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艾滋病拯救得了中医吗?

14 03 2006年

    如果有一位江湖医生,什么病都治不了,却声称有祖传秘方专治新发现
的疑难杂症,那么,我想有些头脑的人都会觉得很可疑。这是我最近读了
《商务周刊》的封面文章《艾滋病拯救中医》之后的一个联想。

    虽然在中国相信中医的人还非常多,但是中医却没能拿出什么成效对得
起这种信任。搞了几十年的中医现代化,至今只有一种得到国际承认的新药
青蒿素算是和中药沾了点边。同仁堂龙胆泄肝丸事件让公众知道了中药并非
没有毒副作用,乱服滥用会对身体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一些常见中成药、
保健品被揭露出添加了西药成分,实际上是西药在起作用,更使中医的名声
大大受损。

    不久前国内管理部门允许临床试验中药做为治疗艾滋病的辅助药物,能
否减轻西医的鸡尾酒疗法的副作用。这在媒体上被夸大其词地报道成用中药
治疗艾滋病。据《商务周刊》的报道说,“一些民间中医和业内人士希望通
过在艾滋病治疗实践中的努力,让这个传统行业走出困境。”

    这样的希望,就像患了绝症的病人乱投医一样,都是把死马当活马医的
绝望之举。为中医辩护的人往往声称中医是几千年的经验总结。依靠长期的
经验摸索的确有可能发现某些疾病的某些治疗方法,但是这不适合于像艾滋
病、萨斯病这样的新兴传染病,对此,中医的“几千年经验”是毫无用武之
地的。我不相信对肆虐了几百几千年的老传染病束手无策的中医,却偏偏能
专治新兴传染病。

    那篇报道通过采访中医和患者,列举了一些中医如何有效地治疗艾滋病、
萨斯病的例子。对这类中医药如何神奇的报道或广告,读者只要记住现代医
学的这条金科玉律即可不受其蛊惑:个案证明不了疗效,患者的证词不能做
为疗效的证据。某个患者吃了某种药治好了某种病,并不等于就真的是那个
药在起作用,可能是自愈,可能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也可能是误诊。要确定
一个药物是否有效,必须经过一定规模的临床试验,必须有吃安慰剂的对照
组做对比以排除安慰剂效应(就是说,排除心理暗示的影响),而且必须双
盲(在实验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患者吃的是药还是安慰剂,只有第三
方知道),以排除主观倾向。

    在那篇报道中,我发现那些提倡中医的人,其言辞充满了自相矛盾。
一方面声称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施治”,对不同的病人用不同的治法,一
方面却要求批准、推广某个特定的中药药方,这是自相矛盾。所谓“辨证施
治”,其实不过是在药方无效时的借口而已。

    一方面声称中医药曾经治愈了萨斯病,一方面又承认对此没有系统的统
计,这也是自相矛盾。没有系统的统计,何以知道确实有效?

    在那篇报道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医药发展战略研
究”课题组组长贾谦居然拿“英国西医两次会诊宣布刘海若‘脑死亡’,结
果最后是中医使刘海若起死回生”这个谣言说事。刘海若脑死亡本来就是媒
体的以讹传讹,并非英国医生的诊断。英国医生又不是江湖医生,岂能没有
做脑干功能等测试就宣布一个人“脑死亡”?那是中国记者宣布的,不是英
国医生宣布的。至于刘海若后来如何起死回生,根据宣武医院王副院长对记
者的介绍:“院方在广泛应用现代医学技术的同时,还引入了针灸等中医传
统疗法,收效明显。同时,在中西医结合、全方位治疗的过程中,按摩、康
复、电刺激等先进治疗方式也为海若最终的苏醒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既然
是全方位的中西医结合,究竟中医疗法在其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可就难说了,
从王副院长的措辞看,似乎中医疗法只起辅助作用(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牛
黄安宫丸”院方提都没提),怎么在贾谦看来就全成了中医的功劳?

    贾谦自称是中医信徒,倒也坦率,不过我们由此也可以把他领导的“中
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视为信徒为了自己的信仰根据道听途说搞的研究,与科
学无关。

2005.1.28.

(北京科技报2005.2.2. 发表时有删节)

附: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艾滋病拯救中医

(XYS200502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杨“良心”支柱又一次公然撒谎

13 03 2006年
    今日在杨玉圣的学术批斗网见到杨“良心”支柱的大作《方舟子又一次公然撒谎》,作者后面有头衔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看来杨“良心”已由图书管理员荣升法律系副教授了,“良心”不知是否也该再升个层次了?我在评南京大学新闻学院潘知常教授寄我的恐吓信时说,潘知常“却原来不过是到杨玉圣学术批斗网加入批斗方舟子别动队,在杨玉圣的领导下与野鹤、吴虹飞、李土生、陈杰人、刘华杰、宋正海、李楠、徐建新、杨支柱等等并肩作战,何足道哉”,即使认字没有图书管理员多的人也都应该读得明白,我这不过指的是潘知常和杨“良心”等等一样到学术批斗网去批斗我罢了,何尝涉及潘知常和杨“良心”的其他什么关系?杨“良心”却要澄清“我从来就不知道潘知常是什么人,也从来没就什么潘知常抄袭问题发过言”,还要指责我“又一次公然撒谎”,这么颗“良心”也未免太大了点儿。“又”也者,意指我以前就“公然撒谎”,幸好我是否撒谎,并不由中国的这些伪自由主义者来界定,杨“良心”以前对我的那些指责,和这一次一样,倒是印证了公然撒谎的是他。

    杨“良心”突然向我宣告“如今当初化名‘严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成贵已经在所里做了检查并向于建嵘道歉了”,让我听得莫名其妙。我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严晋是谁,也不认为严晋有什么值得向于建嵘道歉的,该道歉的是于建嵘。有人自认是严晋,还要奇怪地向于建嵘道歉,和我有什么相干?

    至于说“我与王天成、萧瀚、刘大生、贺卫方等揭露周叶中抄袭事件,方舟子出来打横炮攻击我们”,则纯属造谣,让人以为我是在反对揭露周叶中抄袭甚至在维护周叶中。其实王天成揭露周叶中的文章还是我首先给登的,并因此引起媒体的关注。在这个事件中我没有批过萧瀚、刘大生,批贺卫方是因为他本人暴露出在学术规范方面就有问题,批杨“良心”则是因为他在《方舟子疯了》一文中第N次造我的谣言和谩骂我(XYS20060106),和周叶中剽窃案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即使也跟着别人反剽窃并不给你就具有违反学术规范、造谣、谩骂的豁免权。

    我在《造谣“粉丝”成了蒙古大夫》(XYS20060228)一文中曾说:“从来都是我在指控别人造谣,敢不匿名反过来指控我造谣的,还真是一件比较稀罕的事。”不过对杨“良心”来说,那是一点也不稀罕的,几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我过过造谣、骂街的干瘾(参见《当今中国自由主义者的“自由”与“良心”》(XYS20030823)、《“自由主义者”与“通信自由”》(XYS20040927)、《杨良心的大节如此不亏》(XYS20041027)),这位“自由主义者”真算得上造谣主义者了,竟然还成了法律系副教授,莫非是去传授如何造谣的?

