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明的“透明计算”——张尧学是如何骗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

20 01 2015年

教育部原司长、中南大学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领衔的“透明计算”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舆论大哗。多名IT专业人士在网上一面倒地揭露这个课题低劣、造假、骗人的实质,这些揭露文章发表在科学网、知乎、新浪博客等处,随后即被删除得干干净净。财新网在1月17日发了一篇报道《“透明计算”获大奖引发诸多争议》,随后也被删除。对这些批评、揭露,张尧学没有给出任何回应,而这些试图压制批评的删帖行为,不知是张尧学公关的结果,还是政府部门为遮羞采取的行动。不管怎样,对学术争议只能以删帖来回应,其实质如何,已昭然若揭了。

我不是IT专业人士,不想从学术的角度来评价张尧学的成果。我想从别的角度,让公众了解一个被IT专业人士一致评为低劣、造假的课题何以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我们先来看看张尧学的简历:

1976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湖南澧县余家台水电站工作,测绘员;
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在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陕西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07月至1983年02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国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1983年02月至1983年09月,在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培训班学习;
1983年09月至1990年03月,在日本东北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并获硕士、博士学位;
1990年03月至1995年0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师、副教授、教授,教研组副主任;1994年6月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1995年2月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07月至1995年10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教授;
1995年10月至1997年11月,电子部计算机司副司长兼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副主任(挂职);
1997年11月至1999年06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06月至2000年06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主持工作);
2000年06月至2001年05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2001年05月至2009年0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其中,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参加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任北京奥组委挂职总体策划部副部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06月至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2011年11月至今,中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从简历可以看出,张尧学从1995年开始当官,一开始还只是挂职,1999年起则是全职当官,从事行政工作,历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主持工作)、科学技术司司长、高等教育司司长、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中南大学校长,已脱离科研一线十几年,却能做出代表中国科研最高成就的成果,可谓神人神迹。

再神的人才,再神的科研成果,也是要通过论文发表体现出来的。在报奖材料中(http://www.cutech.edu.cn/cn/rootfiles/2014/01/15/1389722463398905-1389722463551177.pdf ),张尧学列举了能体现其获奖成果的八篇代表性论文专著:

1. Yaoxue Zhang and Yuezhi Zhou. Transparent Computing: A New Paradigm for Pervasive Computing, LNCS 4159, 2006 年第1 卷1-11 页.
2. Yaoxue Zhang and Yuezhi Zhou. 4VP+: A Novel Meta OS Approach for Streaming Programs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in Proc. of the IEE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AINA 2007), 2007 年第1 卷394-403 页.
3. Yaoxue Zhang, K. Takahashi, N. Shiratori, and S. Noguchi. An Interactive Protocol Synthesis Algorithm Using a Global State Transition Graph,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88 年14(3)卷 394-404 页.
4. Yaoxue Zhang, Hua Chen. A knowledge-based dynamic job-scheduling in low-volume/high-variety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gineering (UK), 1999 年13(3)卷 241-250 页.
5. 林 闯 . 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7-302-04267-5, 2001 年卷109-129 页.
6. Fengyuan Ren, Chuang Lin, Xunhe Yin. Design a conges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05 年28(9)卷 1050-1061 页.
7. Fengyuan Ren, Chuang Lin, Bo Wei. A robust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lgorithm in large delay networks,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05 年 28(5)卷 485-493 页.
8. Jianer Chen, Guojun Wang, and Songqiao Chen. Locally subcube-connected hypercube network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02 年51(5)卷 530-540 页.

第一篇论文发表在2006年9月在武汉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IC 2006 ),会议组织者是在新语丝挂号的金海。这种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国科研人员提供出钱发表SCI论文的机会,几乎没有含金量,被称为野鸡会议。张尧学的这篇论文发表了9年,共被引用45次(据google scholar,下同),绝大部分是张尧学自引和中国人引用,国外引用只有3次,分别是日本、韩国、德国人引用。

第二篇论文发表在IEEE的低端学术会议上,在IEEE的1578种IT会议中,该会议的排名1362 (http://arnetminer.org/page/conference-rank/html/All-in-one.html )。这篇论文是张尧学迄今发表的所有论文中引用次数最多的:46次,然而几乎全都是张尧学本人自引和中国人引用,仅被国外引用了两次,这两次都不是英文文献。也就是说,张尧学这篇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在作为科技界国际语言的英语文献上被国外学者引用的次数是零。

第三篇是张尧学发过的档次最高的论文,但是是1988年他在日本留学做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有三个日本共同作者。张尧学将其博士学位论文也列入报奖材料中,简直是莫名其妙,因为第一,其博士研究内容与其获奖内容没有关系;第二,这项工作的知识产权属于日本东北大学,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只授予在中国做的工作。难道张尧学想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让其日本导师分享?张尧学将其1988年日本留学的论文也拉来凑数,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拿得出手的论文太少。

第四篇是1999年一篇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也与获奖内容无关。该论文的引用次数是16次。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已在2001年停刊。

后面的四篇作者中都没有张尧学,也都不属于透明计算的内容。最搞笑的是第五篇,它其实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在2001年4月出版的一本教材的一个章节(第五章“非乘积解排队网络和近似算法”),张尧学为了把它伪装成期刊论文,创造性地把书的出版年份写成“2001年卷”。而且这个章节根本就没有教材作者的原创内容,都是引用国外学者的,这些国外学者是不是也能跟张尧学分享奖金?

总之,从张尧学论文发表记录和引用情况看,可知他提出的透明计算在国际上毫无影响。然而张尧学在报奖材料中声称其提出的透明计算“被国内外采用,引发和推动了国内外新型网络计算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用谷歌搜索“透明计算”的英文(transparent computing),出来的网页主要是美国军方DARPA的一个透明计算项目。但是,张尧学说的“透明计算”的“透明”的意思是“不知不觉”,国外说的“透明计算”的“透明”的意思是“公开可见”(The Transparent Computing (TC) program aims to make currently opaque computing systems transparent by providing high-fidelity visibility into component interactions during system operation across all layers of software abstraction, while imposing minimal performance overhead.),二者的意思刚好相反。如果认为这就是其“透明计算”的实践,这是利用“透明”一词多义混淆视听。

张尧学的报奖材料称:“透明计算得到了国际上英特尔、IBM 等公司的采纳,被英特尔公司总裁称为‘代表了下一个计算时代’并作为战略之一实施。”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Renee James(学MBA出身的)在2012年IDF会议上的确提到透明计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曾以“我系张尧学院士提出的透明计算得到英特尔公司的高度评价和推广”高调报道(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s/4840/2012/20120921085312266245505/20120921085312266245505_.html )。实际上Renee James的原话是这么说的(http://intelstudios.edgesuite.net/idf/2012/sf/keynote/120912_rj/120912_rj_fl/index.html 14′20′’开始):透明计算的概念并不新颖,MIT早在90年代末就做了研究,最近清华大学张教授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有些IT专业人士认为英特尔说的透明计算和张尧学说的透明计算只是名称相同,不是一回事(Renee James不是搞技术的,可能分不清二者的区别)。即使是一回事,Renee James也说得清清楚楚,这是MIT在90年代末率先提出的,并不是张尧学的首创。按张尧学自己的说法,他是在2004年才想到“透明计算”,晚了MIT好几年了。

张尧学的报奖材料称:“相关工作得到了Edward Yourdon 博士(软件工程方法论创始人)、原IEEE CS 副主席Ming T. Liu、以及Jefferey J.P. Tsai(IEEE/AAAS Fellow)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张氏协议综合法’。”这些人评价的是张尧学1988年在日本的博士研究工作,与透明计算没有关系,非要说有关系的话,那也是日本的知识产权,怎么得的中国国家奖?而且这些人并没有对张的工作“高度评价”,更没有称为“张氏协议综合法”,只是在综述中引用了张尧学的论文,引用时写作Zhang’s Protocol Synthesis Algorithm,这是以第一作者姓指代论文中提出的方法(该文献以此指代十几种方法),并非特地给其方法命名。众所周知,博士论文的工作主要是属于导师的。如果要命名张尧学的博士工作,应称为“张-野口协议综合法”,而不会忽略张尧学的导师野口正一的贡献。

