡,粘在一起浮在水面上。这是雄鱼为下一代准备的巢。泡巢筑好后,雄鱼去找雌鱼示威、跳舞、求爱,如果雌鱼拒绝其求爱,或者雌鱼还没有成熟,老羞成怒的雄鱼会攻击她,甚至将其咬死。如果雌鱼接受了求爱,雄鱼会缠住她,让她的身体翻转过来,腹部朝上产卵,雄鱼则躺在雌鱼下面对卵受精,在受精卵下沉时,雄鱼会用口含住,把卵粘到泡巢上。雌鱼产完卵以后,雄鱼就将其赶走,自己一直守住泡巢,驱赶任何试图靠近的鱼。大约一、两天后,幼鱼孵化出来了,暂时住在泡巢中。雄鱼还继续守卫,如果有幼鱼掉下来,他会把它拖回巢中。再经过三天,幼鱼可以自由活动了,这时雄鱼才把它们从泡巢中拉出来。

由于这种筑巢习性,叉尾斗鱼需要有平静的水面,只能生活在池塘、水库、沟渠、稻田等静水、死水之中。此外对环境倒没有什么挑剔的,在溶氧量低的水中也能生存,因为叉尾斗鱼有两套呼吸器官,除了用鳃吸收水中的氧气,鳃的后侧还有一个特殊的辅助呼吸器官——迷器,上面的毛细血管与空气接触时能够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叉尾斗鱼常常快速地将头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有时动作过快,甚至跃出了水面,跳到了鱼缸外,让人以为是在自杀。

叉尾斗鱼在野外如此之多,生命力如此顽强,似乎不至于遭到灭顶之灾。但是,在1990年,台湾清华大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原本在台湾分布广泛的叉尾斗鱼(台湾称为盖斑斗鱼)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农药和工业污染等原因竟然已濒临灭绝,促使台湾农委会在当年8月31日公告将之列入珍贵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予以保护,并实施复育计划。近年来由于注意到野生叉尾斗鱼特别喜欢吃孑孓(据统计一尾一天能吃300多条孑孓),有助于灭蚊,台湾一些机构有系统地组织小学生繁殖、放养、观察这种“环保鱼”。儿时的玩耍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导致台湾斗鱼濒危的那些因素在大陆也存在,而且日趋严重。大陆现在也有人开始关注这种美丽有趣而且有益的小鱼的保护,其实是值得鼓励的。

2007.12.15.

(《中国青年报》2007.12.19)

(XYS200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