附:杨支柱:方舟子又一次公然撒谎时间:2006年3月11日 作者:杨支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方舟子在其新浪博克《南京大学新闻学院潘知常教授寄方舟子的恐吓信一束》一文中说:    张远山并没有说南京大学新闻学院潘知常教授剽窃,潘知常教授却以为找到了一个炒作自己的机会,先是匿名长篇累牍辩解没有剽窃兼自吹自擂,见没被理睬,又署上了真名,然后是一天给我寄一封恐吓信。现在把这些信全文附在后面,让读者知道名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之常态,也可知道那些不良记者都是被什么样的教授培养出来的。我还以为这位桃李满天下的大教授有多大的能耐,能利用私人关系调动“全国各大网站”、“全国媒介”为其公报私仇,真想见识见识,却原来不过是到杨玉圣学术批斗网加入批斗方舟子别动队,在杨玉圣的领导下与野鹤、吴虹飞、李土生、陈杰人、刘华杰、宋正海、李楠、徐建新、杨支柱等等并肩作战,何足道哉。

方舟子又一次公然撒谎!

我去年同方舟子交火只有两次:第一次是方舟子发表“严晋”诽谤于建嵘的文章后,可如今当初化名“严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成贵已经在所里做了检查并向于建嵘道歉了;第二次是我与王天成、萧瀚、刘大生、贺卫方等揭露周叶中抄袭事件,方舟子出来打横炮攻击我们。

我从来就不知道潘知常是什么人,也从来没就什么潘知常抄袭问题发过言!特借学术批评网一席之地予以澄清。

2006-3-10 

(XYS200603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大连理工大学召了一位“牛”教授赵纪军

13 03 2006年
【方舟子按:赵纪军是“昏教授”肖传国在网上的亲密战友,几年来以“离乡客”为名一直在为被新语丝揭露出的学术骗子们、特别是那些回国骗的学术骗子们辩护,攻击、谩骂揭露者,原来和“昏教授”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光荣海龟做铺垫。】

大连理工大学召了一位“牛”教授赵纪军

尊敬的方博士:

你好!

  我是新语丝忠实的读者,非常赞赏你辛苦工作于改进中国学术环境,很佩服你的鲜明立场。

  昨天,偶然浏览一下大连理工大学三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其中有位叫赵纪军的教授,年纪轻轻的,很牛。但以我的学术经历,我不太相信平均每年发表10多篇科技文章。不是大老板,对于普通博士后一年发表两篇有特色、有开创性的文章,就很不错了。那些挂名的文章不叫自己(也不该叫自己的,叫参与合理点)但很多不要脸的人就这样打劫别人的贡献。这位赵博士真太有能量了。我看他至少可做美英一流大学的副教授,为什么一定跑到国内的一所二流大学作个教授。从他的简介,我可以品出他是个生意学术人。我不能说他造假但至少他不诚实。

  方博士,你能否借助你的媒介调查一下他的真实科学贡献。以我的推算,他很快就是院士了。但我不希望又一个骗子混进院士队伍。我希望我的第一感觉错了。

谢谢

附:

www.mmlab.dlut.edu.cn/member/lab-ry.htm

赵纪军 Zhao Jijun   教授   Tel:0411-84709748  Email: zhaojj@dlut.edu.cn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2年,南京大学强化部获理学学士。1996年,南京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1997年至1998年,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博士后。1998年至2001年,美国北卡大学物理系博士后。      2001年至2002年,美国北卡大学物理系研究助理教授。2003年至2005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冲击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起,大连理工大学高科技研究院和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编委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员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内的10多家国际学术刊物审稿人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客座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与主要成就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纳米科学、计算材料设计、团簇物理、高压物理、含能能材料等。至今发表SCI论文一百多篇,平均影响因子??2.5左右,包括物理学权威刊物美国《Physical Review》系列30多篇(含《Physical Review Letters》4篇)。作为第一作者应邀在SCI刊物撰写综述4篇,论文插图五次给选为杂志封面。所发表论文,被至少11部国际学术专著所引用,经SCI检索同行他引用超过850次,最高单篇引用超过120次。作为第三完成人,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10篇代表性论文 1.      J.J. Zhao, M. Han, G.H. Wang,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transition-metal clusters”, Phys. Rev. B 48, 15297 (1993). 2.      J.J. Zhao, X.S. Chen, G.H. Wang, “Critical size for a metal-nonmetal transition in transition-metal clusters”, Phys. Rev. B 50, 15424 (1994). 3.      J.J. Zhao, S. Scandolo, J. Kohanoff, G. L. Chiarotti, E. Tosatti, “Elasticity and Mechanical Instabilities of Diamond at Megabar Stresses: Implications for Diamond-Anvil-Cell Research”, Appl. Phys. Lett. 75, 487 (1999). 4.      J.J. Zhao, A. Buldum, J. Han, J.P. Lu,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f Li intercalated nanotube rope”, Phys. Rev. Lett. 85, 1706 (2000). 5.      B.L. Wang, S.Y. Yin, G.H. Wang, A. Buldum, J.J. Zhao, “Novel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gold nanowires”, Phys. Rev. Lett. 86, 2046 (2001). 6.      J.J. Zhao, A. Buldum, J. Han, J.P. Lu, “Gas molecule adsorption in carbon nanotubes and nanotube bundles”, Nanotechnology 13, 195 (2002). 7.      J.J. Zhao, J.P. Lu, “Pressure-induced metallization in boron”, Phys. Rev. B 66, 092101 (2002). 8.      C.K. Yang, J.J. Zhao, J.P. Lu, “Magnetism of transition metal/carbon nanotube hybrid structures”, Phys. Rev. Lett. 90, 257203 (2003). 9.      R.H. Xie, G.W. Bryant, J.J. Zhao, V.H. Smith, Jr., A.D. Carlo, A. Pecchia, “C60-nBn/C60-mNm molecules: substitutional doping controlled acceptor/donor pairs for molecular electronics”, Phys. Rev. Lett.  90, 206602 (2003). 10.  S. Yoo, J.J. Zhao, J.L. Wang, X.C. Zeng, “Endohedral Bucky Silicon Clusters SiN (27≥N≥39)”, J. Am. Chem. Soc. 126, 13845 (2004). 

(XYS200603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旧作】长城随想

13 03 2006年

    一九九零年四月五日,清明节,我在北京作毕业论文。这一天北京各大学
放假,郊游疏散。我所在的科大研究生院,便组织大家去游刚刚修好的慕田裕
长城。

    我便在这一天,在无数中国人“欲断魂”的日子,第一次看到了我们中华
民族举世闻名的象征,看着那蜿蜒起伏在山巅上延伸至无穷无尽的远方的褐色
城墙,想到的是我们祖先的图腾--龙。我本来对这个拼凑出来的凶猛的怪兽
毫无好感,那一刻,面对着这悲壮地挣扎着的身躯,却被感动了。脚下的砖块
是崭新的,这是现代长城,不是我朝思暮想的明长城。我在城墙上向西往前走,
钻过了铁丝网,是一片残砖断垣,这才是真正的未加修饰的明长城。这时候已
经无法走了,而必须手足并用往上爬,爬到了最高峰,放眼望着塞外,想起了
《明史》上的那段话:

        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二面近塞。
        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
        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

    说起长城,大家马上想到的是秦始皇。但是秦长城虽说是遗址犹存,真的
让你去看那些遗址,不说你很难想象那是长城。我们今天的所谓长城,都是明
人修的。清时塞外归附,没有必要修长城,就让明长城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
破破烂烂地以原貌保留到了今天。

    明人也并非一开始就想到修长城。在洪武、永乐、宣德的时候,大明国力
强盛,在与北元的作战中处于绝对优势,采取的是扩张的姿势,不会想到去修
长城把自己围起来。徐达、邓愈他们,只是加固一下边塞各城的城墙而已。

    到了英宗正统元年,明朝的国势开始衰落,才有一个叫朱纯的给事中上疏
请修塞垣。土木之变之后,大明与北元的对抗从攻势转为守势,修长城--明
人称之为边墙,才变得十分迫切。但是边墙的真正开始修筑,却一直拖到了宪
宗成化十年,由延绥巡抚余子俊开始,在西部共筑了一千七百七十里。

    这时候,辽东的局势也变得危急了。成化十三年,开始在辽东增修墙堡。
弘治六年,御史李善请筑辽东边墙,从山海关一直筑到了鸭绿江,虽然工程简
陋,不可与山海关内相比,但是在明人的眼中,那的的确确是边墙,也就是我
们今天之所谓长城。这样,“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就有了绵绵
不绝的屏障!