张尧学的报奖材料称:“透明计算概念及技术曾被PCMag、eWeek、ScienceDaily、TechEYE 等数百家国际媒体广泛报道,并被评论为‘这将是首个由中国推动的计算技术。’”这指的是张尧学2012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ud Computing》专刊上发表的论文《TransOS: A Transparent Computing-based Operating System for the Cloud》曾获得国外一些科技媒体的报道,当时中南大学因此说“张尧学院士发表的论文在国际上反响强烈”(http://news.its.csu.edu.cn/csunews/readnewsarticle?atcid=20121016045312963 )。一篇论文的重要性并不由媒体记者来决定,而应该看同行的引用情况。那么张尧学这篇“在国际上反响强烈”的论文的引用次数是多少呢?6次,其中4次是中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己引用,1次是北京大学引用,剩下的1次由于论文无法下载,不知道作者的单位,但也是中国人引用。也就是说,张尧学这篇“在国际上反响强烈”的论文发表两年多来,在国际上被引用的次数是零。国际学界根本就没人在乎这“首个由中国推动的计算技术”。

中国的科技大奖,都是运作的结果,含金量本来就不高。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经是个例外,曾经为了保证含金量空缺过很多年的。现在却让这样一个假货靠造假获此殊荣,肯定是利用权力和官场人脉运作的结果,是典型的学术腐败大案。虽然中国遍地都是学术骗子,但学术骗子能靠权力把虚假成果搞成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是创纪录的,算得上中国科学最大的丑闻之一。

2015.1.19.



从《三体》是否妖魔化转基因农产品想到的

10 12 2014年

《三体》是刘慈欣写的一部科幻小说,据称出版后备受赞誉,甚至有人称之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最近因为要改编成电影,又引起了热议。比如此书有一段叙述,介绍一个书中人物称:“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他成功地预言了长期食用转基因农产品造成的后代遗传畸形,还预言了转基因作物可能造成的生态灾难……他的预言充满了具体的细节,且都一一精确兑现。”结合近年来中国社会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就未免让人联想到作者是否以此来表明自己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立场。
一个作家当然有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自由,但科幻小说既然贴着科学的标签,却妖魔化一种代表着农业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科技,总让人觉得别扭,何况在《三体》读者中有众多科学爱好者,对转基因技术有比普通公众更理性的认识。有人去问过刘慈欣他是否反对转基因食品,他回答说那只是书中人物观点,不代表作者看法,他本人是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于是有些《三体》读者松了口气。但这种解释只是狡辩。书中那段话是故事叙述者在介绍书中人物关于转基因食品有害的预言是成功的,“一一精确兑现”,那就是说“长期食用转基因农产品造成的后代遗传畸形”在书中是一个既成事实,而非未被验证的观点。至于刘慈欣本人现在私下对转基因食品是什么态度,并不能证明此前他在书中的叙述就没有问题。
还有人这么为刘慈欣辩解:“长期食用转基因农产品造成的后代遗传畸形”的确是个既成事实,但是那不是因为转基因农产品本身有害,而是因为书中的反面人物“三体人”在搞破坏,偷偷往转基因农产品里加了有害成分。据看过《三体》一书的人说,书中并没有“三体人”破坏转基因农产品的情节,所以这大概是某些《三体》读者为了替刘慈欣辩护而想像出来的。我没有看过也没有兴趣去看《三体》,不知道书中是否有这么个情节。姑且假定书中有这个情节吧,就能证明《三体》没有妖魔化转基因农产品吗?不能。在现实世界,反对转基因农产品的人一个常见的理由,就是说转基因有人类未知的风险,外星人搞破坏也可以归为未知的风险。在小说里把转基因农产品说成是外星人让地球人后代遗传畸形的阴谋,与现实世界里有些反转基因人士把转基因农产品说成是美国人让中国人断子绝孙的阴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转基因是一种技术,和任何其他技术一样,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转基因技术当然会有风险。如果转的是一种有害的基因(例如能生产对人体有害的蛋白质),那当然就会成为一种有害的产品。所以转基因农产品在被批准上市之前,都要做安全性检测和评估。如果转基因农产品没有风险的话,那就没有做安全性检测和评估的必要了。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转基因农产品是有害的还是安全的,我们能说的是,已经过安全性检测和评估的转基因农产品和同类非转基因农产品一样安全,甚至更加安全——许多同类非转基因农产品根本就没有做过安全性检测和评估就上市了。
有人会说,如果食品安全检测和评估系统那么可靠的话,为什么会时不时地出现食品安全事件?为什么会时不时地发现以前认为安全的食品实际上有问题?其实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发生在某种具体的食品上面的,是因为某一国家的食品安全体系出了问题,或是因为某种食品还没有经过透彻的检测和评估导致的。某种具体的转基因食品也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例如未对其做过透彻研究就被批准上市,或是其基因存在当时未知的副作用,或者干脆是有人搞破坏,但这并不意味着转基因食品就必然都会有问题。美国人、外星人可以在某种具体的转基因农产品里偷加有害成分,却无法一概让所有的转基因农产品都出问题,因为不同的转基因农产品涉及的是不同的研发流程。打一个比方,恐怖分子可以破坏某个具体的大坝,却没有手段让全世界所有的大坝同时都遭到破坏。
我们相信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是因为我们相信现有的食品安全检测和评估手段是可靠的。如果你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失去了信心,那么你就应该怀疑所有的食品的安全性,而不仅仅限于转基因食品。如果美国人、外星人有办法让所有转基因食品都带毒而让人检测不出,那么他们也就有办法让所有食品都带毒而让人检测不出,又何必局限于转基因食品?毕竟,人类用来检测和评估转基因食品的手段,与用来检测和评估非转基因食品的手段,是一样的,只是更为严格而已。如果有人要在书中对转基因食品大做文章,构思被破坏的情节,至少反映出其对转基因食品的不了解和疑虑。

2014.12.2.



崔永元代言了哪家食品企业?

26 10 2014年

在去年年底,崔永元曾经为一种超高价有机奶粉麦美兹站台,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崔永元如此为有机食品站台》揭露该有机奶粉的真相,目前该奶粉的天猫官方旗舰店还在打崔永元的广告,一天能卖出大约2罐。今年一月,崔永元宣称他将为生产“石头纸”的“地球卫士”公司代言,代言费高达2亿元。随后爆出该公司运营困难,长期拖欠员工工资和福利,到现在还欠薪6个月,一家分公司被法院查封,崔永元在4月份拍摄的代言广告至今未播出。
cuiyongyuan638d.jpg
崔永元既然有这么“光荣”的代言史,你可能以为企业会对他敬而远之。其实不然。10月4日,崔永元喜滋滋在微博上宣布:

“国内食品企业愿意出高价聘请我做监督员,我说你们找对人了。那些个部门收了钱还不为公众负责,看我的,我会用这些钱到世界上最好的检测机构检测你们的食品,如果你有事儿,就曝光你,往死里!对了,拿你钱财,替公众消灾。”

所谓出高价聘请做监督员,不过是变相代言。这是哪家勇敢的食品企业呢?崔永元没有透露。但在10月10日和10月13日,君乐宝奶粉来对号入座,分别发微博称:

“10月5日我们和崔永元进行了接洽,希望崔永元先生担任奶粉独立监督员。说起找崔永元,好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拍案叫好,我们坚信被这样大瓦数的探照灯盯着,我们和我们这个行业,都能做得更好。”

“为了让中国宝宝喝上安全、放心、国际品质的好奶粉,我们郑重邀请崔永元老师出任君乐宝奶粉社会独立监督员!”

这让人觉得只是君乐宝奶粉一厢情愿的邀请,但崔永元立即转发了该微博,而且连发十几条评论,承认了自己当上了君乐宝奶粉“监督员”,收取“监督费”。

那么是什么样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勇敢地“出高价”找崔永元代言呢?