    说起长城,不能不提到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戚继光。他在清除了倭
患之后,又带着三千英勇善战的浙江兵,北上当蓟辽都督同知,为国家守边了。
他的主要功绩,就是在其治内大修特修边墙。我在慕田裕看到的那段长城,大
概就是当年戚爷监修的。起初,戚继光管的是蓟州。俺答汗入贡之后,蓟门安
然无恙了,而辽东边患又起。图门汗率辽东土蛮袭击锦州、义州、沈阳等地,
屡败明军,甚至一直打到了山海关。已升为左都督的戚继光这时候就屡屡到辽
东作战,与李成梁(朝鲜族)配合,击退了蒙古兵的一次次进攻。辽东那些简
陋的长城,在这些战斗中自然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要大修特修长城?这个问题恐怕就跟问当时的城市为什么要修城墙,
大户为什么要修院墙一样的简单。而长城真的有用吗?自以为高明的今人也许
要嘲笑长城不过是座废物,何尝抵挡得住外族的入侵。就连鲁爷也这么说:“
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但最后的抵挡不
住并不等于在此前长城就毫无用处,至少使得敌人的入侵会困难得多,就象大
户的院墙抵挡不了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却可以令一般的小偷望而却步。明人
对长城的重要性的体会,一定要比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今人深刻得多。就说明末
吧,清兵虽然三次入寇打到北京城下,每回却都要绕着长城兜一大圈寻找薄弱
环节,到真地打入内地,早已人困马乏,不敢久留,抢掠一番就又退了回去。
直到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长城才真正成为了废物。至今还有人对吴三
桂咬牙切齿骂之为大汉奸,正可以说明长城在防守中的重要性。

    然而在当时,当我站在明长城的顶端,却并没有心思去想长城的这些是是
非非。我想到的是死于长城下的亿万冤魂:

      古长城
           
曾经有过那样的时候
招魂的骷髅旗痉挛地升起
这一具用泪痕血迹涂抹的木乃伊啊
据说因此将要复活
那些殉葬的人们
垂死的呻吟也成罪恶的谎言
只有祭神的欢歌和暴君的虐笑
忽远忽近 绵绵不绝
绵绵不绝的围墙
挡不住还是绵绵不绝的风

再也没有塞外风光
大纛无存 旗杆依旧在
炮筒死死盯着的
早已是汉家的天空
只有山锋依然如利刃
曾被割破的天空啊
宁静如六月的一个夜晚
纷纷扬扬地洒落是一地的断砖碎瓦
究竟要捡起哪一块
才算是我们的天

清明时节
秦时的太阳灿烂然而贫血
桃花在坚硬的尸骸上开放
冤魂们 或新或久 一起歌唱

(1995.10.24.)
 



【旧作】太空上“看”长城

9 03 2006年

    神州五号胜利返航,中央电视台白岩松采访中国第一名太空人杨利伟时有这么段
对话:

  白岩松: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的20多个小时的过程
中,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

  杨利伟: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白岩松之所以有此问,是因为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认为万里长城是太空中唯
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人工建筑。例如,2000年语文高考试卷要求阅读理解鲍昌《长城》
一文,其结语就是: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
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这种说法在国外也颇流行。美国出的麦片包装盒上经常写一些给小孩看的小知识,
我就见过有一种写着“你知道中国的长城是太空唯一肉眼可见的人造物吗?”还有一
个更离奇的说法,说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肉眼可见的人造物,这后一种说法可能是更早
的说法。有人计算过,人眼在月球上绝对无法分辨出地球上的长城。不过更有说服力
的是登过月球的宇航员的证词。曾乘阿波罗12号登月的阿兰·彼恩(Alan Bean)说:

    “在月球上你能看到只是一个美丽的圆球,大多部分是白色的(云),部分是
蓝色的(海洋),点缀着黄色(沙漠),以及偶尔有些绿色的植被。在这个尺度上没
有人造物是可见的。事实上,在首次离开地球轨道,仅几千英里之遥时,就见不到任
何人造物了。”(月球离地球约23万7千英里,即38万4千公里。引文见Tom Burnam’s
More Misinformation(1980))

    另一位宇航员威廉·博格(William Pogue)曾在1973至1974年间在太空站工作,
他所在的高度约300英里。他在1991年出版的一本书《在太空中如何盥洗》中指出,
在那样的高度上已无法用肉眼看到长城,而需要用到望远镜才能看到。

    那么,在较低的太空,例如航天飞机飞行的轨道上(离地球约160到350英里),
能否看到长城呢?能看到,但是很难看到,而且还有许多人造物比长城更容易看到。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96年11月号报道航天飞机宇航员杰·埃普特(Jay Apt)
的话说:

    “我们寻找中国的长城。虽然我们能够看到象飞机场跑道这么小的东西,但是长
城看来主要是由与周围的土壤同一颜色的材料建成的。尽管一直有故事说它能在月亮
上看到,长城在只有180英里的上空就已经几乎不可见了。”

    航天飞机宇航员在这个高度上能看到许多人造物,包括高速公路、飞机场、大坝、
城市、麦田、桥梁等等。在太空站工作的华裔太空人卢杰(Ed Lu)指出:“从太空
能够看到很多的东西。能够看到金字塔,特别是用望远镜更容易看到。用肉眼看起来
有点困难。”他说,你能看到长城,但是它比许多其他物体更不容易看到,而且你必
须知道朝哪里看。(引文见SPACE.com今年10月6日的报道)

    这个有关长城的神话早在人类征服太空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没有人确切地知
道它是谁炮制出来的。有人估计是在美国首次载人飞船升天之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
某位大腕的随口猜测,后来被误传成了实有其事。也有人发现,在1938年,美国著
名探险家理查德·哈里伯敦(Richard Halliburton)在一本畅销书中就声称“天文
学家说长城地球上唯一一个可以从月球上用肉眼看到的人造物”(见www.snopes.com/
science/greatwal.htm)。最近网友潘忠伟在翻看《胡适日记全编》时,发现早在
1931年3月3日的《北平晨报》刊载国民党元老之一张继的演说就有这样一句话:

  “兄弟又见法国一本书上说,假如人能到月亮里面去,俯视地球上的建筑,只有
万里长城,此亦可见我们民族秦始皇的文化精神。”(引自《胡适日记全编》(1931-
1937),曹伯言整理,7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如此看来,这个神话很可能是某个法国人的天才想象,又很快被我们中国人发扬
光大了。这个神话很让某些虚荣的国人骄傲一番,可惜的是那不过是误传,要使他们
失落一回了吧。根据高考语文的标准答案,鲍昌文章之所以要感慨长城是“外层空间
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是为了“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能
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难道一个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竟是要建立在这么一个
子虚乌有的谣言之上的吗?