君乐宝乳业是石家庄的一家企业,以“直销”的方式销售“超低价的高端奶粉”。这家企业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但是提起石家庄另一家乳业,肯定是无人不知——三鹿。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之前,君乐宝是三鹿的子公司,挂的是三鹿的牌子。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君乐宝才摘掉三鹿招牌,独立出来,并接手了三鹿的奶源。也就是说,君乐宝奶粉其实是三鹿奶粉的继承者。对这段“光辉”历史,君乐宝在其官方介绍中是只字不提的,唯恐别人知道。君乐宝现在隶属于另一个有着“光辉”历史的乳业——蒙牛。

有如此“光辉”历史的企业,你也许觉得它会吸取教训,把好产品质量关了吧?其实不然。近年来君乐宝频频被曝光产品质量有问题、消费者投诉得不到解决、做虚假广告,而其与三鹿的历史渊源,也就一再被媒体提起。例如:

2010年07月01日 君乐宝要步“三鹿”之后尘?
http://info.tjkx.com/detail/584142.htm

2013年07月15日 “君乐宝乳业”频陷”质量门” 三鹿”后遗症”难消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7-15/5042405.shtml

2014年07月03日 普通酸奶宣称有保健功效 光明君乐宝被指误导消费者
http://news.ifeng.com/a/20140703/41004030_0.shtml

2014年08月30日 喝了3包君乐宝腹泻厂方赔了两箱酸牛奶
http://news.163.com/14/0830/14/A4TCPPPL00014Q4P.html

2014年09月18日 市民反映喝光明原味酸奶、君乐宝酸牛奶上吐下泻
http://sd.ce.cn/xw/sd/201409/18/t20140918_1820503.shtml

我曾在微博上指出君乐宝的产品“乐畅活性乳酸菌饮品”宣传对疾病有疗效,是虚假广告。今天再去看,那些广告语已删除。在我的义务监督下倒也从善如流,但这默认了此前在做虚假广告,岂能只是一删了之?

这样的食品企业由崔永元代言,真是般配极了。只是不知其代言费是多少?两亿吗?其员工工资、福利发得出去否?

2014.10.26.



“网络作家”的贼喊捉贼

25 10 2014年

“网络作家代表”(现在已上升到“网民代表”乃至“中国人代表”——人民网发评论称:“只要是一个中国人,就要像周小平那样对祖国‘一网情深’。”为与以前的文章保持一致,仍称“网络作家代表”)周小平今天发了一篇长微博http://p.t.qq.com/longweibo/page.php?lid=2686911324011411454 ,算是对我批评其《梦碎美利坚》一文的回应:

【我从来没有哪一篇文章,遭遇过如此之多的篡改,抹黑和妖魔化,为什么美国人如此痛恨这篇文章?为什么有些爱美国胜过爱祖国的人,容不下它?我究竟在文章里说了什么?网上此文的版本太多,有些是从海外流传来的,有些是从他人篡改的,文章中关于美国的数据来自微信上一些留学生朋友提供,以及海外留学生论坛数据,本文的重点不是在论述物价,而是在论述美国的经济和政体没事,大家不妨看完原文再评。】

如果对比周小平现在拿出来的所谓“原文”和我批驳的那篇文章,发现少了很多内容。周小平是想借此说明我批的文章是篡改过的。但是我批的那篇文章是从党建网周小平专栏下载的,周小平是说党建网篡改了他的文章?当然现在党建网也换上了改过的新版。此前党建网登过一篇匿名文章《留美学生:造假的是方舟子而不是周小平》,声称周小平所论美国“基本属实”,只有个别地方“不精确”。于是周小平把那些“不精确”地方删了,声称这才是原文,变成原文百分之百属实,“不精确”地方都是别人篡改的。

周小平删得太拙劣,拙劣到都不管上下文的衔接了。例如周小平声称其“原文”是:

【网上经常会有很多公知、导师、异见领袖拿美国方圆几十公里里不见一个人影的地方和中国北京上海比房价。北京上海上海市中心房子最贵的确实要好几万人民币一平米,但纽约最豪华的房子也要十几万美元一平米啊。而且就算你买的房子没涨价,你也得按房子总价的2.5%交税,再加上物业费和社区管理费用,你买套房子住上30年,光是你要交的这些税就够再买一套一模一样的房子了。】

“而且就算你买的房子没涨价”这一句是不是显得很突兀?上文并没有谈到“房子涨价”啊?其实真正的原文是谈到房子涨价的问题的,被周小平当成“别人篡改”删了,原本还有这么一段:

【还有很多人在网上大肆吹嘘说美国的房子是永久产权,但是这些人却总是忽略在美国买房后的一项重要开支:那就是不动产税。美国有一个专门从事房屋估价的官方办事机构每年要来为你的房子做价格评估,所以你要交多少税,不是按你购买房子时的实际成交价,而是按现在的价格来进行评估的。所以哪怕你买房的时候是50万,但如今房价涨了5倍,你就得按250万美元的估价交税,这样一来,几年税金就抵得上你当年的购房款了。】

又如,周小平声称其“原文”是:

【美国的酒店也酒店很贵,大城市在160美元-200美元一晚,小城市在100美元只有一晚。】

这里缺乏中美对比,看不出“大城市在160美元-200美元一晚,小城市在100美元只有一晚”为什么很贵,毕竟中国小城市酒店一晚上千元人民币的也有的是。原来后面本来还有一句:“而且100美元的那种基本不能住,十分脏乱差,条件相当于中国内地40元一晚的小旅店。”连“留美学生”都认为这说得不对,所以周小平也当成“别人篡改”删掉了。

又如,类似这种一般人一见可知其假的笑柄,周小平也全删了:

【美国很多城市的服务业工作者薪资在三到五美元之间】

【而且一旦你交不起这些税,房子就会被银行收走并拿去拍卖抵债。也就是说:美国的房子实际产权只有30年,而中国的是70年。】

【实际上网民只要打开ebay网络就不难发现现在美国的iPhone裸机销售价格800美元左右,而中国淘宝iPhone的价额则在400美元左右,到底谁便宜呢?】

【在吃的问题上,美国人的现状也十分堪忧。民以食为天,很多美国人中午都是自己带饭吃的。两片面包夹一片火腿一片芝士一片西红柿两片生菜叶子,就是一顿饭。美国人为什么吃得如此节约呢?除了他们的味蕾不发达之。繁重的小费负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吃饭一般要强制收取用餐价格15%-20%的消费,不能不给的。所以即便去吃一顿路边小餐厅人均消费也在20美元-40美元,所以很少有人去,中午一般就直接带个汉堡或者三明治就解决问题了,而且天天如此,顿顿如此。】

除了删除,周小平也做了偷偷的改动。例如,他原来说的是:

【美国的富人则根本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入这种所谓崇尚“散养”的学校,他们都会把自己子女送入教育及其严格的“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等等。而要上这些学校,除了要购买学校附近的超高价学区房之外还需要有人给你开关系递条子(推荐信制度),否则想都不要想。】

在我指出“美国私立学校并不划学区,公立学校才划学区,要上好的公立学校才需要购买学区房”,“留美学生”也不得不承认我说得对之后,周小平悄悄地把这段话改成:

【美国的富人根本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入这种所谓崇尚“散养”的学校,他们都会把自己子女送入教育更为严格的“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等等。而要上这些学校,私立的很贵,公立的则要购买学校附近的超高价学区房。】

并声称这才是“原文”。但这么修改,又不通了,“私立学校”“教会学校”都是私立的,怎么冒出了一句“公立的则要购买学校附近的超高价学区房”?

即使在周小平认为属实保留下来的部分,也充满了错误,例如说不动产税“按房子总价的2.5%交税”,说“国本土生产的国产低端车,零售价都在3万美元左右”,说美国汽车“交强险一年要3500美元”,说“美国高速公路都是收费的”,说“大部分美国公立学校的高中毕业率只有30%-50%”(这是周小平唯一一处承认有误的,声称应是“应该是50-70%”,但也是错的)等等,也都是错误的,我此前也都已驳斥过,被“留美学生”胡编、狡辩一番,他就当成“属实”了。

人有错不怕,怕的是不愿认错,更怕的是偷偷改错还要倒打一耙。不愿认错,自己偷改文章再贼喊捉贼,这是什么样的“爱国”人品?这就是“中国人代表”?

按:网文可以偷偷改,印出来的书却没法改。《梦碎美利坚》一文收入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周小平《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一书,我这篇文章写好后,发现有网友贴出该书照片,我引用的部分在该书中都可以找到(除了有一句有改动,可能是出版社改的),足见我引用的就是原文,不是“他人篡改”,周小平撒谎可谓铁证。

2014.10.25.



官媒的黑色幽默

24 10 2014年

昨天开始,全国以及地方官方媒体(包括南方报系的《南方都市报》)都发表了吹捧周小平、批判方舟子的独创评论文章或专访,这些官媒再互相转载,于是满屏都是“周小平”:

人民网:国平《赤心可鉴,不容抹黑》
人民日报:《专访80后网络作家周小平:必须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周小平:爱国不是献媚 国人应该自信》
环球时报:张颐武《周小平的意义》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对比莫成中国自嘲的哈哈镜》
环球时报:林治波《为何有人将周小平视为眼中钉》
新华网:王德华《周小平花千芳,爱国不需要理由》
新华网:《周小平花千芳传递爱国正能量 方舟子发文批驳是苛求》
光明网:杨恒均《为周小平辩护》
党建网:《留美学生:造假的是方舟子而不是周小平》
中工网:杨冰玉《周小平,网络世界的“敲钟人”》
解放军报:《请不要辜负“周小平们”》
正义网:范建生《时代需要“周小平们”的网络正能量》
中央文明网:费正青《周小平的标本价值是言论自由》
法制网:烨泉《周小平惹着谁了》
国际在线:贰立《不要辜负“周小平”这一代》
中国网络电视台:秦北《别急着对周小平拍砖》
中国日报网:赵虎启《要正确看待理解周小平》
中国网:薛宝生《周小平其人其事释放出了正能量》
中国青年网:阴化礼《论“周小平思维范式”价值所在》
中国青年网:陈平《周小平动了谁的奶酪》
中国经济网:经纶《网络时代,请给“周小平们”一些宽容》
北京日报:荆平《逐梦路上需要正能量》
南方都市报:许观成《多元的时代应该容得下周小平》

这就和我由于质疑周小平导致在国内所有自媒体帐号半天之内被封杀得干干净净一样,都是统一部署的结果。先把你的嘴堵住,再发动舆论将你批倒批臭,这种盛况,也已有很多年没有见过了。我是很佩服那几个敢在这种文章中署名、而且署的是真名的勇气的。把一个不学无术的“网络作家”吹捧成“网络世界的敲钟人”、“这一代”的代表,把他那些东抄西凑、信口开河、错误百出的博客吹捧成“网络正能量”、“爱国正能量”,而且居然还有了“周小平思维范式”,俨然成了思想大家,不是显得非常黑色幽默吗?更幽默的是把正在到处接受官媒采访的周小平打扮成一个言论自由受限制的受害者,呼吁“宽容”,比如《南方都市报》的《多元的时代应该容得下周小平》:

【这个特殊的时代赋予了我们必须完成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为我们这个饱受了百年污蔑民族和国家正本清源。“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谁又能说爱国不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全面和客观的观察者,既要看到他的缺陷或粗糙,也不忽略他的发光点,“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些,才是多元社会的良性态度。多元的时代应该容得下一个周小平。作为网络中的个体,可以有自己快意表达,也应有欣赏他人美的雅意。】

最幽默的是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央文明网《周小平的标本价值是言论自由》一文:

【著名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将言论自由的内核表露无遗。他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就是言论自由。对于周小平的观点,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影子。网络上,对于周小平的观念持否定态度的人很多,但是你可以不同意周小平的观点,但是不能不让周小平说话。如果超越言论自由限制人家说话的权利,那就是一种强权和暴力了。幸好,我们能够清楚看到这样的文字,这样的网络表达方式,而整个网络表达方式中,周小平都表达着自己对于中国发展的认可,以及中国道路的肯定。这样的一种正能量的文字,其实也正是中国现在所稀缺的吧!】

这些话说得不错,只是写错了人名,把“周小平”替换成“方舟子”,才是事实。这就是所谓高级黑,最高级别的黑。

    又:我在Tumblr开通了博客(fangzhouzi.tumblr.com ),国内可以连上,但只要国内网民点击《“网络作家”梦游美利坚》一文,就会导致整个网站被暂时封死,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其他文章。对一篇文章如此害怕,如临大敌,不敢让国内网民读到,这种“一级应急监控”,堪称纪录。

2014.10.24.



“网络作家”请不要造谣这个时代

22 10 2014年

我在《“网络作家”梦游美利坚》一文中,已详细列举“网络作家”代表周小平发在其党建网专栏上的大作《梦碎美利坚》是怎么信口开河控诉美国的罪恶的。其实“梦游美国”在该“网络作家”的大作中比比皆是,几乎是提到美国的事必错,不信我们就再来看看他在其名作《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中是怎么谈论美国的。

【你说中国在长安城楼挂主席像,就是搞个人崇拜。那你怎么不说说华盛顿高达几十米的个人纪念碑?怎么不反思一下华盛顿这个城市名字的由来?怎么不吐槽一下美国国会山上雕刻着的那几颗肥硕的脑袋巨像?那四个总统人头雕像,光嘴巴就厚达6米,足可以塞进去一只乐山大佛的脚。】

纪念死人是否能和崇拜活人相提并论且不说,“网络作家”怎么把拉什莫尔山上的总统像给搬到国会山上去了?

【拥有美联储的美国七大家族才是真正的政党,所谓的“美国民主party”和“美国共和party”,不是真正的政党,而是普通机构,政party的权力和行政级别和权力范围只相当于中国的人大和政协。这些事实美国人都知道,你知道吗?】

美国人没有“网络作家”的政治觉悟,不会知道共和党、民主党的权力和行政级别和权力范围只相当于人大和政协。我也没有这样的觉悟,还以为美国国会才相当于人大和政协呢。美国共和党、民主党就是选举组织,哪来的“权力和行政级别和权力范围”?

【每天光是中国、美国都有几十万人出生,几十万人死去,每年都会发生百万起火灾、几十万起车祸、上千起空难、几十起火车事故。你们仔细想想是谁给在你们心中种下了一种“只有中国不安全”的印象?为什么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车祸,几千人死于美国波音空难你不感到害怕,却偏偏害怕只死过几十人的“中国高铁”?】

美国每年上千起空难、几千人死于美国波音空难,这么恐怖,都是“网络作家”制造的?

【2003年中国非典死了几百人,你就叫嚷中国没法活了,可你知道就在同一年美国也爆发了流感,短短几个月就死了近5万人吗?48000多人集中暴毙,火葬场开足马力,直烧得尸烟熏天,你知道吗?】

美国每年几万人死于流感导致的并发症(在中国这种死亡通常不把流感当成死因),那是分散在全美各地的,“网络作家”还以为是死在了一起,而且美国都是用火葬一起烧死人呢。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经常说自己是自由经济的受益人,是美国梦的代表,但他们不会告诉你,他们一个的父亲是国会议员(相当于中国部委级高官),另一个的外公是银行家,母亲是美联储的高管(相当于央行的部委主任)。李开复说纽约60万美金一套别墅,比北京便宜多了,但他不会告诉你那套所谓的别墅其实是个仓库,而且离纽约市区开车需要四个多小时。薛蛮子说美国人卖房连地皮一起卖,但他不会告诉你那块地你想传给儿子的话得再交45%的钱,而且每年按估价(由美国政府人工估算价格,纯人治)2.5%交税,一旦交不起就收回。】

比尔盖茨的母亲没有当过“美联储的高管(相当于央行的部委主任)”,她只是当过华盛顿州一家地方银行的高管。美国一般人不用交遗产税,要资产达到530万美元以上超出的部分才交遗产税,最高比例不超过超出的部分的40%。在《“网络作家”梦游美利坚》一文中我已经说过,美国房产税税率各地不一样,全美平均1%左右,而不是固定2.5%。

“网络作家”敢于如此肆无忌惮地大肆妖魔化美国,因为他知道这是“政治上正确”,会受到保护的——因为写了《“网络作家”梦游美利坚》一文揭露了这个人,在半天之内,我在国内的自媒体帐号(博客、微博、微信等)已全部被封,我只能转移到推特(帐号@fangshimin)。但是“网络作家”及其保护伞竟然忘了,这是网络时代,人们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谎言之中。

2014.10.21.