2003.10.30.

(XYS2003103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岂能如此宽容学术腐败

8 03 2006年
    报载,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正来透露,他和学术批评网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等已明确商定,今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一天,将联合国内100至150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著名教授联名发出反对学术腐败的倡议书。

    学术腐败与消费者权益当然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比如科学家参与商业骗局欺骗消费者,也可算是一种学术腐败。不过这似乎和人文学者的关系不大。无论如何,倡议反对学术腐败总是好事吧?然而,细究之下,却不由让人怀疑这个倡议究竟是要反对学术腐败,还是想要包庇学术腐败。

    据邓正来的解释,之所以要发起这个倡议,是因为他认为对学术腐败最好的惩罚方法莫过于同行的蔑视,行业自律才是真正的标本兼治。这话听上去似乎也不错。但是,如果学术腐败已经非常泛滥,大多数学者本身或多或少都有点不干不净,如何还有资格去蔑视别人?如果像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那样,腐败者的脸皮极厚,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蔑视,同行的蔑视又算什么惩罚呢?甚而,反对学术腐败成了结党营私、党同伐异的招牌,又能有什么行业自律?

    比如说吧,同为倡议人的杨玉圣教授,几年来已多次被发现有严重的弄虚作假行为,证据确凿,无可辩驳,从未见过他有任何认错、道歉的表示,反而是不停地谩骂、攻击批评他的人。对这样的人,同行的蔑视有什么用?

    我们也从来没有见过邓正来对杨玉圣的弄虚作假行为有任何的批评,更不要说表示一下“同行的蔑视”,反而还要和他一起提倡“同行自律”。自己就做不到自律,自己就不敢表示蔑视,如何让人去响应他们的号召?

    我不知道将在这份倡议书上签名的那一百多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著名教授都还有谁,但是根据我对中国学术界现状的了解,只要好好查查,就不难在其中找到本身也搞过学术腐败、包庇学术腐败的,至少在面对像杨玉圣这样的同行时,他们从来没有表示过蔑视。那么,由他们来号召实施“同行的蔑视”、“行业自律”,岂不是只是一场秀而已?

    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据透露,该倡议书的基本意思是,对于2006年以前的学术腐败建议“既往不咎”,但是要求在公开信之后教授们不再“舍身”腐败。而倡议者之一杨玉圣教授早已在实施这一原则了,最近有记者问他对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博导金元浦的学术专著《文学解释学》被发现涉嫌抄袭译著《隐喻》一事有何评论时,他竟说:学术规范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学解释学》一书存在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理解的。

    好一个“既往不咎”、“可以理解”!原来这个倡议书的用意,乃是要发给学术腐败者一块“免死金牌”。靠弄虚作假已经当上了著名教授的人们有福了,以后只要金盆洗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杨玉圣本人也从此不必再担心别人批评他做为“著名学术打假人”却在造假了,因为那都是“2006年以前”的“可以理解”的事。 

    不知有多少著名教授在盼着这样的“反对学术腐败”呢。比如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著名教授潘知常,几年前就已多次被媒体曝光剽窃他人著作,却没有受到处理,反而当了博导。最近他又被发现还在继续剽窃营生,剽窃著作数量之多、性质之严重,都非常罕见。他夸耀遍布“全国媒介”和“各大著名网站”上的学生们没能如愿保护他,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现在他最盼望的,大概就是3月15日快快到来,可以名正言顺地要求“既往不咎”。

    学术规范中的基本准则,比如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剽窃他人成果,几百年来早就是学术界的共识,并不需要再来一次建立,更不需要本身就不干不净的著名教授来给我们开辟中国学术界的新纪元,想把以前的劣迹一笔勾销。2006年以后的弄虚作假、剽窃抄袭是学术腐败,2006年以前的也是学术腐败。2006年以后的学术腐败要追究,2006年以前的同样不能宽容,特别是那些靠搞学术腐败成为著名教授、获得巨大利益的,更不能放过。

    无论何时,对搞学术腐败的、包庇学术腐败的人,我们都可以也应该加以蔑视,并要求追究其责任。如果同行自律成了相互包庇的借口,如果反对学术腐败成了包庇学术腐败的招牌,那么我们更有理由要求公众、媒体、政府对学术界进行监督、管理。

2006.3.5.

(北京科技报2006.3.8)

(XYS200603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评《老外学“肖氏反射弧”技术》

8 03 2006年

【评】

在这个时候武汉的媒体突然又出现一批吹捧“肖氏反射弧”的枪手新闻,若
是为下一届的院士竞选做准备还为时过早,看来是在为“昏教授”肖传国打官司
造势了。号称80年代就已经获得国际公认的“肖氏反射弧”,过了20年竟然还是
独此一家,需要请人“前来学习这一临床手术”,最好再多花些钱请人发一篇
“肖氏反射弧”的国际论文,免得让人耻笑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一篇国际论文提到
这个号称国际公认的“肖氏反射弧”。

这些报道中都出现了“通讯员彭晓兰”的名字,查以前吹捧“肖氏反射弧”
的枪手新闻,也都与此人有关,看来是正宗的枪手。至于那本载入“肖氏反射弧”
的“我国《外科学》教科书”,其主编是肖传国的老师裘法祖,而为肖传国抬轿
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则是肖传国的师兄。学术界毕竟不是这一家子所
能代表得了的。

(方舟子)

附:
中国首创“人工反射弧”临床手术吸引国际医学界

新华社武汉3月6日电(黎昌政 彭晓兰)武汉协和医院肖传国教授首创的“人
工反射弧”临床手术,吸引了国际医学界专家。6日,来自美国、韩国、菲律宾
等国的8名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教授前来学习这一临床手术。

由于脊髓的外伤、病变等原因造成的脊髓损伤近年来有所增加。另外,脊柱
裂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中国每1000例活产儿中就有1例。脊髓损伤和脊柱裂的
最大问题是大小便失禁,不仅无法正常生活,而且继发的泌尿系感染和肾功能衰
竭会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已有的生物反馈训练、间歇清洁导尿等方法,疗效均不
理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肖传国教授即提出了“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发射弧”
(简称人工反射弧)的神经学新概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截瘫后废用的体神经,
通过手术将其与支配膀胱的内脏自主神经吻合杂交,形成一种新的可经皮肤控制
的神经反射排尿通路,即形成人工的“皮肤-脊髓中枢-膀胱”排尿反射弧,这
一全新设计也被学术界称为“肖氏反射弧”。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1995年至今,肖传国教授在国内外多家医院运用“人工
反射弧”手术,治疗患者共达218例,有效率高达80%,大部分患者已过上正常的
生活。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认为,以往医学界对脊髓损伤、脊柱裂只能对症处理,
人工反射弧这一神经学理论及其优异的临床手术疗效,彻底改变了以往对此基本
上束手无策的状况,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新方向,很可能在调
控其他内脏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据武汉协和医院宣传部介绍,这项中国医学原
始创新技术在国际上已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上述专家外,日本、意大利、新加坡、
斯洛文尼亚、印度等国专家,也纷纷要求前来学习这项技术。