“网络作家”梦游美利坚

21 10 2014年

孤陋寡闻,我最近才听说冒出了一个“网络作家”代表周小平。既然是“网络作家”,好歹得有作品,搜了一下,无非也就是写了一些博客文章,这就成作家了?现在作家门槛可真够低的。

此人有两篇博文引起我的注意。2010年9月肖传国因雇凶袭击我被抓获后,周小平写了一篇《当世上没有方舟子,天下就和谐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082b70100m5ef.html ),大骂我对唐骏、肖传国搞“学术敲诈”,是“无赖”,义正词严地宣布:“历史终将证明: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方舟子,而是尽可能地少一些这样的无赖。立此为据。”难怪清华大学肖鹰教授说:“今日中国文化三个代表——拜金文化代表郭敬明,骗子文化代表韩寒,流氓文化代表周小平。”

另一篇是今天在微信上看到有人在传周小平的一篇宏文《梦碎美利坚》,首发在其党建网专栏上,并由《参考消息》摘要转载(http://www.dangjian.cn/jrrd/wptx/201409/t20140919_2188807.shtml ),里面列举的关于美国的种种不是,几乎全是他胡思乱想捏造出来的。他这是梦游美利坚吧?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梦游的。

【周小平:美国很多城市的服务业工作者薪资在三到五美元之间】

自2009年7月以来,美国联邦最低工资是每小时7.25元,只有两个州最低工资比这个低,是每小时5.15美元。收小费的服务人员的最低工资较低,但加上小费后也不能低于每小时5.15美元,否则由雇主补足。周小平在梦里发现了美国哪所城市的服务业工作者薪资在三到五美元之间?

【周小平:还有很多人在网上大肆吹嘘说美国的房子是永久产权,但是这些人却总是忽略在美国买房后的一项重要开支:那就是不动产税。美国有一个专门从事房屋估价的官方办事机构每年要来为你的房子做价格评估,所以你要交多少税,不是按你购买房子时的实际成交价,而是按现在的价格来进行评估的。所以哪怕你买房的时候是50万,但如今房价涨了5倍,你就得按250万美元的估价交税,这样一来,几年税金就抵得上你当年的购房款了。】

美国并不是所有的州的不动产税每年都重新做评估的,有的州的不动产税就是按房子时的实际成交价来算的,不管房价怎么涨,都是一样的税。例如加州就是如此。加州的房产税是这么算的:根据Prop 13,纳税的房屋基价就是房子交易时的价格,每年不做重新评估,但每年可在基价基础上最多涨2%。如果市场房价下跌,房主可以申请重新评估房屋价值少交税(Prop 8)。但以后又可能涨回到按原来基价加上每年该涨的数额算税。

【周小平:而且就算你买的房子没涨价,你也得按房子总价的2.5%交税,再加上物业费和社区管理费用,你买套房子住上30年,光是你要交的这些税就够再买一套一模一样的房子了。而且一旦你交不起这些税,房子就会被银行收走并拿去拍卖抵债。也就是说:美国的房子实际产权只有30年,而中国的是70年。】

美国不动产税税率由地方政府决定,不同的郡、城市、社区都不一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税率。全美国平均税率是1.04%,税率最高的新泽西州平均为房子总价的1.89%,税率最低的路易斯安那州平均为房子总价的0.18%。(http://taxfoundation.org/article/property-taxes-owner-occupied-housing-state-2004-2009 )周小平在梦里见到了美国房主都要按高达房子总价的2.5%交税?

如果交不起不动产税,房子会被政府拿去拍卖,而不是被银行收走。这里没有银行什么事。难道周小平把不动产税当成了购房贷款?

交不动产税不是白交,而是享受当地公共服务的支出,因为不动产税用于当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共学校建设。所以一个社区的不动产税越多,当地公共学校就越好,公共学校越好,带动了房子涨价,收取的不动产税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买房子很看重学区的原因。

至于周小平把交了多少年不动产税等于房价当成该房子的实际产权年限,这种流氓逻辑,不值一驳。按周小平的说法,美国的房子实际产权只有30年,住了30年就没产权了,有人住了几十年房子怎么没被收走?继续再交30年的税是不是还倒贴了一套房?

【周小平:除了经常有人在网上吹嘘美国房价便宜之外,我还经常在网上看见大量的谣传说:“美国3万美元可以买宝马, Z4跑车报价才29888美元。”等等,但实际上这点钱在美国,连个二手宝马都买不到。】

去美国宝马官方网站查一下就可以知道这是不是谣传。2015年款BMW X1 sDRIVE28i的官方报价是$30900 (http://www.bmwusa.com/standard/content/vehicles/2015/x1/sdrive28i/default.aspx ),实际卖价当然比这低(美国买新车可以砍价)。

【周小平:美国本土生产的国产低端车,零售价都在3万美元左右,而中国似乎也有不少价格在3万-5万人民币的国产低端车。】

实际上美国本土生产的国产低端车的零售价不到1万5千美元。例如2015年款福特FEISTA,它最低配制的官方报价是$13865。(http://www.ford.com/cars/fiesta/ )

【周小平:美国的汽车保险和维修费用惊人,交强险一年要3500美元,修车换个闸皮就要400美元左右,这还是低端车的维修价格,如果是中高档汽车就更离谱了。换个雨刮器,做个保养都要几千美元。】

美国汽车保险各地变化很大,2014年美国汽车全包保险的平均缴费是1503美元。(http://www.insure.com/car-insurance/car-insurance-rates.html )如果是强险(出事时保别人不保自己)则要比这低得多。周小平又是梦游到美国交了3500美元强险。

至于周小平列举的美国汽车维修费高得如此惊人,做个保养都要几千美元足以买一辆很新的二手车,我只能说他是在梦游时遇到黑店了。

【周小平:美国高速公路都是收费的,只是收得不贵而已,但这些收费不贵的高速公路的条件和中国的省道质量是差不多的,裂纹和坑洼遍地,相当毁车。除了高速收费之外,过大桥也是要收费的,而且大城市进城还需要交进城费10美元左右。】

美国高速公路有收费的,但大部分是不收费的,比如加州的高速公路除了个别路线和快速道,都是不收费的。我在美国加州开了那么多年车,还从来没在高速公路上交过费。周小平是不是要说加州的高速公路都和中国的省道质量差不多?过桥费有,进城费没听说过,是周小平在梦里发明的?

【周小平:实际上网民只要打开ebay网络就不难发现现在美国的iPhone裸机销售价格800美元左右,而中国淘宝iPhone的价额则在400美元左右,到底谁便宜呢?】

从苹果官网可知,16GB版iphone6裸机在美国售价$649,中国售价是5288元,到底谁便宜呢?

【周小平:美国的酒店也酒店很贵,大城市在160美元-200美元一晚,小城市在100美元一晚,而且100美元的那种基本不能住,十分脏乱差,条件相当于中国内地40元一晚的小旅店。】

美国最便宜的酒店是汽车酒店,一晚40美元左右。一晚100美元在很多城市可以住假日酒店这个档次的了,周小平是不是认为假日酒店“十分脏乱差,条件相当于中国内地40元一晚的小旅店”?

【周小平:美国的教育问题也是很奇葩的,虽然美国实行的是从小学到高中十一年义务教育,中国是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看起来比中国好。但问题是谁敢把自己小孩送去美国的公立学校念书呢?大部分美国公立学校的高中毕业率只有30%-50%,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在碰到13×2=?这样的数学题时都还得依赖计算器。】

美国实行的是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十三年义务教育,称为K-12。美国85%的小孩上的是公立学校。周小平的意思是美国85%的父母大胆包天?2012年美国高中生退学的比例是7%(http://nces.ed.gov/fastfacts/display.asp?id=16 ),毕业率80%(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govbeat/wp/2014/04/28/for-the-first-time-the-u-s-high-school-graduation-rate-tops-80-percent-report-finds/ ),周小平要发明一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才能据此算出大部分美国公立学校的高中毕业率只有30%-50%?

【周小平:美国的富人则根本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入这种所谓崇尚“散养”的学校,他们都会把自己子女送入教育及其严格的“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等等。而要上这些学校,除了要购买学校附近的超高价学区房之外还需要有人给你开关系递条子(推荐信制度),否则想都不要想。】

美国私立学校并不划学区,公立学校才划学区,要上好的公立学校才需要购买学区房,可见周小平根本不知道私立学校是怎么回事。

【周小平:美国的私立学校有多贵?我们可以举例说明,美国排名前二十的大学,四年下来光学费都得25万美元以上,还不包括住宿和生活所需费用,因此大多数普通美国人都负担不起。想申请到奖学金非常困难,想问银行贷这么多钱也非常困难,如果你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有人给你递条子(推荐信)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在美国,如果你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被名牌大学录取,不用担心交不起学费。例如斯坦福大学是根据家庭收入的多少收取学费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学生学费全免,家庭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学生则连住宿费都免了。(http://financialaid.stanford.edu )周小平一开头就自己说美国人的人均年薪约为三万五千美元,那也就是说,对大多数普通美国人来说,如果他们的小孩能考上斯坦福,都不用交学费了,还担心什么负担不起?按斯坦福的官方说法,70%的学生都能获得资助。周小平以为写推荐信是多么困难的事,说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他以为那是中国呢?我认识的一个普通华人家庭的子弟,为了上西点军校就找了国会议员给写了推荐信。

【周小平:在吃的问题上,美国人的现状也十分堪忧。民以食为天,很多美国人中午都是自己带饭吃的。两片面包夹一片火腿一片芝士一片西红柿两片生菜叶子,就是一顿饭。美国人为什么吃得如此节约呢?除了他们的味蕾不发达之。繁重的小费负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吃饭一般要强制收取用餐价格15%-20%的消费,不能不给的。所以即便去吃一顿路边小餐厅人均消费也在20美元-40美元,所以很少有人去,中午一般就直接带个汉堡或者三明治就解决问题了,而且天天如此,顿顿如此。】

小费一般是按惯例自愿给的,是对别人服务的欣赏,不给或给得少显得没品,并不是“强制收取”“不能不给”。人均消费20美元-40美元的算得上服务不错的中档餐厅了,如果是吃快餐或自助餐,用不了那么多钱也不必给小费。午饭时间一般也就一个小时,不是自己带饭就是去单位的自助餐厅吃,谁有那么多时间在上班时专门跑外面的餐馆吃午饭?周小平还以为是美国人吃不起怕付小费呢。

周小平只是在梦里游了趟美国,然后就开始信口开河控诉起美国的罪恶。他的这些胡言乱语,有的需要有在美国生活过的经验才能识破,有的则根本不需要,只要上网一查就知真假。这个“网络作家”连美国汽车价格、iPhone裸机销售价格之类很容易上网查明的事实都敢胡说,是把网民全当成像当官的那样容易糊弄吗?

2014.10.20.



我与崔永元关于转基因及其他争论(续二十)

4 10 2014年

【崔永元】

我九月份去美国,但我不告诉你。另外,那真是你的指纹吗?那67万美元豪宅也是你的?我终于明白啥玩艺儿叫“两?清风”了。 //@蒙古滴:[哈哈]
@大洋彼岸的绅士
方舟子的公证记录是小崔律师通过合法渠道、按美国《加州政府法典》之规定取得。联邦调查局对合法取得的公开信息不会感兴趣,但对方舟子试图栽赃美国公证员触犯伪证罪以及方、刘67万美元购房现金的来源倒是很可能会感兴趣。我们立此存照,看看方舟子是真有胆量去FBI报案,还是鱼目混珠妄图欺骗公众。

【方舟子】

我就说嘛,堂堂中国政协委员,岂会害怕美国FBI,准确去智斗FBI,调查美国监狱呢。但为什么又“不告诉你”,不想给FBI接机提供方便?

据称由崔永元律师合法取得的不知何许人的指纹,不用于合法用途,却交给一个匿名造谣诽谤者在中国网络传播,然后再由崔永元转发,这意思是崔永元律师知法犯法,所以要钻阴沟?FBI会接受这种解释?

【崔永元】

走穴演出?方是民又造谣了,法庭上又会说“只是质疑”吧?另,由于方是民泄露我行程,有可能会导致我矿泉水砸头。所以,演讲提前一天,请大家保密。
@大洋彼岸的绅士
根据《肘子法典》第2条第250款,崔永元律师团队依据美国《加州政府法典》第8206条(c)款(见http://t.cn/RPN5QLx)获取属于公开信息的公证处记录,涉嫌串谋和敲诈勒索罪,应由FBI立案侦查。这伙流氓能否不要这样搞笑?忽悠粉丝好歹也得有下限嘛。另外,如此公布他人行踪,居心何在?

【方舟子】

崔永元在美国的收费文艺演出不是“走穴演出”,难道是中国传媒大学派他去的职务行为?崔永元要在美国演出的海报是美国组织方登在网上公开卖票的,我替他拉拉观众,他竟说我泄露其行程,参加演出还怕人知道,难道是秘密演出?他会不会以行程泄露为借口取消演出,免得在演出时被FBI请去喝咖啡?

【崔永元】

大洋彼岸的绅士
【美国政府禁用转基因作物喂养野生动物】7月17日,美国内政部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发文,决定自2016年1月起禁用转基因作物喂养野生动物,同时,在保护区禁用转基因种子常涂有的新烟碱类农药。请问中国人民为何要吃美国野生动物都不吃的转基因作物?难道我们的命连美国野生动物都不如?@美国驻华大使馆

【方舟子】

崔永元又转“绅士”谣言称美国政府禁止用转基因作物喂食野生动物。事实是,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在野生动物保护区种植了一些转基因作物供野生动物食用,经过两年的评估,认为这种做法没有必要,所以决定到2016年不再种了。这就被崔永元、“绅士”说成是“禁止”,欺骗不懂英语的粉丝。

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FWS)以前会在野生动物保护区种植转基因作物供野生动物食用。为什么要种转基因作物,因为产量高、成本低嘛。有民间环保组织批评这会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理论上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抗虫转基因作物能杀死的鳞翅目害虫在保护区就可能是益虫。经过两年评估,FWS认为不在保护区种植转基因作物也是可以的,所以决定自2016年起不再种了。这件事被“绅士”、崔永元造谣、传谣说成是美国禁止用转基因食品喂食野生动物,让人以为转基因食品有害健康,制造出了野生动物都不能吃,人能吃吗的舆论,不断地有人来质问我,就再回答一次。FWS关于这个决定的信件见:http://www.peer.org/assets/docs/fws/FWS_Memorandum.pdf

【崔永元】

超市爆米花,有趣的是,两名超市服务员表示还是没听说过转基因,这就是所谓的“放心地吃了二十年”。[哈哈]我在美国继续为你报道。

【方舟子】

崔永元这是赶在被FBI盯上之前提前一个月去美国,还是准备在美国呆上至少一个月,或者是根本就没去假装去了?他在哪家超市做的“调查”?如果问超市服务员有没有zhuanjiyin,他们当然是没有听说过。如果问的是有没有GMO,他们也没听说过的话,这高价骗傻子的GMO free爆米花不是白进了吗?

有趣的是,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教授讲师”表示没有听说过氯化钠,这就是所谓的放心地吃了几千年。

【崔永元】

其实,67万美元的房子是需要80万美元的,况且是现金支付一笔到账。一个记者又不是妓女,是怎么做到这么牛逼的?

【方舟子】

67万美元的房子需要80万美元,这是崔永元发明的买房法?还不如干脆说需要300万美元把他造的另一个谣也圆了。崔永元想要知道一个记者是不是妓女,应该去问问她的老婆陈薇薇。只要他敢说我老婆一次,我就提他老婆一次(他几天前指名道姓提过我妻子,我没理他,欠我一次)。他又不是光棍,谁怕谁?

崔永元自称又去了趟美国,发现67万美元的房子需要80万美元。莫非是在美国买或计划买“豪宅”时被中介狠敲了20%佣金?有点美国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美国买房子定价多少,最后交的也就差不多多少(一些杂费加起来也就一两千美元)。好事者可以查查在美国有没有叫Yongyuan Cui或Weiwei Chen的买过“豪宅”。

北京有豪宅有豪车,自称自掏几百万搞活动,自称自掏10万给一个员工发奖金,自称自掏一百万跑一次美国,自称从不走穴每月只有上万元收入还不够花。一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又不是妓女,是怎么做到这么牛逼的?