瘫疾者“内急”不再愁 老外学“肖氏反射弧”技术

【2006-3-7 8:54:00】摘自《楚天金报》

记者 肖清清 实习生 陈丽娜 通讯员 彭晓兰 报道:一直以来,我国的外科开展
的各项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协和医院的一项创新技术则引来不少国际医学
专家学习。昨日,该技术的发明者肖传国教授开办第一期国际培训班,为来自美
国、韩国、菲律宾等3个国家的8名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的专家传授技术。

为解决截瘫和先天性脊柱裂患者重建自我控制排尿功能,肖传国教授独创了“人
工反射弧”技术,即从人体下肢取出一根运动神经,与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神经吻
合起来,形成新的反射弧,达到自主大小便的目的。该项技术被载入了我国《外
科学》教科书,并以他的姓氏命名为“肖氏反射弧”,还被称为继我国在世界上
首创断指再植后对世界外科学的又一重要贡献。

去年7月,美国的两名小儿泌尿外科专家专程来到协和医院,向肖传国学习该技
术。日前,又有日本、意大利、新加坡、斯洛文尼亚、印度等国的专家要求来汉
学习或邀请肖传国前往授课。

协和首创"人工反射弧"外国专家昨来取经

(2006-03-07 03:06:20)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 周亚峰 通讯员 彭晓兰 沈艳 摄)1000个新
生儿中,就有1人患先天性脊柱裂,导致大小便失禁,无法正常生活。目前,协
和医院肖传国教授发明的“人工反射弧”,已让170余名类似患儿恢复正常。昨
日,来自美国、韩国等国的医学专家来汉临床观摩。

(XYS200603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旧作】美国西点军校何曾学雷锋

6 03 2006年

    每年三月,国内都要掀起学雷锋活动,而国内媒体也都会津津乐道雷锋
已经国际化,连美国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也学雷锋。今年也不例外,而且号
称找到了证据。例如《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3月5日芦鑫撰写的报道称:

   
“《辽沈晚报》报道,一位名叫田志芳的原我国驻美外交官,近日向雷锋
纪念馆提供了一份印在西点军校简介资料上的雷锋的照片,这是他1984
年至1988年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工作期间参观美国西点军校时收集到的。
据分析,雷锋的照片被悬挂在学员们学习的地方,旁边还有一面五星红旗,
可以看出西点军校的确倡导过雷锋精神。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点军校是
否真的有过学雷锋举动’这个曾引起一段讨论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了。
西点军校学雷锋的时期,中国还比较封闭。当时的美国对中国的文化价
值观、社会运行体制和经济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偏见,如果单从军事
战略上讲,当时的美国还把中国当作‘对美国有潜在威胁的国家’来看待,
而雷锋又是中国军队中的一个士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竟让有着‘将军的
摇篮’称号的西点军事学校的学员们学习雷锋。雷锋精神的潜在力量超越国
界。”

    早在去年三月,我见到国内媒体的有关报道后,即写信给西点军校(正
式名称为美国军事学院)要求做出澄清。第二天西点军校公共关系办公室克
里斯蒂娜·安克拉姆即回了信,翻译成中文是:

    “那篇文章中关于雷锋的信息是不准确的。在本军事学院,没有雷锋的
塑像或画像。雷锋语录没有被印在任何正式的学员出版物中。虽然历史课和
中文课也许会讨论雷锋,但军事学院并不赞赏他或其哲学。”

    所谓“雷锋的照片被悬挂在学员们学习的地方”,也就是属于安克拉姆
所说的“历史课和中文课也许会讨论雷锋”。雷锋做为最著名的中国战士,
雷锋精神在中国被提倡了几十年,那么西点军校出于知己知彼的目的,在有
关课程中讨论雷锋,雷锋照片做为学习资料被挂在学员们学习的地方,都是
非常正常的,但是这丝毫也不意味着西点军校赞赏雷锋,更不意味着西点军
校倡导过雷锋精神。如果仅仅因为“雷锋的照片被悬挂在学员们学习的地方”
就认定西点军校的确倡导过雷锋精神,那么根据相同的逻辑,我们是不是也
可以根据“旁边还有一面五星红旗”就认定西点军校号召学员们热爱中华人
民共和国呢?

    正如安克拉姆所说,西点军校不仅不会学雷锋,而且根本就不赞赏他或
其人生哲学。这是因为雷锋精神的绝大部分内容,例如阶级立场爱憎分明、
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做革命事业的螺丝钉等等,是与美国价值观格格不入
的。雷锋精神中可被美国社会接受的大概只有助人为乐一项,但是这是美国
历史悠久、无数美国人身体力行的为社区服务的精神。早在雷锋出世之前美
国就已有了无数志愿者,他们根本没必要去向一名外国士兵取经,相反地,
在1961年美国就已开始向国外派出大量的志愿者(“和平团”)。当志愿者
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已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需特地向某人学习。《北
京娱乐信报》的那篇报道称“志愿者服务是对雷锋精神的复制化、专业化和
特色化”,在中国也许如此,在美国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

    不管制造、传播“美国西点军校学雷锋”的谣言的动机何在,谣言就是
谣言,并不会因此重复千遍就成了事实。这个谣言可以休矣。

2003.3.6.

美国西点军校来函澄清“西点军校学雷锋”报道

(方舟子按:2002年3月27日我将中新网报道“学雷锋学汉语成为美国西点军校新时尚”
译成英文寄给美国西点军校公共关系办公室,要求他们做出评论。第二天收到其来
函)

    谢谢您对美国军事学院感兴趣。

    那篇文章中关于雷锋的信息是不准确的。在本军事学院,没有雷锋的塑像或画
像。雷锋语录没有被印在任何正式的学员出版物中。虽然历史课和中文课也许会讨
论雷锋,但军事学院并不赞赏他或其哲学。

    我希望这能澄清该问题并回答你的关注。

克里斯蒂娜·安克拉姆
公共关系办公室
美国军事学院
西点,纽约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below pertaining to Lei Feng is
inaccurate.  There are no statues or pictures of Lei Feng at the Academy.
Quotations from Lei Feng are not printed in the any official cadet
publication.  While Lei Feng may be discussed in history and Chinese
language classes, neither he nor his philosophy are endorsed by the Academy.

I hope this clarifies the information and answers your concerns.

Kristina Anklam
Public Affairs Offic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 NY  10996-1788
845-938-4261  fax:  845-446-5820
yk3047@exmail.usma.army.mil

【评】

“美国军人学雷锋”乃是十几年前不知哪个无耻中国记者炮制出来的假新闻,
没想到中国半官方的新闻社还在散布这个谣言,必须愚蠢到何等的程度才会相
信美国的军事学院会把“毛主席的好战士”当成英雄崇拜!

不必“到过美国西点军校”,只要到西点军校的网站查一查,就可以揭穿这个
骗局。西点军校校园中的塑像、纪念碑名单如下,哪一座是纪念雷锋的?