【崔永元】

迷语:斗鸡眼、秃顶、两?清风。(打一东西)

【方舟子】

中国传媒大学的“高级编辑”不会写“谜语”和“袖”字,真高级。我也出一谜语:不明病原体、不明基金账目、不明巨额财产、不明氯化钠。(打一不是东西)

【崔永元】

是的,王大元们就这脑子,还说应该滥种呢,你说烂不烂?@樂雅2018: 笑死我了,视频里专家说植酸酶玉米跟普通非转玉米一样不抗虫不抗农达,所以是安全的。那意思就承认抗虫抗农达就不安全。你们为了各自的项目自说自话,科学家不共同体了吗?没共识了吗? 在人们眼里你们都是毒贩子,卖国贼
基因农业网
【视频:神奇的植酸酶玉米】 http://url.cn/LhmCxK

【方舟子】

崔永元又造谣了。《神奇的植酸酶玉米》总共才16分钟,大家去看看,哪个地方有“专家说植酸酶玉米跟普通非转玉米一样不抗虫不抗农达,所以是安全的”?满嘴谣言谎言,还敢辱骂科学家,跟科学家比脑子?(这个片子只有一个地方有小错误,把大豆说成是禾本科,其实是豆科)

崔永元说他女儿看不惯他老发那些骂人微博,替他编了条微博,“果然一下子就收到了十几万的回复”http://t.itc.cn/X62GT 但我查了,崔永元没有哪条微博的回复上十万,其腾讯微博评论最多有1万多,是置顶诽谤我的,其新浪微博最多有3万多评论,是评招远血案说是中国人的耻辱。这种人真是张口就说假话。

【崔永元】

是民这两天在华盛顿,追在我屁股后面还冒充失联,莫非又要买一栋67万美元(约人民币300万元)的豪宅?东躲西藏,累坏否?
@假行僧老巩
肘子和夹头纵横江湖数十年鲜有“败”绩,肘子咬过多少人?夹头咬过多少人?使劲扒一扒,没有一个连也有一个营。敢叫板单挑肘子的不多,敢单挑夹头的也不多,敢同时对阵两大傻逼的更是没有。因大家都知道,被这俩孽畜盯上,不死也得脱层皮。但小崔做到了。不得不说,能让这俩傻逼熄了火,小崔,你牛逼。

【方舟子】

我这几天都跟方玄昌等网友在中国的高山上,所以没法发微博,等回北京就发照片。崔永元却造谣我跟在他屁股后面去了华盛顿假装失联。他造这么容易被戳穿的谣言是什么意思呢?这一年来他谎话谎说我们已见惯了,张嘴就来一条谣言,对他来说也已习惯了。

【崔永元】

我佛慈悲亦惩恶。 //@邓相超://@老荣成人: 那个秃子,是个恶棍!//@肖传国: 啊哈哈!“去他妈的风度形象”,好!本教授就是这样。对好人俺比你更好,对坏人老子比你更坏!有仇不报哪叫男人?即使得了诺贝尔奖也要报仇。【南方都市报 肖传国:我知恩图报,但是有仇我也报 http://t.cn/RhoK5hl 】
@段子坊
别人欺负你,对你而言是种修行。而把别人的坏,用一巴掌抽回去,其实也是种修行。做人就是这么回事,别人欺负你,觉得无所谓就当他放了个屁。如果你心中怒火难遏,那就狠狠甩个耳光回去。去他妈的风度形象,能让你笑着面对生活的,就是最好方法。憋屈着祝人幸福,是这世上最蠢的事情。

【方舟子】

4年前的今天,肖传国因为雇凶袭击我和方玄昌而被北京警方抓获。4年后的今天,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吹捧肖传国雇凶杀人未遂是“我佛慈悲亦惩恶”。正如我早就说过的,方黑们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去跟肖传国抱团。在肖传国身上,寄托着他们的理想。

【崔永元】

想用无耻变无敌。 //@即橙:无耻方粉之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现在还跟着@方舟子 干坏事的都不是好人。//@百里河8888: @水舞刀 是方舟子的侄儿漳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方锦全,他一个人的马甲就上百。//@即橙:注册马甲诽谤对手,还用马甲做托来树立自己,以便走上科学教的神坛:

【方舟子】

崔永元这回不造谣改传谣了。我根本就没有侄儿,也不认识什么“方锦全”。有人自己穿马甲、雇水军惯了,就以为别人也会这么干。

【崔永元】

美国麦当劳总部答复我们,美国本土麦当劳不含转基因,关于中国市场,对方不回答。中国人不是人啊?

【方舟子】

麦当劳的美国网站明明写着“我们菜单中有些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就像食品杂货店、餐馆和家庭厨房中的许多成分一样”http://www.mcdonalds.com/us/en/your_questions/our_food/are-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ingredients-in-your-food.html ,崔永元却声称麦当劳总部答复他美国麦当劳不含转基因,他是怎么问的,难道是问他们含不含zhuanjiyin?

【崔永元】

主要用于动物饲料,一小部分方是民王大元黄大昉司马夹头分吃。[右哼哼] //@曹明华和曹明逸:对,方舟子不是还率众啃转基因玉米饲料吗?//@村里的大评论员:方舟子不是说转基因玉米主要是给人吃的吗?这怎么变成主要是动物饲料了? @黄章晋 给科普一下。转基因玉米到底是给人吃的还是给动物的饲料?

【方舟子】

崔永元以为转基因玉米只有一个品种?不同品种的玉米有不同的用途。植酸酶转基因玉米的优势是作为饲料使用可以不用添加植酸酶或磷,本来就是专门为饲料研发的,我说它主要是作为饲料用的,何错之有?主要作为饲料不等于人就不能吃,比如大豆主要是作为饲料的,不等于人就不能吃。而且有的转基因玉米主要是供人吃的,例如转基因甜玉米。

【崔永元】

本轮转基因宣传会农业部出钱十八万,黄大昉牵头。转基因百亿经费既有转入自己公司也有家人滥用,导师让自己的研究生吃转基因做实验,中国转基因滥种始于1987年,看一看,看一看哪条是谣言?

【方舟子】

1987年,连美国都还没有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刚刚开始田间试验),崔永元说中国已经开始滥种转基因,中国转基因技术原来如此领先世界,这是准备给中国生物学家颁发诺贝尔奖?事实上,中国迟至1992年才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一种抗病毒烟草,1997年不再种)。



肖传国是崔永元的“佛”

29 09 2014年

9月21日,是肖传国因为雇凶袭击我和方玄昌而被北京警方抓获整四年。肖传国发了一条微博叫嚣“有仇不报哪叫男人?即使得了诺贝尔奖也要报仇。”并转《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肖传国:我知恩图报,但是有仇我也报》。崔永元转肖传国的这条微博并评论说:“我佛慈悲亦惩恶。”在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看来,肖传国因为靠残害儿童的手术敛财被揭露而雇凶报复,竟是“我佛惩恶”,他把肖传国当成佛来崇拜吗?

崔永元当然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想。事实上,四年前,当我遇袭的消息传开时,崔永元曾经发了两条微博表示支持我:

“热衷于在知识学术界打假的方舟子被打了。方舟子喜欢崇尚科学、以文会友,而他的对手崇尚死磕、能文能武。”

“学术打假,无名无利。暴打学术,往往是名利驱使。保护学者的尊严就是保护知识界硕果仅存的一点点良心。我们今天做围观者,明天就会遭暴打时被围观。”

当时的崔永元,还是个“围观者”,所以可以道貌岸然做主持正义状。但是一旦崔永元自己也成了被打假的对象,一旦其散布的反转基因谣言被揭穿,一旦其公益基金问题被揭露,我之“崇尚科学”就变成了“以科普和打假为面具的网络畸骗”,我之“无名无利”就变成了“坑蒙拐骗都干过”,而“暴打学术”的肖传国也就变成了“惩恶”的“我佛”。为了摁倒我,崔永元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满嘴谣言、谎言,连我去穿越太白山三天没有信号他都敢造谣说我是去华盛顿假装失联,这种很容易被戳穿的低级谣言他都造得起劲,何况更高级的谣言,何况和雇凶的罪犯抱团。

正如我早就说过的,方黑们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去跟肖传国抱团。在肖传国身上,寄托着崔永元们的理想。他们想干而不敢干的,肖传国替他们尝试过了,而且他们巴不得肖传国再试一次。在他们看来,肖传国因为对我举起屠刀而成“佛”。

2014.9.27



硬伤累累的“名著”《科学的历程》

23 09 2014年

(新阅读研究所联合北京十一学校号称历时3年发布了一份“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其中高中科学部分只有6本,竟选了中国反科学代表人物吴国盛的伪科普著作《科学的历程》http://edu.people.com.cn/n/2014/0919/c1053-25696530.html  。此书不仅宣扬反科学、伪科学,而且硬伤累累,我在11年前就已揭露过。搞这种书目,不是误人子弟吗?)

《科学的历程》是一本科学史的普及著作,初版于1995年年底(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的成名作,轰动一时,曾获得多项全国性大奖,甚至在1999年被新华书店总店评为“新中国五十年百部名著”之一,被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列入“科学家推荐的20世纪百部科普佳作”。2002年10月该书出了第二版(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当即获得“科学时报读书杯”最佳科普书奖。

据吴国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该书初版时吴国盛还是个“科学主义者”,而现在他已改变立场,变成了“反科学主义者”,所以在第二版增加了不少“反思”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在最后新添一章控诉“科学在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p.583)。有人因此批评这本书有一个“反科学的尾巴”。事实上,这本书还有个“伪科学的头”,在第一章用一页(p.34)的篇幅提出存在所谓高级史前文明的可能性(即猜测在史前曾经存在过一个已灭绝的至少和我们一样高级的文明:“我们不知道这段时期是否真的产生了像我们一样高级的文明,要知道,我们能有今天的文明程度,建立摩天大楼、驾飞船登上月球,也只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这种说法在考古学界被公认为伪科学)。不过我在这里不想讨论这种可以被归为立场不同而导致的观点之争。我只想指出这本书存在的事实错误,也就是不论持何种立场的人都会承认的所谓“硬伤”。按理说,一本读者众多、深受好评的“名著”不该有很多硬伤,在经过修订出第二版时更不该有。但是这本书在科学事实和历史事实方面的错误却比比皆是,说是硬伤累累也不为过。我只从与生物学历史有关的一小部分举出一些例子,因为我是学生物学出身,很容易识别这方面的错误,也比较容易让读者接受。

我们先来看科学知识方面的错误。这类错误,有的是因为作者缺乏生物学常识造成的:

“豌豆是一种自花授粉的植物,孟德尔同时进行自花授粉(即同一品种自我生殖)和人工杂交授粉(即用不同品种杂交生育)。”(p.377)“自花传粉”即在同一朵花内完成传粉过程,花粉传到了同一花的雌蕊上,从字面上即可知道其意,不敢肯定的话找一本常见辞书(例如《辞海》)一查也可明白,作者加注已属画蛇添足,却又注错了,也可见他其实并没有弄明白孟德尔具体是如何做试验的。

“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而氨基酸则是由氨基和羧基联成的肽链。”(p.474)后一句话把做为大分子聚合物的蛋白质和做为小分子的氨基酸混为一谈了。准确的说法是:氨基酸是由氨基和羧基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联成的肽链。

“1911年,俄裔美国化学家列文(1869-1940)查明核酸有两种,一种是所谓核糖核酸(学术界俗称RNA),另一种是所谓脱氧核糖核酸(学术界俗称DNA)。”(p.474)RNA和DNA分别是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而不是“学术界俗称”。

“如今,人们已经能够破译许多遗传密码,并排出一张遗传密码表来。”(p.476)事实上,全部(64个)的遗传密码早在1966年就已被破译了。作者称“许多”而不说“全部”,说明他对什么是遗传密码其实也不甚了然。

这本书还有许多复杂一点的知识错误,例如它对抗生素的“损害性”的说法(p.547),对克隆技术的描述(p.549),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设想(p.550),就都是完全错误或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要用较长的篇幅才能澄清,在这里就不加剖析了。

像这种知识性的错误,作者在编写时如果能先去学一点生物学知识,或者谨慎一点,多翻翻工具书,而不要想当然,本来完全可以避免。还有的错误则是因为沿用了过时多年的说法。作者在第一章介绍人类的起源时,把西瓦古猿当成人科的最早成员(即人类最早的直接祖先),把“东非人”当成最早的人(p.32),就都是早已被推翻的旧说法。大约生活于1400万年前的西瓦古猿除了体型比拉玛古猿大,其他都相似,所以现在一般认为它是拉玛古猿的雄性样本。在1967年以前,拉玛古猿曾被认为是人科的最早成员。1967年起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认为人科出现的时间要比拉玛古猿生活的时间晚得多,大约在500-700万年前,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一场大辩论。到1980年代,新的化石发现使这场辩论有了结果,学术界的共识是拉玛古猿(以及西瓦古猿)是猩猩的祖先,而不是人类的祖先。至于“东非人”,现在认为是南方古猿鲍氏种,是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旁支,而不是最早的人。作者仍然在把30多年前的旧学说当定论介绍,是很令人惊讶的,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一章的注解中,作者建议读者“此节内容可进一步参看理查德·利基的《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而《人类的起源》一书对这些争论及其结局有详细的介绍,这表明作者对他自己推荐的科普书籍也没有认真看过。

做为一部科学史著作,更为严重的是犯了历史事实的错误。而《科学的历程》在这方面的错误之多甚至可以说超过了科学知识方面的错误。例如,它对分子生物学诞生过程的介绍,几乎全错了:

“打开这一僵化局面的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研究。这种病菌有两种,一种有外膜,有传染性,另一种没有外膜,没有传染性。1928年,英国生物学家格里菲斯发现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有膜病菌变为无膜病菌,这令他感到非常奇怪。”(p.474)这里刚好搞反了转化实验的结果。格里菲斯发现的是,那些被杀死的有膜病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让无膜病菌转化为有膜病菌。吴国盛如果去了解一下该实验的细节,就不会犯这种错误。

“艾弗里的工作也没有马上得到公认。人们甚至怀疑艾弗里提取的转化因子并不是纯粹的DNA,可能还含有蛋白质。只有德裔美国生物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对此坚信不疑。不久之后,他关于噬菌体的研究强有力地支持了艾弗里的结论。”(p.474)其实,在艾弗里于1944年证明转化因子是DNA后,德尔布吕克恰恰是最顽固的怀疑者之一。他一直坚信蛋白质才是遗传物质,一直到1950年代初他的同事(而非他本人)赫尔希和切斯用噬菌体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才改变了看法。

“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1905-)通过精密的测定,发现四种碱基的含量并不相等,从而彻底动摇了束缚了人们数十年的列文模型。”(p.475)查哥夫早在1950年就已经公布了这个发现。又,查哥夫应被称为奥裔美国生物化学家,他已在2002年7月去世。

“再就是美国的著名化学家鲍林(1901-)。”(p.475)鲍林已于1995年去世,在初版时不列其卒年还可理解,过了七年仍把他当活人就说不过去了。该书p.582有一张“著名化学家泡林抗议核试验”的照片,事实上这是同一个人,为何用不同的译名?是否因为连鲍林的英文原名都不知道?是否因为不知其为同一人而保留抄录来源的不同译名?对这位两次独享诺贝尔奖、对现代化学和生物化学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伟大化学家,该书对其成就只字不提,在书后附录的“著名科学家编年表”、“人名译名对照表”、“人名索引”中都找不到他。

“1952年7月,克里克从查哥夫处得知DNA所含四种碱基含量并不相等,便提出了碱基配对的思想。”(p.475)沃森和克里克从查哥夫研究中得知的是,虽然在不同物种中四种碱基的含量不同,但是A和T的含量总是相等,G和C的含量也相等,因此提出A和T配对,G和C配对的碱基配对思想。从“四种碱基含量并不相等”推导不出“碱基配对的思想”。

光是这些简略的介绍,就有5处史实错误,再加上前面已提到的两处知识错误,短短的两页(p.474-475),就有多达7处的硬伤,全书错误率之高,可以想见。

这本书有许多黑白插图。这些插图也有张冠李戴的错误。例如,在p.481,有一张“加拿大地质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照片,其实是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照片。那位提出板块学说的加拿大地质学家的名字叫约翰·威尔逊(John Tuzo Wilson)。吴国盛能把两位同姓不同名、既不同国也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搞混了,让美国的威尔逊跑到加拿大研究地质,其写作态度之草率可想而知。

要写一本科学通史,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者在于对各个主要学科的专业知识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要通读各学科的史料(最好是原始史料)达到融会贯通,对重大科学史事件要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投机取巧的办法则是根据已有的科学史著作、学术文章乃至通俗文章收集N手资料,生吞活剥,拼凑而成。《科学的历程》就是属于这种投机取巧的拼凑之作。这种“拼盘”如果依据的是准确、可靠、最新的资料,如果能够有起码的严谨的写作态度、不想当然地对收集来的资料随意增删,也不无参考、普及价值。《科学的历程》则连这些要求也没有达到。这样一本基本上只是罗列史实,相当枯燥乏味(例如,它丝毫也没有描写出创立分子生物学的迂回曲折和激动人心之处),而且写作态度非常不严谨,硬伤累累的拼凑之作为什么成了“科普名著”,甚至还被当成学术著作获奖?吴国盛在第二版自序中自称当时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在此书初版的1995年也许如此,八年之后仍然如此吗?

2003.5.31.