Patton Monument(巴顿纪念碑)
American Soldiers Statue(美国战士塑像)
Sedgwick Monument(塞奇威克纪念碑)
Kosciuszko Monument(柯休兹柯纪念碑)
MacArthur Monument(麦克阿瑟纪念碑)
Eisenhower Monument(艾森豪威尔纪念碑)
Washington Monument(华盛顿纪念碑)
Thayer Monument(塞尔纪念碑)
Cadet Monument(军校学员纪念碑)
Trophy Point(战胜纪念点)
Battle Monument(战役纪念碑)
Southeast Asia Memorial(东南亚纪念碑)
Flight Memorial(飞行纪念碑)

(http://www.westpoint.edu/Tour/)

西点会议大厅(Grant Hall)上方是挂着五位英雄的画像,然而这是美国五
位五星上将的画像:阿诺德、布莱利、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和麦克阿瑟,又
哪里有雷锋的影子?

王青在《睁开双眼看美国》一文中也澄清过这个谣言:

  “刘先生开车,陪我参观了‘名将摇篮’——西点军校。我曾看过一篇
文章,说西点军校也在学雷锋,教室挂有他的画像。结果四处寻觅,不仅未
见到画像,一些教官和学员还说从未听说过雷锋其人。”

用“雷锋”和“西点军校”做主题词检索,能查到223项结果,新华网、人民
网、中青网、《北京青年报》、《生活时报》、《长江日报》、《北京晨报》、
《中国民兵》都早已散布过这个谣言。更奇的是还有无数人以之为论据大发
感慨:

“作家梁晓声说,雷锋的塑像之所以竖立在美国西点军校,原因就是雷锋精
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对他人关爱的人性精神,而这种精神是超出国界的。”

“商品经济时代,雷锋真的不在了?但美国西点军校悬挂的雷锋画像给了我
们最好的回答。”

“雷锋同志的战斗素质我们不了解,但他的头像却贴在了西点军校的墙上,
这证明他在西方的专业军事学校知名度很高。”

“‘我记得,雷锋是个个子不高爱做好事的战士,听说他的照片还被挂在美
国西点军校里。’一位男青年特别自豪地对记者说。”

“虽然雷锋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但我们的时代永远需要雷锋精神,美国
的西点军校都能把雷锋的故事在校园里留传,而同为中国人的我们,为什么
不能把雷锋精神发扬?”

“雷锋成为了几代人学习的楷模,雷锋精神走进了美国的西点军校和日本、
德国的大企业。”

“雷锋精神具有世界性。不仅国内学雷锋,美国西点军校等也大力倡导学雷
锋。”

“‘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的雷锋同志已经逝
去,但我们从美国西点军校望去,仍可见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的闪烁”

“当时的这些道德说教,使得社会秩序也井然有序,活雷锋到处可见。连
美国西点军校都学雷锋。”

“这是我军所有官兵都曾经历并感到温馨的镜头。但它无法像雷锋故事那
样跨越国界走进西点军校。”

“现在流行出国,但我们希望雷锋精神不要也跑到外国落户。当美国的西点
军校以极大的热情学习中国的雷锋精神时,但愿我们能留住雷锋精神的根。”

“当我们认为‘雷锋精神’是‘小儿科’的时候,美国西点军校却把‘它’
放在主课堂宣讲”

“我们惊疑于:雷锋在异国西点军校开花结果,大庆精神被成功移植到日
本许多企业,而作为这些‘精品’的主人们却似乎迷失了航向。”

“但值得悲哀的是,当如今美国西点军校都将代表我国60年代助人为乐精
神的雷锋画像挂在最醒目之处、当日本的农业部门正在大力推广我国50年
代体现互助互信宗旨的‘互助组’形式、当英国开始出现一些‘公平交易、
老少不欺、崇尚诚信、道德经商’的商品专卖店之时,我们企业的信用声
誉却越来越在消费者心目中沦丧。”

“我一边吃一边想:今天美国西点军校号召自己的学员学中国军队的雷锋,
昨天的侵华日军的榜样是什么呢?”

“雷锋,不仅是亿万中国青少年学习的楷模,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西点军
校,也将雷锋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这就是美国用来培养高级军事将领的西点军校,正悄悄地掀起‘学雷锋’
运动,因为,美国人发现:他们所缺乏正是雷锋式的高尚精神。”

“如我们人人赞颂的雷锋叔叔,他只是想当个‘好士兵’,做一颗‘螺丝
钉’,却成了公认的伟大的共主主义战士,并且越过国界,走向世界,在
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他的画像还和世界各国著名人物挂在一起。”

(方舟子)

附:
学雷锋学汉语成为美国西点军校新时尚

http://www.chinanews.com.cn/2002-03-27/26/173216.html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消息:到过美国西点军校的人,都会注意到校园内一座雷
锋的半身塑像,摆放位置醒目。在西点会议大厅上方,还悬挂着5位英雄的画
像,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雷锋。近几年,学习汉语又成为西点军校新的流行
趋势。

据华声龙脉网报道,学校还把雷锋日记中一些名言印在学员学习手册扉页上,
提倡学员学习时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勤学苦钻,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
一位学员还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写道:“我最尊敬的将军是巴顿,我最崇敬的
士兵是雷锋。”

而这几年来,“汉语热”又在西点军校流行。校方不仅聘请了来自中国的老师
授课,还将部分学生派往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现任校长兰诺克斯中将30年
前就选修过汉语,自1999年以来,西点军校选修汉语的新生人数每年递增20%,
在全部7种外语课程中,学习汉语最“火爆”。

这些学习汉语的学生大多意识到,中美关系对美国未来军政商的发展影响越来
越大。在西点军校外语系中,选修汉语的学生每天都要阅读中国的《人民日
报》等报纸。

【评】

西点军校公共关系办公室Kristina Anklam女士在2002年3月28日给我的回信中,
已说得明明白白:

“虽然历史课和中文课也许会讨论雷锋,但军事学院并不赞赏他或其哲学。”
(While Lei Feng may be discussed in history and Chinese language classes,
neither he nor his philosophy are endorsed by the Academy.)

这张照片即使是真的,也不过说明了西点军校的历史课或中文课曾经介绍过雷锋,
曾经把中国出版的雷锋宣传画做为学习参考资料挂在学习的地方。这丝毫也不意
味着西点军校赞赏雷锋或其精神,号召学员以他为榜样。雷锋做为最出名的中国
士兵,西点军校介绍介绍他,让其学员知道有这么个中国名人,知己知彼,有什
么奇怪的?要弱智到何等程度,才会认为一所民主国家的军事学院会以一位“共
产主义战士”、“毛主席的好学生”为榜样,而要无耻到何等程度,才会把对国
外历史人物的介绍、讨论硬是说成是在以该人物为榜样。

这篇报道倒也让我们知道了“西点军校学雷锋”的谣言是怎么起源的。很可能,
在西点军校的历史课或中文课上也曾经把毛泽东像“高挂墙上”,中国媒体要宣
称“西点军校崇拜、想念毛主席”,我看更容易找到“证据”。

(方舟子)

附:
西点军校“学雷锋”有新证 雷锋照片曾高挂墙上

2002年12月20日辽沈晚报

  一位原我国驻美外交官近日向雷锋纪念馆提供了一份史料,这是一张印在西
点军校简介上的图片,而这张图片最终回答了一个曾引起一段讨论的问题:西点
军校是否真的有过“学雷锋”的举动。

  本报抚顺消息(陈重和 翟元斌 特派抚顺记者于欣)
昨天上午,记者在雷锋纪念馆改扩建指挥部见到了一张美国西点军校印制的该校
简介,在内页上面有几张反映西点军校学生学习生活的照片,其中的一张照片上
可清楚看见雷锋的照片挂在墙上,照片下边还有几个汉字:学雷锋树新风。

  这张照片是一位原驻美外交官刚刚通过快件邮寄给雷锋纪念馆改扩建指挥部
的。据雷锋纪念馆改扩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几天前,一位《杭州日报》记
者受已经退休在家的原中国驻美大使馆一秘田志芳的委托给他们打来电话,表示
田志芳手中有一份资料可以证明美国西点军校曾经有过研究雷锋精神的举动,几
天后,这份资料邮到了雷锋纪念馆改扩建指挥部。

  记者在田志芳随资料邮到的一封信了解到了这份资料的来源。原来,田志芳
于1984年至1988年曾在我国驻美大使馆工作,1984年至1985年间曾两次到美国西
点军校参观,当时收集了一些西点军校的简介资料,其中就包括这份带有雷锋的
照片。据田志芳分析,从照片上看,雷锋的照片被悬挂在学员们学习的地方,旁
边还有一面五星红旗,可以看出,西点军校的确是在研究雷锋精神。

  新闻背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曾有过一场讨论,西点军校是否学习过雷
锋,这起源于曾有报道称西点军校在教室内悬挂着雷锋的画像等,但不久,又有
人公开表示,没有在西点军校看见雷锋的画像,在某种程度上,这场争论成为雷
锋是否真的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在雷锋纪念馆改扩建过程中,有关人员为求证这一点,曾专程到西点军校进
行查证,但西点军校的有关接待人员表示,由于学校人员更替频繁,无法确定是
否有过“学雷锋”的举动。



警惕盗版“维基(wiki)”

5 03 2006年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部靠网民的力量编写的百科全书,人人都可以撰写、
修改,所以虽然内容未必可靠却非常丰富,已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我经常
检索、参考它。今天在新浪网见到一个“Wiki网站CEO”的访谈链接,觉得很奇怪,因为
维基百科的网站(wikipedia.org)在国内是被屏蔽的,其CEO怎么会去国内做访谈呢?
点进去一看,原来做访谈的是两个想靠维基百科的资料做生意的商业网站“两大Wiki创业
公司——网络天书(cnic.org )创始人叶群峰、维库(Wikilib.com)创始人鲍鸣浩”。用
维基的资料赚钱是否侵权,这且不去说它,现在既然正宗维基在国内难以上去,国内有
网站传播它的资料,也算是聊胜于无吧。

于是我就第一次到这两个网站去看个究竟。先去网络天书,输入“方舟子”,没有条
目。输入“方是民”,倒是出来一个条目,介绍很简单,而且还有事实错误(如称我为
“美籍华人”)。我到维基百科查了一下“方舟子”条目的修改历史,原来这是2004年5
月10日由Xyb撰写的第一稿,此后维基百科还对这个条目补充、修改过二十多次,而网络
天书却未再更新,任其谬种流传。

然后我又去了维库,那里倒是有“方舟子”的题目,但是里面有两个部分的措辞
让人吃惊:

“方舟子利用用互联网来进行学术打假,一度被誉为‘科学斗士’。然而从2004年
后期开始,方逐步沦落为网络写手,为吸引眼球而写下大量不合科学原理的争议性文章。”

“方舟子科学精神的没落
从2004年底开始,方舟子的写作风格有了重大转变:专门挑起似是而非的话题,冒
用‘科学’旗号夸夸其谈。在这期间的文章中,方舟子在逻辑和论据上都称不上科学、
严谨,且东拉西扯决不引导讨论以达成共识。有观点认为方舟子已经沦为‘眼球经济’的
俘虏。
在方舟子的狂搅之下,网络上数度出现了混乱而热闹的争吵场面。然而这些争吵都以
无结论而告终,丝毫没有起到科学普及、分辨是非的作用。下面是方舟子近期挑起的话题:
* 2005年1月:《“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
* 2005年3月: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药》、《评中药:就这样被你毒死 切断了所
有退路》”

这哪是什么追求“客观”、“中立”的百科条目释义,倒像是一张发泄个人仇恨的大
字报。难道维基百科的中文版会如此堕落?我查了维基百科中文版该条目的修改历史,得
知这些部分是一个网名“冷玉”的维基执行编辑在2005年3月30日增加的,后来由于其他
维基编辑的反对,这部分基本上被删去了。不过也没有被删得很干净,在现在的版本中,
仍然可以看到被“冷云”修改的痕迹,例如:

“方舟子早期学术打假特点:直接披露被揭露者姓名;不顾忌被揭露者的权势和地位;
署名发文,身份公开”

其中“早期”两字,即是冷云所加,暗示我后来“没落”了,不再如此。其实我到现
在也还如此。

而冷云那些直接谩骂、攻击我的那两个部分,现在被改成了:

“方舟子利用用互联网来进行学术打假,一度被誉为‘科学斗士’。从2004年后期开
始,方是民参与到一些列网络辩论之中,人们对此评价不一。”

“网络辩论
从2004年底开始,方舟子参与到一些列网络辩论之中,这些辩论都产生了比较大的社
会影响,如:
2005年1月:《“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
2005年3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药》、《评中药:就这样被你毒死 切断了所有退路》
2005年4月:《直击伪环保反坝人士》

人们对此评价不一。”

这当然要比冷云的版本“客观”、“中立”多了,至少那些感情色彩强烈的诛心之论
没有了。但是仍然经不起推敲。“一度被誉为‘科学斗士’”,“一度”的用法也和“早
期”一样,都是在暗示我后来“没落”了,没人再那么叫了,而其实这个我受之有愧的称
号是一直有人在用的,比如不久前新东方老罗就这么称呼我。“从2004年后期开始,方是
民参与到一些(系)列网络辩论之中,人们对此评价不一。”这也是同样的笔法。我并不
是在2004年后期才开始参与网络辩论的,而是从我1993年上网发文起就一直参与网络辩论
的,而人们对我参与的每一次辩论,也都是“评价不一”,如果“评价一致”,那还叫辩
论吗?就连维基百科的编辑似乎还比较赞同的“学术打假”,也同样是“人们评价不一”,
那些反对我“学术打假”的人贴的大字报,哪一天没有过?因为维基百科的编辑对我批伪
环保、中医有不同意见,就可以如此无视事实,搞这种春秋笔法?我之批中医,并不是去
年才开始的,也是从我上网之日起就开始了,在新语丝的批中医专辑中就收录有我多年来
批中医的评论。有的人把我批中医当成是我“出名”后“乱发言”、“丧失科学精神”
的表现,那既是孤陋寡闻又是小人之心。另外,我并没有写过一篇题目叫《评中药:就这
样被你毒死 切断了所有退路》的文章,我文章的题目叫《就这样被慢慢毒死》,维基百
科采用的那个耸人听闻、半通不通的题目,是新浪网文化频道的编辑在转载我的文章时擅
改的,跟我的文章内容并没有什么关系(我文章中并无“切断了所有退路”的说法)。

幸而我平时只用维基百科的英文版,并无使用其中文版的必要和打算。维基百科的声
誉是靠其英文版打出来的。两种版本的撰写者、编者的素质差异摆在那里。英文版的内容
都显得相当专业,而中文版的内容仅从“方舟子”这个条目就可以看出其草率和偏颇了。
至于那些盗版维基,当然更不足为凭。

最后顺便呼吁国内将维基百科英文版的网站解禁,不要因为认为其中个别条目的内容
有“问题”就格杀勿论,让国内网民失去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知识工具,却让盗版、赝品
流行。

2006.3.5.

(XYS200603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国学大师”也在造爱因斯坦的谣(补充版)

4 03 2006年
(按:见到有人在blog上留言教训我说:“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人。建议看看南怀谨先生写的一系列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再来大谈中国文化吧。”因而想起了我在2002年11月26日曾经写过的一篇批评南怀瑾的文章《“国学大师”也在造爱因斯坦的谣》。此文在2003年10月10日曾做了扩写,把我更早之前列举南怀瑾在文史方面信口开河的部分也补充进去。这个补充版当时登于搜狐的专栏,未在新语丝网站登出,现在就登一下。不久前去世的张中行老先生也曾写有《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XYS20050209),把南怀瑾不通古文妄谈《论语》的老底也给揭了。现在自称或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很多,和十几、二十年前满大街“气功大师”的情形有点相似。这些“大师”也都喜欢诽谤科学,例如一、两年前我曾偶尔见到有一位现在也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在一个电视讲座上大讲风水,声称世界上有许多现象是科学没法解释的,比如几万光年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我们要过几万年后才能知道,这种奇异的现象就是科学没法解释的。在座听讲的人大概以“文科傻妞”为主,竟没有哄堂大笑。幸而中国传统文化为何物,并不靠这些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大师”来界定。前几天听到一个讽刺中国学术界现状的民谚:“自由主义基督教化,新左派法西斯化,新儒家疯狂化。”我觉得还可再加一句:“国学家骗子化”。这些“国学大师”及其信徒、追随者动则训斥别人不懂“中国传统文化”,不过,与他们去比国学,实在是胜之不武。)

                        “国学大师”也在造爱因斯坦的谣

                                 ·方舟子·

    爱因斯坦是近代公认最聪明的人,人们也就爱拿他说事儿。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要根据事实来,别乱造谣,为了说理的方便,把爱因斯坦从未说过甚至与其思想相悖的话硬是栽到他的头上。他已长眠了快50年,无法为自己澄清。如此欺负一个不能开口的古人,想想总不是人干的事,偏偏有满嘴仁义道德的人乐此不疲。基督教传教士、中国“人文”学者爱造爱因斯坦的谣,说他信教信上帝,我以前已多次揭露过。最近偶尔在网上看到南怀瑾一篇文章,才知道这位近来在海峡两岸都很流行的“国学大师”,原来也好这口。其“名著”《论语别裁》“祈祷是求救的信号”一则称:

    “谈到超现实世界,有没有另一世界存在,这是东西文化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哲学、宗教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些不科学,科学并不是万能,现在科学正要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还没有找到。不要以为科学解决了问题,事实上问题还没有解决。像爱因斯坦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可惜死得太快了一点。他想把生命升华,变成为四度空间(Four Dimensional Space或称四次空间,或四个因次空间)。那时人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可以有神通,可以不靠机器而在空中飞行。他有这个理想,没完成就死了。他到快要死的时候,感觉宇宙的生命后面还有一个东西。什么东西呢?当然不是唯物思想的。他是搞物理的,科学家都是朝唯物方面的路子去探讨。结果他认为不是属于唯物方面的,而是另外的东西,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所以他没办法,只好去信上帝。因为这一个力量他没有研究出来,是个东西但不可知,还不如信上帝,精神先得到保障,先得到安慰。形而上是不是有个东西?生命是否在一个躯体里死了以后可以再生、再来?这都是人类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所以人类文化不要自吹了,站在哲学立场看人类文化是非常幼稚的,连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这段话很有点今天中国“人文”学者的口吻,都是要对科学指手画脚的,而其实也都是连基本科学常识都没有,连常见辞书也懒得去翻翻就信口开河了。只要有点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所谓四维空间,其实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三维空间再加上时间维的统称,并不是多出了一个什么神秘的东西。(参见《辞海》1999年版的词条:四维空间,亦称“四度空间”、“四度时空”、“四维宇宙”、“时空连续区”等。由通常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总体。这一概念由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首先提出,因此又称“闵可夫斯基空间”。要确定任何物理事件,必须同时使用空间的三个坐标和时间的一个坐标,这四个坐标组成的“超空间”就是“四维空间”。)南怀瑾对四维空间的理解,大概是和科幻小说说的多维空间搞混了。至于说爱因斯坦想要有神通,想成仙飞行,没办法只好去信上帝云云,更全都是南怀瑾本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乃是对爱因斯坦的污蔑。

    南怀瑾的追随者不少,里面大概也有一些物理学专家、学生,却无人向他指出这个笑话,任其流传数十年,可与信轮子的物理博士不敢纠正李“大师”的“光年”错误相比。(李“大师”在其“经文”中望文生义,把“光年”当成了时间单位,闹了天大的笑话。连小学生都知道,“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过的距离。)南怀瑾的文章我只读过几篇短文,就发现了一些中国历史常识错误,例如:

    《南怀谨谈历史与人生》中《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一文称:“在古代,尤其春秋战国间,知识分子第一个兜销的好对象,当然是卖给人主——各国的诸侯,执政的老板们。……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曾经下了逐客令,当时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临行之时,上书劝课,秦始皇觉得有理,于是收回成令,李斯后来因而得以重用。虽然如此,各国诸侯的灭亡,对养士风气不能说不是个打击,……”这段话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李斯上《谏逐客书》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距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还有16年之久。因为这个错误,使得整段论述完全作废,无法修改。

    《名利浓于酒》一文称:“满清入关以后,有许多读书人不投降。但清帝康熙非常高明,他十四岁亲政,就平定了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天下,作了六十年的皇帝,把清朝的政治基础定下来,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的皇帝,不是职业皇帝了。”康熙并没有如此高的天才。要到康熙20年平定三藩、22年灭台湾郑氏政权,才算平定天下,这时已近三十岁了。

    《历史的经验》“文武兼资论”云:“专门好文的,最后也是亡国,不注重军事国防,如吴王夫差,鲁国的偃王,都是只提倡文化,不注重国防的,而最后败亡,这是‘恃文者亡’。”吴越争霸、卧薪尝胆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吴王夫差的败亡并不是由于“只提倡文化,不注重国防”,恰恰相反,是由于穷兵黩武,好战而亡。那么南怀谨为什么犯这个常识性错误呢?原来是因为读不懂他讲解的《反经》中的这句话:“曹公曰: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这里是分别用吴王夫差和徐国(不是鲁国)偃王来做为“恃武者灭”和“恃文者亡”的例子,而不是都指的“恃文者亡”。

    《历史的经验》“遵义章第五”云:“武帝时,苏武率百余人使西域,为匈奴所囚,不为威屈。”苏武是因为出使匈奴,其副使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败露后受到牵连而被囚。张骞才是出使西域,途中为匈奴所囚。南怀谨显然是把这两个人的事迹搞混了。(孙勇进在《南怀瑾〈历史的经验〉中的几处文史疏误》一文中还列举了几个类似的例子,可参见)

    这些都是读过点史书的人不该犯的错误。对这位喜欢信口开河的“国学大师”的大部头著作,我也就没有阅读的兴趣。《论语别裁》据说是当代讲解《论语》的名著,但我只读了这一章,就知道这位“国学大师”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什么意思也没搞明白。

2003.10.10

(XYS200603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